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北宋小厨师-第29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定,只要生产量跟我顶上,那么咱们就可以游刃有余,武器库里面也就不会出现哪怕一瞬间的空虚,根本不用担心。”

    虞祺点点头,但还是有些担忧,道:“不过,这么大的事,是不是先该向皇上禀报。”

    “这是必须的,不过我已经让秦桧去禀告皇上了,相信朝会结束以后,皇上就会派人来,今天晚饭就在这吃了。”(未完待续。。)

    ps:  求月票,求推荐。。。

第七百零八章 货币危机

    傍晚时分,军器监。

    一下人走了进来,行礼道:“禀告监事,太子殿下和蔡二爷来了。”

    李奇哎哟一声,忙道:“快把我准备好的热帕子拿来了。”

    “是。”

    不一会儿,赵桓和蔡绦二人就并肩走了进来。

    “(下官)卑职见过太子殿下,蔡二爷。”

    李奇斜靠在椅子上,头上敷着一块热毛巾,呻吟两声,才道:“哎哟,太子和二爷来了,快快扶我起来。”

    “哦。”

    耶律骨欲赶紧走上前,扶着李奇起来。

    赵桓和蔡绦对视一眼,均是无奈的摇摇头。赵桓翻着白眼道:“好啦,好啦,你就别装了,父皇又不在这里。”

    不是吧,我装的这么像,你都看出来了。李奇充分的发挥了演员的职业精神,虚弱道:“太子此话何意,请恕下官愚钝,听得不是太懂。”

    蔡绦没好气道:“你还愚钝?你敢说你不是装病不去朝会。”

    “啊?装病?什么装病?”

    赵桓见李奇那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模样,心里是好气又好笑,道:“随便你,随便你,你继续装,反正也不碍事。”

    我当会继续装,这可是欺君之罪,打死我也不会承认。李奇讪讪一笑,伸手道:“太子,二爷请上坐。”

    赵桓自然是当仁不让的坐在正座上,李奇和蔡绦分坐左右,虞祺则是坐在末座上。

    “李奇,昨日日本使节才去找你,今日这消息就传了出来,你可别说这事也跟你没关系。”赵桓快速的瞥了眼李奇,将手放在面前的火炉上,互相搓着。

    李奇点头道:“这的确是我让秦桧做的。”

    “你这么做是为何?”

    暴汗!你的资质还真是够平庸的,这都看不出来。李奇道:“我这么做也是为了宣传。举例告诉别的使节,我们大宋是真的要对外出售武器了。”

    “宣传?”赵桓眉头稍皱道:“可是昨日你命人将此事禀告父皇时,并未提及这事啊?”

    “是吗?”

    “你自己都不知道吗?”

    “哎哟,兴许是病糊涂了,给忘记了。”

    赵桓头疼道:“你这无疑是先斩后奏呀,今日朝会上,那些使节都在询问这事,看来他们此番前来,都有意愿从我大宋购买武器。”

    “这是好事呀。”

    “好事?”赵桓微微皱眉道:“可是如今朝中大臣们对这事还是心存疑虑。当然,父皇和太师兀自还是支持你的。这点你大可放心。”

    “什么疑虑?”

    蔡绦道:“首先,就单单从日本下得订单来看,他们的需求量可不少,我大宋若将武器都卖给他们了,到时纵使赚的盆满钵满,那咱们的士兵用什么?此举无疑会照成此消彼长。”

    李奇翻着白眼道:“关于这一点,我早就说了,如今我们军器监正在研究新式武器,如今已经有所斩获。现在存有的武器都得淘汰,与其到时废了,还不如趁机捞一笔了,而且我保证不管是今天还是明天。甚至今后的每一天,我们大宋的士兵绝不会拿着打狗棒上阵迎敌。”

    赵桓点点头道:“这方面,父皇对你是十分有信心,但是还有一点。就是矿产,我大宋在这方面虽然遥遥领先他国,但是我们的消耗也是非常巨大的。所以父皇希望你能审时度势。”

    言下之意,就是你小子得量力而行,别他们要多少,你就卖多少。

    李奇道:“这点殿下大可叫皇上放心,这点消耗算不得什么,我大宋地大物博,只要到时大量开采铜铁矿,绝对能够补充上来,再者说,他们肯定是冲着咱们大宋弓弩来的,这弓弩大部分都是木头做的,所以铜铁的消耗会大大的减少。”

    蔡绦忽然道:“其实爹爹对这方面也有些忧虑。”

    李奇一愣,问道:“什么忧虑?”

    蔡绦不答反问道:“你可知道为何我大宋铸钱数量远胜于历代,但是却频频面临货币紧缺的境地?”

    这倒还真是一个问题。李奇点头道:“这个我也略有了解,主要原因有三,其一在于我大宋贸易空前发达,增长过快,而且我大宋货币在周边国家都可以随便使用,即便是波斯那些国家的商人都用我大宋的货币,可以说是国际货币,以至于每年都有大量货币流到其它国家去;其二,货币越来越轻,种类繁多,造成比值的混乱,朝廷信用的丢失,百姓对货币失去了信心;最后,也是最关键的一点,那就是货币的流通,民间缺铜,而铜又是属于禁榷物,铜币的购买能力远低于铜的价值,同等重量的铜钱和铜器,价值却差了五倍乃至十倍,所以百姓们都将铜钱铸成容器,再卖出去,特别是那些大地主,收藏的铜币更为严重,以至于市面上货币稀有。”

    赵桓听得是频频点头道:“李奇,你不亏是商人出身,分析的头头是道呀。”

    李奇讪讪道:“哪里,哪里,殿下过奖了,作为一个商人自然要关心货币价值,谁也不想一天什么也不做,就白白亏损了千贯、甚至是万贯。”

    蔡绦呵呵道:“你说的很对。就你说的这三方面,朝廷已经做了所有该做的,特别是阻止货币流出,以及民间销熔铜钱,制造器皿这俩方面。但是却屡禁不止,不仅如此,情况还变得越来越恶劣,其实在前两个月,江南那边又爆发了钱荒危机,如今江浙一带都看不到铜钱了,百姓都只能拿着绢布去世面上购买货物,朝廷对此也是非常重视。爹爹说你做买卖,肯定不会讲道义,武器的价格一定会贵的离谱,那么问题就在这里,武器离不开铜铁,一旦这军火买卖做成了,虽然会有大量的货币流入我国,但那都是朝廷所得。而民间的铜铁的价值肯定会再往上增,到时民间收集货币的趋势肯定会愈演愈烈,到那时朝廷发行多少货币也是徒劳的。”

    蔡京对货币可是研究过的,当初他变法,铸大钱,减轻货币的重量,甚至不惜改变货币的质量,借此满足军政之需及皇室、官僚的奢侈消费。虽然,物价上涨的钱法改革却给朝廷带来了巨额财源,满足了军需和俸禄等各方面开销。也满足了徽宗君臣的奢侈腐化生活的需要。但这让造成了货币的混乱,民间的财富流入朝廷,朝廷的信用度严重流失,引发了社会不满。

    虽然,这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货币危机,但是这种违背了价值观的铸钱法是行不通的,所带来的危害也渐渐暴露了出来。

    李奇听得眉头一皱,道:“江浙在闹钱荒?为何我不知道?”如今他正在着手恢复江南的商业。这时候闹钱荒,无疑是雪上加霜。

    蔡绦道:“朝廷也是刚刚接到江浙的奏章。”

    “那太师打算怎么做?”

    蔡绦道:“我爹爹以为货币乃是商业之根本,一刻也不可缺,所以想暂时再发行钱引。渡过这个难关,在图他法。”

    李奇忙摇头道:“不行。如今钱引的价值都快比冥纸都要低了,决不能再发了。”

    这本是一个好办法,但问题是如今官场**。朝廷信用度严重缺失,很多地方钱引都失去立兑换的价值,那不等同废纸一张。

    赵桓道:“哪可怎么办?其实今日我和蔡学士前来。军火买卖倒是其次,这才是首要目的,父皇说你身为经济使,这货币一事,你理应要设法缓解。”

    我去,这时候就想到我了,早干嘛去了。话虽如此,但是就算宋徽宗不吩咐他去,他也会想法设法阻止钱荒继续发生,毕竟货币都没有了,那还搞个p的经济呀。

    李奇沉吟片刻,道:“这事我也考虑过,发行钱引是不行的,发行货币是更加不可为的。”

    蔡绦道:“这是为何?市面上缺少货币,朝廷若不发行货币,那怎么了得。”

    李奇道:“其实我们错就错在不断的发行货币,造成货币的贬值。还有就是‘钱禁’。”

    “钱禁?”

    其实钱禁的意思就是禁止商人携带铜钱出境贸易,禁止民间私自毁钱铸器。

    “不错。”李奇轻叹一声道:“其实我们大宋钱荒,只是假象,并非真的缺钱。我们大宋的贸易的确是发达,但远远还没有达到需要如此多货币的境地。换而言之,就是市面上的货币多于市面上的商品,供大于需,如此一来,只会造成一种现象,那就是闲钱,也就是说,一部分货币用不着,停住了,货币开始出现了堆积的状况,一旦出现了这种状况,那么货币必定贬值,当货币贬值,而铜的价值不变,那么就成了现在这样,货币的价值远远低于铜的价值,百姓自然会选择销熔铜钱,制造器皿,其实这对我们却大大有利,阻止是一种错误的选择。”

    “有利?”蔡绦惊呼道。

    李奇点点头道:“这属于一种自然的市场自然调控。百姓在不断的销熔铜钱时,货币在不断的减少,那么货币的价值也在慢慢回升,一旦达到平衡,那么民间就不会再收藏铜钱了,货币自然会回流到市场上。同理而言,阻碍货币的流动,无疑是阻碍商业的发展,商品在减少,货币不减,那么货币总是会多余商品,供永远高于需,货币只会不断的贬值。反之,当商品多于货币时,自然会催发货币的产生,那才是真正的钱荒,真正的钱荒肯定就会引起货币的增值,而不是贬值,到时铜器会慢慢的朝着货币方向流动,那时候才能发行货币。”(未完待续。。)

    ps:  终于恢复正常了。。。月底求月票。。。

第七百零九章 见鬼说鬼话

    震撼!太震撼了!

    这一番论调下来,其余人都惊呆了。这种新式的经济调控理念对于他们而言,实在是太朝前了,一时间未能消化,以至于都目瞪口呆的望着李奇。

    搞什么呀?我说的还不够直白么?我好像也没有用什么专业术语吧。李奇略带一丝诧异的扫视众人一眼。

    隔了老半响,蔡绦突然一怔,回过神来,朝着身边的随从道:“记下来,记下来。”

    那随从倒也十分乖巧,点头道:“二爷,小人已经记下来了。”

    蔡绦给了他一记赞赏的目光,随即朝着李奇道:“皇上和我爹爹果真是没有看错人呀,真是听君一席,胜读十年书。”

    李奇呵呵道:“哪里,哪里,我是商人出身,在这方面本来就有着先天的优势,不值一提,不值一提。”

    此时赵桓也反应过来了,笑道:“如此说来,咱们现在只要解除钱禁就行了。”

    汗!你想的也太简单了吧,要是这么容易,在后世就不会时常因为货币的价值而爆发金融危机了。李奇道:“钱禁本就违背了经济原则,必须解除,而且要尽快了,因为我们如今要增强海外贸易,不准带钱出境,那如何增强。”说着他话锋一转,道:“但是要解决钱荒的现象,绝非一朝一夕的事情,我们现在能做的,只有提高信用度,让百姓对朝廷发行的任何货币都充满信心。殿下,还请你回去告诉皇上,我的经济建设中,其中就包括了解决钱荒的问题,但不是现在,须得徐徐渐渐,三年之内应该会有所斩获,五年之内。就可以杜绝这一现象了。”

    赵桓、蔡绦听罢,不禁大喜过望。

    “好好好,我待会回去就跟父皇说。李奇,我对你是充满了信心。”

    你有得选择吗?李奇微微笑道:“多谢太子的信任。不过,我希望皇上能将钱引务并入商务局,统一管理,因为钱引务将来是杜绝这一现象的最好利器。”

    赵桓一愣,随即点头道:“我会跟父皇提议的,相信问题不大。”

    如今钱引务整个机构都已经处于了一个半瘫痪状态,里面的利益都已经被榨取的一干二净。所以合并钱引务应该不是什么难事。

    李奇忽然又想起什么似的,道:“哦,还有一件事也请殿下帮我转告一声,就是我打算在海外建设一个海外贸易站,专门为我大宋商人以及来我大宋做买卖的外国商人准备的。”

    赵桓对此的见解真不高,也没有什么看法,只是点头道:“行。我记下了,待会我会替你跟父皇说的。”

    蔡绦呵呵道:“好啦,这个问题暂且先放放。毕竟过不了多久,那些使节就会找上门了。除了前面我说过的,皇上还有一个顾虑,那就是如今来的几乎都是我大宋的邻国。这若是太平时候,那倒也无妨,但是一旦发生了什么变数,那么我们卖武器给它们。很有可能会作茧自缚,这点不得不防呀。”

    赵桓点点头,道:“李奇。你或许还不知道,如今西夏可能会发生重大变故。”

    重大变故?李奇面色一紧,道:“什么变故?”

    赵桓道:“事情是这样的,当初辽国的天祚帝耶律延禧曾求助西夏帮忙抵御金国,西夏也出兵援助了,但现在的情况你也知道了。”

    李奇不等他说完,就道:“难道西夏准备投靠金国?”

    赵桓点头道:“目前我们得知的消息是西夏已经停止了援助耶律延禧,并和金国展开了谈判,根据以往的事实来看,西夏很有可能会向金国称臣。”

    操!要是这样,那我大宋不是两面受牵制,那可真是大为不妙了。李奇紧锁眉头道:“此次西夏来的使节有没有卖武器的打算?”

    蔡绦道:“倒也问过,但是看上去,似乎没有多大的兴趣。”

    看来这并非空穴来风呀,到时恐怕又要陷入两边作战了,只不过把辽国换成了更强大的金国,北宋真是一个悲催的国度啊!李奇轻叹了口气,但也只能如此,毕竟这事还远,他又鞭长莫及,还不如先把眼前的给做好了。笑道:“这是好事啊!西夏对金国的臣服必定会引起其它国家的恐慌,可不是每个国家都想当藩国,就拿日本而言,它们就不想。金**事的强大,大家都有目共睹,虽然暂时还未轮到自己,但是也得未雨绸缪呀,所以其它的邻国一定会大量购买武器,以防万一,至于会不会对我大宋造成影响,这点根本不用担心。

    他们是买我们濒临淘汰的武器,或许他们拿着我们的武器对其它国家的是能取得一定的优势,但是对于我们,那就是绝对的劣势,只要我们的新式武器出来了,那在武器上,那就是完全的碾压,根本不足为虑,如今我们只需要顾好自己,经济、军事,齐头并进,相辅相成,到时只有别人怕咱们的份。而且,我们还能借着这军火买卖与一些国家达成某种联盟,这样也能增大我们大宋的号召力。”

    赵桓这人耳根软,好忽悠,听得之乐,呵呵道:“好好好,有你这番话我就放心了。”

    。。。。。。

    赵桓回去以后,将李奇的话原翻不动的跟宋徽宗说了一遍,宋徽宗听后,那是兴奋不已,命人传话,让李奇放手去做,不用顾虑,至于那些反对李奇的人,他一概置之不理。

    眨眼间,一连过去了两日。

    已经有不少人来军器求见李奇了,其中包括高丽、回纥、大理以及吐蕃的几个政权。但是李奇并未急着见他们,这种买卖,自然是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价格肯定不是同一,对自己有利的,那价格兴许便宜的,跟自己没关系的。那么价格当然贵一些,所以得分开见。

    李奇第一个要见的就是日本使节,伊贺百川和滕吉三木,毕竟人家先来的,当然得先见。

    军器监。

    “二位,别来无恙了。”李奇起身拱手相迎。

    “滕吉(伊贺)见过监事。”

    两个小日本见李奇面色明显比上一次有所改观,心中暗喜,知道这一趟没有白来了。

    伊贺百川朝着身后的四名武士一挥手。只见那四名武士抬着两副刀架走上前来,上面一共放着八把武士刀,但是此时的武士刀跟李奇在电视里面见到的根本不一样。最直观的差别,就是没有那么长,也就是后世的三分之二,弯度也差点,刀柄末端是向外弯的,这应该就是武士刀的前身了。

    伊贺百川道:“监事大人,这就是我日本最锋利的刀,名为小乌丸,只有宫廷武士才配拥有的。我特地带来送给大人的,微薄之礼,不成敬意。”

    “最锋利的刀,有多锋利。”

    说话的不是李奇。而是马桥,这厮今日刚刚休完年假,只见他毫无礼数的上前,随手拿起一把小乌丸。对于那四名武士愤怒的眼神是视而不见。

    唰!

    “哟,还真是一把好刀啊!我还是第一次见到恁地锋利的刀。”马桥刚一抽出刀来,但见冷芒掠过。不禁惊叹一声。

    这厮真是令人头疼呀。李奇沉声喝道:“马桥………。”

    马桥微微一怔,忙道:“对不起,对不起,我一见到好刀就情不自禁。”说着他立刻放了回去,但眼中还是透着饥渴。

    李奇微微瞪了他一眼,又朝着伊贺百川歉意道:“下人不懂事,唐突了二位,我在此代他向二位陪个不是。”

    滕吉三木笑道:“哪里,哪里,监事太客气了。这位仁兄一定是以为爱刀之人,能够理解,能够理解。”

    李奇呵呵一笑,道:“我乃厨师出身,对刀也略有研究,就这刀,啧啧,剁起骨头来,肯定飞快的。”

    “啊?步帅,你拿这刀去剁骨头,这跟暴敛天物有何分别。”马桥不敢置信道。

    伊贺百川与那几名武士脸上都浮现出一丝怒气,拿着小乌丸去剁骨头,还有比这更侮辱他们武士的么。

    小日本就是小日本,真是一点没差。李奇哈哈一笑,道:“我说笑的,各位勿要当真。我非习武之人,但我会将它们送给那些品德高尚,重情重义的刀客,绝对不取分文,只希望能不辜负这小乌丸里面蕴含的武士精神。”

    伊贺百川听罢,登时由怒转喜,行武士礼道:“多谢监事大人。”

    “客气,客气,请坐,请坐。”

    李奇呵呵一笑,一挥手,几名下人立刻将刀拿了下去。只能说李奇这人真是太不懂得拒绝了。

    众人坐下以后。李奇抿了口茶,道:“方才那句话倒也不全是玩笑话,我的确对这刀略有涉猎,这小乌丸可谓上上品,由此可见贵国打造武器的技术并不差,既然如此,为何还要来我大宋买武器呢?我这可不是随便问问,因为只有了解彼此,才会增强彼此之间的信任,为以后的合作打下坚实的基础,毕竟我们不是做一锤子买卖。”

    滕吉三木微笑道:“监事说的对,说的对。其实是这样的,众所周知,我们日本百姓向来都是以和为贵,热爱和平,虽然我们造兵器的技术不输旁人,但是我们一直都不愿大规模制造武器。然而,最近海上面不怎么太平,出现了一些海盗,这些海盗专干杀人越货的勾当,我们君主知道后,大为震怒,恨不得杀之而后快,可是那些海盗装备精良且充足,不好对付,而我们的装备就相形见拙了,正巧听闻贵国准备卖武器,于是就来看看。”

    哇!老子真服了,见过不要脸的,还真没有见过如此不要脸的,连这么蹩脚的借口你都说的出,还打海盗,你们自己就是靠海盗起家的呀,我看你丫是买武器准备做海盗吧。也好,正好我要训练水师,没事去海上打打海盗,全当训练,那也不错。

    “原来如此。”李奇呵呵一笑,随口乱吹道:“关于你们要购买武器的事,我已经向皇上禀告过了,起初皇上还有些犹豫,毕竟我们并没有建立外交关系,这样做实在不妥。但是在元旦朝会上,皇上在见过二位后,非常欣赏二位,特别这位伊贺先生表现出来的武士精神,令皇上大为欣赏,皇上是这么跟我说的,他说日本要能多出些像伊贺先生这样的武士,那我们大宋和贵国的关系一定会得到改善,皇上还说了,他觉得阁下的武士精神,和我们儒教有些相通的地方,或许正是因为如此,所以皇上他对二位的举止感到倍感亲切。”

    伊贺百川大喜,笑道:“陛下的赞赏,伊贺真是受宠若惊。而且,不瞒监事,我们武士都很崇尚儒教,自小就开始学习儒学。”

    “难怪,难怪。”李奇呵呵笑了笑,轻咳一声,道:“言归正传,我们皇上已经答应你们的要求。”说着他一挥手,两名下人立刻给伊贺百川和滕吉三木递去两张纸。李奇接着道:“这就是我们的武器价格表,二位请过目。”

    二人接过来,仔细的看了起来,可是越看到后面,面色变得越发凝重。

    李奇搓了下下唇,道:“从二位前几日交给我的货单,以及二位提出来的价钱,可以看出二位是有过研究的,但是二位忽略了几点,其一,二位估计的价钱,应该是根据民间材料的价格所算,而我们大宋军队用的皆是上乘材料,价格自然要贵一些;其二,风险费,军备物资是一种非常特殊的商品,很多国家对这些东西感到敏感,或许有人会因此怪我们,骂我们,这可都是名誉上的损失,而且,谁敢保证有一天我们的士兵就不会死于我们自己生产的武器下,这都是不可预知的风险;其三,那就是我们大宋的武器都得按照严格规则生产出来的,这人工费可不是你们估计的那一点。光这三样加起来,五十万是决计买不到你们想要的数量的。”

    “这………。”

    伊贺、滕吉二人不禁面面相觑,面色显得尤为的为难。

    小样!这就把你们给唬住了,你们这头脑也敢来跟我做生意?“不过,我们皇上深明大义,说买卖是小,两国的友谊是大,所以还特地嘱咐我给了你们一个优惠价,我打算只收你们四十九万贯。不过,有言在先,这个价格我们可是亏着卖的,你们千万不能告诉别人啊,一定得保密,不然我们会很难做的。”

    这对于那俩小日本而言,真是一下子从地狱窜到了天堂,兴奋的差点没有晕厥过去。(未完待续。。)

    ps:  求月票。。。

第七百一十章 暴利买卖(上)

    虽然只是减免了一万贯,但是带给滕吉三木和伊贺百川的惊喜,远胜于这一万贯本身的价值,关键还是在于李奇前面的那一番话。

    二人感激之情是无以言表呀。心里皆是感叹,中原大国就是中原大国,实在是太慷慨了。

    不过,二人并未被这喜悦给冲昏头脑,连番感激后,他们希望能够对大宋制造的兵器有一个更深入的了解,也就是他们得看看货物。

    这是必须的,李奇立刻带着他们去到了军器库,宽敞的仓库里面堆满了各式各样的武器,其实这些武器都是李奇上任以后按照严格的规矩生产的,品质是可以信赖的。

    伊贺和滕吉二人看完以后,都十分满意。伊贺百川拿起一根箭矢打量着,笑问道:“敢问监事,贵国什么时候能将这些武器送到敝国。”

    李奇呵呵道:“那就得看二位什么时候能把钱到位了。”

    伊贺百川眉头微皱道:“一定要先交钱么?”

    “当然。”李奇点点头道:“不过不用付全部的钱,我们先签订买卖合同,你们交一半的钱作为订金,我们再发货给你,等到交货的时候,你们再付另一半钱,不过若是阁下毁约的话,我们会扣除一部分押金,待会合约里面会写明这一点。”

    滕吉三木点头笑道:“合理,合理,理应这么做。”

    伊贺百川也觉得这么做合情合理,道:“行。就依监事所言。钱半个月之内就能送到,不知监事何时能够发货?”

    这么快,看来他连钱都带来了。李奇道:“这样的话,如果不出意外,我们会在三月前发货。”

    其实伊贺百川他们要的武器兵没有针对性,他们不是注重某一种武器,而是一套军备。显然他是想在国内扩军,而非对付谁,这样一来,其实就京城里面的存货已经绰绰有余,根本用不着另行赶造,只是需要简单的加工就行了。

    这个时间点已经远远低于了伊贺百川估计的那个时间,直点头道:“那好,一言为定。”

    李奇笑道:“还有一点,就是关于运费。”

    “运费?”滕吉三木愣道。

    李奇点头道:“不错,我们只会运送黄河这一段。但是想要我们将武器运送到贵国的话,呵呵,那就得交一些运费了,二位也应该知道,海上毕竟有风险,所以运费也比较贵,当然,贵国可以派船只来接。”

    滕吉三木和伊贺百川互望了一眼,似乎已经达成了某种共识。滕吉三木笑道:“那我们还是派船来接吧。”

    “这样也好。”李奇笑道。其实他这么说,就是不想运送太远,毕竟万一遭遇了什么天灾,那找谁哭去。

    滕吉、伊贺二人同时躬身道:“那就是劳烦监事大人了。”

    “哪里。哪里。”李奇拱拱手笑道:“二位,我前面已经反复强调了,这不是一笔单纯的买卖,还有一份人情在。甚至大于买卖的本身,贵国陛下或许是因为某种考虑,不愿与我大宋见建立外交。但是我希望这不会影响我们之间的友情,我们皇上和我都希望能二位做个朋友,到时若能相互帮助,甚至达成一种军事联盟,那就再好也没有了。”

    伊贺、滕吉万万没有想到宋朝会如此看重他们,特别是伊贺,人都快飘了起来,他们武士如今在日本虽占有一席之地,实力也不弱,但是地位还是比较卑微,然而,在宋朝从君到臣都非常欣赏他们武士,真是他乡遇知己呀,这种差距,让他心中是五味杂陈,想法自然也就多了起来,激动的就差没有以身相许了。

    几人又就细节探讨了一番,等到一切商讨完毕后,就签订了合约。

    吃过晚饭后,他们就离开了。虞祺带着满心的疑惑走上前,道:“监事,你为何还要给他们减免一万贯?”

    李奇呵呵道:“虞副监,武器买卖有着它的特殊性,虽然它里面蕴含着暴利,但是它的持续性比较差,也就是极不稳定,无法预知,想要得到延续性,那就必须得有矛盾,有战争。在日本,武士与朝廷贵族的矛盾一直都存在,但是朝廷还是掌握着大权,武士想要翻身,必定要有所动作,仅从这一点来看,我们就要支持他们,只要他们矛盾日益加深,那么他们需要的武器也将会越来越多,从长远来看,我们交伊贺这个朋友,对我们百利而无一害,而且,日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