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北宋小厨师-第68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就是游牧民族最喜欢的政治联姻,若是如此的话,毕勒哥就是完颜晟的女婿,又是完颜宗望的兄弟,那地位真是一跃三级啊,这可是极高的待遇了,当初辽国都没有给予这么他们厚重的礼遇。

    这一开始,双方就进入一个非常愉快的氛围,接下来的事,那真是有商有量啊!

    完颜宗望很明确的表示不但不会削弱毕勒哥的统治地位,你们以前是怎么管理的,以后还是一样,而且还会将周边一带的部落,都归你们回鹘管理,不仅如此,完颜宗望还表示不会驻兵高昌,也不会打扰回鹘百姓。

    总而言之,就是诚意十足。

    这巴尔塔当然要投桃报李,表示愿意将北庭重镇供金军驻兵,而且还会送上大量的马、驼、羊,愿举国之力支持你们的大业,毕勒哥甚至还希望完颜宗望收他的次子为义子。

    这完颜宗望哪有不答应的道理,高昌虽然是首都,但是从军事方面,不如北庭,北庭才是通往西北的要地,至于收义子这种亲上加亲的事,更加不用说了,当场就说要升北庭为护都北庭府,还在镇州可敦城设立一个回鹘营,还建立一个大型榷场,专门供回鹘商人来金国做买卖,这镇州北可去往蒙古,东可往上京,南可至西夏、大宋,地理位置也是极佳。

    这回鹘营就是大使馆的意思。

    这场谈判双方都是诚意满满,所以从头至尾都是非常愉快。

    PS:求月票,求推荐……(未完待续……)

第一千六百二十二章 群雄逐鹿(上)

    很快,完颜宗望便领大军进驻北庭府,并且履行了自己的诺言,一路行来,规规矩矩,哪怕是入城之后,也严令三军,不得骚扰当地百姓,否则军法处置。

    他心里很明白,虽然毕勒哥已经归顺,但是当地的百姓心中还是将他们看作是外人,而且他又不是住一会功夫,他可是要长住的,既然是长住,当然就需要回鹘国内的支持,所以他必须与当地百姓打好关系。

    回鹘方面见完颜宗望说到做到,心里也松了一口气,毕竟放金军进来,他们心里还是非常忐忑不安的,于是送上了不少食物和御寒的衣服。

    稍作整顿后,完颜宗望就召集众将士,准备下一步计划了。

    身在北庭府的金军,视野一下就开阔起来,东西南北都可以进军,往西走,可入西域,往东走可攻西夏,往北走可灭耶律,往南走可取河湟。

    选择多了,烦恼也就多了,他就六七万兵马,不可能兵分四路,那绝对四路皆败,因为这四个对手都不是好惹的。

    完颜宗望走到了人生最重要的一个十字路口。

    一干将士围着地图是左看右看,觉得打哪里都行,只要能赢,意义都是非常重大的,西域这块肥土,自然不用多说,耶律大石,金国心中的一根刺,不灭他寝食难安,河湟地区,若夺河湟,大宋贸易将遭受重创,当然,若能灭西夏,那金国必定成为中原的霸主。

    左思右想,都有人想干脆抓阄得了。

    当然这不可能抓阄决定。

    完颜宗望手往地图上面一指,道:“如今耶律大石将大本营设在这叶密里,但是他的部队不多,我们若去进攻,估计他又会逃跑。这次若再让他跑了,恐怕就难再捉拿到他了,对了,目前可有探清楚耶律大石的动向。”

    一人道:“还没有,这可能得等到副都统从高昌回来之后,才能得知。”

    这毕勒哥都派人来了,他当然也得礼尚往来,于是完颜宗望就派刘彦宗前去与毕勒哥会谈,顺便询问耶律大石的动静。

    巴鲁道:“二太子,这敌人虽多。可唯独南朝能与我大金抗衡,何不直取河湟,先断起贸易,再灭西军,从洛阳直取汴京。”

    完颜宗望叹道:“若能与南朝开战,当初我在云州就直接领兵南下,何必来此,目前还不是时候,因为这周边存在着太多敌人了。而且这西夏不灭,河湟难取啊。”

    术烈速道:“二太子,西夏如今将重兵屯扎在北边,我们可往西边趁虚而入。先灭西夏再灭南朝。”

    完颜宗望点点头道:“这倒是可行,不过我们先得探明西夏在西边的兵力部署,然后才能做打算。”说着他往帐外望去,道:“彦宗去了多日。也应该回来了。”

    如今敌情不明,完颜宗望也不敢轻举妄动,想要在西边这复杂的局势打开一个缺口来。着实不易啊。

    当晚,完颜宗望正准备休息时,一个护卫快步走了进来,道:“启禀都统,副都统回来了。”

    完颜宗望听得一愣,暗道,彦宗这么晚赶回来,一定得到了非常重要的情报。二话不说,披上外衣就走了出去。

    来到前厅,正好见到刘彦宗风尘仆仆走了进来,刘彦宗见到完颜宗望,急忙上前行礼道:“二太子。”

    完颜宗望见刘彦宗神态疲惫,忙道:“坐下说,坐下说。”待刘彦宗喝了口水,缓了缓,他就急忙问道:“你是不是探得了重要消息回来。”

    刘彦宗点点头,道:“二太子也知道西夏与高昌回鹘在河西走廊一直都有争执,双手也曾为此大动干戈,故此西夏在西边一直都屯有重兵防守,而且,西夏得知我们大军西征后,又调来不少兵力防守,若是强攻,恐怕也非常困难。”

    “这我已经预料到了。”完颜宗望点点头,笑道:“但是如今回鹘已经归顺我们了,我们随时可以与宗翰两面夹击西夏,现在问题是,我们只剩下西夏这一条路了吗?”

    刘彦宗摇摇头道:“那倒不是,我此番前去,从那毕勒哥嘴中得到一个非常重要的消息,原来在去年年初时,耶律大石曾借道回鹘去往东部喀喇汗王朝。”

    这东部喀喇汗又称东黑汗王朝,原本属于黑汗王朝,是由突厥人建立的,地域几乎包括了整个中亚大陆,大宋称的大食主要就是指这黑汗王朝,当然也包括伊朗那边,只是在**十年前分裂成了东西两个势力。

    完颜宗望好奇道:“他去哪里干什么?”

    刘彦宗道:“据说是去帮助东部喀喇汗大汗平乱,但是耶律大石这人非常具有野心,我看他可没有这么好心,自从耶律大石被宗翰大败与可敦城,就成了丧家之犬,他迫切的需要一个大本营。这还不止,都统可知原来我们当初屯兵云州时,吐蕃各部落曾达成联盟意欲将南朝在吐蕃的势力赶出去。”

    “什么?”

    完颜宗望惊呼一声,道:“此话当真?”

    刘彦宗点点头,道:“此事千真万确,现在南朝军队还在收复吐蕃各部落。”

    完颜宗望闭目长叹一声,后悔道:“若我事先知道,必领兵南下,可惜。”

    刘彦宗道:“都统,我们已经错失良机,现在说什么已经为时已晚了。”

    “对,只能怪他们运气太好了。”完颜宗望道:“那现在吐蕃战况如何?”

    刘彦宗道:“吐蕃那群乌合之众被人南朝大将吴玠一举击溃,恐怕已经无力回天了,如今宋军正兵分两路,一路从大理出兵沿着高原最南边进攻,一路则是沿着河湟地区,这一路军队的目标似乎也有意往西域进兵。”

    “是吗?”

    完颜宗望皱了皱眉,道:“彦宗,你是不是察觉到什么呢?”

    刘彦宗从袖中拿出一副黄色的刺绣地图来,在桌面上铺开,完颜宗望急忙走了过来,正是一副详细的西域地图,刘彦宗道:“都统,耶律大石一直有复国的野心,如果都统是他的话,现在会怎么做?”

    完颜宗望道:“光凭耶律大石那点人马,根本不可能有任何作为,若想要复国,首先要提升自己的实力,必须还要找到一个强大的盟友,否则,恐怕他有生之年都是望尘莫及了。”

    “都统说的不错。”

    刘彦宗笑道:“但是想要找到一个强大的盟友,必须要有足够的筹码,否则的话,谁人会看得上他。”

    完颜宗望皱眉道:“你说他此行就是为了增加自己手中的筹码?”

    “不错。”

    刘彦宗手往地图上一指,道:“耶律大石没有直接从叶密里往西进军,而是选择借道回鹘跑到这东东部喀喇汗来,关键就在于东部喀喇汗这块地,都统请看,这块地就是东部喀喇汗的领土。”

    完颜宗望仔细看了看,面色一惊,道:“这是通往西域的要道。”

    刘彦宗点点头,手又指向某一个地方,道:“这个地方名叫疏勒,在唐朝时期乃是安西四镇之一,其地理位置极为重要,据那毕勒哥而言,这地方的繁华曾不亚于燕京,就是因为这地方乃是丝绸之路的冲关口,交通四通八达,南北两条丝绸之路的汇合点正是这里,若想去西域,必经此地。”

    完颜宗望点点头道:“我明白了,如果耶律大石占领了这里,日后但凡要去西域的国家,都得有求于他,特别是南朝,那么他就——哦,他的目的就是想与南朝取得直接的联系,若是他屯兵叶密里,南朝人根本就不会去那里,故此他才长途跋涉来此。”

    说到这里,他突然叹了口气,道:“就凭这一点,这耶律大石不可小觑呀,当初真是放虎归山,若是不除之,后患无穷。”

    刘彦宗道:“此人的确难以对付,但是现在的耶律大石还不足为虑,即便他占领了疏勒,我们同样可以夺回来,我们最大的敌人还是南朝。”

    完颜宗望面色一惊,道:“你的意思是,南朝在河湟的军队也想攻取这里?”

    刘彦宗点点头道:“南朝已经征服了大半个吐蕃,若是能占领这里,等于完全打通了丝绸之路,再也不需要依靠河西走廊,也不用再看西夏和回鹘的脸色了,可以与西域取得直接的联系。”

    完颜宗望思忖片刻,道:“既然他们的目的都是这里,你说他们会不会开战?”

    刘彦宗道:“这我也猜不准,毕竟疏勒这个咽喉太重要了,哪怕是收取过路费,这一年下来,可能比我们的一个州的税钱还要多,天下英雄谁不想取。”

    “天下英雄?”

    完颜宗望轻轻一笑,道:“不知我可在其列。”

    刘彦宗先是一愣,随即道:“都统若都不算,那谁还敢称英雄?”说着,他又立刻问道:“难道都统也想出兵于此。”

    完颜宗望笑道:“你将这些告诉我,不就是想建议我出兵疏勒吗?”

    刘彦宗尴尬一笑,旋即正色道:“若取这里,西域的财富就任我们索取。”

    “既然如此,焉有不取之理。”

    完颜宗望道:“命令众将士立刻来大帐,可不能让耶律大石和南朝抢得了先机。”

    PS:求月票,求推荐……(未完待续……)

第一千六百二十三章 群雄逐鹿(下)

    吴玠在击败吐蕃联军后,又与吴璘率领的镇南军分别从南北两面进军,这一路上是所向披靡,特别是吴玠的镇西军,让吐蕃诸部落是望而生畏,要么投降,要么往西撤去。

    因为吐蕃已经不是一个国家,跟唐朝的吐蕃根本不能比,是由很多部落组成的,在最初阶段他们各自都希望镇西军帮他们把敌人消灭,结果弄到最后,自己也未能幸免,这才几个月的功夫,吴玠就打到了河湟地区的尽头,并且重新夺回了一座关键的城市。

    那就是约昌城。

    其实在宋徽宗时期针对吐蕃发动的那一场战争,当时宋军就已经打到了这里来,并且占领了这里,但是由于实在是太远了,不便于控制,故此宋军一退军,生活在这里的青唐羌势力又渗透了进来,重新控制了这里。

    吴玠此番领军到此,一次小规模交战后,对方就出城投降了。

    这个约昌城也是丝绸之路的要道,但是远没有疏勒了那么关键,因为疏勒是通往西域的关口,南北两条丝绸之路都得经过那里。

    而约昌城之所以关键,是因为它身在河湟地区的末端,又与高昌回鹘、吐蕃、东喀喇汗王朝临界,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支点,进可攻,退可守,吴玠为此都将消灭吐蕃其余部落的重任交给了吴璘。

    这吴玠还是挺有战略目光的,但凡目光稍微短浅一点的,此时肯定是继续征服吐蕃各部落,因为吐蕃各个部落已经是砧板上的肉了,一打一个准,这功劳可也不小呀。

    但是吴玠没有这么做,他看的更加长远。

    那就是西域。

    吐蕃如今就剩下一小块地了,想要去取,无非就是多跑一点路而已。已经没意思了。

    西域战场就非常有意思了,特别是东喀喇汗王朝这一块地,里面势力复杂,利益巨大,若能夺取这里,就可以将兵直接屯在西域的门口,那宋朝的视野一下变得宽广起来。

    这分功劳不亚于当初收复交趾和大理,远的不说了,丝绸之路足以说明一切。

    因为你控制了这里,那么西夏还敢用河西走廊来威胁大宋?我若不放人过去。你整个河西走廊都废了,对于金国而言同样也是如此。

    吴玠是野心是非常大的,要么就不打,要打就打七寸。

    城头上。

    吴玠拿着千里眼对着前面那块宝地是看了又看,心里的想法可多了。

    但是一旁的庄祥却显得有些担忧,道:“将军,前面就是东喀喇汗王朝的境地了,可是这东喀喇汗王朝与我大宋向来就没有什么过节,而且非常友好。他们国家的商人经常来我大宋做买卖,要是贸然进攻的话,我们师出无名啊!”

    吴玠放下千里眼来,叹了口气道:“我知道。不然的话,我岂会在这里逗留,但是你可有听过疏勒这个地名?”

    庄祥点点头道:“这我当然听过,此城乃是丝绸之路的关口。若要去西域,这是一条必经之路,怎么?将军想取那里?”

    吴玠心中痒痒的。道:“这么一块宝地,说不想那定是假的,我可以不消灭东喀喇汗王朝,但是这块地方对于我大宋而言,实在是太重要了,若能夺此地方,可保我大宋贸易之路无忧矣。

    而且你也听说了,最近这东喀喇汗王朝发生了内乱,打的是非常激烈,这对于我们而言,可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我不想为了一个师出无名而白白浪费这个机会。”

    庄祥心里其实也明白,吴玠来此就是冲着疏勒来的,又见他眼放精光,知道他已经按耐不住了,道:“可是将军,皇上让我们来只是为了征服吐蕃,可没有让我们对东喀喇汗王朝开战,这东喀喇汗王朝乃是突厥人的王朝,其士兵也是骁勇善战,非吐蕃士兵能比的,万一战败,上面追究起来,将军可能会遭受不少人弹劾。”

    吴玠郁闷道:“这也是我最担忧的一点,即便顺利夺得疏勒城,那么这场战争一定会持续很久,也不知道朝廷方面做好这方面的打算没有。但是话又说回来,我大军长途跋涉来此,若只是占领了一个约昌城,这叫我如何跟下面的人交代,不取疏勒,我来这干什么?”

    庄祥也明白疏勒的诱惑力太大了,如今就在眼前,很难有人能够抗拒这疏勒的诱惑。

    就在这时,张宪突然走了过来,抱拳道:“将军,前方探子来信了。”

    吴玠哦了一声,道:“可有打探消息回来?”

    张宪点点头道:“局势可能比我们想象中的还要复杂的多,东喀喇汗王朝的大可汗因为内乱请求耶律大石前来援助,据说耶律大石早已经到达了这里。”

    “耶律大石?”

    吴玠皱了皱眉,面露忧虑之色。

    张宪又道:“这还不止,刚刚传来消息,高昌回鹘已经归顺金国了。”

    “什么?”

    吴玠大惊失色道:“这——这么快?”

    张宪嗯了一声,道:“双方没有发生战争,完颜宗望大军一到,高昌回鹘就归降了。”

    庄祥道:“若是高昌回鹘归降了金国,那么金军就直接威胁到了我们的河湟地区,这约昌城更是首当其冲啊。”

    吴玠道:“可有金军的动向。”

    张宪摇摇头道:“金军也是刚刚入驻高昌回鹘,目前还不得而知他们下一步是进攻哪里?”

    吴玠沉吟片刻,道:“金军进驻高昌回鹘,虽说东南西北他们都可以出兵,但是我以为他们要么就进攻西夏,要么就冲着耶律大石去,现在他们应该还不会对我们大宋用兵。”

    说着他又朝着庄祥道:“庄先生,你以为金军下一步会往哪里走?”

    庄祥沉思许久,道:“我也赞成将军之言,至于是进攻耶律大石还是西夏,我以为如果耶律大石是在漠北的话,他们可能会进攻西夏,但是耶律大石来到这么一个关键的地方。如果耶律大石占领了这片地区,那么对金国也会造成非常大的威胁,耶律大石肯定不会让金国好过的,西夏随时可以去取,而且西夏的实力已经固定了,很难对外扩张了,但是耶律大石不同,如今耶律大石势力还非常小,一旦让他成长起来,那一定会是金国的心腹大患。”

    吴玠点点头道:“你说的不错。如果完颜宗望知道疏勒的价值,他一定会兴兵来取,而且他还可以打着捉拿耶律大石的幌子来。”

    庄祥忙道:“将军,耶律大石夺取疏勒,我们还是可以容忍的,但是绝不能让金国夺取这里,否则的话,我们将会受到不小的牵制,而且他们随时可以断我们贸易之路。如此一来,河湟地区作用大大减少。”

    吴玠一听,立即决定道:“张宪,你立刻下去召集兵马。即刻出兵疏勒。”

    “且慢。”

    庄祥急忙阻止,道:“将军,虽然此事刻不容缓,但是金国这一脚插进来。事情将会变得非常复杂,我想将军还是应该快马送信去京城,等待皇上做决定。如今河湟地区道路通畅,若用八百里加急,半月便可来回,而我们可以一边进军,一边等待京城的回信。”

    吴玠听着也觉得非常有道理,毕竟他只是一个打仗的,这里面可是牵扯到不少政治方面的问题,他也不知道那耶律大石是敌是友,点头道:“那好,就按庄先生说的去做。”

    信在当日就发了出去,而在第二日,吴玠就整顿兵马出了约昌城,直奔关口疏勒而去,可是眼看就要进入东喀喇汗王朝的地界时,一封信函从天而降。

    这封信来的有些突然,而且是从疏勒城发出来的。

    “将军,这信是谁发来的?”

    庄祥见吴玠看得眉头紧锁,心里有种不祥的预感。

    吴玠将信递了过去,道:“是耶律大石的亲笔信函。”

    “啊?”

    庄祥稍稍一愣,道:“难道耶律大石已经占领了疏勒城?”

    吴玠点点头道:“不仅如此,他还告诉我,金军已经从高昌回鹘的北庭府出发,目标同样也是这里,最快一个半月就能抵达这里。”

    庄祥听得手微微颤抖了一下,赶紧拿起信看了起来,原来耶律大石来信主要是向大宋示好,他表示他一直以来都与大宋有很多秘密往来,希望宋军不要攻打他,而是帮助他对抗金军。

    这也在情理之中,耶律大石刚刚占领这里,势力都还没有整合,哪里经受得起大宋和金国的夹击,所以他必须联合其中的一方对抗另外一方,金国肯定是饶不了他的,那么他只有联合大宋了。

    庄祥看完之后,立刻向正在思考的吴玠问道:“将军,现在该怎么办?”

    吴玠一怔,不答反问道:“你说我们能否在一个半月内夺下疏勒城?”

    庄祥摇摇头道:“我看很难,这耶律大石可也是非常有能耐的一个大将,他可以这么快就占据这里,可见一斑,即便拿下恐怕我们也要损失惨重。”

    吴玠道:“那么到时金军一到,就坐收渔翁之利,要是没有金军的话,尚可一战,可是现在这一战是切忌不能打,否则的话,我军定当埋葬于此,反而将金军捡了一个大便宜去。”

    “将军言之有理,这一战是绝不能打。”庄祥点了下头,又问道:“那我们是否帮助耶律大石抵御金军呢?”

    吴玠道:“这也是我为难的地方,金国现在也是我们的盟友,要是没有皇上的命令,我怎么敢帮助一个外人与金军发生冲突,这罪责我们可担待不起呀,这样吧,大军暂且先退回约昌城,再往京城发一封加急信,说明这里的情况,一切还是等待皇上的决定。”

    PS:求月票,求推荐……(未完待续……)

第一千六百二十四章 罐头要换新衣了

    东京汴梁!

    万众瞩目的货币发行会结束之后,最新的货币全面上架,与此同时,随着市面上涌入大量的货币,货币的价值开始回落。

    这对于整个经济环境而言,是一件大好事,特别是对于国内,因为百姓手中都有充足的货币,购买能力上升,整个国内经济都运转起来,形势是一片大好。

    “慢慢来,慢慢来,不要着急,有一千五百万贯货币了,人人都有份,今日换不到,明日还可以再来,大家不用这么着急。”

    只见在东京汴梁最大的农业局门前,人头攒动,一条长长的人龙是看不到尾,几乎都要排到城外去了,只见每个百姓都背着一大串铁钱、锡钱,甚至还有很多人推着木板车排队,木板车上面也全都是铁钱、锡钱,大钱小钱是堆砌如山。

    又见不少百姓从里面出来,怀里捧着一堆铜钱,个个是欢欣雀跃。

    自从那场发行会过后,铁钱、锡钱已经全部废除了,是不具有法律效用的,同时也大开货币兑换的大门,百姓可以用铁钱、锡钱兑换相应的铜钱,这也是货币发行的一种主要手段。

    要知道自从熙宁变法失败之后,铁钱、锡钱都是属于劣等货币,很多商家都不收这种钱,价值太小了,买个馒头都是背着麻袋去,这明显就是一种不合理的货币,这钱堆放在那里都快生锈了,朝廷一开此门,百姓们都迫不及待的将家中的铁钱、锡钱拿了出来,跑到这里兑换铜钱。

    虽然朝廷是按照货币发行前的铁、锡价格来回收的,理论上朝廷是赚了,而且谁人都知道,但是朝廷能做到如此,百姓们已经非常满足了。因为他们如果去直接卖废铁,价格还要便宜一些,因为里面还有一个回炉再造费用,虽然货币的价值已经在回落了,但是同样的,铁、锡也跟着在降。

    而且除了朝廷,也没有哪个大商家有这么大手笔收购这么多的铁和锡,这也可以说是百姓兑换的唯一途径,安全性也极高。

    在农业局内,不管前厅还是后院都摆满了一张长桌。长桌前面站满了人,而在最角落的一块空地上,只见铁、锡二钱堆砌如山,一眼望去,约莫十余来座,座座丈许高,何其壮观,要知道此时都还没有到正午。

    突然,一行身着华丽的人士走了进来。

    “枢密使来了。枢密使来了。”

    “草民参见枢密使。”

    来人正是李奇,在他身旁还站在一个帅气的公子,此人可不是别人,正是大宋皇帝赵楷。

    这发行货币可不是小事。虽然发行会成功了,但是百姓对于这发行货币是一个怎么样的看法,还不得而知,而赵楷又不是一个安分的皇帝。他希望能够经常微服出巡,看看百姓的生活如何,看看自己从大臣那里听来的和自己亲眼见到的又是否一样。

    他今日出宫只有一个目的。就是来观察货币兑换一事的。

    只是那些百姓只认识李奇,不知道他身边那人就是皇帝,见李奇来了,纷纷行礼,可见李奇这国相也并非浪得虚名。

    李奇笑着点点头,让他们继续,随即与赵楷到处看了看,找了几个百姓来询问,无一例外,百姓们都非常高兴,他们真的恨死这铁钱和锡钱了,眼不见为净。

    巡视一圈,见一切都进展的非常顺利,赵楷也是松了口气,来到边上,望着面前那一堆堆铁山,叹道:“李奇,你知道吗,我在即位之后,开始认真思考货币的时候,非常痛恨这些交子、铁钱还有锡钱,我真不知道为什么这么糟糕的主意,竟然也会得到采纳。

    但是听完你的建议后,我也开始明白了,这只是一种无奈之举,货币多、杂,那也总比没有的好,虽说这滥竽充数是贬义词,但是至少也在想办法,而非视而不见。”

    李奇点点头道:“皇上说的很对,但是最为关键的不是滥竽充数,而是因为朝廷不舍铜钱,不管是铁钱,还是锡钱,都是为了营救铜钱而推出的,我听说朝廷为了巩固铜的地位,还封闭了不少银矿、金矿。”

    赵楷苦笑道:“你是不是还在担心我的意志不够坚定,毕竟铜矿我大宋非常丰富,金银就有些相形见拙了,若是以铜作为主要货币的话,朝廷要是没钱了,铸币就可以。”

    你知道就好。李奇心口不一道:“怎敢,怎敢。”

    赵楷道:“民富则国富,你的这一条经济理念,我一直都没有忘记,而且铭记于心,我怎么会反对一件有利于百姓的建议呢?而且,朝廷现在凭借贸易也不差钱,其实你心里早就想到这一步了,只是当时朝廷十分缺钱,现在是时候了,所以你说出来了,这不是都在你的计划当中么,在这方面的眼光,没有人比你看的更加长远了。”

    “赵公子过奖了。”

    赵楷轻轻一笑,突然手往前面一指,道:“倒是这些铁、锡让我感到非常烦劳,该怎么处理这些钱币是好?”

    李奇眼眸一转,嘴角挂着奸笑道:“要是皇上嫌多的话,可以将多余的卖给我醉仙居,只是这价格吗,呵呵,最多只能给一点幸苦费和运送费,再多的话,我可就买不起了。”

    赵楷听得一愣,道:“你要这些干什么?”

    李奇干笑几声,道:“小本买卖,不值一提,不值一提。”

    小本买卖?你一口气要这么多铁、锡,怎么算也不是小本买卖啊!赵楷似笑非笑道:“看来你醉仙居真是有钱呀,这都能算是小本买卖。”

    李奇笑而不语。

    赵楷瞥了他一眼,道:“是不是连我都不能告诉了。”

    你这人还真是不识趣,这商业机密岂能乱说的,要是你丫不是皇帝,我早就一巴掌扇过去了,忒也不懂味了。

    但问题是面前这人就是皇帝呀,皇帝问你。你还不说,那你就是成心找不愉快。可是李师傅也不是一般的人,他还想争取一下,呵呵道:“赵公子,这可是我醉仙居的商业机密。”

    赵楷直接道:“那天下无双不也是你们的醉仙居的机密吗,我又何曾询问过你任何细节,我只想知道你买这么多锡和铁是干什么?哼,你可要明白这铁是可以用来制作武器的,就算我不问你,只要让人知道你在大量收购铁、锡。到时一定会有人参你一本,说你图谋造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