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北宋小厨师-第56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赵菁燕沉吟许久,点了下头道:“你说的很有道理,这一点我们不得不去考虑。”

    “如今同样的情况又摆在了我们面前,你说这穷地方,能生出什么大祸乱吗?我看很难,这里任何个部族都不具有成为女真族的先天条件,但是你放任不管吧,交趾又常年在这边境作乱,而且还影响着我们对大理的政策,甚至还影响到我们在吐蕃的利益。”

    顿了顿,李奇继续道:“如果将这一场战争看成是一桩买卖,那我们就先要考虑投入多少本钱,我们又将会得到何种回报,这就是背后隐藏的意义,怎么样才能将从战争中盈利?其实金国是一个很好的学习对象,但是他们一直都是以穷打富,怎么打都是赚,而我们是以福打穷。

    这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我们的兵非常昂贵,交趾的兵非常廉价,所以怎么算。我们都是亏,我们必须得精打细算,将每一步都计算好,若非如此,我也不会轻易打响这场战争,一旦我们这一步走好了,那么就将会我大宋的扩张道路打下非常好的基础,反之,要是我们被拖着在这里,不管胜与败。我们都会付出惨重的代价。”

    赵菁燕听着听着面色渐渐变得凝重起来,也许很多人都看纸面上的输赢,其实输赢背后的东西,那才是关键,如果朝廷忽视这方面的意义,那么就可能因小失大,这一粒老鼠屎也有可能坏了这一整锅粥,问道:“那你究竟是如何打算的?”

    李奇道:“我没有想过失败,我这一切的考虑都是以胜利为出发点。一旦我们打赢了。消灭了李朝,控制了段氏,我的扩张道路才真正开始,在这之前。我们都是处于付出的一方,打仗不可能不死人,不耗费钱财,本钱投下去了。接下来我们要做的就是如何将这得来的利益最大化的时候了。

    交趾很穷,其国内最诱惑的无疑是他们的国库,这笔钱人人都盯着。包括皇上,首先当然是得将军费给补上,也就是把本钱给拿回来,至于剩余的钱么,我们必须让它发挥出最大的作用,如果直接全给朝廷的话,那么对于我大宋而言,也就是改动下账簿上尾数,可能看不出有任何作用,因为朝廷如今要用钱的地方实在是太多了,就好像投石入海,得到的只是一丝涟漪罢了,但如果你将这笔钱集中起来,用某一个地方的话,那么效果将会无限放大,填平一条小沟还是可以的。”

    赵菁燕道:“所以你打算将这钱用在广西地区。”

    李奇点头道:“不错,在来的时候我就说过,南边这一代地方就是我大宋的未来。当然,如果我将这钱直接扔在广西,未来一两年,都不会有什么太明显的效果,因为成长需要一个过程,也许这时候就会有人觉得这钱到哪里去了,这仗肯定是打亏了。

    其实不然,你想想看,如果我们用这笔钱投资在这片地区,带富了这一代百姓,并且让朝廷成功的接管了这片地方,让这里的百姓接受了我大宋子民的身份,那么一旦他们富起来了,朝廷就会多出一笔无法估计的财富,其它的我就不多说了,哪怕广西赶到杭州的一半,不出三年,这钱就回来了,而且还是具有非常可观的持续性,我预计不出五年,我大宋就会因广西的崛起,而变得更加强盛,好的买卖是具有良好的持续性。”

    赵菁燕仔细想了想,皱眉道:“可是你不要忘记,我们这一仗目的是要收复交趾,也就是到了那时候,交趾也是属于我大宋的,你把交趾的钱都用在了广西,那交趾的百姓该怎么办?”

    李奇笑道:“问的好,这就是我接下来要说的,我打算将交趾的百姓全部迁移到我大宋各地去。”

    “什么?”

    赵菁燕双眼猛睁,道:“你这么做是为何?”

    李奇解释道:“如今我大宋的经济、军事,包括科技都在飞速增长,这就预示着需要更多的廉价劳动力,在几年前,因为我大宋到处都在战乱,民不聊生,导致廉价劳动力非常之多,这也是我的经济建设成功的基础,但是随着经济的增长,我大宋的劳动力不再廉价,这对于商人而言,不是一个好消息,因为这就预示他们必须要付出更多的成本。

    但是商人不会就此罢休,他们肯定会将这成本算进去,那么物价就肯定会上涨,而物价上涨,那么劳动力也一定会跟着往上涨,这就好像两个人在抬杠,最终的结果就是两败俱伤,再度出现经济危机。

    所以我们必须得未雨绸缪,添加新的血液进去,稳定住物价,将经济增长保持一个非常可观的持续性。也许你会觉得我这么做很残忍,将交趾百姓………将来也是我大宋百姓,只是当做一个廉价的劳动力,或者是一个平衡物价的工具,其实不然,交趾百姓一旦被我大宋同化,随着日子的推移,他们的后代一定会真正享受到我大宋子民的待遇,等于就是他们用一代人的代价换取了后代的幸福,话说回来,他们即便去到我大宋,也不见得比他们在交趾的日子过的差,我们大宋的廉价劳动力比他们普通百姓的日子过的都要好多了。他们赚,我们也赚,这就是双赢的局面。”

    虽说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但是相信大宋商人可不会反对自己手下多一个廉价劳动力的。

    赵菁燕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道:“还有一点,如果能够同化交趾百姓,那么也就彻底解决了交趾死灰复燃的可能性,可是你将交趾的百姓都给掏空了,那么交趾这块地方又怎么办呢?”

    李奇笑道:“有地你还害怕没有人吗?这么大一块地放在这里,这就是无尽的机遇啊!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的富商已经趋于饱和,那些小商人在大富商的压制下,很难找到生存的空间,他们需要新鲜的空气,我们就可以将这部分人转移到广西、交趾来,给予他们足够优厚的条件,宁为鸡首,不为牛后,相比起他们在杭州、汴梁半死不活的待着,还不如来这地方闯一闯,另外就是大理,我们可以从大理引渡劳动力来共同开发这里,这样就能分散段氏的实力,利于我大宋统治大理,还有在南边还有许多小国家,他们都非常穷,我们可以花钱从那边购买廉价的劳动力,我相信假以时日,交趾将会成为我大宋南边的贸易大门,繁荣昌盛也只是时间的问题了。”

    赵菁燕听得双目有些呆愣,她万万没有想到李奇心中竟然还藏着这么一个大计划,过了许久,她才醒悟过来,不禁问道:“皇上知道吗?”

    “你说呢?你认为皇上会在什么都不知道的情况下,就让领兵出征?”

    这倒也是。赵菁燕稍稍点了下头,又问道:“那你是何时就开始策划这一步呢?”

    李奇还想了想,叹道:“很久了,我想应该是在我担任经济使不久后。”

    赵菁燕惊讶道:“那岂不是在金国入侵前?”

    “要早很多。”

    “你那时候就考虑到今日,是不是有些早了,你恁地有把握击退金兵?”

    “你不能这么说,其实我考虑的很简单,就是我的一生。”

    “你的一生?”

    赵菁燕双眉一抬,随即点点头道:“是啊,每个人其实在考虑自己的一生,只是有些人的一生只有财迷油盐,而有些人的一生却包括一切!”

    说到这里,她忽然诡异的瞧了眼李奇,笑吟吟道:“你的一生应该不会到此为止吧。”

    “这是我的**,无可奉告。”李奇笑着摇了摇头。(未完待续。。)

    ps:  求月票,求推荐。。。

第一千三百一十九掌 你们太单纯了

    赵菁燕生来就是一个非常自负的女人,她自认为不比任何男人差,唯独这李奇除外,她总是以为自己能够揣摩透李奇的心思,但每每冒出这种想法时,李奇就会给她一记闷棍,让她从梦中醒来。

    而这一次她是彻底服气了,她终于明白自己看到的不过只是李奇的冰山一角,这个看上去清秀俊雅的男人,内心究竟在想什么,谁人也没有无法猜出,或者说没人能够想到那么远去。

    其实不要说她了,哪怕是秦桧,最忌惮的也就是李奇的不确定性,因为李奇做事不同于他人,像蔡京、王黼他们,他们通常是将所有的一切都隐藏的非常深,就毒蛇一样,突然伸出来咬你一口。而李奇的话,他会将所有的一切都摆在桌面上,让你看的清清楚楚,可是每当有人觉得自己已经看清楚了,然而结果总是会出乎人意料,这就是李奇最神奇的地方。

    但话说回来,这其实只是一个商人具有的最基本素质,商人在谈判的时候,合约上写的够清楚吧,但是真正的利益一般都不在合约上面,这一纸合约不过只是一个触发点,它能够衍伸出很多的利益,就看你能否发觉,一个真正成功的商人,是能够将利益最大化的。

    所以生意的谈判,不在于合约上的赚与赔,毕竟大家都不是傻子,真正的博弈乃是合约背后的利益争夺。

    当然,有一点还是不得不承认,李奇口才实在是非常了得,他总是能让人亲不自禁的去期待,往往这一种期待就很容易让人不由自主的愿意跟随他,这用后世的语言来说,就是人格魅力。

    眨眼间两日过去了。

    宁武派人来通知李奇,说他们已经有答案了。

    一场决定广西人民命运的谈判正式拉开了帷幕。

    “宁武(。。。)见过枢密使。”

    这一回。十八大部族的首领脸上多多少少都带有几分恭敬的意思。

    “诸位免礼。请坐。”

    李奇手一伸,微微笑道。

    这官亲民不代表官威就是错的,就是不爱民,真正的大官,身上自然就会散发出一种威严来,这跟中国的传统有关,即便是威严也是由内向外,显得非常内敛,像那些耀武扬威的官员,一般都是一些小脚色而已。根本就不入流,真正的大官,像蔡京那样的,一个眼神就足够了。

    李奇虽然年轻,但是在这方面也能够做到收放自如,他跟高衙内那群二货在一起的时候,你完全看不出他是一个一品大员,这其实是他的本性,而且你跟插红花的高衙内摆官架子。也没啥意思,但是在某一些地方,面对某一些人,他还是能让自己像一个一品大员。

    李奇品了口香茗。长久以来的经验告诉他,谈判前喝点水,效果是非常好的,目光缓缓由左至右扫去。道:“我非常期待的你们的决定,不知你们商量的怎么样?”

    宁武站起身道:“我们可以答应枢密使的要求,但是我们还有几个要求?”

    “说。”

    李奇极其简单的回应了一句。显然他是早有准备的,要是没有要求,那他才不放心了。

    宁武道:“其实除了财富以外,还有一样东西是我们两广百姓更加需要的。”

    “什么?”

    “尊严。”

    “尊严?”李奇微微笑道:“这两个字说简单也简单,说复杂也复杂,你还是详细说说吧。”

    宁武道:“其实道理很简单,大家也都心如明镜,常言道,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朝廷根本没有将我们视作大宋子民,朝廷对待汉人和对待我们,根本就不是一回事,就说那科考制度,在侬智高造反前,我们两广百姓一直受到歧视,虽然后来有所改善,那也不过是朝廷为了安抚我们,害怕第二个侬智高出现,给予的也只不过是一些施舍罢了,这不是我们想要的。”

    针对侬智高起义,那张端义的《贵耳集》卷下曾有简括扼要说明:“依智高发三解不得志,遂起兵于两广。”

    这宋朝科考虽然发展极快,但是也存在这不少弊端,这漕试就是宋朝的乡举,通常都是漕试中举后,才有资格上京会试,但是如果你会试落选,你就必须再返乡重新参加漕试,必须要再中举才有资格上京会试。

    众所周知,宋朝恩科特多,一年不来个几回,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开恩科立国的,但问题也就来了,侬智高家住最南边的广源州,也正是因为侬智高的起义,朝廷最后将广源州赐给了交趾的,不管这广源州是属于谁的,反正都离京城很远很远,来回一趟不容易。

    如果漕试中举后,不用再参加漕试,直接可以上京会试的,那么侬智高就可以直接在京城等下次会试,可是当时他必须又得赶回来参加漕试,在来回的路上就耽误了好几轮科考,那么这样一来,京城子弟的机会就非常多了。

    对于离汴京最远的两广百姓,这是非常非常不公平的,京城子弟都考了几回,他们才能赶上一回。

    说白了,这漕试其实就是京城大官为谋私利而成立的。

    而且当时科考非常**,侬智高自负学识了得,而且他确实也不错,可是屡屡不中,一连三次,这让他觉得非常绝望,他本想报销朝廷,可惜生不逢时,即便到了后来,他还是想内附宋朝廷,但是却被婉拒,这前前后后的遭遇逼着他起兵反宋。

    总而言之,当时宋朝廷的外交政策真是不忍直视啊!

    当然,汉人看不起这些少数民族,也的确是存在的。

    李奇在这方面做了不少功课,道:“那你们想要怎么样?”

    宁武迟疑了一下,道:“自然应该受到与汉人一样的尊重。”

    李奇笑呵呵道:“你好像挺不自信的。”

    宁武没有做声,他对于这方面的确不是很自信,因为这么年过去了,朝廷始终还是保持对他们的歧视,即便是偶尔施与恩惠。那也只是表面功夫。

    李奇摇了摇头。

    宁武皱眉道:“枢密使不肯答应么?”

    “你误会了。”李奇笑道:“我只是觉得你们太单纯了。”

    单纯?

    所有人都惊诧的望着李奇,这个词用在他们身上好像真的不是很恰当。

    “不瞒你们,在来这里的路上,我一直都还在考虑怎么跟你们讨价还价,但是现在看来,根本就不需要了。”李奇笑了笑,道:“算了,还是我来教教你们该怎么谈判吧,谈判的关键首先你必须得开出一个对自己非常有利的条件,这不是没有诚意。而是给双方一个讨价还价的余地,不然还要谈什么,直接签约就行了啊。”

    宁武听得是似懂非懂,道:“枢密使的意思难道是………是我开的条件太低了。”

    “不是太低,是相当低。”李奇苦笑的摇摇头,道:“你们好歹也动脑筋想想,即便与汉人一样,你们还是吃大亏啊!就拿这科考来说吧,这两广是什么教育环境。穷乡僻壤,方圆百里都难找出一个好老师,而汴梁了,师资力量是强的可怕。更为重要的是,考试是考汉人的东西,你们拿什么去和汴梁百姓比呀,说的直白一点。这两广百姓还就是考不过汉人,这不是说你们的天赋不行,而是条件不行。其余方面同样也是如此,这里落后杭州、汴梁太多了,不可一下子就赶上,你们的起点落后汉人太多了。”

    宁武等人听罢,觉得此话大有道理呀,可是对于两广百姓而言,能与汉人齐平,他们就已经非常满意,不敢奢求太多。

    “那不知枢密使的意思是?”

    李奇这么一说,宁武真的觉得自己特单纯了。

    李奇道:“当然得区别对待,拿甲乙丙三个等级来分,汴梁学子在那么好的学习条件下,肯定是非甲不取,不然他们也对不起这优良的学习环境,但是对于两广人民而言,能够拿到乙丙,就已经非常不错了,证明他们的天分不弱于汴梁的学子,这中间的差距就在于先天条件上面,这种人朝廷应该加以培养,不知你们听说没,朝廷最近已经开始在整改科考制度了,也将会根据各地的学习环境,增加一些等级的划分,不能一视同仁,应该给与像两广这地方的学子一些优惠的条件。”

    宁武欣喜道:“此………此话当真?”

    “当然,朝廷现在的政策,就是不放过任何一个人才。”

    李奇说着又挥挥手,道:“算了,算了,还是由我来说吧,让你们这些人提条件,非得越整越苦。除了高考以外,最令两广百姓关心的就是赋税了,同样的,在两广的经济体系没有完全的成型时,朝廷不打算征收当地居民的赋税,相反,朝廷还会给予足够的支持,帮着两广百姓大力开垦荒地,推动贸易,等到两广百姓富起来后,朝廷才会开始征收赋税,这一套制度已经在燕云地区施行了,那里的契丹人也是深受其益,但是具体怎么把,还得等朝廷完全接管这里,了解这里的民情后,才能够施以具体方案。”

    不可思议!

    在坐的人真的觉得自己是在做梦,宋朝廷竟然会做出这么有良心的事,这太不像朝廷的风格了,不过这也难怪,他们对朝廷的印象,至今还停留在宋徽宗时期。

    李奇继续道:“关于这些方面,我暂时无法具体说明,只能告诉你们朝廷目前的政策走向,总而言之,就是朝廷这一次是决定整顿两广,务必做到在我大宋版图内,没有一块穷乡僻壤,但是有一件事,必须要现在做,相信从这件事也可以表明朝廷的对两广的政策,那就是平反侬智高。”

    “什么?”

    所有人大惊失色,其中还包括杜明、牛皋。

    这侬智高那就是两广的方腊,是朝廷的死对头,当初朝廷不禁将侬智高一家人斩尽杀绝,差点都将侬智高灭族了,狄青当年可也杀了很多人,弄得当时侬氏族人为了避免屠杀,只得改成农姓。

    基于宋朝的尿性,自开国以来,无数次宽恕外侵者,并且还以德报怨,不愧为君子之国,但是对于内患者,宋朝还真是没有姑息过,一般采取的方法都是赶尽杀绝,不留后患。

    所以当李奇提出为侬智高平反时,在场所有人都震惊不已。

    李奇心里非常明白他们脸上的震惊之色,又笑道:“你们没有听错,朝廷决定为侬智高平反,并且将会给予谥号,而且将会恢复侬氏。”

    站在角落里的农哥,愣了好一会,突然抹了抹眼角,喜极而泣,他祖上本也是侬氏族人,只是后来改性为农,如今终于可以拾起祖上姓氏,这对他或者说对于整个侬氏,都是一件非常非常值得高兴的事,就好像拨开乌云见日一般。(未完待续。。)

    ps:  求月票。。。

第一千三百二十章 臣服(周一求推荐)

    作为一个百姓,可以很纯粹的做某一件事,但是作为一个官员,一般很难做到,因为但凡是官员他做的每一件事的背后,多多少少都带有政治意义。

    对于平反侬智高而言,这件事的本质其实是非常好的,非常明智的,只是这话从李奇口里说出,那么就具有相当重的政治味道了。

    这侬智高之所以被定义为反贼,那都是站在朝廷的角度来看的,你都起兵造反了,这不是反贼又是什么?而且侬智高起义,严重影响到了汉人在岭南地区的利益。

    但是对于这片地区的百姓而言,这侬智高就是英雄,因为当时整个邑州(当时广源州也是归邑州管辖的。)都处于一种极度被剥削的情况下,南边交趾是不断的骚扰广源州的百姓,逼迫当地百姓贡献财物,而这些土司为了自保,为了扩张自己的实力,也是拼了命的剥削百姓,那边朝廷多多少少也要从这里拿点回去。

    所以当时的邑州百姓那真是比江南的还要惨好几倍,在三面夹攻下,当地的百姓实在承受不了了,终于爆发出来了,时势造英雄,侬智高在这时候站了出来,占领了广源州等一些地方,其中还包括交趾的一些地盘,他也因此得罪了交趾,他知道自己这点人不是交趾的对手,于是就想归顺宋朝,宋朝一听他跟交趾结怨了,根本就不愿搭理他,哪怕是一件官袍都不肯赐予,侬智高实在是没有办法,只能挥师北上攻宋,但最后还是被狄青给打败了。

    侬智高虽然死了,但是他的起义还是给宋朝廷敲响了警钟,宋朝廷赶紧在广西施行了很多政策,安抚民心。

    所以,这侬智高对于这片地区的少数民族而言。那是大大的英雄。

    往大方面去说,这就是一种民族间的隔阂,朝廷若想完全接管这里,就必须消除这层隔阂。

    李奇平反侬智高,其目的之一,就是要博取当地百姓的好感,消除他们心中的怨气,为将来朝廷接管这里铺路。另外,侬智高在广源州非常有声望,而李奇一旦出兵。这一站很可能就是广源州,如果广源州的百姓得知这个消息后,肯定心生感激,而且侬智高起兵的初衷,是要对付交趾的,这对李奇的进兵是非常有帮助的,话又说回来,虽然这是对的,但是这只是一个纯粹的政治决策。

    其实宁武他们又何尝不是了。这谈判一开始,他们不谈钱,不谈自己,却谈什么尊严。为什么?还不就是为了自保。他们必须得抓紧找个机会,先获取当地百姓的民心。

    因为如今的情况对于他们而言,还真是进退两难,话都说到这种地步了。他们若不归顺朝廷,朝廷真的出兵来剿灭他们,他们只能步侬智高的后路。可若归顺的话,一旦交趾灭亡,他们又将何去何从,朝廷真的会不会信守诺言,谁敢给这个保证,而那时候当地民心就是他们的一个护身符,如果他们深得当地百姓的民心,你朝廷要动我,可就得多一层顾虑。

    都是一群狐狸啊!

    李奇开始发挥自己的演技了,道:“不错,当初侬智高的确犯了一些决定性的错误,但这不可磨灭他的功绩,当初他在广源州时,曾带领广源百姓奋力抵抗交趾的侵略,这是值得表扬的,也是值得尊敬的。”

    此时宁武已经反应了过来,心中对李奇的魄力倒是生出几分敬佩来,道:“我非常赞成朝廷此举。”

    “这是朝廷应该做的,当时朝廷犯了不少错误,如果当初接纳侬智高,或许现在又是另外一番景象。”李奇沉重的叹了口气,又抬起头道:“但是现在说再多,也不能改变历史了,但好在我们还可以改变现在,我们应该要完成侬智高当初那一个单纯的梦想。”

    牛皋听得都快流泪了,心里却想,难怪枢密使能写出神雕侠侣这等感人肺腑的故事来,这故事说的真是太感人了。

    故事?要是这李奇知道他此时心中所想,一定会将他连降三级。

    宁武一听,我这要求都还没有说完,你就绕走了,赶紧道:“枢密使,其实我们还有一个要求。”

    李奇吃惊道:“还有?”

    宁武看到李奇吃惊的表情,还真有些不好意思说了,但是如今他可是代表整个广西的土司们,道:“我们非常愿意归顺朝廷,就算为咱们大宋献出自己的性命,也在所不惜,可是我们还有很多族人,他们不见得会相信朝廷,我们也必须考虑他们的意见。”

    什么族人,无非就是问我要护身符。李奇真不想再绕下去了,很坦率的说道:“各位,这事完全在于一个信任上面,如果你们不相信朝廷,朝廷就算给你们一百道圣旨,你们同样也安不下心来,如果你们相信朝廷的话,这些问题就根本不存在了。”

    宁武一听,觉得还真是这么一回事,政治可是相当冷酷的,倒也不知道该如何说了。

    李奇又道:“其实你们心中的担心,我很能理解,换做是我,我也会非常忐忑不安的,但是你们已经来到了一个十字路口,你们都必须做出的选择,而我要说的是,这对于你们,对于我,对于整个大宋都是一个转折点,我希望我们能够站在一起迎接这个即将到来的伟大的时代。”

    伟大的时代?

    宁武心中不自觉的跳动了一下,又与其余人用眼神交流了下。

    李奇心中也在思考,又道:“我到时有一个办法,或许能让你们更加放心?”

    “什么办法?”宁武赶紧问道。

    李奇道:“很简单,由各位出任朝廷的代表,帮助朝廷宣传。”

    “宣传?”

    李奇嗯了一声,道:“如今当地百姓对这个崭新的朝廷恐怕还不是很了解,但是任何事都不能阻挡朝廷接管这里,如果这里都还是一片空白,那朝廷打交趾的意义何在。”

    众人均想,对呀。他说的很有道理,既然朝廷决心要覆灭交趾,那么肯定就是铁了心的要整顿这里,不然的话,中间这一块都是空白的,朝廷又如何掌管交趾,如果我们此时不答应的话,那么朝廷肯定会不惜一切的来对付我们。

    李奇又继续道:“既然朝廷已经决心要接管这里,首先当然要让当地的百姓明白朝廷的政策,明白朝廷做这一切都是为他们着想。此非一日之功,这中间就需要一个宣传阶段,那么就肯定要有人来帮朝廷宣传,而这个任务交给你们,我觉得真是再适合不过了。

    首先,你们在当地都是非常有名望,有地位的人,多数百姓也都认识你们,说句话兴许比我还管用一些。这也是朝廷需要你们的地方。

    其次,你们可以在宣传的过程中,重新定义自己,曾经的你们是土司。是一方霸主,是山大王,说句不好听的话,百姓对你们的印象或多或少都有些不好的方面。现在你们可以借此重新塑造自己,将自己定义为一个大宋的官员,只要你们按照我说的去做。我可以保证,你们可以洗刷在百姓心中不好的形象,同时还能获得更多人心,这比我说一万句担保的话要有用的多。毫无疑问,这是一个双赢的局面,同样也能表现出朝廷的诚意。”

    韦平突然插嘴道:“但是现在自始至终这都是枢密使的片面之词,朝廷是个什么意思,我们还不得而知。”

    “你总算说了一句聪明人该说的话了。”李奇不但不以为意,还狠狠夸了韦平一句,突然拍了几下手,道:“拿出来吧。”

    马桥点了下头,随即进到后堂里面,过了一会儿,马桥就走了出来,只见他端着一个托盘,而托盘上面放着不是金银珠宝,也不是美酒佳肴,而是权力,一道道象征着权力的圣旨。

    宁武等人看的是目瞪口呆,这玩的太大了吧。

    李奇笑道:“这里一共有五十道空白的圣旨,是我出征前,皇上送给我的,我可以用这圣旨任命任何一个人,你们不相信我,也应该相信它们吧。”

    赵楷很明白一个道理,就是用人不疑,李奇此番南下,肯定要任命一些官员,这是可以预见的,而邑州离汴梁太远了,来回一趟真是不容易,既然赵楷已经让李奇全权做主,他当然不会吝啬这几十道圣旨。

    话说到这里,李奇已经将他所有的底牌都给拿了出来,剩下来的,就是要等这些土司给出他们的答案了。

    同样的,宁武他们似乎也找不出任何拒绝的理由了,而且他们也没有拒绝的资本,如果他们拒绝,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