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九州河山皆华夏-第1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及各督、抚标营总兵等也在之前被洪承畴以“剿贼不利”为由向清廷建议或撤职或调离,空出的职位由新来的一干武将接替。

    在这个节骨眼上被委以重任,洪承畴既有感于“圣上隆恩”,也深切地预感到了此行的任重道远。(未完待续。。)

第五十五章 洪公初定平南策,南昌阴云风满楼

    正是出于这种心理,白天接旨的时候洪承畴倒也表现得很干脆,叩首谢恩、山呼万岁,并热情地招待了宣旨的使者们。可是等送走使者后,洪承畴的笑容很快消失不见,把自己关在书房里,看地图,看邸报,连晚饭都没顾得上吃。

    轻微的脚步声由远至近,一个二十出头的青年端着一个黑漆木盘走进了书房,木盘上摆着一碗热气腾腾的大米粥和两样小菜。只见这位年轻人眉目间与洪承畴颇有几分神似,他正是洪承畴的长子洪士铭。

    “父亲,多少吃一点吧。”

    “先放下,我自有分寸。”洪承畴头也不抬。

    洪士铭作为洪承畴之子,继承了父亲年轻时的读书天赋,年纪虽轻,但在去年已经中了满清的举人,见识自然也不差。此时,见父亲满脸的阴云,他立刻猜到了**分:“父亲可是在为湖广局势担忧?”

    洪承畴并未立即回答,过了一会儿,放下手中的邸报,又靠在椅背上仰头闭眼沉思了片刻,这才轻叹了口气道:“不为此事又能为何?虽然有时不得不说几句鼓舞人心的大话,可有些事终究不是随便说说那么简单。如今湖广局势危急至此,其根源大半在贼将庞岳,能够掀起这等风浪,此贼又岂是易与之辈?”

    洪士铭深以为然,点了点头道:“自去年荆州之战以来,湖广官场普遍弥漫着对庞贼的畏惧情绪。如今父亲为稳定人心,白天当着天使的面,言语上对庞贼略表轻视也未尝不可。可庞贼既能令智顺王、续顺公等百战骁将折戟沙场。在统兵用兵上便定有过人之处。又观其治理地方,屯田养兵等等。皆颇具章法。由此看来,庞贼实乃我朝之劲敌。需得小心应对才是。”

    洪承畴摇了摇头:“此贼用兵倒是的确无甚过人之处,排兵布阵上中规中矩,甚至略显拙劣。至于治理地方、屯田养兵等等,亦不过如此。单论统兵用兵之才,当今天下良将胜过此辈者,不说车载斗量,至少也是大有人在。庞贼之所以为庞贼,主要在于他拥有另外三点过人之处。”

    “不知父亲所说的是哪三点?”洪士铭心中顿时充满了好奇。

    “眼力,胆量。心胸。”洪承畴不急不徐道,“而在这三点当中,又当数其眼力为最甚。让我至今难以理解的是,此贼仿佛总能看透我朝的虚实,进得以从容不迫地行事。”

    见洪士铭若有所思,洪承畴继续道:“这样吧,日升(洪士铭字日升),我不妨举个例子。倘若你身处庞贼之位,去年面对襄阳叛贼王光泰的求援时。首先会作何考虑?”

    “自然是先辨明敌我态势,考虑敌方是否会有大批后续援军赶来支援,之后再决定是否出兵。”

    “没错,为将者一般都会先做这般考虑。哪怕是再雷厉风行之人。也总免不了耗费一些时日。而到了长驱深入敌境之后,因为心存顾虑,不知敌方援兵会何时抵达。通常又会力求速战速决。”洪承畴说到这儿,脸上竟浮现出一丝隐隐约约的苦笑。“可庞贼却是恰恰相反,出兵前雷厉风行。刚从广东班师便又主动挥军北上,深入我境之后则又是大摇大摆,即便在荆州城下受挫也是不慌不忙,放心大胆地施展他那并不高明的诱敌之计。他既能如此行事,唯一的解释便是,他早已看出我朝暂时无太多精力顾及湖广,故而才如此胆大妄为。若单只一次倒还能解释为巧合,可他的判断已不止一次得到了印证。从当初敢以万余人马横扫两广,到如今全无顾虑地在辰州练兵,莫不是如此。其眼力之准,实在是出乎寻常。”

    洪士铭听得也是一脸的严肃,的确,一个总能看穿你虚实的敌人,无论他在其他方面是多么平庸,都会随时给你带来致命的威胁。这种敌人才是最可怕的。

    “另外,只要想到了便果断去做,这便是他的胆量。能够顾全大局,不为微末之利而与友军相争,这便是他的心胸。庞贼既有了这三点过人之处,尽管用兵上有所欠缺,亦不再妨碍他成为我朝之大敌。而应对这一大敌,也绝不会像我在众人面前说得那般轻巧。”

    “那敢问父亲可有了良策?”

    “好在只有一个庞贼,应对起来虽有些棘手,却也并非毫无破绽可循。只要找准根源,此贼将不攻自破。”洪承畴直起了腰,脸色稍微缓和了些,“庞贼当前的最大弱点便在于钱粮,其麾下水陆兵马已将近四万,在广东甚至还有一支海师,每年所需岂是小数?湖南各卫所虽有产出,也不过是令其全军勉强果腹而已。至于军械铠甲、战马车船以及将士的薪饷等等,耗资甚巨,目前远非庞贼自身所能筹集,伪朝的拨付亦不过杯水车薪。据我所知,目前庞贼军中所需的这些款项有一部分是他劫掠所得,大部分还是来自两广。其岳父乃原南海巨寇刘香,曾与郑芝龙并驾齐驱、纵横海上多年,攒下的财富无可估量,如今刘香虽已死,其家族仍可在财力上称雄两广,替庞贼供养几万大军完全不在话下。不过,这既是庞贼的助力,也是其最大的弱点。”

    洪士铭顿时明白了:“父亲的意思是,如今庞贼兵锋虽盛,但在钱粮上已过多地依赖两广,而他又远在湖南不能及时顾及这处财源之地。只要我朝能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自福建或赣南攻取两广,再以大军自湖北压境,庞贼便会犹如无根浮萍,不攻自破?”

    洪承畴脸上的欣慰之笑稍纵即逝,叹息道:“只可惜,摄政王给我的密信中……”

    说到这儿,洪承畴立刻意识到自己失言了。密信中涉及的机宜,即便是父子之间又岂能泄露?而洪士铭也甚是机敏。不动声色地将话题移开:“那么父亲准备何时动身前去武昌赴任?”

    “正月一过,便立即启程。只要我走了。你祖母自然也就肯回老宅来住了。”洪承畴脸上尽是苦笑,“到时候,你再替我多尽孝道吧。”

    听到这自嘲之语,洪士铭心里也不大好受,正想说点什么却被洪承畴制止:“行了,我知道你想说什么。那些事我从来都没放在心上,你也不必耿耿于怀。旁人说三道四也好,往我们家门口吐唾沫也罢,都随他们去好了。史书。终究不是由他们撰写。”

    洪士铭点头应诺:“是,父亲。”

    等到洪士铭收好盘子离开,书房内便又只剩下了洪承畴一人,坐了大半天,他也感到有点不舒服,于是站起身来活动了一下筋骨,随后又慢慢地踱到了挂在墙上的一幅大地图前,若有所思。

    地图上,只有湖南、贵州、两广、云南以及四川和江西的南部少部分地区依然用朱砂涂着红色。虽已偏居一隅。可依然是那么的醒目。看了一阵,洪承畴伸出右手遮住了湖南、赣南和广东,用一种几乎细不可闻的声音自言自语道:“若无庞贼,这些地方恐怕也早已纳入大清治下了吧?”放开手的同时。一声叹息。

    此时,多尔衮的那封密信的内容又浮现在洪承畴的脑海里。大意是:洪承畴上任之后,应立即收拾人心。尽快稳住湖广局势,不管是需要人、钱还是物。均可如实奏报,朝廷都会优先拨付。此外。大概在二月底或三月初,正黄旗满洲固山额真谭泰与镶白旗满洲固山额真何洛会将率一支八旗大军南下,在会合江南等地绿营之后抵达武昌,再度南征,力求一举歼灭明军庞岳部以及闯营余部忠贞营。洪承畴到任后,需得提前为南征大军筹集部分粮草等等。

    对于南征,洪承畴自然是赞成的,对南征确立的两个主要作战对象——庞岳部与忠贞营,他也没有异议,只要先搬掉这两个障碍,之后的事自然会水到渠成。唯一令他感到有些遗憾的是,多尔衮在信中表示,此番南征仍将以岳州一带为突破口。

    舍易求难!洪承畴当时就暗自摇头,这就好此,面对一头恶狼,不去打它薄弱的腰部,反而面对面地去和它撕扯,该是何等的不明智!难道去年豫亲王多铎南征的教训还不够吗?

    不过后来,洪承畴也很快理解了多尔衮的决定。如果今年这次南征不以堂堂之阵找回去年丢失的脸面,而是选择绕道,那将来还有哪一部兵马敢与湖广镇明军作战?总之,既然遇上了庞岳这号敌人,应对起来就绝不会轻松。

    天下就快一统了,可千万不要再出什么差池才好!洪承畴眯眼看着地图西南角那一块醒目的红色,喃喃自语。

    …………

    江西南昌府

    夜空中阴云密布,不见一点星辰,唯有闷雷夹杂着闪电偶尔滚过,看得人心头发悸。这一日,是为大明隆武四年(伪清顺治五年,公元1648年)正月二十七。

    冰凉的夜风带着呼啸卷起了大街小巷中的各种碎屑,吹得人浑身发冷。靠近南门的街道上,一阵急促的马蹄声由远至近。听到这声音,在城门洞附近值哨的金声桓本部清军顿时警觉,命周围士卒做好准备之后,一名把总军官冲着夜幕中那队朝南门而来的骑士大喝道:“什么人?站住!”

    战马的嘶鸣声阵阵响起,那十来名骑士在二三十步之外停下,领头一人在马背上拱了拱手:“诸位兄弟,我乃江西布政使迟大人标下把总,奉大人之命,急需出城一趟,有腰牌和迟大人的令箭在此,还请诸位放行!”

    不料却等来了一个冷冰冰的声音:“提督大人有令,今晚任何人不得出城!”

    领头的骑士不禁有些恼怒,声音也提高了几分:“我可是奉了……”

    还没说完,便再一次被对面那个冷冰冰的声音打断:“违令者,格杀勿论!”

    与此同时,路障后拉动弓弦的声音清晰可闻。

    面对这一阵势。那领头的骑士不敢再勉强,忍下怒意带队返回。穿过一条条街道,回到了江西布政使司衙门。

    后衙内。灯火通明,满清江西布政使迟变龙、巡按董学成、湖东道成大业等对满清忠心耿耿的文官都在。此时,每个人的脸上都甚是紧张。因为根据这两天城内出现的种种反常迹象来看,金声桓极有可能会在今晚采取大动作,南昌城内形势将发生剧变。

    更要命的是,作为主心骨的江西巡抚章于天眼下并不在城内,前些日子出巡瑞州一直未归。这也就意味着,“大清忠臣”们少了极为重要的决策核心。

    事态紧急,迟变龙、董学成等人经过磋商后。决定还是先把消息送出,尽快给武昌、南京等地驻军以及赣南的另一“大清忠臣”、南赣巡抚刘武元示警。

    只不过事与愿违,没过多久,意图从北门和东门出城的送信使者都被拦了回来。正在众人惴惴不安时,迟变龙派去送信的那名把总、也就是在南门碰了钉子的那名领头的骑士也带回了不好的消息。

    “启禀大人,南门被金声桓的本部兵丁封锁了,戒备的人数比平时多了一倍也不止,谁的令箭都不认。”

    这下,出城报信的企图可谓彻底落空。看来金声桓与王得仁早已做了精心的谋划。

    “这可如何是好?”迟变龙的胆子显然不像他的名字那样硬气,脸色已变得惨白,“金、王二人麾下战兵两万余,一旦生乱。我等……我等该如何应对?”

    也由不得迟变龙不害怕。按照满清绿营军制,只有各省总督、巡抚和提督名下才有成建制的标营。江西未设总督,提督又恰好是金声桓。因此南昌城内相对忠于满清的军队只有江西巡抚章于天的标营一千五百人。而章于天前些天出巡瑞州时又将标营内的三百骑兵全部带走了,眼下唯一能用来对抗金声桓的成建制军队就只剩下了一千二百绿营步卒。即便加上迟变龙、董学成等人的少量亲兵,也不过一千五六百。一千多打两万多。迟变龙等“大清忠臣”们可没有满洲主子那样强大的自信。

    董学成本来也已吓得心惊胆战,但随着事态越发地严重,反倒冷静了许多,眼中闪过一丝坚决,咬牙道:“事已至此,也只能做好最坏的打算。就算金声桓真要谋反,我等大不了为国捐躯便是。可是这信还是要送出去的,既然城门被封锁那便先不走城门,可找几个可靠之人乔妆打扮,等金声桓作乱之后再混在百姓当中出城!董某已决心与南昌共存亡,这报讯之事,谁人愿往?”

    “下官愿往!”一位官员昂然出列。众人一看,原来是担任掌印都司的柳同春。

    “好!”董学成赞许地点了点头,“柳大人的一腔赤诚可昭日月!此事便交由你全权负责,你出城之后,立即前往江宁(即南京)报讯,并安排可靠之人火速赶往吉安府向刘大人示警!”

    “嗻!”柳同春很快领命而去。

    代章于天下了几道命令的董学成很快体会到了当巡抚的快感,一时间,胸中油然而生的豪情壮志竟出乎意料地压倒了先前的恐惧,对着在座的众人慷慨激昂道:“诸位同仁,正所谓疾风知劲草,板荡识忠臣!越是在这危急时刻,我等便越要坚守身为臣子的本份,宁死不能从贼!等他日满洲大兵赶到,乱臣贼子必被碎尸万段,而我等……”

    话还没说完,城中突然响起三声炮响,划破了寂静的夜空,董学成原本激动得满是红光的脸刹那间又变得惨白。

    震天的呐喊声,雷鸣般的马蹄、脚步声在城内多个地方同时响起,没过多久便波及到了布政使司衙门附近。随即又是阵阵激烈的喊杀声和刀兵碰撞时的铿锵作响犹如潮水般涌来,穿过深宅大院,直刺人耳膜。

    “金声桓果真……果真反了……”在场的“大清忠臣”们几乎个个面无人色,茶碗打翻了一地。

    “快,诸位快从后门走!”董学成还保留着最后一丝逃生的**。

    可是这最后的希望也很快宣告破灭,一名亲卫把总跌跌撞撞地跑来报告:“启禀……启禀大人,衙门四周到处都是贼人!”

    前院的搏杀声很快便结束,纷乱的脚步声伴随着阵阵大喝一齐涌来后衙。

    “嘭!嘭!……”一扇扇门板陆续被踹开,一队队手持火把、浑身浴血的士卒冲进了大厅,三两下砍翻在场不多的亲卫,将犹自滴血的兵刃架在了众位面如土色的“大清忠臣”脖子上。

    紧接着,两员全身披挂的武将在亲兵的簇拥下大摇大摆地走入大厅,正是金声桓与王得仁。火把的照耀下,两人的脸上都写满了扬眉吐气后的快意和一丝狰狞。

    金声桓冷笑一声:“诸位大人,久等了!”

    王得仁甩了甩腰刀上的血滴,斜着眼睛扫视了周围一圈,看见呆若木鸡的董学成之后,顿时哈哈大笑:“巡按大人,裤裆尚干否?”(未完待续。。)

第五十六章 金督一举惊天下,庞帅躬身下两广

    这时候,董学成等人才注意到,金声桓与王得仁都身着山文甲、头戴凤翅盔,跟随他俩进来的中下级军官们头戴八瓣铁尖盔、身披锁子甲,士卒均头戴红缨笠帽、身穿鸳鸯战袄并外披罩甲。从上到下,清一色标准的明军打扮,显然是决定与“大清”彻底决裂了。

    “你们……你们胆敢兴兵谋反?”被刀架在脖子上,董学成的声音都有些发飘。

    “谋反?董大人说笑了。”金声桓冷笑道,“本将原本就是大明的武官,只不过一时糊涂上了鞑子的当,如今番然醒悟,又如何能叫谋反?若是本将没记错的话,董大人不是满人吧?身为汉人却甘愿当鞑子的狗,这才叫谋天下之大反!”

    董学成瞪大了眼睛,一时语塞。

    王得仁笑呵呵地上前,拨开架在董学成脖子上的刀,将他从椅子上拉到了大厅中央,甚至还为他整理了一下官服,语气夸张地道:“哎呀,巡按大人,您瞧我这记性!前几天您来找我要银子时我不在,这两天太忙又给忘了,实在罪该万死!您看您什么时候方便?我立刻把银子给您送过来,求您老大人不计小人过,就发发慈悲,饶了罪将这一回吧!啊?”

    在场的金、王部兵将们顿时哄堂大笑。

    看着已沦为阶下囚的“大清忠臣”们脸上青一阵白一阵,金声桓感到了前所未有的畅快,见火候差不多了,清了清嗓子道:“诸位不要害怕。本将没有别的意思。只是想着我等既然共事这么久,那便是缘分。如今本将和王副将已跳出火坑,总不能还看着诸位同僚仍旧在火坑里挣扎。不管怎样都得拉上一把。因此,特意为各位同仁准备了两样东西。”

    金声桓说完向后一挥手,立刻又有一队士卒走了进来,每人手里都端着一个大木盘,木盘里装着“大清忠臣”们既熟悉又陌生的东西——团领衫、乌纱帽、束带,全是大明官员的服饰。

    “这便是第一样,诸位可按各自现有品级上来挑选。丢了鞑子的顶戴花翎,重新换上这乌纱帽,咱们便依旧是同仁。若是诸位不愿意。”说到这,金声桓眼中的凶光一闪而过,冷笑道,“那也无妨,我这还有第二样。”

    紧接着,又有几名士卒抬着一口沉重的铡刀进来,摆在了大厅中央。凌厉的刀锋上,血迹未干。

    “新开的刃,方才又特意找抚标营的李游击试了锋芒。甚是好用。诸位都不用客气。”

    此时,迟变龙与成大业等人早已吓得说不出话来,目瞪口呆,浑身犹如筛糠。可若要跟随金声桓和王得仁反清归明。他们又实在下不了那个决心。毕竟之前在大明为官的日子他们也都经历过,可谓提心吊胆、朝不保夕,直到投靠满清之后才算过上了舒舒服服的官老爷日子。如今要让他们舍弃优越的生活条件。豁出命去反清,他们的感觉可不比砍头好受。

    “哟!可千万别吓着了巡按大人。让他慢慢想!”王得仁的表情、语气依旧夸张无比,“要是把巡按大人给吓死了。那老子的银子该孝敬谁去啊?”

    在场的金、王本部兵将们笑得更是厉害。

    话说泥人也有三分火气,被王得仁接二连三地羞辱,董学成那强烈的自尊开始克服了部分恐惧,竟壮起胆子哆哆嗦嗦地开口道:“金军门,王军门,本官劝你们还是悬崖勒马,如今我大清……”

    “嚓!”话还没说完,董学成的脑袋便从脖子上猛地跌落,滴溜溜地滚出了一丈之外。脖腔内喷出一大蓬血雨之后,整具无头尸身软绵绵地倒下。

    王得仁收回刀,随手抹了一把脸上的血,依然热情地笑道:“巡按大人已作出了他的选择,其余诸位大人呢?”说完又走到了成大业面前,揪住他的前襟,把他也从椅子上提了起来。

    看着王得仁那满是血污的凶脸,又亲眼目睹了董学成的下场,成大业顿时控制不住,一股湿热的暖流顷刻间浸透了裤裆,上下牙齿直打战,却是再也说不出一句话。王得仁微笑着看了他一会儿,再次手起刀落,又一颗人头落地。

    紧接着,同样因吓傻而未能及时表态的迟变龙也遭遇了身首异处的下场。

    半个时辰前还干净整洁的后衙大厅眼下已犹如修罗地狱。一地的血迹,三颗人头,三具无头尸身,看得人心头直发麻,也彻底击溃了剩余的“大清忠臣”们的心理防线。

    “下官……下官愿归附大明!”

    “愿跟随两位军门重归大明!”

    ……

    还没到后半夜,金声桓、王得仁便控制了整个南昌城。一千多抚标营清军除了少数顽抗的死硬分子外大都投降,全城的文武官员也有半数归附,余者如董学成等人则被毫不留情地处死。

    稳定住了局面之后,为尽快取得隆武朝廷的承认与支持,金声桓又派了幕客雷德复为密使装扮成和尚;携带佛经一部,内藏奏疏,连夜前往衡州将反正情形报与隆武帝知晓。

    到天亮时分,全城大街小巷已贴满了安民告示。文中尊隆武朝廷为正朔,并有“劳苦功高,不惟无寸功之见录,反受有司之百凌,血气难平,不得已效命原主”等语。内容倒是基本属实,但问题是金声桓竟在告示落款处擅自给自己和王得仁分别加上了“豫国公”和“建武侯”的头衔。

    这一自封爵位的壮举当时也遭到了一擅自些部属募僚的劝阻,理由是隆武朝至今尚未册一个国公,即便是有着从龙拥戴之功的庞岳、王东日也不过是侯爵,如今金声桓自称豫国公怕是不大可能得到隆武朝廷的承认,反而会遭至不满。失了反清归明的诚意。但金声桓却是很有信心,认为自己既送上一省之地、使大明复疆千里。这等大功又如何当不起一个公爵?于是以“非常之时当行非常之法”为由驳回了部下们的建议,坚持了己见。

    很快。金声桓又将这“非常之法”继续延伸,擅自替隆武朝廷作主,极为慷慨地大封有功之人。

    例如,弘光朝大学士姜曰广是南昌府新建县人,罢官后居住在老家,金声桓和王得仁认为他是前朝忠臣、威望颇高,于是立刻派人前去新建县请姜曰广出山,让姜曰广以“太子太保、吏部尚书兼兵部尚书、中极殿大学士”的名义号召远近。金、王二人倒是一片盛情,只是不知道姜老学士在得知自己被两个丘八任命为尚书后会作何感想。

    至于其它的职位。金声桓和王得仁更是充分遵循了举贤不避亲的原则,大肆封赏自己的嫡系。金声桓的中军官宋奎光被任命为为左军都督府都督佥事;幕府书记吴尊周为巡按江西监察御史。王得仁的妻弟黄天雷被任命为为兵部侍郎锦衣卫同知,幕中书记陈芳为江西巡抚。至于他各司道官也大抵是两家的幕客。然而最惹人注目的还是金声桓的黄人龙,居然被任命为“总督川、陕、山东、山西、河南五省兵部侍郎”,如此响亮而又不伦不类的官职,大明立国以来可谓闻所未闻。

    一时间,整个南昌城又恢复了当年在大明治下时的景象。反正的官员摒弃了顶戴花翎,重新换上了团领衫乌纱帽;军营中降下绿旗,升起了明军的火红战旗;城中百姓也被要求剪去辫子。裹上头巾恢复束发状;一些心怀大明的士子甚至不用催促便主动剪辫戴上头巾,换上压在箱底多时的大袖宽袍,在城中奔走相贺。

    南昌既已拿下,下一步自然是继续扩大战果。初战告捷的金声桓和王得仁踌躇满志地制定了北上进攻九江、再顺长江东进直取南京的宏伟计划。并得到了绝大多数部将的赞同。只有金声桓部将黄人龙提出了不同意见,认为应当先南下吉安,解决了后顾之忧再行北伐。

    如今的吉安府。有南赣巡抚刘武元,南赣总兵杨遇明和吉安副将刘伯禄驻于毗邻赣州府的万安县城。手握七千余战兵,正与明朝的赣南总兵郝永忠对峙。黄人龙之所以提出先南下吉安。理由便是刘武元等三人都是死忠于满清的顽固分子,几乎不可能同意反清归明,若不先行将之铲除,他日又如何能安心北伐?

    但不知金声桓究竟是出于何种考虑,以“刘武元等已被郝永忠牵制、自顾不暇”为由,并未采纳黄人龙的建议,只是派了使者携书信南下招降刘武元,并派了一支兵马前去瑞州抓捕章于天。

    随后黄人龙又向金声桓提议,即便不先攻打刘武元,也应当立即派兵将吉安府城掌握在手里。到那时,刘武元即便执意不肯降,也只能局促于万安县城一带,掀不起大风浪。而若是让刘武元抢占了吉安府城,获得了充足的钱粮和兵源,局面将难以收拾。

    金声桓想了想,对这条建议倒是并不反对,于是又让麾下一员参将立刻带两千战兵南下接管吉安府城。

    …………

    金声桓和王得仁反清归明的消息传到辰州时,除了庞岳之外,湖广镇众将都感到十分震惊。自鞑虏入关、明廷南渡以来,从来都只有大明的文武官员降清,却从未听说过有满清的高官反清归明的,更何况还是执掌一省之兵、提督一级的高级武官。并且,前几年在赣州的时候,湖广镇的中高层将领们差不多都参与过对金声桓部的作战,如今突然得知自己曾经的死敌竟与自己站到了一个阵营里,心中一时间实在难以平静。

    但不管怎样,金声桓的反正对大明而言都是一件喜事,意味着江西全省即将重新纳入大明治下,意味着大明复兴的希望又多了一分。

    然而在得知金声桓并未第一时间挥师南下翦除刘武元、只是派了一支为数不多的兵马前去接管吉安府城之后,张云礼又向庞岳提出了自己的担忧:“当前的形势如此之好,刘武元、杨遇明等已被郝永忠牵制在万安县一带。只要金声桓挥师南下,与郝永忠南北夹击。完全能一劳永逸地解决这一后顾之忧。可如今金声桓却是一味地意图北进而置万安之敌于不顾,甚至企图以一使者招降之。未免有些失策。”

    庞岳笑了笑,道:“子彬所说也不无道理。刘武元、杨遇明等均为满清鞑虏的死忠之臣,断然不会轻易归附金声桓,只会扯旗与之作对。从明面上看,万安县刘武元之军的确就像是埋藏在南边的一颗钉子,随时会对南昌造成威胁。但金声桓毕竟是沙场宿将,岂会连这点利害也察觉不出?他这么做,必然是有他自身的考虑。”

    “大帅所指的是?”

    “其一,刘武元的南面便是郝永忠的两万大军。只要他一动,郝永忠之军岂能不尾随?因此,不到万不得已,刘武元不会轻易自断后路、放弃自己的老巢北上进攻南昌。其二,金声桓、王得仁突然反正,长江沿岸的鞑虏驻军肯定来不及反应,此时立即北进,能出其不意、迅速扩大战果。而若是先南下攻打刘武元,肯定会多耗费不少时日。到时候湖北、南直隶一带的鞑虏有了准备,再行北伐只会更加困难。其三,也是最关键的一点,若是金声桓现在就挥师南下攻灭了刘武元。那他又该如何去应对同样意图北进的郝永忠呢?与其到时候眼睁睁地看着郝永忠北上争抢地盘,倒不如暂且留下刘武元这么一道屏障。”

    “大帅言之有理,这倒是我疏忽了!”恍然大悟的张云礼自嘲地笑了笑。随后又道,“那既然刘武元暂时不是威胁。以金声桓和王得仁现有的兵力,全力挥师北进的话。短时间内应当不会受到太大阻碍。或许能势如破竹也说不定。”

    庞岳点了点头,他记得在原来的历史上,金、王二人起兵反清之后立即挥军北上,初期的确进展顺利,短短一个月时间内便推进到了鄂东南的广济、黄梅一带,控制了九江东西航道。当时的形势可谓一片大好,往西可攻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