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汉末皇叔-第2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困顿的现实。
一年之后,建业城里已经看不见行人,江东士卒也饿的好像死狗。所有商铺都已经把大门关,城内几乎没有能吃的东西,就连吕蒙都已经饿了好几天!
如今,摆在吕蒙面前有三条路:第一是投降,第二是饿死,第三便是吃人!吕蒙不愿意投降,也没有吃人的决心,在他面前只剩下一条路,那就是饿死!可就算吕蒙愿意饿死,建邺城里的其他人还不想死!
江东军士卒都饿趴下了,秦军的强大终于让世家大族醒悟了。虽然舍不得土地、家奴,但世家大族更舍不得性命。在外力不可抗拒的时候,他们自然要选择妥协。
要知道,掌握江东军大部分军权的将领,十有都是世家出身。世家大族决定妥协,吕蒙还能做什么?他只能悲催的被人擒拿,作为觐见的礼物。当然,这也是因为江东军大多数人都饿晕了,否则世家大族想捉住吕蒙,还有不小的难度!
就在刘璋恶搞似的在城下架起锅炉煮食物的时候,建邺城门打开了。一辆由三个大汉拉着的牛车,面载着可怜的吕蒙缓缓走了出来。不仅仅是五花大绑,为了防止吕蒙开口辱骂,惹得刘璋不快,他的嘴巴也被人堵了。当然,之所以用人拉牛车,是因为城内的动物已经被吃光了!
看着满脸怨毒的吕蒙,刘璋知道他不会投降。如今天下已定,有没有吕蒙也无关紧要。既然无法劝降,刘璋自不会留着祸患。一声令下,吕蒙人头落地,天下也在这一刻统一!唯独让刘璋有些担心的是司马懿、孙权跑了!不过,他相信在甘宁、周瑜的追击下,司马懿、孙权定是死路一条。
江东既平,刘璋携大胜之势班师回朝,虽然在江东还有零星的反抗力量,但在情报部与诸位将军的联手下,些许跳梁小丑又算得了什么?秦军还没有撤回长安,江东的风波就已经停息了。
天下一统,所有秦军臣子都迫不及待的请求刘璋称帝,他们也好过一过开国功臣的瘾。就连在寿春被俘的刘协,也在众臣的逼迫下,写了三道禅位诏。不过,没等刘璋答应众人的要求,边疆又来急报。
长安,议政殿。
众臣在刘璋的召集下伺立两旁,虽然他们身后都有椅子,却没有一个人敢坐,因为刘璋正在发怒。
“啪…”将一份情报扔在帅案,刘璋满脸铁青的站在帅案前扫视众人。他平定江东之后,正准备让天下修养生息,不想北方又有敌军犯境。
“大王,何事如此愤怒?”徐庶站了出来,作为刘璋的兄弟,哪怕刘璋身居高位,他也不是很畏惧。
“奉孝,你来说!”刘璋真的很生气,周瑜、甘宁追击孙权等人还没有消息,贾诩、郭嘉正在安排江东降臣。其他臣子不是在处理战后事宜,就是在为刘璋称帝做准备。大战过后,一大堆事都没有解决,居然还有人找事,别说刘璋,就连郭嘉、贾诩的心情也不是很好!
“是!”郭嘉站了出来,虽然他的心情也不好,但刘璋有命,他岂敢不听?捧着情报,郭嘉咬牙切齿的说:“幽州刺史田畴、冀州刺史石韬表奏言:辽东太守公孙恭被其子侄公孙渊所杀,公孙渊号称燕王,自领大司马,统兵十万进犯幽冀!如今,他已经攻破渔阳,直抵广阳郡。”
“该死的公孙渊!”刘璋愤怒的说:“当初,孤看公孙恭还算老实,便留他镇守辽东。如今,公孙渊竟敢杀了孤的人,你们说,该如何是好?”
“杀了公孙渊!”武将们正愁以后没仗打,公孙渊便跳了出来。在武将们看来,这与送功劳没什么分别!
“哦?”刘璋笑问道:“你们有什么好注意,可以杀掉公孙渊么?”
“这…”武将们一阵沉默,唯有张飞一拍胸口道:“大哥,给我五万人马,我帮你把公孙渊的人头取来!”
“你取不来!”刘璋冷笑道:“以公孙渊的能力,就算能杀掉公孙恭,又凭什么打下渔阳?告诉你,吕奉先正在辽东!”
“什么?”众人闻言大惊,庞统颇有些疑惑的问道:“大王,吕布怎么会跑到辽东去了?”
郭嘉道:“我军在汝南击败曹操,吕布虽然救下了高顺、陈宫,却也被我军阻断了与曹军的联系。为了躲避我军追捕,在陈宫的建议下,吕布往北而行。一路绕过关卡,到达了辽东。当时,我军与孙曹联军交战正酣,故而没能留意他!”
“这么说,是在吕布的帮助下,公孙渊才能杀掉公孙恭?”摩挲着下巴,庞统想了半晌才笑着说:“大王,属下请缨!”
“这…”刘璋犹豫了一下道:“既如此,就由士元出兵辽东!说说看,你出兵辽东有何要求?”
“仅要五位将军即可!”庞统微微一笑,伸出了一个巴掌。
“哦?”刘璋问道:“士元要哪五人?”
“张飞、马超、张辽、庞德、刘宪!”庞统立刻报出了五人,正是以前跟着他的将领。
“好!”刘璋笑道:“士元想用骑兵破吕布,有他们五人助你,孤倒也放心。既如此,你带骑兵出战,孤再让子龙、云长、汉升率军入驻幽州,以为后援,你看如何?”
“有赵、关、黄三位将军相助,臣定能攻克辽东!”庞统拱手作揖道:“兵贵神速,还请大王尽快下令,臣这就起行!”
提起笔正要写军令,刘璋扫了庞统一眼,心中忽然有一种不祥的预感。他拿着笔,愣在那里,斗大的墨点滴在纸,形成了一块污迹。
见刘璋愣住,徐庶不禁问道:“大王,您怎么了?”
“没…没事!”甩了甩脑袋,刘璋也不知道心中的不祥从哪里来,他将污了的纸张握成团,丢到一旁,重新写了一纸军令,亲手递到庞统手中。
“大王,臣这就去了!”拿着军令,庞统转身便要往殿外走,而张飞五人也跟在他的后面。
“速去速回,孤等你们回来!”心中的不详更甚,刘璋叫住六人,眼中满是不舍。若非公孙渊必须得除去,他都不想让庞统出兵。
见刘璋满脸不舍,庞统有些不解,他笑着摇了摇头道:“大王,区区公孙渊岂是我军的对手?虽然有吕布在侧,可您也无需如此担心。您就坐在长安,等臣的好消息!”
“一切小心,孤可以不称帝,却不能失去你们,你们都是孤的兄弟!”拉着六人的手,刘璋诚恳的说:“答应孤,无论如何,都要安全回来,孤在长安等着你们。”
“谨遵大王之令!”见刘璋如此在乎自己,庞统六人十分感动,他们跪在地猛磕了三个响头,这才起身离去。可刘璋看着他们的背影,心中更加不安。
“元直、子龙、云长、汉升!”待六人消失在视野之中,刘璋猛喝一声道:“孤命你们四人立刻率部赶往幽州,不惜一切代价,为士元提供便利,并随时救援!”
“诺!”徐庶四人大声应命,只是脸满是不解。在他们看来,公孙渊仅仅是跳梁小丑,哪怕有吕布相助,又岂是庞统六人的对手。不过,刘璋既然下令,他们自不会有异议!
命令下达完毕,刘璋挥了挥手,命众人退下。看着空荡荡的大殿,心中的不安再次浮现,他实在不明白这份不详从何而来。
“大王,您今天有些反常,出了什么事么?”天色渐渐黑了下来,忽然有一个声音在刘璋背后响起,原来是郭嘉与贾诩。
“奉孝、文和!”刘璋摇了摇头道:“不知道为什么,心中有一股不祥的预感,总觉的有什么不好的事要发生!”
郭嘉安慰道:“大王莫不是为了公孙渊而担忧?放心,士元如此多智,区区公孙渊,又岂能难倒他?至于吕布,一勇之夫而已,别说士元,就说翼德等五位将军联手,想生擒他都不是难事!”
“希望如此!”长叹了一声,仰起头望着天的缓缓升起的明月,刘璋心中的担忧更重了…
第六百四十二章危难处却传捷报
在刘璋无边的担忧之下,庞统带着大军开往辽东。秦军的战斗力果然不同凡响,一路打的公孙渊溃不成军,就连吕布都仓惶四窜。可就在秦军大胜之时,一支骑兵从北方杀出。若非众将以命相救,庞统差点被阵斩!
接到情报,刘璋顿时大怒。当年,他收拾北方外族,之所以没有收拾北匈奴,仅仅是因为路途太遥远。如今,天下已经一统,刘璋正要恢复汉人的元气。没想到北方没了乌桓、南匈奴与鲜卑,那该死的北匈奴却占据了北方肥美的水草地!
发生这么大的事,郭嘉将情报送到刘璋手中之前,已经命人将群臣请到了议政殿,他的目的就是要平息刘璋的怒火。全长安都在准备禅让大典与登基大典,若刘璋一怒之下御驾亲征,麻烦就大了!
“来人,传令下去,命张郃、张绣、典韦点起大军,随孤出征辽东,孤一定要让那些该死的匈奴人亡族灭种!”果然不出郭嘉所料,刘璋来到议政殿,直接将情报丢在桌上,满脸愤怒的叫嚣着要御驾亲征。不过,这也不能怪他,除了在司马懿手上,他还没有吃过这么大的亏!
“大王,天下稍定,又岂能再起战火,不如…”一个文士站了出来,可他看见刘璋凌厉的眼神,立刻将下面想说的话给吞了回去。
“不如什么?”刘璋看向文士,心中恍然大悟,只是对此人十分不屑。当初建业开城投降,正是此人带头纳降,据说吕蒙都是被此人擒拿。由于看不起此人,刘璋连他的姓名都没有问。
“不如…招安!”文士吞了吞口水,他本来想说议和,可他看见刘璋眼神中的杀意,不由把议和两个字换成了招安!
“招安?”盯着文士看了半晌,刘璋忽然哈哈大笑,笑得大殿中的文武都有些发寒的时候,他才沉声问道:“你是文士,对历史一定很熟。汉初之时,武帝麾下名将陈汤说过的一句话,不知你可还记得?”
“我…”文士愣了一下,自古文武相轻,他又岂能记得一个武将说过的话!
“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刘璋一拍帅案道:“孤不管你学的是什么东西,少在孤面前提出仁义道德的鬼话。既然匈奴敢打大汉的主意,就算它在天涯海角,孤也要灭了它!”
“大王,您须知,国虽大,好战必亡!”文士倒有些气魄,他丝毫不让的看着刘璋。
“放心,孤怎么会让大汉灭亡?”刘璋笑道:“你很不错,倒有些诤臣的架势。不过,你不要拿董仲舒的那一套来糊弄孤。记住,汉人就要睚眦必报!孤打了那么多年的外族,又何曾让江山危殆?”
“这…”文士想了想,刘璋还真是靠打外族起家的,他有些犹豫的说:“大王,您打外族的时候,是不是有些残忍,往往连妇孺老弱都杀!”
“迂腐!”刘璋道:“外族与汉人的矛盾不可调解,既然外族把汉人当作牛羊,汉人为什么不能把他们当作禽兽?以后这种迂腐的话无须再说,否则别怪孤不客气!”
“诺!”见刘璋有些不耐烦,文士头上流下了一丝冷汗,江东文士中有骨气的人不多,此人既然投降,自不是敢犯颜直谏的硬茬子。
“大王,您直接派军队去幽州即可,又何必亲征!”郭嘉本来不想劝说,便撺掇外人出头,谁料那人实在无能,他只好亲自出马了。
“奉孝,你也不懂孤的心思么?”刘璋摇头道:“天下已经一统,可大汉尚未安定,跳梁小丑四处蹦跶。若不杀一儆百,又岂能让天下安定?今日可能是北匈奴,明日呢?孤要让那些外族从心底畏惧!”
“父王,孩儿愿替您出征!”刘拓抱拳而立,他今年已经二十出头,刘璋早已为他行过冠礼,并赐字继业,希望他能继承自己的大业。
“我儿有心了!”刘璋挥了挥手道:“你一直在处理政务,带兵打仗方面没有经验。如今为父尚在,又何须你出马!”
“父亲此话差矣!”刘拓傲然道:“谁也不是天生就会打仗,父王还不是从尸山血海中杀出来的?如今,朝中有诸位先生,还有无数大将。孩儿愿意跟随众将军学习征战!”
“兄长所言甚是,孩儿也愿往!”又一个稚嫩的声音响起,只见一个十四五岁的少年抱拳而立。虽然此人颇为年幼,但他顶盔贯甲,英武不凡,看着刘璋的双眼中吞吐着道道精光。
“伯约,孤让你来,是让你听听如何决策,还不站到一旁?何时轮到你说话了!”刘璋脸色一沉,他可不希望姜维成为一勇之夫,哪怕他的武艺不错!
“诺!”姜维连忙退了下去,服从命令听指挥是秦军军法第一要务,他自不会出言强辩。
要知道,姜维虽然年幼,却已经通过了张任的培训。为了日后能在军中展露头角,他无时无刻不以军纪军法要求自己。若非如此,刘璋又岂会让他进入议政殿听政!不过,姜维被刘璋斥退,让本来想请缨的孙绍也缩了回去。
“报!”就在众人想方设法劝说刘璋别去幽州的时候,一个小校拖着长音冲进了议政厅。军情急报不得阻拦,这可是刘璋给传信兵的特权!
“呈上来!”见小校手捧竹筒,刘璋脸色一沉,立刻有内侍将竹筒接过来递给他。
检查了一下封泥,见封泥完好无损,刘璋这才打开竹筒,从里面取出一张书笺。展开书笺,细细阅读之下,他原本紧锁的眉头,渐渐舒展开来!看完以后,他又将书笺递给了郭嘉,而郭嘉看完则传了下去!
待众人将情报看完,刘璋才笑着说:“庞士元不愧凤雏之名,居然败中求胜,还让他翻盘成功。孤心甚慰!”
郭嘉弱弱的问道:“大王,既然士元已经战胜北匈奴,您就不用亲征了吧!”
“不去了!”刘璋挥手笑道:“你们当孤喜欢打仗么?孤只是想维护汉人的权益!既然士元做的很好,孤又何必插一手?传令幽州,命士元务必全歼来犯之敌,孤要让北匈奴与南匈奴一样,消失在历史的尘埃中!”
“诺!”郭嘉一拱手,转身便要去传令,大殿中的群臣也都松了一口气。可惜,没等刘璋让众臣散去,又有一个小校拖着长音冲进了议政殿。
“今天怎么回事,难不成所有事都聚到了一起?”看着小校,刘璋眉头又皱了起来,他沉声问道:“北方又出了什么事么?”
小校苦笑道:“启禀大王,不是北方,是南方来的情报!”
“南方?公瑾?”连忙让人接过竹筒,刘璋打开一看,脸上的笑容瞬间扩大了,他抚掌笑道:“不愧是孤的心腹爱将,干得漂亮!”
见刘璋脸上的笑意,竟仿佛盛开的huā朵,郭嘉不禁问道:“大王,公瑾、兴霸做了什么,让您如此开心?”
“你自己看!”将书笺递给郭嘉,刘璋笑道:“司马懿、孙权都是孤的心腹大患,公瑾与兴霸竟能将此二人生擒,功劳不小。传孤的命令,让二人立刻押解司马懿、孙权来长安!”
郭嘉笑道:“大王,既然兴霸与公瑾已经立下大功,何不让他们再接再厉?如今还有曹丕在逃,干脆成就公瑾与兴霸的不世功勋吧!”
“奉孝所言甚是!”刘璋点了点头道:“先把司马懿、孙权押回来,让二人继续追捕曹丕。不过,海上情况复杂,若实在追不上就算了。以曹丕的能力,就算给他半壁江上,他也不是孤的对手!”
“诺!”郭嘉拱手而退,刘璋也挥手让众人散去。
待大殿中的人都走光后,刘璋一个人站在殿门口,愣愣的看着天边的云彩。虽然庞统经历了磨难,但他心中的不祥还是没有消失。这并不是他对兄弟没有信心,而是一种莫名其妙的心悸!
“大王,您还在担心么?”一个声音出现在刘璋身后,可刘璋却没有回头。
“文和,天下已经一统,孤却不知道为什么总是不安,难道是地位越高,胆子越小么?”对于自己信任的谋士,刘璋仅凭脚步声便能认出来,他立刻向贾诩说出了自己的担忧。在他看来,能解开他心中忧虑的人,只有郭嘉、贾诩。不仅仅是二人智谋出众,更重要的是刘璋对二人的信任!
贾诩微笑道:“大王,这是您关心下属!”
“唉…”刘璋叹息道:“关心有什么用,孤只希望在称帝的时候,兄弟们都能站在台阶下受封,都能与孤一起享受最崇高的荣光。他们为大汉付出了太多,孤不想他们在最后出现什么问题!”
“大王,您就放心吧!”贾诩笑道:“翼德、孟起勇悍,士元多智,文远、令明更是文武双全之辈,北方定不会有问题。南边海上,有工部新造的大船,还有水战名将周瑜、甘宁。您也说了,以曹丕之能,就算给他半壁江山,也不是您的对手。难道公瑾还不如曹丕?”
“文和所言甚是!”刘璋点了点头,拉着贾诩的手离开了议政殿,他脸上的忧虑消散了很多…
第六百四十三章亡汉者必司马氏
十日之后,司马懿与孙权被押到了长安。说实话,若按照刘璋的脾气,他根本不会接见司马懿。可同来的还有孙权,他就不得不见了。否则,孙尚香每天带着儿子以幽怨的神情出现在他的面前,他真的受不了。
可同样是俘虏,若刘璋只接见孙权,却不接见司马懿,难免被人诟病,他干脆两个一起见。当然,接见司马懿也不全是为了孙权,刘璋也想看看历史上那位奠定晋朝基础的冢虎,到底长得什么样!
长安,议政殿内。秦军文武分列两边,正等着开早朝。虽然刘璋还没有称帝,但他已经开始用皇帝的礼仪。照郭嘉、贾诩的话说,让他提前适应,以免到时候不习惯!
“押司马懿、孙权进殿…”在郭嘉的示意下,内侍走到殿外大吼了一声,那一副公鸭嗓子让刘璋十分不爽。
本来,刘璋想取消宦官这个职业,可架不住众臣一致反对。想想也是,若内宫不用宦官,仅靠宫女肯定伺候不过来。刘璋能把握住自己的内宫,可他的后人未必可以。为了刘家血脉的纯正,众臣都以死相谏了,刘璋实在不能不妥协!
“参见大王,司马懿、孙权已经带到!”早已经在门外等候的典满,听见殿内传来的命令,赶紧押着司马懿、孙权进殿。
“跪下!”典满行完礼,却看见孙权、司马懿还站着,他不由满脸狰狞!
“哼!”司马懿、孙权都是身居高位之人,怎么会对刘璋行跪拜之礼?听了典满的话,二人只是把头抬起,满脸不屑的看着大殿的顶部。
“来人,让他们跪下!”见二人不肯配合,典满更加愤怒,他立刻将门外的卫士叫来,想强迫二人跪下。
看守大殿的卫士都是虎卫营的精锐,八个人上前分两队伺候司马懿与孙权。孙权虽然是君主,但好歹是武勋世家出身,在四个虎卫士卒的踢打强迫之下,他竟然毫不动摇。
司马懿可没有孙权的体魄,他倒也不曾示弱,实在受不了虎卫士卒的粗暴,他猛坐在地上,眼中满是怒火的盯着刘璋!
“够了!”看着昔日的敌人落得如此下场,刘璋也感觉有些无趣,他挥了挥手,让虎卫士卒退下。
“刘季玉,你别假惺惺的,要杀便杀,想羞辱我们,或者想让我们投降,那是白日做梦!”孙权果然硬气,他在大殿之上负手而立,那颗高高抬起的脑袋,显得不可一世,就好像他不是阶下之囚!
刘璋笑问道:“仲谋果然霸气,不愧是第一个称王的人,可你就不为家人着想么?”
“我听闻以孝治天下者,不害人之亲;施仁政于天下者,不绝人之祀。老母妻子之存亡,只在你一念之间。我既已被擒,请即就戮,并无挂念!”孙权倒不怕刘璋对他的妻儿做什么,毕竟他的妹妹、母亲、大哥都在长安,肯定不会看着他的妻儿被杀!
“好小子,竟敢与孤耍无赖!”见孙权有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表情架势,刘璋岂能不知道他在想什么。
孙权笑道:“反正我已是孑然一身,低头是死,抬头也是死,那为什么不死的堂堂正正呢?我孙氏子弟之中,没有畏惧敌人而投降的道理!”
“好,孙氏子弟果然硬气!”刘璋抚掌笑道:“老夫人、香儿、伯符,仲谋自己找死,可怪不得孤了!”
“母亲…大哥…妹妹…”大殿的阴暗处走出了三道身影,饶是早就做好了心理准备,孙权也不禁有些颤抖,那毕竟是他的亲人。
“仲谋,别死撑了,低头吧!”看着自己最疼爱的弟弟,孙策眼中流露出一丝不舍。虽然孙权战败了,但不可否认,他是孙家最有才华的人,孙策实在不想看着他死。
“大哥,小弟对不起你!”看着自己的亲哥哥,孙权沉声道:“您不惜装死来成全我,可我却没能带着江东走向辉煌,更没能让孙家成为大汉第一世家,我实在无能,也无颜见你。就让我随江东而去吧!”
“仲谋…”听了孙权的话,孙老夫人泣不成声,她知道自己的儿子多么刚烈,也知道自己劝说不了孙权,她只能默默的看着儿子,强忍着心中的悲痛。
“母亲,孩儿不孝!”一直十分强硬的孙权,在母亲的面前,终于软了下去。他猛跪了下去,狠狠磕了几个响头。
孙太夫人早亡,孙权、孙策几乎都是孙老夫人养大的,她早已把孙权看作亲生儿子,眼看儿子要慷慨赴死,哪个母亲不心疼?孙老夫人眼珠一翻,整个人便向后仰去。若不是有孙尚香扶着,她这下肯定摔的不轻!
“母亲…”赶紧将孙老夫人抱在怀里,孙策掐着她的人中,而孙尚香则揉着她的脑门。至于孙权,只能满脸焦急的站在远处,看着兄长与妹妹救援母亲。
“嘤咛…”一阵犹如蚊子飞过的呻吟响起,孙老夫人悠悠转醒,可她看了一眼孙权,又把眼睛闭上了!
“母亲,您怎么样了?”孙尚香真的着急了,她本不想与孙权说话,可看见母亲这幅模样,她愤怒的指着孙权道:“孙仲谋,难到你就忍心让母亲白发人送黑发人?我知道,母亲不是你的亲生母亲,所以你能狠下心肠!”
“不!”孙权吼道:“在我心中,母亲一直都是我的亲生母亲。可如今必须有人为江东殉葬,除了我这个江东之主,还有谁能担此重任?”
“没有人要你为江东殉葬!”坐在上首的刘璋笑道:“孤连曹操都能容下,又岂能容不下你?只要你投降,孤可以饶你不死!当然,你若自己找死,孤也不会姑息!”
“你不杀我?”孙权看着刘璋的眼神中透着一丝不解,他与秦军从吴郡一路打到海上,秦军都没有留半点情面。如今,他实在有些不信刘璋的话!
“杀你有什么用?”刘璋摇头道:“以己度人乃人之长性,可孤与你不一样!当初,孤能为了香儿饶你大哥一命。如今,孤也能为了她,再饶你一次,只希望你不要让孤失望!”
“仲谋,别信他,他是在作态!”见孙权似乎有些意动,司马懿着急了,他大吼道:“刘季玉为了表现他的大度,这才饶过你。待过一段时间,他再用手段害你,你又能如何?仲谋,千万别上当!”
“对!”孙权恍惚的眼神变得坚定起来,他沉声道:“与其死的不明不白,不如慷慨赴死。千百年后,也能落得一个悲剧英雄的好名声。刘季玉,你不用假惺惺的,动手吧!若我皱一皱眉头,便不是英雄!”
“就凭你这个不孝不悌不忠不义不仁无德之辈,也配称英雄?笑死我了!”见孙权冥顽不灵,孙尚香哈哈大笑,笑声中充斥着鄙视!
“你…”孙权冷哼一声道:“子曰: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我不与你做口舌之争,只求速死!”
“还口舌之争!”孙尚香冷笑道:“若你今日死去,史书上只会多一个弑兄不成,侍母不孝,不忠于国家,对臣子不仁义的卑鄙小人!”
“孙尚香,我是你的兄长!”孙权双目圆睁,一股怒气喷然而出,竟犹如实质。
“哼!”典韦冷哼了一声,他决不允许有人在刘璋面前如此放肆。不过,孙权求死之心已坚,他对典韦的杀意毫不在意!
“把司马懿拖下去斩了!”见已经动摇的孙权又被司马懿兜了回去,刘璋不由有些生气。都落到如此地步,司马懿还敢放肆,他又岂能继续容忍!
“刘季玉,我的后人会为我报仇的,我在地下等着你!”被四个虎卫押着,司马懿自知难以幸免,便效仿当年的项燕,说了一句偈语:亡汉者,必司马氏!
“是么?”听了司马懿的话,刘璋笑着点了点头,他可不是当年的王翦,也不是秦始皇,他不喜欢把后患留下。只听刘璋冷笑道:“传孤命令,司马家族三百一十六口,全部处斩于菜市口,包括家奴、侍婢!”
“什么?”司马懿瞪大了双眼,满脸不可置信的问道:“你可知道司马家有多少人?”
“就算是十万人,孤也杀得!”刘璋冷笑道:“孤知道,每个家族都有门客,甚至有门客为了主人的血脉延续,能用亲子替换。故而,为了防止赵氏孤儿的事再发生,司马氏的门客都别想逃!你不是要司马氏亡汉么?就算汉真的亡于司马氏之手,与你也没有半点关系!”
“刘季玉,你如此残暴,就不怕天谴么?”司马懿睚眦俱裂,他怎么也想不到,仅仅是一句话,便把司马氏送上了绝路!
“天谴?”刘璋叹道:“若真有天谴,孤甘愿当之,可司马氏绝不可留!仲达,你安心去吧!孤会让你走的很热闹!”
“刘季玉,你不得好死!”疯狂的司马懿竟然挣脱了,他张牙舞爪的向刘璋冲去,虎卫士卒拉都没拉住!
“可惜,你看不到了!”仿佛没看见司马懿的狂态,刘璋摇了摇头,就在他即将扑到刘璋身上的时候,一只大脚将他踹了好远。
“不知所谓…”只见大脚的主人拍了拍鞋上的尘土,转身对刘璋道:“大王,属下僭越了…”
第六百四十四章请称帝却来急报
司马懿挨得这一脚可不轻,他捂着挨踹的地方蜷在地上,就好像一个大虾仁,刘璋都想问问他的肋骨断了没有。不过,就算真断了,刘璋也不会有半点怜悯,对于野心之辈,无论哪个统治者都不会姑息。
“刘季玉,你不得好死…”趴在地上的司马懿,浑身好像散架了一般,可他还是不依不饶的诅咒刘璋。
“拖下去吧!”挥了挥手,刘璋已经不想再修理司马懿。
俗话说:杀人不过头点地。对于最重视家族的司马懿,有什么能比灭了司马家,还让他痛心疾首?既然敌人已经遭遇了沉重的打击,马上又要死了,刘璋决定尊重一下对手!
“诺!”典满亲自上前拿住司马懿,其他几个虎卫也扑了上去。这一次,虎卫士卒就没有那么温柔了。
本来,虎卫士卒看司马懿是文士,动手的时候便稍稍留了点分寸,可他们万万没有想到,悲愤的司马懿居然能拥有那么大的力气,还挣脱了!
虎卫军是刘璋的亲卫,决不允许有这样的失误。这四个虎卫士卒将因此事受到严厉的惩罚,他们岂能再对司马懿温柔?只听咔咔几声,司马懿的双手就被虎卫士卒硬撇到了身后。不用问都知道,司马懿的双臂脱臼了。
最狠的还是典满,为了不让司马懿继续辱骂,他直接把司马懿的下巴给卸了下来,还是用最粗暴的方式。司马懿还没有离开议政厅,就已经疼昏了过去。
“仲谋,你决定了么?”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