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一代战将-第15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了,日寇突然之间就把手伸向了这里,要知道很多支持我们的民主人士都居住在这里,我们必须要把他们营救出来。具体的方案你自己来制定,带多少人,带多少装备,怎么去,通过什么样的方式进入,咱们这边恐怕给你提供不了多大的帮助。香江那边有几个咱们的联络点,但是都遭受到摧毁,基础力量薄弱。我给你的建议是多带些人过去,不然在那边的工作开展起来是十分困难的。当然,那边会有同志接应你的,信函已经发过去了。”主席娓娓道来。
王亮边听边点头,的确,这次的任务恐怕是自己所面临的最严峻最困难的一次了。
一切几乎就是从零开始啊。
“主席,困难我了解,不过请您放心,我一定会克服重重困难,圆满完成您交给我的任务。还是那句话,无论前面是地雷阵还是万丈深渊,我都将一往直前,义无反顾,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王亮觉得这个任务非常有挑战性,也肯定会非常刺激。对于他来说,这绝对是一次全新的挑战,自己能扛起这副重担吗?不试试怎么知道呢。
在香江的总负责人啊,这算是晋升了吗?
王亮下定决心,一定不辜负主席的信任,把在香江的小鬼子虐得死死的。
“好样的。时间紧急,我也不留你了,你马上会保定去准备吧,记住我交代你的话。”
“是。”
整个谈话持续了两个小时左右,主席甚至都没有留王亮吃饭,因为情况太紧急了,容不得片刻耽误。
王亮自然是十分理解,告别之后便快马加鞭地往回赶。
在路上,王亮就想了想自己该带什么人,带什么人道香江那边去。
特战大队全体队员是必不可少的,他们在作战能力强大,适应各种环境的作战,到那边去绝对有着很大的作用。
除了特战大队之外,加上喜顺、欧翔,对再加上张大彪,让大彪当自己的副手,工作起来就方便多了。
就这样,一个初步的人员名单在王亮的脑海里形成了。
太祖给过保证,等香江那边的任务完成了自己还是回老部队,有了这一点,王亮心里就安稳多了。
老部队可是自己的心血啊,跟当初的独立团一样,都付出了很大的努力。
尤其是现在部队兵强马壮、装备充足,还占领着五座城市,这绝对是不容小窥的一支武装力量。
虽然日军几次想尝试重新把城市夺回来,但是最终的结果都是无疾而返。
此外王亮还在各个城内搞起了农业和经济,完全可以达到自己自足,即便是日军实施封锁也起不到任何的作用,一切都欣欣向荣地发展着。
要是在这个时候把这支部队交给别人来带,王亮自然是心有不甘的,赵刚除外。
王亮大概预算了一下,根据香江那边的情况,凭借着自己能力最多也就需要一年半的时间就可以稳定下来。
这里的稳定是组建一支具有强大战斗力的武装部队,同时在日战区组织起一张巨大的情报网,在王亮离开之后可以独立运作。
回到部队之后,王亮先是召开了一个党委的会议,同干部们交代了一些情况,并对部队未来的发展指出了一个明确的方向。
当然,王亮所指出的方向是根据史事实来的,1942年是抗日战争中极为严峻的一年,其间日军展开了大扫荡和清乡强化运动,中国抗日军民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王亮可不想看到在自己离开河北之后这里就失去了原有的精神样貌,所以在最大程度上给赵刚指明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王亮相信在参谋长邢国振、副手陈大雷、副参谋长朱开山,以及沈泉、杨大力、刘林、段鹏、孙德胜、阎罗几个团营长老司机的带领下部队应该走不了什么弯路。
“好,我能想到的就这些了。总之我要离开一段时间,老赵,你一定要把独立旅给老子带好,无论是军事、生活、经济都要抓起来,军民关系也要搞好。。。”王亮叮嘱道。
“王亮啊,我看你才是政委吧,现在怎么变得这么能说了呢?简直跟我有一拼了,咱们两个是不是角色互换了?”看到王亮的样子,赵刚忍不住打趣道。
王亮苦涩一笑,貌似还真是这样。
不过究其原因,还是自己对于这支部队的感情太深了,这里面倾注着王亮几乎全部的心血。
从极其微小到逐渐强大,再到现在的枝繁叶茂,其中的艰辛程是很难体会得到的。
特战大队300名精英战士,张大彪、刘瑞、鹞子、欧翔、魏大勇、水生、喜顺,三百来人分批次出发了。
这次赶赴香江,是便装潜入,所携带的武器都是手枪一类的。
带的最多的还是钱币,其中有一部分是组织上提供的活动经费,但是王亮觉得这太少了,有些不够,便从独立旅的小金库里面拿了一些出来。
这可是要去香江那边打造情报网络组建队伍,那花销绝对是少不了的。
反正有钱方便办事嘛。
其他的还有两个电台,一些假证的制作材料等等。
三百多人的队伍太过于显眼,不太方便行动,所以这才南下是分批次进行的。
三百多人分成近五十个小组,在三日内从不同的线路出发,最终抵达目的地香江,和大部队汇合。
(未完待续。。)
第六百五十三章 人皮面具
第六百五十三章人皮面具
“鹞子,你小子人脉广,认不认识会易容术的啊?”散会之后王亮留住了鹞子,问道。
上次攻打日军基地的时候差点被那个鬼子认出来,这让王亮意识到自己的曝光度实在是太高了,毕竟多次出现在报纸上,他估计现在日本的特务部门已经搜集到了不少关于自己的照片了吧。
这次去香江,肯定少不了和日本人接触打交道,王亮最怕的就是被日本人给认出来,那样被抓的话实在是太冤了。
所以一个想法油然而生,那就是换张脸!
所谓换脸自然不是整容了,更何况照目前这个时代,向欧美这些发达国家也没有掌握这种技术吧?即便是掌握了,王亮也不敢上手术台,万一死在了上面咋办。
他可了解即便是在二十一世纪也有好多人因为整容而死于非命的。
再说王亮非常喜欢自己现在的容貌,帅呆了,酷毙了,干嘛要换。
王亮这里想到的点子是通过化妆等手段让自己的面貌暂时性地改变,以达到不被认出来的目的。
“老大,我还真认识一个这么一个奇人。不过他不是搞易容术的,而是做人皮面具的,弄得挺逼真的。”鹞子回答道。
王亮大喜,雾草,这个年代就有人皮面具了吗?
真是高手在民间,饭桶在机关啊。
人皮面具比化妆来的更简便一些,把面具直接戴上就好了,省时省力。
“这个人现在在哪里?你还能联系得上他吗?”王亮连忙问道。
“这小子一直混迹于苏杭一带行骗,不好找,不过这个季节他应该在老家,我知道他的老家在哪里。”鹞子道。
王亮坏笑地看着鹞子,问道:“行啊,你小子的狐朋狗友这么多啊,连骗子都有,你小子的那根弦可得给老子绷住,别犯错误,不然老子绝对饶不了你。”
王亮这话看上去是在开玩笑,实则也是在警示鹞子。
1942年是不平凡的一年,一场整。风运动会在延安席卷开来,最这个节骨眼上,王亮可不想看到自己的兄弟出什么问题。
“哎呀,老大,我受咱们党教育这么多年,也算是改邪归正,走上正途了。我不都是党员了嘛,肯定会严格要求自己的。要不是你刚才问我这个认不认识易容术的,我恐怕这辈子都不会同那厮联系了。”鹞子知道王亮这是为自己好,但嘴上还是在辩驳着。
“恩。”王亮点了点头,提醒的目的已经达到了。
“对了,老大,这小子要价可是特别黑啊。我虽然认识他可交情并不怎么深,恐怕是得做好挨宰的准备啊。”鹞子道。
“恩,贵点不怕,只要货好就行。”财大气粗的王亮不在乎这点,他最关心的是这个面具能不能以假乱真,这才是最重要的一点。
收拾准备好王亮和鹞子、喜顺、魏大勇等人就上路了。
先打到日战区乘坐上火车,直奔苏州,因为那里是鹞子口中造人皮面具达人的老家。
苏州位于江苏省南部,东临上海,南接浙江,西抱太湖,北依长江。
1937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侵华战争,11月19日,苏州沦陷。
次年5月,日伪江苏省政府在苏州成立,管辖苏南地区十六个沦陷县城,吴县属之。
1940年中国**在苏南东路地区领导坚持抗日,建立抗日民主政权。将东路地区先后划分为三个级六个行政区,苏州均隶属于苏南第一行政区督察专员公署。9月,苏州县人民抗日自卫会在常熟东塘市成立。
1941年2月,苏州县政府成立,苏州县人民自卫会撤销。
由于日伪残酷清乡,民主政权相继撤销。
目前苏州属于日占区,由日伪政权统治着。
不过王亮有早就办好的日本侨民证,进入苏州不是什么难事,因为一口流利的日语,也没有遭受到伪军和鬼子的刁难。
毕竟汉奸怕日本人,鬼子对于自己国家的侨民还是有最起码的尊重的。
“就是这里了,老板。”鹞子指了指一处民居,对王亮说道。
刘瑞和喜顺去找旅店了,魏大勇和鹞子跟着王亮。
“恩,和尚,你别进去了,留在外面警戒,我和鹞子去看看。”王亮道。
“好。”魏大勇点了点头,便往街边的一家茶铺走去。
鹞子和王亮进入到了水巷。
小河居中,两岸屋宇,水栈、河埠嵌筑其间,拾级而下可就水而洗,或有廊桥连接两岸,是谓水巷。
前巷通后巷,几落几进,围以高墙,形成深宅大院。此种民居中多有备弄连廊,设有天井、门楼,有的还有小型花园。
不过这个大师的家看上去并没有那么豪华,加上不大的院落面积也不过在一百平米左右,里面砖瓦布满了青苔,有点破落。
这让王亮有些怀疑此人造面具的能力,不会让自己大失所望吧?
“是谁啊?”一个体形异常消瘦的中年人听到院子里的响动,探出头来问道。
“张汉,是我啊,鹞子。”鹞子道。
“鹞子?哦,你找我干嘛。”叫张汉表现出异常地冷淡。
王亮仔细观察了一下这个人,十分地精瘦,瘦得只剩下骨头架子了。
张汉?
你还别说,跟那个二货耍大牌演员张汉倒是挺像的。
不不不,此人比张汉要猥。琐的多了。
“找你做张面具。”见对方不冷不淡地,鹞子的热情也削减了下来。
“哦,有钱吗?我做一张的价格可贵的吓人,你偷的那点钱恐怕不够吧?”张汉白了鹞子一眼,问道。
“你开个价,只要做得逼真,钱不是问题。”王亮忍不住道。
“跟我进来吧。”张汉打开了房门,邀请王亮和鹞子进屋。
“看看,这是成品,觉得可以的话你就下单,一千块大洋一张。”张汉拿出了一个精致的木盒,和两副手套。
王亮和鹞子分别戴上手套,打开木盒,只见里面是一张人皮面具。
很薄、很轻、很精致。(未完待续。。)
第六百五十四章 逼真的面具
第六百五十四章逼真的面具
“你可以贴合到你的面部感受一下。”张汉道。
王亮也不客气,听到张汉允许自己戴上试试,便拿着面具往自己的面部贴去。
这可是王亮以后常用的工具了,必须要舒适。
如果戴上之后感觉不好,那可就苦了王亮了,所以王亮非常在意人皮面具的舒适感。
感觉还不错,挺清爽的,这个面具倒像是面膜一样紧贴于面部,非常舒服,并没有什么不适的感觉。
当然,王亮选择戴上半个小时体验一下,毕竟短时间可能发现不出什么问题。
半小时后。。。
“可以,就他了。”王亮摘下面具,非常满意,对张汉说道。
“我要两张,一样的,面具做得帅一点。”王亮提出了自己的要求。
“人皮面具是根据你的面部特征来的,否则不能和你的面部达成完美地契合,伪装就很容易暴露。所以抱歉,面具的容貌我会尽量做得帅一点。两张的话,你先付五百大洋的定金,两天后来取货。”听到王亮一口气要了两张人皮面具,而且还没有讨价还价,原本紧绷着脸的张汉顿时眉开眼笑。
要知道他一年都很难卖出一张人皮面具去,现在突然有了两张的订单,恐怕以后的日子都不用犯愁了。
或许他能换一个更好的居住环境了。
“好吧。”说罢,王亮示意鹞子拿钱。
交完钱之后张汉便开始了工作。
“第一步是倒出一个阴模,这需要你来配合我。下面我会先在你的脸上涂上一层油,使脸部皮肤更光滑一些,头要用油纸包起来,以防倒模用的石膏粘住头发。”张汉道。
“行。”王亮很是配合。
张汉从橱子里拿出了一个大箱子,里面貌似就是他做人皮面具的工具了。
不过让王亮微微感到诧异的是箱子上的那厚厚一层尘土,这小子貌似是很久都没有开工了,到底行不行啊?
“不用担心,虽然很久没有做这个东西了,但是技术还在,如果做不出你满意的效果,我一分钱不收。”张汉似乎是猜出了王亮的疑虑,保证道。
“哈哈。”王亮笑了笑,既然人家都这么说了,还是选择无条件信任吧。
“现在我给你涂的是猪油,主要是在眉毛和眼睫毛附近,以防揭开石膏时把面部毛发连根拔掉。下面你只需要闭上眼睛就好了,记住,千万不要睁开。”说话的功夫张汉又把两根细管插到了王亮的鼻口。
估计是待会透气用的吧。
完成准备工作之后,张汉给王亮的面部打上了石膏,这大概要持续一个小时左右。
“放松面部表情,按照我说的来做。。。。。。”张汉让王亮做了好几个面部动作。
好在王亮不是面瘫,非常顺利地完成了这些动作,并且做到了适应。
随着时间的流逝,王亮感觉自己的颈椎负担不断加重,不过好在有鹞子帮忙托着脑袋,这样压力就小了好多。
石膏加上去之后,凝固变硬后,再把它小心摘掉。石膏模型大概有三四厘米厚,从里边看,鼻子、嘴是凹进去了,称为阴模。
“好了,你的任务已经完成了,接下来就是我的工作了。两天后带上钱来取货就行了。”张汉似乎对做完的阴模十分满意,脸上的表情也丰富了起来。
在做阴模的过程中王亮也对制作人皮面具的整个流程有了些了解。
第一步就是刚才的制作阴模。
第二步是在阴模上翻出人脸石膏像。
第三步是用塑性泥修正石膏。
第四步:最终模型。
第五步:吹塑做出面具。
第六步:抛光、上色进一步加工。
总之每一步都得花费不少的时间,张汉总是一直在说这是物有所值的一件商品。
**********
离开张汉的住宅之后王亮、鹞子、和尚三人便去旅社和刘瑞、欧翔汇合了。
好在有日本侨民证,所以办理住宿并没有太麻烦。
对于接下来的两天,王亮也有了自己的打算,那就是办假证。
什么军人手碟啊、日本侨民证啊等等,各种身份,各种职务,总之王亮相信未来一定能用得上的。
王亮做的假证都是用原材料,毕竟打了那么多的战斗,缴获的日本军人的手碟不计其数,可以充分利用起来。
但是绝对难以区分真假,起码用现在的技术是区分不了的。
两天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可就在王亮去取面具的时候遇到了一点小的变故。
“如果我没有认错的话你的名字应该叫王亮吧?可以啊。鹞子,几年没见没有想到你竟然跟着抗日名将王亮混了,难怪江湖上很少听见你的消息。”张汉阴阳怪气地看着王亮和鹞子道。
鹞子一愣,没想到这个家伙竟然认出老大的身份来了。
“张汉,你发什么疯,这是我老板,不是你说的什么王亮。货做好了没有?还想不想要钱了?”鹞子连忙道。
“鹞子,你不用煳弄我,大前天我做阴模的时候就感觉这张脸十分地熟悉,后面的过程中我突然一下子就想起来了,是王亮,绝对是王亮,没有错。他的照片早就在报纸上印了个便了,当然,还有日本人的悬赏通缉令上,都是他,绝对没有错。”张汉十分固执地说道。
“好,我是王亮,那你到底是什么意思。”王亮见身份是瞒不住了,他倒是想看看张汉此举葫芦里到底卖的是什么药。
“一万大洋,面具给你,我保证不向日本人揭发。”张汉一副奸诈小人的样子。
“那我要是只给你两千大洋呢?”王亮问道。
“面具给你,但就不知道日本人能不能让你出城了。”张汉阴险一笑,回答道。
“哦,这个样子啊。”
“你答应了?钱呢?支票也行。”听了王亮的话,张汉睁大了眼睛,十分地兴奋。
“面具呢,我得先看看货啊。”
“这里呢,尽管看。”
“恩,很好,很不错。鹞子,我想咱们连两千块大洋都不用花了。”
。。。。。。
(未完待续。。)
第六百五十五章 没有人性的敌人
第六百五十五章没有人性的敌人
香江。
1841年1月26日,第一次鸦片战争后,英国强占,事后清政府曾试图用武力予以收复,道光皇帝为此发下多道谕旨,但清朝始终不能捍卫领土完整。
1842年8月29日,清政府与英国签订不平等的《南京条约》,割让香江岛给英国。
1860年10月24日,中英签订不平等的《北京条约》,割让九龙半岛界限街以南地区给英国。
1898年6月9日,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新界租约”,强行租借九龙半岛界限街以北、深圳河以南的地区,以及200多个大小岛屿,租期99年(至1997年6月30日结束)。
至此通过三个条约,英国占有包括香港岛、九龙和新界总面积达1092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也就是现在整个香江地区的面积。
1941年12月25日,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军进犯香江,驻江英军无力抵抗,当时的香港总督杨慕琦无奈宣布投降。香江被日本占领,开始了三年零八个月的“日治时期”。
香江就像是一个女孩,先是被英国人霸占,然后又被日本人夺取,等到了后面日本人被赶跑了,前夫英国佬又回来了。
殊不知,香江是属于中国的。
今天是12月30日。
距离全年结束还有一天,不过在这个年末的关头,这里显得仍旧不是那么地平静。
大街上的枪声依然响个不停,三三两两的日本士兵晃悠在街头,他们一旦是盯上了哪个商户,必然是一拥而上,瞬间就被抢夺一空。
这还是好的,日本鬼子要是盯上了哪家的姑娘,可才糟糕了。
屋子里面传出妇女们凄厉的唿嚎求救声和日本鬼子狂欢哗叫声,普通的民众只能饮泣哀伤,但哪有能力制止那班丧尽天良,禽兽不如的日本鬼子。
只能放任这些鬼子兵欺凌自己的妻子、女儿、朋友、同事。。。。。。
沦陷期间,经常断粮、断水、断电,到处颓垣败瓦。
粮食要配给。初期每户凭户籍册每人每日排长龙轮购混入沙粒的碎米六两。
米是浸了水湿湿的,实际就没有原规定的重量。
成年人每天最基本的需求一斤米,那沙子占了二两、水占了一两的六两碎米怎么可能够吃呢?
吃不饱,迫使许多人购买高价的黑市米和面粉,但米价由战前一元港币可买七斤,沦陷时每斤升至军票数元,后来黑市价涨至三数百元(日寇强迫港人将四元港币兑一元军票)。
退而求其次,人们被迫改吃杂粮和代用品,甚至要吃上榨去油用作肥料的花生麸,豆腐渣,蕉树皮,观音土之类不能消化的非食物,要把肠胃塞得满满以填饱肚,但许多人弄得身体变坏,皮黄骨瘦,面型枯藁,或因欠缺营养而患脚气肿,肿至及膝往往致死。
一些人甚至蹲在供应日本人用膳的餐厅的污水渠口,用竹篓承接流出来水和饭粒,回家洗净之后煮粥来充。
三餐不继,许多人开始在闹市抢食物。
对于这些现象,日本人一般都是直接射杀的。
在眼中,中国人就不是人,是可以随便玩弄于股掌之间的玩物。
市面萧条,许多工商业活动停顿,厂房空置,市民失业,无以维生,生命也朝不保夕。
露宿街头和梯间的无家可归的人,常在夜间被日本军犬狂咬致死,肚破肠流,军犬狂吠声及死者被害时的厉唿声,令人不寒而栗。
香江人平日在街头,见到日军,都要作九十度鞠躬,否则会被喝令返回受掌掴、放狗追咬甚至射杀。
“情况怎么样?”刘德华问道。
刘德华是**在香港的地下党员,现在算是一个临时负责人吧。
因为之前的总负责人在前几天的战斗中牺牲了。
“不乐观,我从九龙一路走过来,发现咱们之前建立的那些联络点的门都关闭了,接头的暗号也都没有,恐怕都被敌人给端了。”周星驰皱着眉头回答道。
“这么说咱们现在除了这个地方就没有别的栖身之处了?那其他的同志怎么办?他们肯定会和组织失去联系啊,要不要我把他们召集到这边来?”陈小春问道。
“不行,这绝对不行。之前的联络点陆陆续续被日本人端掉,这说明我们的组织内部肯定出现了问题。更何况现在大搜捕还在继续,咱们这个书店一下子出现那么多人,肯定会引起日本鬼子的怀疑。绝对不能把这张最后的底牌亮出去。”郭富城道。
书店里只有刘德华、郭富城、周星驰、陈小春四个人。
之前他们都是中层干部,但是在大搜捕和屠杀之后,上级都牺牲了,他们不得不把重担挑起来。
“难道我们就这样看着自己的同志牺牲在日本人的屠刀之下而不管不顾吗?我们把他们接到书店来虽然有些风险,但是总比他们无处可去好吧?”陈小春是那种直肠子的,说话直来直去。
“富城说的对,现在敌我情况不明,咱们队伍里肯定混着奸细,所以暂时不宜把书店暴露出去。散落在外面的同志大多都是香港本地人,想必他们能够找到栖身之所,暂时躲避过搜捕。上级新派的领导不是已经出发了吗?咱们先把这最后一块根据地保住,等待领导的到来,之后再另作打算。如果书店也暴露了,那咱们可真的出处可去了。”刘德华语重心长地说道。
“好吧,我同意。就是不知道上级派来的领导什么时候到,你看看外面的情况,如果咱们的工作再不开展起来,恐怕整个香江的人都要死于敌人的屠刀之下。有的时候我走在路上,听见妇女的嚎叫声和日本兵的狂笑声,我就控制不住我自己,我恨不得冲上去和那帮狗日的畜生拼了。这样忍气吞声的日子到什么时候才是个头啊!”陈小春十分愤慨地说道,他对于日本鬼子可谓是恨得牙根都痒痒。
(未完待续。。)
第六百五十六章 危急关头
第六百五十六章危急关头
“不好了,日本人搜查到这边来了,好像是冲着咱们书铺来的。”
就在四个人在阁楼上开着会的时候,店里的伙计着急忙慌地跑了上来。
他也是地下党,不过不是领导层面的,把他安排在书店也说明这是绝对可以信任的同志。
“快,赶紧转移。”刘德华起身,连忙对三人道。
“恐怕是来不及了,日本人已经把周边的街道都给封锁了起来,禁止通行。你们出去肯定就死送死,跑不掉的。”伙计道。
他刚才得到情报之后已经对外面的情况进行了侦察,得出的结论是不乐观的。
“那咱们就跟日本鬼子拼了,劳资这股火也憋了很久,不就是个死吗?劳资跟他们同归于尽。”陈小春是个暴脾气,拔出手枪来就要去跟日本鬼子干。
“少胡闹,赶紧到仓库里面躲起来,我去跟日本人周旋。记住,不到最后关头不能开枪,咱们已经是香江的最后一道防线了,如果咱们也暴露了,那就全完蛋了!听明白了没有?!”刘德华斥责道。
“明白。注意安全!”三个人点了点头,陈小春冷静下来仔细一想,对哦,是这个道理。
他刚才脑子一时发热忘记了自己现在的身份和肩膀上背负着的重担。
“行了,赶紧带他们进仓库,然后把仓库的门锁起来,我到一楼去看看是什么情况。”刘德华吩咐小二道。
“先生,有什么能帮助的到你的吗?”刘德华很有礼貌地问自己面前的这个日本军官,尽管他对于侵犯自己家园的日本鬼子恨得要死。
“你好,我需要一些关于学习中文的书籍,你的书店里有吗?”日本军官是个中尉,站在他身旁的还有几个日本兵,看起来他们真的是来买书的。
“有,你到这边来看看。”刘德华顿时松了一口气,好在是有惊无险,这帮鬼子是来买书的,恐怕是想学点中国话,于是他便指引着日本军官来到了关于语言类书籍的区域。“这些书都是关于中文学习的,你看看可以吗?”
日本军官随手拿起了一本,翻阅起来,又接着看了几本不同的。
虽然看不太懂,但是他装作一副能看得懂,而且非常清楚的样子,道:“呦西,呦西,非常不错,这书非常不错。我都要带走,你给整理一下。”
“好,没问题,请稍等。”刘德华知道日本人这是要白拿东西了,没有办法,只能让人家带走,不然还能有其他的选择吗?
没有被日本人发现这个联络点已经是万幸了,赔几本书算什么事,这都不叫事。
刘德华把这些书都拿了出来,也不多,一共才三十来本,给日本人包好,然后交到了几个士兵的手里。
“很好,非常不错,你的书店很好,以后有什么事情可以找我。”中尉似乎是非常满意,拍着刘德华的肩膀说道。
刘德华也一直在点头,不过日本人的话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