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北宋小厨师-第24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靖、王度刺两位辽国的旧臣虽然心中不愿承认,但事实摆着眼前,他们也只能低头认输。
王黼呵呵道:“纥石烈先生过奖了,但是我对两国之间的合作是充满了信心。”
李奇笑道:“其实商业这东西除了技术以外,最关键的还是在于资源,贵国拥有广阔的资源,不比我大宋差,根本用不了多久就能发展起来。要是我们两国强强联手,那更加了不得了,我们拥有技术,而你们拥有资源,这对于双方而言都是如鱼得水,互惠互利呀。”
“李大夫说的不错,我们皇上也是这样想的。”
李奇笑了笑,然后让人将来他写好的经济建设方案拿了过来,给他们看,而他和王黼等人则是去到了他的办公室休息,给纥石烈勃赫腾出了一个商量的空间。
一个时辰过后,纥石烈勃赫让人将李奇等人叫了过来。
李奇笑道道:“不知几位对我们的方案满意否。”
“当然满意,李大夫的能力,我们还是相信的。”纥石烈勃赫呵呵一笑,从袖中拿出一卷纸来,递给王黼道:“这就是我们皇上御笔的抄本,你们也拿给贵国皇帝看看,要是没有问题的话,我们就可以将这事定下来。”
王黼不禁大喜,但是纥石烈勃赫忽然话锋一转,道:“但是………。”
王黼有事面色一紧,忙问道:“但是什么?”
纥石烈勃赫道:“但是我们这次来并非是为了谈判,说直白一点,我们就是信使,除了这点以外,我们都没有做主的权力,换而言之,就是贵国若是答应,那么就签下这份盟约,我大金军对也会在九月初撤离燕京,将景、檀、易、涿、蓟、顺六州及燕京归还给你们,但若是贵国不答应的话,那我们也就无能无力了。”
言下之意,就是他们不打算给宋朝讨价还价的余地,同意就签,不同意那也就没有必要谈了。
日。你们忒也霸道了吧,这简直就是逼我们签下这份盟约呀,那还盟个p,不如叫做霸王条约得了。李奇暗自皱了下眉头,但是他也无可奈何,因为纥石烈勃赫已经把话说死了,你说再多也没有用。
王黼心中也是忐忑不安,生怕金国又提出什么无理的要求来,讪讪一笑,赶紧拿起那抄本看了起来,看了一会,他脸上的担忧之色渐渐退去,取而代之则是欣喜之色。
看完以后,他没有做声,又递给赵良嗣,赵良嗣看完后,心里是长出一口气,又递给李奇。
李奇从他们二人的脸色就猜了个七七八八,接过来一瞧,里面的内容和上次谈判说的差不多,关键就是二点,其一,就是海上之盟定下来的岁贡,这钱可是一分也不能少;其二,就是李奇的经济建设,完颜阿骨打可不懂什么经济建设,所以里面写着的都是一些硬性要求,他要的是结果,但都跟上次谈判说的一样,没有添加什么不合理的要求,不过如此一来,李奇的建设方案就显得有些多余,最多也就是一个参考的价值。
这也就是完颜阿骨打高明的地方,他明白这方面己方不是李奇的对手,若是一味的按李奇的方案行事,那么主导权就将被李奇牢牢掌握,或许还会被李奇钻了空子,但是如此一来,主导权还是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反正不管你怎么弄,你总要让我得到我想要的,否则就是违反盟约。
李奇看完以后,眉头一皱,道:“信中为何对云州等地只字未提,但不知贵国皇帝打算何时将云州等地归还?”
纥石烈勃赫笑道:“关于这一点我们皇上倒是有提过,皇上说如今阿适儿尚未抓住,而云州等地都是围捕阿适儿的重地,所以现今说这些尚早,也没有用,皇上的意思是待抓到阿适儿,咱们双方再就云州等地进行谈判。”
王黼生怕李奇头脑发热毁了这次谈判,忙道:“那是应该的,那是应该的。”
这个大奸臣,外交能力真是弱的一塌糊涂,你自己都不争取,人家就更加不会放到心上了,为什么中国的官总是对内强,对外弱了。李奇心中不禁暗叹一口气,但也没有再说了,将抄本递还给王黼。
王黼赶紧接过抄本来,笑道:“此事我待会就会进宫向皇上禀明的,一切还得等皇上做决定。”
纥石烈勃赫微笑的点点头,其实他们来之前就已经料到了这结果,因为此次交涉关键是在于他们自己,只要他们没问题,那么一切都不在话下了,毕竟完颜阿骨打可是做了很大的让步。
当晚,李奇又请他们到今日的最后一站酒吧狂欢了一夜。酒吧对那些金人而言,简直就是人间仙境,贪婪的纥石烈勃赫直接向李奇提出要在金国也弄这样的酒吧,李奇只是笑着说,至少这要等酒楼稳定下来,天下无双打出名气了,才能建这酒吧。(未完待续。。)
ps: 求月票,求推荐。。。哥们,双倍月票了,别捂着了,快点亮出来吧。。。
第六百零八章 升国旗,唱国歌
如同李奇预料中的那样,当宋徽宗看完金国提出的条件,不禁大喜,狠狠的夸奖了王黼一番,连丝毫意见都没有,这就跟那些太监看到圣旨似的,只有磕头谢恩的份。
至于云州等地,要不是王黼主动将纥石烈勃赫的话转述了一遍,宋徽宗估计都忘记了,一向好大喜功的他,将签订盟约的事宜安排在了八月初一,他要当着全天下百姓的面,完成这一壮举,即便是苟延残喘乞讨回来的,他也有选择的将其视而不见了。
八月初一。
这无疑是一个注定载入史册日子。
天还未亮,东华门前就已经挤满了人,人群中有大宋官员、有达官显贵、有大财主、也有农夫、工匠等等。但是如今他们只有一个身份,那就是大宋子民。
城楼上也站满了人,宋徽宗身穿龙袍高坐在龙椅上,王黼与太子赵桓分别站其左右,皇亲国戚、李邦彦、高俅等权臣以及纥石烈勃赫等金国使节分至左右站成一列。
除此之外,还有一小部分特殊的人群,他们站在广场的个个角落里,手上拿着笔和纸,这些人正是陈东、欧阳澈等人,他们可能就是史上第一批记者了,李奇吩咐他们要记录下今早发生的一切,不能错过任何细节。
一向喜欢故弄玄虚,运筹帷幄的李奇,今日不免也显得极其紧张,他可是今日最忙碌的一个人,从半夜就来到这里布置每个环节,真是事无巨细。此时他正站在城楼下,望着东方,皱眉道:“这该死的太阳为何还不升起,看天气今日也不是阴天呀。”
朝阳旗自然得在日出之时升起。
着急的李奇又把那司天监给叫了过来,问道:“你究竟行不行呀,为何太阳还未升起啊。你可别晃悠本官?”
那司天监赔笑道:“大人请放心,保管不会出错。”
“当然不能出错,出错我就完了。”说着,李奇又补充一句,道:“你完的更快。”
那司天监讪讪一笑,豆大的汗珠顺着面颊流了出来。
李奇没有理他,朝着梁雄用力的招了招手。
梁雄赶紧上前来,抱拳道:“大人有何吩咐?”
李奇皱眉道:“旗手和乐队准备的怎么样?”
梁雄忙道:“大人请放心,旗手和乐队都已经在马行街待命了。”
由于东华门门前的广场离马行街很近,所以李奇安排旗手直接从马行街进入广场。他这也是想将悬念留在最后一刻。
李奇没好气道:“你叫我怎么放心,荣耀和屈辱就在这一线之间,万一要是出了什么差错,那可不是我个人丢人了,而是我们大宋国丢面子了,你再去看看。”
“啊?卑职刚刚才从那边来。”
李奇哼道:“你什么意思?刚刚来就不能再去看了?多走一趟会不会把腿走断?”
“不会。”
“不会就赶紧去,本官要的是万无一失。”
“是。”
“什么玩意吗?诚心跟老子过不去是吧。”李奇望着梁雄的背影,还在喋喋不休的骂道,可见他心里有多么的紧张。
过了一会儿。那司天监又走了过来,道:“大人,时辰快到了。”
李奇转头往东方一瞧,只见东边已经渐渐亮了起来。
这时。梁雄也快步走了过来,道:“启禀大人,旗手和乐队已经准备完毕。”
李奇嗯了一声,快步朝着城楼上走去。
“微臣参见皇上。”
宋徽宗一脸笑容道:“爱卿快快免礼。朕方才还正想让人去找你,这升旗仪式还得等多久。”
李奇忙道:“马上就开始了。”
片刻,一道金光从东方射出之际。
李奇挥动手中小红旗。
呜………!
号角声齐鸣。
只见城楼上那一排士兵拿着长长的号角吹了起来。
忽然。隐隐听得远处传来一阵脚步声。
李奇道:“皇上,旗手来了。”
宋徽宗忙站起身,来到城墙前,目光死死的盯着那个转角。
纥石烈勃赫等金国使臣对这些真是不感兴趣,要不是宋徽宗亲自邀请他们来,他们如今还在被窝里睡大觉了,昨夜他们几个在赌场都玩疯了。打着哈欠,目光懒散的望着前方。
咚………咚………。
随着脚步声的声音越来越响,转角处突然出现三个身穿天蓝色新式军服的士兵,白手套、黑筒靴,踏着正步率先走了出来,只见中间一人扛着一面黄白相间的大旗。
三人同时间来了一个干净利落的转身,走上了从街口铺向旗杆的红地毯,但他们忽然停了下来,没有继续往前走,而是原地踏步。
纥石烈勃赫面色一紧,暗道,这脚步声不会就是这三个人发出来的吧。
不到片刻功夫,一个由一百零八名禁军组成的方阵走了进来,只见为首一人拿着一把仪刀竖立在胸前,此人正是岳飞的胞弟,岳翻。而后面的人都是扛着雪亮的长枪,枪头朝着后上方。
短暂的停留后,走在最前面的三人开始迈着正步往前走。
起初众人还不觉得,可是待这个方正走近以后,那震耳欲聋的脚步声,都是把众人都震傻了。
无论小孩,还是妇女,还是男人,双眼都是死死的盯着广场内,全场就是只能听见那整齐、雷鸣般的脚步声。
那如同用尺子比画出的方阵,整齐划一步伐,手挥舞的幅度都是一模一样,强有力的步伐,靴子与地面的撞击声,仿佛震得城楼上的灰尘都在跳动,就连那些士兵的身高都是相差无几,一眼望去,就如同一群克隆人在下面行走。
那些金国使臣脸上哪里还有半分睡意,使劲的揉着自己的双眼,几乎都快眼皮揉破了,但是仍然无法相信眼前的事实。
宋徽宗目瞪口呆的望着城楼下的红地毯上的那一个天蓝色的方阵。喃喃念道:“这………这是朕的禁军吗?”
全场就是李奇一个人没有进入状态,他心中有的只是紧张而已,因为一旦开始了,那么他的任务也就完成了,换而言之,就是脱离了他的控制内,如今他真的只能祈求上天保佑了。
还未等众人反应过来,那一个方正已经来到了旗杆下。
这一步步走来可以说是踏入了大家的内心深处。
“立正。”
随着岳翻的一声叫喊,只听得“啪”“砰”两声,一百来人同时并腿。鞋后跟与地面相撞发出一声清脆的声音,一百零八一支长枪顿时立在地上。
岳翻忽然放下仪刀来,吼道:“敬礼。”
唰唰唰。
城楼上的人见那一个蓝色方正瞬间变成了白色。
只见所有人都扬起了自己的右手,洁白的手套登时挡住那蓝色的军服,宛如白云遮天一般,就跟那变戏法一样。
操!搞什么呀?快点敬礼啊!李奇见宋徽宗还傻站在那里,赶紧走上前,小声道:“皇上,你扬一下右手就行了。”
宋徽宗微微一怔。忙道:“哦对对对,朕差点就忘记了。”
言罢,他直起身子来,右手挥出。高俅等人也同时扬起右手。
李奇见到这一幕,差点又笑出声来,暗道,要是后世有时空警察。铁定会抓我回去打靶,这姿势真是太邪恶了,我真tm太有才了。哇哈哈。
唰唰唰。
士兵们又同时收回手来,几乎就是一瞬间的事。
如今不要说那些金国使臣,就连大宋的满朝文武都感到十分的震惊,这………这究竟是怎么练出来的。
砰砰砰。
脚步声又再响起,那个方阵开始以岳翻为中心线,往两边走去,位列在红地毯的两旁。
待岳翻就位以后,三名旗手才开始向旗杆走去。
此时,火红的太阳已经露出了小半脸,就跟朝阳旗上面的朝阳一模一样。
“风风风,再大一点,再大一点。”
李奇双拳紧握,低头喃喃念道。
这年头升国旗,最忌讳的一点,就是没风。
好在天公作美,今日的风力到还不错。
待旗手站在旗杆下就位以后,岳翻又喊道:“升国旗,奏国歌!”
“来了,来了。”宋徽宗激动的嘴皮子都开始哆嗦起来了。
砰砰砰!
忽然,左边响起了声击鼓声。
众人转头一看,只见一位彪形大汉身着新式军服站在高台上,拿着鼓杵使劲的敲着面前那一面硕大的战鼓,高台下,数十名乐手也已经全部就位了。
由于这年头没有音响,只能靠人数去堆了。
鼓声未落,筝、琴、琵琶等等乐器齐鸣。几乎就在同一时间,那名旗手将朝阳旗往右边有力挥出。
其实在清朝以前,中国的音乐绝非那吹吹打打,吵得人不能入睡,相反,宋朝的乐手演奏出来的曲子是非常优美的,要不能怎有绕梁三日的说法。
由此可见,蒙古与后金的侵入对华夏文明造成了多大的伤害。
虽然乐器有所改变,但是演奏出来的曲子声色不减反增,对此李奇也是非常佩服大宋的乐手们,实在是太牛了。
伴着那激昂的旋律。位列红地毯两边的士兵齐声唱起了大宋国歌。
狼烟起江山北望!
龙起卷、马长嘶、剑气如霜!
心似黄河水茫茫!
百余年,纵横间,谁能相抗!
恨欲狂,长刀所向,多少手足忠魂埋骨它乡。
何惜百死报家国,忍叹惜,更无语,血泪满眶。
马蹄南去,人北望。
人北望,草青黄,尘飞扬。
我愿守土复开疆,堂堂中国要让四方………来贺!(未完待续。。)
ps: 双倍月票,大家懂得!除了感谢大家的月票的支持以外,另外感谢游击队跟班 昕羽儿 tychu等等吃货们的打赏。。。谢谢。。。
第六百零九章 阅兵式
李奇可没有填词谱曲的本事,他唯一的优势就是那还没有被上天剥夺的记忆,这首《精忠报国》也是他经过深思熟虑后,才定下来的,他可不敢唱什么“起来!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那样的话,除非他是不想活了,毕竟这可是封建时代呀。
嘹亮激昂的歌声,迎风招展的朝阳旗,清晨第一缕带着丝丝凉意的阳光照在那雪亮的枪头上,照在那一张张冷漠的面孔上,登时将气氛推向了**,也感染了全场每一个人。
不管是宋徽宗,还是大臣百姓们,都仰着头望着那冉冉升起的国旗,嘴里也跟着唱了起来,仿佛热血都在沸腾,就连宋墨泉这等迂腐的文人也激动的不能自已,简单、直白的歌词却唱的他们个个眼中含着热泪,泪水中只有一样东西………那就是尊严,一个民族的尊严。
可是那些金国使臣听不懂呀,这国旗他们也不懂,他唯一感兴趣的就是方才进来的那一队兵,在他们的印象当中,宋朝的兵个个都跟娘们似的,打战永远都只能让敌人瞧见背脊,而方才那些兵却个个精神抖擞,每一个动作都能感染到别人,怪哉,实在太怪了。
他们均是在想,难道这才是南朝的精锐?
然而,当国旗已经升到了顶端,但是歌声还未停下来,一遍又一遍,似在宣泄什么,又似在证明什么,反正就是停不下来,嘹亮的歌声响彻云霄。
搞什么呀,大哥们按流程来行不,你们这样破坏规矩,我很难办事的,操!这就是纯人工的弊端呀。李奇挠着头,一脸郁闷的表情,整个城楼上还就是他一人还惦记着发牢骚。
又过了一会儿。李奇干脆朝着岳翻打了个手势,岳翻得令后,大步出列,手中唐刀一举,所有士兵全部转过身来,面朝这城楼,这一两下,声音极大,歌声瞬间中止。
“敬礼。”
岳翻高昂的喊道。
士兵们在此扬起右手,高呼道:“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声音刚落,那些百姓似乎也都被感染,竟然都是扬起右手,山呼海啸般的高呼“万岁,万岁,万万岁。”
欢呼声是一浪高过一浪。
李奇见到这种场面,登时冒了一头冷汗。
宋徽宗不但不在意,反而感觉特爽。昂首提胸,大声喊道:“朕的爱卿们,朕的勇士们,朕的子民们。朕希望朕的大宋就跟这面朝阳旗一样,永不落下。”
鉴于这年头没有喇叭,故此李奇其实没有安排宋徽宗演讲,不过这厮好显摆。这种激动人心的时刻不让他嚷嚷着两句,他怎地会愿意。
“永不落下,永不落下。。。。。。。。”
众人齐声喊道。声势浩大,就连纥石烈勃赫等人不禁都面面相觑。
片刻,岳翻忽然一个极其潇洒的转身,开始原地踏步,两旁的士兵也跟着踏了起来,而那三名旗手也同时一个转身,走下台来。岳翻开始迈着正步朝着前方走去,那些士兵也紧跟其后,就如同来的时候一样,依然还是整齐划一。
不一会儿,这个方阵就消失在了众人的视线内。
宋徽宗愣了好半响,忙招呼李奇过来,问道:“李奇,他们去哪里呢?”
“啊?”
李奇一脸错愕的望着宋徽宗,道:“回禀皇上,升旗仪式结束了,他们自然要离开了。”
“就结束了。”宋徽宗意犹未尽道。
靠!难道升个旗还得升一日呀。李奇讪讪道:“是。不过接下来还有阅兵式。”
“对对对,那快点开始吧。”
“遵命。”
李奇又从袖中拿出那面小红旗出来,站在城楼上挥舞了几下。
仅仅过了片刻,极富节奏感且浑厚有力的脚步声再次响起,但是这一次的脚步声是从广场的左边响起的,众人赶紧将目光转了过去。
只见一队身着白色新式军服士兵从左边走了出来,约莫五百名,腰佩长刀。
金国使臣看的心里是暗自咂舌,就这气势,明显就是一支铁军才能拥有的,这对他们而言,可是一个重要的信息呀,纷纷都打起精神来了。
全城的老百姓哪里见过此等威武的士兵,不禁都看呆了,宛如神兵降临一乐般。
待那一队兵走到中间的时候,唰唰唰,士兵们忽然齐齐转头朝向宋徽宗,为首一人忽然喊道:“大宋水师,云啸营请陛下检阅。”
他说完,身后的士兵就跟着齐声喊道。
这第一队士兵就把宋徽宗以及一干大臣给喊傻了。
水师?云啸营?这营是从何来的?
宋徽宗转头惊讶的望着李奇。
李奇小声道:“皇上,你先挥挥手,做做样子,待会微臣再跟你解释。”
这小子………。宋徽宗眉头一皱,脑瓜子忽然开窍了,知道李奇肯定是用来唬那些金人的,赞许的瞧了他一眼,然后朝着士兵招了招手。
唰唰唰!
那些士兵又同时朝着宋徽宗扬起右手,片刻,便收了回来,头也全部转了过来,但是至始至终脚步未有停过。
这些士兵还未走过,这二个方阵又走了出来,也是五百名,只见他们身穿着土黄色新式军服,肩扛长枪。
待来到中间,为首一人又喊道:“大宋禁军请陛下检阅。”
身后士兵又在齐声复述一遍。
“好,好,好。”
这次宋徽宗懂了,一脸的微笑的朝着他们招招手。
这里的脚步声还未散去,忽然又响起了一阵震耳欲聋的脚步声,这脚步声尤为的沉重,仿佛踏的地震山摇一般。
只见一队穿着厚重的盔甲,手拿大斧头的士兵走了出来,他们每每挥动一下手臂,那清脆金属声在此刻变得异常的动听,声势极其浩大,就如同有千军万马一般。
这可是大宋对抗骑兵的一大利器。那利斧也是专门砍马脚的。
走在最前面的正是牛皋那二愣子,显得尤其的魁梧,英武不凡。
待走到中间,牛皋扯着他浑厚粗狂的嗓门喊道:“神卫军,重步营请陛下检阅。”
又是一阵齐吼。
宋徽宗这个素来就崇文抑武的皇帝,在这一刻不禁也是热血沸腾,可惜他连一把兵器都没有带,只能挥手示意。
随后出来的就是弓箭手,只见一对穿着红色军服的士兵走了出来,他们手中拿着的可不是普通的弓弩。而是大宋最先进,杀伤力最强,也是最引以为傲的神臂弓。
一股嗜血的冷意瞬间席卷了整个广场。
那金国使臣门不禁都面面相觑,只见他们额头上都已经渗出一些密密麻麻的汗珠来。
“捧日军,穿云营请陛下检阅。”
其实这只是一个口号而已,他们并不是殿前司的人,而是侍卫马的士兵。
随着这一拨**过后,脚步声终于渐渐消散,取而代之则是马蹄声。
嗒嗒嗒。
只见一对轻骑兵走了出来。他们身着新式的皮甲军服,人人手中都握住一面国旗,虽然没有步兵走的那么整齐,但是对于骑兵而言。已经是非常不错了,但见那些马都是迈着优雅的步子,既显得轻快,又显得高贵。看的出,这五百人个个都是骑术高手。
为首一人身披银色铠甲,手拿着一面国旗。有着一张极其帅气的面孔,这人真是赵楷。
那些女人登时个个都是一脸花痴。
李奇心中不禁感到有些遗憾,md。也是老子骑术不精,不然这么好装b的机会,怎么会让给你。
“龙卫军,骁骑营请陛下检阅。”
赵楷这一声充满磁性的嗓音响后,立刻有无数少女都快晕倒了。
“不亏是朕的好皇儿,好,好,好。”
宋徽宗使劲的挥着手,那一脸得意之色,真是羡煞旁人呀。
但是他身旁的太子,听得可就不是滋味了。
随后出来的就是岳飞领军的骑射军,但见他们身着一身黑色的皮甲,人人手拿着一把黑漆弓,如同黑夜里面的一个个死神,让人望而生畏。
骑射军过去后,接下来出来的就是由何冲领队的五百名重骑兵,连人带马都套着厚重的盔甲,看上去都是沉甸甸的,铜光闪闪,仿佛一道坚实的城墙,也在百姓心中构筑成了城墙,让人觉得十分踏实。
“捧日军,龙骑营请陛下的检阅。”
。。。。。。
这一列列方阵从广场中走过,让人看的是热血沸腾,这也让到场的百姓、满朝文武以及宋徽宗,甚至那金国使臣都对军人有了一层新的理解。
然而,还没有完,真正压轴的还在后面。
不一会儿,只见一架架、一辆辆大型武器开始登场了,最先出来的就是那弩箭武器的登峰造极之作,大型床子弩,这种弓弩据说杀伤力巨大,但是也需要数十人转动轮轴才可拉开,射程可达1500米,是如今射程最远的武器。檀渊之盟前夕,契丹大将萧达览即是中了床子弩箭阵亡的,使契丹士气大挫。
每一架床子弩旁边都跟着十余名士兵,一共一百架大小不一的床子弩从场中走过。
这可是大宋的骄傲呀,全场登时沸腾了。
当然,这还只是开胃菜而已,更大型的还在后面,那就是带有浓厚历史色彩的抛石车。
当众人见到由数头大牛拉出那二丈来高的抛石车时,不禁都倒抽了一口冷气。
这玩意李奇以前还只是在电视里面看到过,心里还不以为然,但是前段日子他也被这玩意给震住了,实在是太大了,而且样式也十分繁多,一共有十九种,如行风砲、蹲虎砲、单双梢砲等等。
要知道如今扔的可不是简简单单的石头,而是带有火药的火球,威力可也是相当猛,只是太过笨重了。(未完待续。。)
ps: 求月票,求推荐。。。
第六百一十章 大赦天下
李奇对于这次阅兵式可也算是下足了血本,弄来了五十辆抛石车,包揽了所有的型号,当这五十辆抛石车在八百人协同下从广场中行过时,众人纷纷屏住了呼吸,呆呆的望着一辆辆抛石车。
这或许能称为历史上第一批装甲师。
这无疑是一场军事盛宴,这无疑是大宋的一次亮剑,这一刻无疑将会记入史册。
但这只是表面而已,其实这里面却充满了辛酸和无奈。就跟这些武器的来由一样,都是被逼出来的。
宋朝为什么武器如此发达,最最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少马,最要命的是,宋朝的对手个个都是马匹充足,所以宋朝一般都是用步兵去对抗骑兵,孰强孰弱,高下立判。
也正是因为如此,宋朝的统治者们才会迫切需要靠先进的武器来缩短这一差距,而远程打击就是最好的破坏对方冲锋的利器,所以才会出现什么神臂弓,床子弩等等远程打击武器。
但是话又说回来,若是大宋马匹充足的话,谁还弄这玩意。
李奇之所以安排这场阅兵式何尝不是这个道理。
亮剑!这听起来多霸气呀,但是真正的高手需要亮剑么?就像马桥所说的,我赤手空拳也能打赢别人,何须剑。
即便是要亮剑,那也是在战场上亮,在砍杀敌人的时候亮。
李奇何尝不想这样,但现实是在真正的战场上,自己的剑都还没有亮出来,就被敌人给打的弃剑而逃。
但也正因为如此,这场阅兵式才显得更加重要。
说白了,这就是李奇导演的一场秀,他这么做的目的其一,自然是哄宋徽宗开心。满足他的虚荣心,这无所谓忠奸之分,这只是一个臣子该做的,李奇既然选择了这条不归路,那只有一条道走到黑,不断的往上爬,不然的话,恐怕就会被人狠狠的踩在脚下,哄得皇上开心了,他自然得到的就多了;其二就是做给那些百姓看的。让他们重拾对大宋军队的信心,若是连百姓都失去了信心,那这国家也就差不多了;其三,就是做给那些金人看的,有道是知己知彼,百战百胜,现今的金人已经看出了大宋的软弱无能,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