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汉末皇叔-第17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曹操挥了挥手,程昱便退下了。看着程昱远去的背影,曹操揉了揉眉头,在心中暗道:“刘季玉,你好样的!随便弄点东西出来,就搞的天下大乱,让本相焦头烂额。本相倒要看看,这一次我们谁更厉害!”
“阿嚏…阿嚏…”长安内城,秦公府内,正在院子中打转的刘璋忽然打了两个喷嚏,他揉了揉鼻子,十分疑惑的说:“难道受凉了?”
“主公,你要保重身体!”见刘璋打喷嚏,坐在一旁的张机、华佗赶紧出声劝说,毕竟刘璋是他们研究医学的希望!
“我身体一向很好,不知道是谁在背后骂我!”刘璋笑道;“多半曹操,要不然就是孙权!”
“主公怎知有人骂你?”张机看着刘璋颇有些不解。
“俗话说:一个喷嚏想,两个喷嚏骂!我刚刚莫名其妙的打了两个喷嚏,当然是有人骂了!”刘璋笑着耸了耸肩,他只是见气氛有些紧张,故而开了一个玩笑。
“那三个喷嚏呢?”张机很没有幽默感,一句话差点让华佗把嘴里的茶喷出来。
“那是感冒了!”刘璋说完哈哈大笑,就连华佗也不禁莞尔。
“主公,都什么时候了,你还有心情开玩笑!”张机也回过神来,他十分无奈的摇了摇头。
“现在这种情况,我就算急死也没用啊!”听着后宅里此起彼伏的叫声,刘璋颇有些头疼,就在他筹备科举的时候,他的夫人们开始为他生孩子了。
最先生产的就是孙尚香,可偏偏生了一个女孩。虽说在刘璋看来,生男生女都一样,但孙家上下并不这么想。在重男轻女的汉代,没有儿子的女人,永远得不到幸福。如今的孙尚香一心在将养身体,准备再来一胎,而今天在产房里乱叫的人却是蔡琰!
虽然蔡琰已经不是第一胎,但她是刘璋最爱的女人,刘璋又岂能不担心?当然,在众女面前,刘璋总是不分大小,可情感并不能平分,到了最重视的人,总会有一些不同。不过,这种差别,并不是人人都能看出来的!
“主公,宁夫人与两位乔夫人也开始肚子痛了!”什么叫屋漏偏逢连夜雨,妻子多也很麻烦,更麻烦的是妻子怀孕的时间都差不多!
“叫稳婆去,喊我有什么用!”刘璋有些头疼的说:“两位先生,不如你们去看看情况如何?”
“主公,我们都是男子,若不是难产,还是别让我们进去了!”张机满脸为难,他可不想因为看了主公女人的身体而倒霉。
“唉…”刘璋明白张机的心思,他叹了一口气道:“那就再等等吧!”
秦公府后宅中,女人的呻吟声响彻天际,府邸内的灯火彻夜不息。值得庆幸的是,蔡琰几女在刘璋的督促下,平时很注意身体,生产起来也不算太困难。当蔡琰顺产后,张宁与大小乔也传来捷报。四子出生,从根本上扭转了刘家人丁稀薄的问题。不过,最兴奋的还是蔡邕,因为刘璋同意让二儿子与他姓。
为了方便看顾,刘璋把蔡琰、张宁等生产过的妻子都搬到了一起,而孩子们也放到了一起。其中孙尚香最不满,每天都撅着小嘴,还常常自语道:“凭什么她们都生儿子,就我生女儿,我也要儿子!”
这两个月来,曹操与孙权在厉兵秣马,世家大族出钱出人,准备征伐刘璋,而刘璋却在家里紧张的看着老婆生孩子。三方做的事虽然不一样,但紧张程度相差并不是很远。当然,刘璋的心情比孙权、曹操好多了!
当最后一位夫人也诞下麟儿,刘璋终于松了一口气。此时,也快到科举进行的时候了。各地的学子、文士都在向长安涌来,外城的客栈乃至于民居都已经住满。更夸张的是一些家资颇丰的人,他们竟在城外搭起了帐篷。
在汉代,城外还是很危险的。不是因为有盗贼,而是因为有猛兽。老虎、狼屡见不鲜,豺狗也有一定的危险性。为了让赶考的人不出意外,刘璋命虎卫营包围外城,将城外方圆十里的猛兽全部赶回了深林。至于不愿意回去的野兽,便就地处决,给士卒们打牙祭。
在一个春光明媚的早晨,长安城内新建的国子监开放了。相当于中央大学的国子监,迎来了第一批考生。一群莘莘学子,拎着文房四宝开启了大汉史上第一次考试,而这次考试也是他们人生的转折…
第五百三十一章孙曹起兵攻伐刘
站在高处,看着国子监门口浩浩荡荡的人流,刘璋仿佛回到了前世。高考、中考,甚至是小升初考试,他也曾像这些学子一样,在人流中找寻着自己的考场。若不是已经身居高位,连他都想重温一下当年的感觉。不过,参加考试的考生并没有让刘璋失望,他还真发现了一些问题!
“奉孝,你看见那个大胖子了么?”刘璋用手一指,只见一个长得好像肉球的胖子,在人群中钻来钻去。
“看见了,他有什么问题么?”郭嘉看了半天也没看出问题,不由有些疑惑。
“这小子身上有夹带!”刘璋沉声道;“将他拿下,搜出夹带,在国子监门口带枷三日!”
“主公怎知他有夹带?”郭嘉眨了眨眼睛,对刘璋的判断十分不解。
“他的头小了!”刘璋冷笑道:“他刚才帽子掉了,露出的脑袋与身体不成比例,我怀疑他不是真胖,而是身上缠着布帛。”
“属下明白了!”听了刘璋的解释,郭嘉带着典满就冲入了人群,将那个胖子抓了出来。当胖子将帽子拿下,郭嘉竟看见一张消瘦、清秀的脸,他不禁有些惊异。剥去胖子外衣,只见胖身上裹着一层厚厚的丝帛,上面写满了字。郭嘉也很促狭,便让胖子裹着作弊用的布帛,带枷站在国子监门口。
看见胖子的惨象,有几个学子悄悄离开了人群,虽然刘璋也看见了,但他们既然放弃了作弊,刘璋决定给他们一次机会。当然,刘璋也没想到,这才是大汉第一次考试,居然就有人想到了作弊手段。可惜,汉代人的作弊手段,在刘璋看来实在太小儿科。后世的学生,哪一个不是高手?只是没有监考老师的手段高罢了!
“告诉黄老,让他们注意看着,这可是我们第一次科考,若是搞砸了,脸就丢大了!”待郭嘉料理了作弊的胖子,刘璋看着人群道:“让田丰、李儒派人维持秩序,若发现有人浑水摸鱼,不用审判,直接斩杀!”
“是!”郭嘉立刻派人去传令,他知道刘璋很重视科举。不一会,五万虎卫便将国子监附近包围了,一些小偷小摸的人也被揪出了人群,直接拉往菜市口砍头。因为第一次科举,刘璋用了最血腥、残暴的手段,以至于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国子监门口都没人敢违法!
一直等到所有人都进入国子监,刘璋才从高处离开,其实他本想在门口设置一些人,以检查作弊事宜。可最后,他并没有做。因为他出的题目并没有指向性,只有更好,没有最好。当然,也有一个标准答案做参考,否则还不乱了套。
“主公,出大事了!”就在刘璋盯着国子监的时候,贾诩匆匆赶来,将两份情报塞在刘璋手中。
“传令下去,命所有人到议事厅开会!”看完情报,刘璋神情凝重,可他却毫无惊讶之态,因为他早已经料到。
很快,众人便在议事厅汇合,将情报丢在案上,刘璋笑道:“诸君,曹操尽起麾下大军,号称百万,兵分两路,向虎牢关与潼关杀来,而孙权亦尽起江东大军,号称五十万,向益州进军。如今,周瑜、徐庶、法正三面告急,你们意下如何?”
“这…”众人一阵愕然,两军相加竟然有一百五十万兵力,而刘璋军满打满算也不过六七十万,还包括一些新兵!田丰沉声问道:“主公,我们能不能将孙权、曹操击败?”
“不能!”郭嘉道:“有情报表明,曹操、孙权辖下世家,给二人提供了上千万石粮草,就算硬抗,曹军与江东军也能支持好几年,除非我们像对付袁绍一样,将他们的粮草付之一炬!”
“孙权、曹操可不是袁绍,不会让我们知道他们的囤粮点!”刘璋苦笑道:“就算知道,我们又怎么去烧?烧袁绍的粮草已经冒了很大的风险,烧曹操、孙权的粮草,那不是风险,而是找死!”
“主公所言甚是!”贾诩摇头道:“看来我军只有死守关隘,与曹操、孙权耗下去了!”
“耗下去当然没有问题,可我们要耗到什么时候?”刘璋有些无奈的说:“若这样无止尽的耗下去,什么时候才是个头?”
“主公勿急,这样耗下去,我军必胜!”贾诩笑道:“孙权与主公的年龄差不多,曹操已经五十多岁。只要曹操一死,孙曹联盟定会发生动荡,那时候就是我军统一天下的好机会!”
“等曹操死?那不还得等十几年?”刘璋算了算日子,曹操死的时候六十六岁,现在他大概五十三岁左右。若没有意外,刘璋最少要等十三年!不过,刘璋的话让他麾下众人吃了一惊。
田丰惊道:“主公,你怎么知道还要等十年?我们可是照二十年准备的!”
“我瞎猜的!”刘璋摇了摇头,他总不能告诉众人,历史书上写的!用手指在帅案上敲了半晌,刘璋皱眉问道:“诸位,曹操、孙权,我们先收拾谁?”
“收拾曹操!”贾诩道:“曹操分兵攻打武关与虎牢关,他的势力最强,而且就算曹操败了,孙权的实力也不会涨的太快。若孙权败了,曹操说不定能完整的接收孙权的势力!”
“文和所言甚是!”刘璋又问道:“如今,曹操在武关,还是在虎牢关?”
“在虎牢关!”郭嘉道:“曹操与司马懿兵分两路…”
“什么?另一路是司马懿?”刘璋闻言大惊,他皱眉道:“法孝直有危险!”
“主公何出此言?”庞统笑道:“孝直的才华不下于我,司马懿想败他,还有些困难!”
“不!”刘璋道:“司马懿性格沉稳,孝直却喜欢剑走偏锋。若他受不了司马懿的诱惑而出兵,胜算不是很大!”
“主公,不如派一人助孝直一臂之力,如何?”见刘璋颇为担心,庞统笑道:“诸葛亮号称卧龙,无论内政,抑或军事都颇有本事。更兼为人沉稳,与法正一起,可谓正奇结合,绝对能击败司马懿!”
“传我命令,让孝直回来,与我一起防守虎牢关!”刘璋笑道:“防守武关,我有更好的人选!”
“是谁?”庞统看着刘璋,心中有些不解,他并不认为刘璋麾下还有谁比法正更出色。
“你!”刘璋指了指法正笑道:“诸葛亮善守,你善攻,你二人才是天衣无缝的搭配。武关就交给你们,我相信司马懿遇见你们,冢虎也得变成死虎!”
“这…”庞统道:“主公,我初至您麾下,您就交给我这么重的任务,我担心…”
“少来!”刘璋笑道:“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老子二者皆得,若还能安天下,那就是时运不济了!废话少说,放心大胆的做,我相信你们!”
“是!”见刘璋如此信任自己,庞统心中泛起了一股知己之感,他躬身道:“有主公信任,在下定不负主公的期望!”
“注意安全,万勿贪功冒进!”对于庞统,刘璋还有些担心,毕竟他在历史上死得太惨。虽然刘璋麾下人才众多,但能与庞统比肩者寥寥无几,刘璋可舍不得这么一个大才!
“主公放心,我做事之前,一定会与孔明商量好再做!”庞统微笑道:“我不够沉稳,不是还有孔明么!”
“我最怕你与孔明别苗头,为了争功而冒险!”刘璋拍了拍庞统的肩膀道:“士元,我好不容易适应了你的丑脸,可别让失去你!要记住,安全第一!”
“主公之德,属下万死难报,我一定会留下性命,好好为主公效力!”庞统满脸激动的跪在地上,眼眶中似乎还有眼泪在打转。
“起来!”扶起庞统,刘璋道:“典满,选两千虎卫保护士元与孔明,战争结束后,我要看着两位先生完完整整的归来!”
“是!”典满立刻下去挑选虎卫,他知道这群虎卫将保护刘璋军的未来,便挑选了军中最精锐的两千人,比刘璋的护卫力量有过之而无不及!
“主公,若我走了,政务交给谁?”诸葛亮倒没有想那么多,他还在考虑内政上的问题!
“让廖立暂代你的位置,你看如何?”既然廖立号称诸葛亮之腻,刘璋决定给他一个机会。
“公渊的能力是足够,可他的性格…”诸葛亮欲言又止,他并不想说同僚的坏话。
“放心,我有数!”刘璋早在廖立身边安插了情报部的人,再加上长安内有田丰、沮授这些人坐镇,哪怕廖立想造反也是做梦!
“既然主公已经做好了准备,属下听从安排!”诸葛亮微微一躬身,其实他也想打仗立功。
虽说高祖曾经说过,一个诸侯的成败,最大的功臣便是主管后勤的人,但诸葛亮深通韬略,若不能一显身手,他又岂能甘心?如今刘璋给了他机会,他就要好好把握,而后勤也是重中之重,他自然不能忽视。只有在毫无后顾之忧的情况下,他才能全心全意的收拾司马懿…
第五百三十二章科举选士有大才
送走了诸葛亮与庞统,刘璋并没有立即启程,虽然战况紧急,但他还要处理完第一次科举,才能亲赴战场。科举考试整整进行了三日,其中的题目无非是一些治国方针与灾难来临该如何应对。不过,正因为实用性大,考生给出的答案可以用千奇百怪来形容!
“这是什么?”看着手中的考卷,刘璋哭笑不得的问道:“奉孝,当天灾来临前向天诚心祷告,这有用么?”
“有用,在死前能有一点慰藉!”郭嘉接过考卷,脸上也有些无奈,可他看见考生的籍贯,不由笑道:“主公,也不能怪此人。蜀中人崇信鬼神,有这样的想法并不奇怪!”
“他应该去学校再深造!”将卷子丢在一旁,刘璋又拿起了一份考卷。他都怀疑是不是黄承彦几个老头在玩他,拿来的考卷中,竟然十有八九都是令人啼笑皆非的答案。
“主公,其实这些人的答案,倒也有些亮点,否则黄老先生怎么会送给您看!”郭嘉拿起一份考卷道:“就说这位考生吧!他说克己复礼为仁,只要注意教化,让百姓都明白礼仪,天下就不会乱了!”
“屁话!”刘璋摇头道:“仓禀足而知礼仪,现在连饭都吃不饱,还礼仪?见鬼去吧!再说教化,他说了该如何教化么?大而空泛!这种人做清谈客还行,又岂能做官?若让他做官,只能是误国误民!”
“不至于吧!”郭嘉皱眉道:“大汉几百年都是这样过来的,却也未见有什么不妥。”
“平时没有不妥,但如今正值战乱,就大大的不妥了!”刘璋摇头道:“最早提出克己复礼的就是孔家,可这么多年来,孔家人在干什么?就说最出名的孔融,也不过是一个清谈客。吹牛的本事不弱,干起事实来,却没有半点本事!就说当年黄巾之乱,若孔融有点魄力,拿出钱粮收拢管亥,数万大军唾手可得。有了数万大军,无论是投靠他人,还是守卫北海都绰绰有余,可他竟然据城而守,差点被管亥干掉!这种人,我要来何用?”
“主公所言甚是!”郭嘉将考卷放下,又拿起了另外一张。一张张考卷,在刘璋几人的审阅下被否定,而刘璋看着越来越薄的试卷,心中却有些无奈!
突然,贾诩惊道:“主公,这里有一份试卷很有见地!”
“哦?”刘璋闻言精神一震道:“快拿来我看!”
“是!”贾诩连忙将试卷递给刘璋,刘璋接过试卷慢慢品读起来。试卷中,考生对刘璋的政策进行了点评,甚至还指出了不少疏漏。看着这份试卷,刘璋就仿佛三伏天喝了冰水一样痛快。
“好!果然是好文采,好政略!先将此人的卷子放下,待看完所有试卷,再决定他的名次!”整整看了三遍,刘璋才将试卷放下。能写出这种文章的人,肯定不是寂寂无名之辈。他强忍着心中的好奇,将试卷放了下来。
将试卷一份份读过,刘璋越读越兴奋,原来黄承彦等人将最好的答卷都放在了下面。郭嘉与贾诩也时不时找出一篇妙文,还有几篇让刘璋都不得不拍案叫绝。花了整整三天功夫,刘璋才把试卷阅读完毕。拿着三四份最出众的答卷,刘璋犹豫了,他不知道该如何排名次!
“主公,既然不知道该如何排名,不排便是,何须如此忧虑?”郭嘉实在不懂刘璋的想法,为什么一定要让人才排一个高下!
“不能不排!”刘璋笑道:“奉孝,你知不知道,科举考试第一名代表什么?”
“这…”郭嘉想了想道:“难道是天下第一?”
“对!正是天下第一!”刘璋道:“通过科举考试,就能踏上天下第一的道路,我要用天下第一,鼓励天下人学习!我设立了十门科考,而这十门代表了十个领域。每门的第一名,都是这个领域的天下第一!”
“主公好算计!”贾诩笑道:“世人爱名利,没有人可以不把天下第一放在心上!若按照主公的设想,我军治下的学风将大盛!”
“文和所言不差!”刘璋道:“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可从今日起,国家会出现文第一,武第一。既然有了官方标准,天下人还不为了这个第一,争得头破血流?故而,这个名次必须要排出来!奉孝,文和,你们给我一些意见!”
“主公,我看就这人做第一名吧!”郭嘉从试卷中挑了一份道:“此人不光文笔出众,还言而有物。他提出的几点漏洞,都有办法附上,比其他几份略强些。”
“能得奉孝赞赏,看来此人应该不凡!”刘璋接过试卷,翻到考生的姓名、籍贯,读道:“马良,字季常,襄阳宜城人!竟然是他?难怪有如此文采!”
见刘璋满脸惊喜之色,郭嘉笑问道:“主公知道此人?”
“当然知道!”刘璋道:“此人也是荆襄才子,虽不如卧龙、凤雏,但比起石韬、孟建也不逞多让!荆州有传言道:马氏五常,白眉最良。说的便是此人!”
“此人竟有如此之名?恭喜主公又得一大才!”听了刘璋的话,郭嘉也满脸欣喜,谁也不会嫌人才多!
反正也不知道该让谁第一,刘璋决定先看看这些人中,有没有出名的人物。继续翻着试卷,考生的姓名、籍贯一一印入眼帘。第一个被刘璋看中的考生,竟然是马良的弟弟马谡!不过,既然马良出现了,马谡自不可少,最让刘璋兴奋的人是另一位大才!
“蒋琬将公琰?!”看着试卷,刘璋的手都有些颤抖。蒋琬方正威重,是继诸葛亮之后的蜀国丞相,其能力或许不如诸葛亮,却也是一位不可多得的人才!接着,刘璋又打开了另外一份试卷,上面赫然写着南阳郭攸之!
“主公又发现了人才?”见刘璋脸上的惊喜越来越盛,郭嘉与贾诩面面相觑。
刘璋没有回答二人,而是笑道:“这次科举,蒋琬为第一,马良为第二,郭攸之为第三!”
“这…”郭嘉犹豫了一下问道:“主公,蒋琬与马良不相上下,您这么排,我们没有意见,可马谡的答卷还在郭攸之之上,您这么排就有些不妥了!”
“没有不妥!”刘璋笑道:“郭攸之的文笔的确不如马谡,可他的策略都是实干之策,没有华丽的篇章,却充满了朴实,我军正需要这种人才!至于马谡,虽然言之凿凿,但不可行之处太多,以他的能力,还需要多加磨练才能大用。否则,他的成就顶多是一个纸上谈兵的赵括!”
“既然主公已有定论,我等自然遵命!”郭嘉松了松肩膀笑问道:“是否就按照这样的排名公布?”
“是!”刘璋道;“立刻通知这些通过考核之人,三日后,在秦公府邸觐见!”
“属下明白了!”郭嘉与贾诩抱着试卷离开了,按照刘璋的吩咐,他们将这些通过考核的试卷誊抄、存档,还与名次一起贴出去,让众人心服口服。
国子监门口人山人海,如同后世的高考一般,所有学子都汇聚在此,等待着最后的通知。待典满将榜文挂上,众人立刻围了上去。千年科考都是有人欢喜有人愁,一些没能考上的人,竟开口说科考不公平,特别是一些儒生。
“的确不公平!”一对兄弟从人群中走了出来,弟弟一脸不满的发着牢骚。
“不得胡言乱语!”年长的哥哥看了看四周,两条白白的眉毛纠在了一起,他看着自己的弟弟说:“秦公选士自有标准,你看第一名蒋琬的考卷,虽然他的答卷与我相差不大,但实行起来,却比我的方法简单!由此可见,秦公最在意的还是实干!”
“我没说你,我说的是我!”弟弟皱眉道:“那个郭攸之,凭什么排在我前面,我看了他的文章,不过尔尔!”
“的确如此!”哥哥有些不解的说:“以秦公一贯的做法,的确有些不同寻常!”
“会不会秦公认识郭攸之,才给了他第三名?”弟弟皱着眉头,他出身荆襄,这种事见多了!
“不可能,秦公不会如此不智!”哥哥突然笑道:“你小子这么大胆子,不如待秦公召见我们之时,亲自问他!”
“这…”弟弟犹豫着说:“我听说秦公为人凶悍,若我在大殿上提出这样的问题,他会不会生气?”
“哈哈!”哥哥大笑道:“在荆襄,胆大到出名的愣小子,也会害怕?”
“正常人自然不会怕,可秦公凶悍,岂能不怕?”弟弟拉住哥哥的手,一起走向暂住地,而刘璋的人正等着他们。
三日后,天还没亮,秦公府门口就聚集了很多人,都是得到通知的学子。也有一些没有得到通知的人,他们想向刘璋要一个说法,因为在科考中,除了道德方面,连一篇经典都没有考到,这让那些皓首穷经之徒情何以堪?
“请得到通知的学子进府!”辰时,天色已经大亮,刘璋得知学子们早已在府门口等候,便将接见的时间提前了!作为一方诸侯,礼贤下士还是必须的!
“你得到通知了么?”所有得到通知的学子都有一张凭证,可有一人没有凭证也想入府,典满立刻拦住了他!
“哼!我虽然没有通过考核,但并不是我的问题,是秦公不尊圣人之言。今日我来,并非要拜见他,而是要向他讨一个说法!”青年学子满脸正气,可他说的话却让众人哑然。
“没有凭证请离开!”典满可没有耐性与这些文士斗嘴,他眼中只有刘璋的命令。既然刘璋说,没有凭证不得入内,他就绝不会放一个没有凭证的人入府!
“你…”青年可谓初生牛犊不怕虎,他怒冲冲的说:“我偏要进去,你奈我何?”
“哐当!”典满也生气了,他拔出腰刀,眯着眼睛说:“秦公有命,没有凭证不得入府,再敢放肆,定斩不饶!”
“你敢杀人?”见典韦拔刀欲砍,青年脸色大变,他敢前来闹事,就是仗着今日文士众多,刘璋需要做出礼贤下士的姿态,可他没想到典满真敢拔刀!
“杀你如同杀狗尔!”典满冷笑道:“秦公开科取士,凡手持凭证者,皆天下之大才。你没有凭证,便是没有才华!若贩夫走卒都敢来秦公府邸搅扰,秦公威严何在?若你再不退下,休怪我无情!”
“我…”青年很想宁死不退,可他看见典韦狰狞的表情,便不由自主的后退了几步。可他一后退,身边的学子立刻与他拉开距离,眼中还充满了嘲讽。不仅嘲讽他不自量力,也嘲讽他没有骨气!
“诸位有凭证的学子请!”见青年后退,典满将长刀还鞘,让其他学子入内。当然,没有凭证的人,只能在旁边看着,而带头的那个青年孤零零的站在那里,显得十分无助。不过,由于典满发威,众学子也老实多了,再硬的骨头也不会有刀子硬!
“参见秦公!”刘璋早就在议事厅中等着,众人进入大殿,看见一人高坐首位,立刻躬身行礼!
“诸位免礼!”刘璋站起身,张开双臂道:“能进入此地的人,都是才华出众之辈,你们最少在一个领域中是天下第一,以后的大汉还得靠你们!”
“秦公谬赞!”众人心中狂喜,他们之所以参加科考,就是为了出人头地。当然,也有人是为了证明自己的才华!
“诸位,请坐!”待众人按名次坐定,刘璋开口道:“诸位,本公有一个不幸的消息告诉大家,曹操与孙权联盟,纠集大军一百五十万进犯本公,本公的势力岌岌可危!今日见过你们后,本公就要亲赴战场。若你们愿意留下,本公自然欢迎。若有人想离开,本公感激他参与科举,立刻赐予一份封赏,让他离开长安,不知诸位如何选择?”
第五百三十三章众儒士闹秦公府
刘璋的话如同惊雷般在大厅中炸开,让所有学子面面相觑。他们正等着封官许愿,却没想到长安竟然岌岌可危。很多学子脸色大变,立刻站起身表示自己无能。刘璋也不挽留,只是命人捧来一些钱财,送他们离开。大厅内的座椅,顿时空了一半!
“诸位,若想离开,还请提前。若决定留下,就要与本公共同进退了!”刘璋扫视众人,眼中满是利芒。不过,当他看见前几名都在,心中还是很高兴的。
“秦公!”见众人没有走的意思,刘璋刚想说什么,只见坐在第四位马谡站了起来。
“你是马谡字幼常,马氏五常之一,可对?”虽然马谡站了起来,但刘璋并不认为他准备离开,因为马良还坐在那里。
“正是!”马谡一拱手道:“在下既然前来科举,就准备投效秦公,可在下心中有一个疑问不吐不快,还请秦公为在下解惑!”
“可是你的排名?”刘璋笑道:“以你的文笔、才华的确可以排在前三,可你有一个致命的缺点,若无法改正,势必误人误己!”
“哦?”马谡眉头一皱道:“还请秦公指教!”
“这是自然,若本公不能为你解惑,想必你也不服!”刘璋道:“你的缺点不在别处,就在华而不实上!的确,你提出了不少建设性意见,可你没有发现,你说的漏洞,如今并不能进行改革,因为大汉的国情不允许!你能看出问题,却没有办法解决,这样怎么行?你并不缺乏眼光与学识,却没有经验。本公之所以让你屈居第四,就是想磨练你的性情!”
“这…”马谡愣了一下,躬身道:“在下受教了!”
“没关系,有疑问就提出,是一个很好的习惯。在本公麾下做事,无须过于拘束。待以后,你就会发现,只要是正确意见,便可以畅所欲言,哪怕是指着本公的鼻子骂,本公也不会生气!”刘璋挥手让马谡坐下,而他的话却让众人一阵莞尔。不过,能坐在这的人都不简单,绝不会有人真的指着刘璋鼻子骂!
见众人笑而不语,刘璋坐回主位,满脸笑意的说:“看来诸位应该没有问题了,既然如此,我就安排你们的职位!蒋琬,你是科考第一名,从考卷上可以看出,你方正厚重,本公便让你进入刑部,主管刑狱方面的事,不知你意下如何?”
“多谢秦公,在下定不负您的厚望!”蒋琬其实是一个很好的执行官,你给他画一个框框,他就绝对不会出圈,这种人最适合入刑部。再加上他方正厚重有威严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