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九州河山皆华夏-第10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样,至少短期内不会出什么差池。此番派遣扬威营开道、受降,对其提高战场奖赏标准,再定下其缴获不必上缴的规矩,为的便是如此。

    这样做,看似湖广镇其余各营将损失一部分缴获,其实也不尽然。因为像荆州等重镇,许三豹等人当然无法独立拿下,其中的仓廪府库也有自有其他各营将士接收,不大可能有他们的份。至于沿途的一些小县城,其中的粮储库银相比之下又能有多少?姑且给了他们也无妨。

    许三豹的运气不错,县城官仓最近刚收上来一笔秋粮。其**有存粮数千石,府库中也有存银一千多两,铜钱另计。

    “银子都搬走!都搬到船上去!粮食先派人看着。大军估计还要在这休整个一两日,等会儿再去联系城中的粮行,把粮食也换成现银!什么?怕其余各营来抢?你操的这是什么鸟心?大帅是个说话算话的人,岂容他人胡来?”许三豹喜笑颜开,吆五喝六地吩咐着。

    见许三豹一副妄自尊大的嘴脸,易连奎却是极为反感厌恶,面上不说。心里却不屑地骂了句:什么东西!

    可能意识到了易连奎的不快,许三豹冷哼一声,堆出了一点皮笑肉不笑的笑容:“易老弟放心。我身为咱扬威营的营官,自会公正分配所缴获的财物。不会让任何一个兄弟吃亏的。就算原来岳州水营的弟兄们在鞑子手底下干过,和咱老许也交过手,可现在既然已经在同一面大旗下共事。那在我眼中便同样是亲兄弟一般。”

    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许三豹这话表面上说得亲热,其中却是夹枪带棒,又是“在鞑子手底下干过”,又是“和咱老许也交过手”,把扬威营中岳州水营系的伤疤揭得干干脆脆,而将自己则完全摆在了“英勇抗击鞑子”的英雄地位。

    别看易连奎在庞岳面前颇为恭顺,其实也不是个好惹之人,要真如个泥人般没半点血性。当初也不会当上岳州水营的都司。此刻听到许三豹这样一说,心中当真勃然大怒。眼看就要发作。

    不料正在这时,王县令却不凑趣地走了过来,陪着笑却比哭还难看,连连作揖,半是小心半是哀求地说道:“两位大人,这些粮食你们可以都拿走,可今年这库银当中却有五百两是下官向城中大户借来,暂且应付府衙征收的。可否能给下官留下一些?要不然,下官家中向来清贫,恐怕是归还不上,届时一家老小的生计将无从维持。还还请两位大人开恩!”

    许三豹瞪起牛眼:“去你娘的!你看着老子面善好欺负是不是?还给你留点?你这老混蛋不知羞耻,剃个金钱鼠尾给鞑子当狗,老子没一刀砍了你已经是开了恩了!你还不起,你全家没吃没喝关老子鸟事?卖儿卖女还是上街当叫花子那是你自己的事,也该是你这老混蛋的报应!滚!”

    王县令浑身一颤,跪倒在地,哭丧着脸又对易连奎哀求道:“这位大人,下官当初一时糊涂,迫于鞑虏的屠刀而做了虏廷的县官,至今想来悔恨莫及。如今大明王师光复失地,下官也无颜再在此地羁留,今日便辞了这官,任凭定武侯爷治罪。可下官的家人却是无辜,若还不上那数百两银子,怕是真的无以为生!您身旁这位大人嫉恶如仇,下官知晓,可大人您应当理解下官,当时被鞑虏的钢刀架于脖颈之上,下官也是不得不降啊。还请大人开恩!”

    易连奎愣了片刻才反应过来,一脚将王县令踹到,大骂道:“滚你娘的!我理解你个球!”

    王县令的话中隐约暗指,易连奎和自己一样,都是剃过发梳过辫子的,可谓同是天涯沦落人,应当要比许三豹更理解自己的苦衷。可他也许不知道,剃发梳辫这事对于易连奎来说正是一道伤疤,自从扬威营组建之后他就没少受过许三豹等人那奚落的眼神。并且这道伤疤方才已经许三豹揭了一下,王县令却还要再上来加把力,易连奎心头的怒火实在没法压住。

    还没等王县令爬起,易连奎上前又是一脚把他踢倒,“噌”地一声抽出腰刀,继续大骂:“你这老混蛋眼下说得自己倒是可怜!你既是虏廷委任的第一任监利县令,那当初全县的百姓剃发,是不是你派人去贴的告示?!上面写的什么,爷爷我不看也知道,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对不对?!全县不肯剃发的百姓你又杀了多少?!莫说是五百两银子,就算是五百万两、五千万两也赎不了你这老混蛋的罪过!再不滚蛋,爷爷这就活劈了你!!”

    王县令顿时吓得魂风魄散,连滚带爬、飞也似地逃去。

    正当许三豹、易连奎在接收仓廪府库之时,大军已抵达城门附近,庞岳和高一功带着部分人马,也已经进入了城中。(未完待续。。)

第十九章 方案

    监利县城不大,因此大军主力只能驻扎于城外。

    庞岳和高一功安排好扎营事宜后,便各率一部兵马入城,以县衙为临时指挥部所在,并遣人贴出安民告示,同时派出有多队士卒去往城中各主要街道上巡逻、稳定治安,以防宵小之徒借机生事。

    至于方才在城门口跪迎的那些官吏、士绅,庞岳并未去过多的理会,口头训斥了几句便让他们各回各家。捧出的官印、账册典薄等,也全让他们拿了回去。此次虽然兵不血刃进入了监利县城,却远远算不上真正的收复,甚至在将来一段较长的时间里也不大可能收复,官印典册之类的东西拿了也没用。清廷委任的各官吏,目前也没有多大清算的意义,姑且留着,多少还能发挥点作用。

    经过城门口时,庞岳见到了监利县的县丞、主薄和典史。不远处的空地上,一众小吏衙役以及数百乡勇也被扬威营士卒看押了起来,却唯独不见县令。一问才知,原来是被许三豹、易连奎等人拉去带路了。许游击的动作之快,连庞岳也不禁哑然失笑。

    县衙倒是挺宽敞,与这个时代大多数的官府衙署一样,坐北朝南,以直通大门的主干道为对称轴、东西对称。前院为各科师爷、小吏以及衙役的办公场所;中院为县令、县丞、主薄以及典史等正式官员的办公地点;后院则为县令一家的住所。

    到了之后,庞岳让各科师爷、小吏衙役等悉数回家。并让前来求饶的王县令以及县丞等人暂居中院东侧的一间偏房内,有事会随时传唤,未得允许不可外出。这样。便腾出了前院与中院的大部分作为指挥部,其中,中院暂归湖广镇使用,前院则归忠贞营。

    至于后院,庞岳也派了亲兵把守,严防有人骚扰官员家眷。汉奸虽然可恶,家眷却大多无辜。

    中院的二堂被庞岳当成了湖广镇的临时指挥部。指定之后,自有总参谋司的一众参谋人员入驻,进行一系列布置。拼凑会议桌、搬来文书、展开大幅面地图等等。

    手下人忙碌之时,张云礼与庞岳也没闲着,便在旁边的一间厢房中谈起了湖北的战局以及近期的部署安排。

    “大帅,王光泰坚守襄阳至今已有月余。其麾下数千孤军怕早就是精疲力竭。我军是否应该再加快些行军速度。在沿江各县城不要做过多停留?不然,王光泰军恐怕坚持不到我军解围之际。襄阳一破,我军北征之意义,也就去了一半。”

    “子彬既然说到北征之意义,那便与我详细说说,我军北征之意义究竟何在?”庞岳并未立即直接作答,只是微笑着反问道。

    张云礼没想到庞岳会如此问,但还是如实回答:“末将自然知晓。这是我军在出征之前便已经确定好的。此番北征,一为支援反正的襄阳王光泰部;二为借此机会消灭湖北鞑虏有生力量。削弱其实力,减轻我朝面临之压力;三为扩大我朝、我镇在湖北士绅百姓中的影响,从某方面动摇虏廷统治之根基。”

    “何为主?何为次?”

    “自然是二者为主,三者次之,一者再次。”

    “既然一者为最次,那我军也就不必急于这一时,现如今已进入荆州府境内,早几日晚几日并无多少区别。再者,由于粮草补给线、地形地域等的限制,我军不大可能打到襄阳城去,即便支援也只能用围魏救赵之法,攻击周边府县,牵制清虏兵力。能否脱险,主要还得靠王光泰军自身的努力。若是其本身便软弱不堪,我军再快也于事无补,而若是其军力够强、作风够硬,多坚守一些时日也完全没问题。”

    “大帅可能有些误会了,末将的意思是,一旦襄阳城破,清虏也就没了后顾之忧,可以合军一处全力迎战我军。如此一来,我军也就失去了对其各个击破的机会。不如加快行程,及早抵达荆州城下,或拿下此城,或围城打援、在城外阻击由襄阳南下的尚可喜等部清虏。如此,战场主动权便可尽入我军之手。”

    “子彬所说方案,我也曾想过,在某种情形下使用,不失为良策。但应用于当前,却有其明显弊端。荆州城高墙厚,清虏驻军亦有万余,又有水师遮蔽,我军三万人马进行攻打,恐非易事。一旦久攻不下,该做何解?就如子彬所言,围城打援,可那尚可喜岂是愚笨之辈?他先前在万寿桥与我军交过手,知道我军底细,又岂会主动前来城下与我军野战?届时,其必驻军周边,与城中清虏遥相呼应。我军若攻尚可喜,则尚可喜不会主动迎战,多半会还会主动北走,而我军一追,荆州清虏又极有可能出城尾随、虎视于后。而我军若全力攻城,则尚可喜又必从背后袭扰。如此一来,我军反而成了腹背受敌、出手不得,纵不落下风亦难有作为。”

    “届时若真如大帅所说,那我军何不分一军围住荆州之敌,再以主力对付尚可喜?”

    “荆州清虏万余之众,兼有水师,子彬以为,需用多少兵马才能将其围住?围城兵少,于事无补,徒给城中清虏各个击破之机。围城兵马一多,则我军面对尚可喜等部又岂还有太大优势?就算我军战力远胜尚可喜等部,分出足够兵马围城之后还可以同等兵力胜之,可他又怎会在原地挨打?他一退,我军追不追?不追,有尚可喜之军在周边,我军攻城不得安心,攻击他处亦有顾及,同样无所作为。追,即使荆州之敌已被围住而无法威胁我军后方,但我军从此也就被尚可喜牵制鼻子走,时日稍久,战场主动便会丧失殆尽,粮草补给也将成为大问题。”

    听到这,张云礼似乎也意识到了其中确有弊端存在,眉头微锁,沉吟片刻,问道:“此事末将确有考虑不周之处,那依大帅的意思,可是先放尚可喜入城?”

    “没错,”庞岳点点头,“尚可喜其人,色厉内荏,表面勇猛刚烈,实则沉稳不足。其得知我军北征的消息,十有**会担心荆州有失而先率一部人马日夜兼程南下。既是如此,我军便不去与他争,放他入城,遂了他的愿就是。等尚可喜入城,我军再行包围荆州。至于攻城,我军自然难以攻下,无需强攻,造几番声势再围而不打便是。之后再看城中尚可喜反应,若他按捺不住出城迎战,自然再好不过,正好遂了我军之意。倘若他稳坐钓鱼台,坚守不出,我军也不必干等,立即启程攻击其他府县便是,宜都、荆门州、当阳等等,甚至无需再留兵马在荆州城外。我就不信,等我军把周边府县的粮储库银搜罗得差不多、虏廷地方官员杀得差不多,甚至将和襄阳王光泰军会师的时候,他尚可喜还能坐得住。如此一来,战场主动便又到了我军掌控之中。”

    “大人此方案倒是可行,但若是尚可喜在我军将其包围之时,利用水师优势,遣一部兵马从水上突围,运至我军侧后,再次使我军陷入腹背受敌之境地,我军当如何应对?扬威营组建不久,鱼龙混杂,恐非清虏荆州水师之敌。又或是清虏已经全歼了襄阳王光泰军,各军南下齐聚于荆州,我军当如何?需知,襄阳、荆州两地的清虏包括在水师在内共有三万六七千,已超过我军西路之兵。”张云礼又提出了自己的担忧。

    “子彬所言之后者,倒不必太过担忧。至今未有襄阳城破消息传来,而我军的消息肯定在多日之前便已被尚可喜得知。只要尚可喜一南下,王光泰就能获得喘息之机,不致全军覆没,还能继续替我军牵制一部分清虏兵力。退一步说,就算王光泰全军覆没,清虏齐聚荆州,也并非什么大事。我军三万,清虏三六七千,若以堂堂之阵相对,何足为惧?昔日我镇以两万之兵在万寿桥尚且能挡住清虏八万之众,届时清虏的那数千优势又算得了什么?至于子彬所说前者,倒的确值得警惕,我所担心的也正是这个。清虏水师占优,随时可利用水路打开局面,或使我军首尾不得兼顾,或对我军形成局部优势。到时候希望扬威营不要表现得太不尽人意。但战场形势瞬息万变,试问有谁人能做到算无遗策?保证己方万无一失?即便我方才所说,其中也定有考虑不全之处。可在战场之上,总有那么几招险棋是躲不过去的。”

    “大帅过谦了!”张云礼感叹一声,带着佩服道,“大帅对战局的把握,我却是远远不如的。”

    庞岳笑道:“子彬如今也学会那些阿谀奉承之语了吗?说实话,我也最多是顶多能对一些大的方向进行初步预测而已。至于各种细节,行军路线计算、排兵布阵、武器配置等等,我却是不如子彬以及总参谋司的全体参谋们。”

    张云礼笑着摇摇头:“若无大帅把握全局,参谋司所做之事也就成了无根浮萍。更何况,大帅方才这一番话,便等于替参谋司将这两日要做的事完成了大半,稍等一些时候,我便会让参谋们根据大帅的意图对草拟的作战方案进行修正。”(未完待续。。)

第二十章 西进

    ps:  (感谢“文行天下0”书友的打赏!)

    “却也不尽然,”庞岳想了想说道,“战场形势瞬息万变,事事皆有可能,我方才所说也不过为其中的一种罢了。制定预案倒不必安全按照我方才的设想,之前的还是应当保留。另外再多针对一些可能发生的情形,再制定几套预案出来,以求有备无患。”

    说了这么多,等停下来,庞岳才感觉到喉咙有点干涩,伸手端起桌上的茶水一饮而尽。

    这边茶碗刚放下,那边张云礼又道:“末将早就知道,大帅行事皆有缘由。现斗胆请问,大帅最近故意放慢行军速度,为的可就是请君入瓮?”

    庞岳摇摇头:“我却并非故意放慢行军速度。”

    “哦?还请大帅明言。”

    “子彬方才谈到我军北征意义时,其实还漏掉了一项。这一项我之前虽未曾言明,但你肯定知道,因为我军先前制定的计划便已将之囊括,或许只是因为你认为此项实在太过细枝末节,所以才未提出。”

    “大帅请讲。”

    “清虏之各项军资、地方官府之仓储库银、湖北之壮丁等等,我军收而取之、以充己用,岂能不算又一项重要意义?我军暂停的这少许日子,也并非无所事事,为的便是此项。”

    张云礼笑道:“原来如此,诚如大帅所言,此举固然有其意义所在,可末将窃以为。重要二字却是未必。我镇是为大明王师,保境安民、光复河山、为君分忧方为首要之责,过多计较这些小利。却是显得境界低了。”

    “激励将士奋勇作战,不仅需有道义,利益也是不可或缺。”

    “这个末将自然也知道。现如今,我镇军中各项奖惩制度已日趋完善,无论官兵,只要立有战功,均会获到赏银、土地等。也并非有义无利。再者,即便需要对将士激之以利,也完全可在战前、战后进行。战场之上。尽心杀敌才为正道。更何况,大帅也曾经说过,钱粮等军中所需,关键还需自力更生所得。如此方为有源之水。仅靠战场缴获。又能有多少?”

    “或许暂时不会太多,或许对我军也仅是聊胜于无,但次数一多,时日一长,便可为我军将士树立一种新观念,养成一种新习惯。”

    “何种观念?”

    “出征作战并非赔本之事。”

    “那又是何种新习惯?”

    “闻战则喜!”

    见张云礼依旧有些不解,庞岳道:“子彬可以想想当年的强秦之兵,想想这数千年来祸害我华夏的匈奴、突厥、柔然、契丹等异族。还有当前的清虏。说到底,我这也只不过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与之相较却还是小巫见大巫而已。”

    张云礼沉吟片刻,脸上露出些许会心之笑:“官仓府库已有了处置之法,那对城中的那些曾依附鞑虏的士绅大户,大帅又将会如何处置?”

    “尽数处置自然不必,全部放过也不可能。此次,监利县令不是主持招募了数百乡勇吗?城中大户肯定多有捐资解囊。过些时候我会派人去查个清楚,是哪些大户捐资最多。从中找个几个捐得最多的,其家产全部充公。”

    说话间,二堂中临时指挥部已经布置完毕。

    张云礼站起身:“若大帅无别的吩咐的话,末将这便先去主持总参谋司的会议,等新的作战方案制定完毕,我再送来给大人过目。”

    庞岳点点头:“好!我正好也要去城中其余各处看看,子彬便多费费心吧。”

    “大帅放心,末将职责所在!”

    ……

    大军在监利县修整了整整两日。

    期间,由湖广镇总督导司主持,对城中以及县城左近的豪绅大户进行了甄别,其中与满清地方官府走得最近,在招募乡勇时出资最多的几人被找了出来。之后便自有湖广镇和忠贞营官兵前去抄家。

    相对满清官府一贯的做法而言,这种抄家却算得上颇为人性化。只抄家,一般不伤害性命。并且房产不抄,田产也不抄,只查抄现银现钱、珍器古玩以及名下存粮等可动产,但对这些可动产则务必抄个干净,一个铜子一粒粮食也不能留下。

    明军的抄家队伍所到之处,尽是一片悲戚的嚎哭。这也难怪,虽然房产、田产还在,可如今快到年底了,家中的银钱粮食乃至珍器古玩等却尽皆被抄走,一丝一毫也留不下,全家老小该拿什么过活?到时候怕是只有卖房卖田了。

    有人哭喊,有人哀求,但负责抄家的明军官兵当然不会去同情,遇到滚地耍赖撒泼的,全部抓起来押到一边看管起来。

    此外还有人耍心眼。某位被列入抄家名单的豪绅事前嗅到了一些风声,把家中大部分金银藏在了后院假山下的密室中,之后装出可怜样在抄家官兵面前哭穷。不料却被府中下人出卖,藏匿的金银全被搜出。

    此事报到庞岳处,庞岳丝毫没有犹豫,将这名豪绅以及协助其藏银的管家推到城中闹市处,言明缘由,当众斩首。罪名:投靠鞑虏在先,不思悔改、抗拒欺瞒王师在后,实在罪不可恕。

    这两颗人头一落地,名单上其余豪绅大户都噤若寒蝉,再也没有了耍心眼的胆。如此,抄家的进程顺利了不少。

    抄得的粮食财物,一半充作军用,另一半则拿出来分发给城中生活最为艰难的一批贫民。惩治了一批人,自然就得收取另一批人的心。

    分到粮食银钱的贫民虽然有极少数担心豪绅们日后的报复而不敢接受,但大多数还是欣然接下。并对明军感恩戴德。对他们来说,豪绅们报不报复那是日后的事情,而如果没有这笔银钱粮食。眼前的日子都撑不过去。

    至于未在名单上的士绅们,庞岳则将其召集起来,稍微训斥之后又加以安抚,称大军不会去侵犯他们的家产,让他们不要过于害怕。声明大明王师的政策便是“首恶必办,胁从者减罪,反戈一击有功”云云。

    士绅们惊恐未定。唯唯诺诺,连连称谢。

    至于军中石有亮等将领所提出的,让城中百姓全都剪去辫子。庞岳没有答应。倘若是在广西、贵州等地,剪便剪了。可这一次北征的目的不是光复湖北,事实上目前也无能力光复。让百姓剪了们辫子又有何意义?到时候,湖广镇和忠贞营一南撤。清军又会杀回来。剪了辫子的百姓只能让清兵和满清地方官们多一些荼毒残害的理由罢了。

    剃发梳辫。对汉人而言的确是耻辱,但大多数百姓又何尝心甘情愿?他们也是无辜受害者,不能指望人人都有像阎应元等英雄一般奋起反抗的血性与能力。百姓本就是需要军队保护的,若万事都得依靠百姓去自卫反抗,那要军队何益?现如今,既然军队暂时还不能将百姓从鞑虏手中解救出来,那最好还是不要间接地将他们推向死路。正如隆武帝当初所言“有发者为顺民,无发者为难民”。

    众将听罢。深有感触,不再提及此事。

    此外。在监利县的这两日,庞岳还下令在城门口、城中闹市等处竖起招兵旗,本着自愿的原则招募壮丁以充实湖广镇的后备兵员。开出的待遇也相当优厚:从军后在湖南分得田地,单身者还可由湖广都指挥使司负责帮助娶亲成家。

    湖广镇在监利县的时日不长,但秋毫无犯的军纪、官兵们饱满的精神状态以及惩治劣绅、救济贫民的善举还是获得了城中多数百姓的好感。只是由于眼下局势未定,有家有口的男子处于各方面的考虑,大都无从军的意愿。但那些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的单身青年男子则要少了很多顾忌,听到待遇不错,不少人都为之心动,观望一阵,陆陆续续前去招兵旗下。

    经过初步挑选,合格的倒也有二百多人。庞岳下令给每人先发了五两银子,之后便安排船只将新兵和缴获的银钱粮食等运回岳州。因为监利县城就在长江边上,周边又多有渔村,因此船只倒也不难征集,而从监利回岳州这一路,也全无清军驻防,基本可算得上安全。

    休整了两日,庞岳与高一功继续率军西进,临走前在监利县留下五百忠贞营士卒驻防,作为己方在长江沿岸的据点之一,以守护水路安全。

    过了监利县沿着长江向西,走不到两日便又到了石首县。该县亦无清军驻防,被负责水上开道的扬威营依葫芦画瓢、兵不血刃拿下。此时大军距离荆州已经只有两百里左右。

    庞岳与高一功率军入城,重复当日在监利县城之举。

    未几,探马回报,石首县以北百余里的宝安县已有三千余清军抵达,该部清军来自荆州,皆为经制之军,只有陆师并无水军,目前正在抓紧将宝安县的储粮库银以及其余各类物资转移回荆州。宝安县在荆州以南七八十里处,其中的仓储之巨,远胜监利、石首二县之和,也由不得清军不引起重视。

    获知这一消息,军中众将接连请战,群情激昂,尤以湖广镇各将为甚。

    士气可鼓不可挫,又兼之为了促使尚可喜早日入瓮,庞岳与高一功商议过后,决定忠贞营暂且不动,湖广镇飞虎营、刚锋营以及扬威营一部作为前锋,并以石有亮、卢启武分别为正、副之将,率军先行北上,截下清军将运回荆州的钱粮军资、歼敌有生力量,并威胁荆州、加快尚可喜军南下步伐。

    石有亮与卢启武接令,当即点齐兵马,水陆兼程、浩浩荡荡向北而去。(未完待续。。)

第二十一章 追敌

    却说那日,石有亮与卢启武率军作为前锋北上,一路上行多停少,只用了一天多不到两天的工夫,便抵达了宝安县城附近。

    此次作为前锋的飞虎营与刚锋营合计有七千兵马,其中骑军四千、步卒三千,骑军中又包括不久前归入湖广镇序列的陈友龙部近千骑兵。此外,还有扬威营一部近千水卒,三四十大小战船,由守备易连奎统率,防备清军水师可能从水路发起的进攻。

    宝安县城附近,长江已大致呈南北走向,县城在长江西岸。由于西岸沿途多沼泽洼地,湖广镇前锋一路北来走的都是东岸。

    此次受庞岳委派、独当一面的石有亮显得颇为意气风发,一路上不知多少次下令加快行军速度,恨不得立刻就能飞抵目的地。最令他期待的倒并不是那些城中的那些钱粮军资等,而是因为他听说,宝安县的三千清军当中有颇多骑兵,铠甲精耀、战马优良。对一名喜好征战的骑军将领来说,优良的战马无疑是难以抵挡的诱惑。

    尽管尚未与敌接战,但石有亮早已在心中将那些战马划入了自己营中。现如今,区区三千清军还真没被他放在眼里。

    连续的急行军后,宝安县城终于在望,飞虎营也已将刚锋营、扬威营抛在了十里之外。

    勒马停驻,远观前方,石有亮只见一二里外的县城对岸腾起大股烟尘,其中人影绰绰。时隐时现,又听得喧哗不断、人吼马嘶。

    敌军便在此处!石有亮心头,战前的兴奋难以抑制。转顾身侧,正准备下令发起全面进攻之时,前方忽有探马来报。

    “禀大人,鞑子已大部出城渡至东岸,正向北仓皇逃去,旗帜杂乱,队形凌散不堪。不少辎重金银也被遗弃一路。”

    石有亮仰头大笑一阵,手中长柄大刀朝前点了几点,言语中尽是舒畅快意:“此等鼠辈。料来不敢与我军接战,便自顾仓皇而逃!虽铠甲精良、战马上乘,也不过绣花枕头,草包一群!飞虎营的儿郎们。可愿随俺冲将上前。将那精甲良马尽数取来?”

    “谨遵大人将令!”其身边的亲兵尽皆大声应和,抽出马刀、攥紧缰绳,已然做好了冲刺前的准备。

    “大人勿急!”身为飞虎营副营官的陈友龙赶紧劝道,“末将看这些鞑子逃得有些蹊跷,其中多半有诈,我军若追得过急,弄不好便会中了其圈套。”

    “老陈你担的尽是这等闲心!”石有亮深不以为然道,“我湖广镇军威远扬。便是那满洲鞑子听了,怕是也得怯上三分!诸如眼前此类土鸡瓦狗。见我军声势浩大,自知并非敌手便仓皇而逃,又有何蹊跷可言?更退几步说,哪怕荆州鞑虏陆师尽数出动、一个不留,也不过七千余人,就算使诈又能使得了何种鸟诈?即便真有圈套,我飞虎营四千虎贲也能把他那鸟圈套冲撞个稀巴烂!”

    “即便要追,我营是否也应该等卢参将他们跟上来再说?我等身负大帅重托,万事均需谨慎才是!”

    “卢黑子营中尽是步卒,在追击中又能派得了多大用场?再者,眼下鞑子已经开始逃窜,他们却还在后面,等他们赶来,鞑子怕是已逃得无影无踪了!”

    说话间,前方逃窜的清军又远了一段距离。

    “可是,大人。。。。。。”

    石有亮见清军渐渐逃远,心头正是急切之时,哪里还听得进陈友龙的劝解,当下大手一挥:“陈参将若是害怕遇伏,那便带着你的本部静候此地便可。战场形势瞬息万变,为将者不能果断,又岂可成事?眼看鞑子逃远,我却是不能再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