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云的抗日-第15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半山腰的一个掩体后面,费承清无视远远近近响着的爆炸声,拿着望远镜朝山下看着。半晌,他笑了,对身边的副官说:“早听说学兵军有钱,现在看来果然不虚,就好像炮弹不要钱似的。不过,这种打法有效果吗?跟放爆竹有什么差别?!”
副官也笑了,说:“你看看那些兵,我们的枪声一响就掉头往山下跑,我严重怀疑,这真是能打败小日本的学兵军吗?”
“也许是原粤系的,哼,欧阳云这小子也敢让他们出来丢人。粤系就原先的铁四军算得上一支强军,后来的这些,都是滥竽充数的角色。”他一边说着一边继续观察着,忽然隐隐的觉出不对,他问副官:“怎么感觉有点不对啊,下面的像在演戏似的,强民,你真确定这座山上就两条道吗?”
“是的,栈桥那里您也去看了的,确实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不对,走,跟我去栈桥那里,叫上警卫连!”
不得不承认,费承清的嗅觉相当的敏锐,只是凭借感觉便觉出了问题的所在。在观看了山下近一个小时的表演之后,他终于醒悟了。
只是,对于狼牙的几个战士和于昌猴来说,他们能抢在费承清到达之前夺取栈桥吗?
这必然成为决定这次战斗胜负的关键所在!
第二章福建攻略?模
李敢闯找郭彪借人的时候,特别提到了山地作战所需要的技能要求。所以郭彪借给他的几个人,在攀援方面都是行家里手,其中有个叫蒋彩玉的,更是太行山里采灵芝出身的,据其自称,七岁开始便玩山了,而十二岁便能凭借一己之力攀爬高达三百余米的赤佬峰。赤佬峰是著名的灵芝山,与之齐名的则是其陡峭的程度。
原来,于昌猴觉得,就自己的攀爬水平来说,已经算得上万中无一了。然,见识过蒋彩玉等人的攀山英姿之后,他才意识到,原来和狼牙的这些变态相比,自己只是一个蹒跚学步的幼儿。
差距首先体现在道具上,这方面,于昌猴倒没觉得有什么丢脸。但是,当看见狼牙的六个人分成两组真正像猴子一样在几乎呈直角的山壁上直上直下的时候,他意识到真正的实力差距在哪里了。首先就是力量和体力的差别,再就是力量的细腻程度。狼牙的六个人手上都戴着专门的手套,这种手套只包住手掌还有五指后端,并不影响手的灵活性。观看狼牙的人爬山,心脏的承受能力必须足够的强,因为,正常情况下,他们都是凭借着十指的力量,有时候甚至是单手五指抓住山壁上凸出的一块,然后便将身体硬拉了上去。看着他们的身体挂在手上,甚至微微随风荡漾,这种感官上带来的刺激感受,让于昌猴有口干舌燥的感觉。和慈母峰相对应的山壁,高约八百米左右,其中只有二百米属于比较难攀登的,因为这部分山壁完全呈垂直上下,只能凭借着山体裂缝或者一些小突起进行攀援。
当费承清后知后觉,意识到不对赶到栈桥那里的时候,蒋彩玉为首的狼牙支援小队已经上到离暗堡所在平面不过三米左右的距离。最后这段山壁,因为被土匪们清理过,光溜溜的毫无作力之处,所以很费了蒋彩玉他们一段时间,他们用多功能匕首当作铁钎插入山体,这才得以缓缓上行,便是这段不过十米左右距离的山体,花费了他们足足一刻钟左右。
眼见着胜利在望,上面忽然传来了人声。
“旅座,您怎么来了。”两个暗堡中,换上了费承清手下的一个排,该排排长看见旅长大人驾临,立刻迎了出来。
“对面有没有什么情况?”费承清拿起望远镜朝对面看去,没发现一丝一毫的异常,他随口问道。
“呵呵,对面鬼影都没有一个啦。旅座,学兵军的人也不是呆子吧,想从这里过来,嘿嘿,那和送死没什么差别哪。您瞧好了,我们六挺轻机枪形成的交叉火力,别说通过途径只有这米把宽的栈桥,便是山道,他们也过不来哪!”
话听起来没错,但是费承清就是觉得不放心。朝前走了几步,临近悬崖,他朝下看了一眼,只觉得头晕目眩,后退几步自己先笑了,道:“看来我是杞人忧天了,这样的绝境,谁能爬得上来。”
排长在一边附和道:“那是,除非他们长上翅膀从天而降,不然的话,嘿嘿,想打此处过,留下性命来。”
这个排长倒是能说会道,费承清不禁多看了他两眼,问道:“你叫啥名来着,怎么已经没见过你啊!”
“旅座您老人家多忙哪,我刚提的排长,您老人家自然不认识了,我叫郭凯子。”
“郭凯子,不错,我记住你了,这次要是能胜利,我记你一功!”
郭凯子听得大喜,嘴巴都咧开了,道:“那谢谢旅座了。”
上面几个人的对话,一字不落的进入了蒋彩玉等人的耳朵。几个人双手都用上了,没法比划手势,取得默契便只能通过眼睛和嘴巴了。蒋彩玉朝自己咧巴咧巴嘴巴,又朝上面眨巴眨巴眼睛,其他人点点头,忽然的,蒋彩玉双手一用劲,双脚在山壁上一蹬,整个人便腾空而起,拔高两米有余。他这招使得极险,因为一旦达不到平地的高度,双手搭不住费承清等人立足的平面,那不管他天大的本事也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自己落下去了。与蒋彩玉一起行动的还有一个叫汪白更的战士。他距离费承清的位置有点远,而且那里正好凸出来一块,所以,几乎同时,他和蒋彩玉一般无二的双手搭住了山石,同时在上升的过程中,在插在山体的匕首上一借力,双手同时使劲,整个人便翻了上去。
于昌猴作为领路人,又是李敢闯的心腹嫡系,按说应该冲在最前面的,奈何,尽管憋足了心气,却依旧难望蒋彩玉等人的项背,当狼牙两个小组六个人已经潜伏到暗堡下面的时候,他按照蒋彩玉的建议,正趴在距离暗堡大约两百米的一个石台上,用带瞄准镜的狙击步枪瞄准着平台。便通过这倍率为二十的瞄准镜,于昌猴将蒋彩玉等人的精彩上崖表现尽收眼底。
费承清此时距离崖口的距离只有区区的五米,这样的距离,让他能够极清晰的听见来自身后的异响。
郭凯子正对着悬崖,所以他获得最直观的印象,他先是惊得差点丢掉下巴,紧接着便去掏枪。但却已经迟了——蒋彩玉的动作何其迅速,双脚还没有露出悬崖,右手已经掏出了手枪,而等费承清转过身来,便看见面前半蹲着一人,而他的右手赫然正举着一支手枪,黑洞洞的枪口对着的正是他的胸膛。
“旅座,小心!”此时,郭凯子等人才马后炮似的大喊出声。
蒋彩玉是第一个上来的,紧接着,汪白更也上来了,他往后一退,背靠在暗堡上,直接端起冲锋枪对着众人。
蒋彩玉的脸上涂着油彩,这让费承清等人看不清他的表情,但是,从他那不带任何色彩的低喝声里,没有人敢轻举妄动。
蒋彩玉快速的换了两口气,然后说:“子弹不长眼睛,诸位,你们被俘了!”
费承清有些不甘心:“你们是学兵军?!”
“是。”
“狼牙?!”
经过天津大捷、二次长城抗战,狼牙的名字已经响彻全国。在有些版本的传说中,狼牙的每个人不是被神话就是被兽化了,最不靠谱的一个版本里,大队长郭彪更是獠牙黥面,乃是曹操麾下典韦那个“古之恶来”的化身。
生擒敌人的最高长官,而且是一个旅长,对于于昌猴来说是可想而不可求的事情。但是,对于蒋彩玉等人来说,他们却好像仅仅逮住了一个小兵辣子似的,没有一丝一毫的激动之色。这让成为他们俘虏的费承清也感到很没面子,心说自己毕竟是个旅长呢,这些学兵军的小兵怎么就没有一点激动呢?
如果没有区寿年之前的一番嘱咐,费承清是不会这么配合的。而正因为已经得知了这次战斗的底线,意识到自己手下甚至自己,任何一个人的牺牲都是毫无价值的,所以,当蒋彩玉喝令他“缴枪不杀”的时候,他没有丝毫犹豫,直接举起了双手,让郭凯子等人看得分外的郁闷。郭凯子认为,对方才不过七个人,而他们这里却有将近五十余人,是完全有可能反突袭成功的。不过,他这样的想法仅仅保持了几分钟便被现实残酷的抹杀了。一个名叫黄得标的班长,因为当时正在某处三急,所以,当蒋彩玉等人押着众俘虏往指挥部去的时候,自认为逮到机会的他躲在某处朝蒋彩玉打了黑枪。
五十多米的距离,蒋彩玉事先又毫无察觉,按说黄得标不会失手,毕竟,他也是郭凯子这个排里有数的几个“神枪手”之一。但是结果却让所有人包括费承清都吓了一大跳——蒋彩玉就好像身后也长了眼睛似的,枪声一响,他竟然奇迹般的身子一个闪动,然后那枚子弹便擦着他的身子飞过,下一秒,他右手一甩,“啪”的一声枪响,黄得标抱着肚子滚出了藏身的草丛,而他也成了这一仗中唯一的受重伤者,差点就丢了小命。
费承清本来还想着怎样都要让兄弟们反抗一下,以示自己这支队伍还是支可战之兵的,发生了这件事情之后,他不敢抱有这种侥幸想法,立刻大声喝令所有人缴械投降,并且将区寿年的名字搬了出来,称这乃是师座的命令——根据学兵军和中央政府达成的协议,他们已经被编入学兵军了——大家以后都是自己人了,自家兄弟,自然不能互相残杀。
他这话与其是说给手下兄弟听的,还不如说是说给蒋彩玉等人听的。因为发生了拿起打黑枪事件之后,他发现那几个学兵军的战士目光变得狠厉了许多——他清楚,但凡能战之兵都有自身特有的傲气,不客气的说,甚至有草菅人命的权力,他真担心手下兄弟把这几个杀神惹火了,结果反而惹祸上身。
“意外,绝对的意外,我们就是想看看能把小日本打败的军队究竟是什么水平——长见识了,这回是真的长见识了,狼牙果然名不虚传哪!”这是费承清在见到欧阳云之后为自己的这次行为作出的解释。,而这已经是三天之后了。
第二章福建攻略?澹
“老蒋什么时候变得这么大方了?难道说被拘押了一次,这品性便变了?”刚得知福建驻军全员投靠的消息,欧阳云深感意外,如此对李铁树说道。
李铁树也感到有点不可思议,因为这实在不是老蒋的风格哪。“不对劲,我觉得其中肯定有阴谋!”
持有这种观念的并不是李铁树一人,事实上,学兵军高级将领中,包括原粤系的,十人中倒有九人是这种想法。当然,也不乏对此事报乐观态度的,比如说李汉魂。究其原因,却因为这个功劳正是他和其学二军争取来的,他认为,这并不仅仅是老蒋的想法,应该是受到了区寿年等人的施压吧。毕竟,学兵军出兵福建已是不争的事实,而以区寿年等人手中的那点兵力,自然不堪和学兵军对抗,这种情况下,老蒋与其牺牲他们还不如做个顺水人情,以报欧阳云在这次西安事变中所出的力。
真实的情况呢?自然只有老蒋最有资格了。让60师、61师还有78师假投诚其实只是其中一部分,还有一大重要原因是,力行社已经掌握了先前李、白二人拜会欧阳云时发出的吞并福建的信息。他认为,如果单让学兵军在福建渔利的话,必然能够引起学兵军和桂系之间的矛盾,此乃一举多得之举,划算。
老蒋这一手玩得确实漂亮,但是他却忘记了学兵军的一个特点。那就是学兵军的富有。不管区寿年等人初始的目的是什么,也不管他们如何坚守自己的信念,欧阳云相信,只要自己舍得付出,那么终能收获这出自十九路军的这三个师的兵心。至于桂系那里,更好办了。学兵军现兵工厂的产能已经上去了,解决自身的装备问题只需要一年半的时间,之后,便能够进行产销。学兵军现在拥有多项拳头产品,药品为首、电子和兵工跟上,才不怕收买不了李、白二人,毕竟,福建离他们还隔着一个广东呢,但是那些药品枪支啥的可是现实可见的利益。
于是乎,针对可能存在的阴谋,学兵军的另一次整编运动开始了。在原三个军的基础上,再次增设了学四军,其中,军长由蒋光鼐担任。蒋光鼐作为原十九路军的最高指挥官、原福建绥靖主任,虽然因为事变失败而被迫下野,但是因为其累积的声望,却依旧为原十九路军出身的官兵所热爱。区寿年、包括老蒋一听到这个消息,便知道自己的良苦用心已经失败了一半。
蒋光鼐和欧阳云的联系,其实还源于欧阳云第一次未成行的美国之行。再因为学兵军之后的抗日行动为前者所推崇,所以,虽然明摆着比欧阳云的资格老了太多,蒋光鼐仍然非常高兴的接受了欧阳云的邀请,从香港返回福建以主持大局。不仅担任学四军军长,更担任学兵军的副司令兼福建特区的主任。
桂系那边,李、白二人初从报纸上得到这个消息,确实是气得够呛,认为被欧阳云这小子给耍了,不过,当欧阳云亲自带着一揽子支援项目前来负荆请罪之后,两个人释怀了。认为欧阳云的诚意还是足够的,至于福建这块地盘,嗯,你要就拿去吧,不过,记得每年的收成要有老哥哥一份哪!
这些上不得台面的话,这里就不一一累述了,因为,就在学兵军正式扩编为四个军又,两个独立师加三个独立旅之后,华北的战火已经重新燃烧起来了。
这一次,磨合那个时空的历史有所不同的是,日本人没有再鼓捣什么卢沟桥事变,而是直接从青岛起兵,制造了所谓的“聊城事件”。
聊城事件的起因,说起来和学兵军还有点关系。正是因为当初李铁树在聊城的经营,所以,虽然学兵军全数撤出了华北,但是,聊城的一个完全按照学兵军编制格式整出来的保安旅却保留了下来。该旅旅长名叫王宝强,原先只是聊城保安团的一个副团长,因为为人比较正直,而且极端仇日,被李铁树委以重任,成为了聊城及周边地区抗日武装的领导人。
学兵军撤出华北之后,山东与其它省份搭界的地方全部被划为非军事区,而为了取得这些地区的实际控制权,日本**耍手段,很是收买了一批汉奸白狗子。然,便在其它地方都被日本人实际控制的时候,聊城却成为了日本人的禁区。别说军事观察员了,便是日本商人进入该地区也会受到百般刁难。日本人机关耍尽,最终却没能摆平王宝强,失去耐心的他们便制造了这一起事件。他们先是找人假扮日商,使其和聊城保安部队发生了纠纷,并被“残暴杀害”。然后,日军便借着这个由头出兵聊城,堂而皇之展开了侵略行动。王宝强受李铁树教导“多年”(当事人自语),自然不肯拱手相让,于是,一场规模不大的战争发生了。而随着双方对抗规模的升级,日军开始好不掩饰的大规模出兵华北,开始了策划已久的全面侵华行动。
“聊城事变”一发生,作为学兵军的喉舌,《学兵军时报》立刻对之进行了深刻的披露和报道,并且号召全国人民团结起来,誓死不做亡国奴,一定要将万恶的日寇驱除出去。
然后,随着上海以及冀察的抗战全面打响,老蒋开始发表《告全体将士书》,称:“和平既然绝望,只有抗战到底”,号召全国人民、一切武装力量一致对外,以保家卫国——又称:“地无分南北,年不分老幼,皆有守土抗战之责!”这也昭示着GG二次合作的开始。
至此,抗战全面爆发,而为了更好的统筹兵力,以取得“以空间换时间”的大战略目的,国民军事委员会将全国划分为七个战区,其中,欧阳云被编入第三战区,而担任该战区司令长官的是何应钦,负责闽粤两地的防守抗战任务。
(最近出差在宜昌,借的朋友的本子在宾馆码字,实在不方便,更新字数和时间都得不到保证,请大家海涵了——感谢大家的支持,你们的订阅是我完本的动力)
第三章保卫南京(二)
时间到了七月七号。曾经的那个时空,正是在这一天发生了影响中国近代史进程的“卢沟桥事变”。也正是在这一天,全面抗战爆发。
而在这个时空的这一天,抗战已经发生好几天了。而有幸穿越过来的欧阳云,此时正坐在一辆越野车上,行驶在通往无锡的路途中。
对于学兵军的作战任务安排,因为开始并没有将他们列入作战方案内,老蒋便将其作为后备队使用,让学兵军在杭州整修了足足五天。而就在学兵军官兵们开始闲得无聊而满腹牢骚的时候,以最高军事委员会名义下发的作战命令终于到来了。
日军华中方面军以三十余万兵力,海陆两路齐行,其中,因为中国的海军实力较弱,根本没有能与日军匹敌的大军舰,完全依靠岸上的炮台进行防卫,所以长江下游宽广的江面完全成了日本海军的天下,目前,日军已经开始攻打江阴要塞。而一旦江阴要塞这座下游最兼顾的堡垒被攻克,那日军极有可能从此上岸,从而对南京形成合围之势,老蒋给学兵军的命令,正是要求他们协防江阴要塞。
欧阳云在当天晚上召开例行行军会议的时候向四个师长以及政治主任、几个高级参谋通报了该任务,立刻引起了众人的强烈反应。其中,学三师的师长何正降直言不讳的提出:委员会这份命令没搞错吧?我们可是步兵,让我们去协防江阴要塞?我可是听说,现在的江阴要塞每天要面对日军海军航空兵十几批次的轰炸呢。这就是让我们去当炮灰啊!
学五师的师长是叶肇,他摇摇头接着说:这个命令确实值得商榷,他们是不是怕我们上了前线抢了其它部队的风头啊?毕竟,我们不是中央军。
众人七嘴八舌的讨论着,渐渐的便偏离了方向,开始集中火力向委员长开火了。
对这份命令,欧阳云却有着和其他人不一样的想法,或者说,有鉴于对海军的作用有着深刻的了解,所以他很久以前便思考过如何在没有强大海军的情况下对日舰队作战。他摆摆手制止众人,说道:“就是一份命令而已,哪来这么多道道。我跟你们说,委员会这份命令还是很有针对性的。众所周知,我们学兵军是国内所有队伍中最重视防空作战的,而且重炮也足够多,正好可以用来对付日军的军舰。我们还是就下一阶段的作战好好的探讨一下吧!”
二战时候,别看小日本地不过中国的四十分之一,人口不过七千万,但是却发展出了足够强大的海军。反观中国,虽然人口和国土面积远远超过对方,但是,海军的规模却小得可怜,乃至连一场正儿八经的海军对决都打不起来。
海军也是学兵军的弱项。学兵军现在的海军,虽然也编有一个舰队司令部,但是却只拥有可怜的二十六条战舰,其中,上千吨的战舰不过四艘而已。以这样的舰队规模想要和拥有航母的日本海军对决,那和送死几乎没什么区别。当然,欧阳云也不会傻到就和对方硬碰硬。如何最大能效的使用手中的军舰,给日本海军制造麻烦,这是他一度为之纠结的。而总结下来,他最后觉得,大力发展高速鱼雷艇和先进的鱼雷应该是个不错的选择,再就是铸造倍径和口径都足够大的岸炮。
如今,鱼雷的研制已经正式的提上了学兵研发所的研发日程,同时,高速鱼雷艇所需的心脏:发动机也在研发当中。欧阳云相信,只要真能将这两样宝贝研制出来,虽然不能击败日本海军,但是用于防守或者进行奇袭还是能够收到效果的。
当然,目前阶段,这一切都是水中花、镜中月,他现在能做的,便是如何尽可能的利用手中的资源,对日本海军的作战行动予以阻滞。
在座诸人,都是“土生土长”陆军,对于海战是一窍不通,欧阳云让他们出主意,大家大眼瞪小眼,登时哑火。
等了一会,没等到一个人发言,欧阳云只能无奈的摇摇头说:“我是这么想的。这一次协防江阴要塞的作战,我们这些部队能起作用的,其实只有一部分部队——炮兵和防空兵。我们这次随行的一共有两个重炮旅、五个防空团,我决定将他们混编。从其它部队中再抽选一部分人,争取组织起十个防空团,每五个团负责一个重炮旅的防空作战……其他人也不是闲着,他们的任务将是负责修筑伪阵地……”
所谓的伪阵地,其实就是假目标,这样做的目的,自然是为了保护真正的炮兵和防空兵部队。
最后,他问大家:“你们有什么补充的没有?”
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后还是一个名叫毕程敏的政治处主任站起来道:“司令,我有一个想法——这一次江阴要塞的攻防战,我们的狙击手其实也能发挥作用。江阴附近的华山不是有利于隐蔽吗,我们可以让狙击手使用反坦克枪对日舰上的鬼子进行狙击。”
“这个想法不错!不过也很危险,因为日舰一旦察觉到,等待狙击手的肯定是铺天盖地的炮火。”
“我却觉得这也是好事,这样一来,日舰的注意力可就被分散了。”
众人激励的讨论起来,随后,何正降又提出一个大胆的想法。他的灵感来自任丘防空时使用的那种巨型烟花,他认为,如果能将烟花的射程再整远一点,那是不是能打到敌舰的上空,这样一来,势必能对敌舰上的人员形成巨大杀伤。
听见这个想法,欧阳云乐了,脱口道:“这哪是什么烟花,分明就是导弹了。”话一出口,他受到了启发,跳起来道:“好极了,怎么原先就没想到呢?师昌,你赶快发电报给李铁树,让他以最快的速度运一批‘万夫I型’火箭弹过来!哈哈,这一次,我要让小鬼子尝尝烤ru猪的滋味。”
第三章保卫南京(三)
根据装药的不同。“万夫型”火箭弹分为三种,其中,“I型”弹药部装配的是燃烧弹。这种凝固汽油弹最大的特点是,一旦爆破开来即使在水面上也能引发剧烈的燃烧。
江阴县目前驻防的部队是国民革命军第87师,其师长为王敬久。当学兵军先头部队到达江阴黄山前线的时候,恰逢日海军第三舰队正在对船坞内的中国舰船实施轰炸。只见数十架涂着太阳旗的日军战机盘旋在空中,不时朝下投放着炸弹,江面上,不时传来轰隆隆的爆炸声,爆炸产生的浓烟笼罩了大半个江面,不时会激起几丈高的水柱。中国方面,因为缺乏战机与之对抗,所以,一切反抗力量皆以地面火力体现。以黄山炮兵阵地为主体,辅以军舰上的防空火力,天空中不时爆开一团团烟雾,然,收效却相当有限。
等欧阳云赶到的时候,这场战斗已经结束了。是役,**损失了两艘炮舰,而他们换取的战果则是击落了三架敌机。
在黄山炮台的指挥部里,欧阳云见到了王敬久。王敬久作为黄埔军校一期毕业生,在中央军系统内属于老字辈,所以虽然欧阳云现在的军衔和职务要远远超过他,但是他却浑然没有一丝下级对上级该有的恭敬和拘谨。
学兵军作为协防部队,说起来还要受他的节制。不过,因为不久前张治中将军刚刚给他打了电话,让他一定不能将学兵军当作客军,所以,在对敌战力分配上,他倒没有狂妄自大到让学兵军靠边站看戏的意思。
王敬久现在眉头紧锁,一副愁肠满肚的样子,所为的并不是江阴要塞的防守问题。87师虽然驻防江阴,但是它完全的职责却是和88师一起守住整个澄锡国防线。
江阴要塞的重要性,从古至今就是兵家必争之地。正因为此,国民党方面在要塞的防守上很是下了一番功夫。为此甚至不惜更换掉了江阴县的县长等干部,而改由军人担任。而正在在这帮干部还有87师的主持下,江阴县的战防工作做得相当的到位,到目前为止已经累计对五万多民壮进行了培训。如果,87师单单只是防守要塞,那么,依仗着完备的江防工事,他们完全可以胜任,而现在让王敬久感到头疼的,恰恰是来自吴福线的一封告急电报。为了建设吴福国防线,老蒋也是下了血本的,奈何手下的部队实在太差劲了。工事疏于保养也就罢了,最可恼的是,一些由地方部队负责日常维护的地方,竟然出现了被当地人盗窃走建筑材料而造成大面积工事瘫痪的情况。这种情况下,虽然这一次奉命守卫吴福线的**还算是将士用命,奈何在日军的装甲洪流下,根本毫无还手之力——吴福线的失守已经只是时间问题。那么,一旦无锡、苏州、沙洲这三座城市失守,那么,江阴要塞极有可能要面临水陆两路日军合围的情况。
学兵军正是从无锡转往江阴的,之所以要选择这样的道路,却是因为无锡和江阴之间有着齐备的公路。学兵军这一次出战的四个师,除了装甲部队,其他部队全部乘坐大卡车,所以,绕道无锡反而加快了行军。
“贵军是从无锡过来的?”王敬久抬起头来,看着欧阳云问。在两人的身后,站着各自的部属。其中,刘奎等人已经双目圆睁,不假颜色了——王敬久对欧阳云的不敬显然让他们感到极其的不爽。
欧阳云刚刚离开无锡,就得知了吴福线吃紧的消息,他点点头说:“是的,那个时候,日军还没有杀过来。”
王敬久看着他,很不客气的说:“欧阳司令,请恕我直言,贵军要是留在吴福线的话,发挥的作用会更大。据我所知,贵军可是拥有两个旅的装甲部队呢,正好可以填补吴福线遭破坏的防御工事。”
欧阳云也看着他,没有一点躲闪的意思,道:“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委员长既然让我们协防要塞,自然有他的道理。我不认为自己有权力能够擅改命令。王师长,学兵军已经到江阴了,就请分派任务吧。就目前的情况,我想,我们现在部单单是要防守江面了,还要防止吴福线杀过来的日军。我建议,我们两部分分开,各承担一面吧!根据贵我两军的装备情况,我觉得,让我们负责江防应该更加合适。”
欧阳云主动要求承担江防,其实并不单单是考虑到学兵军拥有的防空武器还有重炮较多,还有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吴福线一旦失守的话,那么肯定会出现规模众多的溃军。学兵军地位特殊,如果由他们来做收编工作,肯定会遭他人诟病。87师是中央军嫡系,他们出面的话就好说的多了。这样一来,也能为87师增加许多战斗人员,对于澄锡线的防守来说,也是好事。
王敬久是老行伍了,这么浅显的道理自然会明白,有些意外的看了欧阳云一眼,他说:“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