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九州河山皆华夏-第7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АT吹姆秸笾谐鱿至瞬簧倏瘴唬四芫】赡芏嗟乇3终蕉妨Γ媒幸环髡判小5庵值髡⒉皇撬嫠姹惚惆芽瘴蝗刻盥托校掣鑫恢眯枰裁囱氖勘掣鍪勘屎戏旁谀囊桓鑫恢茫馄渲卸加泻艽蟮慕簿俊:迷诟骷蹲髡降ノ恢械牟文狈炙竞投降挤炙径员静抗俦那榭龆急冉狭私猓虼撕芸毂愀荼静康氖导是榭瞿贸隽艘惶紫嘤Φ牡髡桨福⒅鸺渡媳ā⒒阕堋�
方案确定之后,各营便立即组织本营官兵重新排列方阵,并进行了一些基本的战术动作演练。由于人数上了许多,新的方阵比原有的方阵看上去明显要小了一些,上了战场后所能发挥出来的作用肯定也比不上出征之初。不过,好在官兵们平时训练的底子都还在,经过之前的血战还获得了一些实际的战斗经验。只要指挥者指挥得当,战斗力还是不容忽视的。
官兵们在进行战前准备的时候,庞岳也亲自前往各城门巡视了一遍。或许是得知了援军到来的消息,各营官兵的士气都得到了极大的回升,军官们的口令声也变得格外响亮。看到这种情况,庞岳暗自感叹军心可用。
……
巳时许(上午十点左右),城头上的湖广镇官兵,尤其是北门城头上的官兵,突然感到似乎有一阵闷雷自北面的天边传来,起初模模糊糊,但过了一刻钟之后便开始越来越清晰,脚下的大地也随着微微颤抖。紧接着,便见北面有大股烟尘腾起,朝着南边席卷而来。漫天的烟尘中,隐约可见一条黑线迅速地向南推进。随着时间的推移,黑线上空的一个个模糊的小黑点也逐渐变得清晰,那分明是代表明军的火红色军旗!
刹那之间,山呼海啸般的欢呼呐喊声在城中喷薄而出,犹如沉默已经的火山突然爆发。
“援军到了!”
“援军到了!!”
“湖广镇,必胜!!!”
……
几乎所有的官兵都加入到了欢呼的行列。连庞岳等将领也没有例外。部分官兵甚至激动地流下了泪水,将手中的兵器不断上举,发出一阵阵声嘶力竭的大喊。
压抑、担忧了这么久,心中的压力终于得到了完全释放!坚持与敌血战数日,终于等来了援军!还有什么事情能比这更令人欢欣鼓舞的?
在这一刻,笼罩在湖广镇将士心头的阴云完全消散,全军的士气达到了一个新的顶峰!
……
随着来援的忠贞营人马不断向衡山县城推进,庞岳已经能够在望远镜中依稀看见空中飘扬的“李”字和“高”字大旗。
熟悉历史又得到了情报的庞岳当然知道,这李字和高字所代表的就是李过和高一功。李过是李自成之侄,高一功当年也是李自成身边的重要将领。两人都是大顺军中的元老级人物。
虽然眼下的大部分朝中大臣和在野的士绅阶层对李过、高一功等出身农民军的将领都抱有敌意,甚至连许多后世之人也对这些曾经的大顺军将领存在着极大的偏见、不分青红皂白地以“流贼”“草寇”称呼,但庞岳却不这么认为,对这些坚持抗清到最后一刻的将领,高一功、李过、袁宗第、李来亨等等,他一直心存敬意。
不管怎么说,李过、高一功等人自始至终都没有投降鞑虏,比起那些先是杀良冒功、后来又剃了头为鞑子打天下的“正统官军”强了不是一点半点。在庞岳前世的历史上,后来的形势也说明了这一点。大顺军、大西军余部全都成了南明朝廷抗清的中流砥柱,原来的许多领朝廷粮饷俸禄的“正规军”如吴三桂、刘良佐、李国英之流。却梳起辫子成了“我大清”灭明的急先锋。
当庞岳已经能看清忠贞营旗号的时候,孔有德部的炮兵也在多铎的命令下朝着忠贞营的方向开了火。一时间,炮声隆隆,又一场大战就此拉开序幕。
几轮炮击之后,多铎一声令下,除了监视城中的人马之外,其余的清军全部压上,朝着忠贞营发起了全面进攻。
见清军开始向忠贞营发起进攻,庞岳也准备出城而战。下令湖广镇各营做好准备。
“诸位将士!”庞岳翻身上马,亲自向周围的将士勉励道,“援军已到,我们为死去的袍泽报仇雪恨的时候到了!奴酋多铎妄图要那么点人就想把我们吓得不敢出城,实在是天大的笑话!尔等可愿随我出城,杀他一个落花流水?”
“愿意!!”
“好!我们这便出城,用手中的兵器告诉多铎。湖广镇究竟有何不同!驱除鞑虏!——”
“光复河山!!”
“血不流干!——”
“死不休战!!”
随着庞岳的一声令下,湖广镇的将士们从城门以及城墙上的缺口中冲出城外,朝着清军杀了过去。
未几,衡山县城周围已尽成战场。旌旗展动、刀光翻滚、人吼马嘶,两军官兵展开了殊死搏杀。
……
激烈的战斗持续一个时辰之后,逐渐有了分晓。清军虽然悍勇,但经过前些日子的血战,已经伤了不少元气,此次又要面对自两个方向而来的明军、尤其是三万余忠贞营养精蓄锐的将士,多少还是感到有一些吃力。再加上多铎不想白白地平添许多不必要的损失,因此在看到明军士气正旺、己方实在无法轻易获胜之后,便下令与明军脱离接触。
多铎不想再打下去,但三万余八旗军的战斗力还是不容忽视的,明军自然也难以取得进一步战果,于是两军就此分开,陷入对峙状态。
忠贞营摆脱了清军的截击之后,在东门附近与湖广镇会师。由于之前有了共同杀敌的经历,来自两个不同体系的明军将士之前从未谋面,却也彷佛有着某种默契一般,相视而笑、共同发出一阵阵欢呼。
潮水般的欢呼呐喊声中,庞岳看到那面“李”字和“高”字大旗还有其余一些将旗一起朝着自己移来,旗下是一众顶盔披甲的武将,中间还簇拥着一个头戴六梁冠、身着红袍的文官。
第八十九章 堵胤锡
当来人到了十余步之外时,庞岳已经看得清楚,正中的那名文官大概年近半百、貌不惊人、身材干瘦、颌下留着文官惯有的三绺长须,眼神中颇带有几分智慧和坚毅。;!其左边的那员武将,年纪大约四十出头,面膛黝黑、浓眉大眼、身材格外地精壮。右边的那员武看上去要年长一些,身材也更高,虽然有点偏瘦却依然显得孔武有力,颧骨高耸的脸上带着几分沧桑之色。
至于文官身边两员武将的身份,庞岳只看了一眼心中便有了底。原因很简单,在他们身后各有一面李字和高字大旗,那位稍微年轻一些的武将显然是李过,另一位自然就是高一功了。那名文官身边虽然没有表明身份的旗号之类,但庞岳也已经猜了个**不离十,亲自督率着忠贞营前来、又能让李过、高一功持礼甚恭,此人应该就是现任湖广巡抚堵胤锡了。
庞岳一夹马腹,主动上前几步,对中间的那名文官抱拳道:“末将湖广总兵庞岳,敢问大人可是堵抚台?”
文官先是一怔,随后便露出一丝微笑:“本官正是堵胤锡,你就是定武伯庞岳?果然年轻有为!只是,本官尚未派人过来联络,定武伯又何以知道本官身份?”
庞岳并未明确回答,只是笑道:“末将虽从未与抚台大人某面,却也久知大人盛名。今日得见,实属三生有幸!”
这倒是庞岳的真心话,在南明众臣中,堵胤锡算得上是少有的栋梁之一。虽然在后世之人的心目中,堵胤锡的知名度并不大,甚至不如何腾蛟、瞿式耜等人,但他无论是在心胸还是能力上都可以说远远超过何腾蛟。在原来的历史上,堵胤锡最先向隆武帝上书,提出联合大顺军余部共同抗清,后来又仅带少量随从深入大顺军营地、对李过等人进行招抚,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原来的闯营各将均为其心胸和胆识所折服。后来,隆武帝蒙难,永历皇帝在肇庆即位,堵胤锡又出任了永历朝廷的兵部尚书,一心为国、力图进取并颇具战略眼光。多次向永历帝建议趁清军立足未稳之际收复失地、打开局面。并亲自督率大军收复被清军攻占的常德、辰州等地。只可惜,堵胤锡虽空有一腔热血,却屡遭朝中那些迂腐、顽固势力的排挤,再加之摊上了一个以跑路著称的永历皇帝。始终未能实现心中的抱负,最终因积劳成疾于永历三年(1649年)病逝于广西浔州。
早在前世,庞岳便对一心为国、赤胆忠心的堵胤锡深怀敬意,并对其郁郁不得志、含恨而终的结局感到无比遗憾。但来到这个时代已经两年,庞岳却始终没有与堵胤锡某面。今日亲眼见到了这名令自己尊重的南明重臣,心中自然满怀欣喜和激动。
“定武伯言重了!”堵胤锡谦虚地笑道,“本官只是聊尽本分而已,何来盛名一说?要说起名声,倒是定武伯多次大败东虏,威名传遍湖广,在士民当中早已如雷贯耳。对了,本官先向定武伯介绍一下这几位将军……”
“堵抚台先不要说,让末将猜上一猜。”庞岳笑道。之后又向堵胤锡左边的那员武将抱拳一礼,“如果我没猜错的话,这位便是兴国侯吧?早闻兴国侯大名,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正是。定武伯客气了!”李过也在马上抱拳笑道。
庞岳又转向右边那员将领,抱拳笑道:“那这位便是高将军了?”
“正是,高某见过定武伯!”高一功回礼道。大顺军余部被改编为忠贞营之后,高一功暂时还没有获得具体的职衔。更没有受封爵位,因此面对庞岳时。在语气上比李过还要客气一些。
但庞岳的猜测也就仅限于此了,周围还有几名忠贞营的将领他一个也不认识,虽然各人身边都有将旗,但他们却不如李过、高一功有名,庞岳对原来的大顺军各将也没能做到完全了解,很难但从一个姓氏上猜到他们的身份。
既然不知道,庞岳自然也不会勉强,笑着向堵胤锡道明了实情,请他帮忙介绍一下。堵胤锡也不觉得有什么,向庞岳一一介绍了其余的忠贞营各将。堵胤锡每介绍一位,庞岳都与之相互见礼。
庞岳示之以诚,忠贞营各将自然也都答之以礼,眼神中原有的那种对嫡系官军的戒备随之消除了不少,周围的气氛也变得融洽起来。
只有一员年约二十的小将见到庞岳时,脸上似乎带着一丝不服气,答礼的时候也心不在焉,对庞岳手中那杆长枪的关注程度明显要多于庞岳本人。
这员小将便是李过的义子李来亨,熟悉历史的庞岳还知道他后来的绰号——虎帅。李来亨也是明末抗清民族英雄之一,一直率部坚持到满清康熙三年(1664年),最后在湖北茅芦山陷入清军重围,明知突围无望之后依然拒绝清军的招降,并斩杀前来劝降的汉奸,最后与子女家人一同扑向汹汹大火,壮烈殉国。
但即便没有这一点,庞岳也不会对李来亨的举动感到有什么不快,年轻人血气方刚,自然免不了一个狂字,过早地像中老年人一样暮气沉沉,反倒不是什么好事。
与堵胤锡和忠贞营各将一一见礼之后,庞岳又邀请他们进城去略作歇息,并共同商讨一下军务方面的事情。对此,堵胤锡自然没有什么意见,爽快地应诺下来。李过、高一过等几名忠贞营主要将领让麾下大军暂驻城外,也带着各自的亲兵进了城。
……
“此次,还多亏了堵抚台、兴国侯还有诸位将军及时赶到,才化解了我湖广镇所面临的的危局。”县衙大堂上,庞岳向堵胤锡以及忠贞营各将说道,“请允许庞某在此代表湖广镇全体将士向诸位道一声谢!”
堵胤锡微笑道:“定武伯说这话就见外了!你我同为朝廷效力,兴国侯、高将军他们与你一样,都是朝廷武将,又何须如此客气?湖广镇、忠贞营同为大明官军,相互帮衬也是应该的。”
听到这话,庞岳不禁暗自感叹堵胤锡的言语之巧妙和良苦用心,不仅安抚了自己。还在不动声色地拉近嫡系官军和原大顺军余部之间的距离,以消除二者之间存在的隔阂。一叶落知天下秋,从这个小细节上便可以清楚地看出,堵胤锡的心胸和所采取的策略是那帮只会空喊口号、顽固不化的腐儒远不能相比的。
堵胤锡说完之后,李过等人也点了点头。简单地附和了一两句。意思大致相同,让庞岳不要客气。
“本官督率忠贞营抵达长沙城下之后,得知东虏主力已经前往衡州,担心圣驾安危。便,当即与兴国侯还有高将军率三万人马南下,并让田见秀和刘体纯将军率本部兵马殿后、牵制住长沙城下的清虏大军。一连数日紧急行军,不敢有丝毫耽搁,路过衡山县城时。正好碰上奴酋多铎率军在此,故有方才一战。”说到这里,堵胤锡又略带担忧地问道,“衡州还未遭遇意外吧?”
庞岳道:“抚台大人不必担心,末将刚刚得到消息,到昨日上午为止,衡州城依然在我军的控制之中。城中的守军虽然难以击败清虏,但也有两万之众更有大批民壮可供征调。如果不出意外,朱老大人也已经在昨日傍晚率马进忠、陈友龙二位将军所部共万余人马抵达衡州。而清虏不过万余人马。还有数千是水师,更缺乏大型攻城器械,暂时对衡州造成不了威胁,陛下以及朝中诸位大人仍然是安全的。如今,堵抚台已经督率忠贞营将士抵达。其余各路援军也在陆续赶来,清虏便更没有什么机会了。”
今日凌晨,情报司的密探冒死进城,不禁带来了关于援兵的消息。还带来了关于衡州方面的情况,所以庞岳自然是知道的。
“这就好!看来。我等还没有来迟。”听庞岳如此一说,堵胤锡顿时松了一口气,之后又满含赞赏地对庞岳说道,“说起来,此次东虏的妄想破灭,定武伯与湖广镇的将士可谓居功至伟!”
见庞岳似乎又要客套一番,堵胤锡摆手制止了他,继续道:“定武伯先不要谦虚。本官也是从不轻易夸赞与人的,但实际情形确实如此!定武伯先是率军在长沙以北层层设防,歼敌万余,大大挫伤东虏之锐气。之后又将奴酋多铎牵制在此,使其不得安心南下,又为衡州争取到了不少时日。若没有定武伯的这番努力,局势无疑会进一步恶化!”
“堵公言之有理,”李过也吩咐道,“若没有定武伯以及全体湖广镇将士之前的浴血奋战,长沙城下的鞑虏也不会元气大伤,我等也就不会如此顺利地南来!”
庞岳笑道:“堵抚台和兴国侯过奖了!末将也斗胆借用抚台大人的话,都是为朝廷效力,末将以及湖广镇的全体将士也是聊尽本分而已。”
大堂之上,顿时响起一阵爽朗的笑声。
随后,庞岳又敛起笑容,不无担忧地对堵胤锡道:“抚台大人,眼下圣上虽然暂时额没有了危险。但末将所担心的是,进入湖广的清虏大军仍有数万之众,犹如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尽管我军暂时阻止了其意图,却无法将其彻底消灭,他们必然会继续荼毒生灵,甚至整合后续的援军卷土重来。我朝所能控制的土地、人口本来就已经大不如从前,恐怕再也经不起多少折腾了。”
“定武伯的担忧很是在理,我军即便不能歼灭东虏,也得先迫使其退出湖广以南才行,战事持续越久,对我朝而言便越不利。”堵胤锡点点头,又看向庞岳,“南下之前,本官已经做了一些布置,让刘体纯、田见秀将军率部留在长沙城附近,并让袁宗第将军率军前去攻打湘阴。如今,湘阴已成东虏后续粮草辎重的重要转运点,一旦被我军攻下,过不了多久,东虏便会因粮草短缺而陷入困境。由于东虏一向轻视我军,部署在湘阴的守军并不是很多。而湘阴以北附近的东虏兵力单薄,长沙城下的两万余东虏大军也已经元气大伤,又有刘体纯、田见秀将军以及城中兵马的牵制,均难以抽身前去救援。因此,不管袁将军能否攻克江阴,奴帅多铎都不会坐视不理,更难以继续在湖广腹地安心作战。预计湘阴方向很快便会有消息传来,到那时便可一见分晓。”
听到堵胤锡已经做了这些布置,庞岳的心放宽了不少。的确,一旦湘阴被明军收复,清军失去了这个重要的物资转运点之后,那漫长的后勤补给线便会受到致命性的打击。没有了后续的粮草,多铎自然难以待下去。即便湘阴没有被攻克,其被明军围攻、受到严重威胁之后,对清军而言也是个不小的威慑,就像一把用头发丝吊在头上的杀猪刀一样,即便不落下也能令其心惊胆战。更何况,长沙城下还有刘体纯、田见秀的兵马可以威胁清军运粮的水道,不管怎么样,多铎留在长沙、湘阴一线的那点兵马都难以应对,唯一稳妥之策便是他亲自率主力北返,几乎没有选择的余地。
想到这里,庞岳不禁在心中感叹,这一系列布置正符合堵胤锡的一贯作风,面对清军很少被动应对,一旦发现清军的漏洞便会牢牢地揪住,并采取一系列积极主动的措施,迅速打开局面,变被动为主动。在原来的历史上,由于永历帝的胆怯懦弱和朝中顽固保守势力的排挤,堵胤锡的很多正确策略都没有得到实施,而现在由于有了隆武帝的信任和支持,他的的战略谋划终于有了一席用武之地。
“堵抚台深谋远虑,可谓牢牢地掐住了清虏的七寸,实在令末将叹服!”庞岳打心眼儿里说道。
堵胤锡只是微微一笑,之后又看向忠贞营各将:“眼下,虽然东虏一时无法攻克衡州,但我等也不可松懈对待。这样吧,等大军用过午饭之后,如果奴帅多铎没有什么动静。高将军便先率一万兵马南下衡州,以加强城中的防守力量。兴国侯以及其余诸位将军便和本官一起,与定武伯的湖广镇大军合兵一处,继续监视奴帅多铎的动向。诸位有何意见没有?”
“我等没有异议,就听堵公的吩咐吧!”李过和高一功代表忠贞营各将表明了态度。
第九十章 北返
ps:(感谢“虎贲集团军”书友的月票和“caian”、“铁血天骄”、“整军经武”书友的打赏!
另外,最近一段时间写得有些拖沓,接下来我会适当地加快节奏。;!后面会更加精彩,希望各位书友继续保持关注,谢谢!)
三月十一日下午,衡州府城以北五十余里处,一支军队正沿着官道向南行进。长长的行军队列绵延数里,大约有上万之众。队伍上空是清一色的火红色军旗,其中又以一杆“高”字将旗最为醒目。
这正是由高一功统率,前往衡州加强防守力量的部分一万余忠贞营兵马。昨日下午,得到了堵胤锡的命令之后,高一功没有丝毫耽搁便领军出发了,如果没有意外的话,最迟在明日上午便能够抵达衡州。
这一路上虽然没有遇到敌情,但高一功依然没有丝毫懈怠,长年的征战生涯已经令他养成了时刻保持警惕的习惯,在行军途中将大批哨骑撒了出去,周围一有什么风吹草动,很快便能知晓。
突然,前方烟尘卷起、蹄声隆隆,一队哨骑从远处一座小丘的拐角处奔了出来,一直来到高一功的将旗附近。
领头一人翻身下马,略带急切地抱拳道:“高公爷,前方十几里之外有大批鞑子正往北来!”
高一功本是大顺政权的勋国公,在忠贞营被隆武朝廷招安之后暂时还没有获得明朝赋予的爵位,但一些原来的老部下在私下里依然以“高公爷”相称。
听到哨骑头领如此一说,高一功不动声色地问道:“有多少人?”
“走旱路的大约有上万人,跟我军的人数差不多,”哨骑头领一边说着一边顺手朝西面一指,“此外,湘江上还有一支水师,从战船的数目来看,大约有四五千人。”
早就获悉了衡州方向情况的高一功当然知道,这就是先前那支率先抵达衡州城下的清军偏师。如今再根据哨骑探得的情况来看,这支清军已经悉数北返,十有**是要去和多铎会合。
高一功点点头:“我知道了,你们继续前去打探!”
“遵命!”
哨骑离开之后,高一功沉吟片刻。朝着身边的传令兵吩咐道:“传令下去。全军让开大路,往东暂避,避免与鞑子正面接触。”
高一功在军中的威信还是颇高的,因此。命令下达之后很快便得到了执行。全军离开了原来行走的大道,往东移动了数里,在一片山丘的背面停了下来,暂做停歇。
暂时安顿下来之后,高一功身边的大将田虎说道:“高公爷。咱们未战便让开大道,若是传到那帮文官的耳朵里,怕是又有了刁难咱们的借口。”
高一功不以为意地哼了一声,道:“咱们是奉命前去支援衡州,又不是奉命去与鞑子正面作战。不管路上发生了什么情况,只要及时赶到衡州,就算完成了任务。他们又有什么好说的?”
说到这里,高一功不由得又苦笑了一下:“再者,话又说回来。朝廷的那帮文官真要刁难咱们。也不会少了这一个借口。对面的鞑子人数不比我们少,打不打得过还另说。就算打得过,咱们拼了命去进攻鞑子,打赢了没什么功,打输了还有过。干嘛要费这些工夫?咱们还是多为自己想想吧,要是把这些老弟兄都拼光了,天底下哪里还有咱们的去处?去年荆州那一战,我可是永远都忘不了。”
一听高一功提起荆州。同样参加过忠贞营围攻荆州之战的田虎也不禁生出了几分恼怒:“那一战,要不是何腾蛟那帮人磨磨蹭蹭。将我军的侧翼暴露给鞑子,又何至于是那样一个结果?”
“过去的事我也不想再多提,总之,以后记住教训便是了!”高一功说道,“在那帮文臣的眼里,咱们始终都是草寇,需要他们时刻提防。哼,要是闯王还在,咱们又何必去接受他们的招安?说起来,如今朝中的文臣里面,也就是堵公还算个明理之人,看事情看得明白,也有着旁人没有的容人之量,不过,仅他一人也改变不了朝中所有文臣的想法。”
田虎想了想,说道:“堵公的所为,的确有些不同,但只怕他也不会毫无缘由地好心,所做的的一切,还是为了拉拢利用咱们。”
“这个我自然知道,但至少在他眼里,咱们还算有用之人。换做何腾蛟或是其他文官,咱们就是一帮草寇,连利用都不屑谈及。”高一功说,“不管怎样,堵公的为人我还是敬佩的。年初的时候,他为了给咱们忠贞营筹措粮草,甚至不惜放下身架去与当地的缙绅地主好言相商。无论他今后如何想、如何做,至少现在对咱们不错,那咱们就得知恩图报。说实话,此次也就是看在堵公的面子上,咱们才会来湖广协助其余各军镇作战。要不然,就让何腾蛟、傅上瑞那帮人自己去和鞑子慢慢地耗吧。”
随后,高一功感到自己似乎有些激动了,便将话题转移开来,与田虎还有其余几位将领趁着大军暂作歇息的时候商量起了接下来的行军计划还有其余一些军务上的事情,直到南边传来一阵阵宛如平地惊雷的隆隆巨响。
……
一支上万人的清军从南边开来,浩浩荡荡地行进在官道之上。看那旗号,果然是前些日子去围攻衡州的满洲镶蓝旗和正白旗兵马,其中既有顶盔披甲、一脸戾气的战兵,也有身着皮袍、押送着辎重车辆的包衣阿哈,但整个行军队列却排得整整齐齐,行进之中也丝毫不乱,俨然一股强军风范。不过,可能是因为没有达成目的的缘故,几乎所有人的脸上都带着几分不甘心。
“可惜了,要是再多给咱们一些时日,伪帝朱聿键绝对会成为我军的阶下囚!只可惜,豫亲王却让咱们放弃攻打衡州前去与他会和,白白葬送了这大好的机会!”正白旗梅勒章京卓罗连连摇头叹气,心有不甘地说道。
而作为偏师主将的镶蓝旗梅勒章京蓝拜则显得要沉稳些,这也是多铎选中他做主将的原因。听到卓罗的抱怨,蓝拜看了他一眼。道:“不要再抱怨什么了,豫亲王如此做,自然有他的道理。衡州城中的明狗已有三万之众,军心士气都已经被伪帝朱聿键给鼓动了起来。我们又没有携带红夷大炮过来,即便勉强攻进城去。也要损失不少其中的勇士。并且。如今数万闯贼余部已经进入湖广,我军的粮道也有时刻被切断的危险。豫亲王需要从全局考虑,让咱们北上与他会和,也在情理之中。”
卓罗正准备在说什么。前方一队探马来报:东北方向发现一支明军,似乎是接受明廷招安的闯军余部,主将旗上一个“高”字。正躲在一片山丘的北面,但没有进攻和伏击的意图。
“哈哈,明知不敌便主动躲了起来。看来这些闯贼欲孽还挺有自知之明!”卓罗不禁笑道,随后又对蓝拜说:“他们不敢接战倒罢了,咱们可不能就这么放过他们!勇士们憋了一肚子的火没处发泄,正好拿他们开刀!”
蓝拜思索片刻,摇了摇头:“算了,豫亲王让咱们尽快赶去与他会和,就不要因为这点小事节外生枝了!这些闯贼余部之所以躲到一边,一来是的确不敢与我军交战,二来是因为他们也不愿死心塌地地为伪明朝廷卖命。既是如此。咱们还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吧,要真打起来,白白增添的损失倒放在一边,若是耽搁了时辰,咱们在豫亲王那里可少不了讨一顿责罚!”
听蓝拜将多铎搬了出来。卓罗只好作罢。
隆隆的步伐声和马蹄作响一直在持续着。清军没有做丝毫停留,一路向北行进,走过了刚才忠贞营兵马走过的道路,一面面蓝色镶红边和纯白色军旗在风中猎猎作响。
……
清军头也不回地北去之后。高一功留下几队哨骑殿后警戒,之后便下令麾下的兵马继续向衡州方向进发。如今衡州城下的清军均已北返。前方应该不会再有什么敌情。但即便是如此,高一功依然保持着起码的戒备,将大量哨骑远远地洒在行军队列四周,形成了一道道严密的外围警戒线。
……
高一功统率着麾下兵马继续向南走了十几里之后,又遇到了一支迎面而来的大军。只不过,这一次不再是清军,而是从衡州出发的明军萧旷部和黄朝宣部,由兵部尚书、督师大学士朱大典亲自督率。
高一功得知当朝兵部尚书就在对面军中,碍于礼节也只好暂时放下先前对朝廷的芥蒂,前去拜见。
见面之后,朱大典对忠贞营诸将的态度倒也不像某些文官那样恶劣,面带和善地问了这一路上的情况,随后便向忠贞营各将传达了隆武帝的旨意。
原来,隆武帝得知忠贞营已经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