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九州河山皆华夏-第6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战斗结束之后。在城楼上观战的一众文官武将都是目瞪口呆。他们实在没想到昨日还凶神恶煞的清军今日却被庞岳的大军如此轻易地击败。

    “如此一支强军,如此强盛的军威,实在是出乎人的意料!”偏沅巡抚傅上瑞呆了好一会儿才恢复过来,连连咋舌道。

    “定武伯真是统兵有方!即便奴帅多铎率主力前来。怕是也讨不到多大便宜!”常德副将王允才也是一脸惊讶地朝着身边的诸位常德镇将领说道。随后,他的话立刻引来了一阵共鸣。像他们这些统兵武将,昨日曾亲自上场与清军较量过,深知清军的实力,因此对庞岳如此之快便击退清军更是感到震惊。

    此时。刘承胤看着城外,一双牛眼瞪得如铜铃一般,心中既是震惊又是羡慕,可谓百感交集:他娘*的,庞岳手底下竟有那么不怕死的兵?连鞑子都畏之如虎。这些兵究竟是怎么练出来的?

    “督宪大人,”章旷的话将何腾蛟从沉思中拉了出来,“清虏已经撤往江边,定武伯的大军正在向北门而来,似乎是要从这儿进城。您看我等是不是……”

    “不用说了,我知道。”何腾蛟点了点头,朝着左右吩咐,“大家与我一同下去迎接朱阁部以及诸位将军。”

    ……

    当孔有德率部退往江边之后,庞岳派出飞虎营的骑兵对其进行监视。其余各营包括马进忠和陈友龙部则开始从北门以及东面的小吴门进城。

    在前往城门的路上,朱大典似乎还在回味刚才的场景,笑道:“清虏何其猖狂也?今日却是不战而退,老夫可是多年没有看到如此一幕了!哦。应该说是第一次看到。慕远你当居首功啊!”

    “督师过奖了,”庞岳微笑着看了看周围的各将。推辞道,“这都是将士们努力奋战积攒下的威名所致,末将可不敢枉居首功。”

    听到这话,朱大典又是一阵爽朗的笑,没有再说什么。

    来到城门口,庞岳发现何腾蛟居然领着一干文官武将迎出了城外,于是赶紧下马,领着身后的诸位将领跟在朱大典身后朝着何腾蛟等人走了过去。

    “延老一路辛苦!腾蛟翘首以待援军,眼下终于如愿以偿啊!”何腾蛟等人笑吟吟地迎了上来。

    “云从客气了!”朱大典也向何腾蛟及其身后的几位地方大员一一打了招呼。

    随后,庞岳也来到何腾蛟面前行礼道:“末将见过督宪大人!苦战几日,末将还是未能挡住清虏兵锋,实在是惭愧之至!”

    何腾蛟眼中的狐疑一闪而过,随即脸上便挂起了和善的笑容,亲自上前扶起了庞岳:“定武伯言重了!你们与清虏苦战数日、大量歼敌、并及时回援长沙,又何罪之有?如此一说,倒让本官感到惭愧了!让将士们快些进城吧,本官昨日便已经安排好了大军的食宿。”

    “督宪大人虚怀若谷,着实让末将佩服!”庞岳再次拱了拱手,“那末将就代表众位将士谢谢督宪大人了!”

    看着庞岳的表现,朱大典的眼中突然闪过一丝意味深长的笑意。

    *********

    午后,随着北方的漫天烟尘卷起,多铎的大军抵达了长沙城下,随后开始在城周围安营扎寨。一时间,长沙城四周都遍布着清军的各色旗号,令城中的气氛更为紧张。

    与此同时,孔有德自缚双手前来多铎帐中请罪。

    “小王未能将明狗庞岳所部挡在城外,有负豫亲王重托,还请豫亲王降罪!”孔有德跪倒在多铎身前,连磕几个响头,言语诚恳道。

    多铎看着额头贴地后脑朝天的孔有德,脸上浮现出了一丝冷笑,过了好一会儿才屏退左右,朝孔有德说道:“恭顺王不必自责,起来吧!”

    “谢豫亲王!”孔有德有些惶恐地起身,抬头看见了多铎的一脸微笑,虽然这种笑容令人有着一种不寒而栗的感觉,但这至少表明了多铎的态度:暂时不会追究。想到这里,孔有德终于稍微松了口气。

    “胜败乃兵家常事,更何况恭顺王先胜一场,之后也仅仅是略处下风、并未真正战败,又何须耿耿于怀?本王虽然有时候脾气不大好,但也绝非不通清理之人。”多铎的语气听起来很是通情达理,“刚才,本王正准备派人去找你来说一说前两场战事的各种细节,正好现在你来了,那就为本王细细地说来,不要有任何遗漏!坐下说吧!”

    “小王遵命!”孔有德小心翼翼地坐到了多铎侧前方的一张矮凳上,开始讲述起了自昨日下午领兵进抵长沙之后的经历。

    当听到昨日出城的明军在半个多时辰之后便被孔有德打得狼狈逃回城中时,多铎不禁在嘴角抖出一丝鄙夷的冷笑。和孔有德、蓝拜等人当时的心情一样,多铎在鄙视城中明军无能的同时,又从心底升起一种熟悉感。这才是真正的明军,孱弱不堪、徒有其表、内斗不休,人数优势并不能转化为战斗力上的优势,八旗铁骑打起他们来几乎是如屠猪狗。

    不过,当听孔有德说起今上午两军火器对射的情景时,多铎顿时脸色一凛,放下了手中的茶碗,盯着孔有德:“明狗的火铳兵真敢排着那么密集的队形与你们对射?只几轮对射就把你部的火铳兵打垮了?”

    孔有德观察着多铎的脸色,小心地斟酌着用词:“回豫亲王的话,情况确实如此。明狗火铳兵不知哪儿来的胆气,排成密集的队形朝着我军开火,任凭小王麾下的火铳手还击,虽然也有多人被打倒,其队形却丝毫不乱。数轮对射下来,小王的火铳队却是损失惨重,只好撤了下来。”

    说完之后,看到多铎面色阴沉地盯着前方、沉默不语,孔有德赶紧又一撩下摆跪倒在地:“小王练兵无方,还请豫亲王责罚!”

    沉吟半晌,多铎摆了摆手:“起来吧!通过前几日的战事,本王便已知道明狗庞岳所部极为难缠,今日听你这么一说,恐怕其麾下士卒的悍勇程度还在本王的预料之外。再加之他手中的兵力也比你多,你果断撤往江边不与其接触,倒也不失为明智之举。本王不会因此事责怪于你,坐着说话吧。”

    “多谢豫亲王的宽宏大量,”坐回了矮凳上的孔有德微微欠身,“小王今后一定引以为戒,痛定思痛,争取早日再立战功,洗去身上的耻辱。”

    “恭顺王能如此想,那是再好不过。”多铎微微点头,不过眉头却依然没有完全舒展开,“只是,眼下明狗庞岳所部已经躲入长沙城中。以他们的战力,我军虽有红夷大炮,但恐怕攻进城去也会遭到其遇其负隅顽抗,又会像前几日一样折损大批勇士。本王一直在考虑如何以最小的代价拿下此城。恭顺王一向眼光独到,就先说一说自己的看法吧。”

    孔有德沉默了一会儿,露出了一丝微笑,颇有信心地开口道:“关于此事,请容小王先为豫亲王讲述一个故事。”

    “故事?恭顺王真是好兴致。”多铎喝了口茶,不动声色道,“那就开始讲吧。不过,尽量简短些,要不然本王可没有多大耐性。”

    “小王遵命!”

    ps:(感谢民生星辰健康卡”书友的打赏!)

第七十一章 黑云压城

    上午进城之后,根据何腾蛟事先的安排,湖广镇的将士们在位于城西的长沙指挥使司衙门附近的一处军营安顿了下来。而庞岳本人则婉拒了何腾蛟的特殊优待,而是同其余各将一同在指挥使司衙门歇息。这里离军营近,有什么突发情况也能及时做出反应。

    简单地吃完午饭之后,庞岳又在临时住处接见了长沙卫指挥使韩威,听他汇报了近段时间来长沙各卫所屯田垦荒的情况以及其余各项事宜。韩威大概三十多岁,在庞岳所见过的湖广都司下属的指挥使中算是最年轻的,几年前刚承袭了父亲的留下的世职。不过,看他的样子倒不像某些世袭武官家族中的纨绔子弟那样浮躁,整个人显得很精干,谈吐得体,对卫所的各项事务也了如指掌、如数家珍,看上去倒是个值得一用的人才。与韩威进行了一番交谈之后,庞岳发现这个指挥使的人选还是不错的。湖广境内卫所众多,正是需要这种精干、务实的武官才运转得过来。

    据韩威说,自去年庞岳以湖广都指挥使的名义下达开荒的总动员令之后,长沙卫也组织军户进行了大规模的垦荒,新开垦耕地已超过十万亩。只是眼下湖广正遭遇战事,怕是有许多耕地会毁于兵灾之中,农时也肯定会被耽误。

    像这种事情,庞岳一时也拿不出什么好主意,毕竟战事已经无法避免,屯田事务受到影响也是必然的,己方总不可能去和清军商议好,划定“交战区”,“不误农时”地进行作战。因此,庞岳也只能劝勉韩威,先安抚好治下的军户,如果卫所屯田事宜真的受兵灾影响严重,自己作为绝不会坐视不理,战事结束之后一定会想办法从其余各卫调集资源对长沙卫进行援助。听到庞岳如此一说。韩威这才稍微松了口气,表示自己也一定会多想办法,尽力而为。

    与韩威的谈话结束后不久,庞岳便得到亲兵来报,何腾蛟和朱大典正召集城中参将以上将领前去总督衙门议事。商讨城防事宜。这种事情当然不能耽搁。略作准备之后,庞岳便带着一众亲兵前往城中心的总督衙门。

    *********

    下午,长沙城中

    街道上的行人明显比以往少了许多,而且其中的大部分人都是行色匆匆。再加上路边不是走过的一队队巡逻的官兵,是整个气氛更显得紧张、压抑。

    早在十几天前,当清军南下的消息传来时,许多有钱人家已经出城南迁了,其余百姓也都是人心惶惶。好在不久前。湖广镇数败清军,并将缴获的战利品和抓获的俘虏拉来游街,对于稳定人心起了不小作用。但在广大百姓心目中,今日这局势似乎更为严峻,清军数万大军就在城外,并且据说领兵的还是满清的豫亲王多铎。一些好事之徒更是将城外清军声势浩大、营帐遮天蔽日之类的夸张描述在城中传播,使得安定不久的人心再次起了波澜。

    此次,在通往小西门的主街道上,一行顶盔披甲的军人正骑着马往城西方向而去。可能是由于担心误伤行人。他们的速度不是很快,身下坐骑在青石板铺成的街面上小跑着,激发出“咚咚”的声响。这正是刚从总督衙门参加完军议出来的庞岳以及湖广镇参将以上将领。

    从总督衙门出来之后,庞岳又回忆了一下军议上的某些细节。这一次的军事会议倒比较简短,众将到齐之后不久。朱大典与何腾蛟便将城中各军的防守任务布置了下去。其中,湖广镇负责防御城西的大西门、小西门以及附近的街区。之后,又由朱大典宣布了前几次战斗中的有功将领名单,如果众人没有什么异议便会尽快上奏朝廷。有功人员名单中。自然是以湖广镇的将领居多,这早在庞岳的意料之中。对此。其余各军镇的将领也都不好提出异议,毕竟湖广镇的战绩都是在那里摆着的。

    不过,庞岳在军议上也发现了一个意味深长的细节。在部署任务的时候,朱大典与何腾蛟几乎是井水不犯河水。由朱大典督率前来长沙的湖广镇、武冈镇和常德镇,防守任务都由他本人亲自下达,何腾蛟不发表任何意见也部做任何补充。而长沙本地的兵马的防守任务则无一例外地由何腾蛟亲口布置,朱大典同样不发一言。

    这一现象,可以理解为两位重臣分工明确,但更大的程度上还是两人之间存在着分歧的体现。从这一现象中,庞岳也不难猜到,恐怕何腾蛟与朱大典的关系并不像表面上那样融洽,至少在权力划分上是谁也压不倒谁的,两人对于湖广战事有着不同的思路,都不想放弃手中的权力以至于令自己的想法落空,因此这种近乎各自为政的局面便出现了。

    虽然这种局面刚刚出现,暂时还没有造成什么影响,但庞岳却从中察觉出了一丝不安的味道,随着接下来形势的逐渐严峻,这种“两个核心”的局面究竟会造成怎样的负面影响还未可知。

    深深地呼出一口气,庞岳将头脑中纠缠不清的杂念暂时驱逐了出去。接下来,他准备先去军营看一下,经过这两年的统兵经历之后,时刻掌握军队的动态已经成为了他的习惯。多了几百年预知的他清楚地知道,在这个充满着战乱的时代,一支听命于自己的军队才是最可靠的保障,一旦脱离了这个,什么理想、抱负都纯粹是扯淡。

    骑马行进在大街上,庞岳看到街上的行人大都是来去匆匆,很多商铺都关闭了店门,挂上了“暂停营业”的牌子,檐下挤满了因城门戒严而无法回家的城外百姓,孩童在父母的怀中放声大哭。从形色匆匆的行人交谈中,庞岳还隐约听见了百姓们关于物价急速上涨、甚至连柴禾都很难买到之类的抱怨。

    见此情景,庞岳不由得又是一声重重地叹息,暗暗地感叹着:不论什么时候,平民百姓都是战乱的最大受害者。

    ……

    等赶到军营门口附近的时候,庞岳却看到那里出了一点意外情况:一个妇人正冲着门口的哨兵大声地嚷嚷着什么,甚至还不时地上前推上一把。哨兵以及带队值哨的军官碍于军纪,并没有还手,只是虎着脸不停地呵斥。但那妇人却不依不饶。依然停在原地对着站岗的官兵大声叫嚷,引得周围路过的行人也纷纷驻足观望。

    看到这里,庞岳眉头一皱,赶紧加快速度赶了过去,身后的一众将领和亲兵们也快速跟上。

    ……

    “你们这些当兵的。有什么了不起的?凭什么不让我进去?”军营门口。那妇人仍然操着一口湖广北部方言在冲哨兵大声嚷道,“我是进去找我男人,关你们屁事!”

    “嘿,你还讲不讲理了?我对你说了几十遍了……”带队站岗的一名旗总也没好气地呵斥道。正说着突然看到前方的来人,赶紧将没说完的话咽了下去,双腿靠拢、绷得笔直,恭恭敬敬地打了声招呼,“大帅!”

    那正在叫嚷的妇人也不由得回头。看到一群顶盔披甲的武将站在她身后时,气势上顿时矮了半截,眼神中也流露出了惊恐之色,甚至还不由自主地退了几步。毕竟,那种从尸山血海中练就的杀气是她一个女流之辈无法坦然直视的。

    庞岳快速地打量了一下眼前的这个妇人,三十左右的年纪,身材略显粗壮,眉眼间透着一股泼辣,身上的粗布衣服有些破旧。倒也洗得很干净。

    “这位大嫂,你有什么事吗?”庞岳和颜悦色道。

    那妇人虽然不知道眼前问自己话的是什么人,但看到其身后跟着一大帮人,立刻便猜到这是个大官。再开口时,语气明显没有刚才那样激烈了。不过仍然带着一点不服气:“我男人去年投了军,刚才听街坊说,我男人参加的队伍已经进城了,就在这里面。可是他们不让我进去!”

    “大帅,不是我们不通情理。而是军中有规矩啊……”门口带队站岗的旗总赶紧解释道。

    “不用说了,我知道了!”庞岳松了口气,摆了摆手,又对那妇人道:“不知大嫂的丈夫叫什么名字?是去年在这里投的军吗?你确定投的是这支军队?”

    “我男人叫吴平,就是去年在城里投的军,投的是庞将军的队伍。刚才这几个当兵的也承认了,这就是庞将军的队伍,我男人肯定在里面。”

    庞岳本来只是随口一问,毕竟两万人的名字他不可能全部记住,但听这妇人一说出“吴平”两个字之后他便立刻有了印象:去年参军的一个新兵,二十七八岁的样子,原籍荆州,后与妻子流落到长沙安定下来,中等身材却天生神力、且刀法过人。新兵训练结束之后进行分配的时候,卫远本来已经把他收入亲兵队,但崔守成也发现了这个好苗子,硬是亲自求庞岳出面把人要了过去。所以庞岳对此人才有着较深的印象,甚至还知道他后来的分配去向。

    “去陷阵营甲队甲司乙局把吴平叫出来,与他妻子见一面。”庞岳朝身边的一个亲兵吩咐道。亲兵得令之后率先一步进了军营中,往陷阵营的宿营区跑去。

    问题解决了,那妇人的火气自然也就消了,赶紧退到了一边。

    “大嫂,你男人马上就出来了。以后有什么话好好说,别这么大的火气。”庞岳朝那妇人说了几句之后又对身后的诸位将领吩咐道,“我们先进去吧!”

    ……

    进了军营,庞岳打算先去查看一下各营的情况,然后再召集营官以上将领举行一次湖广镇内的军事会议,探讨一下接下来的形势发展以及总的作战方针。

    一行人刚刚走到营地中央的时候,庞岳便看到一个身材有些瘦削的士兵正跟在先前进去的那个亲兵身后往大门外跑去,那应该就是吴平了。

    看到庞岳一行之后,吴平和亲兵赶紧停了下来,立正道:“大帅!”

    “你就是吴平吧?”庞岳面带着微笑,“我刚才听你们营的营官崔参将说,你前不久已经提升为伍长了,并且在万寿桥一共杀了八个鞑子,对吧?”

    吴平生性便有些木讷,见全镇最高统帅与自己说话,不免有些紧张,一时间竟说不出话,只是一个劲地点头。

    “表现得不错,今后继续努力。这样吧,正好今天你家娘子也来看你了,我就准你出营去陪陪她。不过,晚上全军就寝之前一定得回营。”庞岳说完又从怀里摸出一锭银子,递了过去,“这是五两银子,带你娘子去买身好一点的衣裳,军营街对面还有一家裁缝铺没关门。快点去吧。”

    “大帅,这……”

    “拿着!”

    看着庞岳离去的背影,吴平眼中泛出点点晶光。

    ……

    视察了几处营房之后,庞岳发现,尽管清军主力已经抵达城外,但将士们的精神状态还算比较稳定,有着大战之前的兴奋和一丝紧张,但脸上已经看不到惊慌、恐惧之类的负面情绪,毕竟前些日子的一系列胜利已经带给了他们不少的自信心。

    对这种情况,庞岳自然是大感欣慰,对接下来的战事也有了更强的信心。

    也就在这时,一直欲言又止的总督导官史万春终于开口了:“大人,属下认为,您刚才不应该允许那名士卒出营。我们湖广镇的军纪中明文规定,战事未结束之时,所有官兵一律取消休假,不得脱离营伍、离开营地。一旦开了这个先河,其余的官兵也借口亲人来访而要求出营办私事怎么办?”

    庞岳想了想,苦笑一声:“更新说得没错,军纪中的确有这么一条。我当时只是觉得,大战随时都有可能再次爆发,谁也不能保证自己究竟能活到什么时候。既然那名士卒的妻子找上门来了,还是得让他们夫妻再见上一面,万一出了什么意外,也好留个念想,别让他们到头来留下什么遗憾。不过,现在看来,我的这一决定毕竟与军规相冲突,还是不可取!”

    “大人……”

    “什么都不用说了”庞岳摇了摇头,“关于此事,的确是我的疏忽,下不为例吧。”

    ps:(感谢“我晕”书友的慷慨打赏和“白云过隙01”书友的更新票!)

第七十二章 计划

    三月初一上午,长沙城

    西段城墙上,湖广镇的将士们严阵以待,庞岳也在小西门城头上默默地观察着城外的动静。!

    天还未亮时,城中的明军将士便被动员了起来,匆匆吃过早饭之后便奔赴了各自的防守区域,以防备清军有可能发起的进攻。其中又以湖广镇的反应速度最快,当其余各军镇还是一片喧哗的时候,大、小西门城头一带已经安静了下来,只剩下一面面火红色军旗在风中飘扬。旗下,官兵们有如铁塔般耸立,长短兵器形成的钢铁丛林中泛出点点寒光。

    但从天亮开始到现在已经过去一个多时辰了,城外却始终处在一种较为安静的状态。遍布城四周的清军营寨戒备森严,除了有部分军队在对明军进行监视之外,并没有进攻的迹象。再加之和煦的阳光普照在城内外的大地,几乎给人造成了一种身处太平时节的错觉。

    清军这是要围而不攻吗?妄图用围困的办法把城中的明军耗死?庞岳在心中揣测道,不过,清军要实现这一意图恐怕也不简单。目前,清军的总兵力还剩下七万出头,但城中的明军总兵力也超过了六万,双方的兵力相差不大。况且,清军无法准确掌握城中的明军兵力分布情况,而明军却能将他们的各种部署收入眼中,很容易找到其薄弱点进行突破。

    “大人,督师来了!”卫远跑过来报告,打断了庞岳的思索。

    庞岳转过头一看,朱大典果然已经在几名幕僚和亲兵的跟随下,从城楼边上的马道登上了城头。

    “见过督师!”庞岳迎上去行礼道。

    “大敌当前,不必拘泥于这些虚套。”朱大典走到城墙的垛口后面,看了看城外的情况,问道,“清虏一直没有动静吗?”

    庞岳点点头:“没错。从天亮到现在,清虏一直没有进攻的迹象。不过,将士们依然不敢有丝毫懈怠。一旦情况有变,能迅速迎战来犯之敌。”

    “这就好。老夫刚刚去其余各城门转了一下,情况和大小西门相差无几。清虏只是在城外虎视眈眈,却似乎并不准备进攻。这倒让人有些捉摸不定啊。”

    “督师,末将倒是想到了一点。”庞岳说道。他已经想到了一种可能。正好趁着这个机会向朱大典提出来。

    “哦?”朱大典看了庞岳一眼。随后一指城楼,“进去说吧!”

    “遵命!”

    随后,庞岳跟在朱大典后面走进了城楼,其余人等则一律在外面等候。

    “你也坐吧!”朱大典坐下之后。对庞岳道,“说说你的想法。”

    “是!”庞岳坐在了朱大典对面,道,“督师,末将以为。清虏的目标恐怕并不在长沙,围困长沙不过是一种姿态罢了。”

    “为何?”朱大典抚须的动作停了一下,不动声色地问道。

    “前些日子,清虏已经在我军面前吃了不少亏,折损万余人马。如今我军又有坚城作为依托,兵力上又未处于完全劣势,清虏若是强行来攻,损失必将更为惨重。因此,奴帅多铎多半不会再强行攻城。而会另择他途。”

    “那你认为,清虏下一步会作何行动?”

    “绕过长沙,直扑衡州!”

    听到这话,朱大典眼神中顿时一惊。经庞岳这么一提醒,他立刻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要知道,衡州可是眼下隆武朝廷的统治中心,隆武帝以及群臣都在那里。而当地的防守兵力却比较单薄,即便奉召勤王的黎靖总兵萧旷部已经抵达。面对如狼似虎的清军恐怕依旧会力有不支。一旦隆武帝和诸位朝臣出现意外,对大明而言无疑将是一个致命的打击。可眼下。朝廷在湖广境内的可用之兵却是不多了。

    不过,此时的朱大典仍然存着一些希望,说是侥幸也未尝不可,朝庞岳问道:“慕远如此肯定吗?不拿下长沙,奴帅多铎敢毫无顾忌地深入湖广腹地?难道他就不怕腹背受敌?”

    庞岳摇了摇头:“督师难道忘了吗?清虏的作战方式一向多变,崇祯二年,奴酋洪太亲率建奴主力绕过山海关从蓟镇破口入寇、兵围京师,崇祯十一年,奴酋多尔衮与岳托又各率一军,绕过山海关和京师,分别从青山关和墙子岭破口入寇,一路攻州克县、如入无人之地,甚至还横扫山东,攻陷济南。如今,朝廷在湖广境内的兵力已经大半集中于长沙,南部防守空虚,一旦多铎绕过长沙向纵深突袭,各地零星的驻军肯定会难以抵挡。至于长沙城中的兵马,督师也是知道的,恕末将说句不该说的话,不说有几支兵马敢于出城追击,即便出城,在兵力并不占优的情况下与清虏在野战中遭遇,胜算又有几何?”

    见朱大典在想着什么,庞岳继续说道:“在此之前,末将便已经想到了这一点,今日见清虏按兵不动,心中的猜测便更为坚定。如果末将没有猜错的话,清虏驻兵于长沙城外,一来是为了暂且休整,二来是为了等后续的粮草运到。就在这几日内,等准备充足之后,多铎便会开始这一计划。”

    沉默良久,朱大典叹了口气,看向了庞岳:“慕远,如果形势真的如你所料,你准备如何应对?”

    庞岳想了一会儿,道:“若真到了那一步,末将作为大明臣子,也没有选择的余地,唯有率军前去救驾。”

    *********

    整个上午,清军始终没有动静,到了下午的时候对北门发起了一次中等规模的进攻。清军的二十四磅炮和十八磅跑等重型红夷大炮经过持续而猛烈的射击,将瓮城的城墙轰开了两个较大的豁口,随后绿营兵便蜂拥而上。但好在城中的明军早有准备,防守北门的王进才部拼死抵抗,其余各军镇也迅速派出援兵支援,经过一个多时辰的厮杀之后,终于将来犯的清军击退。城墙上的缺口也被城中的辅兵用土袋和装满石块的大型木框堵上。

    经过此战之后,清军便又恢复了上午的寂静状态。城中的百姓更加显得人心惶惶,大多数人都在默默祈祷着明军能够抵挡住清军的进攻。

    傍晚,城外的情报司密探通过事先建立的信鸽渠道向城中的联络点送来了最新获取的情报:清军的后续粮草已经运抵湘阴。估计就在这一两日内便会抵达长沙城下的清军大营中。

    ……

    “看来,大人预料得没错,清军停驻于长沙城下,只是为了下一步的计划做准备,他们的目的并不在长沙。”长沙指挥使司衙门。张云礼看了看庞岳递过来的情报。说道。

    庞岳微微颌首:“如此一来,我军就要做好出城前往衡州救驾的准备了。目前衡州一带的兵力单薄,一旦被奴帅多铎突袭,后果将不堪设想。参谋司也要立即对这一突发情况进行推演。尽快制定出一份作战计划出来。”

    “大人放心,我马上就去安排。”张云礼应诺之后又提出了自己的一些担忧,“不过,不知道到时候能够前往救驾的兵马还会有多少。长沙城中的各军镇肯定还要留下一部分继续守城,并且。像刘承胤之流肯定又会百般推脱不肯出战。而长沙以南的可用之兵也已经所剩无几,规模最大的两支不过是已经抵达衡州的黎靖总兵萧旷所部,以及驻守攸县的黄朝宣部。萧旷所部倒也罢了,那黄朝宣部营务松弛、疏于操练,平日里只知荼毒生灵祸害一方,真要让他们与清虏作战,怕是有些勉强。至于其余各府县的零星驻军,对付匪盗都力有不逮,根本起不了多大作用。更何况。清虏还可以从后方源源不断地征调生力军进入湖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