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汉末皇叔-第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明白了老铁匠的来意,刘璋不禁莞尔。在这个世界上永远不缺少有研究精神的人,老铁匠就是其中之一。刘璋从心底敬佩这种人,因为这种有着无上的精神与毅力。最后,刘璋决定,将手中的武器都交给老铁匠负责,老铁匠竟然千恩万谢,这让他颇有些尴尬。不过,兴奋过后的老铁匠却有些落寞。原来,以老铁匠的能力,并不能完全融化陨铁,使用槟铁打造已经是他的极限了!

作为一个现代人的刘璋,并不懂打铁,可没吃过猪肉,还能没见过猪跑么?和老铁匠研究了半天,刘璋发现汉代的冶炼技术还停留在融化铁矿石、铸模、锻打、淬炼的阶段。铁矿石融化的越彻底,得到铁的质量越好,甚至有可能得到钢。不过,这种钢只是比普通铁要硬一点,却很酥脆,和后世的钢材根本没法比。

仔细的了解了一下融化铁矿石的过程,刘璋终于明白为什么老铁匠无法彻底融化铁矿石了。在后世,冶铁的时候都需要加入焦炭什么的,可汉代炼铁还在用木材提供热力,这肯定不能将铁矿石充分融化,像陨铁这一类含铁量高的石头,更难融化。

找到了症结所在,就有解决的办法,什么抄钢法、夹钢法、包钢法,刘璋还真不懂,可提高炉温,对他来说还是很容易的,换一种燃料就成。古代人不知道煤炭的作用,可刘璋知道。幽州靠近蒙古,大兴安岭都在这一带,想找点露天煤矿,实在是太容易不过了!

有了煤,只要操作得当,炼钢都不是问题,何况是炼铁?老铁匠试着用煤炭融化苏双送来的精铁,没想到打出来的刀,竟然达到了三十炼钢刀的强度,这让老铁匠兴奋万分。就差把刘璋当作神一样顶礼膜拜了。

解决了炉温问题,下面的事交给老铁匠就行了。真要刘璋去炼钢,他也不懂。外行人领导内行,无论什么职业都是大忌。当然,刘璋也没有闲着,他将记忆中的丈八蛇矛、灿银龙胆枪、青龙偃月刀、虎贲方天戟都用纸笔画了出来,只等老铁匠熟悉了煤炭的使用方法,就开始锻造这些神兵利器,这再一次让老铁匠感到了惊讶!

第五十三章再入宫刘璋装傻

兵器的事交给老铁匠去做,刘璋十分放心。古代人比现代人老实多了,最少在偷工减料方面,古代人要好很多。想想看那些挺立了数百年乃至千年的古代出名建筑,不知道现代那些豆腐渣工程的缔造者会不会羞愧!

在刘璋招纳张世平、苏双的期间,史阿也赶了回来。接到皇帝的圣旨,刘焉夫妇开始着手收拾行装。虽然还要回来,但刘焉准备去洛阳过年,因为幽州到冬天实在太冷了!不过,这也怪刘璋,若不是他来幽州没几天就遇见了童渊,他也不会忘记找人给刘焉夫妇盘一个炕。等刘璋想起来,他已经在冀州了!

炕这玩意据考证在中国西汉就有了,可是到唐代才有记载,甚至有一段时间,很多人都说炕是高句丽人发明的。其实这都是中国人最大的一个坏习惯造成的,这个坏习惯就是敝帚自珍。可让人最不解的是,敝帚自珍的中国人,对外人却十分大方。就像隋炀帝一样,明明国内有些地方的百姓都活不下去了,他却用丝绸给树做外衣,说是要向外族显示国威。百姓没有饭吃,他不思赈济,却让国内商人不收外族使者买东西的钱!最无耻的就是慈禧皇太后,居然大方阕词道: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

正是这种情况,致使很多东西流传不下去,大到科学技术,小到民生实用的物件,比如这个炕,明明很早就有了,知道的人却不多!不过,回到蓟县的刘璋已经没有时间给刘璋夫妇弄炕了,他必须去京师接受皇帝的封赏!

从幽州出发,路上的景象比来的时候更糟糕了。特别是路过巨鹿郡的时候,满街都能看见头裹黄巾的道士。这些人没有道士的仙风道骨,却有一身煞气。刘璋一看就知道,这些人是张角汇聚来的士卒。

“唉!”坐在马车上的刘焉叹了一口气道:“大汉越来越乱了!”

“父亲,再乱与我们有什么关系?”刘璋笑道:“不过,我觉得还是乱点好!”

“为什么?”刘焉有些惊讶的问道:“你不是最看不惯平民遭罪么,怎么会希望越乱越好?”

刘璋冷哼道:“父亲觉得,如果大汉不乱,平民就不遭罪了么?官欺民讹孬种赖,就连小世家、小地主都过不好,何况百姓?”

“他们最起码能活下去吧!”刘焉知道大汉的现状,说完以后,不禁摇了摇头。

“与其苟且偷生,不如死的轰轰烈烈!”刘璋摇头道:“连妻儿、父母和自己的生命都掌握在别人的手上,若没有希望逃脱,我宁愿选择死亡!”

刘焉笑道:“知道你小子无法无天!不过,这次去京师,你可要收敛点。”

“父亲,我绝不能收敛,否则定遭奇祸!”刘璋笑道:“我越嚣张,陛下对我越放心。一个没有朋党的将军,哪怕他立下了天大的功劳,皇帝也不惧。而我只有不停的犯错,甚至是大错,才能洗去功高盖主的名头!”

刘焉有些不解的问道:“我儿,你既然知道攻打乌丸会被皇帝忌惮,为什么还要去呢?”

“父亲,天下将乱,要保全自己必须有实力!”刘璋笑道:“若不把乌丸那些混蛋打怕了,我在幽州什么都弄不到!”

刘焉问道:“我儿,你说天下将乱是怎么回事?”

“父亲可曾看见那些头裹黄巾的道士?”

“那些道士怎么了?”

“他们像道士么?”

“不像!”

“现在全大汉最少有数十万这种道士,若是他们揭竿而起,不知道算不算大乱?”

刘焉愕然道:“不会吧!我听说大贤良师救苦救难,到处施舍符水救人,怎么会造反呢?”

“人心不足蛇吞象,这有什么好奇怪的?”刘璋笑道:“不过,他造反,倒是给我们这些武将晋身的机会了!”

刘焉皱眉道:“我儿此次进宫,可以对陛下直言,让他谨防黄巾道!”

“没用的!先不说陛下会不会信我,就算信,在宫中的十常侍里,就有信奉黄巾道的人!”刘璋无奈的摇摇头道:“而且陛下也变了!他不是五年前那个激进向上,一心想做圣主明君的皇帝了。若是我向他提出这件事,平白得罪了十常侍,便宜了袁隗那些人!”

刘焉怒道:“我儿,这大汉是我刘家的江山,若是它崩溃了,对你我也没有好处!”

“父亲何必动怒?”刘璋笑道:“我只说天下将乱,又没说汉室江山要易主!就算要易主,说不定还是咱们刘家的!”

刘焉再次愕然,他实在想不到自己的儿子竟然能成长到这种地步。不过,仔细想想,刘璋似乎从小就不同凡响,他也就释然了。再看向刘璋,他已经老神在在的睡着了,刘焉也就不再纠结,这种事已经不是他能管了,只有顺其自然!

浩浩荡荡的车队历经半月的路程,终于再次来到了洛阳城外,看着巍峨的城墙,刘璋突然高呼一声:“洛阳,我又回来了!”

路上的行人都像看白痴一样看着刘璋,只有几个身穿华服的公子和一些穿着家奴衣饰的人突然大惊失色的往回跑,好像看见了什么怪物一样。刘璋并没有理会路人的眼神,而是走向城门处,他看见一个身穿内宫服饰的宦官正在城门口等着他!

“小侯爷一声吼,可谓震彻寰宇啊!”原来迎接刘璋的人是张让。

刘璋下马行礼道:“张大人,怎么是你啊!像这种小事,随便派一个小黄门来就可以了!”

“小侯爷立下如此大功,岂是一个小黄门能迎接的?”张让笑道:“本来陛下准备亲自迎接,不过被我劝服了,还望小侯爷勿怪啊!”

“多谢张大人!”刘璋笑道:“若真让陛下来接我,那我的罪过可就大了!我和父亲从幽州来,没带什么好东西,只有一些土产,一会让人送到大人府上!”

“那就多谢小侯爷了!”张让笑道:“陛下得知你来了,故而让你和刘焉大人去皇宫接风洗尘,快和我走吧!对了,陛下还说,要我接待功臣,不知哪几位是参与对乌丸之战的英雄?”

“这…”刘璋犹豫道:“这不太好吧!我们一路行来,风尘仆仆,怎么可以面君?”

“放心吧!”张让笑道:“既然叫你去,自然安排好了。随我来便是!”

在张让的带领下,刘璋等人直接进入了未央宫的一个偏殿,殿内已经准备好了洗澡水。皇宫洗澡的地方可不像刘璋家里弄一个大木桶,里面放点水就完了!在这里,有点像后世的洗澡堂。刘璋带着四五个兄弟一起下水,张飞竟然在泡浴的池子里游起泳来。洗完后,张飞等人还十分兴奋,在皇帝洗澡的地方洗澡,那是多大的荣耀。可刘璋却有些失落,他感觉到原本雄心壮志的刘宏,离他越来越远!

洗刷完毕,小黄门并没有给刘璋原先的衣服,而是一套紫服和一顶金冠,赵云等人却是校尉服饰。刘璋明白,这是刘宏给他的冠军侯服饰。俗话说:人靠衣服马靠鞍。刘璋将侯爷服饰一穿,更加英气逼人。别看他只有十三岁,可由于常年练武,让他的身形仿佛十五六岁少年一般雄壮。

刘宏早就在宣室等着刘璋了,当年他就很喜欢刘璋,如今刘璋给他挣了那么大面子,他对刘璋更加满意。只不过,满意的同时,刘宏也有些担心。他不怕刘璋功高震主,只怕这次大胜,让刘璋产生了野心。

“参见皇兄!”刘璋来到宣室,看着等待多时的刘宏笑道:“皇兄的浴室实在不错,臣弟多耍了会,还望皇兄勿怪!”

刘宏笑道:“皇弟才到京师,就被朕拉来,应该是朕唐突了!还不给朕介绍一下你身边的少年英杰们?”

刘璋笑着把张任到黄叙介绍了一边,这时候刘焉也带着黄忠来了。毕竟刘璋几人是小孩子,在宫里洗澡就算了,刘焉和黄忠都是成年人,若是在宫里洗澡就有些过了,所以他们在家里洗完澡才赶过来。正在此时,王美人也来了。刘宏见人到齐,便笑道:“诸位爱卿,入座!”

虽然刘璋练兵对军纪要求很严格,但他没有傻到在皇帝面前展现自己的练兵能力。刘宏命令一下,黄忠、赵云等人立刻入座,只是坐在了刘璋和刘焉的下首,这让刘宏很满意。有能力是招皇帝喜欢,可脑袋结石就有些蠢了。周亚夫、年羹尧都号称名将,练出来的兵将只认识军令不认识皇帝。或许在战争时期,这种人很能打仗,可他们的行为,在皇帝的眼中是一种对皇权的挑衅。其实他们并没有造反的心思,可他们却遭到了皇帝的猜忌。很多事,都是从小事上看出来的。

刘宏满意了,刘璋决定让他更满意一点。对于一个统治者来说,重情重义和莽撞都要不得,所以刘璋看了看四周,故意忽视了刘宏身边的王美人问道:“皇兄,我回来了,怎么没看见皇嫂?听说她生了一个小皇子,您怎么不让我见见那位小皇侄呢?”

第五十四章皇宫宴刘璋站位

刘璋这么一问,刘宏尴尬万分。王美人虽然也算是刘璋的皇嫂,但她只是一个美人!在平常人家,她就是一个妾侍,与猪狗牛马无异,刘璋嘴里的皇嫂只能是何灵思,除非刘宏把王美人扶正。可惜,刘宏倒是想这么做,文武百官不会同意,就说刘璋也不会同意!更何况,刘璋知道,王美人现在还没有威胁到何灵思,否则她已经是一个死人!

刘宏盯着刘璋看了半晌,突然对张让吩咐道:“去把何皇后和辨儿叫来!”

“是!”张让知道这段时间何灵思与刘宏有些生疏,追根究底是因为何进这个白痴倒向了世家大族。如今刘璋入京,对王美人视而不见,刘宏居然没有意见。张让顿时明白了,有刘璋的支持,何灵思要翻身了。除非刘璋也像何进一样白痴,倒向世家大族。可惜,这永远不可能!

刘璋见刘宏的反应,明白自己赌对了。他嬉皮笑脸的说:“皇兄,您也知道,臣弟小时候就和皇嫂非常亲近。如今臣弟好不容易回来一趟,您居然要臣弟说,才请皇嫂来,实在太伤臣弟的心了!”

刘宏拿着酒杯站起来道:“是朕的不是,来,朕敬你一杯,且当赔罪!”

“慢来!慢来!”刘璋笑道:“皇兄,您要说敬我一杯,臣弟自不会拒绝,毕竟臣弟在幽州打出了咱们皇家的威风。您要说赔罪,臣弟可不敢当。且不说您是皇帝,就说您是我的兄长,臣弟也不能接受您的赔罪!”

刘宏哈哈笑道:“那朕就敬你一杯,希望你小子再为朕打出几个威风的胜仗!”

刘璋正色道:“凡皇兄有命,大汉有乱之时,臣弟自当义不容辞!”

“好!这才是刘家的好儿郎!”刘宏开心的说:“皇弟,朕有一事与你商量!”

“皇兄有事尽管吩咐,何须商量?”刘璋笑道:“臣弟在练兵时曾说过,军人的第一要务是就服从命令听指挥。皇兄的命令,臣弟自然无条件服从!”

“没那么严重!”刘宏笑道:“朕就是想让你留在洛阳帮朕练练兵!京营的那些废物,就连羽林军都无法形成战斗力了。朕想封你为五官中郎将,负责训练羽林军,如何?”

刘璋笑道:“羽林军是皇兄的亲卫,皇兄这是在给我脸呢!我岂能不兜着?只不过,臣弟担心世家大族捣乱。皇兄也知道,如今的京营、羽林军中,大多数军官都是世家子弟,若是您想要臣弟练出一支铁军,这些人绝对是问题!”

“这些人打仗没本事,捣乱却是好手!”刘宏沉吟了一下道;“放手去做,万事有朕给你撑腰!”

“臣弟就等您这句话呢!”刘璋笑道:“只要皇兄支持,臣弟就安心了!”

刘宏问道:“那你准备怎么安排?”

“皇兄,我准备让黄忠随父亲去幽州,毕竟幽州没有一个大将镇守,万一乌丸跑来报仇,那就麻烦了!”刘璋笑道:“至于我,有张任、黄叙、张飞、赵云、史阿相助,掌握万余精兵,那是小菜一碟。”

“当真?”刘宏还真不怎相信,虽然刘璋打胜了乌丸,但在刘宏心中,黄忠和严颜的功劳恐怕更多点。要知道,刘璋等人才十三四岁。若说大汉出了一个霍去病,刘宏还能接受。若是出了四五个霍去病,难道历代皇帝都没长眼睛么?可刘宏不知道,打乌丸,黄忠功劳不小,却没有严颜啥事!

事实胜于雄辩,刘璋摇摇头笑道:“皇兄,说的再多,不如做的实在,到时候请皇兄拭目以待!”刘璋这么有自信,刘宏当然不会泼他冷水。再说了,刘宏真希望刘璋能成功,毕竟在刘宏心里,刘璋是他的亲信。

就在刘宏和刘璋研究去留问题的时候,何灵思在张让的带领下来到了宣室。何灵思的手中,还牵着一个五六岁的小娃娃。皇后来了,大家自然要起来行礼。何灵思看见刘璋顿时眼睛一亮道:“本朝的冠军侯回来了?”

“见过皇嫂!”刘璋笑道:“今天才到京师就被皇兄叫来了!只是没看见皇嫂,才冒昧的问了一下。”

“现在也只有你还记得我了!”何灵思有些幽怨的看了刘宏一眼,刘宏的头皮顿时有些麻麻的。

刘璋自不能让刘宏为难,他也知道男人喜新厌旧是很平常的事。作为皇帝的女人,就要耐得住寂寞。刘璋笑道:“皇嫂说笑了!皇兄岂能不挂念你?皇嫂,你身边那小娃,就是我那皇侄吧!”

“辨儿,还给皇叔行礼?”何灵思知道刘璋不能说皇帝的不是,十分机灵的转换了话题。不过,这却为难了小刘辨。

刘辨生性胆小,难得今天见到这么多外人,他早已经躲到何灵思的身后了。如今被何灵思拉出来行礼,小刘辨战战兢兢、结结巴巴的下拜道:“拜…拜见…皇…皇叔!”

“皇嫂啊!皇侄这胆子可不行,我刘家人要顶天立地!”刘璋笑道:“正好皇兄要把我留在京师,以后让小皇侄与我多亲近亲近,当年我只有五岁,却是胆大妄为!”

“那是自然,若是皇叔留在洛阳,辨儿自然要与你多亲近了!”何灵思十分聪明,她立刻明白了刘璋的意图,那双漂亮的大眼睛在一旁不停的放光,都快赶上手电筒了!

“史阿、黄叙!去把我给小皇侄准备的见面礼拿来!”既然要力挺何灵思,就要给刘宏造成压力。说实话,刘璋对王美人并没有什么好感。在他看来,何灵思虽然有些小聪明,却不是那种为了吃醋就杀人的人。宫廷斗争向来黑暗,刘璋自然要选择有利的一方。熟知历史的他,自然不会选择王美人。

史阿和黄叙抬上来一堆玩意,很多都是刘璋在乌桓山抢来的。刘辨在皇宫虽然见过不少好东西,但是像外族的玩意却很稀奇。他看着刘璋身前的玩具,既想过去,又有些畏缩。何灵思笑道:“辨儿,那是你皇叔,还不快点过去,要是皇叔生气了,就不送给你了!”

刘辨看看母亲,再看看刘璋,便大着胆子,一步步挪了过去。他还没拿到东西,刘璋已经把他抱进了怀里。原本很胆小的刘辨照理说应该哭了,谁料他竟然笑着对刘璋甜甜的笑道:“皇叔!”

刘璋大乐,他把刘辨放下来道:“好了!那里的东西都是你的,拿去玩吧!”说完,刘璋用眼角的余光扫视了一下王美人,只见她看着刘辨的眼神中充满了阴毒。刘璋在心中暗骂道:真是不知死活的女人!

坐在首位的刘宏一直没有说话,他见刘辨和刘璋亲热,心中突然有些酸意。的确,说到年龄、出身,王美人要比何灵思优秀不少,可若说美貌,她们相差并不大。为了一个美人,弄得儿子对别人比对自己还亲近,刘宏决定以后要多注意一下刘辨。

一场宫宴在刘璋等人酒足饭饱下结束,若说心中有别样心思,只有刘宏和王美人了。他们一个觉得忽略了妻儿,另一个觉得该对刘辨下手了,而何灵思却是扬眉吐气。

回到宗正府,当然,现在已经改为刘府。刘璋的三个哥哥早就在家等着了。向刘焉夫妇行完礼后,刘瑁和刘诞笑道:“本以为大哥继承父亲的爵位,应该是我们中第一个封侯的人,没想到四弟才十三岁就被封为冠军侯,现在只有我们两人没有爵位了!”

“二哥、三哥想要爵位还不容易?”刘璋笑道:“以后我有功劳,尽量挂在你们身上。列侯不敢想,可最少能混一个亭侯吧!”

“此话当真?四弟可不能拿哥哥们开心!”刘瑁和刘诞眼睛变的雪亮,一眨不眨的盯着刘璋。

刘璋笑道:“自是当真!俗话说:肥水不流外人田。如今我的功劳已经够大,再大就要功高盖主了!既然要把功劳封给别人,我请问哥哥们,除了你们,还有谁值得我把功劳相送?至于子龙、翼德他们,只要我立功,还能少得了他们?”

不仅刘诞、刘瑁笑了,连刘焉也笑了。俗话说: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刘璋能这么照顾兄弟,刘焉就算是死,也能瞑目了。

将刘诞、刘瑁、刘范打发走,刘焉把刘璋叫到了书房,他对刘璋今天在宫里的表现十分不解。在刘焉看来,就算刘璋要力挺刘辨与何皇后,也不需要与王美人交恶。

看着一脸疑惑的刘焉,刘璋突然笑道:“父亲,在政治上,你比我老练很多,在看人上,您却不如我。今天不是我要与王美人交恶,而是我必须与何皇后交好!如果我没有明确的表态,在陛下心中,我的地位将下降很多!”

“此话怎讲?”刘焉是政治上的老狐狸,明哲保身是他的拿手好戏。以他的性格,保守有余,进取不足。在现在这个时候,刘璋需要不停进取。

只见刘璋瑶瑶头道:“别看陛下疼爱王美人,那只是一时兴起,其实陛下还是很重感情的人。如果我因为何皇后失宠就疏远她,那时候皇帝就会担心,如果我见了利,会不会把他这个义也忘记了!”

第五十五章访蔡邕突遇挟持

刘璋的话让刘焉悚然,他只记得皇帝对刘璋的恩宠,却忘记了刘璋身上的功劳。不过,这也不能怪刘焉。大汉立国四百年,除了开国的时候有几个功高盖主的将军,到后来只有掌握大权的外戚!而这些外戚只不过是靠着裙带关系上位,说到功劳,那是半点都没有。当然,把家里女眷献给皇帝应该不算功劳。

刘璋见刘焉的脸色骤变,他耸耸肩笑道:“父亲放心,孩儿自然有办法!开始的时候,孩儿一直在向陛下表忠心,而何皇后来的时候,孩儿在告诉陛下,我很重感情。我的加入,何皇后的地位将不可动摇,而我和她的关系也会日益深厚。只要何皇后不做傻事,你我父子再手握大权,皇帝也不会轻易对你我不利!”

刘焉释然了,本以为儿子年少冲动,没想到他已经做好了全盘打算。刘焉挥挥手道:“该怎么做,你自己考虑吧!我累了!去吧!”

终于解决了所有疑问,刘璋拖着疲惫的身体离开了书房。皇宫家宴,虽然比不上奔袭乌桓山,但用智用力丝毫不亚于一场大战。

第二天,刘璋并没有去皇宫,而是去了蔡府拜访恩师蔡邕。在仆役的带领下,刘璋带着赵云、张飞来到了蔡府。说实话,京城倒没有什么变化,只不过流民越来越多了。

刘璋上前敲门,一个老仆开门问道:“敢问公子找谁?”

“蔡管家不认识我了?”刘璋笑道:“我是蔡先生的弟子刘璋啊!”

“啊?原来是冠军侯驾到,有失远迎,快轻快请!”蔡管家艰难的认出了刘璋,毕竟这几年刘璋变化太大了。

刘璋笑道:“老管家不必如此,我还是那个小璋儿!老师在家么?”

“在!”蔡管家有些无奈的说:“朝廷自小公子走后就把老爷太傅的职位给夺了,如今老爷只是东观令,平时负责修修书罢了!今天他正在家传授小姐琴艺!”

“小姐?”刘璋边走边笑道:“我走的时候,小师妹还没有出生,如今满打满算她也不过才五岁,老师不会是闲的难受,折腾小师妹玩吧!”

“臭小子,几年没回来,回来就拿老师开玩笑,信不信我拿戒尺抽你?”蔡邕听说有客人来访,就从书房里出来了,刚出来就听见刘璋拿他打趣。

“老师,您的戒尺我又不是没试过。您啊,总是刀子嘴豆腐心,嘴硬心软!”刘璋说完往后退了一步,对着蔡邕一躬到底道:“学生刘璋,拜见恩师!”

“快起来!”蔡邕赶紧扶起刘璋道:“我这一生收了好多弟子,除了陛下,就只有你给我挣了偌大的颜面。”

刘璋顺势站起身道:“您是大汉出名的大儒,我却成了武夫,我还担心师傅说我不务正业呢!”

“胡话!”蔡邕笑道:“文武之道皆在利国利民,只要对国家有好处,管你是文臣还是武将?”

刘璋拍拍胸口道:“那我就放心了!我还担心师傅把我逐出师门呢!”

“臭小子!”蔡邕在刘璋头上轻轻敲了一下,便将他拉入大厅,这时候在书房学琴的蔡琰偷偷的把小脑袋从一根柱子后面伸了出来,两只乌黑的大眼睛滴溜溜的盯着刘璋。不得不说,蔡琰躲藏的技术不错,虽然刘璋看见了她,但蔡邕却看不见,那里正好是蔡邕视觉的死角。

“琰儿,还不出来向你师兄行礼?躲在柱子后面干什么!”蔡邕居然像透视眼一样发觉了蔡琰。

刘璋十分惊讶的问道:“师傅,那里是视觉死角,你怎么知道师妹在那里?”

蔡邕撇撇嘴道:“每次来客人她都躲在那里,我若是再不知道,岂不成了傻子?”

“爹爹不好玩,每次你都那么轻松,就把琰儿找了出来!”蔡琰嘟着小嘴,从柱子后面走出来对刘璋一行礼道:“见过师兄!”

“无须如此!”刘璋在身上找了半天,想找一件东西给蔡琰做见面礼,无奈他身上除了衣服,就是刀剑匕首,实在不适合给女孩子。突然,他看见腰间挂着一块玉珏,立刻取下来道:“师兄来的仓促,也没带什么见面礼,这块玉珏是我在乌丸王庭得到的,应该不错,就送给你了。”

“多谢师兄!”蔡琰接过玉珏便跑到了蔡邕的身边,向父亲炫耀自己才得到的宝物。

蔡邕仔细一瞧,吓了一跳,原来刘璋随手送的玉珏,竟然是乌丸王祭祀时用的礼器。蔡邕哭笑不得的问道:“璋儿,你可知这是什么?”

刘璋诧异的问道:“不是玉珏么?这可是我从乌丸王帐里弄来的好东西。”

蔡邕摇摇头道:“你小子以前还行,现在怎么有些不学无术的感觉?这是乌丸王族的礼器,祭祀用的!”

“啊?祭祀用的?这么不吉利?”刘璋大惊道:“师妹,你把那东西给我,我回头给你挑几件吉利的玩意!”

“不给,我就喜欢这东西!”蔡琰仰着小脑袋,说不出的可爱。

蔡邕一头黑线的说:“不吉利?乌丸就没有比这东西更吉利了!这可是乌丸王用的礼器,就相当于当今天子用来祭祀的东西,你懂不懂?”

“我说师傅,您老直说这玩意珍贵不就成了!非要拐弯抹角,吓得人家小心肝扑通扑通的!”刘璋搞怪的说:“既然是送给小师妹,自然是越吉利越珍贵越好。天子的东西咱搞不来,等回头我去打匈奴,把匈奴王的礼器也抢来送给小师妹!”

“多谢师兄!”似乎明白了刘璋的意思,蔡琰甜甜的对他一笑,竟让他有些失神。

“乖乖,这么小就这么有吸引力,长大了还得了?”刘璋看着蔡琰居然愣住了,直到府外传来巨大的吵杂声,刘璋才回过神来。对于刘璋的失礼,蔡邕并不介意,毕竟刘璋才十三岁,蔡琰才五岁,可是府外传来的吵杂声,却让他很不爽。

“蔡福,外面出了什么事?”蔡邕好像在对空气说话。

“回禀老爷,我已经派人去查探了!”蔡府管家蔡福好像幽灵一般不知道从哪个旮旯里钻了出来,还很促狭的对刘璋笑了笑。

过了好半晌,才有蔡府的仆人回报道:“启禀老爷,是乔太尉家里出事了!”

“什么?”蔡邕站起身来着急的问道:“乔老头家里出什么事了?”

仆役道:“今天乔公幼子与两个姐姐出门游玩,结果被三个歹徒劫持了!现在那三个歹徒挟持乔公幼子躲进了乔家的阁楼,想问乔公要十万钱以作赎款!乔公不允,现在司隶校尉、洛阳令正在往乔公府邸赶去!”

“师傅,我们也去看看吧!”刘璋并不知道乔太尉是谁,可他知道汉代有一个姓乔的很牛,那就是江东二乔的父亲乔玄。加上蔡邕这么紧张,这乔太尉与他的关系一定不简单。

“对!”蔡邕兴奋的点点头道:“你小子一向足智多谋,说不定就能搞定这件事,我们也赶快过去。”

在蔡邕的带领下,刘璋很快来到了乔太尉府上,他们竟然比司隶校尉和洛阳令还快了一步。由此可见,蔡邕对乔太尉府是多么的熟悉。

“公祖,怎么回事?”刘璋见蔡邕对着一个六十多岁的老头冲了过去,他赶紧跟上。

“伯喈啊!”乔太尉一脸戚容的说:“我儿子被人挟持了!”

“我知道了!”蔡邕急道:“他们有什么要求?”

乔太尉还没有说话,就听阁楼上传来一个嚣张的声音道:“乔老头,你怎么说也是太尉之尊,我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