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北宋小厨师-第59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段世文见段正严痛苦不堪的表情,心中也是非常难过,但是他的能力有限,无法帮助段正严,垂首道:“陛下,臣不能替陛下分忧,真是罪该万死。”
段正严摆摆手道:“这不能怪你,是我自己粗心大意了,要不是当初我让犬子前去追捕高氏,又或者我尽早想到姚轲龙的等人,就不会酿成今日的苦果,唉,说来说去,这一切都是我自己造成的啊,怨不得别人啊。”
他真是太单纯了啊!
若是李奇有心帮他,怎还会出现这么多问题,当然这也真怪不了李奇,因为李奇并没有害他,只是没有尽力去帮他,仅此而已。
段世文道:“陛下,我们现在该怎么办?”
“你先回去吧,让我好好想想。”
“是。”
毕竟这关系到了段氏江山,段正严怎会轻率决定。
可惜上天也不帮他,在这两日内,善阐府的告急信是一封接着一封,不断有坏消息传来,这些坏消息让段正严已经濒临崩溃,头发都熬白了不少,即便是以前做傀儡的时候,他也从未这么烦恼过。
段世文看着日渐憔悴的段正严,心里更加不好受,道:“陛下,如今必须当机立断,不能再拖了。”
“是啊,不能再拖下去了。”段正严仰面一声哀叹,略带一丝无奈道:“如今能够帮我的就只有一人了。”
“谁?”
“李奇。”
“可是这………。”
段世文话刚出口,段正严手一抬,就打断了他的话,道:“我知道想说什么,可是我们已经快要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我不想瞒你,我真的没有信心能够处理好这一切,我也不想拿着我大理数万万百姓去冒这个险,只要李奇能将我大理百姓救出这水深火热之中,我哪怕是受再大的委屈,又算得了什么。”
“陛下,是臣无能啊!”
段世文见段正严心意已决,他们付出了那么的努力和鲜血,可是到头来却只是一场空,不禁悲从中来,匍匐在地,嚎啕大哭起来。
段正严双目一闭,叹道:“好了,此事就这么定了,你也用不着如此丧气,这一切还得等到与李奇见过后才知道结果。”(未完待续。。)
第一千四百零九章 最终谈判(上)
“张伯玉见过枢密使。”
“免礼。”
李奇望着面前的张伯玉,脸上有些郁闷,自从入驻这皇宫后,他就没有一日清净过,不管是在吃饭,还是在睡觉,都有可能被打扰,此时他刚刚准备吃午饭,张伯玉就跑来了,这让非常注重生活质量的李奇,感到是既郁闷又无奈。
当官难啊!
想要当一名好官,更是难上加难。
“什么事?”
李奇只能放下筷子来,因为他从张伯玉的神情就已经看出,这事一定不是小事。
果不其然,张伯玉面色凝重道:“方才南部传来消息,占城国突然屯兵边界。”
“哦?”
李奇眸子左右晃动了几下,好家伙,都不用我出声,就这么自觉,这难道就是所谓的默契。又问道:“可有开战?”
张伯玉道:“目前还没有,但是据说情况对我们南部军队非常不利,占城国明显是想浑水摸鱼,欲夺回、麻令、布政等地。”
“还没有打啊?”
李奇挠挠头,似乎还有些不满。
张伯玉好奇道:“枢密使希望开战么?”
“当然………不希望,本人可是和平爱好者。”李奇亦真亦假的回了一句,道:“你肯定是多想了,人家在国内调兵,这无可厚非,我们也不能干预,你来找我,我也没有办法。”
张伯玉道:“可是对方的用心已经非明显了。”
“但是我们没有任何证据啊!你要我怎么办?”
“这个………这个至少也应该调兵前去防守吧。”
李奇哼道:“我倒也想,可是南部的军队都还没有归顺,我的兵跑去帮谁啊?”
“呃。。。!”
张伯玉一阵无言。
“现在咱们无凭无据,等打了再说吧。”李奇大咧咧道。
张伯玉道:“万一南部那些军队投降了占城国怎么办?”
“这倒是个问题。”李奇沉吟片刻,道:“这样吧,你给我传消息去南部,就说南部那些军队是我们的敌人,谁若敢收留他们。那就是我大宋的敌人,但是谁若帮我们清理了门户,我们必将有重谢。”
张伯玉一听,你这不是要把南部那些军队往火坑里面推么。
占城国是一个屁眼大的国家,怎敢与大宋作对,他们在得到这消息后,肯定不敢招降那些人,以免惹火烧身,但如此一来,南部的那些军队就等于是孤悬在外。只能往海里面跳了。
李奇见张伯玉迟迟不语,道:“怎么?你有什么疑问吗?”
“哦,没有。”
张伯玉微微一怔,垂首道:“下官现在就去办。”
“去吧。”
好不容易才填饱了五脏庙,都还没有来得及消化,段正严就派人来询问,李奇今晚是否有空,言下之意,当然不是为了找李奇约会。真是希望今晚能与李奇面谈。
李奇也不想再拖下去,于是就派人邀请段正严前来。
当晚。
李奇、赵菁燕坐在御书房内等候段正严的到来,这事情李奇不希望有太多人的参与,所以一直以来。都是他与赵菁燕接见段正严的。
“想不到段正严这么快就屈服了。”
赵菁燕一听段正严急着要见李奇,心中对段正严此行的目的已经猜了个七七八八。
李奇笑了一声,道:“这只能说明段正严的确是一个勤政爱民的国王,他知道越往后面拖。他是没差,但是对大理百姓就越加不利,他也明白。大理的情况已经失控了,这世上只有我大宋有能力帮助他,如果他稍微自私一点,可以从我这里将钱拿走,然后赶回国内稳定大局,但是这要冒很大的风险,弄不好,大理百姓又将会迎来一场腥风血雨,但凡是一个自私的人都会为了王权,而不顾一切,显然段正严不是这种人。”
赵菁燕稍稍点头道:“以前我也听闻这段正严勤政爱民,乃一方贤主,只是被高氏控制,如今看来,外面的传言非虚。”
李奇笑道:“若非如此,我早就将大理纳入大宋的版图,哪里还会跟他玩这些有的没的。”
突然,外面响起了敲门,“启禀枢密使,大理王已经到了。”
“快请大理王进来。”
“是。”
不一会儿,段正严就带着段世文走了进来。
“大理王。”
李奇、赵菁燕起身拱手行礼。
段正严回一礼,挤出一丝微笑道:“段某三番四次来打扰枢密使,还望枢密使多多包涵。”
李奇忙道:“大理王这是什么话,于公于私,我们之间都很多要谈的,不是我去找你,便是你来找我,话说回来,屡屡让大理王亲自上门,我都感觉挺不好意思的,也请大理王多多见谅才是。”
“哪里,哪里。”
段正严已经和李奇打了几次交道,李奇这些客套话对他而言,已经形成了免疫。
“大理王,段兄请坐。”
还是李奇与段正严并排而坐,段世文、赵菁燕分别坐在左右两边。
“前日段某因一时冲动………。”
不等段正严将话说完,李奇就抬手道:“哎,大理王,我李奇肚量虽比不上你,但是也不至于小肚鸡肠,那些不开心的事就别提了。哦,对了,不知大理王处理好那事没有?”
你这不是明知故问吗,我若处理好了,还跑来找你作甚?段正严虽不傻,但实在是李奇太精明了,没有留下任何破绽,所以段正严也不敢肯定这一切就是李奇在从中作梗,不过他也不是完全就相信李奇了,只是现在他相不相信都已经不重要了,因为他别无选择,摇头一叹,道:“实不相瞒,我此番前来就是为了此事。”
顿了顿,他才开口道:“我希望枢密使能够出手相助。”
真是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啊。
赵菁燕一听,眼中闪过一抹喜色。
哈哈!终于来求我了,我布下这局也不容易,也该是我收获的时候了。李奇立刻打起精神来,道:“大理王见外了,别人我不敢说,但是大理王若需要我李奇,尽管吩咐便是,我绝不二话,当然。这只局限我私人,若是牵扯到公事的话,毕竟我上面还有皇上,必须得量力而行,也请大理王体谅一二。”
这话说的是非常爽快,给足了段正严面子,但实际上,跟没说一样,段正严堂堂一国之君。私人方面还用得着来求你李奇。
“这我明白。”
段正严试探道:“想必枢密使也知道如今姚轲龙、白毛凤等人都希望能够见枢密使一面,其中原因我就不多说了,我希望枢密使能够帮我劝服姚轲龙等人。”
“这个………。”李奇为难道:“若是我出面,恐怕不妥。”
“为何?”
李奇道:“大理王。你想想看,他们想见我那是因为他们想归顺我大宋,我若答应他们的要求,那肯定是不行的。我也绝不会做这等事,若是我不答应他们,那他们又岂会听我的。我又以何种身份去规劝他们,这清官难断家务事,更何况我只是一个外人,所以我觉得我见他们也只是在浪费时间。”
段世文听得心中困惑不已,若是这其中是他在搞鬼,那么他现在应该会趁虚而入,为什么他没有这么做,难道这一切真的与他无关,可是………可是我总是觉得此事与这人一定有莫大的关系。
想到这里,他又瞧了眼李奇,见他脸上挂着一丝歉意,非常的自然。叹道:“这都是我的过失,我也找过他们,可是结果不尽如人意,我这实在是没有办法,才来找枢密使帮忙的。”
李奇也是一叹,露出一副比段正严还要苦逼的表情,正应了那句话,谁敢比我惨,道:“家家有本难念的经,这事情不好办啊。”
段世文哀求道:“枢密使,还请你帮帮我们陛下,如今我大理国内叛乱频频,百姓正处在水深火热之中,若是再拖下去,恐怕会一发不可收拾。”
李奇道:“段使节,这不是帮与不帮的问题,能帮的我们早就帮了,我们前前后后借给你们的钱可也有一百万贯了吧,这可不是一个小数目,我何曾提过半句,可是这些是你们国家内政,我们怎好插手。”
段正严失望的望着李奇道:“枢密使,你当真没有办法?”
李奇很肯定的摇了摇头。
段世文实在山穷水尽了,苦苦哀求道:“枢密使,贵国和我大理一直都是兄弟相称,你可不能见死不救啊!”
李奇郁闷道:“我要说多少遍你才明白,我若插手此事的话,这就是干预你们的内政,且不说我暂时没有办法,纵使有办法,到时我全摆平了,那么这大理究竟是听我的,还是听大理王的,这就很难说,而且这情况必须得出动军队,万一出个什么意外,我得背上的多大的骂名啊!这事我真的爱莫能助。”
段正严见李奇坚决拒绝,心中失望之极,他怎会不知李奇干预的敏感性,若非实在没有办法,他也不会开这口,现在大理国内乱成一片,军队又分化成两派,要处理好国内叛乱,首先要处理好军中分化,这军中分化若处理不好,那么国内的事就更加不用想了,他绞尽脑汁但还是束手无策,每每想到他的子民,心中就悲痛万分,犹如刀绞一般。
正当气氛显得非常沉闷时,赵菁燕突然开口道:“话也不能这么说,记得当初这大理王的称号也是我们太上皇赐封的,而且大理王当初也答应臣服我大宋,只是当时是由高氏握权,故此两边的来往只局限在表面的形式上,没有实质的作用,如果大理王还承认当日所言,那么这也可以说成是我大宋的家事。”
李奇惊讶道:“是吗?我当官不久,你可别忽悠我,这可不是小事啊!”(未完待续。。)
ps: 求一张保底月票。。。。
第一千四百一十章 最终谈判(中)
人家赵菁燕好歹也是当今大宋皇帝的堂妹,怎么可能拿这种开玩笑。
当初高氏掌权时,段正严唯一握有的权力就是外交权,他在外交方面也做的非出色,与周边的国家尤其是大宋保持了十分友好的往来关系,他多番遣使来宋,用尽办法讨宋徽宗开心,也因此得到了很多回报,并受宋封金紫光禄大夫、检校司空、云南节度使、上柱国、大理国王。
虽然在形式上,段正严已经宣称臣服于宋,但这也仅限于形式上,其实大宋和大理还是两个国家,连藩国都谈不上,甚至还比不上当初西夏与辽国的关系,因为两国其实并没有太多的合作,直到李奇出现后,这种情况才渐渐改变。
当初掌权的是高氏,段正严只能给予口头上的臣服,如今段正严夺回了王权,他又将会怎样对待与大宋的关系,目前还不得而知。
但是李奇心里也猜了一个七七八八,他觉得对于段正严而言,与大宋结盟,认大宋为大哥,这种外交关系对大理是最有利的,因为这样不仅能够得到大宋的支持,还能维护自己的皇权。
但是天下哪有这么便宜的事,大宋再也不是以前的那个大宋,现在的大宋是寸土必争,分文必取。
赵菁燕笑道:“枢密使不知此事,也在情理当中,毕竟当初只是一道圣旨,并没有实质性的进展,所以很快就让人遗忘了。”
李奇点点头道:“原来如此。”
二人你一言,我一语,夫妻二人是默契十足,但是段正严始终保持沉默,见他不做声,李奇倒也懒得浪费口水了,反正现在他不急。急的是段正严。
段世文眼眸一转,连连点头道:“是是是,确有此事,陛下一诺千金,曾今许下的诺言,自然不会变,如今我们也愿意向贵国进贡称臣。”
段正严登时醒悟过来,赶紧点头。
又来这一招,你们这些进贡称臣的家伙,每年弄一些土特产来我大宋。带回去的全是金银珠宝,这究竟是谁向谁进贡呀。李奇笑着点点头,道:“这我自然相信大理王。”
话说至此,他便不再开口了。
段正严只能开口问道:“那不知枢密使可愿出手相助?”
李奇笑道:“我还是那句话,究竟这算作是我们的内政,还是邻居之间的帮助,这有着本质上的区别,如果是我们的内政,那我们自然不需要顾忌那么多。我现在就可以决定,但是如果是邻居间的帮忙,那我还得上报皇上,一切都由皇上来定夺。”
等你上报朝廷。那得等到何年何月去。
段正严急切道:“可是如今我大理的情况已经非常严重了,不能再等了啊。”
李奇同情道:“这我知道,但这是规矩呀,如果我擅自决定的话。那皇上会怎么看我,我这可是犯了逾制之罪,可能连性命都保不住。”
事情进展到这一步。李奇的意思已经非常明显了。
要么你大理完全归顺我大宋,否则的话,一切免谈。
说得难听一定,李奇就是在趁火打劫,但是话说回来,李奇也算是够仁慈的了,还是给予了段正严足够的回旋余地,这也是他想拉拢段正严,要是换做其他人,他才没有这耐心了。
段正严再度陷入了沉默,他隐隐察觉到,最近发生的事情没有那么的简单,这一切很可能都是李奇在幕后操纵的。
但是现在说什么都为时已晚,其实李奇早已经将一切都摆在他面前了,归根到底,还是他自己欠考虑,以至于让李奇的诡计得逞。
段世文心中是懊悔万分,他当时只把目光放在高氏身上,以为只要高氏一除,那么段氏将高枕无忧,没有想到他们与高氏只是鹬蚌相争。
赵菁燕目光一扫,不想再玩虚的,直言道:“大理王,也许你认为我们袖手旁观,非道义之举,其实不然,最近几年你们大理接连发生天灾**,又是地震,又是起火,还有三十七部的叛乱,国力锐减,这跟我大宋一点关系都没有,至于此番出兵,也是你们主动来求我们的,我们大宋不但给了你们不少支援,而且为了巩固大理王的声望,我们在最初的阶段,连一名士兵都没有派,即便是现在我们宋兵也只是在边界活动,我觉得我们做的已经足够多了,造成这一切的根本原因,还是在于你们大理内部的分裂,与旁人无干。”
段正严心想这赵菁燕的话其实也不无道理,他们大宋的确做的足够多了,即便大宋袖手旁观,那也非常正常,如果他当初慎重一点,或许就不会出现今天这种情况。
可惜的是,这世上没有后悔药。
李奇突然道:“大理王,有个问题,我一直想问你。”
段正严道:“枢密使请说。”
李奇好奇道:“对于你个人而言,究竟是百姓重要,还是王权重要?”
段正严猛地一怔,几番张了张嘴,但最终还是没有出声。
正如赵菁燕以前所言,任何一个人面对皇位,都不会轻易放手的。
李奇继续道:“非我冒犯大理王,只是如今大理百病齐发,纵使大理王再有本事,可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不管是人力上,还是财力上,都显得相形见拙,说到这里,大理王肯定是在想,若非如此,我又怎会放下身段来你们相助。
的确,若是获得我大宋的相助,这些疑难杂症倒也并非不可抚平,但是还请大理王站在我们的角度来思考下,这可不是一点点钱,一点点人都能够解决的,这需要很多的钱,很多的人,虽然我们大宋拿得出,但是还请大理王给我们一个合适的理由,这个理由不是用来说服皇上或者我的,而是说服我大宋百姓的,因为这些钱都是我大宋百姓的血汗钱,不可能因为你大理王一句话,我们就要拿给你,即便皇上答应,满朝文武也不会答应的。
当初我们答应帮你,也是有目的的,并非全是出于友情相助,而是我们想增加两边的生意来往,刺激我大宋的经济,这我一直都承认,我们大宋虽然有钱,但也不会浪费一文钱,必须得将每一文钱都花在刀刃上,现在我们已经帮你们消灭了高氏,可以说是履行了当初的承诺,然而,你们此时又来请我们帮忙,这是不是有些过分了。”
赵菁燕浅饮一口茶,用一种非常平淡的语气道:“如果都是我大宋百姓,那么我们就算是倾家荡产,也绝不会让我大宋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当中,朝廷也一定会尽心尽力处理好这些事。”
段世文皱眉道:“说来说去,你们不还是觊觎我大理。”
李奇笑道:“如果段兄要这么以为,那我也没有办法,高氏送给我们的钱,我们一定会如数归还,而且我也不会落进下石,要求你们立刻还钱,会给予你们足够的时间,等到你们恢复过来,再慢慢还,还有建昌府和石城郡的西军,我也们下命让他们陆续退出去,只是如果你们的百姓死活不肯放他们走,那可能还得你们出面,其余的事,我也绝不会插手,这样你总不会说我觊觎你们大理了吧。”
段世文道:“枢密使可敢拍着胸脯说,这一切都与你无关。”
李奇立刻拍着胸脯道:“我真的觉得这一切与我无关,如果段兄以为这与我有关的话,还请你指出来,如果真是如此的话,我一定尽力弥补。”
“你………。”
段世文睁大双眼望着李奇,但是实在无证据指证这一切都是李奇谋划的。
这要是以前的大宋,或许会因为段正严一个进攻称臣而答应下来,但是李奇最讨厌就是华而不实的话,什么叫做进贡称臣,臣就是臣,何许进贡。
李奇已经将自己的底线抛出来了,在这之上一切都好谈,但是绝不能低于这条底线,否则的话,你还是自己想办法。
可若是段正严真有办法,他还会来求助吗?
如今姚轲龙等人的那几万兵马,还有那石城郡,都已经表露出归顺大宋的决心,只要大宋在里面稍微动下手脚,就能获得十几万人,而如今大理国力已经跌到了低谷,要是再遭此重创,可能真的挽回不了了。
前些日子李奇一直在玩欲擒故纵的把戏,那是因为段正严还没有到绝境,皇权的诱惑会让他始终都有所保留,所以李奇觉得根本没有什么好谈的,如今大理各方面的矛盾都已经爆发出来,而且愈演愈烈,段正严已经被逼入了绝境,这种情况下的谈判才会取得实质性的进展,李奇也不想再拖下去了,因为大理已经是他的囊中之物,再往下拖,要是再发生什么意外,那情况可能真会面临失控。
其实前面的谈判,段正严一直还没有抛出自己的底线,要是没有足够的心理准备,他也不会来此,可是事到如今,他知道没有任何可回旋的余地了,直接问道:“枢密使,这事究竟是因谁而起,我也不想再去探究了,也没有这个必要,你就干脆一点,你们究竟想怎么样。”
这才像一个智者的话。李奇笑道:“我们皇上一直都很欣赏大理王的才华和能力,故此非常希望大理王能够帮我们管理交趾。”(未完待续。。)
第一千四百一十一章 最终谈判(下)
李奇说的很平淡,但是段正严听了,却是震惊不已,他以为此时李奇一定会狮子大开口,没曾想到李奇会提出这么一个要求来。
赵菁燕有句话说的真是对极了,和李奇说话还真是费神。
有些时候你以为他会狮子大开口时,他偏偏表现的慷慨豁达,有些时候你认为他会慷慨豁达时,他偏偏又斤斤计较,你永远猜不到他下一句是什么。
“这………。”
段正严脑子有些迟钝,道:“请恕段某愚钝,不知枢密使此话意思是?”
“就是字面上的意思。”李奇道:“我们希望大理王能够为我大宋效力,打理好这南边地区,其中包括大理还有交趾。”
这话听着是好理解,但是其中包含的意思可就复杂了,李奇先是说让段正严为大宋效力,然后用南边地区来概括大理和交趾,说到底,还是大理必须要归入大宋。
段正严眉头紧锁,沉默不语。
李奇轻轻一笑,道:“大理王,再冒昧问一句,你此番起兵究竟是为了段氏的皇权,还是为了大理的百姓。”
“自然是百姓。”
说着他又补充一句,道:“这大理江山本是我段氏打下来的,我当然也想夺回属于我段氏的皇权来。”他说的坦荡荡,并没有觉得有任何不妥。
李奇又问道:“那两者相比,孰轻孰重?”
段正严直言道:“你们中原不是有句话叫做,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不管我心里是否这般想的,但是你若这般问我,我就一定会这么回答。”
哟,还有点王者风范吗。李奇笑着点点头道:“大理王言之有理,可是我相信大理王绝不会希望见到一个奄奄一息的大理。”
说着他轻叹一声。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其实这一句话就道尽了一切,不管你心里是如何打算的,但是这个道理永远都在那里,如果大理的百姓都生活在水生火热之中,你又认为你这个辛辛苦苦夺回来的皇位能坐多久?”
段正严无言以对。
李奇继续说道:“请恕我说一句不得当的话,你们大理段氏其实早已经名存实亡,如果没有我们相助,你们根本不可能在高氏手中翻身。既然如此,为何你们为何不看开一点,我不妨直言相告,就凭你们现在的实力和你们国内的情况,你根本无法管理好这个国家,不是你无能,而是你没有足够的支持,这个道理其实你也很明白,不然你就不会来此向我求助了。”
段正严有些丧气道:“是。你说的很对,我的确是无力收拾这残局。”
李奇双手一张,道:“那为何你还要纠结这个问题,其实我们看中大理王的才能远胜过一切。换而言之,若非大理王的存在,我们真不一定就会出手相助。你们总是怀疑是不是我在其中装神弄鬼,我可以很明确的告诉你。我若想要装神弄鬼,你们根本就没有与我谈判的资格,毕竟我大宋的实力摆在这里。”
他这话也是半真半假。正是因为他相信段正严是一个人才,而且是一个心存百姓的人,所以他才会在段正严身上花这么多功夫,要是换做是李乾德、高明顺那样的人,将自己的利益视作高于一切,那他采取的又是另一种方式了。
那段世文见主上接连被李奇说的哑口无言,急忙出声道:“可是陛下与贵国皇帝一直都非常友好,难道你不觉得你这时候见死不救,有些太残忍了吗?”说话间,他眼眶已经湿润了,因为他知道自己这边已经处于一个极度劣势的境地了,几乎没有任何翻盘的机会。
“残忍?”
李奇摇摇头道:“这个词太自私了,你说我们残忍,无非就是针对大理王的皇位,而非大理的百姓,如果大理王心存百姓的话,我不觉得此时他脸上会出现挣扎的表情,从方才到现在,你们从未有过一刻想过你们大理的百姓,而是从你们的权力出发,毕竟如今的大理已经快变成人间炼狱了,百姓们是痛苦不堪,而你们还在这里为了皇位、权力苦苦挣扎,不断的在试探我们的底线,究竟是谁残忍呢?”
李奇的话正好戳中段正严的痛处,百姓和权力,两者只能取其一,这真是一个相当痛苦的抉择,而段正严一直都以为自己的出发点是百姓,可是真到这选择的时候,他又变得非常挣扎,毫无疑问,他两者都不想失去,这让他对自己的产生了怀疑,在这一刻他突然感觉自己变得很陌生,他都不知道自己真的想要的是什么。
显然,他的心理防线已经渐渐崩塌了。
李奇都看在眼里,但是现在可不是讲仁慈的时候,为了将来不再让战火侵蚀这里的百姓,唯有一个办法,就是让他们生活在一个国度下,这样就不会存在利益的争夺,因为大家都是大宋的百姓。
赵菁燕也是垂着眼皮,静静的品着茶,茶水很淡,但是她却觉得非常香甜,因为成功已经是近在咫尺了,甚至可以说是唾手可得。
过了好半响,段正严突然抬起头来,直言问道:“你说的好像只要我归顺大宋,那么我大理的百姓就能立刻走出困境似得。”
李奇点头道:“我就是这个意思,一旦将大理、交趾和大宋连成一片,对于大理或者交趾任何一块地方而言,其受益何止三倍,朝廷对于这两个地区的支援一定会连绵不断,不出两年,大理百姓的生活水平一定会高于一年前,五年之内,便会超过你们大理的鼎盛时期。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