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北宋小厨师-第40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奇解释道:“这一道菜的工序虽然没有佛跳墙那么的细腻,也没有无相那么繁琐和严格,但是可也不简单,一共有一零八道工序,严格来说,这道菜从昨天下午就已经开始制作了,直到方才才完工。”
“那岂不是花了整整一日?”宋徽宗抬眉道。由于无相在前,所以花一日做一道菜,也不会给宋徽宗带去太多的惊讶,要知道无相可不知道花了多少日啊!
李奇点头道:“正是。这道菜与佛跳墙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都是需要将每样材料分开处理,也就是说,先将每样材料都烤熟,而后才将它们一一装入,最后再将整只羊装入骆驼里面,一起烤,让每样材料的味道融为一体。”
“原来是先烤熟,再放入其内。”
蔡京先是点了点头,又问道:“可是,你这又是怎么一一放入的呢?”
李奇笑道:“关于蛋、鱼、鸽子、鸡这些都很简单,只要先烤熟,再一次装入肚内,最后用针线缝上就行了,关键是如何将羊放入骆驼里面,若是工序跟将鸡装入羊腹的一样,那么线容易被火烧断,或者承受不住腹中羊的重量而崩断,以至于烘烤的过程中,羊可能会破腹而出,所以,我选在从骆驼的臀部将羊装了进去,因为在烤的过程中,臀部受力是最小的。”
臀部?众人听着下意识的将目光转向了骆驼的臀部。一人突然惊呼道:“骨针?”
但见骆驼的臀部从最上面至腹部末端有着一条长长的口子,宛如蜈蚣一般,但这并非用线缝成的,而是用一根根用动物骨头磨成的骨针缝合而成,整整齐齐,密不透风。
李奇手一指道:“这里一共有八十四根骨针,我之所以选择骨针,主要还是骨针是很难被烧断,而且,骨针还不会破坏骆驼的味道,也更加干净。”
众人登时恍然大悟,频频点头,恐怕世上也只有金刀厨王能想出这点子来。
总算是解释清楚了,李奇也是长出一口气呀,拍拍手,叫醒众人,呵呵道:“好了,各位,现在可以品尝这道美味的佳肴了。但是,我还是得按列说上一句,这道菜的价值现在已经完全展现出来了,一人一贯,不二价………哎哎哎,各位别瞪我呀,规矩如此,在下也没有办法,这一贯觉得不算高………不是吧。难道各位想要吃霸王餐,各位可都是有地位的人………别推别推………好吧,我就知道是这样。”
没有一个人理他,全部围了上去,将李奇扔出人群外,心里还骂道,你小子已经吊了我们半天胃口了,这等紧要关头,谁还有功夫去付钱呀,真是不知所谓。
那些酒保可不敢因为客人们没有付钱。而据卖,要知道皇帝都在其中呀,手拿小刀,招呼起客人们来。
失策!太失策了!原本还想靠这道菜大赚一笔,没曾想到这群道貌岸然的家伙,竟是一般土匪,真是岂有此理,早知就应该先收钱,再破腹。真是亏大发了。李奇站在人群外,眼眶瞬间红了,心里狠狠骂道,吃吧。吃吧,保佑你们被这卡路里原子弹给炸的灰飞烟灭。
这一道菜虽然量大,但是人更多,其实分起来。每人也就那么一点点,连这道菜所包含的美味都不能吃全。
不一会儿,这道菜就被瓜分干净了。盘中只剩下了一些散落的米粒。
鲜嫩可口的烤鱼,外面焦黄发脆,里面肉绵软鲜嫩的烤全羊,等等,让人吃的是流连晚饭,回味无穷啊!
这些大臣狼吞虎咽,吃的那叫一个香,那叫一个美呀!
“嗯嗯,这骆驼肉还真是好吃,不柴不腻,外脆内嫩,满口是香。”宋徽宗虽是皇帝,但是骆驼肉还是吃得少,所以他这一口就选择了这骆驼肉,一手端着一小碟子,陶醉不已的感慨道。
蔡攸开始装成一副美食家的模样,道:“皇上,这乳鸽肉恐怕也是不遑多让啊,其肉质细嫩,滋味鲜美,特别是这皮,如果我没有猜错的话,这上面还涂抹了一层蜂蜜。”他说着目光瞟向李奇。
他其实懂个屁的美食,这么说无非就是想在宋徽宗面前找找存在感,其实他除了会拍马屁,脸皮够厚以外,其余的都不能与蔡京相比,这也就是为什么他在宋徽宗心目中的地位总是要比蔡京低一个档次,毕竟人家宋徽宗虽不是一个好皇帝,但绝对是一个艺术家,你得有这方面的才华,才能成为他的知己呀!
靠!没看见老子正烦着么。李奇没好气道:“看我作甚,不用钱的东西肯定好吃呀!”
这小子怎就恁地不识好歹啊!蔡攸当即怒道:“你说甚么?”
李奇对于蔡攸,一直都是采取刚正面的策略,就是不买你的账,你有本事咬我呀!凑过头去,笑嘻嘻道:“我说不用钱的肯定好吃啊。”
蔡攸道:“皇上,你听见没有,他这也是在讽刺你呀,当治他犯上之罪啊!”
李奇很无辜道:“英国公,你这告状可是无凭无据呀,我说的只是实话实说而已,何来的讽刺一说,这方面你应该很清楚才是,你家不就有很多免费的东西么。”
“你………。”
宋徽宗对这方面看的极淡,他反而乐于参与其中,也经常与李奇暗地里较量,摇摇手,乐呵呵道:“爱卿,你与他斗了也不是一天两天了,难道还不了解这小子么,这时候,你越是跟他斗嘴皮子,他就越是欢喜,咱们吃的越香,他就越生气,你让他一个人生闷气去吧。”
蔡攸一听,倒也是的,脸色一变,朝着李奇呵呵道:“是又怎样?我就是不给钱,你拿我怎地?”
狗日的,你丫忒无赖了!李奇骂道:“英国公,就你这脸皮啊,恐怕就是放到火上烧上个三天三夜也能保持完好,丫太厚了吧。”
“你敢骂我?”
“谁叫你不付钱还恶人先告状,我不骂你骂谁啊!若是不服,咱们上外面弄弄摔跤啥的,也好给皇上和各位大人助兴啊!”李奇十分嚣张的说道。
对付蔡攸,他可是最喜欢用武力的了。
这还是朝中一品和三品大员么,简直俩无赖了呀!
他们二人是越说声音越大,周边那些大臣们看的是瞠目结舌。
蔡攸气的已经快要抓狂了,可惜身边连个下人都没有,即便有,这可是李奇的地盘,也打不赢啊!哭丧着脸道:“皇上,李奇他欺人太甚,你可得替微臣做主呀!”
宋徽宗轻咳一声,小声道:“爱卿莫要怕他,与他去较量较量,朕定站在你这边。”
蔡攸登时傻了,这皇帝忒无良了吧,你这不是把我往死里坑么,这小子可真会对我下狠手的呀!宋徽宗瞧着蔡攸一脸呆像,幸灾乐祸的哈哈一笑,转而朝着蔡京问道:“爱卿,这道菜你觉得最好吃的什么?”
蔡京也是给李奇递去两道颇有深意的目光,示意他见好就收,再怎么说蔡攸也是他儿子,你这不是打蔡家的脸么。而后才道:“皇上,老臣以为这道菜最美味的莫过于这米饭了。”
“此话怎说?”
蔡京笑道:“若是老臣没有尝错的话,李奇是将所有的调味料拌入米饭当中,而后将米饭散入缝隙当中,用米饭来给骆驼、羊、鸡、鸽子来调味,但是,反过来说,这米饭也吸收了各种食物的精华,称之为最,亦不为过。”
李奇笑道:“太师说的极是,这米饭的确是最精华的部分。”
宋徽宗方才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在肉上面,倒是忽略了这米饭,听他们这么一说,不禁吃了一小口米饭,但觉这米饭的确是非同寻常,干香滑嫩,入味极深,仿佛这一口就尝尽了这一道菜所有的美味,点头道:“二位爱卿说的不错,这米饭的确十分美味。”
ps:品尝完美食,可别忘了投月票和推荐票哦。(未完待续。。)
第九百六十五章 世纪盛宴(十)
“鸠占鹊巢”这一道美食,不禁给客人们带来了味觉、嗅觉、视觉上的享受,而且它独特的烤制方法,也成为了众人津津乐道的话题。
要真说起来,其实方才那破腹的步骤,更加令人回味无穷,现在回想起来,都觉得十分有趣,让人难以忘怀。
虽然这道菜十分美味,但是客人并没有吃很多,也没有很多让他们吃,宋徽宗也就是每一样品味了一小口,但即便如此,他们仍觉有些饱,于是没有在这做过多的停留,去到外面,慵懒的漫步在街道,沉浸在美食的海洋中。
不知不觉中,已经来到了街道的中末端。
赵桓突然手往前一指,道:“前面怎地站着那么多人?”
宋徽宗举目望去,只见一家店门前围着不少人,人头耸动,心觉好奇,正欲上去一看。李奇眼眸一转,忽然指着左边一家店道:“皇上,你方才食用过很多油腻的食物,何不上这家店吃一些解油腻的东西,实不相瞒,这家店里面有两种新式的天下无双,另外,菜式几乎没有是任何油腻,风味极其独特。”
他这么一说,立刻转移了宋徽宗的注意力,也觉腹中有些油腻,笑道:“新式的天下无双,那朕可得进去瞧瞧。”
一行人立刻进了这家店,里面十分安静,并没有坐满。这种情况,在这条街上还是头一次遇到。宋徽宗心中好奇,问道:“怎地这里并没有多少人?”
言下之意,就是在说,你小子说这里菜式独特,但是为何没有多少人来此。
“陛下!”
一人上前来,躬身行礼道。
这人正是藤吉三木。
李奇笑问道:“滕吉先生,这里的菜式比起你们日本菜式,如何?”
藤吉三木略显尴尬。但还是拱手道:“金刀厨王的厨艺,真是天下第一,滕吉服了。”
从他们二人的对话当中,不难听出,这里乃是具有日本风味的菜式。但是如今的日本料理还是孕育当中,甚至可以说世上还没有日本料理一说,自然不能与李奇做的料理相比。
宋徽宗呵呵一笑,道:“滕吉先生,你们日本风味的菜式,似乎不怎么受人欢迎呀?”
滕吉三木忙道:“陛下有所不知。其实方才这里也是坐满了人,只是前不久一股极其浓烈的香味,将客人都吸引走了。”
宋徽宗等人一听,立刻恍然大悟,那香味肯定是方才那一道“鸠占鹊巢”散发出来的。蔡京笑道:“那为何滕吉先生没有去?”
滕吉三木如实道:“实不相瞒,在下方才也去了,只是在下不习惯吃油腻的食物,于是看了一会,就回来了。在下还是喜欢这里的美酒佳肴。”
李奇伸手示意道:“皇上,咱们还是坐下来说吧。”
“也好,也好。”
由于这家店里面也没有椅子,只有桌子和布垫。于是几人来到靠窗户的一张圆桌坐下,这张圆桌比较大,也比较矮,最多能坐下十个人。
几人盘腿坐下。一个酒保就立刻上来询问。李奇道:“先来一壶梅酒和两壶清酒,菜等会再上。”
因为前面宋徽宗等人已经吃了不少,若立刻上菜。恐怕效果会大打折扣。
“清酒?梅酒?”
宋徽宗诧异道:“这就是你说的那两种新天下无双?”
“正是。”
宋徽宗疑惑道:“可是,这清酒自周朝就已经存在了。”
李奇笑道:“此清酒非彼清酒,皇上待会一尝便知。”
很快,这酒就上来了,一共三瓶,由于如今是冬日,故此,饮酒方式,采取了热饮。酒气与腾腾热气一同冒出来,散发出一种凛冽香味。
酒保小心翼翼的替在桌的每人斟上一杯清酒。
宋徽宗一瞧这酒清如水,而且酒气独特,当真是与原有的清酒大有不同,端起酒杯小酌一口,只觉这酒带有一股清冽的气质,抿在口中毫无混浊之感,不禁点头赞道:“口味纯正,绵柔爽口,能列入天下无双之中,果真都是上等好酒啊。”
这清酒也就是后世的日本清酒,但是由于现在还没有,李奇只能勉为其难的将其纳入了天下无双的系列内。
李奇笑道:“其实这种酒是微臣前年的时候就开始酿造了,直至今时今日方酿成,这一种清酒也是根据黄酒的酿法,经过稍稍改动,令其味道更佳纯正。不仅如此,这一种清酒还有男女之分。”
李邦彦听得惊奇不已,道:“你说什么?这酒也有男女之分?”
宋徽宗连忙道:“李奇,你快与我等说道说道,这酒如何分男女。”
操!果然是一群淫人呀,但凡将男和女放在一起,你们就这么感兴趣。李奇暗自鄙视了一番,嘴上还是解释道:“其实要分起来很简单,有道是男人似铁,刚硬无比,女人似水,柔弱娇媚,这酒也是同样的道理,若用硬水酿造成的清酒,就成为‘男人之酒’,若用软水你酿造成的酒就称之为‘女人之酒’,方才各位尝到的这种带有凛冽酒气的清酒,便是‘男人之酒’。”
蔡京皱眉道:“水都不是软的么?何来软硬之分。”
糟糕!忘了这年头还没有软水硬水一说,我该怎么解释了,用太专业的术语,他们又听不懂!李奇稍一沉吟,道:“敢问各位,水泉与雨水可有分别?”
宋徽宗身居宫中,对此倒是不太了解。但是藤吉三木走南闯北,见多识广,沉吟道:“多数泉水带有丝丝甘甜,但是雨水却是无色无味。”
李奇点头道:“不错,但凡有味道的水,就可以称之为硬水,比如井水、泉水﹑溪水﹑江河水,若无味且来自上天的,便可以称之软水,如雨水、雪水。都说女人是上天赐予男人的,水也正是这个道理。”
其实这只是李奇一种很笼统的分法。在后世软水硬水分法可是需要专业的器材,关键是测量水中的钙、镁化合物等化学物质,一个厨师若要参加什么重量级大赛,对于用水的标准可是要达到非常精细,软水和硬水必须得区分开来,但是话又说回来了,在后世,水污染太过严重了,你很难得到纯天然的硬水或者软水,所以。一般来说,这水方面,后世的菜式永远都不能达到完美。
这也是为什么虽然如今的调味料远远不能跟后世相比,但是李奇做出的菜式味道不减反增,那就是因为这年头的材料比后世强了不知道多少倍,味道极其鲜美,就拿猪肉而言,后世的猪肉绝对不能与之相比呀,对于李奇而言。这简直就是梦寐以求的宝库呀。
宋徽宗哈哈笑道:“李奇,你这番见解倒是十分独特,好一个女人是上天赐予男人的,哈哈!”
靠!老子说了这么多。你丫就记住这一句,什么意思啊!李奇听得真是不知该笑,还是该哭。
蔡京呵呵道:“想不到这水原来还这么讲究。”
李奇点头道:“太师说的不错,在厨艺里面。很多菜式都需要指定的水,才能将食物的美味发挥到完美,酒即是水。更加不用提了。”
李邦彦指着剩余的两瓶酒道:“李奇,那这两瓶哪瓶是‘女人之酒’呢?”
李奇反问道:“左相,我们这里都是男人,为何要喝女人之酒?”
李邦彦一愣,随即一脸淫笑道:“李奇,话可不能这么说,道家都有阴阳融合一说,酒当然也是如此,男人当喝‘女人之酒’啊。”
宋徽宗等人立刻哈哈大笑起来。
这群老淫棍,总有一天,你们会死在女人的肚皮上。李奇故作羞涩一笑,拉开与这群淫棍的距离,手朝那白玉色的酒瓶一指,道:“这一瓶便是‘女人之酒’,剩下那瓶就是梅酒。”
李邦彦立刻朝着酒保一个劲的挥手。
那酒保又替他们每人倒上一杯清酒,这酒看上去与前面哪一种就倒是没有任何区别,但是却少了凛冽的酒气。
宋徽宗等人都迫不及待的酌了一小口,只觉这酒柔美味甜,余味清爽柔顺细腻,称之为女人之酒,亦不为过啊!
李邦彦叫好道:“好一个‘女人之酒’,真是名符其实啊!”
蔡京越品越发好奇,道:“想不到仅仅是水的差别,味道竟然差别恁地之大。”
李奇解释道:“其实其中道理很简单,由于这酒是软水酿成的,故此发酵并不完全,米中糖分无法转化为酒精,故此带有甜味,味道柔和。”
虽然从字面上,宋徽宗等人难以理解其中意思,但是结合李奇前面说过的,以及多年来的品酒经验,他们也猜了个七七八八,纷纷点头,趣味横生。
品酒就跟品女人一样,永远都是男人天生的嗜好。
品尝完这清酒后,接下来自然就是梅酒,梅酒往简单方面来说,就是梅子酿成的酒,但是由于蒸馏酒是李奇带来的,故此,这一种用梅酒与蒸娘酒酿成的梅酒,宋徽宗等人还从未喝过。
这酒一倒出来,就知非凡品。
但见香槟色的液体沁入酒杯当中,散发出阵阵香味,色香诱人。
就这尊贵的颜色,已经不用说太多了,宋徽宗等人二话不说,立刻就品尝起来了,酒入口中,初时只觉果香甜柔、后又觉酒味浓烈,两样风情交揉一体,遂格外令人沉醉。高俅都不禁感慨道:“此酒喝起来犹如浓缩梅子汁一般,真是说不出的浓郁和甜蜜。当真是天下无双啊!”
其余人也是纷纷点头,赞不绝口。
ps:酒过三巡,可别忘了投月票和推荐票哦。。。(未完待续。。)
第九百六十六章 世纪盛宴(终)(六千字大章)
品尝完美酒后,宋徽宗突然觉得有些遗憾,有酒怎能无菜了,这说不过去呀,而且,要知道这梅酒可还有开胃的作用。又觉有些肚饿,于是道:“李奇,有此等美酒,怎能无菜,快些将这店的风味菜式呈上来吧。”
“这个………。”
李奇搓了搓手,很是为难呀!
这小子真是太气人了。宋徽宗哪里不明白,赶紧朝着梁师成挥了挥手。于是乎,几个大佬们又开始凑份子,将饭钱给付了。
李奇这才点了下头,酒保们立刻开始上菜。
这一道道佳肴呈上以后,几乎是摆满了圆桌外圈,但是中间还留着一个空位,显然还有一道菜没有上,而且这道菜规模可不小,可即便如此,仅凭这已经呈上的菜,就已经是让人震惊不已。如果说那道“鸠占鹊巢”只能用“壮观”来形容,那么桌上的菜式唯有用一个“美”来形容了。
还没有等众人从这些美丽的菜式当中醒悟过来,这最后一道菜就呈上来了,就那椭圆形的瓷盘,足足有两尺来长。
当这道菜放于桌上后,只见盘中有着一条“大鱼”,准确来说应该是用各种肉片组成的,首尾翘起,在“鱼身”和周围点缀几片正面绛红、反面翠绿的紫苏叶,又有片片肉片叠起,犹如大海的波浪,又如朵朵盛开如娇嫩的白莲,使人感到仿佛置身于美丽的花坛中,色彩和造型如诗如画,如梦如幻,美不胜收。更重要的是,它是那么的栩栩如生,突出了刺身“生”的特点,使人感到这条鱼仿佛仍在水里游动。
真是太美了,美到了让人都不想动筷去破坏这一副美景。这就好比用剪刀剪烂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一般,要遭天谴呀。
日本料理,用一句话便可概括它的特点,那就是………用眼睛去品尝。
中国菜讲究的是色香味俱全,但是日本料理不注重嗅觉上的享受,它更加注重的是视觉上的享受,好不好吃那倒是其次,但是一定得好看,不好看,哪怕是做的再好吃。也是浮云,简单来说,就是你可以败絮其中,但是一定得金玉其外。
强烈的视觉冲击,让宋徽宗等人已经沉醉其中,不能自拔。过了好半响,他才反应过来,摇头惊叹道:“美!太美了!”
李奇笑道:“这一条‘鱼’是由扁口鱼(比目鱼)、鲤鱼、鲫鱼三种鱼,还有蟹肉、鹿肉、鸡肉组成的。也是专门为皇上你准备的。”说着他手往每人面前那个小碗一指,道:“这刺身再配上由滕吉先生从日本本土带来的山葵泥,味道更加美味。”
“山葵泥?”
宋徽宗好奇的望着边上那小碗,但见酱油汤汁中带有点点青绿。
李奇解释道:“这山葵泥与我大宋的芥末有些相似。但是要更加辣一些,配上这刺身是在适合不过了。”
这山葵泥也是就是后世日本称之为哇萨米的原材料,是日本料理最常用到的调味料,中国是的属于黄芥末。不是一种植物,但是如今的山葵在日本还是广泛应用与中草药,没有应用的饮食方面来。然而。去年年节的时候,李奇就已经委托滕吉三木从日本弄些山葵种子来,准备引进这种植物,然后做成芥末再去赚日本人的钱。
话已至此,宋徽宗等人也不在多言,先吃了再说,纷纷开始动手,由于李奇曾教过他们怎么吃刺身,所以个个动作都麻利的很啊。
宋徽宗用筷子夹一片生鱼片见这鱼片薄入纸,呈现出半透明的状态,惊叹道:“李奇,你的刀工真是已臻化境呀!”
李奇笑道:“皇上,这并非微臣做的,而是金楼大厨,古达师傅做的。”这一次宴会,李奇为了省钱,召集了不少酒楼的厨师,他们要名,他要利,一拍即合呀!不过,由于醉仙居和金楼的关系,他原本不打算找张春儿,可是张春儿自己却找上门来,李奇可不惧她,一点头就答应了下来,当然,因为金国的关系,古达在这里还是受到了重点关注,他若敢做任何手脚,下一刻必定身首异处。
蔡京呵呵道:“古师傅的刀工也可谓是巧夺天工,当初那道蟹黄玉扇,至今兀自令人记忆犹新呀!”
李邦彦好奇道:“李奇,你与古师傅的刀工,究竟谁更胜一筹呀!”
他这一问,倒是引起了宋徽宗等人兴趣,纷纷饶有兴致的望向李奇。
李奇道:“单论刀工,恐怕古师傅还是要更胜一筹。”
他这倒不是谦虚的话,毕竟他当初学厨艺的时候,刀工只是作为一门必修课,他也是在平时做菜的时候去训练自己的刀工。但是古达可不同,他醉心于刀工,也一直在往这方面钻研,他的作品,李奇也见过不少,其中有不少是难得的上佳之作。
蔡京摇摇头道:“李奇,这你就别谦虚了,古达刀工虽然精妙,但是他的菜式在于细腻,而你的菜式大气磅礴,布局完美,华丽尊贵,孰优孰劣,还真得因人而言。”
他也没有说错,李奇毕竟有后世更为科学的方法,所以,当真比起来,还真是在伯仲之间,但是最后估计李奇还是会以心意胜出。而李奇之所以这么说,他指的是纯粹的刀工。
李奇也没有争辩,笑道:“太师谬赞了,谬赞了。”
宋徽宗哈哈一笑,也不再多说,将一片生鱼片放在空盘里,再夹取适量的山葵泥放在鱼片上,然后将鱼片折叠,盖住山葵泥,蘸上酱油,拈起来送入口中。
刚开始咀嚼时,一股比黄芥末还要刺激的气味让宋徽宗眉头紧锁。李奇看的也是紧张呀,他还深怕宋徽宗给吐了出来。
好在他担心的事情没有发生,随着不断地咀嚼,鱼肉越嚼越烂,越嚼越碎,宋徽宗眉头开始舒展开来,只觉满口生津,这时山葵泥转变成了复合味。既辣又香。香、甜、沙、咸、辣混为一体,感觉十分奇妙。再配上一口清酒,其中味道真是让人耐人寻味呀,只能意会,不能言传啊!
蔡京这老货对生鱼片倒是没有太大的兴趣,可是他独爱蟹刺身,专挑蟹肉吃,若非李奇阻止,他非得将盘中蟹肉吃光了不可。
宋徽宗和蔡京毕竟是大美食家,特别是宋徽宗。那可是皇帝舌头呀,懂得品味各种风味的美食,但是其余人就没有达到这种境界了,通俗一点,他们就比较偏食,有些人就吃不惯生鱼片。
高俅就是其中之一,他对刺身并不是很感冒,但是他对另一道菜却是情有独钟,只见他手往其中一道菜道:“李奇。这道菜唤作甚么?”
李奇一瞧,见是一道金黄色的菜式,条形,有点类似加厚版的薯条。外面有着一层薄薄的金沙,透着这层“金沙”隐隐望见里面或青、或白,笑道:“这道菜名叫天妇罗。”
“天妇罗?这名字怎地如此奇怪?”宋徽宗好奇道。
李奇解释道:“这‘天’是我根据日本的风土人情而设定的,我前面说过了在日本有着‘油断大敌’一说。他们平时很节省油,做菜几乎都不放油,以求平安度日。所以,油对他们就是天,而这‘妇’字,原本是用‘麦夫’的那个‘麸’,意味面粉,之所以改作妇人的妇,是为了让最后这个‘罗’字更加生动一些,这‘罗’字也就是这道菜的精髓,代表着罗裙,也就是外面这一层面糊,我将其称作为天妇罗裙,就宛如妇人穿着罗裙一般。”
“天妇罗裙?”宋徽宗哈哈一笑,道:“这名字取的还真是有点意思啊!”
滕吉三木也赞道:“想不到经济使能用根据我日本的风土人情给菜式赋予名字,真是令人敬佩不已。”
这本就是你日本人取的,跟我有毛关系,我才取不出这么土的名字了。李奇道:“过奖,过奖。”
经过李奇这一番解释后,宋徽宗等人立刻将注意力转移到这一道天妇罗上面。宋徽宗那一条咬去一大半,只觉鲜嫩美味,相对于其它油炸食品,这天妇罗更是香而不腻。特别是外面那一层金沙,集合了香、脆、酥三大要素,美妙极了,而且里面有些蔬菜,有些是鸡肉,不同的味道让人引引入胜,不一会儿,就沉迷了进去,因为你永远无法得知下一条会吃到什么味道。
蔡京吃了一条蔬菜的天罗妇,连连点头,问道:“李奇,为何用青菜做的天妇罗只挂有一面面糊,而鸡肉的却四面皆有面糊,而且,这挂糊的手段,你以前也用到很多菜式上面,但是为何这天妇罗的面糊要做的薄如纱?”
不愧是老吃货,一问就问到了关键。李奇解释道:“这是为了不影响道里面蔬菜或者鸡肉的原汁原味,倘若挂厚了,那么面糊就会喧宾夺主,味道会比较重,失去了清淡的要点,所以,天妇罗这道菜,最关键的手艺,就在于挂面糊上面,鸡肉、鱼肉味道比较重,所以可以挂全,但一定都薄,而蔬菜味道比较清淡,所以,只能挂一半,为此,我还特别的选用了味道比较清淡的橄榄油。”
这话说的倒是简单,但是将面糊挂的如薄纱一般,其难度可想而知。
宋徽宗不禁感慨道:“这道菜还真是细腻呀!”
藤吉三木拿起一个颜色艳丽可爱的寿司,整个放入嘴中,含糊不清的说道:“在下还是最喜欢这冷饭团。”
宋徽宗瞧他吃的恁地香,不禁十分怀念这寿司的味道,笑道:“这冷饭团朕似乎许久未吃了。”说着就拿起一个放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