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九州河山皆华夏-第10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心中难免有阴影存在。如今虽然已走出低迷、恢复了士气,可一旦再遇上我说的这几种突发情形,后果会怎样,谁也不得而知。因此还是尽量先保障他们为好,伏波营便随他们一同行动。”

    “大帅的安排不无道理,可如此一来,我镇西进荆州,岂不是就无水师掩护?不如再从伏波营分一部分战船士卒出来随我镇主力西进?”

    “这倒不必,伏波营兵力本就并非太过充裕,若是再行分兵,倒有可能东西两面都顾不了。此外,我镇主力西进,却也不是无水军可用。”

    “大帅的意思是?”张云礼略作思索,大致猜到了庞岳的想法。(未完待续。。)

第十六章 岳州(三)

    “近来归顺我军的黑山岛水盗以及原清虏岳州水师,合在一处规模也不算小,稍作布置,同样可以加以利用。”庞岳道。

    “可这两支降军,一为旧日之盗匪,恐贼性难改、难以管束,二为原鞑虏之鹰犬,数典忘祖、忠心堪忧。更何况其归降不久,未受整训,如此便将之派遣上阵,未免太过仓促。”张云礼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再者,我镇募兵向来从良家子弟中选拔,哪怕是游手好闲之人也将被拒之门外,更不要说是此等大奸大恶之徒。一旦将其正式并入我镇,怕是对军风亦有负面影响。”

    “最近正处特殊时期,有些事却也不必始终循规蹈矩,稍加变通亦无不可。若是我镇水军够用,此等心性难料的鹰犬走狗之流,自然不在考虑之列。又或是时间充裕,我等亦可对其全面改编整训、使之脱胎换骨。可眼下战事在即,此两项前提都不存在,那就不得不另辟蹊径。”庞岳沉吟片刻,又道,“至于子彬方才所说,对我镇军风可能造成负面影响,倒也不值得太过担忧。以往,我镇募兵除良家子弟之外一概不收,那是由于当时我镇实力尚且不足,军风未成。为构建一个良好的主体,彻底摈除各种不良习气,只得实行此道。而如今我镇将士久经考验,优良军风已然铸成。即便暂且使用少数降军以为驱使,又有何太大影响?况且,这也仅是一时之计。等战事结束时再行精心整训改编即可。”

    “既是如此,那便遵照大帅的安排。可正如大帅所言,这些降军心性难料。若的确要将之派遣上阵,也需得先有一番安排布置才好。”

    庞岳笑道:“我既作此打算,自然也会有相应安排,子彬不妨先听上一听,看看如何。”

    “还请大帅示下。”

    庞岳不疾不徐,将自己的看法言简意赅地说了一遍。

    张云礼听完,大为赞同。随后便按照庞岳的吩咐让人把许三豹、易连奎两人找来。

    。。。。。。

    “小的。。。。。。不,末将许三豹参见大帅!”

    “末将易连奎参见大帅!”

    没多久,许三豹和易连奎两人赶来。到了庞岳跟前,毕恭毕敬地行礼。

    这也是庞岳第一次见到这两名降将,打量了一番,只见许三豹大约三十多岁。个头中等。身材黑壮,一脸的恭顺模样。虽然依旧换上了簇新的铠甲,却彰显不出多少英武的气概,倒显得有几分滑稽。

    易连奎看上去要年轻几岁,方形脸,身材瘦高而结实,刚去掉了鞭子的秃头锃光瓦亮。身上依旧穿着绿营铠甲,整理得一丝不苟。同样的恭顺表情,眼神中虽也有些许圆滑。比之许三豹却是远远不足。

    “都起来吧!”庞岳语气平常,叫人听不出其中的情绪。

    许三豹和易连奎诚惶诚恐地起身,低头垂首,似乎大气都不敢出。

    “怎么如此拘束?你二人既已归顺,那便是我湖广镇的一员。都是自己人,难道还怕我砍了你们不成?坐下说话吧。”

    “谢大帅,”许三豹谄媚地笑道,“大帅的恩德,末将自然劳记于心,丝毫不敢忘了。只是末将之前糊涂了半辈子,多多少少做下过一些错事,在大帅这等英雄人物面前难免会有心虚胆怯,一时的手足无措,还请大帅别和末将一般见识。”

    “末将先前一时糊涂,被猪油蒙了心,背祖弃宗投降鞑虏,如今想来,追悔莫及。今有幸归顺大帅麾下,自当痛改前非,将功赎罪。”易连奎却是不敢笑,恭恭敬敬地说完,又偷偷地抬眼看了看庞岳的表情。

    “知错能改,善莫大焉。二位既能幡然悔悟,那之前的事也自当告一段落。”庞岳的语气和缓了不少,“不过,今日找你们前来,主要也不是讨论这些。为的却是另外的大事。”

    “大帅有事尽管吩咐下来,哪怕刀山火海,末将要是皱一皱眉头,就不是人生父母养的!”许三豹收起笑容,一副大义凛然的模样。

    “大帅尽管吩咐,末将定当无不遵从!”易连奎也忙不迭地保证道。

    “刀山火海倒不至于,此次北征却需要你们一同前往。你们既然已经归顺,那便是大明武将。既是大明武将,那就得上阵立功、为朝廷分忧。你们可有何异议?”

    “岂敢,岂敢?哪怕是牛是马,吃了草料也得替主人干活。末将虽然粗野,这个道理却还是懂得。大帅的帅旗指向哪里,末将便往哪里冲,拼了命也在所不惜。”许三豹赶忙道。

    “能得此戴罪立功的机会,末将三生有幸,岂敢有何异议?唯有竭尽全力,为大帅效劳,为朝廷效劳而已。”易连奎的保证却要讲究许多。

    “好!”庞岳这时才露出了一丝微笑,点了点头,“二位勇气可嘉,着实难得。如今征战在即,也就不讲究什么虚套了,还有些事须得尽快确定下来。”

    “大帅请吩咐!”

    “你二人所领均是新败之军,既要出战,军伍便得先稍作整编。这样,许游击的原黑山岛旧部就与易都司所领的原岳州水师余部暂且合为一营,等战事一毕,我再上奏兵部为你们正式请一个营号。”

    “大帅如此安排,实在是再好不过,末将便在此代手下的弟兄们谢过大帅了!”许三豹说完,眼中已经隐约有了些期待。

    “如此甚好!原岳州水营自末将以下近千官卒自此便有了归属,自当利用自身的微末长处为大帅效力。”稍带不屑地瞥了瞥许三豹,易连奎也急表忠心。

    看着眼前的两员降将眼中都充满着期待,庞岳心中暗自感叹,权力可真是个好东西!故意顿了片刻,方才开口道:“在兵部行文正式下达之前,营号便暂定为扬威营,日后视情况或再行更改。营官一职暂由许游击担任,易都司任副营官,由于我镇军中无都司一职,便暂领守备衔。”

    听庞岳说完,许三豹顿时大喜过望,赶紧谢道:“多谢大帅,多谢大帅!末将此后定当唯大帅马首是瞻!”

    “多谢大帅!大帅之恩,末将无以回报!”易连奎虽也是口称谢恩,神情却要黯淡不少,偶扫向许三豹的眼神除了鄙视,又多了些许嫉恨。

    “赏罚分明向来是我镇惯例,此番北征自然亦是如此。我镇伏波营你们应当知晓,与你部同为水军,每当出战,或击沉敌船或阵斩敌首,按战果之大小,全营官兵均有相应奖赏。鉴于扬威营新近编入,为激励营中将士奋勇杀敌,奖赏额度便在伏波营的基础上再增加二成。此外,此次北征中,与敌作战所缴获之军资财物,也可由你二人主持分给营中将士,暂不必上交。”

    听完这话,不仅许三豹,连易连奎也不禁面露喜色,再次连声称谢表忠,刚才因被许三豹抢了营官交椅而产生的不快随之消去了不少。

    “有功自然会赏,但倘若有过却也不可不罚!”庞岳的语气重归严厉,“无论是谁,若是在此期间有不遵军令、无故扰民、杀良冒功等行径,我必斩之以正军纪!”

    许、易二人战战兢兢:“遵命!”

    “另外也需记住,包括你二人在内,扬威营中所有军官都只是暂领其职,战后究竟如何正式任命,主要还得依据各人在此次北征中的表现。许游击自不必说,手下多敢战勇士,切勿枉费此次建功立业的良机。易守备身为经制水营军官出身,熟悉水战,就更不要让我失望!”

    “遵命!还请大帅放心!”

    “末将遵命!”听到庞岳所说的最后一句,易连奎先前的颓势一扫而光,眼中重新燃起希望。

    。。。。。。

    十一月初八,湖广镇与忠贞营拔营启程,过了城陵矶之后正式分兵。

    庞岳率湖广镇主力两万人,高一功、党守素率忠贞营一部万余人,作为西路军,以庞岳为主帅,并以新组建的扬威营为先锋,水陆并进,由西向东朝荆州方向进发。

    李过则与刘体纯、袁宗第率三万忠贞营将士作为东路军,以湖广镇伏波营作为水路掩护,同样水陆并进朝武昌方向开进,扫荡沿途各府县。

    而岳州作为衔接洞庭与长江的要地,北征大军后勤补给线上的重要枢纽,自然也不容有失。临出发前,李过留下义子李来亨率兵二千守卫岳州,庞岳亦派遣陷阵营千总冯玉龙率本部千人一同留守,并负责整训此战中俘虏的两千余清兵。

    这批清军俘虏兵以新兵居多,并且多为精壮,被征召而来不过数月,尚有较多被改造的余地,庞岳自然不会轻易将之浪费。

    至于此次被俘的清军军官,主动投降的暂且关押,不肯投降的则与马蛟麟、徐勇一道,在大军离开岳州的当日清晨被庞岳下令当众斩首祭旗。

    数十颗人头一并落地、血溅当场,全军为之肃然。尤其是新近归附的扬威营上下官兵,更是心惊胆战。

    。。。。。。

    六万大军两路并进,士气高昂、声势浩大。

    消息传至武昌,清湖广总督罗绣锦等大小官员无不大惊,全城一片哗然。(未完待续。。)

第十七章 反应

    ps:  (感谢“游岸上的鱼5”、“整军经武”书友的打赏!)

    获悉湖南明军北征的消息,新任清湖广总督罗绣锦丝毫没有耽搁,即刻召集武昌城中主要文武前来,共同商议对策。

    此时在武昌城中的主要文官,除了罗绣锦,还有清湖广巡抚何鸣銮、湖北巡按王守履、偏沅(湖南)巡抚线缙、湖南巡按吴达等人。武将则有武昌总兵张国柱、汉阳总兵魏守职、偏沅总兵余世忠、督标营参将贺云等。

    应召而来的一众大员,无论文武,脸上都或多或少地浮现着惊慌。众多惊慌之人齐聚一堂,气氛更显得紧张、压抑。

    罗绣锦虽然尚且勉强维持着封疆大吏的架子,内心中却也早已无法保持镇定。十万(北征明军号称十万)明军,其中更有那湖广总兵庞岳所部,岂可等闲视之?如果说对其它各部明军,罗绣锦尚称不上熟悉,但对庞岳麾下的湖广镇却可算得上实实在在的印象深刻,闻其名亦是如雷贯耳。

    镇守赣州,令图赖、金声恒损兵折将而不得入城半步;对阵豫亲王多铎所率之南征大军,尤且战成平局;南下两广,旬月间尽克失地,寸磔李成栋、佟养和。。。。。。

    庞岳麾下大军的一系列战绩,眼下都成了压在罗绣锦心头的块块巨石,而遍观自己手上现有的底牌,他却几乎找不到可与之相抗衡的。

    之前湖广提督孙定辽已率五千精兵赶赴襄阳参与平叛,目前武昌、汉阳左近虽尚有三镇总兵驻防。可即便加上督标营,可用之兵总计也不过一万五千左右。并且,张国柱、魏守职本为明朝降将。麾下兵马均以旧有营兵为主,军备松弛向来已久,此前虽经整顿,怕也难敌湖南明军精锐。余世忠帐下之兵,更有大半是为新近招募所得,粮饷无忧却极缺训练,比之张、魏二部尚有不足。更不消说对阵明军。

    堂上安静了好一阵,方才陆续有人开口。

    “督宪大人,伪明大军来势汹汹。而武昌左近我军兵力单薄、恐难匹敌,下官窃以为,当尽快遣使去往荆州、襄阳等地,请智顺王、续顺公或是喀大人率军回援。不然。若武昌有失。则整个江南都将为之震动。伪明之嚣张气焰,也必将再次为之高涨。”何鸣銮强作镇定,语气却是颇有些战战兢兢,似乎唯恐明军抵达城下时而援军还未赶到。

    “何抚台言之有理,此番伪明大军北犯,是由那伪定武侯庞岳亲自挂帅,其麾下大军素以凶悍著称,以其兵锋之锐。仅凭我武昌之军实在难以阻挡。唯有智顺王、喀大人等麾下的北地劲旅、八旗精兵方可与其抗衡。此时,趁伪明大军尚未进犯至此。当尽快遣使求援,不然待其兵锋一至,岂不为时晚矣?”线缙同时是一脸的担忧、急切。

    其余几位文官也陆续表述各自观点,但内容上却实在无甚新意,加以精简,无非“求援”二字,向荆州襄阳、向京师甚至向赣北的金声恒遣使求救。语气之担忧、急切乃至惊慌,一人更甚一人,“大清命官”的矜持尊严掉落一地,色厉内荏的本质更是显露无疑。

    罗绣锦暗自叹息一声,看向武官座次,希望能从这儿听到点振奋之言,也好扫一扫心中阴霾。

    见罗绣锦的目光首先投向了自己,张国柱只得硬着头皮开口:“督宪大人不必太过忧虑,依末将看,伪明军此番北犯,是应叛将王光泰的求援而来。为解襄阳之围,定会先行向西,进犯荆州左近。至于武昌,应当不是其攻击重点。并且武昌、汉阳皆为坚城,我军固守不难,只要坚持到援军而来,伪明军必定无功而返。”

    张国柱说完,其余各将随其后一一发言。观点也是出奇的一致,唯“固守”而已。至于是否出战,如何退敌,却是提也未提。最大胆的预期也仅仅是使明军“无功而返”。罗绣锦听罢,大失所望。

    会议冷冷清清地进行了多时,也没商议出多少行之有效的方案,罗绣锦本就有些不安的心情变得更为焦躁,若是按照他以往的性情,怕是早就拍案而起。可当前正处非常时期,他也只能强压住心头的不满,姑且便接纳了那些观点,一面安排使者求援,一面对城防进行了初步布置,随后便宣布结束了这次让他闹心的会议。

    ……

    襄阳城外,智顺王尚可喜得知湖广镇、忠贞营合军北征的确切消息之后,暂时停止了攻城,同样召集众将前来进行军议。

    要说起对湖南明军尤其是对庞岳所部的重视程度,曾亲自与之交锋的尚可喜比之罗绣锦更甚。早在离开荆州、出兵襄阳之前,他便已往岳州、常德甚至辰州一带派出有多路暗探。虽然打听不到多少机密之事,却也可及时掌握明军的大致动向。因此,他虽然远在襄阳,得到明军北上的消息反而比罗绣锦要早上一些。

    此前,从河南南下的绿营河南总兵张应祥、开归总兵高第,由陕西而来的陕甘绿营参将张勇以及由京师南下的清礼部侍郎喀喀木已陆续率军抵达襄阳城下。其中,张应祥部五千余人,高第部四千余人,张勇部三千余,喀喀木所率满汉兵三千余,再加上先前抵达襄阳城下的尚可喜、孙定辽部共万余人,汇集襄阳城下的清军已达二万六七千,以尚可喜为主帅,对襄阳城日夜连番攻打。尤其是最近几日,清军攻城力度逐渐增大,城中的王光泰部七千新败之军抵抗得越来越吃力,渐有不支之态。

    如今明军援兵北来,局势又有了变化。

    经过军议,尚可喜决定与张勇、喀喀木率各自本部人马南下荆州。会合驻守荆州的续顺公沈志祥、荆州总兵郑四维部,加强防守力量,迎战来犯明军。并将攻打襄阳指挥权暂时交给孙定辽。嘱咐他继续攻打,等襄阳一下便即刻率军南下会合,共同迎战明军。

    安排好襄阳城下的军务,尚可喜遣使前往武昌,向湖广总督罗绣锦言明,明军此番进攻重点当为荆州、武昌两个方向,其兵锋之盛。长江沿岸各县城小兵少必难阻挡,不如及时将地方上的零星驻军以及府库钱粮撤回武昌、汉阳、荆州等重镇。坚壁清野,勿让明军各个击破。白白损失兵力军资。同时请罗绣锦让制下的武昌、汉阳驻军抓紧备战,并及时遣使去往京师报告湖北战情。一旦明军主攻方向为荆州,武昌、汉阳之军当及时来援,而若是明军主攻方向为武昌、汉阳。自己也定会率荆州之军全力东进支援。

    此外。尚可喜又派快马先行赶回荆州,让沈志祥、郑四维抓紧时间,将荆州周边县城驻军、府库钱粮转移回荆州,并尽可能多募集乡勇壮丁共同守城。

    一道道军令颁下过后,稍得喘息的尚可喜才突然发觉自己脑子里的弦绷得是多么的紧。不管他愿不愿意承认,庞岳在他的意识中已经成为需全力应对的劲敌。

    尚可喜的决定也并非所有人都赞同,正当他决定率军拔营南下之时,一位新近投入其帐下的幕僚闻讯后。赶紧前来劝阻:“王爷!襄阳城内叛贼已成强弩之末,王师只需再稍加力度。此城旦夕可下!为何偏要在此时撤走万余精兵,给叛贼以喘息之机?”

    事实上,不仅这位幕僚如此看,军中诸将持有此观点的同样大有人在。只是军中将领们深知尚可喜刚愎自用、心狠手辣的习性,大都不敢讲明而已。而这位幕僚颇具胆识,又兼之是新近投入尚可喜帐中,因此反倒没那么多顾忌。

    由于长期以来一直摆着礼贤下士的姿态,尚可喜刚听到幕僚如此劝阻时,倒也有几分耐心解释:“先生勿急,本王如此决定,自然已经过深思熟虑。眼下,伪定武侯庞岳已率伪明大军北犯,而荆州防守兵力稍显不足,恐难挡敌之兵锋。我军若还迟滞于襄阳城下,万一荆州有失,湖北局势之糜烂必定一发不可收拾。若是如此,我军即便能荡平襄阳叛贼,于大局又有何益?”

    幕僚急道:“王爷此言差矣!所谓欲攘外者必先安内,我军唯有先彻底荡平襄阳叛贼,方能后顾无忧、全力以赴迎战北犯之敌。王爷此时南下,攻城力度一弱,城中叛贼必将重振嚣张之气,甚至有可能再度突围杀出,牵制我军本就并非充裕之兵力。届时,王爷即便在荆州挡住伪明大军,后方也将不得安宁,进而导致腹背受敌、军心受损,此乃得不偿失!”

    “先生却是多虑了!本王虽然挥军南下,但孙军门将督率张、高两位总兵继续攻城。正如先生所言,城中叛贼既已成强弩之末,又能抵挡得了多久?等襄阳一破,孙军们便会率军南下与本王会合,届时又何有后顾之忧,何来腹背受敌?”

    “两军对阵,贵在士气。是所谓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士气可顾不可挫也!如今我军破城在望,王爷却下令撤军,如此,我军士气岂能不为之一堕?又所谓此消彼长,我军士气一堕,叛贼士气则必将高涨,尤其见王爷率军南撤,必知其援军已至,绝境逢生岂能不拼死顽抗?是故虽有孙军门等部尚在,也将是于事无补!”

    “先生的意思无非是怕襄阳叛贼不能及时荡平,从而扰得我军后方不靖、又牵制我军兵力,使得我军腹背受敌、不能全力应敌。可本王也要请教先生,若是荆州有失,伪明大军往襄阳方向直扑而来,那我军便不是腹背受敌、便无后顾之忧了吗?”尚可喜已经有些不耐烦了。

    幕僚却依旧不肯放弃:“襄阳近在咫尺,而伪明大军尚在千里之外,王爷舍襄阳而趋荆州,是为舍近求远也!又且襄阳叛贼为弱、北犯之敌为强,王爷不先剿灭襄阳叛贼,而先迎战北返之敌,岂非舍易而求难乎?舍近求远,不可谓明。舍易求难,岂可为智?更何况,荆州城池宏伟坚固,又有续顺公、郑军门亲自镇守,纵使伪明大军抵达城下,短时日内也难有作为。换而言之,若是续顺公、郑军门凭坚城亦抵挡不住伪明大军,王爷即便亲自挥军南下,又有何益?”

    “住口!”尚可喜终于忍不住勃然大怒,一掌拍在案上,险些将案几拍得一分为二。

    这幕僚也当真是什么都敢说,如果说他口中的“不可谓明,不可谓智”还只是引得尚可喜心头反感厌恶,那之后的一句“王爷亲自挥军南下又有何益”便算是真正触动了尚可喜的逆鳞。

    当日在万寿桥,在庞岳大军防守下损兵折将却不得前进半步以至被多铎严加训斥一直是尚可喜心头的伤疤,今日那幕僚却不知好歹,上来便揭,他岂能不怒?

    “本王向来敬重先生,也请先生自重!此乃军令,不得多言!若先生再是这般放肆,自有军法惩处!现在便给本王出去!好好反省反省!”

    幕僚不再多言,愤而告退,回到住处连声长叹:“一遇敌情便惊慌失措,以致急缓不分、强弱不辨,智顺王真是枉称智字!其人又兼且刚愎自用,睚眦必报,某若再留在其军中,等他日兵败之日,便是某重蹈汉末田丰覆辙之时!”

    叹罢,连夜收拾行李,借着夜色掩护奔往别处而去。

    次日清晨,尚可喜在全军用过早饭之后,下令拔营起程,与喀喀木、张勇一道,率军往南直奔荆州而去。

    尚可喜率军南下,自然瞒不过襄阳城中王光泰、王昌等人的眼睛。见此情景,王光泰便知大明援军想必已经进入湖北,威胁到了荆州、武昌等重镇,尚可喜才会如此急不可耐地率军离去。

    本来,面对清军连日的迅猛攻势,王光泰对是否能守住襄阳已经没了多少把握。可如今援军已到,再加之尚可喜撤走。绝境逢生之下,他内心之激动几乎难以自抑,又重燃起无限斗志。激动之余,更下令将此消息传遍城中。

    得到这一消息,王光泰全军犹如在茫茫黑夜中见着了指路明灯、漂泊大海之上终于望见了陆地,一扫疲态和绝望,士气立时猛增。(未完待续。。)

第十八章 鹰犬

    自从那日与李过在岳州分兵之后,庞岳便和高一功统率三万余人马沿长江一路朝着荆州方向进发,沿途几乎没有遇到任何抵抗,这天全军抵达了监利县城。

    这监利县城地处荆州府境内的东南角,位居长江北岸,纳入满清治下已有将近两年。城中并无正规清军驻防,除了三班衙役捕快便是新近招募来的数百乡勇。

    监利县令倒也识趣,见明军声势浩大、旌旗蔽空,不愿行螳臂当车之举,索性开城投降。

    最先入城的却是湖广镇中组建不久的水军扬威营。自从岳州出发以来,全营两千官兵一直充当开路先锋,并承担着掩护水上辎重船队的任务。这一路顺利的行军下来,很是享受了一把势如破竹的快感,意气风发、士气高昂。

    之前庞岳也曾下过命令,若沿江小城有主动纳降的,扬威营可视情形派遣士卒先行登岸进城,为随后而来的大军做好各类安排。若遇抵抗,则不要轻举妄动,交给主力大军应付便是。

    有了这一许可,许三豹自然不再担心什么,远远看见监利县城头的白旗,心中大喜,当即下令靠岸,留部分官兵在船上继续掩护同样已经停泊的辎重船队,之后亲自带着手下嫡系登岸、奔往县城而去。易连奎当然也不甘落后,同样带着自己的心腹紧随而上。

    城门口,监利县令已经带着全体吏员衙役以及城中的一众士绅在此等候,见许三豹等人威风凛凛地到来。赶紧跪倒在地:“下官王有和,谨代表监利县全城士绅百姓,在此恭迎大明王师!”

    “恭迎大明王师!”其后的小吏、士绅也一并跪倒。额头贴地,战战兢兢地附和道。

    许三豹之前长期干着水匪的营生,在良民眼中一向是恶棍、渣滓之类的存在,即便当面无人敢言,背地里却不知被戳了多少下脊梁骨。并且在岛上的时候也不过是千年老三而已,天天得看着宋黑虎和水上飞的脸色行事,心中的憋屈压抑实在不足为人道。

    可如今。看着自己印象中一向高高在上的县太爷也像条狗一样规规矩矩地趴在自己脚下求饶,巨大的心理回升,让许三豹畅快得如至云端、飘飘欲仙。

    “下官等既已归降。还望王师。。。。。。”见来到自己跟前的尽是些凶悍剽悍、恶棍模样的人物,手无缚鸡之力的监利县令不禁在心头打了个冷颤,小心翼翼地开口,打算委婉地劝劝他们看在自己主动投降的份上。进城之后少造些孽。

    “望你奶奶个腿!你他娘的就这么怕老子要了你的小命?”许三豹斜着眼打断了县令的话。“老子是堂堂大明游击将军,公事忙得很,没工夫和你们这种货色计较。你这老小子就是鞑子委派的县太爷是吧?城中净街清道了吗?哦,已经净了。那城中有多少鞑子驻军?没有?只有乡勇?哦,都他娘的放下了兵器,在那边跪着了是吧?很好,不错,老子就喜欢爽快人!有句话该怎么说?叫识什么为什么物件来着?”

    “回禀大人。是识时务者为俊杰也!”王县令小心地陪笑着。

    “别扯废话了,你这鞑子县太爷。就在前边带路吧,先去城中的官仓府库,其余人老老实实在这继续跪着!瞧见没有?后续的大军已经朝这边来了!还有,老五,你带一队弟兄去把乡勇的兵器都堆起来,再把人给我看好了!要是出了半点差池,我把你小子的脑袋拧下来!”

    “好嘞,哥,你就放心吧!”许三豹的族弟许老五痛快地应声,带着一队士卒朝乡勇的聚集处跑去。

    “下官遵命,遵命!”王县令点头点得像鸡啄米,连连应和,心中却无奈地暗自感叹了一番:想我当初苦读圣贤之书,多年寒窗方才得以入仕,今日却要在一个粗鄙无文的莽夫面前如此卑颜屈膝,真乃有辱斯文,可悲、可叹也!

    在县令的引领下,许三豹等人大摇大摆地朝仓廪府库方向走去。

    当日在岳州时,庞岳便曾交代过,此次北征中,扬威营所缴获之军资财物,尽可由营中官兵分配,暂不必上缴。但同时对这个缴获的概念也曾有过严格定义,必须得是清军或是满清地方官府名下的各种军资财物,除此之外,若是擅自将士绅百姓的财产也拿来归入“缴获”之列,则必严惩不贷。

    对庞岳说到做到、杀伐果断的性情,许三豹也已经是有了初步了解的,劫掠民财的事他暂时是不敢做了,对扫荡满清地方官府的仓廪府库却还是极感兴趣的。不管抢到多少都是自己的,这简直太合他的胃口了,便好似为他量身定做的一般。

    说起来,这也是庞岳用以激励许三豹等人的手段之一。像扬威营中许三豹之类的人等,忠诚大义的观念至少目前是没有的,短时间内也不可能就使他们转了性子。眼下又正当用人之际,来不及整训,最好的办法便是抓住他们的弱点、尽最大可能满足其虚荣心,再以利诱之,必要时再让其多纳点投名状。这样,至少短期内不会出什么差池。此番派遣扬威营开道、受降,对其提高战场奖赏标准,再定下其缴获不必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