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北宋小厨师-第56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此物名叫鹅车,乃是攻城军械当中最重型武器,车有数丈高,车前面还有一伸胫部位另高丈余,架有云梯,最高处可与这城墙平高,宽有二丈二、长三丈三、车下有铁巨轮八只,上安巨木铁棍,状似屋形,内层以生牛皮幔上,外层又以铁叶裹之,数百人可在其内藏匿,推而行之。

    不禁如此,这鹅车还是军器监最新打造出来的,里面不仅有神火飞鸦、床子弩的发射平台,而且还安装了最新的火器………暴雨梨花箭。

    每辆鹅车安置着三个发射口。

    遗憾的是,如今还没有进入机械化时代,这车得靠人推,牛皋索性让全军围绕着这三辆鹅车作战,以鹅车为单位,每辆鹅车三千人,或战车,或重步兵,或弓箭手。

    城墙上无一人知道这庞然大物是什么东西。

    李将这一问三不知,更是心下惴惴,愁绪满面道:“如若被这巨车贴近城墙,车内敌军登城如履平地也。”

    他手下一名幕僚道:“将军无须忧愁,此物虽然庞大,能否过的了这城门前的护城河还是一个未知数,若不能过护城河,此物又有何用。”

    李将一听。觉得此话大有道理,不禁又转忧为喜,暗自窃喜,幸亏我前面几日加深了这护城河,否则的话,我军根本无从抵挡这庞然大物。

    嗡嗡嗡!

    忽然,对面响起了阵阵号角声。

    终于要来了吗。李将忙道:“敌人要进攻了,准备迎敌。”

    城墙上也响起了号角声。

    战鼓忽轰天而起!

    牛皋一声令下,全军推进。

    以每辆鹅车为中心,一万大军分成三个大阵。每阵三千余人,弩、枪、剑、盾、大刀,斧头,以重步兵为主,前面战车开道。

    既然是以鹅车为主,那么这推进的速度肯定是快不了,但是却给城墙的交趾士兵一种黑云压城城欲摧的气势。

    李将站在城墙上看着宋军的阵型,窥破其阵型中暗藏玄机,心想。这应该是大宋的精锐,绝非乌合之众。不对,为何没有骑兵在?

    他突然发现敌军阵中只有极少量的骑兵,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一般这种阵型,两翼或者后面都会有骑兵护守,但是宋军全部都是以步兵为主,只有少量的战车在前面开道。

    难道是因为这庞然大物太慢了。发挥不了了骑兵的时优势?

    李将无暇细想,因为敌军已经打了过来。

    在战场上,时间过的总是那么的奇妙。你想慢的时候,它偏偏走的快,你想要快的时候,它偏偏走的慢,转瞬即逝间,宋军已经进入对方的射程内了。

    城墙之上是箭如雨下。

    当当当!

    一阵清脆的金属音响起。

    只见宋军战车的御手和重步兵均戴重盔穿坚甲,不惧一般箭矢,毅然前行,在这城墙之下确有任意纵横,万刃莫能挡之势。

    而宋军也不甘示弱,宋军的弓弩手隐藏在鹅车内,不断拉弓射向城墙上,用火力覆盖行走路线,掩护自己的步兵前进,渐渐地,城墙上不断有人开始掉落下来,摔成一团肉泥。

    而前方的盾牌兵又用大盾掩护自己的弓箭手,虽在箭雨飞下,但是宋军阵型丝毫不乱,坚若磐石,无坚不摧,兀自有条不紊的推进着。

    箭矢交飞,激荡起破空之音。

    “准备。”

    城墙上一名守将发号司令,但见数数十辆小型投石车已经准备就绪,只等宋军进入射程。

    可惜的是,宋军的投石车比他们大了十余倍,而且上面还安置了滑轮系统,拥有更远,更精确的打击能力。

    牛皋见自己的军队已经推进到了护城河前了,放下望远镜,一声令下,一飞骑高举绿旗从阵前疾奔而过。

    “放!”

    “放!”

    “放。”

    。。。。。。

    婴儿手腕粗大的麻绳在滑轮间如电流一般流动。

    啪啪啪啪!

    巨大火球如同炮弹一般,带着滚滚黑烟,飞向城墙。

    眼见这巨大的火球飞来,城墙上的士兵本能的仓惶躲闪。

    砰砰砰!

    火球落下时,火光一片,人影摇戈,连人带车,砸的血肉模糊,木屑横飞。这一轮轰炸,就摧毁了十余二十辆投石车。

    在火球的掩护下,数千人推着鹅车不断逼近护城河。

    “放,快放!”

    有道是来而不往非礼也,李将已经淡定不住了,赶紧吩咐士兵用投石车狙击敌人。

    可是这话应刚落,一阵箭雨狭闪电之势射将过来,这长箭来的极其迅猛,正是床子弩。

    如今宋军的床子弩已经都配有气垫,安置在战车上面,更为轻巧、灵便。

    砰砰砰!

    只见城墙上突然响起了爆炸声,白烟在城墙上弥漫。

    “快,快,快。”

    城墙下一阵阵急促的催促声。

    哗啦!哗啦!

    但见数百米名宋军在白烟和火球的掩护下,一拥而上,推着战车冲入护城河内,但见河中人头耸动,转瞬即逝间,只见护城河内竖立一个个桥墩一般的物体,此物正是方才推入河的战车。

    又见数百名士兵抬着外面包有铁皮的木板冲了上去。

    李将也被这白烟给呛住了,可听得城下动静大作,心中又惊又奇,不顾其它,冲到前面来,猛地挥了挥手,拨开面前烟雾,往城下一看,不禁大惊失色,疾呼道:“不好,他们要驾桥过车。”(未完待续。。)

第一千三百二十九章 广源城大战(二)

    原来牛皋在最开始一直隐忍没有动用火器,就是为了这一刻,他深知若想要攻破广源城,其关键就在于这鹅车能否过得了护城河,所以在没有逼近护城河时,宋军只是用普通的弓箭掩护大军推进,毕竟在刚进入弓弩射程时,由于重步兵外面那层无坚不摧的盔甲,敌人想仅凭弓箭阻挡宋军,是根本不可能的,唯有巨石檑木才能对宋军造成致命的打击。

    等到宋军了护城河前,牛皋再用火球或者装有的火药的床子弩猛烈攻击城墙上的敌人,其目的就是要打对方一个措手不及,掩护自己的士兵架桥。

    后方将士见到那铁桥已经初见峥嵘,不禁士气大振,齐声高喊,而那一个个战鼓手更是卯足了力气敲打着战鼓。

    咚咚咚!

    鼓声震天!

    前方将士听到这一波强过一波的鼓声滚滚而来,仿佛全身充满了力量,拼了命的架桥。

    反观交趾军那边,被这一连番的轰炸,炸的是呜呼歪哉,死伤无数,又听到对方的战鼓声越发急促,已经掩盖住了自己这边的战鼓,不禁心神大乱,不知如何是好。

    “将军危险。”

    “快投放巨石,快投放巨石。”

    心急如焚的李将顾不得那么多了,奋不顾身的冲到前面,大声嚷嚷着,可又见士兵们都慌了,他干脆亲自来到一架投石车上面,双手握起一柄大铁锤猛地敲响扳机。

    砰!

    一声巨响。

    只见两三面正在河内加紧搭桥的宋兵兵直接被砸入水中,再也没有站起来过。

    这一滚石落下,也惊扰到了河内的宋兵,他们见城墙上的白烟已经开始消散了,不禁又加快了速度。

    原本城墙上白烟弥漫,那些交趾兵连下面是一个什么情况都不清楚,都不知道该怎么办,忽见李将亲自上前迎敌。军心一下就稳定住了,都奋不顾身的冲上自己的岗位,透过浓烟隐隐河内是密密麻麻的一片,皆是大惊失色。

    李将已经看出来这弓箭对敌方的杀伤有限,于是让士兵全力用投石车轰击敌人。

    飞石落下,水花四溅,宋军被砸的也是嗷嗷直叫。

    但在河边的宋军也不甘示弱,凭借着床子弩的射程优势远程打击敌人,排排长箭无情的击杀的城墙上的敌人,掩护自己的士兵架桥。这床子弩的劣势就是准备功夫比较久。所以在面对金兵的时候,除非特定的时间,特定的环境,才能发挥其最大的杀伤力,一般情况下还是被虐,但是对方的投石车同样需要很多的准备时间,而交趾军在李将的激发下,也都是个个奋不顾身,一人倒下。另一人抬着石头上前,用弓箭射伤敌人的车兵,用石头猛攻护城河的步兵。

    不断有人从城墙上落下,不断有人沉入河底。

    战况愈发惨烈。

    李将是豁出去了。亲自上前指导,不断的催促着士兵,一定不能让宋军将着铁桥架好。

    “营长,敌人的巨石太猛烈了。发射暴雨梨花箭吧。”

    一人来到鹅车后面朝着长官急切道。

    那营长果断道:“不行,这暴雨梨花箭是掩护咱们架云梯的,不能轻易发射。吩咐弟兄们快点架好铁桥。”

    暴雨梨花箭的瞬间爆发力虽然强。但是持续打击能力差,一炮打完,很难在装第二轮弹药,所以不能轻易使用,必须得按计划行事。

    嗖嗖嗖嗖!

    忽然,空中大亮,李将举目望去,又见十余火球飞来,心中是叫苦不迭。

    原来牛皋那边第二轮抛石车已经发射了过来。

    轰轰轰!

    只可惜这远程攻击准心还是不太够,十余枚只有四个火球集中了关键位置,其余得要么就被城墙挡了下来,要么就飞过头了,没有打击到对方的阵地势力,但是因为火球的突然飞来,导致城墙上的交趾兵四处躲闪,这也为河内的士兵争取到了不少时间。

    “放放放!”

    火光还未消失,新的一轮床子弩又笼罩过来,城墙上面到处都挂着尸体,场面非常血腥。

    啪啪啪!

    啪啪啪!

    在轮番的轰击下,为城内的宋军争取了不少的宝贵时间,三座铁板桥终于搭建完毕了。

    “吼………吼………!”

    杀声震天。

    这桥一搭好,宋军上下是振奋不已,数千人推着鹅车,听得轰隆一声金属碰撞发出的巨响,三辆鹅车终于上得铁板桥,在鹅车上隐藏的弓箭手拼命的射击跌人,掩护自己的步兵推进。

    这桥都已经架好了,李将也无力阻挡宋军的推进,眼见宋军兵分三路同时渡河,密密麻麻的人影踩着铁板发出嗒嗒嗒的声音,让人心生畏惧。李将双目已经杀的通红,眼见那庞然大物渐渐逼近,歇斯底里的吼道:“快给我摧毁那该死的巨车。”

    不过这巨型战车可是李奇接手后的军器监打造出来的,质量过硬,车身皆是铁皮包制,这点火力就跟挠痒痒似得,倒是石头撞击在鹅车上落下来时,砸伤了不少士兵,但是由于中间是经过一次反弹的,而宋军又全是重盔甲,不能致命。

    眼看就要靠近城墙了,每辆鹅车上已经匍匐百名士兵,准备驾云梯了。

    藏于鹅车后面的三位营长见了,纷纷高举起绿旗。

    只见鹅车胫下一块木板突然落下,百枚箭头露出他那峥嵘的面貌,一股浓浓的寒意笼罩着城墙之上。

    绿旗挥下。

    嗖嗖嗖嗖嗖嗖!

    成百上千枚箭头突然从鹅车中射出,带着火焰火箭直冲城墙之上。

    这可不是数十枚,而是数百枚,上千枚啊!而且是同一时间发出的。

    暴雨梨花箭终于在战场中亮相了。

    牛皋也是非常期待,那望远镜几乎都没有放下来过,远远望去,就好像数百条火线连接到城墙上,场面非常壮观。

    交趾士兵见到一片片密密麻麻的火箭飞来。吓都吓死了,都不知道往哪里躲,几乎全都是呆呆的站在那里,等着被吞噬。

    “将军小心。”

    李将身旁一护卫脸都吓绿了,不容多想,猛地将李将扑向后方。

    轰轰轰轰轰!

    这一轮轰炸,只见城墙上火光四溅,爆炸声震耳欲聋,无情的火箭吞噬着一条条性命。

    但见那交趾士兵都是成片的往下掉,而且这暴雨梨花箭里面用火油箭。烟雾箭,炸药箭,而且比例都是用研究的。

    “啊………啊………!”

    白烟之中,只见十余个火人在城墙上狂奔,最后他们还是选择的跳下城墙。

    嗒嗒嗒!

    趁着敌军阵营大乱之际,鹅车上的工兵开始搭界云梯,每辆鹅车装有三道云梯,因为这鹅车本身就差不多能与城墙齐平了,故此那云梯差不多就是倾斜三十度左右。

    不消多时。九道云梯就搭建好了。

    “杀啊!”

    宋军开始沿着云梯朝着城墙爬去。

    而在云梯两边有两个站台,两边各站着五十名弓箭手,不断的释放箭矢,掩护云梯上面的士兵前进。

    此时李将早已经推开身上那尸体。站了起来,看着云梯上密密麻麻的身影,只觉头皮发麻,但他还是冷静的下达命令。道:“敌至跟前,射箭无用,皆用石砸。”

    因为宋军本就是重步兵。又是匍匐前进,你射箭几乎都被盔甲挡去,故此没有大用,唯有用石头将他们砸死,或者砸下去。

    李将能在这生死存亡之间,还能保持头脑恁地清醒,此人本事,可见一斑。

    由于方才那一轮轰炸,顶在最前面的将士已经死的七七八八了,后面补上来的几乎都是百姓,他们身手虽然不行,但是扔石头他们还是会的。

    举起大大小小的石头将朝着云梯上的宋军砸去。

    那大大小小的石块象雨点般砸向云梯上的宋军,宋军的士兵趴在云梯上无处藏身,只能活生生的被砸的头破血流,或者被砸下云梯。

    云梯两旁的弓箭手见状,拼了命的射杀那些准备扔石头的敌人,每一个爬上的云梯的士兵,可以说已经将性命交给了他们。

    而他们离城墙最近,可以非常准确的射杀敌人。

    如今鹅车已经不需要再推进了,弓箭手纷纷爬上鹅车找好位子,疯了似的射杀城墙上的敌人。

    城墙之上,因为那些百姓都没有护甲的,中箭者很难爬起来再战,损失也是巨大。

    战争已经到了白热化的地步,就看这口气谁能顶得住了。

    李将见自己这边已经渐渐被对方的火力压制了,又见对方将主力尽数安排在北面,立刻从吩咐人去其它城门调人,另一方面,他连自己的亲兵都派上了,势必要阻挡敌人。

    宋军也是前赴后继,从自己兄弟的尸体上爬了过去,九道云梯均有人跳上了城墙,抽出大刀与敌人近身肉搏。

    可惜的是在李将的指挥下,宋军的几番猛攻,均被挡了下来。

    “这李将果真有些本事。”

    牛皋放下千里眼,不禁感慨一声。

    一旁的韦平伸手道:“将军,能否给我瞧瞧。”

    在行军的路上,韦平已经见识过这千里眼的神奇之处。

    牛皋递了过去,韦平接过来一看,见自己这边将士始终无法越雷池一步,心中自是焦急万分,这么打下去可不是办法啊!忽然哎呦一声。

    牛皋忙问道:“出什么事呢?”

    韦平道:“敌人的援军赶来呢?”

    牛皋一手夺过千里眼,举目望去,只见城墙上面多出不少士兵,突然哈哈大笑起来。(未完待续。。)

第一千三百三十章 广源城大战(三)

    这人脑袋是不是坏呢?

    韦平看着哈哈大笑的牛皋,心中甚是彷徨,如今已经到了生死存亡一刻,虽然前面几番进攻,都被挡了下来,但优势还在咱们这一边,而且还依靠武器优势,用火力覆盖住了整个北门。

    可是敌人的援军已经赶到了北门,形势可能将要逆转啊!你这时候反而大笑起来,这不是脑子摔坏了,又是什么?

    李将几乎东西两面的兵力全部调集来了北门,至于南门那边,他本来就没有安排多少人防守。

    不得不说,这李将的本事还真不是吹嘘出来,亲自上阵指挥将士迎敌,数千人前赴后继,举起檑木滚石砸向宋军,再度将宋军一波强有力的进攻给击退了,并且重新又占领住每一个关键位置。

    可就在这时候,鹅车后面的三位营长突然抽出了红旗摇晃了起来。

    这红旗一出,宋军的攻势立刻缓了下来,没有继续在强行往城墙上攻了,而是靠着弓弩不断的射伤敌人,依靠远程武器来维持自己的进攻。

    可是这已经到了最后的决战时刻,宋军的进攻一旦迟滞下来,城墙上的交趾士兵的士气立刻涨了上去,飞石乱舞,檑木顺着云梯滚了下来,打宋军是节节败退,九道云梯上的攻势全部停滞不前,云梯上趴在的没有活人,只有尸体。

    李将见已经将敌人打下云梯,不禁大喜过望,胜利仿佛已经在面前了,要知道这第一战的胜利可是非常重要的,有道是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要是宋军首次攻城被他们击退了,那么接下来的的进攻。就对他们极为有利了,催促士兵坚持住,给予敌人最为猛烈回击。

    但是面对这三个庞然大物,李将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宋军隐藏在这三个庞然大物之中,再加上那厚厚的盔甲,你的弓箭很难对宋军造成致命的打击,只有靠滚石檑木,但是对方的弓弩那可是非常的犀利,对己方造成了非常打的伤害。只见城墙上挂着的尸体,几乎都是插满了箭矢。

    但是李将知道,只要宋军无法攻上城墙,下午时分必定会退去,因为他们还得把这庞然大物给撤走,不可能挨到傍晚去,他甚至已经在思考,等到宋军撤退时,是否要出城追击。因为他观察到了,宋军并没有多少骑兵掩护两翼,这是他的一个机会。嘴上又叫嚷道:“各位弟兄们,胜利已在眼前。只要我们再坚持一会,敌军必然退去。”

    “吼………!”

    如今交趾士兵见宋军已经被他们击退到了云梯之下,知道这燃眉之急已经解除了,又听得李将此话。不禁士气大振,更加奋力杀敌。

    后方韦平见自己这边的进攻已经停滞了,想要再攻上去。那真是太难了,而且必须得耗费巨大的代价,于是向牛皋道:“将军,今日想要夺下广源城,恐怕是很难了,不如鸣金收兵吧。”

    牛皋却是怒道:“岂有此理,如今我军胜利在望,你身为副将竟然说出此等伤士气的话,是何用意,望你且莫要再说,否则休怪我军法处置。”

    胜利在望?

    韦平此时才发现自己压根就没有融入到这支禁军里面,这些汉人打仗忒奇怪了,如今明明就是已经处于被动了,这是哪门子的胜利在望啊!心中非常懊恼,赌气想到,行,我就等着看你是怎么取胜的。

    李将同样也认为自己胜利在望,都快按耐不住心中的喜悦之情,不禁喜上眉梢,但同时也变得更加的沉着冷静起来,有条不紊的指挥士兵击杀敌人。

    可就在此时,后面突然动静大作。

    李将猛地一惊,这时候要是再出个什么乱子,那可就功归一篑了,忙问道:“出什么事呢?”

    他身旁一人也是一脸茫然,道:“末将且去看看。”

    可他话刚落音,一士兵跌跌撞撞的跑了上来,道:“不………不好了,将军,城内突然出现大量的敌军。”

    “什么?”

    李将一愣之下,飞起一脚将那士兵踹倒在地,道:“你胡说甚么,这敌军怎么会出现在城内。”

    那士兵被踹到在地,不禁嚎啕大哭起来,道:“将军………。”

    “住口!”李将突然抽出佩刀,不等那名士兵说完,就是一刀刺死了那名士兵,怒哼道:“此人必定是敌军派来的细作,来此妖言惑众,扰我军心。”

    话虽如此,他心里如何不明白,这名士兵口中说的绝非是空穴来风,只是如今这城墙上的战况已经到了白热化的地步,要是让城墙上的士兵得知这后方乱了,只怕会军心溃散,到时可就全完了,所以他不得不这么做。

    这时候,又有一名将官急忙忙的跑了上来,李将忙上前,低声问道:“现在情况怎么样?”

    这名将官见李将语音低沉,立刻反应过来,小声禀告道:“将士,大事不好了,城内突然冒出一千余名宋军。”

    “他们是从哪里来的?”

    “末将也不是很清楚。”

    李将眉头紧锁,难道这宋军真会上天入地,但是此时不容他去想这些,急切道:“你立刻领兵去阻挡他们,不可让他们杀到城墙上来。”

    那人道:“他们没有往这边进攻。”

    “那他们现在在哪里?”

    “他们直接杀向了东城门。”

    “东………东城门?”

    李将呆愣的眨了眨眼,对方的主力都在北城门,他们杀向东城门是为何意?想到这里,他忽然大惊失色,道:“不………不好,东城门前必有埋伏,你速速集结所有骑兵前去阻挡他们,一定不能让他们打开东城门。”

    “是。”

    。。。。。。。

    东城们。

    “弟兄们,给我杀呀!”

    只见一群手持大刀,身着各式各样服饰的大汉,冲向东城门,为首一人,正是那徐伟。

    因为这东城门的士兵刚刚调去了北城门作战了。这里的防守非常空虚,门前就三十余人,别说上去迎战了,都没有反应过来,这宋军是从哪里冒出来的?

    “啊………!”

    “啊………!”

    这些刀斧手一上来,就将门前那三十余人全部砍翻。

    徐伟急吼道:“先开城门,再放吊桥。”

    “是!”

    “起………!”

    十余人不顾一切冲向城门,齐齐用力,将那粗重的门栓给抬开来。

    就在这时,后方突然有人声嘶力竭的吼道:“快点阻挡他们。”

    徐伟转头一看。只见一队骑兵冲着他们疾驰而来,朝身边一人当机立断道:“付奔,你速速放下吊桥让杨将军入城,我去阻挡他们。”

    他又是振臂一呼,道:“弟兄们,跟我冲啊!”领着五百人手持大刀大斧就迎了上去。

    “啊………!”

    听得徐伟大吼一声,身子一矮,大刀飞起,将马前腿齐齐削断。马上骑兵直接飞了出去,硬生生的给摔死了。

    这可不是狗仔呀,这是真正的禁军呀,而且当初都参与了开封保卫战。面对金军的铁蹄他们尚且无所惧怕,更何况是这交趾的骑兵,而且他们最厉害的本事,就是砍马腿了。一刀一个准,不少骑兵纷纷落马。

    只可惜他们没有身着重甲,对方也是一刀一个。片刻间,就有百余名弟兄倒在了血泊里。

    但即便如此,他们兀自不退让半步,不顾性命,专看马腿,就靠着这血肉之躯,硬生生的挡住了对方的骑兵。

    此时城门已经大开,吊桥也已经缓缓落下。

    “不好,有埋伏。”

    城墙上的士兵突然望着前方大呼道。

    东面小道上,一支黑漆漆的骑兵飞驰而来,滚滚尘雾,转眼将近,密密麻麻的一片,至少也有两千人。

    “嗬哟,是那黑面煞。”

    一名士兵望着那白马黑甲和那一杆粗大的长枪,脸色都吓得苍白,此人正是从太平寨附近死里逃生回来的,对于这位黑甲将军至今兀自是历历在目。

    只见杨再兴一马当先,手持长枪,吊桥都还没有完全落下,他就纵马跃上,面具下一对漆黑的眸子,十分阴沉。

    “杀啊!”

    徐伟闻后面马蹄声大作,心中大喜,这一时愣神,忽觉头上刀风卷来,余光一瞥,但见对方主将一刀横扫过来,心中疾呼不妙,想要躲避,已然来不及了,心中难免一凉。

    正当这危在旦夕只见,一柄长枪横空而至,洞穿敌军主将的胸膛,留下一个硕大的窟窿。

    说时迟,那时快,一匹白马不知何时停在了徐伟身旁。

    徐伟转头仰视着,见来人正是杨再兴,忙道:“多谢杨将军救命之恩。”

    杨再兴点头笑道:“没事,徐先锋见外了,这里就交给我了,你快领人去守粮仓。”

    “是。”

    徐伟立刻领本部人马离开了。

    杨再兴言罢,再度纵马杀上,又连斩三人,掩护徐伟撤退,嘴上又吩咐道:“快放信号箭。”

    命令一下。

    他身后的百名骑射兵,取出信号箭,射向天际。

    百箭升空,在蔚蓝的天空上绽放出朵朵烟花,将天空照成了红色。

    。。。。。。

    城外牛皋见到上空的烟花,不禁大喜不已,立刻吩咐道:“速速吹响决战号角。”

    数十名号角手,立刻吹响了急促的号角。

    嗡嗡嗡!

    如浪潮一般滚滚而来的号角声,仿佛给前方正在浴血奋战的士兵们注入了一股新的力量。

    “杀啊!”

    沉寂许久的宋军,又开始活跃了起来,伴随着一阵烟雾箭射出,一个又一个是士兵再度爬上了云梯,密密麻麻的箭雨覆盖墙头,掩护着他们的进攻。(未完待续。。)

第一千三百三十一章 广源城大战(完)

    只见这城墙底下人头攒动,密密麻麻的宋兵连绵不断的攀上鹅车,仿佛刚才那一会只是时间休息了片刻,如今才开始动了起来。

    原本交趾士兵见宋军似乎已经偃旗息鼓,胜利是指日可待,可没曾想到这才过了一会儿,这节奏突然变得急促起来,还真有些适应不了。

    “啊………!”

    只见一名宋兵趟过弟兄们的尸体终于来到城墙边,他飞身一跃,奋不顾身的将前面几名举起石头的敌人扑倒在地,后来面跟来的士兵相继扑了过去,挥起大刀与敌人拼杀。

    上得城墙的宋兵没有太大的理想,没有想过胜利,没有想过自己身处何地,他们心中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多支撑一会,让后面的弟兄能够顺利爬过来,就算是死,也得在云梯前面,让自己的尸体去挡在云梯前面。

    他们做到了。

    源源不断的宋军已经通过云梯跳上城墙与敌人拼杀。

    战争再度进入了白热化。

    在这种时刻,任何一个小偏差,都可能影响导致整个战局的改变。

    “杀………!”

    城内忽然杀声四起。

    李将心神一晃,忙走到另一边,俯身一看,只见一只黑甲骑兵朝着北门冲了过来。

    这下就算他想瞒也瞒不住了,城墙上的士兵也被这杀声给惊扰住了。

    “敌军已经攻进来了。”

    “不好了………。”

    “大事不好了。”

    。。。。。。。

    这就像似瘟疫一般迅速的在交趾军队里面扩散,军心大乱,交趾兵就像是无头苍蝇一般,奔走在城墙之上,不知该防守哪一边。

    这其中多数还都是百姓,是临时征召来的,能够抵抗到如今,已经非常不容易了。而杨再兴这两千骑兵就如同一个巨石彻底将他们的脊梁骨给辗压碎了。

    反观宋军这边却是更加勇猛,趁着敌军大乱,不断涌入城墙之上,九道云梯与城墙衔接处已经有四处在宋军的控制当中,宋军就如同蚂蚁一般爬上城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