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北宋小厨师-第68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话说回来,李奇真的急了吗?

    其实不然,他已经展现出了足够的耐性,他走的每一步棋,都是根据天下局势的变动而选择走哪一步棋。

    看上去好像是他影响了世界,其实不然,而是他跟着世界的变化在走。

    他走的每一步都是非常踏实,没有一步是在急于求成,在金兵南下前,他知道北方是很难守住,于是他放弃了黄河以北那么一大块地,着重发展江南。

    他很早就知道铜币将会淘汰,货币本位一定是往高处走,但是他更加知道,不管任何事,你都得遵从一个规律,那就是供需关系,是先有需求,才会有供应的,当时的经济还没有达到迫切需求更高价值的货币,所以他在加大生产力,因为他知道当生产力加大了,原有的货币满足不了经济的增涨,新的货币才会出现,而且他还在一直压制银币,不断的利用货币优势,贬低金银。这一贬就是好几年,他一直都是在忍着。

    一个人是无法改变世界的,不管你是不是穿越者。

    从最开始的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再到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这不是某一个人创造出来的社会。

    而是一个供需关系促成的。

    也就是说不是李奇嚷嚷着要资本主义或者社会主义,那就可以完全进化,即便他上知天文地理,下知未来千年,这也只是一个狗屁不通。

    任何阶段的文明跳跃。都是自然而然发生的,不是你想怎样,就能怎样,好比从封建主义进入资本主义,那必须得工业、商业、政治、农业等等一切的进步才能促成的。

    推动这一切的是什么,当然就是利益。

    当人类渴望更多的时候,那么他们自然就是想尽办法去得到更多,所以蒸汽机就应时诞生了,当工业革命发生了。技术日新月异,满足了资本主义的基本条件,人类文明才发生了进步。

    还是那句老话,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这也是李奇提出以商强国的主要原因,因为他始终觉得道德只能提升人类的内在,但是不足以促使人类的进步,只有当人类更加渴望利益的时候。才能迈出历史性的一步。

    这才是李奇的经济建设的中心思想。

    而李奇只是将自己摆放在一个催化剂的位子上,他能做的比起大环境的变化,其实是不值一提。他只是解开一些进步的束缚,靠着自己先进的知识,让人类少走一些弯路,人类的进步是无法阻止的,而李奇做的只是加快了这个进程。

    究竟李奇能否在有生之年,看到一个崭新的文明诞生,他也不知道,他也从未奢望过什么资本主义,什么社会主义,如果没有出现,那就证明还不到时候,到了时候,自然就会出现,什么事都可以急,唯独这事是急不来的,如果人类还不需求这么一个先进的文明,那么就不会供应一个先进文明给人类。

    但是现在大宋正走在一条革命的路上,是在进步的路上,这就足够了,结果怎样,他不会去想,因为理想和现实相差甚远,尊重现实,就是一个商人基本素养。

    “现在你们都应该清楚了吧。”

    一直沉默的赵楷终于出声了,他扫视几人一眼,正色道:“治国、强国、富国,就如同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也许很多人都觉得我们大宋已经非常富裕了,可以暂缓变法,也有很多百姓满足于此,他们可以满足,但是朕和你们不能,如果你不进步,别人都在进步,那么你就在退步,只要朕还坐在龙椅上,那么变法就会一直持续下去,枢密使有句话说的非常好,这世上没有完美的存在,不管是人,还是国家,只有不断的趋于完美,既然如此,那这条道路就是无止境的,朕也希望你们能够跟朕一样,不要满足过去,不要满足现在,更加不要满足未来。”

    有什么样的君,就有什么样的臣。

    此话一出,就奠定了赵楷的国策,那就是不断的变法,求强,求富,求——一切。

    如果你不能跟上皇帝的脚步,那么你就应该退位让贤,秦桧、郑逸等人都明白这一点,急忙起身道:“臣等谨记皇上的训言。”

    赵楷点点头,道:“还有一点,为什么朕一直隐藏此事,因为枢密使的这个计划已经启动了,那么就成为了我国得最高机密,尔等一定要切记,不要透露半点风出去,若是朕听到有半点流言蜚语,那尔等就不仅仅是脱下这一身官服这么简单了,朕一定会让你们为这个计划陪葬的。”

    不管私交再怎么好,在公事上面,赵楷从不开玩笑,他既然这么说,如果你敢去试的话,那么结果一定会跟他说的一样。

    “皇上请放心,臣等定当铭记于心。”

    赵楷点了下头,道:“你们先下去吧,哦,枢密使留下。”

    “臣等告退。”

    秦桧退出的时候,不自觉的瞥了眼李奇,目光透着一丝担忧,一旦启动这个计划,那么李奇的地位就更加稳固了,心中暗叹。在这方面,我恐怕是无法赶超他了,不过——任何计划都必须要有执行者,而这个计划如此复杂,一般人肯定也做不到,看来我只有在这方面多下点功夫了。

    等到他们都退下后,赵楷轻轻松了口气,望着李奇苦笑道:“你说朕应该为朕有一群这么聪明的臣子感到高兴,还是郁闷?”

    李奇呵呵道:“是高兴,还是郁闷。不在于我们这些做臣子的,而是在于君主。”

    赵楷哦了一声,道:“此话怎解?”

    李奇道:“若是昏君能臣,那么臣就会高于君,轻则就把持朝政,重则政变,而明君庸臣,又有心无力,同样也是失败。明君贤臣,四海升平,国富民强,皇上应该问问自己。究竟是高兴,还是郁闷。”

    这言下之意,就是臣聪明当然是一件好事,但前提是君主得驾驭的住。

    赵楷心如明镜。自信的他怎会怕这些,但是他也没有表露出来,只是哈哈一笑。道:“看来再刁难的问题,也难不倒你金刀厨王。”

    李奇摇摇头道:“我可没有这么厉害,还是有很多问题,困扰着我。”

    赵楷饶有兴致的问道:“例如?”

    “如何才能赚更多的钱。”李奇愁眉苦脸道。

    说罢,君臣二人皆大笑了起来。

    过了一会儿,赵楷正色道:“其实有一个问题一直萦绕在朕的心头。你说的很对,人往高处走,经济和货币同样也是往高处走,这是一个自然规律,那么银之后,想必就是金了,但是金之后了?”

    李奇呵呵道:“皇上,你这也太贪心了,我们还处在一个用铜的时代,你就想到金之后了。”

    赵楷笑道:“未雨绸缪应该不是什么坏事吧,未来可不是用来满足的。”

    “皇上说的很对,有些事也应该未雨绸缪。”李奇点了下头,道:“不知皇上可还记得独孤求败最高的境界是什么?”

    赵楷稍稍一愣,道:“不滞于物,草木竹石均可为剑,以此无剑胜有剑。”

    李奇笑道:“其实武学之道,也可以放在货币之道上面,货币究竟是什么,只不过是全人类需要的一个东西,关键就在于这个“全”字,是金是银是石头都不重要,只要天下百姓都认同它,哪怕是一张纸,它同样也可以是货币,任何价值都是人类赋予的,而货币的最高境界和武学的最高境界一样,那就是返璞归真,”

    赵楷略微惊讶道:“你说的难道是交子?”

    李奇点头道:“不错,但是用纸币来形容或许会更贴切。”

    “纸币?”

    赵楷可以理解铜银金的进化,但是金回归到纸币,这他就有些理解不了了。

    李奇道:“我很久以前就说过,钱票的价值在于方便,但是这钱票本身是不具有价值的,而是货币赋予它的,它只是一个替代品,让百姓的生活变得更加方便,这就是纸币存在的意义,人类总是会朝着更加方便的生活前进,那么纸币的出现就是大势所趋,只要我们按照货币储存量发行纸币,那么纸币很快就能风靡全国,甚至于风靡全世界,这也是货币战略的最高境界。”

    赵楷猛抽一口冷气,道:“最高境界?”

    李奇点头道:“正是如此,如果现在就是金币时代,而我国的金储备量占有全世界的八成,但是我们国家的人口只占有全世界人口的两成,那么就还有六成的人口是没有货币的,简单来说,就是这六成人口的国家没有金储备,但是他们有人,有生产力,能够创造出价值,他们是有资格拥有货币的,那么只有一个办法,就是利用生产力就兑换我国的货币,而我国货币是与金储存量相应的纸币,他们就只能用我们国家的纸币,当全世界的人都用我大宋的纸币,那么大宋也就成为了这个世界的主宰,因为任何国家的百姓的生活都与我们息息相关,当初秦始皇为了统一全国,首先统一的就是货币,一旦货币统一,就算他们表面上还是独立的,其实已经被统一了。”

    赵楷听得双目绽放出兴奋的光芒,就凭这一番话,已经坚定他走上货币之路的信念。

    PS:求月票,求推荐……(未完待续……)

第一千六百二十章 宗望西征(上)

    这年头谁跟大宋玩经济掠夺,那无疑是在找死,但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同样的,国家也是如此,谁若是敢在当下与金国武斗,那同样也是自找不痛快。

    这是一个道理。

    完颜宗望一路西征,几乎没有遇到任何阻碍,因为这周边只是一个个小部落,就算联合一起,也打不过金军,最关键的是,完颜宗望没有动用武力,甚至没有扰乱这一地区的治安,只要你们答应归顺我大金,这就行了,这就是完颜宗望从汉书里面学到的——仁者无敌。

    因为在完颜宗望眼里,这些部落已经是他们大金的子民,所以没有必要对自己的子民动用武力。

    原本那些部落得知金国大军又来了,真是吓得魂不附体,可是当见到金军恁地友善,心里是大大松了口气,送给金军不少军备物资,表示愿意归顺大金。

    这一路行来,金国没有花一兵一卒就扩大了不少版图,很快就达到了高昌回鹘的边境。

    这高昌回鹘就是在后世吐鲁番这块地,这可是往西扩张的战略要地,几条要道都要经过高昌回鹘,可以说是金国去西边的必经之路。

    而高昌回鹘跟其它的部落不一样,它是一个完整的国家,有着非常强大的军事力量,而且民族意识非常强。

    完颜宗望还是如同以往一样,没有出兵进攻,而是派使臣前去招抚。

    但是一连过去了半月,却是一点消息都没有,使臣也没有回来。

    金军上下开始有些不淡定了,是好是歹倒是给个信呀,再怎么使臣也应该回来了吧。

    大帐内。

    这高昌回鹘的沉默,让完颜宗望的大帐也显得有些沉默,好像现在就一个选择了。就是出兵了,你绕开高昌回鹘,往漠北走,那得绕很远的路。

    刘彦宗快步来到帐内,道:“二太子,大事不妙了,我刚刚得到消息,原来在我们派使臣前去不久,西夏、耶律大石同样也派了使臣前去高昌回鹘,看来他们都想拉拢高昌回鹘。”

    帐中的大将们听了。可不得了了,心里都想,这半月肯定就是白等了。

    先锋将奔睹就起身道:“都统,我想那高昌小儿肯定已经归顺西夏或者耶律大石了,想必我们派去的人,也已经被他们杀害了,区区高昌回鹘,何须都统烦恼,还请都统给末将一万兵马。末将愿立军令状,定取那毕勒哥小儿的项上人头前来送给都统。”

    “末将也愿前往。”

    一干将士纷纷请命,这年头金军就是骄横不可一世,其实他们早就浑身发痒了。可是没有敌人让他们打,那些部落投降的比他们的马儿还要快一些,其实话说回来,他们才不想那些部落投降了。要是直接进攻的话,什么牛马女人,任他们挑选。

    只是完颜宗望下了死命令。决不能擅自动武,这可是完颜宗望啊,谁人敢不听。

    完颜宗望望着这一群爱将,风轻云淡的挥挥手,道:“你们先坐下,若是开战,不用你们请命,我也会派你们前去,不然我带你们来这里是干什么的。”

    一干将士相互望了望,然后又坐了回去。

    完颜宗望又朝着刘彦宗问道:“彦宗,你觉得高昌回鹘会怎么做?”

    刘彦宗道:“我以为高昌回鹘一定归顺一方。”

    完颜宗望点点头道:“你与我想的不谋而合,如今我大军压境,如果高昌面对三方势力的拉拢都置之不理的话,那么我军一旦进兵,谁也不会来帮助他们,要么他就归顺我大金,要么他就联合耶律大石或者西夏一同抵御我们,但是你认为高昌会怎么选择呢?”

    刘彦宗沉吟半响,道:“这还真不好猜,但是我想耶律大石目前还没有站稳脚跟,没有很强的实力,所以我估摸着高昌回鹘会在西夏和我们之间选择。”

    完颜宗望又点了几下头,突然朗声道:“但是我以为高昌回鹘一定会归顺我们的。”

    一干将士听得一愣,你这是从何而来的底气啊!

    完颜宗望继续道:“原因很简单,高昌回鹘曾同时向辽国、南朝称臣,虽然这只是表面上,其实他还是一个独立的国家,但是其中可是大有文章,为什么高昌回鹘自始至终都没有向西夏称臣?原因有二,其一,因为西夏一直觊觎高昌的土地和财富,西夏一直在跟南朝打仗,当国内空虚时,他们就会将目标转向西边,而且西夏也从高昌回鹘抢夺了不少土地,两国曾发生多次小规模战争。

    其二,高昌回鹘看不起西夏,南朝当初虽然兵力不强,但毕竟是中原大国,而辽国当时是鼎盛时期,两国版图都非常大,西夏不过也是一个小国家,版图不比高昌回鹘大多少,甚至还要小,再加上两个民族之间也有不少矛盾,所以高昌回鹘能够向南朝、辽国称臣,但是绝无可能向西夏称臣,也不与之达成联盟,因为他们了解西夏也不能与我大金抗衡,一旦开战,西夏肯定会让他们冲到前面,然后坐收渔翁之利,除非南朝也来插一脚,不然高昌回鹘只有一个选择,那就是我们大金。”

    大将活里改道:“可是为什么高昌回鹘那边一点消息都没有呢?”

    完颜宗望呵呵道:“这是因为我大金建国不久,而当初宗翰西征时,肯定是大肆抢掠了一番,这让高昌回鹘对我们始终有所保留,他们怕引狼入室,故此犹豫不决。”

    顿了顿,他又道:“我知道你们都想没有将高昌回鹘放在眼里,但是你们要明白,一旦开战,我们面对不仅仅是一个高昌回鹘,而是耶律大石、西夏、高昌回鹘的联军,他们为了自保一定会暗中支援高昌回鹘,若胜,必定也要付出惨重的代价。如果我们的目的就是冲着高昌回鹘来的,那么也可以开战,可是我们有更远大的目标,所以我们必须保存实力,而且在这河西走廊,我们必须要有一个立足点。

    东边西夏不可能会让我们驻兵,西边耶律大石就更加不用说了,只有高昌回鹘最有可能成为我们的藩国,我们也非常迫切的需要高昌回鹘,以此做支点。东可征服西夏,西可进军西域,南可出兵河湟,所以这个战略要地,我是势在必得,但是若要开战的话,哪怕我们一战不败,至少也得三个月,如果花一个月耐心等待。我们便可不费一兵一卒就可进驻高昌回鹘,你们说,我们该怎么做?”

    这一番话说得底下大将是心悦诚服,齐声道:“一切谨遵都统命令。”

    完颜宗望笑道:“在汉书三国演义里面曾有一回唤作三顾茅庐。足见招抚一人或者一个国家,诚意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应该表现出足够的诚意,你们下去吩咐弟兄们耐心等待。切不可闹事,谁若敢过边境,就休怪本都统不讲情面。”

    “末将遵命。”

    其实自从完颜宗望追随父亲完颜阿骨打起兵以来。他凭借的不是一味的武力征服,在那个过程中,他就喜欢招抚辽国旧将,能不用武力尽量不用武力,并且给予这些辽国旧将非常好的待遇,也可以说是礼贤下士,当然,他也是看人来的,如果这人品行不好,向郭药师那样的,那他在战后,就会让你去草原放羊牧马,像刘彦宗这样的人才,他就会留在身边重用。

    这就是他跟完颜宗翰最大的区别,完颜宗翰其实也非常精明的,当初完颜阿骨打有意将云州也归还给大宋,但是完颜宗翰就极力反对,这云州可以牵制西夏和大宋,可不能还,甚至还拿着云州做借口,问大宋索要钱财,他崇尚的是武力至上,直接把你征服,什么招安、诱降,这永远都是他的第二选择,或者说是为他的进攻做铺垫。

    但是没有办法,完颜宗翰实力太强了,几乎是战无不胜,最大的一次失败,也就是被李奇阴的那一回,这任性一点又有何妨

    其实现在最为难的不是完颜宗望,而是高昌回鹘的国王——毕勒哥。

    其实自打得知完颜宗望西征,他就没有睡过一个安稳觉,因为他的国家地理位置太好了,好到什么程度,在高昌回鹘以东,不管是哪个国家西征,那一定与他有关系,这不用想也知道。

    果不其然,转眼间,这金军就已经到了边境了,国内人心惶惶,毕勒哥也不知道该如何办是好,打肯定是打不赢的,他也不想打,现在国内百姓安居乐业,谁想打仗呀。

    更为关键的是,耶律大石的使臣、完颜宗望的使臣,还有西夏的使臣同时来到高昌。

    金国使臣当然是招抚来的。

    西夏使臣虽然不是来招抚的,但也差不多,是来结盟的,让高昌回鹘别归顺金国,金国不可信,我原本都是他的邦国,但是也被逼的独立了,跟我结盟,我们一同抵御金国的入侵。

    耶律大石同样也是派人来结盟。

    身为国王的毕勒哥有些受宠若惊,自己什么时候就变成了一个香饽饽了,你争我抢的,但这个决定将会直接影响整个国家,毕勒哥也不敢轻易决定。

    这一旁的大臣就提醒毕勒哥,你要么就决定下来,如果你还没有决定,千万不要将他们的使臣放回去,因为一旦你放回去,那么三方都不知道你是怎么想的,各自都会猜测你可能投靠其余两方了,万一打起来了,那可就坑苦了咱们自己啊。

    毕勒哥心想也是这么一个道理,于是将三国使臣全部软禁。

    但是过去了二十天,这好歹也得有一个结果了吧。

    这一日,毕勒哥召集群臣开始最后的商议,我们国家将何去何从?

    PS:求月票,求推荐……(未完待续……)

第一千六百二十一章 宗望西征(下)

    这高昌回鹘可也是游牧民族,虽然它也受到中土文化的影响,但是风俗还是偏向西域的,回鹘不同于宋朝,特别是宋徽宗时期的宋朝,记得当初金兵南下时,宋徽宗只想逃跑,根本没有想过任何抵抗,而如今虽然金兵同样大军压境,国内也是人心惶惶,但是朝野上下没有丝毫逃跑的念头。

    他们的士兵也是非常强悍的,是不惧怕金兵的,要是换成是宋徽宗的话,早就俯首称臣了,可问题就在于,是否真的到了退无可退的地步。

    作为回鹘国王毕勒哥,他心中也是非常纠结,询问道:“各位,如今已经过去半月有余,三方的耐性差不多也快耗尽,要是再拖下去,恐怕对我们非常不利。”

    一个大臣就道:“金军精锐远道而来,绝非是来这看风景的,他们要求驻兵于我国,虽然他们承诺了许多,但是如果他们不守信的话,我们将会是引狼入室,其后果不可估量,还望亦都护三思而后行。”

    此人名叫图图罕,官居大伯克,这大伯克在回鹘可是非常大的官。

    又有一人道:“我赞成图图罕之言,金军虽然是精锐,不过也六七万人马,长途跋涉来此,本就人困马乏,我们若是联合耶律大石和西夏,可与之一战。”

    此人名叫帖波尔,乃是断事官,也就是回鹘最高司法长。

    毕勒哥听得二人之言,稍稍点了下头,但也仅此而已,转头向左边首位老者询问道:“宰相,你怎么不说话?”

    这老者名叫巴尔塔,乃是回鹘的宰相,德高望重,在回鹘地位仅此于毕勒哥。方才在议论的时候,他一直都在闭目养神,直到毕勒哥询问时,他才睁开眼来,不答反问道:“亦都护犹豫不决,只因不知该信任哪边,其实不管怎么样,我们必须联合一方,若是三方都拒绝,恐引三方势力来攻。那不知亦都护觉得三方之中,哪一方更值得信任?”

    毕勒哥如实道:“这三方比较起来,我最信任的乃是那耶律大石,至于金国和西夏。”说到这里,他摇摇头道:“我们从未与金国有来往,不知其用心,不敢尽信,而西夏的话,哼。他们一直觊觎我国领土,这早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也不可信。”

    巴尔塔微微一笑,道:“亦都护最信任耶律大石。乃是因为耶律大石在三方中实力最弱,但同样的,实力较弱的耶律大石很难帮助我们。”

    毕勒哥点点头道:“宰相说的是,我正是这般想的。那不知宰相以为金国和西夏谁更值得信任呢?”

    “金国。”

    巴尔塔没有任何犹豫,就说了出来。

    其余人听了,纷纷暗自咂舌。交头接耳,窃窃私语。

    毕勒哥皱眉道:“此话怎说?”

    巴尔塔笑道:“我高昌回鹘与西域接壤,远离金国上京,如果开战的话,即便金国胜利了,但是他们想要统治这里,恐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当初我们归顺辽国时,辽国给予我们足够的礼遇,实际上我们还是独立的,以我之见,并非辽国不想统治这里,而是他们鞭长莫及。但是西夏不同,西夏就是在我们边上,若是西夏趁虚而入,他们能快速的统治这里。”

    毕勒哥道:“你的意思是,如果我们归顺金国,他们也会像辽国一样厚待我们。”

    巴尔塔点点头道:“或许会有些不一样,前面图图罕也说了,金国精锐远道来此,目的一定不简单,要是他们只是来对付我们高昌回鹘的话,可能早就开战了,可是他们没有,我们软禁他们使臣半个多月,他们仍旧按兵未动,不过边境,可见他们是诚意十足,想要招抚我们。

    但其目的不在于此,我想我们高昌回鹘对于金国的重要性远胜于对当初的辽国,若是如此的话,金国会更加礼遇我们,而且据我所知,金国二太子这一路行来,未动一兵一卒,没有伤一人,足见此人绝非鲁莽之辈,是可以值得信赖的。”

    “宰相言之有理。”毕勒哥点了几下头,道:“那你的意思是选择金国?”

    巴尔塔道:“相比较其余两方来,此乃上上之策。”

    毕勒哥又向其余人问道:“你们以为呢?”

    其余人你看我,我看他,心里都在想,耶律大石实力太弱,西夏又是狼子野心,而且这个国家反复无常,不值得信任,这金国虽然是刚刚兴起的大国,可是他们连强大的辽国都消灭,实力可见一斑,更为关键的是,巴尔塔说的非常对,金国上京离这里太远了,即便归顺金国,今后这片土地的统治者,肯定还是他们,于是纷纷点头,齐声道:“我等赞成巴尔塔之言。”

    毕勒哥见群臣都赞成了,又权衡了一番,点头道:“那好,就这么办吧。”

    巴尔塔道:“亦都护,我们对金国尚且不信任,金国对于我们恐怕也不是十分信任,既然亦都护已经决定归顺金国,那么我们应该表现出归顺的决心来。”

    毕勒哥听得有些不是很明白,道:“宰相的意思是送些牛羊马给金军?”

    巴尔塔摇摇头道:“金军此番西征,是打着捉拿耶律大石的旗子,而我们曾帮助过耶律大石,既然要归顺金国,那么就必须与耶律大石断绝关系,西夏方面的话,最近也与金国有不少冲突,所以我们也应该与西夏断绝来往,既然都是敌人,那么我们不需要顾忌太多,不如将耶律大石和西夏的使臣给斩了,将人头给完颜宗望送去,表示我们归顺的决心,相信这远胜过送羊送马。”

    图图罕道:“两国交战,不斩来使,要是我们这么做的话,是不是有些太不道德了。”

    巴尔塔笑道:“如果我们归顺了金国,那在表面上,我们只是金国的藩国,我们也只是遵从金国的意思,与道德无关,若是照你那般算法,那最终也只能归咎在侩子手身上。”

    图图罕道:“但是金国并没有要求我们这么做?”

    巴尔塔道:“但是我敢保证,金国肯定希望我们这么做,他们会很乐于揽下这事的。”

    毕勒哥心想既然我们已经决定归顺金国,还在乎这两个人头,用这两个人头换来金国的信任,这怎么算也不会亏,拍板决定道:“好。就这么做。来人啊,将金国使臣请来,切记,好生招待,另外,将西夏使臣和耶律大石的使臣推出去斩了。”

    “遵命。”

    金军军营。

    虽然完颜宗望说服了众将士,但是金兵还是处于躁动当中,小小回鹘,竟敢让我们大金爷们在这鸟不拉屎的地方吹西北风,这简直就是岂有此理。

    随着日子一天一天过去,他们开始对完颜宗望的话产生了怀疑,这回鹘究竟会不会归顺我们呢?

    就在快要满一个月时,回鹘那边终于来信了,递上书信,表示愿意归属大金。

    完颜宗望看罢,不禁大喜,不费一兵一卒就招抚了回鹘,这对于金国而言,是最理想的结果,等到回鹘宰相巴尔塔携带国书到来时,完颜宗望率领众将士,亲自出大帐相迎,表现的非常热情,与巴塔尔携手并肩共入大帐。

    那巴尔塔在军营中见金军兵强马壮,刀枪雪亮,暗自庆幸选对了,西夏、耶律大石绝非金国的对手。

    来到帐内,完颜宗望拉着巴尔塔与之并排坐,给予最为崇高的礼遇,这到时让巴塔尔有些受宠若惊,急忙将国书和西夏、耶律大石的使臣的人头奉上,表示归顺的决心。

    果不其然,当完颜宗望看到这两个人头时,大喜过望,对于毕勒哥此举,那是赞不绝口,又与巴尔塔连喝几大碗酒,兴致盎然的说道:“我与亦都护虽然从未蒙面,但是神交已久,十分敬重亦都护的为人,愿与他结为异姓兄弟,我们陛下也愿意将其三女儿许配给亦都护,共结连理。”

    这就是游牧民族最喜欢的政治联姻,若是如此的话,毕勒哥就是完颜晟的女婿,又是完颜宗望的兄弟,那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