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官居超品-第1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些都是本官所亲见,你可别想抵赖!”。李凌冷笑了一声继续说道:“即便是你不招供,我也会到官窑和你家中搜寻账本的!”。
只要是陶土买卖形成了规矩就一定会有买卖纪录,这才是卫忠贪污的主要罪证。
令李凌失望的是卫忠根本就没有悔过的意思,更不要说是主动认罪了!
无奈之下李凌只能让小八带人到官窑和卫家搜寻证据。
卫忠依然丝毫不畏惧,他神情自若的在孙家大院里等候着小八的到来。
他如此泰然不无原因,私账已经被他烧毁了,还有怎么可害怕的?
得知李凌公开身份并且在孙家大院放高的时候他就做了做坏的打算。
烧了帐册,大不了以后不卖给私窑陶土。
小八乘兴而去,败兴而来,他没有在卫家搜到任何卫忠贪/污的证据,官窑出具的公账上所显示的数据合情合理,没有半点纰漏!
“总督大人,小儿擅自到孙家索贿是他不对,但是死者为大,小儿生前一切罪状都应该一笔购销了!”。卫忠继续向李凌问道:“不知道可还有其他人要告本官?若是没有的话我可要离开了!”。
卫忠脸上的表情很是得意,这次李凌若是找不到证据,以后再想办他就更难了!
这次危机他算是度过了!
百姓们面面相觑,他们没有想到这件事就这样草草结束。
真的没人再上前状告卫忠。
“卫大人,这次多谢你配合了,不过孙老爹等人所说之事我还会继续调查,以后若有需要还请你多加配合!”。
李凌说了几句官面话便将卫忠放走了!
卫忠轻笑了几声扬长而去,他此时是一个胜利者,并没有将李凌所说的话放在心上。
卫忠无罪释放确实给百姓不小的打击,好一阵子都没有人案子出声。
“大人,小老儿状告千户所士兵王宝在请假回家探亲之际,强抢本店粮食,而且还打伤拦截他的伙计数人!”。
一个粮店掌柜站出来状告王宝,将矛头直接对准了军方的人。
小八等在孙家大院里执行军务的士兵都大吃一惊。
粮店掌柜说的轻松,但是他也许并不知道这件事情并不是一件小案子。
抢劫粮食虽然罪过并不大,但是却关乎军纪,一旦事情坐实,只怕这王宝会有性命之忧。
不但是他,只怕千户所的千户武进也要受其牵连,毕竟纵兵抢粮可是大罪,至少要判他一个御下不严的罪过!
“你说的可是真的?王宝身为千户所的军士居然动手抢劫百姓粮食?”。李凌再三确定事情无误以后才开始着手侦办此案。
王宝却是千户所的士兵,这次请假探亲的时候抢劫了王掌柜的粮店。
小八自然乐意再走一躺,他带着几个士兵在百姓的指引下将尚在家中的王宝给抓了起来。
“我冤枉啊,我真的冤枉啊!”。王宝一到孙家大院就嚷嚷起来:“王大叔,我们街里街坊的,我不是暂借你几斗米吗?我说过了,一旦发了军饷就还你!”。
王宝否认抢劫粮店的粮食,抢粮这件事情若是由千户所出面处理,他顶多是被杖责,不过若是由眼前的李大人判决就不得而知了。
“王宝,你可知道,军人抢劫民财,以军规是死罪,你因何要这样做?莫非不知道结果吗?”。
李凌并不想知道王宝和王掌柜之间究竟是何关系,单就法律而论,王宝难逃斩首之刑。
王宝仅仅杀偷了一点米粮就要被杀?
王掌柜脸上冒汗了,他只是希望李凌给王宝一点惩罚,让他以后不要怎么蛮横。
“大人我不告了,不告了!若是因此而让王宝受到了严重的惩罚,他家中的妻儿可怎么活啊!”
王掌柜和王宝本是邻里,王宝在卫所中当兵,王氏在家中照看儿女,他们一家就靠王宝一点军饷过活,日子也挺艰难的。
王掌柜不想破坏王宝的家庭,若是他被杀头或者入狱,一家人就完了。
“大人饶命啊,我并非有意抢粮店的米,只因军中有半年未发饷了,家中无粮,我这才想出了这个注意!”。
王宝意识到事态严重,他突然跪下来向李凌求情。
他本来想向王掌柜借粮的,他在粮店赊欠的数额太大,掌柜不肯赊给他,无奈之下才发狠抢了店家几斗米以维持家中生计。
“你是说卫所有几个月没有发军饷了?”。
李凌有些不相信,这些军饷乃是有朝廷发放,怎会无故拖欠?
“我说的句句是实,还请大人明查!”。王宝磕头如捣蒜,恳求李凌查证事实后能够网开一面。
这倒是一个棘手的情况,只是这个情况属实吗?
“小八,你带人到卫所中查验一下,务必要查到真实情况!”。
为防止消息泄露出去,李凌暂时封锁了孙家大院,没有他的允许,任何人都不得出入!
小八带着几百骑兵飞赴卫所士兵的驻地。
李家军将兵营团团围住之后带着几个随从进了军营。
“李家军,你来我卫所当中到底做什么,我们彼此不相互统属,你无权包围我的兵营,你究竟要做什么?”。
武进官居五品,而小八只在军中谋了一个六品的将军,武进并不畏惧小八,而是害怕他身后的李家军。
“奉总督大人之名,查证卫所拖延军饷的事情,得罪之处请多多见谅!”。
小八这次并没有查验军中帐册,而是将军官和士兵相互分开,直接向士兵询问。
“的确是这样,卫所有七个月没有发军饷了,千户大人还不准我们询问,若是有人提起这件事情,轻则被上司辱骂,重则刑杖伺候!”。
“我们这些人大都是家中的顶梁柱,再这么下去,一家老小可怎么活啊!”。
小八带着骑兵强势进入军营中,看来拖延军饷的事情已经暴露了。
军官都不在,士兵们七嘴八舌的将实情全部说了出来。
若是李大人能够将事情查清楚,补发拖欠的军饷,对士兵来说无疑是一件好事情。
事发了!武进自知罪责难逃,被小八押送到县衙的监牢之中了!
李家军直接冲进城中武进家中搜查,在他家中搜索了大量的银票,甚至在他老婆的床地下找到了几块巨大的黄金。
这几块黄金的规模和矿场中私铸的一模一样。
私开矿场的事情和武进脱不了干系。
本书起/点首发,书名《官居超品》,书号:1002225579请支持作者。
感谢usercy,x。x?两位大大的月票支持!(未完待续。)
第四百零四章反间计
李凌现身江西,并且带兵在景德镇驻扎的消息被盛宁钱庄的人以飞鸽传书的方式告诉了宁王。
远在南昌城的宁王正得意的准备着婚礼,他娶了一个蒙古族的公主为妻,这是一个巨大的荣耀,明朝有规制,皇帝娶贫民家的女子为皇后这是传统,但是对藩王却没有这样的要求。
海月儿可是黄金家族的女子!
宁王决定要将两人的婚礼举办的华丽一些,他要向天下人示威:宁王一系即将在他手中崛起。
飞鸽传书抵达南昌的时候,宁王的脸色突然间变得难看起来。
他要亲自到景德镇迎接李凌。
“夫君,李凌只不过是一个臣子,即便是他的官位再大又如何?他依旧不配你亲自迎接!”。海月儿不满的说道,她根本就见不得李凌得意。
宁王以王爷之尊前去接他,这是多大的荣耀啊!
宁王不为所动,他坚持要去景德镇迎接李凌,不是李凌尊贵,而是这个地方太特殊。
“月儿,你暂且忍耐几天,家中的事情就交给你了,况且李凌若是过来参加我们的婚礼肯定不会空手,他可是土豪啊!”。
宁王嘴上开着玩笑,心中却甚是焦急,他巴不得立即赶到景德镇,要是让他发现那里的秘密就糟糕了!
宁王带着几十名骑兵飞奔景德镇而来。
一路上他又接到了几个钱庄的秘报,李凌居然发现了城外的金矿,负责此开采金矿的武进被李凌以贪污的罪名关押。
卫忠建议彻底放弃这座金矿,将它留给朝廷。
宁王心中在滴血,这个金矿是他们宁王一系最宝贵的财富之一,他父亲在世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在暗中开采了。
虽然金矿的纯度并不高,但是二十年下来他们已经偷偷开采了三十万两的金块。
这些可都是日后他和皇帝开战时候的军费。
现在矿场竟然被李凌查封了,而且还有交到朝廷手中!
“李凌,我与你势不两立!”。宁王心中恨极了李凌。
一行人到达景德镇以后,宁王立即到孙家大院见了李凌。
卫忠和程远早就穿好官服在那里等候了。
“下官卫忠参见王爷!”。
“下官程远参见王爷!”。
两人都是战战兢兢的和宁王见了面,尤其是卫忠,他连根本就不敢瞧宁王一样。
“见过宁王!”。李凌和随意的给宁王见了礼,他身为总督,对江西所有官员包括宁王都有监督这责,他自然不会太过巴结对方!
“李大人无须多礼,今后还要依照大人多多照顾了!”。宁王转身对卫忠说道:“你身为景德镇最高官吏,接见总督的事情自然是由你负责,你怎么就让李大人住在这里?真是岂由此理!”。
宁王开始责怪起卫忠。
卫忠面对宁王没有一点底气,他唯唯诺诺的说要离开给李凌换住处。
李凌却没有答应,宁王不过是说官面话而已,他自然不会当真,更何况宁王一到,他要在景德镇继续追查私矿的事情就更难了。
马上就要离开景德镇,何必在麻烦!
宁王询问了李凌这段日子所发生的事情,他没有想到武进这厮居然还做起了贪赃枉法的勾当。
只是他虽然是王爷,却也没有干预地方军队事务的权利,他并不好针对武进。
至于私矿的事情宁王自然是推说不知道。
李凌和宁王见面,孙家几人自然是待在屋中不敢出来。
连卫忠和程远两个地方官员见到宁王都战战兢兢的,而李凌却敢和他侃侃而谈,气质上丝毫不落下风。
孙蝶眉目中闪现着一丝毫不易察觉的光彩。
武进被关押在牢狱之中,李凌审讯了他几次都一无所获,他心甘情愿的承认了延发军饷的事情,但是却对金矿的事情一概否决,只声称几个金块乃是他用自己的钱财铸成的。
他根本就不承认自己与金矿有关。
延发军饷已是死罪,若是再认一条私开金矿的罪状又如何?
他坚持不认李凌也并没有办法,或许他真的与此事无关。
宁王驾临景德镇以后武进喜出望外,天天期盼着有人来看望他。
一连三天宁王都没有动静,武进似乎一夜之间苍老了许多。
他心里摇摆不定,对饮食越发注意了,每次狱卒送过来的饭菜他都要先给监狱中的野猫尝过才肯下筷子。
武进害怕有人会杀他灭口,毕竟他知道的事情太多了!
这天半夜,武进突然听到一阵“哧,哧”的声音,迷糊之间他就没有在意。
不一会儿的功夫他突然觉得后背猛一疼,只后便发出了杀猪一样的喊声。
武进呼吸急促,没有喊几声便一命呜呼了!
“真是倒霉!”。
天亮的时候狱卒发现武进居然被蛇给咬死了,他叹息了一声将事情告诉了李凌和各位上官。
李凌马上就要离开景德镇,卫忠心中莫名一松,虽然他还没有想到方法给儿子报仇,但是只要李凌这煞星离开他就放心了。
令他没有想到是李凌在临走的时候还来见了他。
“卫大人,我在景德镇这几天的事情多有得罪,令公子的事情还请你见谅,我不是有意的,但是是枪走火了,我不将子弹打出去自己就会遭殃!”。
李凌完全没有道歉的诚意,他编了一个只怕自己都不会相信的谎言!
“岂有此理!”。
卫忠强压着怒火应付着李凌,他真相一刀砍了对方。
一连几天李凌都有意无意的往卫家跑,两人竟然向老朋友一样在一起下棋谈心。
宁王临走前一天夜里,他悄悄的将卫忠叫出了城外。
他单刀直入的向卫忠问道:“李凌是怎么知道金矿的事儿的?是不是你告诉他的?”。
“不是我,真不是我!我和李凌只有杀之之仇,别无其他情谊,我是不会告诉他的!”。
卫忠心中一惊,他急忙将为自己辩解起来,随即又老老实实的将李凌来景德镇这么些天所做过的事情原原本本都告诉了宁王。
这套说辞和钱庄的飞鸽传书相吻合,想必他真的和此事无关。
“谢谢王爷,谢谢王爷,属下一定竭尽心力为王爷做事,虽死不悔!”。卫忠急忙向宁王表示忠心。
卫忠急忙向城门的方向走去,这么偏僻的地方,他待在这里心中害怕。
“噗嗤!”。
卫忠没有走多远就发现身后传来一阵冷风,一柄长剑贯穿了他的身体。
卫忠缓缓的倒在了地上。
几个身材魁梧的士兵从黑暗当中走了出来,将卫忠的尸体拉到一边埋了!
“我不相信任何人,只要死人才能永远的闭嘴!”。宁王看了一眼卫忠的尸体说道。
卫忠知道太多机密,宁王绝对不会冒险将他的性命都留下。
因为他和武进的无能而让城外的金矿暴光,宁王心中的计划要往后推迟许多年,他们两个死不足惜。
宁王亲自来迎接,李凌也不好意思再在景德镇待下去。
他带着几名家眷离开了孙家。
“孙蝶妹妹,有空的话到南昌城找我们玩儿!”。杨颖礼貌的向孙蝶说道,她们在孙家待了这么多天,自然要有些须表示。
孙蝶点了点头,李凌几人离开大院的时候孙蝶转声痛哭起来。
“蝶儿啊,李凌根本不是我们这样的人所能想的,忘了他吧,爹爹过几天就给你寻一门亲事!”。孙老爹并没有劝孙蝶。
让他痛痛快快的大哭一场,将心中的委屈都发泄出来,然后将李凌忘了吧。
李凌和宁王匆匆离去,他根本就不知道到送行的人群中少了卫忠。
他从浙江和福建调集了上万精兵以保护金矿的名义进驻景德镇,同时朝廷派人接管了此地的行政。
卫忠就这样不明的死了,朝廷自然要重新派遣督陶官。
新任督陶官重新规定了陶土的使用方法,免费让私窑使用。
没有官兵阻拦,外地客商逐渐进入了景德镇,这个又逐渐兴盛起来。
(未完待续。)
第四百零五章洪灾
李凌和宁王想离开景德镇的时候,突然暴雨如注挡住了他们的行程。
无可奈何之下,他们只好停留在景德镇。
大雨慢慢的淹没了农田,各种作物都遭到了影响,即便是不会绝收,也要会减产。
“哎,真不知道其他地方到底如何,真是让让操心啊!”。
李凌刚到东南任职就发生了这样的事情,的确让人闹心。
“夫君不用担心,想必其他地方不会像江西这样,即便是有些小灾,朝廷也会帮忙的抚恤的!”。杨颖开口安慰道。
天灾非人力所能改变,她不希望李凌对这件事情太过烦心。
“李大哥不必多滤,此时各种作物差不多已到收获之期,不会有太大损失的!”。孙蝶也劝说道。
李凌去而复返让她很是高兴,虽然明明知道他一定还会回去,可是只要李凌能够再再孙家多待几天他就心满意足。
孙老爹叹息了一声,女儿只为李大人能够继续留下来而高兴不已,而他却是十分的担心。
私窑中都是祖辈留下来的房舍,万一它们被暴雨浇塌了,这可是一笔巨大的损失。
李大人答应能给景德镇的私窑找来生意做,可不知道能不能成功?
景德镇外,群山环绕之中有一处军营,军营之中帐篷林里,大约有**百个士兵驻扎在此。
他们每日和其他各处的明军们一样进行着刻苦的训练,唯一与众不同的地方就是每三四个月要轮换一次到附近的矿场看守矿工,监督他们工作。
这些人自认为他们是朝廷的军队,景德镇千户所的士兵。
这个信念士兵们以前从来没有怀疑过,知道上次有矿工逃跑的事情发生后,前锋营的将领毫不犹豫的下达了革杀的命令。
朝廷的正规军怎么会下达如此决绝的命令,江西山贼肆虐,离此几十里地的地方就有一股彪悍的匪徒,将军们也没有下令前去围剿过!
士兵们对自己的身份有所怀疑!
暴雨倾盆,瞬间引发了山洪,洪水奔腾而下冲向了军营中。
士兵们炸锅了!
“兄弟们快跑啊,不跑就没有命了!”。
“往东面跑,东面的山坡比较平缓,或许能够让咱们保住性命!”。
士兵们的喊声夹杂着雨声,所有士兵都听不见其他人在喊些什么,他们拼命的向东方逃散。
士兵们知道要想逃走就只能往东面跑。
西面靠近矿场,各营的首领都驻扎在那里。
即便是有天大的事情他们也不可能让士兵们向矿场方向逃逸的。
“停下,不能跑,逃兵是要被杀头的!”。千户刘风一边跟着士兵们往东面跑一边大声喊道。
各营将领也是拼命召唤自己手下的士兵,只是士兵们丝毫不为所动,根本没有人停下来。
杀头之罪又如何?若是现在士兵们不逃走,他们根本就是死路条!
一向循规蹈矩的士兵们在生死边缘竟然爆发了。
知道他们跑出山谷才听了下来。
士兵们开始讨论起以后的去处,相互一了解才知道多数都不是本地人。
他们打算雨一停下就收拾行李回家,法不责众,士兵们是在有生命危险的时候才想到逃离军营的,难道朝廷真会将他们抓过来伏法不成?
千户刘风悄悄的退出了人群消失在大雨之中,他要去的正是景德镇方向。
大雨这么大,即便是城门都开着也没有任何人经过。
刘风悄悄的进了景德镇,打听清楚以后直接进了卫家。
宁王就居住在那里,也是他要寻找的地方所在。
从卫家出来的时候,刘风手上多了一块腰牌和一匹名叫“追风”的坐骑。
这匹宝马真正的可以日行千里。
刘风骑上宝马就出了景德镇,他根本眼里根本就没有这匹良驹,拿起鞭子来拼命的抽打的。
“一定要赶到雨停之前将救兵搬过来!”。
宝马的速度很快,不到两个时辰就在泥泞的小路山,前方就是牛头山了。
江西最大的马匪就盘踞在这座山中,他们的人数大约有一千多人。
“前方何人,这里是马帮重地,还请你速速离开,否则别怪我等我客气!”。
刘飞刚到山下就被守山的马贼给拦住了。
两支羽箭射了下来,这只是警告之意,若是再不停止前行之怕就要万箭齐发。
两支羽箭不偏不倚的射在他前方三尺之地,刘风的冷汗立即就下来了。
他高声喊道:“弟兄们,别误会,我奉主上之命而来,冒昧之处还请多多包涵!”刘风里举着腰牌一步步的走到山上。
议事厅中,大当家的单独接见了刘风。
“上差,不知道您到我这里来究竟所谓何事?”。大当家一改私下里高高在上的姿态,对刘风甚是巴结。
“奉主上之命,让你带着所有的人马去剿灭一伙士兵,现在就和我走,越快越好!”。刘风来不及和大当家多言,直接向他下达了命令。
大当家还以为是遇到了强敌,当他知道自己将要去消灭的仅仅是一伙儿几百人的步兵时却有些不以为然。
“你可别大意,这次并不仅仅只是要消灭对方而已,我们的目的是不放过一个士兵!”。刘风一再强调道,若是有一个漏网之鱼,他也会坏了王爷的好事儿。
刘风手拿可以命令他的腰牌,坐下骑着宁王心爱的宝马,大当家自然不敢怠慢。
他匆匆忙忙的向手下传达了作战任务,和刘风一起启程。
大当家起初只是一个小山头上的山贼,被官军剿灭后非但没有杀他,统兵的将军还将他引见给了宁王。
活命之恩他怎能不报?
大当家这次依照刘风的命令倾巢而出就是为了兑现当初的承诺。
两个多时辰以后,他们终于到达了士兵所在的山区。
雨有点小了,士兵们正准备离开山洞却发现他们已经被包围。
就在山洞前面的空地上双方展开了一场较量。
九百不到的步兵对上一千多名骑兵,其结果是很明显的。
骑兵犹如虎入羊群一样扫荡着步兵,形势越来越危机,眼见这些人就被马贼消灭干净。
李凌派人知会了驻扎在城外的李家军,几千军队移居景德镇城门附近。
大雨停下来李凌就要离开景德镇,斥候冒雨到前面侦察,他看到了不可思议的一幕:马贼竟然在屠杀官军。
斥候毫不犹豫的回去调兵。
李家军刚到的时候官军已经所剩无几。
“杀,将这些马贼全部都杀掉!”。
李家军彻底愤怒了。何时强盗们居然这样嚣张了?
一场残酷的厮杀就此展开,一千多马贼怎么可能抵挡的了五千李家军?
自从李家军加入之后形势完全掉转过来了!马贼开始被屠杀。
这些人想要逃走却发现自己被牢牢包围。
刘风在战乱中被杀。
最后只剩下大当家和几个山贼。
“留个活口,留个活口!”。马强在外面大喊起来。
山贼和景德镇的士兵一向相安无事,这次怎么发了疯一样追杀官军。
大当家眼见许多手下都死在自己面前,他大刀一横,转眼间辟死最后几个同伴,他抹脖子自尽了。
“这。。。。。。”。马强很好奇这些马贼为何如此。
只是没了活口他也问不出任何事情,只得命令打扫战场。
大雨停止的时候李凌也到了战场,他发现战死的士兵根本就不是景德镇千户所的明军。
本书起/点首发,书名《官居超品》,书号:1002225579,请支持作者。(未完待续。)
第四百零六章私铸铜钱
南昌城外,暴雨如注。
大雨引发了山洪,洪水呼啸而过,不知道隐没了多少良田。
尤其是在群山之间,几乎找不到一处干的地方。
在群山环绕之中有一处建筑群,这里到处都是用石头砌成的房间。
房间的周围是一个个携带武器的明军。房子中却是几十个在屋子当中工作的匠人。
从山上流下的水越来越多,士兵们立即意识到有危险。
不过这些士兵没有逃走,反而是走到了石屋当中,那里有远比他们性命更加重要的东西。
“各位师傅,山洪马上就要爆发了,请你们立即离开!”。领头的军士对石屋里的工匠说道。
他们都是是南昌府最顶级的制模师,任何一人出事都是很大的损失。
其他房间里分别是造币师和手艺纯熟的铁匠。
这里分明就是一个规模不小的铜币加工场,怪不得周围会有士兵把守。
工匠们有条不紊的出了房间并将门带上,他们排成一排走上了其中一个石屋的屋顶。
这个屋顶距离地下有好几米高,而且石屋相当的牢靠,确实是躲避灾难的好地方。
“个位师傅莫怕,这里距离山口很近,所有的雨水都会很快从这里流出去的!”。士兵首领用一种很自信的语气说道。
气候如此,南昌城哪一年的夏天不下几次暴雨,他们都习惯了。
铸币场如此重要的地方怎能不防患于蔚然?
“如此就多谢谢各位军爷的保护了!”。其中一个年长的工匠出头向士兵们道谢。
工匠们此时心中也十分的后悔,早知道当初就不该因为贪图钱财而来这里做事情。
按照法规,大明朝制造铜钱的地方就只有一个,那就是远在京城的造币司。
铜钱制造出来以后被押解到各地的官方交子铺,再由钱庄或者老百姓到此兑换。
这里的造币场根本就是在制造假币,这件事情要是让朝廷知道,还有他们的命在吗?
“哼!”年长工匠知道的事情更多,其他人以为当初是自己鬼迷心窍贪财才被带到这里的。但是做为这里的最高负责人年长工匠却知道来到这里的人都是幸运的。
但凡不同意参与铸造假币的工匠都会被灭口。
既然趟了混水就应该老实的做下去,安分的拿一份高薪,若是在敢瞎折腾或者试图逃跑只有死路一条!
大雨不止,南昌城中也乱了起来。
有不少百姓的房子被水泡塌了,有些官价的仓库也进水了,被打湿了很多粮食。
虽然宁王临走的时候将府中的一切事务都托付给了海月儿,但她只不过是做做样子而已,真正管事儿的还是王府的大管家。
管家本就是宁王的智囊,他管理南昌府的事情再合适不过。
大雨一停,管家没有去慰问失去房子的百姓,也没有去视察各地的仓库,而是急匆匆的出来城。
他的目的正是位于群山之中的造币场,知道确认工匠们安然无恙才将心放了下来。
“大人,是我等的失职导致了石屋坍塌了一间,请大人责罚!”。士兵头领出言谢罪道。
修缮石屋本是他们的分内事,如今石屋倒塌正是他们的过错!
“无妨,这次雨量太大,大家都没有准备,非尔等之过,只要工匠们无事就好!”。管家轻易的就原谅了这些事情,让他们下去继续进行守卫工作。
“张头,你们这里的情形如何,造铜钱的模具可曾有改进?”。管家找了一个僻静的场所开始询问工匠的头领。
“因为事先有所准备,工匠并没有伤亡”。年长的工匠微笑着说道:“这是我们使用新模具所锻造出了的铜钱,请大人过目”。
工匠首领献媚的从身上掏出了一枚铜钱递给了管家。
管家拿到铜钱以后就楞住了,以他的眼光居然发现不了铜钱任何的缺陷。
他赶紧也从自己身上拿出一枚朝廷铸造的铜钱进行比较,刚造出来的铜钱除了比较新以外和朝廷所造的铜钱居然一模一样。
管家兴致大发,他又让工匠将模具也拿出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