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北宋小厨师-第5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段世文听得大喜不已,道:“枢密使说的可是真的。”
李奇点头道:“当然,如今我江南已经恢复往昔,若是想要再进一步。扩展与你们大理的贸易,已经是刻不容缓了,但是话说回来,我们不会白白援助你们。我们希望段正严夺回权力后,对我大宋商人完全开放,然后与我们一起扼制交趾。以求做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李奇的“坦白”,更让段世文是欣喜若狂,有道是无利不起早,若是就凭他的一句话,大宋就无偿捐助,那他肯定会怀疑李奇的用意,如今倒是让他更放下心来,道:“贵国陛下与我国君主想的真是不谋而合。”
“要是这样,那真是再好也没有了。”李奇笑了笑,道:“我们大宋的援助计划,一直没有改变,你没有忘记两年前我与你说过的话吧,想要我援助你们,首先第一步,你们必须要让我们看到你们的实力。”
段世文忙道:“这个枢密使请放心,当初我将枢密使的话转达给我们国王后,国王他非常的开心,还称赞枢密使此计甚妙。在贵国的支持下,我们国王暗自派人在民间招兵买马,如今已经招募二万兵马,只是………。”
说到这里,他甚感为难的瞧了眼李奇,原来刚开始那一年,李奇命人扮作商人,混进商队里面,送了不少武器钱财给段正严,但是由于江南当时还处于恢复期,没有能力供给粮食,但是李奇也给了不少钱,让他们自己在国内购卖粮食。
可是由于李奇知道金国肯能会在去年进攻,于是在送出第一批援助给段正严当资本后,就停了下来,全国上下全力抗金,这第二批援助也迟迟没有下文。
李奇略感歉意道:“你也知道………。”
段世文连忙道:“这我们明白,贵国蒙此大难,难免有些力不从心,但是我们国王兀自坚信贵国能够笑到最后,于是我们国王坚持将计划进行下去,为此他还偷偷变卖自己的财物,以求能得招手更多的人马。”
李奇笑道:“不错,不错,这也证明我们并没有看错人,你们国王真是有远见,有魄力啊。只是这才二万兵马,是不是太少了一点。”
段世文叹道:“这真的不能怪我们,因为这事只能暗中进行,我们国王又不能露面,为了躲过高氏的耳目,我们只能按照枢密使的吩咐去做,东招一些,西招一些,还得让他们分散开来,连一个领头的人都没有,能够招收两万兵马已经是非常不错的了。”
李奇表示理解的点点头,他非常明白,这造反讲究的是一呼百应,而是一般都是在战争的过程中,不断的壮大,可是他们连个领头人都没有,而且目前一直都在按兵不动,是很难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了。
ps:状态不佳呀,竟然又忘记今天是周一了,不知现在求一张推荐票上榜是否晚了。另外,月票榜上堪忧呀,本人不喝酒的,只能求一张月票压压惊。(未完待续。。)
ps: 求月票。
第一千二百三十九章 西夏独立
李奇的沉吟不语,让段世文感到非常的忐忑,如果李奇不满意,那他们之前的努力可就都白费了,赶紧道:“我知道,这点人的确有些少,但是枢密使请放心,一旦我们国王振臂一呼,这人数立刻会翻上一番。枢密使或许还不知道,在我大理三十七部中,有许多部族的首领是非常支持我们国王的,只是目前怕走漏风声,故此我们国王并没有向他们发出邀请,但是一旦开始了,他们这些人一定会来投靠我们的国王的。”
汗!我不过就是想想,你用得着这么紧张吗。李奇笑道:“段使节误会了,你们做的已经足够好了,是我们没有给予你们足够的支持,对此我也甚感歉意,同时我们对你们最近的努力,也感到非常的满意。”
原来是我多虑了。段世文轻轻松了口气,道:“多谢枢密使能够体谅一二。”
李奇又问道:“那不知你们国王下一步打算怎么做?”
段世文皱了皱眉头,显得有些为难,叹道:“枢密使,我们国王非常体谅贵国,但是这事恐怕不能再拖了,恐迟则生变啊,若是一直按兵不动的话,新组建的军队恐怕会人心溃散,而且前些年,三十七部曾反过一次,虽然如今已经被镇压住了,但是高氏与他们的关系,还是非常紧张,再加上最近几年高氏的内讧,我们国王认为这是一个机会。”
他说的高氏内讧,就是高氏的相位之争,自从后大理时期,这相位都是采取世袭制,而且段氏不过就是一傀儡,等于这相位就是皇位,当然会引起争夺。
在大理第三代中国公高泰明死后,他的弟弟高泰运篡夺了相国之位。但是几年前,高泰明的儿子高明顺又夺回了相位,也就是如今大理的宰相。
虽然高明顺夺回了相位,但是他一直都在竭尽全力稳固自己的地位,其政策也是对内不对外,因此高氏内部派系的明争暗斗就一直没有停过。
李奇点点头道:“你说的很有道理,这事必须得尽快进行,可是你们国王如今还在皇宫,可有办法逃脱?”
“这请枢密使放心,我们已经做了万千的安排。只好贵国点头了,我们国王随时能够脱身。”
段世文说着从袖中掏出一张地图来,正是他们大理国的地图,平铺在茶几上,道:“我们国王第一步打算夺取我大理西北面的建昌府,这建昌府刚好与贵国搭界,而且这里还是我大理的盛产粮食之地,若能夺取这里做大本营,一定会事半功倍。”
李奇瞧了眼。见这建昌府不禁与宋朝搭界,还与吐蕃搭界,恰好的是,与建昌府搭界的吐蕃政权。在童贯上次出兵河湟地区时,就已经归属了大宋,他沉思半响,才点点头道:“你这个主意不错。建昌府的位置这么关键,一定有重兵把守,你们可有把握?”
段世文道:“建昌府附近的部族都是向着我们国王的。只不过高氏也在与吐蕃和贵国的边境安排重兵把守。”
说到这里,他又瞧向李奇。
李奇道:“你想我们直接出兵?”
段世文点了下头。
李奇摇摇头道:“关于这一点,我早就说过了,师出无名呀,如果我们直接出兵的话,必将会引起我们与你们大理的正面冲突,这会影响到我大宋在盟友心中的形象,至少在这最初的阶段是这样的,我想皇上是不可能答应的。”
段世文听得一颗心登时坠了下去,他们这些虾兵蟹将,再加上几个部族的,想要与大理的正规军刚正面,那还真是够呛,但是如果不夺取建昌府,那就只有夺同样与大宋搭界的石城郡,但是石城郡离大理的都府太近了,而且也靠向交趾,地理位置更为重要,不为明智之举。
李奇瞧段世文一张苦逼脸,道:“我们大宋虽然不能直接出兵,但是可以暗中给予你们支持。”
段世文一听,双目充满希望的望着李奇。
李奇笑道:“我们可以暗中动用吐蕃的兵力将建昌府的兵力拖在边界,再给你们最先进的武器,想要夺下建昌府也不是什么天方夜谭,不过你们一定要快,打他们一个出其不意,只要你们能够夺取建昌府,我们的武器就会源源不断的涌入。”
段世文一听,大喜不已,道:“如此甚好,甚好啊!”
李奇笑了笑,又道:“对了,高氏如今和交趾的关系怎样?”
段世文愣了愣,叹了口气道:“他们的关系一直都是非常不错,暗地里还结为盟友,其实他们这么做的原因,就是为了抗衡贵国。”
这用不着你来挑拨,老子清楚的很。李奇微微点了下头,并没有做声。
段世文也不知道李奇究竟在想什么,又在试探道:“到时如果我们成功了,高氏很可能会请求交趾相助。”
“所以你们一定要做好这方面的准备啊!”
“那………那贵国呢?”
李奇没有直接答复,而是道:“你放心,我们已经拿定注意支持你们,自然不会容许这钱都打了水漂,你只要明白一点就可以了,那就是你们国王掌权,对于我们大宋而言,重要性不言而喻。”
这一句话让段世文彻底放下心来,连连点头。
李奇又道:“关于第二批援助,我其实已经筹备的差不多了,甚至连粮食我都已经准备好了,我打算还是让商人运送到你们手中,但是我会分几批送,你们一定要小心,这粮食若给人抢了,那我们可没有多余的粮食了。”其实李奇还隐瞒了一点,那就是宋朝最精锐的禁军早已经在江南待命了。
段世文喜道:“这个还请枢密使放心,我们早已经安排妥当了。”
有个内应,还真是不同一些。李奇笑着点了点头。
段世文与李奇一直谈到天明,将一些细节方面的事宜给确定下来,时间就定在明年的三月份,据说每年这个月份,段氏皇帝都会出宫入寺,为今年的春耕祈福,而且一待就是一个月,反正他也没有啥事做,段正严打算借此机会逃出高氏的控制。
关于段正严如何脱身,李奇真的就是爱莫能及了,但是话说回来,你们要是连这都做不到,那你们还有什么能够值得我信任。
时间非常紧迫呀!
待一切商量妥后,段世文就赶紧命快马会大理,告诉段正严一切照原计划行事。而李奇也修书一封给岳飞,将他们调集粮食准备支援段正严,于此同时,赵楷也下达圣旨,命折家军负责吐蕃方面的事宜。
而段世文在李奇与赵楷商谈完,得到更为确定的答复后,也就赶紧起身回国去了。
然而,就在段世文走后的第三日,西边传来一个震惊天下的消息。
西夏在十一月末,正式对外宣布独立了。
由于李奇早就安排人在西夏等候消息,一旦西夏有任何举动,就必须以最快的速度通知东京,所以消息才能这么快就传到。
原来李察尔回国后,就立刻将宋朝廷的意思禀告给了他们的国王,西夏上下一致认为,这是一个独立的好机会,因为宋金在经过这一番大战,都是大伤元气,很难在短时间内恢复过来,他们西夏虽然也出兵了,但只是与宋军打了一场遭遇战,并没有什么损伤,实力得到了完好的保留。
不仅如此,金国如今还得处理高丽和耶律大石这两个麻烦,可以说是自顾不暇,此时若不独立,一旦金国缓过这口气,就更加难独立了,再加上金国屡屡派人来问罪,又不履行当初的盟约,将对西夏的战略要地全部握在手里,这让西夏朝廷觉得金国对他们也不怀好意,与其这样相互猜忌,还不如将这层窗户纸给挑破了。
而且,独立并且能够得到大宋的认同,这是西夏一直希望得到的,因为以前就是宋一直想吞并西夏,夺回这片马场,导致西夏只能选择两面逢源的政策,如今宋朝廷那边都已经给出了非常明显的暗示,西夏国王觉得没有什么理由再阻止西夏独立了。
于是西夏国王一方面暗地里联系上耶律大石,一方面又派人去云州交涉,希望金国能够履行当初的承诺,将土地归还西夏。
身在云州的完颜宗翰一听,气的差点没有将那来使给砍了,当初宋军杀到云州时,若是你们给点力,老子的云州岂会让宋军分割一部分去,我现在没有去找你们算账,已经算是非常克制了,你们竟然还有脸来问我要土地。
完颜宗翰一番怒骂后,将西夏使节给轰出了云州。
西夏上下早就料到了,于是待西夏使节回国后,西夏立刻以此为由,批评金国不讲信用,没有履行当初承诺,那么当初两国的誓约也不能作数,对外宣布独立,西夏国王加冕,脱下那虚伪的面具,成为真真正正的皇帝。
当这个消息传到宋朝廷后,朝中所有的大臣都是大吃一惊,唯独二人除外,那就是李奇和赵楷,这对他而言真是一个天大的好消息,如果高丽那边再成功的话,那么金国无疑被孤立了,这对于建国不久的金国而言,真是糟糕透了。(未完待续。。)
ps: 求月票,求推荐。。。
第一千二百四十章 剑指交趾
而在西夏独立的消息传来的当日,身为三衙总管的种师道也终于回京走马上任了,对于种师道迟迟未归,赵楷也表示理解,他反而希望种师道能够在北方与宗泽一块,巩固燕云地区的防御。
翌日。
天才蒙蒙亮,一辆马车就缓缓来到了种太尉府正门前,从车上下来一人,正是李奇。李奇站门前,望着这府邸,苦笑的只摇头,道:“转来转去,还是转到这里来了。”
这座府邸乃是赵楷赐予给种师道的,说来也巧,以前这里正是蔡攸的府邸。
片刻,里面突然响起一个洪亮的声音,“燕云王莫不是在睹物思人。”
只见一个老者身着官服从门内走了出来,虽须发皆白,但精神矍铄,步履生风,来人正是种师道。
原本在历史上,种师道在此时已经去世了,但那是基于宋钦宗贪生怕死,昏庸无道的前提下,在靖康年间,割让三镇给金国,又不肯在河北地方布防,大好机会,却没有把握机会,可以说种师道是活活被气死了,如今不同了,宋军大败金军,而且赵楷即位后,又非常器重种师道,直接让他统管三衙。
虽然这有些晚,但是这还是让种师道心情一直处于一种非常愉悦的状态,故此精神反倒是更胜以前,可谓是人生喜事精神爽。
“李奇见过种公。”李奇上前恭恭敬敬的行了一礼,又笑道:“种公真是慧眼如炬呀,毕竟我与蔡攸还一同共事过。”
种师道哦了一声,道:“这老夫为何没有听过?老夫只听过你们两是水火不容。”
李奇笑道:“种公难道忘记了,我与蔡攸可曾一起扫过东华门,而且还不止一回了。”
种师道愣了下,随即哈哈大笑起来,声如洪钟。又道:“对对对,老夫差点都忘记这事,你们二人当初为了此事,可是出尽风头呀。”
什么出尽风头,是出丑吧,这个种公真是年纪越大,就越为老不尊了。话虽如此,但是李奇一点也不介意,试问哪个朝中一品去扫过东华门,这也是一项纪录呀。笑了笑道:“种公精神矍铄,老当益壮,身体更胜往昔,真是可喜可贺呀。”
种师道呵呵道:“这你说的还真是没错,老夫今年感觉身体似乎真的比以前好多了。”
“是吗?那真是我大宋之福啊!”
李奇听得也是非常高兴,又伸手道:“种公请。”
种师道望着前面那辆马车,打趣道:“堂堂燕云王驾着车来接老夫上早朝,这老夫可真是受不起啊。”
“顺路,顺路。”
种师道哈哈一笑。与李奇一同上到马车内,而后马桥驾着车,缓缓向皇宫行去。
车内。
李奇道:“我原以为种公要与种二爷过完年才回来,没想到种公在年前就赶了回来。”
种师道捋了一把大胡子。道:“其实在你回京不久,老夫就想着要回来了,承蒙皇上隆恩深重,赐封老夫太尉。统管三衙,老夫感激涕零,也希望用着最后一口气。为我大宋做些什么,只是老夫先去了一趟燕山府,又与宗泽一见如故,这才耽误了归程,老夫真是愧对皇上啊!”
李奇道:“种公莫要妄自菲薄,其实皇上也希望种公能够帮助宗知府巩固燕云,况且,这一年内,也没有什么战事。”
种师道摇摇头道:“话可不能这么说,你不是还安排船队远赴高丽吗?”
李奇道:“对对对,差点都把这事给忘记了,关于高丽战事,种公怎么看?”
种师道笑道:“你小子这么狡猾,还用得着问老夫么。”
李奇嘿嘿一笑,不答这话。
种师道道:“要论水战,金军无论如何也不是我们的对手,我们就派了船队前去,是输是赢,暂且不说,即便打输了,我们大可以跑回来就是了。”
其实他还有一句话没有说,那就是还得高丽为此买单。
李奇笑了笑道:“这我不是没有办法么,要是派兵去的话,那咱们还不如直接向金国宣战了。”
“你说的很对,其实老夫也挺赞成这么做的。”种师道点点头,道:“老夫来之前,曾也听到一些关于高丽战事的事情,金国已经派完颜银术可领兵前往长白山一带。”
李奇皱眉道:“如此说来,金国是打算来真的?”
种师道摇头道:“我不这么认为,金国刚刚与我大宋打了一场大战,要是再兴师动众,他们也承受不起,而且金国并不想对高丽用兵,不然的话,当初灭辽后,就应该是去打高丽,而非我大宋,关键就在于花这么大力气去打高丽,他们也图不到什么,我估摸着完颜银术可此去,多半是就是吓吓高丽,希望能够高丽能够臣服,最多就是稍稍打一下,不会发生大规模的冲突。”
李奇笑道:“要是这样的话,那我就放心了,高丽花了这么多钱,至少目前为止,他们是想与金国决一死战,只要金国不打算动真格的,那高丽战事无忧矣。”
种师道点点头道:“老夫与宗泽也都是这般想的,再加上西夏与金国断交,金国就更加不可能与高丽动真了,哦,宗泽还希望能够借此探明那里的地形,如果有咱们的军队驻扎在金国的后方,那在战略上,我们与金国的差距就会缩小许多,不过,这就得靠你那三寸不烂之舌了。”
“这我已经有打算了,但是目前我们的第一轮牌已经全部打出去了,还得看金国如何应对,不管怎么说,我们已经渐渐的掌握了主动权。”李奇心里也算是稍稍松了口气,又正色道:“其实我原本还打算派人去催催种公早日回京。”
“出什么事呢?”
种师道见李奇一本正经的模样,递去两道询问的目光。
李奇道:“因为我马上就统兵南下了,所以必须得请你老回来主持大局。”
种师道略感惊讶道:“这么快?”
李奇嗯了一声,道:“大理局势已经不能再拖了,如今出兵计划已经提上日程了。”说着他又将大理的局势与种师道简单的说了一遍。
种师道听后,沉吟半响,道:“老夫虽然没有与大理交过手。但是老夫毕竟活了这么写年,对于大理的情况,老夫也有所了解。由于南方民风彪悍,故此大理兵力还是比较强盛的,在大理以南的不少国家还都得向大理进贡,不可小觑啊。如果是直接出兵大理,老夫不太赞成,毕竟我大宋也是刚刚从战火中走出来,须得休养生息,不能急于用兵。但是如果我们只是在后面支援段氏,这倒是可行的,高氏和交趾一直狼狈为奸,不断的在我大宋南边边境弄一些小动作,实为可耻,如能由段氏掌控大理,对我们而言,的确是好事一件。”
李奇突然道:“若仅仅是大理的话,我都可能不会亲自前去。”
种师道双目一睁。道:“难道你的目的是交趾?”
虽然上回李奇就说过要开辟南方战场,但是种师道没有想到来此如此之快,而且李奇这一次就要同时对付大理和交趾,这让种师道有些始料未及。
李奇点头道:“正是。此番出兵的目的,就是要收复交趾,顺便再报当初交趾在南宁大屠杀的一箭之仇。”
种师道听得眉头深锁,忧虑道:“你或许还不知道。我大宋西军在北方受损倒还只是其次,关键是在南方受到不少重创,神宗皇帝时期。我大宋曾也出兵交趾,但是却大败而归,关键在于当时北方局势还是非常紧张,朝廷一味的求快,但欲速则不达,故此顾此失彼,但这还只是之一,还有就是西军根本无法适应南边的气候,这战都还没有打,就有不少人因为疫病而死,战斗力也是大损,所以我一直都不赞成派西军前去南方作战。但是我大宋精锐部队,全都在西北,如果你不派西军前去的话,那么就只能依靠南边的禁军和韩世忠手上那一点东南军,一旦失败了,西军前去援助,只会造成更大的伤亡。”
李奇道:“这我明白,我也从未打算调派西军前去,而且我早就派岳飞令从北边归来的禁军偷偷南下,适应当地的气候,虽然贸然进攻交趾固然不可取,但是我们可以将交趾的军队引诱出来,在外面围杀。”
“你的意思是?”
李奇道:“高氏与交趾的关系可谓是水乳交融,而段氏一直倾向于我大宋联合,我有理由相信,交趾是世上最不希望大理重归段氏统治,一旦大理战局开始偏向段氏,那么交趾必定会出兵支援,到时我们就可以在大理围歼交趾的主力,我们再与才大理军队联合,一同进军交趾,如此一来,就可以很好的弥补我们人数上的欠缺,而且有大理军相助,我们也能够事半功倍。”
种师道沉吟许久,道:“这倒是可行,但是真正战局是千变万化的,能否做到如此,那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李奇道:“这我知道,但是这的确是我们最好的一个机会,可不能让它白白流失,我也没有空跟他们耗下去,毕竟我们的真正的敌人,还是北方那只强大的老虎,我们必须要赶在金国前面,安顿好后方。”
种师道点点头道:“你说的很有道理,段氏和高氏之争,的确是一个良机,但是此番出征,你必须要慎重,因为南边不管是天时地利还是势力分布,都是非常复杂,一不小心,将可能血本无归,甚至还可能引发更大的战乱。至于东京方面,老夫会看着的,你不用担心。”
对于种师道的良告,李奇全然接受,道:“那就有劳种公了。”(未完待续。。)
ps: 求月票,求推荐。。。
第一千二百四十一章 五位夫人?(求月票)
大殿中。
刚刚回京的种师道先是将北方局势,跟赵楷说了一遍。
赵楷得知燕云局势已经非常稳定,而且在宗泽的管理下,燕云的百姓也渐渐接受了大宋子民的身份,安居乐业,不禁大喜不已,狠狠褒奖种师道、宗泽等人一番,毕竟皇帝也是需要功绩的,收复燕云,安抚百姓,这都将会记入史册当中,而且也会让百姓对当下的政权充满信心。
其余大臣自然都是欣喜不已。
谈论完燕云地区事宜后,赵楷突然道:“关于西夏独立的消息,诸位爱卿应该已经知晓了,而且西北也传来了消息,西夏将会派使节前来,从行程上看,西夏使节肯定是赶不上元旦朝会了,可见他们并非是为了元旦朝会而来,不知诸位爱卿对此有何看法?”
陈东率先站出来道:“启禀皇上,微臣以为这只不过是西夏故技重施,他们见我们大宋打败的金军,故此择强而附,此乃小人之心,不可深交。”
赵楷点点头,但是没有说话。
又有人站出来道:“皇上,陈御史说的不错,西夏一直以来都想独立为王,但是因其国弱小,故此不得不依附强国,如今西夏独立,必定会惹火金国,仅凭西夏那点点兵力,根本不是金国的对手,所以微臣以为,西夏此番派使节前来,居心叵测,意在挑拨我们与金国的关系,而我大宋刚刚与金国重修旧好,若因西夏而得罪金国,是为因小失大,非明智之举。”
由于赵楷和李奇的计划,都是暗中进行,故此朝中许多大臣都不知晓,只有那么几个人。凭借着自己的才智猜到一些,但是他们也不敢肯定。
赵楷又笑着点点头,还是不予置否。
李纲站出来激昂道:“我们与金国结盟不假,但谈不上什么得罪不得罪,我们有我们的原则,只要在不违反盟约的情况下,我们做什么,还轮不到金国来评头论足,若是这也怕,那也怕。那跟以前还有何分别。”
他一直都是属于强硬派,生平最讨厌的就是向别人卑躬屈膝,他针对的不是这件事该如何处理,而是方才那人的那番话。
赵楷兀自点了几下头,向种师道问道:“种太尉你生在西北,也与西夏打过不少交道,不知你对此事有何看法?”
种师道站出来道:“回禀皇上,由于老臣前面未在京城,故此关于西夏使节此番前来的目的。老臣未能知晓,也不知如何应对。但是前几年,西夏与我大宋的来往非常密切,而金国在与我大宋结盟的情况下。还多番挑拨我们与西夏的关系,甚至还强制西夏出兵我大宋,老臣不知道当时金国是否有人害怕我大宋遣使问罪。”
这话听得好像是有气无力,但是不少大臣听罢。均两边脸颊发烫,就好像被人打了几个耳光似得。
秦桧站出来道:“臣以为种太尉说的极有道理,此事我们应该根据我们自己的利益去定夺。跟金国没有半点关系。”
他跟在李奇身边这么久,也习惯用利益这个词来衡量一切。
“二位爱卿说的不错,这的确与金国无关,诸位爱卿勿要将心思放在那些毫不相干的事物上面。”赵楷语气平淡,但是意思已经非常明显,又道:“那不知秦少宰以为我们应该如何应对?”
秦桧道:“微臣以为,西夏此番前来,无非还是为了两国的贸易而来,与西夏恢复贸易,对于我大宋而言,也是利大于弊,何乐而不为了。”
赵楷笑着点头道:“那么此次谈判,就交予你和经济使去办吧。”
“啊?”
秦桧愣住了。
赵楷道:“有问题吗?”
“微臣遵命。”
秦桧忙长身一礼,目光却掠过一旁沉默的李奇。他方才之所以失态,那是因为他一直都以为这事一定会交给李奇去跟进,一直以来也都是李奇在负责所有的外交事宜,没有想到赵楷一句话,就将这任务交给了他,心里愕然不已。
早朝结束后,赵楷又派人将李奇、种师道请到后宫,针对开辟南方战场,做最后商谈。
其实关于开辟南方战场,赵楷、李奇对此都有一直有所保留,他们都不想将此事提到朝堂上去议论,因为他们都知道,这一定会受到不少人的反对,故此在战争的初期,赵楷没有公开的打算,恐怕最早也得等到大宋真正意义上出兵后。
这也是为什么赵楷将与西夏谈判的事宜,交给秦桧和白浅诺的原因,因为李奇当时已经不在京城了。
至于种师道么,人家堂堂三衙统管,你想瞒也满不住啊。
三人从中午一直谈到三更天,李奇、种师道才告退,经过此番商谈,大体方针已经定下来了,关于军队调派,确定由岳飞领四万禁军精锐和韩世忠统领的两万水师,总共六万军队。
因为李奇在元旦前后还有不少事要安排,故此他将会在元宵节前后远赴江南,接管南方战局。
。。。。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