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北宋小厨师-第63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正熙又问道:“那七姨了?”

    李奇笑道:“七姨的就与你恰恰相反,肉馅太多了,皮太薄了,我想她肯定以为这饺子肉馅越多就越好吃,真不知多少年没有吃过肉了。”

    白浅诺似乎被说中了心思,脖颈都红了。

    李奇也适可而止,走上前轻轻搂住七娘的肩膀,面向封宜奴她们道:“其实你们能站在这里,我就已经非常感动了,这又不是做买卖,也不是比试,只要是你们做的,对于我而言,都是最美味的佳肴。”

    几女纷纷感动的稀里糊涂。

    李奇又道:“不过你们要记住,美味的佳肴是你们一生的专利,永远都不会消失,因为你们的夫君是一名厨师。当然,能为你们做菜也是我此生最大的幸福。”

    几女心头跟抹了蜜糖似得,单纯的红奴眼眶都湿润了。她对于李奇的甜言蜜语,历来就没有什么抵抗力,就凭这一句话,再美味的佳肴也不过如此。

    李奇拍拍李正熙的小脑袋道:“儿子,你在这里跟七姨学包饺子,爹爹做菜去了。”

    白浅诺娇嗔一声,给了李奇一记白眼。

    李奇哈哈一笑,松开白浅诺,来到炉灶旁,提过一个水桶来。向刘云熙道:“十娘。今日我们夫妇就双剑合璧一回,如何?”

    刘云熙一听,心中满是欢喜,轻轻点了下头。立刻从包里拿出一个针包来。取出三根最长的芒针。先是低着头观察了一番,随即快速出手,芒针入水。连半点水花都没有溅起。

    即便是李奇都是叹为观止,这一招他不是不想学,实在是要废太多功夫了,他自问抽不出空来,双手伸入木桶中,只见他手中捧着一条十斤来重的妒鱼,而妒鱼身上插着三根芒针,一动不动,就跟睡着了一般。

    这妒鱼又名叫花鲈,通常生活在海里,但是早春之际会来淡水产卵,这时候的花鲈那是肉质最鲜美的,乃早春时期最美味的淡水鱼。

    李正熙好奇道:“这鱼死了么?”

    季红奴笑道:“是你十姨用针让这鱼睡着了。”

    李正熙拍掌叫道:“十姨真厉害。”

    刘云熙笑道:“正熙若想学,十姨可以教你。”

    李正熙使劲点着小脑袋。

    李奇笑着摇摇头,花鲈放于砧板上,挑选出一把锋利的出刃包丁,待刘云熙取下芒针来,李奇一手按着鱼,一手拿着刀在鱼身侧距鳃一公分处竖着浅切一刀,慢慢拉出鱼腥线,那鱼一点反应都没有。

    封宜奴突然娇嗔道:“夫君,你们双剑合璧,郎情妾意,那我们怎么办?”

    如今神雕已经结尾,这双剑合璧的意思大家都懂呀。

    李奇手一抖,差点没有划破手,这妮子真是越来越勾人心弦了。手上不停,嘴上嘿嘿笑道:“那咱们待会跳一曲如何?为夫最近又研究出一套贴面舞,很带劲的哦。”

    “贴面舞?”

    这不用问也想的到呀,封宜奴羞得脸都红了,哪里还敢揶揄李奇。

    耶律骨欲道:“那我了?”

    “你………只要不摔跤,任何姿势都行。”李奇说着眼中一亮,手拿菜刀,摆出一个非常拉轰的poss,兴奋道:“各位夫人,要不这样,今晚咱们来一次诸剑合璧。”

    。。。。。。。

    “正熙,我们开始包饺子吧。”

    “嗯。”

    “骨欲姐姐,你那里还有肉馅么?”

    “我这也没有了,我再去切一点,待会多包一些,也给那些下人送去一点。”

    “红奴妹妹,弄些水给我。”

    “哦。”

    你们怎么能这样啊!虽然poss兀自保持的非常完美,可惜没有人看,一阵冷风吹过,高帽微微颤抖,李奇垂头一叹,望着手中的菜刀,厨师终究是厨师,不是韦小宝啊!

    真是要多凄凉,就有多凄凉。

    诸位夫人已经用行动告诉李奇,不要去想太多了,还是安心做菜吧。

    李奇只能将怨气放在锅铲上面,这金刀厨王集中注意力了,那速度是杠杠滴,不一会儿菜式就已经全部上齐了。

    虽然李奇腰缠万贯,但凡这个世界存在的美食,他都可以拥有,但是他最讨厌的就是浪费,故此也没有做很多菜,也就四道而已,毕竟还有饺子,做太多就是浪费,一道鸡汤,一道青菜,一道鱼,还有一道羊排,不多,但贵在精致。

    一张大圆桌,白浅诺、封宜奴、季红奴、刘云熙、耶律骨欲,五位大美人团团坐下,从壁炉里面射出的火光,照耀在她们的脸上,真可谓是秀色可餐,这可能是李奇到宋朝以来,最为团圆的一顿团圆饭了。

    李正熙不够高,于是季红奴给他夹了点菜,让他在一边的矮桌上吃,

    四道菜虽然看着有些寒碜,但是从泡着饺子的高汤散发出来的阵阵热气,足以弥补这一点了。

    “来来来,满上都满上。”

    李奇这个家主开始发话了,让几位夫人都把酒满上,心里开始幻想,等到你们都喝醉了,看谁还能阻止为夫的诸剑合璧。

    “夫君,我们喝茶就行了。”

    “喝茶?”

    李奇双目一睁,脱口道:“不行。”

    季红奴好奇道:“为何不行?”

    “这………。”李奇迟疑了下,才道:“这大过年的,喝点酒理所当然啊,喝酒,喝酒。”

    封宜奴道:“可是夫君你滴酒不沾,我们几个女人若是一杯又一杯的,那多不好呀。”

    “怎么会了。”李奇心里着急呀,我必须保持清醒啊,否则怎能让你们愉悦的酒后乱性,为所欲为了,继续劝说道:“没事,没事,别总是喝就行,过年喝点没关系,我批准的。”

    耶律骨欲道:“封妹妹说的对,你不喝酒,我们几个喝,成何体统,我们就都以茶代酒吧。”

    她个契丹女人都这般说了,季红奴、白浅诺纷纷点头。

    你们喝就是了,我tm真不在意呀!李奇急的都快哭了。

    白浅诺突然狐疑的望向李奇,道:“夫君,你今日一个劲的劝我们喝酒,是为了什么?”

    此话一出,众女纷纷望向李奇。

    李奇好歹也是影帝呀,脸一板,道:“你们是什么意思,我只是想你们开心一点,你们要是不喝,那就算了呗,来来来,为明天的大业,咱们干一杯。”

    “什么大业?”

    “当然是生孩子啊!”

    几女脸上微红,还犹豫了一会,才羞涩的与李奇碰了下杯子。

    “吃吧。吃吧。”

    李奇率先动筷,几位夫人才开始吃了起来。

    一家人谈天说地,时不时笑声阵阵,莺莺燕燕,惹得李奇浑身发热,贼心不死,笑嘻嘻道:“夫人们,吃完饭后有什么余兴活动呀?”

    “睡觉。”

    白浅诺干脆道。

    睡觉?我喜欢!长夜漫漫,无心睡眠啊!李奇脸都笑开花了,道:“还是七娘你懂我呀。那不知今晚谁伺寝啊?”

    白浅诺笑道:“我。”

    李奇眼睛都笑成一条缝了,道:“看见没有,看见没有,七娘这是在给你们做表率,生孩子得去努力,得去争取才行,不用总是羞答答的,这乃是行天理之道也,无可厚非。”

    天理之道?季红奴她们早已经羞的抬不起头了。

    李奇又道:“不过七娘,你这么做有些自私了。”

    白浅诺稍稍品了口茶,道:“夫君此话怎说?”

    “今日乃是团圆夜,你不能一人霸占我呀,我觉得每年的今日,我们必须从今年的晚上团圆到明年的早上,预示着我们一家人团团圆圆,真是妙哉,妙哉,就这么办吧。”

    “不行。”

    白浅诺回答的相当干脆呀。

    “why?”

    李奇急的都开始飚英文了,又解释道:“为何?”

    白浅诺道:“咱们今晚得早点睡,明日四更天就得起床。”

    “纳尼?四更天?”李奇道:“这是谁说的?”

    “皇上。”

    白浅诺怒其不争的白了李奇一眼,道:“就知道你忘记了,明日一早我们就得入宫参加元旦朝会,而且明天皇上会对天下宣布几项重大的决议,其规模空前,也是非常重要,皇上在前日早朝可不止一回提过,可见皇上非常重视明天的元旦朝会,万一迟到了,你让皇上颜面何堪,今晚你就早点休息,别多想了。”

    我这么亢奋,怎么早点休息啊!李奇泪眼汪汪的望着白浅诺,因为这个理由他根本无法反对,只能祈求。

    但是白浅诺可不敢任他胡来,果断拒绝。

    ps:近六千字大章,下午还有一章,随随便便一万字,今后会更加努力的,求一张月票不过分吧。。。。(未完待续。。)

第一千四百九十二章 三大决议(为更莼的蓝99731400飘红加更)

    今年的元旦朝会,是赵楷即位以来最为盛大的一次,万邦来朝,不禁如此,赵匡胤一脉,还有太上皇赵佶、旧太子赵桓,包括致仕的蔡京纷纷受邀出席,规模空前。

    赵楷头戴金冠,身着龙袍,乘坐龙撵,来到大殿门前,接受百臣朝拜。

    风头一时无两。

    这才像是一个中原大国。

    赵佶、赵桓这两草包见到赵楷即位几年就取得此成就,也已经不作他想了。

    其实赵楷可以不让他们两个出席的,但是赵楷并没有这么做,这就是一种自信的体现,他告诉天下所有人,在这皇宫内,已经无人再会对他造成任何威胁。

    以前的元旦朝会朝拜完以后,就是直接进入宴席,但是赵楷对这些吃吃喝喝不太喜欢,所以他改变这朝会的流程,增加了阅军仪式,缩减了宴会的时间,将阅军仪式作为主要项目。

    一干人又来到了东华门前,国歌高唱,日不落旗迎风招展,骑兵、重步兵、弩兵、工兵、水师、神机营,以及各种新式火器纷纷从东华门走过。

    整齐划一的正步,铿锵有力的脚步声,很好的告诉了世人,如今整个大宋再也不是曾经那个软弱无能,任人欺负的大宋了。

    其实赵楷在即位初期,非常的低调,那没有办法,因为他什么都拿不出手,然而如今不同了,他在一年就收复了交趾和大理,这让他有底气向世界宣布,这只蛰伏已久的猛虎要站起来了,如今的一切都只是一个开始而已。

    他这么高姿态,无疑就是要从北方大国那边抢来世界的主导权,其实在有宋一朝,世界的中心都是围绕着北方大国在转,不管是以前的辽国。还是现在的金国,赵楷是一个非常有野心的皇帝,自然不会屈服于此,他在告诉世界,今后大宋才是世界的中心,不仅仅是经济,政治、军事同样也是。

    元旦朝会期间,各方贸易都进入了实质性的谈判,在年前的谈判,都是私营的贸易谈判。现在朝廷专营的贸易,比如盐、茶等等。

    这年头可不比后世,一个电话就能解决很多问题,毕竟来回一趟需要很长的时间,故此年关的贸易谈判直接影响未来一年,或者好几年。

    与以往一样,大量的资金流入大宋,而大宋的茶、酒、瓷器、绸缎、玻璃、武器、船只也远销世界各地。

    其中高丽、日本又再买入大量的船只,而西夏则是购买了专门克制金国铁蹄的弓弩。这也是首次西夏与大宋的军事贸易来往。

    还有赵楷为了进步扩张海外贸易,改五国峰会三年一度,又将后年年中的五国峰会安排在了交趾郡,此举也是为了振兴南边。

    但是外宾对此都报以怀疑。那鸟不拉屎的地方,怎能举办如此重要的峰会,不过赵楷对此有着充分的信心,表示到时交趾、大理二郡一定会焕然一新。

    朝廷又针对立法院颁布了各项法令。一些贸易法、商税法纷纷提上日程。

    另外,朝廷还通过立法院颁布了三大决议。

    第一项决议,就是铸币。

    赵楷即位以来。可还没有发行货币,是一拖再拖,迟迟未出。如今关于铸币的消息终于出来了,将定在明年元月初一发售,但是发售量必须得先经过立法院商议才能决定,不过种种的迹象看来这一次的铸币量将会创造一个历史最低纪录。

    因为大宋货币价值涨的太猛了,这当然是赵楷希望见到的,故此他不打算发行太多货币,保持大宋货币的增长幅度。

    而且货币的增值,代表大宋百姓手中的财富在增多,这跟外贸有着不可分离的关系,因为赵楷已经决定,要开始加大贸易进口,绵绵不断的原料在未来三年内,将会涌入大宋,货物的膨胀,导致货物的廉价,从而进一步增加货币的价值。

    第二项,设立医科,成立医学院。

    以前的大宋只有文武二科,然而如今又加入了医科,朝廷决定将居养院、安济垸正式化,纳为朝廷常设机构。

    其中保留居养院,专门救济寡、孤独、癃老、疾废、贫乏不能自存者,每遇寒冬,还散发衣被以御寒,并且收留60岁以上无人赡养的老人。

    当然,这居养院并非朝廷一力承当,还与当今天下两大慈善基金会合作,为此赵楷给予了两大基金会一些政策上的优待,当做是报酬。

    另外,改安济垸为公立医院,第一个完全意义上医疗机构在这个年关终于提上议程了,首先试办的几个点是四京、杭州、府州、福州、燕山府、凤翔府、大理、交趾二郡,一共十一办试办点。

    为了鼓励医术的发展,赵楷还让翰林院撰写医疗百科,并且昭告民间,但凡提供有用的资料,将赏赐一百贯,并且赐予官名,这都是一些荣誉,不是带薪的,再多也不会影响到朝廷的运转。

    不仅如此,赵楷为了普及私营医疗机构,特许太师学院承办医科学院,也允许私人医院的成立,当然,太学院同样也设立医科,只不过一个是公立的一个是私立的,但是为了防止有人坑蒙拐骗,赵楷又再下达政策,但凡郎中者,必须要经过考核,要在当地府衙注册,医院更是要到朝廷注册。

    不过这一系列的动作,也让商人们看到了不小的商机,这人活在世上那总得生病吧,就跟吃饭一样,这里面蕴含着巨大的财富,但是他们对医院的概念又不是很熟悉,所以他们还在等待公立医院的出现,看看朝廷是怎么弄的。

    与此同时,他们已经在与蔡京联系,询问医科院的人才输出计划。

    因为现在赵楷要普及医疗机构,这人才输送计划蔡京也不敢设立的太严格,更加不敢将医科别的人才放到一起参加选秀大会,怕医科人才受到冷落,而是专门针对医科开办一场选秀大会,以此来造势。

    此决议一出。百姓当然是欢欣雀跃,毕竟每个人都会生病的,这医疗机构与他们可是息息相关的,因为这项决议是通过立法院出来的,所以立法院在百姓心中的地位瞬间增高了不少。

    至于第三项决议,看似普通,其实不然,因为这项决议也是跟百姓息息相关的,那就是盐、油和酒。

    伴随着大宋和西夏的盐马协议进一步扩大,盐的价格开始下降。盐的价格下降,在古代来说,就是一个国家强盛的标志,如果国家穷,那肯定往死里上涨盐价,毕竟盐一直都是朝廷的专营。因为朝廷现在靠着贸易、商税,财富急剧增长,那么以前的农税就变得不是那么的重要了。

    不过立法院也针对盐立法,但凡走私盐者。将会得到非常严厉的惩罚,这在无形中又加强对西军的控制,还有就是盐的价格这么低,你走私也赚不了多少。

    这一项立法赵楷是跳过群臣。直接让立法院立法,因为他知道,这盐关系到不少大臣的利益,若是拿到朝堂上去。肯定会遭到反对,但是赵楷现在渴望一个强盛富裕的大宋,这种富裕不是朝廷的富裕。而是天下百姓的富裕,他要让客人一来到大宋,一眼就能看到大宋的繁荣昌盛,所以他才会这么做,由于现在赵楷是高度集权,那些大臣也只能认了,不敢反对。

    关于西军的话,赵楷是亲自向折可存、种师道解释,希望得到他们的支持,并且承诺西夏的青盐绝不销往西北,而且会加大军费开支,保证士兵的生活,这皇帝都亲自出面了,西军将领肯定也得给皇帝这个面子,现在禁军强盛起来了,水师也得到了发展,神机营更是不可一世,种种的一切都是预示着西军的地位在慢慢下降。

    虽然赵楷打算加大军费开支,看着西军好像损失不大,其实不然,因为如此一来,等于这军费就完全掌握在朝廷手中,要是西军还拥有盐财的话,那么西军拥有非常可观的财权,可以做很多的事,这是赵楷不希望见到的,但是赵楷不可能直接针对西军去减少盐价,他必须要找到一个很好的理由,所以别小看这小小的一粒盐,里面包含了太多的政治因素。

    除了盐以外,朝廷对酒也解除了部分限制,但是对酒的生产却是更加严格了,因为酿酒得靠粮食,这个一定得平衡好,不然富人的酒喝不完,穷人连饭都没得吃,所以立法院专门为此立项,每年的产酒量必须得先通过立法院立案决定,不能无限制的酿造,必须得根据每年粮食产量来决定,不过天下无双是例外,因为天下无双多半都不靠粮食。

    可以预见的是,果酒将会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油的话,因为古代炒菜用的油是非常珍贵的,珍贵的原因当然就是因为稀少,稍微普通一点的百姓都很难享用的到。

    在李奇的提议下,赵楷决定未来五年内,要在江南地区开坑出三千万亩茶树林,专门提炼茶油,希望未来十年内,大宋百姓人人都能享用到茶油的美味。

    这绝对是农业方面的一项重大决议,当然,油也是朝廷专营,但是朝廷将种植权给予了商人,采用的还是合作的方式,商人雇佣农民去种,种来的果实卖给朝廷,朝廷榨出油来,再卖给百姓,这都是延续李奇新法的架构。

    从这三大决议可以看出大宋正在一步步走向繁荣昌盛,另外,这三大决议的每一项决议都与百姓息息相关,里面可没有半点水分,赵楷也因此获得了百姓空前的拥护,任何人都很难动摇他的皇权了。

    还有就是由此可以看出李奇经济架构已经开始成熟起来了,他以前的种种诺言都开始兑现了,故此李奇的声望也是与日俱增,虽然秦桧是宰相,但是江南百姓已经有人开始称呼李奇为国相了。

    ps:今天更莼的蓝99731400飘红,所以加一更,下午还会有一更的,等于今天更新了一万两千字,这让小希也有底气向各位求一张月票了。。。(未完待续。。)

第一千四百九十三章 无中间,无儒术

    按道理来说,这三大决议出来后,像李奇这样的大臣们肯定会迎来最忙碌的日子,但是赵楷并不想让自己的臣子就跟那拉磨的驴一样,不知疲倦的转动,他还是希望让臣子们能够劳逸结合,故此还是按例给了大臣们年假,让他们在家好好过个年。

    不过,商务局这个特殊的部门在过年期间是没有假放的,你商务局都放假,那些使臣们该找谁去谈贸易呀,还有就是秦桧也没有放假,因为他喜欢这种忙碌的生活,他就是为政治而生的,所以放假对他而言,就是一种浪费。

    当然,整个东京汴梁都还是处于节日的气氛当中,百姓们安居乐业,好不快乐。

    不过这喜悦都是小孩子们的喜悦,大人还是闲不下来,没有办法,因为根据汉人的习俗,这过年了,就要到处串门了,虽说热闹,但是也有够累的。

    李奇并没有去白时中那里拜年,因为他在大年初二就将白时中一家全部接到府上过年,一家人好好热闹热闹下,这在女婿家过年,合情合理,白夫人也没有拒绝。

    其中最高兴的当然就是李正熙,终于有了小玩伴,这几日都快玩疯了,兴奋的不得了。

    大年初八,李奇与白时中便去往太师府给蔡京拜年。李奇与白时中这一对翁婿有着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他们都是蔡京一手提拔上来的,这做人可不能忘本,故此只要李奇在京城,每年都会去给蔡京拜年。

    来到太师府门前,院公早已经在门前恭候,因为前两日,李奇已经派人奉上拜帖。

    “白老,枢密使,新年好。”

    那院公一见到白时中、李奇从马车上下来。急忙迎上去,又乖巧的将李奇手中的礼物接了过来。

    李奇笑道:“太师在家吗?”

    院公道:“在的,在的,不过如今老爷正在见客。”

    “见客?谁?”

    李奇错愕道。

    院公道:“是一个老者,但具体是谁小人也不认识,是一个时辰前来的,还请二位见谅。二位贵客先里面请,里面请。”

    “哈哈,老夫晚年能遇到神医,真是老夫的造化呀。”

    “太师言重了。这只能说是缘分。”

    “对对对,缘分。”

    这一来前院,李奇登时傻眼了,只见蔡京与怪九郎从屋内走了出来,二人交谈甚欢。他可不记得什么时候将怪九郎介绍给蔡京认识了。

    蔡京也瞧见了白时中、李奇,呵呵道:“蒙亨、李奇你们来了呀。”

    李奇错愕道:“怪兄?”

    “怪兄?”

    蔡京略带一丝诧异。

    怪九郎捋了捋胡须,哈哈道:“太师,他这是想与你平辈呀。”

    “哎哎哎,怪兄。你可别在这里挑拨离间呀,我对你可是知根知底的。”李奇说着又是一脸八卦道:“怪兄,你怎么在这里?”

    怪九郎道:“我可从不喜欢欠人恩情,我此番前来就是先将这恩情给还了。”

    李奇先是一愣。随即明白过来,如今朝廷已经恩准太师学院设立医科,沈文也非常愿意入太师学院当老师,虽然这是一个双赢的局面。谁也不欠谁的,但是怪九郎这种怪癖的性格谁又说得清楚了,他肯定是觉得沈文这个半大得小子能够进得太师学院。算是欠了蔡京一个人情,于是就来帮蔡京诊断下,要知道能够让怪九郎把脉,那真是前世修来的福气,足够偿还这个所谓的人情了。

    但是李奇不是这么想的,因为他觉得这个人情应该是欠他的,心里盘算着,改日是否找怪九郎好好谈谈这人情的问题。

    蔡京忙道:“九老弟,这么说就太见外了。”

    怪九郎手一抬,轻描淡写的说道:“有些事情还是算清楚的好,那好,我就先告辞了。”说着他瞧了眼李奇,然后大步离开了。

    白时中望着怪九郎,道:“这人真是奇怪。”

    李奇道:“老丈人,差点忘记跟你说了,此人就是十娘的师父,怪九郎。”

    “难怪,难怪。”

    白时中一听,连连点头,他曾今可是刘云熙的病人,怎能不知道这怪字辈的性格。

    蔡京肯定知道李奇与怪九郎是认识的,于是也没有做过多的解释,手一伸,将李奇、白时中请到屋内。

    李奇、白时中跟着蔡京来到里屋,坐在壁炉前面,下人奉上热茶。

    白时中呵呵道:“太师近来身体可好?”

    蔡京点点头道:“谈不上好,但是也不差,方才那神医替我诊断了一次,而且还给了我一张药方,说若无意外,老夫倒还能再活个四五年。”

    白时中皱眉道:“这神医说的是什么话。”

    蔡京道:“够了,够了,哪怕还能再活个三年,老夫都心满意足了。”对此蔡京倒是看得很开了,因为随着太师学院的成长,他的后人总算是脱离了危险,即便他不在,蔡家也不会倒,了却了一桩心愿,死也死的瞑目了。又向白时中问道:“蒙亨,你身子可还好?”

    白时中叹道:“老了,也就这样了。”

    蔡京哈哈道:“你说的好像比老夫还要老一些。”

    “我老丈人是早熟………呃。。。晚辈意思是………这………。”李奇面色尴尬,心想,看来我又说错话了。

    早熟?白时中气的指着李奇,都说不出话来了。

    蔡京却是哈哈一笑,挥挥手让白时中消气,又道:“李奇,近日朝廷动作频频,想必这其中与你肯定有莫大的关系吧。”

    李奇赶紧接过话题来,道:“关于茶油的事,倒是晚辈提出来的,其余的都是皇上亲自提出来的。”

    蔡京又向白时中问道:“蒙亨,你怎么看?”

    白时中摇摇头道:“看不懂了。”

    蔡京叹道:“是啊,这世道变得还真是快,几年前,朝廷想方设法的提高盐价。以求满足朝廷的支出,可是现在这盐价不涨反降,我朝一百多年,还是头一回降低盐价。”

    白时中道:“何止如此,纵观历朝历代,鲜有降低盐价的事例。”

    “这盐价比起粮价而言,要更加难降,其中的利益关系真是太复杂了。”蔡京对此也感到好奇,于是向李奇问道:“李奇,这其中一定有很多反对的声音吧。”

    李奇笑道:“有肯定有。特别是山西那边的人,因为解盐是产自那里,这降低盐价,他们必定要蒙受不小的损失,不过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大,其实降低盐价是大势所趋,没有人可以挡住,毕竟皇上是直接让立法院立法的,这律法都出来了。他们还能说些什么。”

    白时中皱眉道:“大势所趋?此话怎解?”

    李奇笑道:“此番降低盐价,表面上看是降低了很多,其实不然,因为我大宋货币不断在增值。如果不降低盐价的话,那盐岂不是也在涨价,只是皇上降的比较多,远低于货币增长的价位。但是扣除这部分差,其实算下来,还能接受。皇上这么做首先当然是想造福百姓,其次就是想保证货币的增长,为新货币出来造势。

    其实不说百姓了,就连多半富商都赞同,因为如今百姓生活富裕了,饮食行业又出现繁荣的景象,这盐的价格低了,饮食行业自然也是受益匪浅,更能够促进饮食行业,而饮食行业又是高税户,茶、酒、粮等等,都是朝廷专营的,多一家酒楼,朝廷就多收好几笔税前,另外我的罐头也受益不少,但是我罐头交的税那也不少,所以算下来朝廷也没有亏,还是赚了。”

    至于西军方面,大家不用说也明白其中的含义。

    “原来如此。”

    白时中若有所思的点着头

    蔡京笑道:“老夫记得几年前,你好像就提过这一点,当时听着真是觉得不可思议,哪知今日真的发生。不过当今皇上也真是有魄力了,此等重大决议,皇上竟然都不跟群臣商议,就直接让立法院颁布法案,真是令老夫感到五服投地。”

    白时中一声长叹,道:“是啊,当今皇上的雄才伟略的确要远胜于太上皇。”

    这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蔡京又问道:“那这医院呢?”

    李奇笑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