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汉末皇叔-第10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网“我没事”惨嚎过后,刘璋似乎把胸中的痛苦全部吼了出来,他站起身道:“孝直,传我命令,以天子之礼,为我父亲发丧父亲的棺木,我要金丝楠木”

“这…”法正犹豫道:“用天子之礼,是不是有些…”

刘璋沉声道:“袁绍已败,我已经是北方霸主,待我将幽冀纳入掌中,以我汉室血脉,便是登基称帝,又有谁敢多言?我父养我、育我、教我,对我恩重如山若连这点死后哀荣都没有,我愧为其子至于称号,暂时先定一个王爵,若谁敢多言,杀无赦”

“属下明白了”越是刘璋信任的人,越希望他更进一步法正作为刘璋的手下,巴不得刘璋称帝,也好水涨船高。

“还有一件事”见法正准备离开,刘璋叫住他冷冷的说:“我父亲已死,张家也勿需存在了,凡是与张鲁、张卫有关系的人一律斩杀。我听说张鲁兄弟跑到南蛮去了,你给我发函蛮王,要他将二人给我送来,否则我对他不客气…”

“是”法正闻言心中一凛,张家是汉中世家,从汉初开始发迹,也传了十数代,人数可不少

“还有”刘璋指着榻前的张氏道:“将她给我拿下…”

“冠军侯,你答应过老大人不杀我,现在老大人尸骨未寒,你岂能食言?”张氏闻言大惊,其实她本想为张家求情,可想到自己活着都属于侥幸,才没敢说话。如今,刘焉刚死,刘璋就命人将她拿下,她岂能不搬出刘焉,以图活命?

“我只是让人拿下你,有说要杀你么?我说过,要让你永远陪着父亲”刘璋微微一笑,可他的笑容在张氏眼中,竟如此阴森、狰狞

“冠军侯既然不杀我,为何要将我拿下?”张氏可不信刘璋的话,她昂着脑袋道:“诸位,请为我评评理做为刘老大人的女人,我就不算是冠军侯的后母,也是姨母,他竟然…”

“啪…”虽然刘璋并不想打女人,但一个害死他母亲、兄长,乃至父亲的贱人,竟自称他的姨母,他实在忍无可忍。一巴掌抽在张氏脸上,刘璋怒道:“*子一样的女人,也敢自称我的长辈?来人拿下”

“是”门外冲进来两个卫士,将张氏双手一扭,往背后一架,张氏痛的哇哇直叫。

“孝直”刘璋吩咐了一声道:“找几个妇人,将这个女人洗刷干净,打扮妥当,再披上孝服,我要她为父亲守灵”

“属下明白”法正知道刘璋正沉浸在悲痛中,哪怕刘璋的手段有些激烈,他也不会反对。当然,刘璋的做法也没有错

“嗯”刘璋点了点头走到张氏面前,用手指挑起她的下巴,看着她脸上的五指红印道:“嘴贱就欠抽我父亲那么喜欢你,我答应他不杀你,就绝不会杀你给我老老实实的守灵,否则我让你生不如死”

“是,我知道了”以前有刘焉的庇护,张氏只知道刘璋的威名,她还曾想过暗害刘璋,毕竟她的两个儿子都是刘璋逼走的。可如今张氏明白了,刘璋就是一头老虎,没有刘焉的庇护,她连羊羔都不如,只有被撕碎的命运。

“哼敬酒不吃吃罚酒贱”刘璋骂了一句,吩咐道:“来人,把她给我带下去”

刘焉死了,他在成都几年,还算颇有名望。刘璋为他举哀,许多百姓也感念刘璋父子治理益州之德,为刘焉举哀戴孝。成都刺史府外挂着许多白帆,府内灵堂已经设立。刘璋内穿孝服,外批麻布,跪在刘焉灵前,默默烧着黄纸,而他下首正跪着张氏。还别说,年近五十的张氏,穿上孝服还颇有些风韵犹存,我见犹怜的味道。

来往祭拜的人,大多是刘璋的下属,他们前来祭奠完,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只好说一些劝慰的话,刘璋只是对他们点点头,便让他们各司其职。灵堂一设便是七七四十九天,若不是担心尸体腐败,刘璋还想多放几天。

停灵四十九天后,便到了大敛之日。守了近两个月的灵,刘璋看上去十分憔悴,可他还得继续主持葬礼。一百二十八人抬着两口棺材走入灵堂,刘璋亲自在前面一口棺材中铺好被褥,并将刘焉抱入棺材盖上锦被。五六个大汉走上前,将棺材盖好并钉死。

看着刘焉的棺材被钉牢,法正悄悄来到刘璋身边问道:“主公,您为何要两口棺材?”

“你马上就知道了”刘璋冷笑一声道:“来人”

“在”典韦父子闪身而出,他们是刘璋的护卫,刘璋在哪,他们就在哪。

“把张氏拿下”刘璋指指第二口棺材道:“把她放入第二口棺材…”

“冠军侯,你答应过老大人不杀我的…”张氏闻言大惊,她猛然跳起,喊叫声十分尖利,就好像被踩到尾巴的猫。

“我没杀你啊”刘璋笑道:“你进入棺材之前还活着,至于你能活多久,我可不知道我只答应过父亲不杀你,可没保证你能长命百岁”

“不…”张氏扑向刘璋,抱住他的大腿,哭喊道:“冠军侯,你…你不能杀我…”

“滚开…”刘璋一脚把张氏踹了一个跟头,他满脸狰狞的说:“你迷惑我父亲,我不怪你,谁让我父亲好色,可你为什么要宣扬巫医?若不是你,我母亲不会死若不是你,我父亲也不会死若不是你,我三位兄长更不会死就因为你,我这一代就剩下我一个男丁,你觉得我是不是应该感谢你?”

张氏双目失神,她没想到,刘璋家竟然因为她死了那么多人,她匍匐在地上哭道:“你已经杀了张家全家,大仇也应该报…”

“没有”刘璋惨然笑道:“你这个罪魁祸首还在,张家只能算是利息”

“我…”张氏不知道该如何辩解,她匍匐在地上大哭,嘴里高喊着:“饶命…”

看到张氏凄惨的模样,很多人都面露不忍。见典韦还没有动手,刘璋怒喝道:“典韦,还不动手?”

“遵令”虽然典韦也有些可怜张氏,但对于刘璋的命令,他还是会毫不犹豫的执行。以典韦与典满的能力,张氏很快就被绑了起来,丢入棺材

“刘季玉,你不得好死…”求生无望,张氏便开始咒骂。不过,她的咒骂很快就停止了。七八寸厚的棺材,隔音与密封效果可不是一般,别说是人的吼声,就是放个音响,或者高音喇叭,都未必能穿透。

至于电视上说,有些人因为重病假死,被放入棺材,然后在棺材里面拼命的敲、摇,外面的人就能听见动静,那多半是穷人家或者棺材是粗制滥造。真正的好棺材,重达数百斤,甚至千斤,一般人推都推不动,别说摇了

特别是钉死的棺材,里面的密封效果好的不得了,人用不了多久,就憋死了,哪有能力去敲?再加上中国人办丧事的时候,喜欢吹吹打打,若真能听见动静,才真奇怪

“出棺”待棺材钉死,司仪一声高喝,两个六十四抬的大棺材在一百二十八人的肩膀上离开了刺史府,送上了马车,刘璋自不会把刘焉埋在成都。

以古人的观念,死后要么得埋入祖坟,要么得形成祖坟。刘璋的治所在长安,刘璋的母亲、兄长也埋在长安,他当然要把刘焉送去长安。至于张氏,刘璋答应过刘焉,让她永远陪着刘焉,自不会食言

第三百三十八章苍亭上关平骄敌

邺城,冀州刺史府,袁绍卧室。

“主公,大喜…”郭图急吼吼的冲进袁绍的卧室,脸上全是喜悦。

“喜从何来?”自从阳泉兵败,袁绍丢失了大半个冀州。退回邺城后,他每日饮酒作乐,不思政务,却把事情都交给袁尚处理。

“启禀主公,刘璋军中升起了白帆…”郭图还没说完,袁绍呼一下坐直了。

“难道刘季玉死了?”袁绍两眼放光,一脸兴奋。

“呃…”郭图愣了一下,笑道:“刘季玉年少,哪有这么容易死听说刘季玉之父,刘焉病死了,故而刘璋军上下,全部挂孝以祭奠他”

“刘璋死爹,关我屁事”袁绍说完,又无精打采的趴到案上,喝起了酒

“主公,刘璋之父逝世,他定要回去奔丧、守孝。若刘璋不在并州,他麾下众人岂是我军的对手?”郭图嘿嘿一笑道:“如今正是破刘璋的好机会,主公难道无意乎?”

“若真能破刘璋,公则之功莫大也”袁绍可不知道,偷袭广宗那一战是贾诩等人自作主张,他还以为是刘璋在背后指挥。以己度人,袁绍觉得,若没有刘璋的同意,刘璋麾下应该不敢擅作主张

“若主公同意,还请将诸位丈夫请来商议”功劳虽好,但大功劳也有大风险,占了进谏之功,剩下的功劳,郭图可没指望独占。以免计策失败,大功变成大祸

“公则所言甚是”见郭图不揽功,袁绍非常满意的吩咐小卒前去召唤众人。

当然,大事自不能在卧室商议,袁绍与郭图来到议事厅等待众人。很快,众人便到齐了。行礼后,按身份地位坐定。郭图作为提议者,当仁不让的将袁绍召集众人的目的说了出来。

“郭大人,虽说刘璋离开了并州,但徐庶等人还在,你怎么能保证我军必胜?”郭图是袁谭的人,与袁尚是政敌,袁尚自不会赞成他的意见。不过,郭图所言有理,袁绍似乎也很赞同,袁尚可不敢说的太绝,以免使袁绍不快。

“三公子〃,我不敢保证我军必胜,可天下又有哪一位将军敢保证必胜?”郭图笑道:“如今,我军与刘璋之势逆转,可谓敌强我弱。在下不才,敢问三公子〃,除了刚才在下所言,您又有什么好主意?”

“我…”袁尚张了张嘴,不知道该怎么说,他若有好主意,早就说出来了,何必等到现在?

见袁尚没有主意,郭图笑道:“既然三公子〃也没有主意,何不用用我的办法?总不能坐失良机”

“公则所言甚是”袁绍笑问道:“诸公,还有什么别的意见?”

“我等敬听主公吩咐”众人齐齐躬身,袁尚无奈,只好随大流了。若他知道郭图会临时献策,他绝不会把逢纪派出去公干。至于审配,他被袁绍留在冀县,袁尚可不敢违背袁绍的命令。

“好”袁绍大喜道:“传我命令,命高干、袁熙、袁谭率兵来援”

“启禀主公,高干将军与二公子〃来不了”郭图嘿嘿一笑道:“原幽州刺史刘虞之子刘和,回到了幽州,以刘虞的名望招兵买马,如今幽州大部分尽降刘和,二公子〃与高干将军正在收复失地,难道三公子〃没有告诉您?”

“什么?显奕到底干什么吃的?为什么没人来报我”袁绍闻言大惊,这段时间以来,他每天醉生梦死,却没想到,连幽州都失去了大半照这样算来,他手中只剩一个半州,比起孙坚都略有不足

“启禀父亲,二哥与高干将军说,很快能平定幽州,孩儿见二人说得肯定,便没有禀报父亲,都是孩儿的错”袁尚躬身谢罪,他知道现在正是袁军生死存亡之际,若此时落井下石,多半会引起袁绍的不满,故而干脆将此事揽下,扮演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如此,不仅能博得袁绍的好感,还能卖好给袁熙、高干

果然,袁绍十分满意的笑道:“显甫并没有做错,只是略有些欠妥,以后再有这种事,还是向为父说一声为好,万一有突发*况,为父也能及早做安排”

“孩儿知道了”袁尚躬身而退,脸上满是得意的笑容。

“既然显奕与元才不能来,就让显思率兵前来相助吧”犹豫了半晌,袁绍才挤出一句话,其实听说袁熙、高干不能来,他心中都开始打退堂鼓了

“父亲,不如让孩儿与刘璋军先战上一阵,以探虚实”袁尚对自己的能力很自信,他觉得上次没能战胜刘璋,完全是因为袁谭等人拖了后腿。如今,袁谭未至,高干、袁熙不能来,袁尚觉得自己应该能尽情发挥,故而向袁绍请战。

“我儿威武,只是刘璋军非同小可,恐怕…”袁绍不好意思打击儿子的积极性,又不想让袁尚出战,故而有些为难。

“父亲,如今刘璋不在,刘璋军再厉害,没有首脑,最少也要降低几层战力。孩儿就算不敌,撤退还是不成问题的”袁尚心意已坚,就差立军令状了

“既然我儿坚持,为父自不能阻止”袁绍想了想道:“你率本部人马进驻苍亭,与冀县做掎角之势。想必徐庶定不会放任不管。若你能胜,则战,不能胜,则退”

“是,父亲”袁尚大喜道:“孩儿定不负父亲重望”

“我儿去吧”袁绍笑道:“我当去苍亭,看我儿破敌英姿”

“父亲也去?”见袁绍点头,袁尚更加开心,他巴不得在袁绍面前表演呢

点起本部人马,袁尚率兵往苍亭而去。听闻袁军驻扎苍亭,徐庶也率兵而至。两军对阵,徐庶策马向前,笑道:“袁将军,如今你已势穷,何必顽抗?不如早早投降,也能落得一个爱民的好名不知你意下如何?”

“谁敢出战?”看着徐庶,袁绍的表情颇为狰狞。

“我来”袁尚本就想在袁绍面前逞能,他手舞双刀,在阵前来往奔驰。

徐庶可认不识袁尚,他向左右问道:“出战者何人?”

一个小校躬身道:“回徐军师,此人乃袁绍三子袁尚”

“原来是他”徐庶笑着摇摇头道:“谁与我将他拿下”

“我来”关平将手中青龙偃月刀一横道:“诸位叔伯都是成名已久的人物,人家只出了一个小辈,就让我这个小辈陪他玩玩,如何?”

“就由坦之出马”徐庶笑道:“不过,只许败,不许胜”

“啊?”别说关平愣住,其余诸将也有些不解,唯独赵云若有所思。

“平儿,听徐军师的话”关羽虽然高傲,但智力不低,他很快就明白了徐庶的意思。

“是,父亲”关羽都发话了,关平自不敢反对,只是脸上有些缺缺。

“混小子,军师想用骄敌之计,别露了马脚,丢我的脸”见关平似有不满,关羽眉头一皱,提点了一句,他才反应过来。倒不是关平太笨,而是他年轻经验少,虽然读的兵书很多,却不能活学活用

“我明白了”听了关羽的解释,关平眼睛一亮,徐庶既然用计,他当然要好好表演。只见关平用手中的青龙偃月刀,直指袁尚道:“袁家的狗崽子,休得猖狂,看我擒你”

“此是何人?”在阳泉城下,袁绍就见过关平。当时,关平一人挡住蒋义渠与蒋奇,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只是后来兵败,他就忘记问了。如今又看见关平,袁绍岂能不问?

“此人乃是关羽长子关平”别人不知道,蒋义渠、蒋奇与关平大战了一个多时辰,若连对手都不认识,他们也太失败了听见袁绍发问,蒋义渠赶紧站出来介绍。

“哦?关羽的儿子”袁绍笑道:“我听闻关羽与刘璋情同手足,刘璋曾在私下里称呼关羽为兄,既然是关羽之子,也就是刘璋的晚辈。告诉显甫,万勿丢了我的脸面”

“主公放心,三公子〃弓马娴熟,岂是关平可以抵挡?”辛毗站在袁绍身后,笑道:“主公有所不知,在阳泉城下,三公子〃曾经突入刘璋军大寨,若不是徐庶来得及时,大寨说不定已经被攻下来了”

“哦?显甫竟有如此本领?”袁绍很了解自己的儿子,对于辛毗的话,他倒是不怎么相信。

“我曾闻刘璋言:事实胜于雄辩若主公不信,还请看仔细”见袁绍不置可否,辛毗便不在为袁尚吹嘘。有时候,说话就得点到为止,否则过犹不及。

就在袁绍与辛毗说话的时候,关平与袁尚已经交手了。袁尚挥舞着双刀,猛砍在关平的刀杆上。原本,关平也应该一刀砍向袁尚,可徐庶命他许败不许胜,他只好做守势,顺便看看袁尚的能力。谁料,接了袁尚一刀,关平差点哭了

“好险”关平拍着胸口,在心中暗道:“幸亏我没有主动攻击,也没有挥刀抵挡。否则,亲爱的袁尚,说不定已经被斩于马下”

为了配合袁尚,达到徐庶的要求,关平把十层力气收了八层,勉强与袁尚打了一个平手。在阵中观看的袁绍,见袁尚竟打的关平毫无还手之力,不由大喜,他可是看过关平硬抗蒋义渠和蒋奇

第三百三十九章十面埋伏再破袁

“三公子〃威武”袁尚与关平打了几十回合不分胜负,袁军上下顿时士气高涨,而关平却已经满头大汗,这可不是被袁尚逼的,而是急的。任谁拿着兵器,却只能用一两分力气与敌人相斗,他都得着急

“小贼好厉害,吾不敌也”装了那么久,关平觉得袁尚必不能识破,他虚晃一刀,往回阵中撤去。

“狗贼休走,留下人头来”袁尚还以为关平就这点本事,他得寸进尺,竟然单骑追来

“哼”关平顿时大怒,他将青龙偃月刀拖地,只要袁尚敢靠近,他拼着违抗徐庶的命令,也要把袁尚斩杀。

“拖刀计”看见关平的动作,关羽眉头一皱,他可不想关平抗命。在刘璋麾下,战场抗命可是大罪,就算打赢了,都要受惩罚。

“当当当…”袁军中一阵锣声响起,袁尚立刻拨马回头,关平与关羽同时松了一口气。

“父亲,你为何鸣金?”袁尚回到阵中,急道:“再有几回合,我就能活捉关平了”

“我儿,穷寇莫追”袁绍笑道:“你没看见么?徐庶阵中,关羽、赵云已经握紧兵器。到时候,你还没来及生擒关平,那二人便把你生擒了”

“这…”看了看对面,袁尚明白袁绍的意思,他抱拳道:“多谢父亲”

“你我父子,谢什么?”袁绍冷笑道:“斗将,我军与刘璋军还是有些差距。不过,我们可以斗兵传我命令,全军冲锋”

“袁本初又想以势压人”徐庶笑道:“这一招对付别人可以,对付我却不行传令下去,略微交战便撤离,后退至河上扎寨”

众将抱拳领命,两军混战不到半刻,徐庶等人便率军退去。袁尚以为徐庶战败,又要率众追赶,而袁绍见徐庶大军进退有度,没有丝毫混乱,明白徐庶不是败退,便制止了袁尚。

“唉”退至河上,徐庶再次召集众将。他仔细扫视了一圈,却叹息了一声

“军师何故叹息?”张飞皱眉问道:“莫不是我等有何不妥?”

“不妥倒没有”徐庶苦笑道:“我观察地势,却发现此地适合用十面埋伏之计,可这里连我在内,一共只有九人”

“军师,我有一人,或许能助你”关羽唤来小校吩咐道:“去把周仓将军叫来”

“参见军师,诸位将军”很快,一个虬髯大汉在小校的带领下,进入了中军大帐,赫然是周仓。

原来,刘璋还记得历史上的周仓是关羽的扛刀将。既然关羽与周仓都在他麾下,他当然要让这个完美搭配继续下去。于是,刘璋便让周仓作为关羽的副将,顺便为关羽抗刀

“虽然有周将军,但还不够”徐庶苦笑道:“如今帐中有十将,足可做伏兵,却少了诱敌之人”

“徐军师,可否向贾丈夫求助?”实在没有办法,众人又想起了贾诩。

徐庶摇了摇头道:“贾丈夫多智,可如今却是远水救不了近火除非他能算出我的计策,早早就派来两将。”

众人闻言都沉默不言,就算贾诩多智,也不可能算出徐庶心中在想什么。大帐中一片寂静,除了呼吸声,就算有针落地,都清晰可闻。

“报”一个小卒冲进大帐道:“启禀徐军师,营外有人求见”

“何人?”徐庶闻言一惊,他心中暗道:“难道贾文和真有这般神鬼莫测之机,竟能猜出我心中之策?”

“是张辽、张郃二位将军”小校如实回答,徐庶心中更是惊讶。

“快快有请不我亲自去迎”反正贾诩是自己人,不管他是否真能猜出自己心中所想,徐庶都不在乎,反倒是张郃、张辽来的正是时候。

“岂敢劳烦徐军师”见徐庶竟然亲自出迎,张辽、张郃受宠若惊。其实,倒不是贾诩算出了徐庶的计策,而是张辽、张郃听说徐庶在阳泉打了一个大胜仗,却没有他们什么事,不由有些羡慕,便向晋阳请示,希望能参战立功。

此时,外族因为袁绍大败,不敢再留在并州。既然张辽、张郃防守的地方已经没有战事,贾诩没道理让两员大将闲着,正好徐庶的战报又说袁绍想趁丧出兵,贾诩便让二人前来帮忙。这一下,正好帮了徐庶一个大忙

众人再次回到中军大帐,张郃、张辽禀明情况,徐庶大喜道:“两位来的正好,我正要用十面埋伏之计”

“听凭军师吩咐”张郃、张辽闻言,眼睛一亮,满脸兴奋,他们真没想到,才到徐庶麾下就有大战

“好诸将听令”徐庶站起身道:“明日,你们按左右五队,埋伏在河的两边左边:一队关羽,二队关平,三队张辽,四队张郃,五队张飞;右边:一队黄忠,二队黄叙,三队甘宁,四队周仓,五队马超。子龙随我诱敌至河上”

“末将遵令”众将闻令精神大振,各自回营休整军队,准备依计行事

次日,十队先行出营,在河的两岸埋伏已定。徐庶带着赵云,等到深夜,假装劫营。袁绍知道刘璋喜欢偷袭,所以刘璋麾下对劫营、夜袭有偏爱,他一直防着徐庶玩这一手。

当徐庶率兵到达袁军大营,刚搬开木栅,一声梆子响,袁军竟从四面八方围了上来。徐庶见状大吼道;“众军听令,撤…”

徐庶率军撤离,袁绍自不会放过,他尽起麾下军队,尾随徐庶至河边。前有大河拦路,后有袁军追击,徐庶大吼一声道:“诸将士,前无去路,何不死战”

“死战”配合着徐庶,赵云也爆喝一声,一马当先,他将手中的银枪舞到极速,可翻来覆去,竟只有一招突刺,却无人能挡。没一会,赵云连续斩杀袁军大将十余员。袁绍自不能让赵云嚣张下去,又派出了大将颜良、文丑。

“该死”见赵云竟被缠住,徐庶心中大急。他算来算去,却忘记了袁绍麾下大将甚多。赵云被缠住,战场上竟呈现僵持之局,照这样下去,说不定败的人是徐庶

“没办法了”徐庶叹息了一声,命小校通知第一队的关羽、黄忠提前出兵。

接到徐庶的命令,关羽、黄忠率部从河岸边杀出,袁军被二人一冲,顿时大乱。袁绍知道自己中了埋伏,赶紧下令撤退,而徐庶则整军追赶

在颜良、文丑及袁尚的护卫下,袁绍跑了十余里,突然有两支人马从转角处杀出,赫然是关平、黄叙。若是平时,颜良、文丑遇见二人,早就将他们斩杀了可现在袁军溃败,颜、文不敢逗留,只能护着袁绍撤退。关平、黄叙趁势在后掩杀,杀的袁军血流成河。

又行了十余里,袁绍稍微松了一口气,还没等他安心,又有两支人马杀出,为首之人却是甘宁与张辽。袁绍认不识张辽,却识得甘宁。为了不被二人拖住,他赶紧率部往旧寨而去。

来到旧寨,天已经亮了。奔逃了一夜的袁绍,又饥又渴,他胆战心惊的命士卒埋锅造饭,不想张郃、周仓竟来冲寨。郁闷的袁绍欲率兵抵挡,可想想身后紧追不舍的徐庶大军,他只好放弃大寨,直奔苍亭。

可惜,袁绍还没逃到苍亭,张飞、马超又杀奔而至。前有拦路虎,后有追兵,袁绍大呼一声道:“诸将若不死战,我等遭擒矣”

颜良、文丑作为袁绍的亲信大将,自然要为袁绍搏得一条生路,二人一咬牙,分别冲向张飞、马超。一夫拼命,万夫莫当,虽然张飞、马超的武艺比二人高,但二人开始拼命,却也不是张飞、马超短时间能拿下

“父亲快走”见张飞、马超被拖住,袁尚护着袁绍杀出重围,身后的刘璋军紧追不舍。见袁绍越跑越远,张飞、马超大怒,二人奋起兵器,不要命似的往颜良、文丑身上招呼。颜良、文丑毕竟比二人差一点,没一会就被打的遍体鳞伤。

“走”颜良、文丑实在挡不住了,转身便逃,连方向都没有找对,张飞、马超的目标是袁绍,自不会去追二人。

徐庶统帅大军,汇合诸将向袁绍逃跑的方向追去,眼看就要追上了,前方却出现了十几万大军。原来是袁谭、高干、袁熙听说袁绍又与徐庶交战,便率军来援。可惜,由于袁尚作梗,他们没能及时得到消息,等他们率兵赶到,袁绍已经中伏兵败

两军遭遇,再次混战了一番,各自收兵回营。可是这一次,袁绍的兵力完全逊于徐庶,差点就被击溃。混战中,袁绍的三子一甥身受重伤。待徐庶退去后,袁绍与他的三子一甥抱头痛哭

“噗…”袁绍哭了半晌,突然嘴里喷出一口鲜血道:“我纵横半生,经历大小战役数十场,不想今日败得如此狼狈,不仅损兵折将,连颜良、文丑也不知所踪,恐怕二人凶多吉少我儿,你们各归本州,再整兵马,我要在邺城下,与刘璋决一死战…”

第三百四十章父病危二袁争位

西楚霸王项羽勇悍若斯,遇见十面埋伏之计也得兵败,更别说袁绍了。几个月内,袁绍被贾诩打击到连吐几口血,回到邺城便一病不起。不过,贾诩并没有趁势进攻,因为拿下冀州,那冀州百姓就归刘璋负责了。

广宗城被烧,袁军军粮损失殆尽,袁军士卒到处劫掠百姓粮草,很多活不下去的百姓,都跑到了刘璋治下。据情报,贾诩得知长安存粮严重消耗,而晋阳的粮草都是军粮,谁也不敢擅自分发给百姓

虽然粮草不够用,但贾诩深知刘璋的心思,他没有置冀州百姓不顾。徐庶在苍亭大胜,兵锋直指邺城,贾诩命其,将麾下军队化为小队,绕过邺城巡视冀州。凡是发现军卒抢掠百姓,一律杀无赦

百姓都是有良心的,谁对他们好,他们就拥护谁。秋毫无犯的刘璋军与如同盗匪的袁军一比,冀州百姓心中立刻有了计较。一些受兵匪之患比较重的郡县,竟有乡老来请刘璋军接管。不过,担心粮草的不够的贾诩,很客气的谢绝了乡老的请求。

乡老们带着失望离开了刘璋军大营,他们真的很希望刘璋能接管冀州。要知道,冀州与并州相邻,而并州是出名的穷乡僻壤,冀州却是一等一的富庶上州。可是,自从刘璋接管了并州,冀州人突然发现,并州人竟然富裕了起来,这让作为邻居的冀州百姓羡慕不已。

孔子曰: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贤者,自古都解释为德才兼备的人。实际上,也可以说成优点冀州百姓看见并州百姓的生活越来越好,甚至超过了自己,他们岂能不考虑原因?再加上刘璋与袁绍对待百姓的态度,以至于除了世家大族,冀州百姓都开始往刘璋这一方靠拢

当然,其中也有贾诩等人的功劳,他们让手下的情报人员渗入冀州。一些原本就是冀州出身的情报人员,在本地还有亲人、乡邻。这些人回到家乡,把刘璋辖下政策一说,一传十,十传百,若非古人安土重迁,说不定在很早以前,冀州就出现百姓大逃亡了

对于情报人员的宣传,自有百姓不信。要知道,汉末诸侯混战,农税非常沉重。十税五六已是平常,像曹操的军屯、民屯更是苛刻。若说起历史上的三国群雄对百姓的态度,袁绍治下可以说是生不如死,曹操治下勉强过活,只有孙权治下略好一些,毕竟江东地广人稀,人再多一些,还能去交州至于刘备,前期还好,有刘璋打下的底子,后期只能用一个词来形容,那就是面有菜色

刘璋麾下的情报人员入冀州宣传,袁绍自然命人打听过刘璋的政策。只是袁绍十分不解,刘璋花了那么大力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