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九州河山皆华夏-第1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至此,这场遭遇战彻底结束。尚未断气、在地上挣扎哀嚎的满洲兵也被一一补了刀。
“快点把尸身拖进树林藏好,脑袋都砍下来,抓紧时间上路!”王樟堂吩咐道。
士卒们上前,将满洲兵的人头一一割下,装进麻袋里。不仅是这次,之前的几场遭遇战,被砍下的清军游骑脑袋也都被保存着。
按照王樟堂的想法,此次大老远地去趟南昌,可不能只是报信这么简单,多少还得干点其他的。而这些鞑子的脑袋,到时候就能派上大用场。(未完待续。)
第七十七章 士气
天色未明,远处南昌城的轮廓在夜幕中隐约可见。
王樟堂藏身在树丛里,静静地观察着山下星罗棋布的清军营盘。在他身后,是同样高度戒备的百余士卒。
自从前天晚上抵达南昌城周边后,他们便一直藏身在这座山上。或许是因为一路围歼清军游骑的缘故,再者己方人数也不算多,所以他们的行踪始终没有被发现。
在这一天多的时间里,他们仔细地观察了城外清军各处营寨的分布情况以及清军的巡逻规律,就是为今日的行动做准备。
百余甚至更少的人越过城外数万大军的营盘去和城中联络,看似不可思议,其实也并非不可能。
古往今来的围城之战,为了防止城内守军偷袭,围城一方都不会将营盘扎得过于靠近城池,一般十里之内就已经算比较近。并且,除非兵力上占有压倒性优势,也极少能将城池真正围得水泄不通、连只鸟都飞不出。通常都是因地扎营、切断城中守军获取补给以及突围的通道即可。
所以,才会有很多城内守军在敌军围城的情况下仍能与外界相互联络并求得援兵的成功例子。比如,东汉末的太史慈出北海请援,唐朝的南霁云出睢阳求救,都是如此。
但王樟堂今日要做的事无疑难度更大。他的打算是先越过城外清军营寨将消息送至城内,然后再沿返回,或者说是杀回。
寻常人听到这个打算,首先的反应肯定是疯子才会这么做。
越过城外敌军营寨靠近城池,只要小心一点,并非太难。但之后却还要沿原路突围?那时候敌军肯定已经被惊动,就算一时来不及调集重兵围剿,可城外好几万人都是闹着玩的吗?
“老张,你们都想好了吗?真的愿意跟我这么干?这一去,能不能回得来都不知道了。”王樟堂扭头对身边的副手、飞虎营把总张有田问道。
此去九死一生,绝非虚言。更稳妥的方案不是没有,但效果上肯定会大打折扣,断不是王樟堂想要的。至于生死,他早已没放在眼里,能够效仿古时的赵子龙等勇将几进几出敌阵,能够像自己老家的那些戚家军前辈一样堂堂正正地浴血沙场,他已心满意足、别无他求。
只是,对眼前的这百余官牟士卒,这些与他朝夕相处的手足兄弟,他却心有不忍。他可以不顾自己的命,却实在难以忽视这些弟兄们的命。
“老王你这是怎么了?这么点屁事都能问上一百回。”脸上疤痕纵横交错的张有田嗤笑了一声,“难道就你他娘的不怕死,咱们这百多号人都是裤裆里没卵的货?你想好了该怎么办,咱们跟着办就是了,就是去见阎王不也有你小子打头阵吗?”
要是放在往常,以王樟堂的性子早就和张有田骂开了,甚至都打起来了,但今日……看看张有田,再看看周围的兄弟们,他却感到喉头一阵发堵,叹了口气,朝张有田肩上擂了一拳:“下辈子还做兄弟!”
…………
南昌城头,金声桓躺在城楼里辗转反侧。
清军围城已有两月,其间大小战不下数十。要不是全军将士都自知已毫无退路、拼死血战,有好几次都险些城池告破。
如今,他和王得仁以及军中的各位主要将领都搬到了城楼上吃住。身为主帅,亲力亲为也不过如此了。
可如今这形势……
军中将士的伤亡一天天地增加,士气一天天地低落。
军中存粮已仅剩月余之用,虽然暂时还没到断顿的地步,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天也总会到来。
昨日,他已下令强征城中所有存粮,统一分配,优先供给军中将士。这一举措弄得城内怨声载道,但也没有其他的办法。况且,用了这个办法又能坚持多久也不得而知。
唯一的解决之道,也只有援军早日到来,尽快解了这南昌之围,城里的这上上下下才能真正有一条活路。
可如今的援军又在哪里?
最近这段日子,金声桓几乎每天都会做噩梦,梦见清军攻破了南昌,自己被剖腹挖心。全城的将士、百姓和自己的全家也都惨遭屠戮。
每一次,他都会被噩梦里那无边无际的血海所惊醒。
难道大明真的气数已尽?满清的江山真的是得天神授?
想了大半夜,也不知什么时候才迷迷糊糊睡着。又不知睡了多久,突然被外面的一阵骚动吵醒。
“外边怎么了?”金声桓这段日子一直是不解衣甲、枕戈而眠,此刻更是睡意全无,爬起来便冲着外面喝问了一声。问完也不等亲兵回答,抓起兵器便冲了出去。
天色已蒙蒙亮,城下有人在喊:“请金军门出来说话!”
金声桓定睛一看,只见城下停着一支骑兵,人数约在百余,看那旗帜,似乎是……湖广镇。
他愣了一下,顿时百感交集,强压住内心的激动大声回答道:“金某在此!敢问壮士可是定武侯的部下?”
城下骑兵中领头的一人在马上拱了拱手:“见过金军门!湖广镇飞虎营副千总王樟堂,受庞帅之命前来报讯!十万援军已至吉安!待拿下刘武元之狗头,便可挥军北来解南昌之围!南昌、吉安,相距不过数百里,还请金军门以及城中军民勿要惊慌,守好城池,坐等谭泰、何洛会人头落地即可!另有区区薄礼,不成敬意,还望金军门笑纳!”
说完,其身后众骑散开队形,在城下策马来回逡巡。每过一骑,便有一物被掷下。
金声桓以及城上的将牟士卒全都看得分明,那是一颗颗人头和头盔、旗帜等物。
看那人头,有百数之多,光秃秃的脑门,拖着辫子。
看那头盔、旗帜等物,有相当一部分是满洲兵甚至白甲兵所专有的。
如果说那领头的骑士刚才那番豪言壮语只是振奋人心的话,那么此刻被掷在城下的东西就无疑更令城头的将牟士卒安心。
“好!”有人带头,城上的士卒开始欢呼呐喊,由少及众,最后竟形成一片欢呼的海洋。
被围多日,也被清军压着打了多日,城中将士的士气之沮丧、情绪之压抑可想而知。今日有了这么个突破口,他们怎能不尽情宣泄?
远处,清军的营盘中也开始有了反应。一队队骑兵从营寨里驶出,慢慢地汇集,似乎很快就要过来将这支不知天高地厚的明军骑兵剿杀干净。
金声桓赶紧道:“多谢各位壮士前来报讯、壮我士气!现在鞑子将至,还请各位快快进城!”
由于清军围城,各处城门均已封死,但为了方便信使人等进出,城头一直备的有软梯。金声桓说完便要让士卒放下软梯。
但城下那位湖广镇副千总王樟堂却是笑着拱了拱手:“哈哈哈,多谢金军门好意!我等还要尽早回去复命,就不叨扰了!鞑子再多,也不过畜生尔,只有畜生怕人,哪有人怕畜生的道理!好了,金军门,保重!后会有期!”
说完,百余骑竟是头也不回,整好队形便沿着来路飞奔而去。
在他们前方,大批清军骑兵已经在整队,越来越多。而他们却是毫无畏惧,一路呼喝狂笑着,用各种字眼尽情地问候着野猪皮一家。
金声桓看得呆住了,城头所有目击了这一幕的将牟士卒也都呆住了。
区区百余骑,一路北来,杀敌过百,何等的剽悍!
视城外数万鞑子为无物,大摇大摆直抵城下,何等的豪迈!
“鞑子再多,不过畜生尔”,何等的热血!
大丈夫当如此尔!
城头金声桓军的将士们心头的豪情热血就在那一刹那被点燃。
他们也曾窝囊,也曾走了不少歪路、作了不少恶。但没人生来就愿意窝囊懦弱,没人生来就愿意为恶,每人的心中都有着那么一个英雄梦,每个人的内心深处也都不缺英雄的热血豪情,缺的只是一个足以点燃这份热血豪情的契机。
所幸的是,他们今天得到了。
“万胜!万胜!!万胜!!!……”城头阵阵汹涌的声浪直上云霄,在为那一往无前的百余勇士助威,也似乎要将挡在眼前的一切全都吞没。
金声桓心头震动,喃喃自语:“有什么样的将帅就什么样的兵,庞疯子,庞疯子,可真他娘的……”(未完待续。)
第七十八章 博弈
援军已到吉安的消息很快传遍了南昌全城,给城中军民重新点燃了希望之火。
城外百余湖广镇骑兵睥睨强敌的壮举更如同给众人吃下了一颗定心丸。区区百余人便能有这等气概,那湖广镇的数万大军就更不会在鞑子面前落了下风。南昌有救了!
金声桓甚至还趁着清军没来之前,派人去城下把湖广镇骑兵丢下的人头、旗帜等物捡了回来,在军营和城内的街道上来回展出。
一时间,这座因陷入重围而死气沉沉的城池似乎开始在一点点地恢复生机。
湖广镇报讯骑兵在南昌城下耀武扬威、之后又突围而去的事很快便惊动了谭泰,他勃然大怒,或斩首或杖责,狠狠地处罚了与之相关的一干人等。
而明军援兵已到吉安的消息,谭泰则在湖广镇骑兵来报讯的前一天就已经得知。当时,刘武元派来的信使可谓涕泪齐下,将吉安的形势说得万般凶险,请大将军务必早日发兵救援吉安。
但在随后的军议上,谭泰却是力排众议,否决了马国柱等人关于出兵救援吉安的建议,甚至连派出一部分兵马去往吉安周边牵制明军的建议都没有采纳。
作为谭泰副手的镶白旗满洲固山额真何洛会有些不解其意,当时在军议上虽没有明言,却还是在事后特意去找了谭泰。
“庞贼已经兵围吉安,大将军为什么连一兵一卒都不派去支援?是坚信刘武元能守住吉安,还是觉得吉安一地无足轻重?”同为满洲固山额真,又是在私下里,何洛会说起话来没那么多顾忌,问得很直接。
“庞贼来江西是干什么来了?”谭泰并未直接回答,先是没头没脑地来了这么一句。
“当然是奉了伪明皇帝的号令,来解南昌之围。”
“既是来解南昌之围,那他包围吉安又是为了什么?”
“大将军是担心庞贼以吉安为饵、围点打援?”这一点,何洛会也早就想到了,“可是,若在我军攻克南昌之前,吉安倒先被庞贼拿下,那我军的处境可就大为不利了。难道我们就眼看着庞贼兵围吉安坐视不理吗?”
“那我们得怎么做?真的像马国柱他们说的那样分兵去吉安?哼,要是真这么做了,我敢肯定,最高兴的肯定是庞贼,他估计得有好几种法子把我们派去的兵马给一点点地吃掉。此贼可不同寻常啊,去年尚可喜就是小瞧了他才丢了命。”谭泰不以为然地说道,“至于说不利,我军没能在庞贼包围吉安之前拿下南昌,就已经处于不利了,接下来若是被庞贼牵着鼻子走,只会更加不利。”
“那大将军接下来准备怎么做?”
“继续以主要兵力围攻南昌,并适当增派兵马,加强南边丰城等地的防务。至于吉安,先不去管它。刘武元久经战阵,对守城也颇有心得,应当能坚持不少时日。若能坚持到我军攻破南昌、挥军南下,那是再好不过。就算不能坚持,吉安先破,也最多不过是个相持局面。对我军而言,相持就是大胜,而对庞贼来说,相持则无异于大败。”
“哦?”
“就算战局相持,我朝依旧有援兵可源源不断地调派,有粮草可源源不断地补给。而伪明那边,除了庞贼所部,还有几支兵马堪战?况且,孔有德、耿仲明的两万人马已经抵达武昌,吴三桂帐下郭云龙部也正在赶赴湖广的途中。而庞贼此番却野心颇大,把本镇主力都带来了江西,等于把湖广的防务全部交给了何腾蛟、黄朝宣之流。在这种局势下,他要是不怕自己的老窝被端,就尽管在江西耗下去吧。”
听谭泰这么一说,何洛会的心中顿时也有了底:“大将军深谋远虑,先前倒是我多虑了。”
…………
武昌,五省经略府
新官上任的洪承畴看完了刚刚送来的一份军报,心中大喜,捻着花白胡子连声道:“事大有可为!事大有可为!”
也难怪他如此高兴,眼下的湖广局势对满清而言的确是一片大好。
庞岳已率湖广镇主力赶赴江西,留守的湖广镇兵马只剩下了三个新组建的营头,一万出头的兵力。其余的明军,也就是何腾蛟制下的一干乌合之众,以及只会荼毒百姓、色厉内荏的黄朝宣之流。
反观武昌城内,却是兵强马壮,更有孔有德、耿仲明这些沙场悍将,两厢一对比,胜负似乎早已注定。
洪承畴将军报看完,又交给了在场的孔有德和耿仲明。
两人看完,同样是如释重负、喜上眉梢。他俩自投靠满清之后,征战多年鲜有败迹,也只有在那年的湘北大战中遭遇湖广镇的时候才第一次被打得头破血流。如今那位最大的苦主已经不在了,湖南的千里之地还不就像未着寸缕的处女一样任由他们纵横驰骋?
孔有德笑道:“湖广明贼无人矣!真是天助我大清!”
“庞贼虽已率主力前去江西,但荆州仍有闯贼余孽的数万人马据守,也就是那所谓的忠贞营。”耿仲明高兴过后又有些顾虑,“这些闯贼余孽虽为流寇,实力不如庞贼所部,但比起黄朝宣、何腾蛟之流却要难缠得多,我军若要南下,荆州方向则不得不防。”
洪承畴微微笑道:“怀顺王不必多虑,平西王帐下总兵郭云龙已率一万兵马自西安南下,不日就会抵达武昌。届时,再加上武昌、汉口、汉阳的数镇绿营,已足以震慑荆州闯逆。两位王爷尽可安心率军南下。”
这样一来,倒是没有什么问题了。荆州的忠贞营被牵制住,孔有德、耿仲明的两万大军南下攻取湖南自然也就不会再有什么顾虑。
两万人马,听起来虽然不多,和湖南的明军比起来,在兵力上甚至还处于劣势,但也绝对不容小觑(在原来的历史上,三顺王差不多就是靠着本部各一万人马荡平了湖南和两广)。在明军普遍孱弱无比的情况下,数量上的对比早已不能真实反映出实力上的对比。
就算南下一时受挫,隆武朝廷岂能不震动?庞岳岂能不担心后院失火,又岂能继续安安稳稳地在江西将战事持续下去?
所以说,对南明而言,湖广、江西两处战场,只要一处有失,那就是满盘皆输。而对满清来说,这两处战场只要有一处能打开局面,就必然是满盘皆活。
战幕还未完全拉开,高下就已立判,两朝元老洪承畴对此充满了信心。只要能打赢这一仗,让全天下的汉人都留上辫子,试问还有谁好意思嘲笑他老人家是汉奸?
“此战关乎我大清之国运,食君之禄分君之忧,吾等需尽心王事才能不辜负这浩荡皇恩。”洪承畴说完竟站起身朝孔有德和耿仲明作揖行礼、以示庄重。
孔有德、耿仲明赶紧起身上前扶住:“老经略折煞我等!”(未完待续。)
第七十九章 战幕
“虏廷的动作倒是挺快。”吉安城外,中军帐内,庞岳看着面前的一份情报感叹道。
果然不出他所料,而且是之前所预料的最坏的一种情况。孔有德、耿仲明已经率军抵达武昌,吴三桂部将郭云龙也正在率军赶赴湖北的路上。
接下来的局势发展可谓昭然若示。江西的战幕拉开,湖广也绝不会平静,仅剩小半壁江山的大明将又一次经受严峻的考验。
不过情况虽不容乐观,却也在先前的预料之中。针对这种情况,之前已备的有预案。另外得益于湖广镇的高效情报系统,庞岳也能随时掌握这些最新动态,不至于两眼一抹黑。
庞岳看完情报,又递给了张云礼。此时军帐里的人不多,只有他们两个。
“大帅先前预料得没错,虏廷果然是见缝插针,不会放过任何一个南侵的机会。”张云礼看完之后,表情虽没有太多变化,语气上却也绝不轻松,“既是如此,那我军在江西就得迅速打开局面,绝不可拖得太久。”
“这一点,谭泰肯定也早就想到了,要不然也不会迟迟不上钩。他就是看准了我军拖不起、耗不起,才会稳坐钓鱼台。呵,这鞑子倒是比我预料的要精明,不是那种只会拼蛮力的蠢货。”庞岳站起身,揉了揉有些发酸的后颈。
兵围吉安之后的这些天,庞岳下令进行过几次攻城,却并没有用上全力。甚至担任攻城主力的都不是湖广镇的各大营,而是郝永忠和张先壁部。攻城的兵力往往都是在烈火营的火力支援下发起进攻,一旦进攻受阻、迟迟没有进展,就又撤回来。
这么做无非就是为了围点打援,以逸待劳。可如今南昌周边的鞑子迟迟不上钩,严峻的形势也不允许湖广镇再徐徐图之,再这么做就显然不合适了。
“从明天开始,按第二套预案全力进攻。今晚便开军议、分配作战任务。”庞岳重新坐下,平淡的语气中透着坚定,“务必在十日内攻克吉安,全歼城内清军!”
张云礼点了点头。
战场相较有如棋盘博弈,往往是抢得先机者胜。一开始,庞岳利用预知的优势提前整军备战,等圣旨一到便立刻率军出发赶到了江西,打了清军一个措手不及,可谓先得一手。但虏廷的反应也是不慢,很快便还以颜色,集重兵于武昌、对湖南形成泰山压顶之势,致使身在江西的庞岳也为之被动,等于又抢回了先机。
因此,这第一回合的较量,双方可谓互有得失、打了个平手。
接下来,这场决定南方局势的大战会如何发展,依然风云莫测。双方的斗智斗勇也才刚刚开始。
…………
次日,天还没完全放亮,刘武元便被惊动。亲兵来报,城外的明军又准备来攻城了。
这几日,刘武元也与南昌的金声桓一样,不解衣甲、枕戈而眠。听到亲兵的话,他赶紧登城远眺,果然看见远处黑压压的一股股明军从营寨中涌出,正缓缓地集结、朝城池方向推进。
“呜——呜——”城头的值哨清军也早已吹响了牛角号。伴随着苍凉急促的号声,紧张的气氛迅速弥漫开来。
“前几日,庞贼的攻城之法似乎是在学闯贼。”胡有升在刘武元之前就已经赶到,此刻站在一旁,眯着一只独眼看着远处说道,“把杂牌堆在前面充当炮灰,精锐在后面压阵。不知道今日还会不会继续守株待兔。”
大敌当前,刘武元也没心思嘲笑胡有升话里的文法错误。死死地盯着远处看了片刻,才道:“不管是精锐还是炮灰在前,庞贼都肯定会使用大炮,他军中的红夷大炮颇为犀利,对我军始终是个不小的威胁。等会儿你安排下去,各部跟以前一样做好防炮措施。我有一种预感,今日伪明军队的炮击会比之前更为猛烈。”
情况紧急,两人也没有太多闲聊的工夫。简单地交流一番之后,胡有升便自去布置城防事宜了。
接下来的情况和之前几次似乎没有什么区别,明军从营寨中出来、集结,推进到城池附近,随后便开始了第一轮炮击。
由于之前的几次攻城战中,城门附近的清军营寨差不多已经全被轰塌,所以城墙已成为了大炮的直接轰击目标。
一时间,炮声隆隆,大地颤抖、城墙震动,土石扑簌扑簌地往下掉。
城头的清军士卒几乎个个面无土色。这玩意儿的威力他们之前就已经见识过的,那种实心的炮弹打过来,落点附近的人要么直接被砸扁,要么生生地被震死。离得远一些的人也莫不感到胸腹之内翻江倒海,似乎下一刻心肝就会被全部震出。还有一种能开花的炮弹无疑更为恐怖,落点近处的人死无全尸,远处的人有时也会被飞来的弹丸击中脑袋毙命。
“轰!——轰!——”
声声巨响摄人心魄,城头的清军全都胆战心惊地蜷着身子半蹲在隐蔽处。城头的马道上已铺上了搜集来的棉被以减小震感,但大多数人依然感到五脏六腑都快要从喉咙里跳出来。
此时,所有人都在心里默默地拜佛,乞求明贼的炮击快点结束。之前的几次,他们也都是这么过来的。
然而,今日明军的炮击却有些不同寻常……
刘武元很快发现了不对劲,今日的炮击比之前几次显然猛烈了太多,和今天的比起来,前几次简直就是小打小闹。而且打击的重点几乎全都击中在西面城墙。
难道明军要集中火炮轰塌城墙?
…………
“哈哈哈,小伙子们,好好干,你们都是最棒的!干翻那群狗娘养的野蛮人!”城西的烈火营阵地上,洋鬼子马尔吉奥正再各个炮位间来回巡视,大声地给士卒们鼓着劲。一脸金黄的大胡子也因为兴奋的叫喊而不停地颤动。
作为制造总局技术顾问的马尔吉奥,军官身份只是兼任,本来是不用跟着大军一同上战场的。但这洋鬼子却对战争有着超乎寻常的喜爱,一听见有仗打就如同鲨鱼见到了血腥,没有什么因素能够令他放弃这份爱好。于是,便也跟着大军一同来了江西。
就如刘武元所意料的那样,这次烈火营正是按照庞岳的指示,准备集中火炮打击一处,把城墙给轰塌。
阵地上,烈火营的十八磅红夷炮和攻城臼炮被分成了几组,轮番对西面城墙进行轰击。开炮的间隙,还有火箭车和装填葡萄弹的佛朗机炮对城头进行压制,为的就是不让清军忧丝毫修补城墙的机会。
“老马,你说说,照这个打法,什么时候能把城墙黑轰塌?”营官王俊涛也正好巡视到了这儿,看见马尔吉奥之后顺便问道。
马尔吉奥摸着大胡子想了想,说道:“这座城市的城墙虽然不像北京、南京那样坚固,但要轰塌也不是太容易。不过,按照今天这样集中使用火炮的话,只要有足够的耐心还能办到的。运气好,两三天就可以,运气差,也不会超过大人制定的期限。”
“哈哈,这就好。到时候攻破了吉安,咱们烈火营可就是头功,老马你就是我们烈火营的头号功臣!”王俊涛笑着拍了拍马尔吉奥的肩膀。
洋鬼子耸了耸肩,不置可否。(未完待续。)
第八十章 攻城
烈火营炮击吉安城的同时,张先壁和郝永忠部的汛地上发出阵阵呐喊欢呼,声音里尽是幸灾乐祸。
此次随同湖广镇出征,张先壁部出兵四千,郝永忠部出兵六千多。这已经是他们两部中最精锐的部分了,但无论是从装备还是战斗力上看,都没法和湖广镇相提并论。
郝永忠部还好一些,有当初庞岳留在赣州的作坊和库存,凑出几千套盔甲充充门面还是能做到的,因此全军穿戴得还算齐整。
相比之下,张先壁部就要显得窘迫得多,窝在南安府那个偏僻的地方,能吃饱饭就不错了,哪有余力置办其它的。光是这四千人,盔甲都没完全备齐,不少人还穿着当年跟随傅宗龙围剿农民军时的破旧铠甲。这也是张先壁为什么愿意出兵的原因,与其呆在那个鸟不拉屎的地方穷死,还不如跟着庞岳出来捞点实际的好处。
两部随同出征之后,还是干了不少事情的,不仅承包了大部分的脏活累活,之前的几次攻城还一直担任主力。虽然攻城强度不大,两部都没什么大的损失,但庞岳还是毫不吝啬地对其中的表现突出者进行了重赏。看着眼前的真金白银,再看看湖广镇的强盛军容,郝永忠和张先壁更是暗自感叹自己的灼知远见。
“他娘的,什么时候才能轰塌?”张先壁大马金刀地坐在一块大石头上,看着远处烟尘里不时颤抖的吉安城墙自言自语。
这时候,他又想起了庞岳在南安对他许下的承诺,“打下吉安会如何如何”,“拿下袁州又当如何如何”,等等。种种美好的愿景令他心中充满期待。
至于这些承诺是否能兑现,他也没心思再去过多地深究,宁肯选择相信。憋屈地过了这么多年,也到了该站起来拼一把的时候,不能再这么窝囊到死。要不然,自己堂堂一个崇祯年间的援剿参将,他日竟还被郝摇旗这等流贼给远远超过,那可就真是贻笑大方了。
正想着,几名盔上有白翎的骑兵从湖广镇的中军方向飞奔而来。
张先壁认得这是隶属于湖广镇参谋司的传令兵,不敢怠慢,亲自迎了上去。
果不其然,送来的正是庞岳的命令,让他做好准备,等会儿炮声一停,便和郝永忠部一同攻城。
还让我们打前阵?张先壁迟疑了一下,但最终还是释然了,接下了命令。
…………
持续一个多时辰的炮击之后,被尘土硝烟环绕的吉安城更显破败,城头的缺口也越来越多。
城外,鼓声大作、号角齐鸣,张先壁、郝永忠两部上万大军汇成的洪流以西面为主攻方向,对吉安城发起了冲击。
湖广镇的中军大旗就立在一处小高地上,总参谋司、督导司等核心机构尽在此,泰山、华山、陷阵营列阵环绕,旌旗似海、士马显耀,有如众星拱月。
庞岳站在旗下,举起千里镜静静地观察着城下的情况。
前几次攻城,虽然没下全力,但也不是一无所获。城门附近的清军营寨被轰塌大半,刘武元见识到了湖广镇炮火的厉害之后,索性将兵力全部撤回了城内,免得白白浪费。另外环绕城外的鹿砦、拒马等防御设施被清理掉大半,护城河和壕沟也被填出了多条通道。所以这一次攻城大军的推进速度倒是比前几次快了不少。
城头的清军刚刚被烈火营的火炮打得晕头转向,连尸体都没来得及清理干净,但在这种生死存亡的时刻也爆发出了惊人的反应速度。
黑压压的箭雨很快便瓢泼般地朝城外飞去,一门门老旧的大将军炮也接连发出怒吼。缭绕的白烟中,军官们来回奔走,大声吼叫,喝令士卒们务必拼命,否则明军破城后定会屠城云云。
箭雨飞来,攻城的明军或举盾、或抬起半截船抵挡,但仍不时有人中箭倒地。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