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北宋小厨师-第40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然而,拜占庭与大食或者非洲等国的战争几乎是围绕地中海进行。

    拜占庭帝国之所以强大,那是因为他们拥有着中古早期最强大的地中海海军势力。故此,海军的力量对他们的生存与帝国的扩张极为关键。

    如今,他们想要进一步巩固自己在海上的霸权,那么罐头就是必不可少的,其实罐头在后世的出现,也就是因为海上士兵长期因吃不到新鲜的蔬菜、水果,导致患得坏血症,失去生命,这在如今各国海军而言,都是难以解决的问题。然而,由于李奇的穿越,罐头提前几百年呢面世了,也很好的解决了这一问题,可以想象的到,一支拥有罐头的海军,面对一支没有罐头的海军,明显就占有绝对的优势。

    可惜这个道理,李奇也懂,若他仅仅是一个商人,说不定会动心,但是他还是肩负着为大宋训练处一支强大海军的责任,而罐头就是他一个厨子能够带来的最大优势。

    这还是真土豪呀,别人送钱送宝贝,你丫干脆直接送岛屿。李奇听得有些发愣了,这若是在后世,他倒也答应了,但是如今哪里有什么国际法,个个都跟强盗一样。地中海离大宋十万八千里,没有军队的保护,任何保证都不顶用。所以,他还是拒绝了伊尔特。

    这让伊尔特十分失望,但是没有办法,他的海军打不过来,那么他唯有失望而归。

    隔日,穆罕默德就带领一干使节上门求见。

    在这一日内,李奇已经让秦桧去打听清楚拜占庭和大食的恩怨,昨夜。他就已经料到今日穆罕默德必定会上门求见,他也明白了,为何他们会争先恐后求见自己,以及那场赌局出现的根本原因。

    李奇又带着一干仆人出门迎接。

    穆罕默德一见到李奇,就用汉人的方式给给李奇深深作了一揖,感激道:“经济使救命之恩,沙特无以为报,还请经济使受沙特一礼。”

    李奇倒是没有料到这一点,一愣之下。连忙扶起穆罕默德,道:“沙特王子言重了,其实这事我也有责任。”

    “啊?”

    穆罕默德错愕的望着李奇。

    李奇手一伸,道:“各位。咱们还是到屋里再说吧。”

    这一来到屋内,穆罕默德等人就围着那正在熊熊燃烧的壁炉,啧啧称奇。其实他们已经不是第一次见到这壁炉了,但是他们询问多人。无一人知道其中窍门,只知道这是李奇发明的。

    一大食使节笑问道:“经济使,听闻这壁炉是你做出来的?”

    我若说是。你肯定就会要我告诉你其中窍门,这技术也要钱买呀!李奇摇摇头道:“实不相瞒,其实这壁炉构思是我提出来的,但是并非我做出来的,而是我大宋那些巧手工匠研造出来的。”

    果然,默罕默德听罢,眼中闪过一抹失望,显然,他们想要带着这壁炉回西域,绝不是一件易事。同时,他也明白,今日他遇到的对手,绝对是一位精打细算的商人。笑呵呵道:“贵国还真是人杰地灵呀,这壁炉真是一个好东西。”

    小样!跟哥玩这把戏。李奇很是“大方”的说道:“沙特王子过奖了,这不过只是一个炉灶罢了,贵国若是有需要的,等到我们醉仙居的建筑团队从江南回来后,我命他们再前往贵国,帮助贵国建造这壁炉就是了,甚至可以派一支团队驻扎在贵国。”

    这人还真是精明,哪怕是一个小小炉灶,他也不会轻易松口。穆罕默德瞥了眼李奇,心知今日难得在他身上占得一丝便宜。笑了笑,道:“那可就劳烦经济使了。”

    “哪里,哪里。”

    李奇伸手示意道:“各位请坐,请坐。”

    一干人围在壁炉前坐了下来。

    穆罕默德问道:“对了,方才经济使在门前那话是什么意思?”

    李奇叹了口气,道:“其实那晚上,我见你后面越吃越亢奋,在这大冬天的日子里,汗如雨下,就知道你已经食用过量了,当时我原本可以阻止的,只是………。”

    虽然李奇话没有说完,但是穆罕默德已经明白过来,忙道:“经济使千万莫要这般说,即便当时经济使出言阻止,我也不见得一定会听,弄不好,还会心中生疑,现在回想起来,其实你已经三番两次暗中相告,只是我太愚钝,没有反应过来,这一切都是我自作自受,若非经济使,我恐怕已经………总而言之,这一次真是多谢经济使了。”

    “沙特王子太客气了,你们都是我大宋最尊贵的客人,难道我能见死不救吗。”李奇客气道。

    穆罕默德微微颔首,以表谢意,又道:“我听下面的人说,经济使似乎对于这种果实十分了解,还说这种果实在经济使的家乡叫做咖啡豆?难道经济使家乡也有这种果实。”

    糟糕!忽悠过头了。李奇眼眸一转,突然长叹一声,道:“说起这咖啡豆来,唉,真是在下不孝呀!”

    穆罕默德好奇道:“不孝?经济使这话从何说起呀!”

    李奇开始忽悠道:“不瞒各位,其实我祖上曾去过贵国,还见到了这果实,后来买了一些种子回来,在家乡耕种,并且取名咖啡树,可惜,在下年幼不懂事。将家中仅存的三棵树给弄死了,以至于家父狠狠狂殴………呃。。。责怪了在下一番。在下曾立下重誓,有生之年一定要还给父亲三棵咖啡树,可是,如今看来,这似乎比登天还难。”

    说着后面,他声音都已经开始哽咽了,演技那是杠杠滴呀!

    穆罕默德毕竟还是第二次与李奇打交道,哪里想得到,这个经济使与一般大宋官员完全就不是一回事。什么君子之道,他根本就不懂,张嘴就是谎言,被他骗过的人,多不胜数。见其说的恁地动情,是深信不疑,心想,他与我有救命之恩,我何不借此还他这个人情。也好建立起友谊。呵呵道:“经济使真乃孝子。其实这有何难。我并不知经济使与这果子还有这般缘分,故此并未带树苗前来,不过,此番回去。我立刻派人给经济使送一些树苗过来,以报答经济使救命之恩,你看这样行不。”

    当然不行,你们懂咖啡么?再说。等你们慢悠悠的送来,我得等到猴年马月去呀!李奇欣喜若狂道:“那真是太感激了。不过,在下怎敢劳烦沙特王子亲自动手。我看这样吧,你们回去时,正好我大宋也有些商人也要去贵国做买卖,就让他们顺便带来就是,只是到时劳烦沙特王子帮帮他们。还有,还望沙特王子莫要在提什么救恩之恩,李奇真是受之有愧呀!”

    “是是是,就按经济使说的做,经济使宅心仁厚,沙特真是钦佩不已。”

    哇!老子活了两辈子,还是头一次听到别人说我宅心仁厚,真是太令人感动了,不过,不会这厮对汉语了解不多,成语乱用一气吧?李奇眼中含泪,道:“沙特王子真是太了解在下,我有预感,这咖啡豆将会成为你我两国之间友情的见证。”

    这个经济使还真是一个至情至性的人啊!穆罕默德见李奇这么容易就被自己感动了,不免感到一些意外,殊不知李奇的是在为即将到来的咖啡文化而感到激动、喜悦,他怎么也不会被一个满脸胡子的大男人给感动啊!

    对于李奇而言,咖啡豆才是今日的头等大事呀,如今还没有咖啡,阿拉伯人还是用最原始、野蛮的方法直接吃咖啡豆,吸取汁水,可以想象的道,一旦研制出咖啡来,那得带动多少经济呀,朝廷也将会获得不小的利润,甚至不仅如此。

    但是,这过程远比李奇想的要简单的多,最主要的还是因为他救了穆罕默德一命,其次,这咖啡豆如今的价值也就这么样,远比不上粮食,所以,穆罕默德才会恁地爽快的答应下来。就是不知道,假如若干年后,当他喝到第一杯价值不菲的咖啡时,究竟会为这个决定感到骄傲,还是郁闷。

    几人又在客套了几句。穆罕默德随即正色道:“实不相瞒,今日我等上门,是有件事想求经济使相助。”

    显然,他已经知道伊尔特失败而归了,所以,他没有再学伊尔特,直接用金钱来打动李奇,而是用了一个“求”字,这诚意无疑就拉高了一些。

    李奇苦笑道:“沙特王子不会也是为了罐头而来吧?”

    穆罕默德道:“正是。”

    李奇摇摇头道:“想必沙特王子已经知晓,就这件事,我昨日已经拒绝了伊尔特,我看沙特王子恐怕要白跑一趟了。”

    这时,一大食商人道:“最近听闻贵国在经济使的建议下,要开辟海上贸易,可是若没有罐头的话,我们也不敢轻易乘船来贵国,这海上贸易更是从何谈起。而且,这对于刚刚成立的五国峰会也不是一件好事,我以为,经济使应当以大局为重。”

    穆罕默德立刻道:“不错,做买卖本就是有得有失,钱若都给你们赚了,那别人的买卖也就做不成了。我们大食一直都非常看重与贵国的往来,若有罐头,海上贸易才会得到很好的发展,若是经济使一手拽着,这海上贸易恐怕也就是贵国与高丽、日本这两个小国家的游戏了。”

    他们这么一说,李奇倒真显得有些理亏,比昨天伊尔特的金钱攻势厉害多了。你这边说要大力发展海上贸易,那边又限制海上贸易流通性和持续性,这不是自个打自个脸么。

    其实李奇也不是在乎这么一点钱,罐头的技术公开与否,与他私人倒是没有太大的关系,关键其中还饱含大宋的利益,拥有罐头技术的大宋,将会在海上占有一定的主导权,甚至在军事上也能发挥充分的作用,如今大宋周边各国都虎视眈眈,他如何敢将这秘方公诸于世。

    李奇沉思许久,还是摇头道:“你们说的很有道理,这个问题伊尔特也跟我说过,但我还是不能答应,理由我就不说了,你们也应该猜得到,不过,你们放心,我一定会想办法帮你们解决这问题的,争取能够将罐头送到你们国家。”

    ps:愚人节必须洒泪求月票啊!!!(未完待续。。)

第九百五十三章 经世大夫(求月票)

    不管穆罕默德等人是动之以情,还是晓之以理,甚至动用金钱攻势,李奇兀自没有改变主意,一口就否决了,简单来说,就是任何诱惑,都不能让他出卖祖国的利益,这是底线。

    天知道罐头的提前降临欧洲,会不会引发欧亚大战。

    穆罕默德见李奇恁地直接的拒绝,知道无望了,好在李奇也没有答应伊尔特,这么说起来,他大食与拜占庭也只是打了一个平手。

    但是,他可不敢因此得罪李奇,万一弄得李奇恼火了,无偿为拜占庭提供帮助,那他们大食可就得不偿失了。

    李奇虽然没有答应将罐头秘方卖给他们,但是主动权兀自掌握在自己手上,因为他们任何一方,就不想李奇将罐头卖给对方,所以,他们反而更加要巴结李奇。

    接下来几日,着重谈的就是船只买卖,李奇明码标价,没有偏袒任何一方。

    但凡沿海国家,纷纷下订单。为此,宋徽宗还十分显摆的带这些使节去参观了那艘让他引以为傲,名为“神舟”的北宋“航空母舰”。

    北宋建都开封,东南漕运十分重要,船只是不可缺少的运输工具,水上贸易必定兴盛,在真宗时期,年产量达2900多艘。造船技术更是领先全世界,一旦福建船厂投入使用,产量必定要翻上一番。其实很早以前,各国用的商船几乎都是大宋制造,这就是利益在推动科技呀!

    然而,今年北宋首次对外出售战船,这也是十分吸引人,再加上海上贸易的推动,更是让人无法拒绝。

    另外,拜占庭、大食还购买了很多床子弩,这些床子弩可是经过改造的。是专门用来安装在战船上面的,他们二国如今正在搞什么海上军事竞争,如今海上可没有炮,所以,弓弩乃是主要对敌工具,对于大宋的弓弩,他们如何会放过。

    不过,他们更想要的是大宋最新研制出来的带有火药的弓弩,自从兰州一战过后,这种神秘且令人闻风丧胆的弓弩已经名声大噪。

    但是。李奇以这种武器数量极少且难造的理由,拒绝了他们,又告诉他们这种武器,至少还得等两年才能对外出售。李奇之所以敢这么肆无忌惮的卖武器给他们,就是因为这都是一些将要淘汰的武器,他绝不会出售大宋最先进的武器给任何一个人,至少大宋目前还没有这个实力。

    在元旦前三天,这一场马拉松似的贸易谈判,终于接近了尾声。

    这一次所涉及的资金。也是创造了一个惊世记录,大大小小一共十四个国家、政权,数百名商人,总共投入的金额。约莫达到了两千万贯,可谓是史无前例,旷古烁今。

    大宋无疑成为此次贸易的最大赢家。

    试问当今天下,谁还敢轻视商人。整个京东陷入了一片欢腾的海洋中,这个年关注定要记载史册。

    太子赵桓也是一鸣惊人,如今人人提及太子。无不竖起大拇指,而李奇虽然在这一次谈判中,隐与家中,但是他已经商人心中是神一般的存在,哪怕他说明天太阳将不会升起,百姓也会深信不疑。

    朝中大臣也都知道,经过这一次后,新法是无可撼动的了,那些保守派在绝望中投入了新法当中,别人都在赚钱,你再保守的话,迟早穷的连裤衩都没得穿,其实在很早以前,就有一部分保守派暗地里授意自己的亲人去做买卖赚钱。

    当宋徽宗和一干大臣听到赵桓说出这一数字时,登时吓傻了。要知道自从宋徽宗这个昏君登基以来,北宋的gdp已经回到了建国初期,方腊造反那一年,国库收入才只有三千万贯,只有北宋巅峰时期的五分之一还不到,去年也差不了多少。

    而今年,因为新法的实施,农税大规模减少,但是商税陡然增多,再加上武器贸易的诞生,以及年关这一笔贸易买卖,gdp已经达到了将近六千贯,直接翻了一番。

    宋徽宗哈哈大笑,停不下来呀,这买卖做的真是太爽了,笑得后面,都笑岔气了,一阵剧咳,又含情脉脉的望着赵桓,恨不得抱着他狠亲几口。

    当然,他并没有亲,而是狠狠夸奖了赵桓一番,又夸了李奇一番。他虽然常常做出令人匪夷所思的事,但是人并不糊涂,知道这是李奇有意让赵桓得到锻炼,提高名望。

    赵桓连忙站出来道:“父皇,此次功劳,儿臣不敢居首功,这都是太师、鸿胪寺、商务局,以及我大宋千万商人共同努力,才得此结果。”

    李奇也站出来,道:“皇上,微臣以为太子殿下说的极是,这份功劳应该属于我大宋每一个人,绝不是某一个人能够完成的。”

    宋徽宗点点头道:“好好好,二位爱卿说的真是太好了,这是我大宋臣民共同努力得来的。”说着他忽然停了下来,道:“你们这些大臣、士子若有功,朕可以直接封赏,但是那些商人,朕却不能一一封赏,这未免对他们太不公平了,那可不行。”说到此处,他又沉吟片刻,道:“在李奇尚未提出‘经济建设’这一词时,经济的意思乃是,经世济民,这与经济建设的初衷也十分吻合。这样吧,朝廷每三年选出一位为我大宋做出杰出贡献的商人,朕钦封他为经世大夫,六品官阶,并且朕亲自书写匾额赐予他。”

    此话一出,底下是一片哗然。

    这主意倒真是不错呀!操!难道这昏君开窍呢?李奇听得暗叫一声好。

    宋墨泉站出来道:“皇上,这恐怕有些不妥吧,允许商人之后参加科考,已经是隆恩浩荡了,若再冠以大夫之名,天下士子恐怕难以接受。”

    宋徽宗如今都被那几千万贯给冲昏头了,心情好到不行了,一挥手,道:“哎!宋爱卿未免有些过于拘泥小节了,这只是一个荣誉。没有任何权力,有何不可,不管是谁,只要能帮助我大宋赚几千万贯,朕也可以封赏他们。”

    几千万贯?宋墨泉登时哑火了,哪里还敢有半点脾气,做不得声。

    蔡京站出来道:“老臣以为皇上这个主意,真是太妙了。此举不禁能体现皇上圣明,还可以提高我国商人的积极性,必将能为我大宋带来更多的财富。”

    在群臣当中。他是唯一一个了解宋徽宗心思的人,经过这次后,商人的势力得到了壮大,作为皇帝,自然得巩固皇权,笼络人心,决不能再像以前那样对待商人了,这就是所谓的帝王之术。

    其余大臣听罢,纷纷暗自沉吟起来。也立刻明白了宋徽宗此举的用意。后知后觉的李奇也是恍然大悟,暗想,皇帝毕竟是皇帝呀,他考虑的永远与别人不一样。

    宋徽宗哈哈道:“还是爱卿你懂朕呀。朕正是这个意思。”

    李邦彦忽然道:“那么谁将有资格首次获得这一荣誉呢?”

    “这………!”

    群臣的目光全部投向了同一个人。

    不用说,肯定就是李奇。如今醉仙居称为民间企业的楷模,李奇更是商人的头头,选他是毫不为过啊!

    宋徽宗心想。封给李奇,太没新意了,也不能体现他的皇恩浩荡。更加不能笼络商人的心。于是道:“李奇就算了,这经济使在我大宋已经是独一无二了,而且他本就是我大宋官员,这荣誉就让给别人吧。”

    李奇哪里稀罕,忙道:“皇上说的是,微臣也不好意思要这荣誉。”

    李邦彦又道:“臣倒是有一人选。”

    “哦?爱卿快快说来。”

    李邦彦呵呵道:“乃是太尉的公子,高尧康。”

    “噗!”

    他话音刚落,不少大臣就忍不住笑出声来。

    不愧是浪子宰相啊!推荐的人都是这么风骚。李奇躲在后面一个劲的偷笑,若非碍于俅哥的面子,他估计也会笑出声来。

    高俅面无表情的望着李邦彦,有一种想与他单挑的冲动。

    宋徽宗一想到高衙内,登时哈哈大笑起来,但见俅哥面色不太好,又收住笑声,一本正经的问道:“朕倒想听听爱卿的见解。”

    李邦彦正色道:“据微臣所致,高尧康所建立的青天慈善基金会,帮助了不少穷人,正是因为他的慷慨相助,以至于很多人都度过了难关,现在或工匠,或商人,或农夫,或船夫,很好的促进我大宋经济的发展,而且这不单单是某一方面,可以说十分全面,另外,上次凤翔事件,高尧康也是功不可没,这经世大夫,他是当之无愧。”

    听他这么一说,众人纷纷觉得也有些道理,高衙内为了得到百姓的称赞,可也是花了不少力气,不管出于何种目的,他的努力,还是任谁也不可轻易抹去的。只是鉴于高衙内的名声,又让他们感觉这挺别扭的。

    高俅脸都烫红了,急忙站出来道:“皇上,孽子何德何能,能当此殊荣,微臣恳请皇上将孽子排除在外,否则,微臣这张老脸都不知道往哪里搁放。”

    真是知子莫若父啊!

    李邦彦笑嘻嘻道:“太尉,举贤不避亲吗,况且这又是好事,你又何必谦让了。”

    这老不要脸的是诚心要我难堪吧。高俅摇摇头道:“难得孽子能得左相青睐,我也倍感欣慰,只是,这份荣誉孽子是无论如何都不敢当。”

    蔡京见高俅这般尴尬,轻轻一笑,随后站出来解围道:“皇上,高尧舜毕竟是太尉之子,若将此荣誉封给他,恐怕会让人觉得有失公允。”

    高俅急忙点头道:“太师说的是,太师说的是。”

    宋徽宗也点点头,道:“嗯。爱卿言之有理。你们可还有其他人选?”他只是当笑话听听,绝没有想法将这份荣誉给高衙内这淫货。

    高俅登时松了口气。若是高衙内当上这经世大夫,那得闹出多大的笑话啊!

    这时候,一人突然站出来,道:“启禀皇上,微臣倒是有一上佳人选。”

    这人乃是郑逸的堂叔,郑以夫。

    宋徽宗道:“郑爱卿快快说来。”

    郑以夫目光突然投向白时中,道:“此乃正是右相千金,经济使之妻。白家七娘,白浅诺。”

    “女人?”

    不少人惊呼出口。

    郑以夫却不以为意,道:“有道是巾帼不让须眉,白七娘虽是女儿身,但是经商能力,在我大宋也能名列前茅。白七娘自从去到江南,便不遗余力的帮助官府恢复江南经济,官民合作,并且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效,也帮不少百姓脱贫致富。一个商人能够自富。这并非什么难事,但是要说到带富一州之民,甚至还不止,那可就不是人人能够做到的,所以,经世大夫赐予白七娘,乃是名副其实。”

    “微臣绝对赞同郑大夫此言。七娘她是当之无愧。”李奇急忙站出来说道。

    宋徽宗呵呵道:“李奇,你倒是一点也不避嫌呀!”

    李奇嘿嘿道:“皇上,举贤不避亲呀。也得七娘她有这本事,我这做丈夫的才能理直气壮的为她说话。”

    宋徽宗笑着点点头,道:“不错,关于白家七娘的事迹。朕也听说过不少,杭州郑知府也在奏章上,屡屡提及到她,嗯。这的确是一个好人选。”

    白时中急忙站出来。道:“皇上,此封号小女绝不能受。”

    宋徽宗道:“哦?这是为何?”

    白时中道:“小女若是男儿身,那我这做父亲也会替她感到高兴。可是小女是女儿身,我大宋自建国以来,还从未有过女大夫,所以,还请皇上另选他人。”

    李奇幽怨道:“老丈人,凡事总有头一回吗。你不能因为性别,而抹去七娘的功劳呀,这让我大宋万千女性同胞情何以堪呀,女人立功就不算功啊。”

    白时中瞪了李奇一眼,道:“你能否少说两句。”他可是一个老顽固,这等事他是如何也接受不了了,即便提议的是其他大臣的千金,他同样也会反对。

    李奇撇了下嘴,偏过头去,显然不服气。

    宋徽宗瞧他们翁婿二人争论,只觉好笑,道:“你们以为呢?”

    不少大臣都站出来,表示封一个女人为大夫,着实有些不妥。

    李奇见罢,也不好多说甚么了,毕竟这是一个男权社会,他们怎么可能让女人站起来。

    宋徽宗倒是觉得没有什么不妥,毕竟他是一个艺术家,想法一直都很超前的,不然,他不可能想到挖地道去偷情,这是一般人能做得出的吗。只不过,他见群臣都反对,也只能作罢,又朝着李奇道:“李奇,你身为经济使,朕倒想听听你的建议。”

    我选七娘,你又不答应,还问我作甚。李奇心里虽有些不爽,但也知道这已经不能改变了,沉吟片刻,道:“微臣提议周家绸缎庄的庄主周青,此人经商多年,为人厚道,诚信待人,从不欺瞒顾客,弄虚作假,十年如一日,但凡他们周家绸缎庄出来的任何产品,都令人放心,可说是我大宋免检产品,这也很好的反驳了无商不奸这句话,微臣觉得可以树立周青为我大宋商人的榜样。另外,丝绸也是大宋贸易的象征,由他受此封号,是再适合不过了。”

    其余人也纷纷点头赞成。

    宋徽宗也对着周青有些印象,颇有好感,道:“那好,朕就封周青为我大宋第一位经世大夫。”

    “皇上圣明。”

    群臣齐声道。

    宋徽宗哈哈一笑,突然想起什么似得,问道:“对了,李奇,元旦宴会的事,你准备的怎么样呢?”

    李奇道:“回禀皇上,微臣已经准备妥当了,今年的元旦宴会,将会安排在相国寺,明日,微臣就将会递上一份详细的行程表。”

    “相国寺?”

    一群大臣均感不解,这还是头一次啊!

    宋徽宗倒很是期待,这宫里他早就待烦了,老想出去逛逛,笑道:“好。朕对你有信心。”

    “多谢皇上。”

    。。。。。。

    。。。。。。

    相国寺可不仅仅是一座寺庙,仅仅是规模都可以媲美一个小镇了,它更是东京的经济中心,在相国寺的东北角,有着一条街道,其实严格来说,连街道都谈不上,这里原本也是供人做买卖的。但是因为的地理位置太过于偏僻,很少客人逛到这里面来,久而久之,就荒废了,后来只能用来给一些下人住。

    然而,自从一个月前,这条街道的两端都封锁了,没有经过允许,任何人不得入内。起初,没有人知道这是为什么。直到半个月前,相国寺的管事人从李奇口中得知,今年的元旦宴会将会在这里经行,这可把那管事人给吓坏了,立刻打起精神准备了起来。

    这一日下午。

    “卑职参见步帅。”

    李奇刚从这条街道走了出来,两旁的侍卫立刻抱拳行礼道。

    李奇嗯了一声,道:“看紧一点,出了任何意外,你们可都担待不起。”

    “遵命。”

    李奇一脸疲惫的点了下头。而后朝着左边行去,走了约莫一盏茶功夫,来到了一块空地上,但见空地上搭着一个大棚子。进到棚子里面,只见正前方有着一个木头搭建的舞台,高衙内那群淫货在上面卖弄骚姿。

    这就是元旦那日演出的地点,如今马上就要元旦。这出戏也开始进行最后彩排了!

    由于现在一切都得保密,所以,一般人是不得入内。也就徐飞等人常来帮忙,但是今日倒是多了一位客人,那就是樊少白。

    樊少白见李奇来了,迎了上去,笑问道:“你那边弄妥了。”

    “差不多了。”

    李奇点点头,笑道:“这一次多谢你帮忙了。”

    樊少白呵呵道:“这是哪里的话,宋嫂若能得到你金刀厨王的指点,那是她的福气,对我樊楼也有着莫大的好处。只是,你未免搞的忒也神秘了,就连我都不准进。”

    李奇笑道:“习惯,习惯。”

    樊少白又试探道:“对了,我听宋嫂说,这一次准备的菜式十分特殊,我问她是什么菜式,她也不说清楚,不管是烹制方法,还是味道,都与我大宋菜式截然不同。”

    李奇神秘一笑,道:“我只能告诉你,这一场世界级别的盛宴。”

    樊少白一愣,还是不懂,又见他不愿多说,只能惺惺作罢。

    这时,周华也跑了过来,嘿嘿道:“李大哥,你何时来的呀?”

    “刚到不久。”

    李奇一笑,忽见周华穿着一件大红色袍子,笑道:“胖子,你今日穿的倒是挺鲜艳的呀,莫不是又收了一小妾?”

    周华嘻嘻道:“大哥你说什么呢,这不是皇上封我爹爹为经世大夫,还赐了咱周家御匾,这可是前所未有的荣誉,咱自然得穿的喜庆一点啊!”

    樊少白听得眼中闪过一抹羡慕。

    昨日皇上亲下圣旨,封周青为经世大夫,并且还赐予他亲手写的“经世济民”的匾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