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云的抗日-第77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郎和本间雅晴的算计中,肖林高地是能够为他们带来意外之喜的地方,中方一个应对失措就可能让他们获得突破口。但是现在,随着围攻肖林高地的部队全灭,这反而成了他们布局上的一个漏洞。因此,小泉敏一郎和本间雅晴沟通之后,认为继续执行斩首计划已经毫无必要,因此决定集结所有兵力于甘邦,干脆和中方来一场硬碰硬的决死战。
“我们还有兵力优势,所以现在我们应该做的是集结所有兵力,和支那军在甘邦进行决战。我相信,以我们的兵力优势,我们必定可以取得甘邦决战的最后胜利。而只要能够消灭支那军主力,届时无论是肖林高地还是马兰都将是囊中之物,我们完全可以轻松拿下……”以上是本间雅晴对新形势的分析。
他这番分析还算客观,所以小泉敏一郎略想了想,便同意了他的决定。
一架架五十特攻机开始脱离战场,刚开始的时候,老贾他们还不适应,以为鬼子又想玩什么花样。而等所有的五十特攻机都向西北方向飞去以后,他们意识到鬼子放弃了对他们的阻击,不少人立刻在公共频道里面欢呼起来。
“哈哈,小鬼子被我们吓跑了!”
“鬼子跑了!这下我们可以轻松完成补给任务了!”
和手下兄弟们不同,地位的高度决定了老贾不会被眼前景象所迷惑,他在调整了飞行方向,跟了鬼子五十特攻机一段路程,确定他们是往甘邦战场飞去之后,他联系常德兰,向他汇报这一发现。
常德兰:“我也正想联系你,阻击我们的鬼子战机也正在回撤。难道说甘邦战场出现了什么变故不成?”
“应该是,而且肯定是利于我方的变故。”
“你们完成投送任务立刻返航,我和地面部队联系一下,看看究竟发生了什么。”
“是!”
甘邦,顾祝同等人才撤过来不久就收到了金正和的报告。刚开始,因为此事太匪夷所思,所以前指的所有人都不敢相信。而在情报部门核准了金正和的身份后,顾祝同等人又惊又喜,立刻觉得这应该是马兰会战的一个转折点,远征第三集团军应该牢牢抓住这个机会。
第二百七十四章机会
山部无疑找到了破中华鲟S弯转进的办法,不过,因为双方的飞行员无论是技术还是意识都不在一个层面上,所以,尽管鬼子还有南洋猴子飞行员们立刻按照他的指令执行集群推进,却没能如他所愿的那样立刻打开局面。马兰之战打到现在已经超过了两个月,两个月下来,山部已经意识到了这一问题——即,虽然五十特攻机的技术有所改进,但是因为速成班出来的飞行员素质一拨不如一拨,所以五十特攻机的发挥反而不如从前。
“以前我们五十特攻机的飞行员都是从其它航空部队筛选出来的,都富有飞行和战斗经验,所以那个时候五十特攻机的性能虽然弱于现在,可是因为驾驶它们的是我们最好的飞行员,所以它的表现反而要强过预期。阁下,看来特攻战术终究不是长久之计,我们应该考虑其它的取代办法了——”这番话是山部一个月前在一次军事会议上对小泉敏一郎说的。当时小泉敏一郎也听了进去,不过,因为此事非同小可,而且不可能一蹴而就,所以这种状况根本不可能在短期内得到改变。
天空中,老贾已经率先完成了空投任务。作为一个王牌飞行员,老贾的飞行和战斗经验相当丰富。虽然鬼子空中指挥官从一开始就发现了他的身份,并且派出六架五十特攻机专门盯他,可是却没有一架能够跟上他的意识,反而衬得他的飞行成了表演似的。
一个左翻滚,然后猛地下坠,在两架五十特攻机一前一后几乎擦着他的机身飞过去的时候,他又猛的拉起战机,然后直接一个惊险的倒栽葱动作出现在了金正和他们画出的空投标识上方。飞快的按下开仓按钮,在机头几乎要着地的时候,他将机身拉平,心中默数五个数,随即一拉机头,再一个右滚翻向上面爬去。
老贾这一连串的动作堪称完美,饶是山部看了,心中也不禁暗赞一句。然后,小鬼子的脸色就更加难看了,他操起话麦喊道:“八格!佐野君,你的眼睛瞎了?不知道亲自拦截吗?7104,给我留下它!”
老贾在六架五十特攻机的围攻下依旧漂亮的完成了投送任务,这对他手下的兄弟是莫大的激励,所以山部希望能够通过击落他来提升已方的士气。
而他这边才放下话麦,一个参谋忽然急急走过来,走近以后直接递给他一份电报,称本部急电。
所谓本部也就是小泉敏一郎的总指挥部,山部闻言立刻打开文件夹,而至略略一扫,他的眼眸便是一阵收缩,稍后,脸色则变得沉重起来。有些艰难的合上文件夹,他抬头看向肖林高地方向,嘴里喃喃自语:“这是天亡我大日本帝国吗?”
因为已方特攻机机群糟糕的表现,他身边的鬼子脸色本就奇差,现在再看到他这副表情,众鬼子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登时噤若寒蝉。
山部所看到的电文自然和肖林高地发生的食人蚊“食人事件”有关。说起来日本人的反应有点慢,因为此时距离肖林高地鬼子群灭已经过去将近一个小时了。一个小时的时间,对于一场决战而言,可以改变太多东西了。也许正因为意识到这一点,所以小泉敏一郎才会紧急致电山部,让他放弃对中方投送机群的围剿,转而全力支持甘邦战场。
马兰战役,日本人确实拥有兵力上的绝对优势,可是这并不意味着小泉敏一郎就可以随意挥霍,可以肆无忌惮的使用兵力。恰恰相反,因为中方的远征第三集团军已经表现出超强的战力,往往总是能以少胜多,所以,对于如何充分发挥兵力优势,小泉敏一郎反而显得比较慎重。本来在小泉敏一郎和本间雅晴的算计中,肖林高地是能够为他们带来意外之喜的地方,中方一个应对失措就可能让他们获得突破口。但是现在,随着围攻肖林高地的部队全灭,这反而成了他们布局上的一个漏洞。因此,小泉敏一郎和本间雅晴沟通之后,认为继续执行斩首计划已经毫无必要,因此决定集结所有兵力于甘邦,干脆和中方来一场硬碰硬的决死战。
“我们还有兵力优势,所以现在我们应该做的是集结所有兵力,和支那军在甘邦进行决战。我相信,以我们的兵力优势,我们必定可以取得甘邦决战的最后胜利。而只要能够消灭支那军主力,届时无论是肖林高地还是马兰都将是囊中之物,我们完全可以轻松拿下……”以上是本间雅晴对新形势的分析。
他这番分析还算客观,所以小泉敏一郎略想了想,便同意了他的决定。
一架架五十特攻机开始脱离战场,刚开始的时候,老贾他们还不适应,以为鬼子又想玩什么花样。而等所有的五十特攻机都向西北方向飞去以后,他们意识到鬼子放弃了对他们的阻击,不少人立刻在公共频道里面欢呼起来。
“哈哈,小鬼子被我们吓跑了!”
“鬼子跑了!这下我们可以轻松完成补给任务了!”
和手下兄弟们不同,地位的高度决定了老贾不会被眼前景象所迷惑,他在调整了飞行方向,跟了鬼子五十特攻机一段路程,确定他们是往甘邦战场飞去之后,他联系常德兰,向他汇报这一发现。
常德兰:“我也正想联系你,阻击我们的鬼子战机也正在回撤。难道说甘邦战场出现了什么变故不成?”
“应该是,而且肯定是利于我方的变故。”
“你们完成投送任务立刻返航,我和地面部队联系一下,看看究竟发生了什么。”
“是!”
甘邦,顾祝同等人才撤过来不久就收到了金正和的报告。刚开始,因为此事太匪夷所思,所以前指的所有人都不敢相信。而在情报部门核准了金正和的身份后,顾祝同等人又惊又喜,立刻觉得这应该是马兰会战的一个转折点,远征第三集团军应该牢牢抓住这个机会。
第二百七十五章奇兵
“我们需要更加详细的情报——出现在肖林高地的食人蚊群落有没有进一步侵袭其它地区的可能性?日军是否准备了灭蚊药剂?另外,我们需要立刻向国内要求更多份额的驱蚊药剂以及防蚊衣……对了,电报中顺便提一句,如果有对蚊虫有所研究的生物学家,最好能派一个给我们——”
曾经的时空中,顾祝同在黄埔系将领中先为八大金刚之一,后为五虎上将之一,再后来更成为所谓的军中圣人,其能力自然毋庸置疑。很快,他便有了决断,对众人吩咐道。
孙立人点点头,立刻让手下人照办。
温鸣剑看着参谋们飞快的奔回各自工作岗位,用诙谐的语气说道:“真是天助我们!看来马来半岛的蚊子也知道保卫家园了!”
因为在此之前甘邦这里的战况并不乐观,所以金正和他们传回的这个消息就显得太重要了。顾祝同显然心情很好,他闻言摇摇头说:“区区蚊虫知道什么?应该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时候一到,必然应报’才对!”顿了顿,他又说:“蚊灾毕竟是没有定数之物,如何打赢这一仗,关键还看我们。诸君,大家都说说,现在我们应该怎么办?”
食人蚊发威送给远征第三集团军一个机会,但也仅仅是一个机会而已,对于顾祝同等人来说,如何抓住它并利用它奠定胜局,这才是关键。
孙立人剑眉一锁,想了想道:“食人蚊之事肯定在日军的意料之外,肖林高地的鬼子一灭,意味着日军对肖林和马兰的意图都不可能达成,如果换做我是本间雅晴,这种情况下我其实只剩一个选择,那就是集结兵力谋图决战!”
温鸣剑:“我同意抚民兄的推断,食人蚊这一变数的出现,导致日军之前的诸多布局完全失效。不仅如此,因为日军缺少应对食人蚊的手段,这种情况下,和我们速度决战确实是最好的选择。”
在座的其他将领中,唯有戴安澜有不同意见。戴安澜的出发点是日军有着绝对的兵力优势,认为本间雅晴未必就会选择在这个时候将全部兵力都投入甘邦战场,也许会选择在肖林高地西边再开辟一条战线。
等所有将领都发表完意见,顾祝同做总结性发言,说:“我的看法和抚民一样,认为日军会选择和我们速度决战。衍功,你的看法也有一定的道理。但是你别忘了,在西苏门答腊,我们有超过三个师的远征军正虎视眈眈。日军真要从这里开辟西部战线,他们就得面临被两面夹击的威胁。马六甲海峡中我军的鱼雷快艇还有潜艇可不是吃素的!”
在马兰会战打响之前,苏门答腊岛上一直爆发有战斗,不过因为地形比较复杂不利于大兵团运动的缘故,所以战斗规模一直比较小。隶属于卡拉奇海军基地的潜艇还有鱼雷快艇部队是去年年底进入马六甲海峡的,其目的本是为了遏制日本海军在马六甲海峡中的活动,而在马兰会战打响后,中方这支小规模海军的存在,则起到了联接苏门答腊和马来半岛两地远征军的作用。
因为中方这支小规模海军的存在严重削弱了日本海军对马六甲东部流域的控制权,在今年年初,日军曾经组织了几次围剿行动。不过因为缺少针制导弹快艇的有效手段,最终却是不了了之。
在座所有人,就戴安澜一个人认为日军未必会速度决战,顾祝同也就没必要专门来说服他。话头一转,他问道:“日军兵力远胜于我们,所以,一旦决战的话,我们绝对不能被牵着鼻子走。因为一旦进入消耗战,那是我们不能接受的。食人蚊是个机会,怎么运用这个机会,才能乘机扩大胜面,大家都说说看。”
对于能否打赢马兰会战,从始至终,顾祝同等人就没有怀疑过。而在食人蚁事件发生后,无疑,他们必胜的信心更坚定了。
“食人蚊群落还停留在肖林高地,从我们目前掌握的情报看,日军应该缺少针对食人蚊的手段。也就是说,只要食人蚊还在肖林高地,金正和他们就是安全的。一旦日军选择集结兵力与我在甘邦决战,肖林高地的重要性将有所削弱。我的想法是,是不是可以让金正和他们暂时放弃肖林高地,转而作为一支奇兵,在关键的时候对日军实施偷袭——”温鸣剑说道。
凭心而论,温鸣剑作为远征第三集团军的参谋长其实并不称职。倒不是说他能力不行,实在是因为就指挥水平和军事素养而言,孙立人、戴安澜等为代表的原黄埔军校的远征军将领的起点实在是太高了。他们在温鸣剑还是个孩子的时候就已经活跃在战场上,打过的仗甚至比温鸣剑吃过的盐还多,所以尽管温鸣剑在学校里接受的乃是当下世界上最先进的军事教育,但是经验上的欠缺以及战略眼光上的短视,却绝对不是单凭学习就可以获得的。所以论指挥作战,在原来的远征集团军,他只能尾随在孙立人等人后面做一个边鼓手的角色。
好在他足够聪明也足够努力而且还颇具自知之明,于是,在充当了将近半年的后勤部长之后,慢慢的他融入到了这个新的集体里,耳染目睹下,战术思路上,也开始能跟上孙立人等人的节奏了。
把金正和旅从肖林高地解放出来作为奇兵使用,这个点子,孙立人等人也已经想到。非常时期,他们倒没有闲情去关注到温鸣剑又成长了,不过这反而更利于温鸣剑的融入以及这个集体的和谐。
英雄所见略同,在他发言之后,众人纷纷补上自己的看法,一道奇袭方案很快成型。
顾祝同的指挥风格最大的特点就是善于“驭人”,这也是欧阳云决定把他下放到马来半岛的主要原因。事实证明,在统御全局上,顾祝同确实有非常的手段。就拿现在来说,他本人其实并没有出什么新颖的战术点子,但是在他的调度下,远征第三集团军的战术却已经成型了。
第二百七十六章星华义勇军
战术成型,并不意味着立刻就能收获胜利。盖因为此时的甘邦之战已经打成了完全的消耗战。
甘邦之战可能变成持久战、消耗战,对此,无论是中国最高统帅部还是孙立人为首的远征第三集团军司令部都有着清醒的认识。实在是因为甘邦这个地方太重要了——甘邦过去就是日军在东南亚的兵工基地。正是依靠这些兵工厂,小泉敏一郎才得以生产出足够多的武器装备武装庞大的民族独立军,也才能够制造出新的战车、战机还有战舰与中国进行对抗。所以如果这些兵工厂一旦落入中**队手中亦或是被摧毁,那对东南亚日军来说将是毁灭性的打击。
日军绝对不甘心放弃甘邦,相反,远征第三集团军自然势在必得。
对于甘邦之战,中国方面其实还有另外一个选择,那就是放弃主动权,只打单纯的防守战。这么做的好处就是能减少有生力量的投入,不给日军将甘邦之战扩大化的可能,而照样可以起到牵制日军,让日军不敢在夺岛战中过分用力的作用。不过,因为日军在甘邦之战开打之初反应过激,这使得中方决策层能够更加清晰的认识到甘邦于日军的重要性,于是,中方的战略目的很自然的就发生了变化。
用顾祝同上报最高统帅部的话说:日军过激的反应让我们觉得,也许我们低估了甘邦的重要性;我们认为,既然日军拼命想要夺回甘邦,那说明甘邦之后一定有更具价值的目标——考虑到日军在东南亚的兵工厂、造船厂还有飞机厂大多都设在甘邦以东地区,我们现在可以断定的是,一定是因为日军以为我们的攻击目标是这些兵工厂,所以他们才想不惜一切代价加以阻击;既然如此,我们觉得应该抓住这个机会,趁势摧毁这些兵工厂,以断绝东南亚日军的再生能力!
“断绝东南亚日军的再生能力”,这句话说得实在是太好了,欧阳云等人的野心登时就被点燃了。从这个时候起,如果之前他们只是希望马兰会战能让东南亚日军无法在夺岛战中全力发挥的话,现在,他们对于马兰会战则有了更大的祈盼。战略目的发生变化,自然,战争准备等级也要相应提高。就在顾祝同这份电报抵达重庆的当天,欧阳云召集了一次会议。会议上,他集众人之力做出决定,从重庆再调五个师的兵力去马来半岛,同时让铁林飞最少再调拨一个歼击机航空师和一个中程航空师用于支援远征第三集团军作战。
东南亚日军的兵力优势实在是太大了,因此,虽然最高统帅部咬牙加大了对马兰会战的支持力度,但是他们知道,马兰会战最终会打成怎样,远征第三集团军能不能最终取得甘邦之战的胜利,这都还需要一些运气。
食人蚊事件的发生,无疑是运气站在远征第三集团军一边的最好的象征。所以,当相关报告送到重庆,最高统帅部内上至欧阳云下至普通的参谋们,他们皆认为,是到了甘邦之战见结果的时候了。
“机会,没有比这更好的机会了。快,立刻把李子文找来,这是个进行政治宣传的好题材啊!连蚊子都知道针对日本人,这不是天亡日本是什么?”欧阳云的办公室内,他兴奋的朝潘媚人道。
然后,他驻足地图前,用放大镜在地图上找到甘邦这个地名,眼睛眯着看了看,说:“等会你再联系一下铁林飞,我有要事找他!”
“要加大空军支援?”潘媚人已经联系完了李子文,放下电话问。
欧阳云答:“趁他病要他命,天赐良机,一鼓作气是必须的!对了,你帮我去把邓老总叫过来。星华义勇军,该他们发动了!”
把目光转回甘邦——经过两个多月血腥战争的洗礼,此时的甘邦已经不再具备一点点原来的样貌。这个闻名后世的绞肉机,从空中俯瞰的话,会发现它就好像一个掉进密林中的活火山一样,不仅寸草不生,而且会不时向外发散着滚滚浓烟。
“对于中日双方而言,当时的甘邦已经不可能再修建起任何防御工事。因为如果你深入其中的话,你会发现,整个甘邦的土地因为遭遇太多炮火侵袭的原因,地表上覆盖着的已经都是浮土。而在甘邦之战结束三个月后的今天,当我们摄制组踏上这片土地的时候,我们依旧能够很轻易的就用手捧起一捧土来,而且我们能很轻易的从土中找到一两颗甚至更多的弹片。如果我们更仔细一点,那么我们会从浮土中找到一些深褐色的颗粒——毫无疑问,那正是人的血液渗入浮土之后凝结而成的特殊产物……”
以上文字来自中国中央广播电视台所拍摄的大型战争记录片《甘邦之战》的解说词。通过这段文字,人们不难发现当时甘邦之战的惨烈程度。
是的,甘邦之战进行到最后,中日双方都已经不可能再修建什么防御工事,他们所能做的就是在已方前线部队快要支撑不住的时候再调集其它部队填上去。而如果他们发现前线的情况已经糟糕到没有时间给他们增兵的话,那他们就会毫不犹豫的指挥已方的炮兵发起无差别炮击,用密集的炮火直接覆盖整个战场……
甘邦之战的转折点正源于发生在肖林高地的食人蚊事件。因为正是食人蚊帮助肖林高地的中方守军解决了几倍于他们的敌人,将他们从肖林高地防御战中解放出来,他们才具备了成为奇兵的可能性。
除此之外,在甘邦之战的后期,中国方面还出动了一支奇兵,即星华义勇军。
对于星华义勇军的运用,最高统帅部原先的打算是让他们在中方控制马来半岛区域发挥影响力,以组建起一支以马来人为主力的本地武装协助远征第三军控制地方。不过,因为甘邦之战忽然出现了转折,而且星华义勇军的官兵强烈要求加入战斗,所以在甘邦之战的后期,它还是获得了出战的机会。
第二百七十七章雄心
既然定下用金正和旅做奇兵的策略,在正面战场上,远征第三集团军主力便采取较为稳妥的打法,只是牢牢的守住既有阵地,而不再发动反攻。而不出顾祝同所料,在食人蚊事件之后,反应过来的本间雅晴立刻向甘邦集中兵力,甘邦本来激烈的战事就好像泼上了火油一样,一下子变得更加炽烈起来。
日军攻势的加强是立体化的,空中、海上、地面,由此可见,在食人蚊事件后,本间雅晴已经嗅到了失败的危险,他们已经不敢再拖延下去了。
本间雅晴或者小泉敏一郎要做出决战的决定并不难,因为他们有足量的炮灰部队。而且,因为种子计划的推行已经触及到东南亚当地族群的繁衍利益,为了让大和民族的士兵获得足够多的“交|配”对象,用战争消耗东南亚本地族群的男丁似乎是个不错的选择。
甘邦上空的空战,交战双方本处于势均力敌的局面,而随着大量五十特攻机的加入,胜负天平开始向日军一方倾斜。换做其它时候,出现这种局面,顾祝同一定会命令已方航空部队改变策略,即采取萎靡战术,不再一味的和鬼子航空部队硬打硬拼,而打聪明的袭扰战,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同时,最大限度的阻挠、狙击鬼子战机,让其无法安逸的攻击已方地面目标。但是今天,顾祝同不仅要求已经参战的航空部队要不惜一切代价阻击敌人,而且还要求南宁航空兵团将预备部队悉数投入,在给南宁航空兵团司令陈孔祥的电报中,他明确指出决战已经开始,所以所有参战人员都要做好牺牲的准备——“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告诉兄弟们,现在到了我们报效国家的时候了!万胜!”
战争是军事科技最好的催化剂,中国就不说了,因为欧阳云的存在,能够准确的把握军事科技发展的脉搏,所以无论是无线电技术还是雷达技术,中国都得以领先世界上其它国家一步。而中国的进步反过来又刺激到了日本、美国还有苏俄、英国等其它国家。于是,因为战争的需要以及受战争红利的刺激,各国在军事技术上的投入上前所未有的“舍得”,也就形成了所谓的军备竞赛。军备竞赛是双刃剑,一方面,军事技术的进步诚然可以带来民用技术的更新换代。但是另一方面,因为军事技术的研究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而且后继发展更需要海量资源,再加上军备存在的意义本身就是用来杀人的。所以,其越先进,对社会造成的危害也就越大。
日军大量五十特攻机乍一出现在肖林高地上空,设在马兰后方的中方雷达站就侦测到了这一情况。相关情报立刻依据早就成熟了的流程一路上报,在顾祝同给陈孔祥发去命令电文之前,陈孔祥已经收到了相关报告。
对于五十特攻机,因为其杀敌一千自伤八百的特性,中国航空人向来没有好感。而在战场上,如果遇到五十特攻机的话,中国航空兵也会以能够自身不伤而击落这种日机感到自豪。
在陈孔祥还是一个普通的飞行员的时候,他就有过和五十特攻机交手的经验,而因为他有两个最好的兄弟都死在五十特攻机手上,所以对于五十特攻机,他的憎恶感远要强过其他人。
“小鬼子忽然放弃我们的投送机群转战甘邦战场,那只有一个可能,说明小鬼子准备发动决战了!在甘邦,我们的空中力量本来就不占优,看来一场恶仗在所难免!”他心中已经做好了打恶仗的准备,所以当顾祝同的电令到来后,他二话不说,立刻命令所有的待令战机立刻起飞,并要求他们绝对不能放任鬼子航空部队取得甘邦战场的制空权!
“地面上,我们的远征第三集团军兵力上本来就处于劣势,所以,哪怕拼掉老命,我们也不能让鬼子获得战场制空权!兄弟们!你们不是一直不满友军喊我们菜鸟吗?现在,证明自己的机会来了!兄弟们!如何针制鬼子的特攻战术我已经详细的讲解过,我希望你们能够借这次机会给小鬼子一个教训,告诉他们,五十特攻机这种垃圾战机应该被淘汰了!明白了吗?”
南宁航空兵团作为一个新建单位,其兵员组成以新兵为主。而因为他们装备的战机乃是当下国内最先进的,自然就引起了其它兄弟部队的眼红。再加上其成立以来并无什么特出的战绩,于是菜鸟之名便不胫而走。对此,陈孔祥已经憋闷很久了,而现在,他觉得证明自身价值的机会来了。
甘邦决战,急于证明自身价值的参战中方单位绝不仅仅只有南宁航空兵团,南海舰队亦是如此。
论部队历史,南海舰队要比南宁航空兵团老资格得多。不过,因为太平洋舰队已经完全取得了亚太平洋的控制权,使得日本的武久号航母舰队根本就不敢进入相当于中国内海的南海。所以,因为长时间没有仗打,南海舰队官兵在同级别但是却三五天便能捞到仗打的东海舰队官兵面前便总有抬不起头来的感觉。和南宁航空兵团直接隶属于顾祝同的马兰前指不同,南海舰队属于一支纯粹的友军。通俗点讲,也就是虽然最高统帅部有命令他们协助远征第三集团军作战,但是却没有下达硬性作战任务。
最高统帅部做出这样的决定其实并无不妥。毕竟,新加坡近海海域还有泰国湾临近南海的海域久在日本海军控制之下。而只有区区一艘支援航母的南海舰队在实力上根本无法与日武久号航母舰队相提并论。所以不对他们抱予厚望也算是面对现实。
只是,最高统帅部似乎低估了以司令官徐凯为首的南海舰队官兵的勇气和决心。所以,虽然最高统帅部在计算中将南海舰队列为编外部队,但是南海舰队自己却有着与其实力不符的雄心壮志。
对于中日在甘邦决战,徐凯等人其实已经祈盼很久了。
第二百七十八章南海舰队出动
或许是因为之前长期担任潜艇部队指挥官的原因,在徐凯看来,相比庞然大物的日武久号航母舰队(武久号航母舰队继承联合舰队称号的事还没有广泛传播),南海舰队并不是全无机会。引用他在激励部下时所说的话:“因为我们有着世界上最先进的潜艇还有声呐以及鱼雷技术!”
南海舰队的前身是海口舰队,而海口舰队成立之初最出彩的就是潜艇部队。要知道,单凭潜艇就能击沉击伤敌军的航母而自身却安然无恙,这在人类海战史上可是绝无仅有的——新加坡大撤退中,徐凯指挥的潜艇部队可谓出尽了风头。
马兰会战开打之初,徐凯就有派出中型潜艇前往泰国湾与南海搭界的地方执行支援任务。不过,因为那个时候日武久号航母舰队还保留有两个航母舰队在马来半岛近岸海域活动,所以南海舰队根本没有出手的机会。
在远征第三集团军攻取甘邦之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