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第8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要说能生,谁能比得过桂花嫂子啊,龙凤齐鸣,让你谭大哥左拥右抱,左顾右盼。”

    谭敬廷被陆昱霖说得心花怒放,一个劲地用手指指着陆昱霖:“就你伶牙俐齿。”

    “玉蓉妹子还真了不起,又要带孩子,又要去给病人治病。”桂花很是羡慕玉蓉。

    “嫂子,现在是新中国了,妇女们也都解放了,妇女能顶半边天呢,她们也一样能给社会做贡献,现在女司机,女医生,女科学家,女飞行员比比皆是,巾帼不让须眉。现在呀,不分男女,大家伙个个都在摩拳擦掌,竭尽所能为建设新中国出力呢。玉蓉自然不愿落于人后。其实,嫂子,你要是肯出来做事,也一定能闯出一番天地来。”昱霖向桂花介绍新中国的女性地位不断提升,在各行各业都卓有成就的情况。

    桂花好奇地听着这些新奇的事物,腼腆地笑了笑:“这我连想都不敢想。我一直以为女人天生就是相夫教子,伺候公婆的命。“

    “嫂子,你这个想法已经落伍了,现在讲究的是男女平等,女人不再是传宗接代的机器,不再是以前依附在男人身上的附属品了,她们也是有独立人格的社会一员。淑妍呀,现在就在妇联管妇女工作这摊事。“昱霖望着谭敬廷一眼,然后对着桂花说道:“这么说吧,嫂子,要是我谭大哥什么时候欺负你了,你一个电话打给淑妍,嫂子,你放心,有政府帮你撑腰,准保谭大哥向你低头认错,求你宽大处理。”

    “小霖子,你胡说什么呢,我现在疼你嫂子都来不及,怎么可能欺负她呢?”

    桂花望了望谭敬廷,羞涩地笑了笑:“小霖子,快动筷子吧,再不吃,菜都凉了。”

    桂花说着,给昱霖夹了块红烧鸡块:“小霖子,尝尝咱家自己养的童子鸡。”

    昱霖夹起鸡块放入口中咀嚼:“嗯,真嫩,真好吃,嫂子,谭大哥,你们也一起吃呀。你们看着我吃,我都不好意思下筷了。”

    谭敬廷和桂花相视一笑,便也开始动筷了。

    “嫂子,我敬你一杯,有你这个贤内助,谭大哥这辈子尽可以安心,放心,有享不完的福。”

    “小霖子,你的话我明白,我不会拖敬廷的后腿的,敬廷,这一杯酒算是我的送行酒,你就安心地跟小霖子去广州吧,那里才是你的用武之地,你放心,我会把念安和念慈照顾好的。“

    昱霖一听,为桂花的深明大义感到欣慰:“桂花嫂子,你放心,等谭大哥在广州安顿好了之后,我亲自来接你去广州。“

    “桂花,我,我曾经答应过你的,可是现在……“谭敬廷望着桂花,欲言又止。

    “敬廷,你不用说了,我都明白,小霖子说得对,你不能整天在这里喂猪养鸡,消磨时光,你四十岁还不到,是大有作为的时候,别因为我和孩子,耽误了你的前途。你是条龙,应该在天上飞,在海里游,而不应该在小池塘里扑腾。再说了,你有出息有能耐,念安和念慈也长脸啊。“

    谭敬廷站起身来,举起酒杯敬桂花:“桂花,我听你的,我跟小霖子去广州,念安和念慈就交给你了。“

    桂花笑着点了点头:“放心吧。“

    “放心吧,过个把月,我就让你们牛郎织女在广州相会。“昱霖也举起酒杯,敬谭敬廷夫妇。

    桂花给谭敬廷整理好行装,谭敬廷跟睡梦中的一对儿女告别后,便上了昱霖的汽车,桂花在田边目送着吉普车渐行渐远……

    昱霖任命谭敬廷为广州市公安局副局长,兼刑侦处处长,专门负责维持广州治安。

    广州市军管会接管时,广州几乎是一个饱经摧残和压榨的烂摊子。维护社会治安,在当时成为首要任务。

    在陆昱霖,谭敬廷和广大公安干警的努力下,广州市公安机关会同解放军部队和人民纠察队,马上开展了一系列工作。一九四九年十一月初,他们统一部署,一举扫荡了赌场、妓院约一百多处,在全市禁烟、禁毒、禁黄等查禁活动中,破案七百五十多宗,扫荡赌档一千多处,全市近两万妓女先后被收容或组织劳动就业。档案显示,同一时期,还收容、遣送了流民、乞丐近两千余人,一千多人被遣回原籍,四万多名国民党遗弃官兵及家属也被安置或送回原籍。

    除了治安问题,对广州而言,最重要的工作还有稳定金融,建立市场秩序,使城市走上了正规。

    解放前夕,国民经济社会满目疮痍。广州决定打响货币战争,一面突击取缔非法地下钱庄和炒买卖外币,一面采取温和策略稳定市场。

    据统计,一九四九年六月,流通于内地的港币约有六亿元,华南占百分之八十八,华东、华北占百分之十二。而华南省份中广东占百分之九十,省内分布则百分之八十在广州,港币成为主要流通货币。广州解放后,市军管会发出布告,规定“市场流通以人民币为本位币“,但一些非法地下钱庄投机倒把,扰乱金融秩序,使港币黑价暴涨。要确立人民币的统治地位,就要肃清港币。

    但因为毗邻港澳,又是重点侨乡,大多数持有港币者都是普通百姓,如果搞一刀切的话,会引起社会动荡,所以面对这个棘手的问题,市府领导特地请教了庄熙卿老先生等一些金融领域的行家里手,决定不能强行照搬北方经验,搞一刀切,而应该有个缓冲期,逐步禁用,取缔港币的流通,因此,政府允许港币暂时流通,预计到了次年,也就是一九五年初,才实行禁用并收兑港币,然后到一九五一年年初禁止持有港币。这一处理方式,在全国都是一个特例,可见广州市政府对现实有极透彻的认识。

    而公安部门在这场经济领域的整治过程中,在与地下钱庄的斗争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广州的治安初见成效,广州城又重现活力,人们的脸上又洋溢着和谐安宁的笑容。广州日益安宁的治安环境,令陆昱霖和谭敬廷二人倍感欣慰,觉得再多的辛劳和付出都是值得的。

    广州,这座有着两千两百多年悠久历史的文化名城。二千多年来一直都是华南地区的政治、经济与文化的中心。从秦朝开始,广州一直是郡治、州治、府治的行政中心。广州秦汉时就是繁荣都会,汉唐以来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港,也是中国最早对外开放且从未关闭过的通商口岸。

    广州也是中国近代和现代革命的策源地。著名的三元里抗英斗争、黄花岗民主革命战役、广州公社起义均发生在广州。孙中山在广州创办了黄埔军校,曾经三次建立了政权。***在这里创办的农民运动讲习所,培养了大批革命骨干力量。张太雷、叶挺、叶剑英等在这里领导了轰轰烈烈的广州起义。鲁迅、郭沫若、郁达夫等也曾来广州传播先进文化,这里是近代中国历史的一个缩影,一个世界了解中国的窗口。

    尽管广州这座古城也经历了血雨腥风,但依旧难以改变她美丽的容颜,而守护她,妆扮她的正是千千万万勤劳,智慧,英勇的广州人民。

    经过一段时间的整治,广州城已经呈现安乐祥和的景象,昱霖的工作也已经步入了正轨,有条不紊地推进着。

    由于一直忙于工作,所以昱霖很少有时间陪伴孩子们,现在可以稍微轻松一下了,趁着大好春光,昱霖决定跟孩子们一起享受一番大自然的美景。

    春光明媚,清风拂面,昱霖带着玉蓉和孩子们一起去来白云山踏青。白云山自古就有“羊城第一秀“之称,峰峦重叠,溪涧纵横,登高可俯览全市,遥望珠江。

    孩子们在山林之间尽情地玩耍,享受着大自然的美景。

    站在白云山巅,昱霖搂着玉蓉,一轮红日映红了山野河川,也映红了他俩的脸庞。昱霖望着这一幅壮丽山河图,心潮澎湃:

    残阳如血,青山依旧,斗转星移,日升日落,风云变幻,沧海桑田。而千百年来,人心思变,改朝换代,浮浮沉沉,起起落落。是非成败,兴亡盛衰,都如灰飞烟灭;爱恨情仇,荣辱得失,也似过眼云烟,而不变的依旧是家国情怀,是人心向背。在历史长河中,在苍茫大地上,古往今来一直不断上演着一幕幕生生死死,聚散离合!

    风起云涌的时代浪潮中,新旧交替,潮起潮落,这是谁都无法阻挡的历史潮流!

第二百三十章 尾声

    2015年9月3日,这一天是抗战胜利七十周年的纪念日。

    七十年前,也就是1945年9月2日,日本向盟军的投降仪式在东京湾密苏里号的军舰上举行,在包括中国在内的九个受降国代表的注视下,日本在投降书上签字,这是中国近代以来反侵略历史上第一次全面胜利,也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之后每年的9月3日被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

    而在七十年后的这一天,我们用大阅兵的方式来纪念这场伟大的胜利。

    气势磅礴的胜利大阅兵拉开了序幕,七十年前的苦难辉煌,中华民族的胜利荣光,在**广场倾情绽放。这是以史为鉴、守护和平、面向未来的国家庆典。

    2015年9月3日上午,**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在**城楼发表重要讲话并乘车检阅受阅徒步方队和装备方队。

    一个耄耋老人坐在五十英寸的液晶电视机前,正在观看“九三”大阅兵电视实况转播,电视机里传来主持人激昂高亢的解说词:

    此刻,北京东长安街上,三军列阵,铁甲傲立。华北地区八个军用机场,一架架战鹰振翅待飞……

    穿云破雾,战机轰鸣。二十六架直升机和七架教练机组成的空中护旗方队超低空掠过。碧空如洗的**上空,战鹰护卫着国旗军旗飞扬,直升机呈“70”字样编队翱翔。七道彩烟像七支如椽巨笔将岁月的沧桑、胜利的不朽大写在天空。

    胜利不朽,是因其凝聚起的万众一心精神始终激荡在神州大地。硝烟虽已远去,血与火铸就的悲壮历史却有着史诗般回响。当三百余名抗战老战士、抗日英烈子女和抗战支前模范代表,在国宾护卫队的护卫下,乘敞篷车徐徐驶来,掌声响彻**广场。“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四万万众,坚决抵抗”,面对强敌,七十多年前英雄们舍生忘死、共赴国难的壮举今天化作了胜利的彩虹。他们是民族的脊梁,胜利的见证。虽然皱纹满面、白发苍苍,但胜利的豪情依然洋溢在每一位老人的脸上。

    当主持人介绍老兵方阵时,老人睁大了双眼,眼里默默地滚落出几滴热泪,当看到那些胸前佩戴着一枚枚勋章的老兵经过主席台的时候,也情不自禁抖抖索索地从轮椅上站起身来,颤颤巍巍地举起右手,向他们致敬。

    老人的双唇微微颤抖着,可以看出此刻的她心潮澎湃,难以平复。也许此刻她的脑海里涌现出过往的一幕幕,那些让她此生难以忘怀的人,难以忘怀的事。

    “啊呀,奶奶,你怎么站起来了?”一个二十多岁的小保姆见老人站在电视机前,连忙跑过来搀扶:“奶奶,医生不是告诉过你,你的腿脚不灵便,不能久站,一定要当心,要是摔一跤,那可不是闹着玩的。”

    “知道了,丫头,别咋咋呼呼的,我没事。我只是看见了这些老英雄,心里难免就会激动起来。”老人在小保姆的搀扶下,慢慢地坐到了轮椅上。

    “我知道,奶奶,您年轻时也是个女英雄。”小保姆仰慕地望着老人。

    老人摇了摇头,摆了摆手:“我可算不上,算不上。那些身经百战的老战士才是真正的英雄。”

    “奶奶,您太谦虚了,您可是我们市里挂了名的抗战英雄,要不是您腿脚不便啊,今天您也一定上电视。”

    老人淡淡地笑了笑。

    一阵敲门声传来,小保姆马上走过去开门,进来了一大拨人,瞬间把这屋子塞得满满的,这其中有戴着红领巾的孩子和老师,还有一些扛着机器,拿着设备的工作人员。

    老人顿时没了主张,呆呆地望着这些来人,有个中年人走到老人面前,半蹲着身子大声向她自我介绍:“奶奶,我们是电视台的,我是节目组的导演。前些日子跟您联系过的,您还记得吧?“

    “哦,好像有这回事。”老人用手指了指耳朵上的助听器:“你小声点,我听得见。“

    “好好好,没想到老奶奶这么大年纪了,还这么耳聪目明,头脑清晰。”中年人笑了笑,声音减轻了些:“奶奶,今天是抗战胜利七十周年的大日子,我们知道您是一位抗战老兵,是个老英雄,所以,我们特地过来采访您。

    “英雄谈不上,只不过那时我们绝大多数中国人都不愿意当亡国奴,所以大伙众志成城,想方设法,明里暗里跟日本人斗。”

    “奶奶,您太谦虚了,我记得你几年前去我们学校给孩子们作报告,给孩子们讲过不少真实的抗日故事,我们知道您以前是东江游击队队员,那时您和您的战友们一起在宝安,惠阳一带抗击日本鬼子。把日寇打得落花流水,真是大快人心啊!”那位老师对老人传奇的生平事迹充满了崇敬。

    “奶奶,所以,我们今天来,就是想要请您再给我们讲讲以前抗战的事情。”导演望着老人,笑容可掬:“我们电视台还打算把你们这些幸存的抗日老英雄的英勇事迹做成一个专辑,作为抗战资料永久保存,让后世子孙永远铭记这些英雄。这是一件功在千秋的大好事,奶奶。”

    老人听了十分高兴,不断点头:“好啊,好啊,我们的子孙后代是应该牢记那些为了国家,民族不惜牺牲的英雄们。我很久没有跟别人讲这些故事了,你们想听啊,我就给你们讲讲。“

    老人兴致特浓:”这事啊……“

    “等等,奶奶,您等一等啊!“

    中年人打断了了老人,马上开始指挥起来:“机位放这儿,灯光放那儿,来,老师和孩子们围在奶奶身边。“

    “好,准备开机。“

    那个戴红领巾的男孩开始依偎在奶奶的膝下,抬着头,深情地说道:“奶奶,您给我们讲一讲当年您是怎样走上革命道路的?“

    老人摸着孩子的头,悠悠道来:“那还得从我当小姑娘时说起,那时我还是个丫鬟,老爷,太太,少爷和我们一些下人一起住在广州的一幢小洋楼里。有一天,少爷教我骑自行车……“

    (完)

关于完本

    完本了,完本了,完本了,重要的事情说三遍,打完最后一个标点符号,我如释重负。

    自2017年7月21日在起点上传《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第一章开始算起,已经一百一十一天了,而在这之前,我已经默默地写了三个多月,四十多万字。在上架后的百余天里,鄙人日日勤更不辍,勤写不休,勤修不断,我一日二更,每更三千余字,一日约六七千字,有读者催更,最好一日五更,不是我不愿意,是我想让自己的作品更完美些,所以,有时需要对前面的章节进行修改补漏,怕万一发出去的章节有很大漏洞就贻笑大方了。每次发稿前我都要再检查一遍,包括错别字,标点。所以我觉得写书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真的很累,但也很享受笔下人物给我带来的快乐和满足。

    故事始于1930年,止于1950年,这二十年的风风雨雨在我前前后后历经半年的时间里,近八十万字的描述下终于要落下帷幕了,感谢那些追更,催更的读者,作品已完本,够肥,宰吧。

    从当初的一个闪念,一丝灵感发展到今天近八十万字的作品,我必须给自己点个赞,我是个比较懒散的人,能让我这么长时间坚持做一件事情,实属不易,这似乎挖掘了我身上还存有的“毅力”这一潜质。这期间我孤军奋战,夜以继日,寝食难安,构思设计,查阅资料,补漏填坑,目的就是为了能描绘出一群令我满意的人物。但我想绝大部分作者也如是创作自己笔下的人物,所以也就不足为奇,不值得炫耀,叹苦经了。

    能让我坚持这么久,我想这主要归功于我对书中人物的这股热情,因为写的是谍战文,所以,逻辑思维的严密性是很关键的,而对于细节的把握,人物性格的塑造,故事情节发展的脉络,历史事件如何融合也是非常考验脑力的。我努力想要做到合情合理,但我深知自己才疏学浅,错漏之处一定不少,所以还望读者能给予宽容和善意的批评指正。

    当初签约时,编辑告诉我在起点六十万字才是长篇小说的下限,我着实吓了一跳,然后进入起点网站,看见各路大神的字数,更是被吓得不轻,少则一二百万,多则六七百万,甚至**百万,一两千万字也不在少数。妈妈咪呀!想当初那些蜚声文坛的中外作家有多少人穷尽一生,著作等身也没有达到这样的字数,而当代网文,一部作品就如此厚重,怎不让人惊掉下巴?这是怎样的一种坚持?这是一种要把椅子坐穿,把屁股磨平,把颈椎折断,把脑汁绞干,把手指蜕掉几层皮的坚持不懈,在我看来,这是另一种形式的熬刑。除了佩服,还是佩服!

    说实话,我坚持不了这么久,肚子里的墨水也没有这么多,犹如山泉一般永不枯竭。但好在我没有太监,自己辛辛苦苦写成的作品怎么能轻易地让她付之东流呢,况且我写的是谍战文,是讴歌英雄的作品,我可不愿让我笔下的英雄人物就此夭折。所以,尽管有时因为情节设计,人物塑造等方面令我才思枯竭,但我坚持写完,按照我自己的思路完成,也许会不尽如人意,不过孰优孰劣待读者评判。

    谍战,这一题材,按照我的理解,应该是内容紧凑,情节紧张,紧要关头让人神经紧绷,如果拖泥带水的话,那种紧张度就被稀释了,所以,这部作品应该说并没有多少水货,情节还是很连贯的,为的是能让读者看书时有一种一气呵成,酣畅淋漓的感觉。当然如此一来,水文少了,在字数上就吃亏了,不过我依然秉承着有话则长,无话则短,废话少说的原则。

    有读者好奇书中有几个女主?其实这本书中的女主应该是三位,玉蓉,淑娴和淑妍都是女主,玉蓉是男主陆昱霖家的丫鬟,当初在广州发生的一些故事主要围绕着昱霖和玉蓉这对主仆进行的;但到了上海之后,故事便开始由昱霖和他的妻子淑娴承接下去了,直至后来淑娴牺牲之后,淑妍李代桃僵接替淑娴,又发生了之后的一些故事。

    这样的安排,是不是意味着太偏爱男主了?确实如此,陆昱霖是我笔下着墨最多的人物,可以说是个比较理想化的人物。我们小时候读的小说所描绘的英雄人物几乎千篇一律是高大全式的,完美的近乎是神,但后来创作出来的英雄人物都会有不少缺陷,有的甚至是人格上的缺陷,只是歪打正着变成了英雄,鄙人之见,这两类英雄人物都不是我心目中真正的英雄。

    英雄之所以能成为英雄,他身上一定有常人不具备的,异乎寻常的品质,比如说坚持不懈的韧性,比如说坚守信念的执着,比如说悲天悯人的情怀,比如说百折不挠的精神,这不是一个街头混混,一个痞子能做到的。而若是这个英雄人物在道德品质上有严重缺陷的话,这无论如何是无法得到众人的认可,我想大众对于英雄还是有其道德尺度的。

    我笔下的陆昱霖,这位英雄人物几近没有缺点,起码在人格上是比较完美的,如果说有,那也只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缺点,比如有点爱逞能,爱吹牛,爱醉酒,但那是微不足道的毛病。有时也比较感性,甚至任性,或者说是有些意气用事,当然这会对他的这个身份有所影响,因为一个出色的特工应该是很理性的人,也是一个相对来说冷酷的人,但我塑造的这位特工却是一个情感丰富的人,重情重义,他之所以成为特工是当时的时代背景所迫才走上了这条艰险之路,同时这也是他从一个热血青年蜕变为一名优秀特工的成长之路。

    当然我的男主并非神人,有些时候也有思虑不周之处,我觉得但凡是人,都会有错漏之处,要是事事都神机妙算,件件均料事如神,那他就不是一个凡人了,而我笔下的男主是个食人间烟火的凡人,没有特异功能,他是一步步在烽火岁月中成长起来的。他出生富裕之家,家中独子,英俊潇洒,博学多才,父母呵护,婚姻美满,孩子可爱,似乎拥有一个完美的人生。然而山河破碎之时,他毅然放弃优渥的生活,投身抗战,这种勇气和精神是值得景仰的,而之后家破人亡的的变故和个人命运的坎坷,这种前后的对比除了令人心碎之外,更让人对那些英雄肃然起敬,同时也会使人明白家与国之间的命运是休戚相关的,国破则家亡这个浅显的道理。

    我曾经在龙华烈士陵园,雨花台烈士陵园,歌乐山烈士陵园,黄花岗七十二烈士陵园等处驻足仰视过那里的英魂,许多烈士其实出生都是富庶之家,但他们毅然与家庭决裂,为了心中的理想而投身革命,置生死与度外。按现在某些人的观点,这么好的日子不过,非要去折腾,到头来还命丧黄泉,似乎觉得不值得。真的不值得吗?在我看来,他们就是夸父,为了追寻理想,信仰,不屈不饶,也正是因为在这一群有学识,有胆识的人带领下,才有了这翻天覆地的变化,社会的变革决不是纸上谈兵,而是经过血与火的洗礼换来的,而这些人无疑是革命军中马前卒。

    所以,在人物设定上,男主人公也是不断成长过程中,经过血与火,生与死的考验,渐渐成为一名坚定的**人,优秀的谍报人员。同时,我在这部作品中,凸显家风潜移默化的作用,一个良好的家风的传承,会让他的子孙有一种不辱祖先,光宗耀祖的朴实思想,而这一思想能成为他百折不挠的原动力。

    谭敬廷这个人物也是我用心去塑造的,他是个寡言高冷的人,但内心重情重义,他追求理想,摆脱旧式婚姻对他的束缚,去黄埔军校求学,结识了陆昱霖,二人情深义重,起初谭敬廷在战场上英勇抗敌,无论是淞沪之战,还是台儿庄之战,或是昆仑关之战,谭敬廷骁勇善战,舍生忘死。但后来到了重庆官场,受周围环境影响,从最初的格格不入到之后的同流合污,从追求理想信念,到追求名利权势,直至最后的幡然醒悟,从善如流,这个人物命运起伏较大,性格也比较复杂。同时,从他对待身边女性的态度来看,谭敬廷称得上是个正人君子,所以我想这个人物应该能够得到读者的怜爱。

    再说说朱弘达这个人物,他是淑娴的大学同学,原本是个热血青年,后参加军统,曾经为抗战也出过力,流过血,但这个人名利心较重,善于笼络人心,而且官运亨通,一路顺风顺水,也许正因为太过顺利了,所以有些忘乎所以,自从他把自己大学时暗恋的对象许淑娴纳入军统之后,命运开始渐渐转折了。这个人身上有对爱情的向往,懂得怜香惜玉,但也有凶残,奸诈的一面。这个人物会让读者感到爱恨交加。

    许淑妍和许淑娴是孪生姐妹,这样的设定是为了后面的李代桃僵做铺垫,姐妹俩性格各有千秋:姐姐果敢,泼辣;妹妹则温婉,贤淑,是不是让人想起《野火春风斗古城》中的金环和银环?哈哈,性格有些类似,但故事绝不雷同。从许氏姐妹身上,可以让我们了解到当年的知识女性在国破家亡之时也能挺身而出,巾帼不让须眉,姐妹俩不仅是真善美的化身,同时也兼具大气,无畏和坚强的品质,这是我心目中完美女性的形象。

    玉蓉这个人物一开始一定会让读者觉得蛮可爱的,她出场时才年方十四五岁,虽然只是一个仆人而已,但性格乖张任性,伶牙俐齿。不过这个有些刁蛮的丫头却成为陆昱霖的左膀右臂。而她的情感方面也是一波几折,从小她就暗恋昱霖少爷,但因为身份的缘故,只能把这份感情深埋心中,在昱霖和淑娴结婚之后,她还是痴痴地守望这份感情,直至陆府发生变故,陆太太临终之时把孙儿托付给玉蓉,并让玉蓉与昱霆少爷成亲,玉蓉才收起对昱霖的痴情,转而移情于昱霆,昱霆对玉蓉的宠溺和爱怜让玉蓉刻骨铭心,但是昱霆的去世让玉蓉失去了依赖,在为亡夫报仇之后,她把全部心血都花在养育自己与昱霆的女儿咏儿和昱霖和淑娴的儿女鸣儿和喻儿身上,成为一位名副其实的慈母。但在淑娴牺牲之后,在淑妍的撮合之下,昱霖和玉蓉又燃起爱情的火苗,在昱霖被捕之后,即将被押赴刑场处决之际,玉蓉毅然决然与昱霖在狱中成亲。这是一个爱憎分明且忠肝义胆的女子。相信读者会感受到作者对玉蓉这个人物的偏爱。

    除此之外,陆父的傲骨,陆母的慈善,昱霆的淡然,黄大夫的仁义,桂花的隐忍,虎仔的憨厚,胜男的顽劣,马克的良善,林教官的威严,来福的傻气,山田的残暴,渡边的狡诈……这些人物希望在我笔下能被塑造得形象丰满。

    除了这些主要人物之外,书中还涉及到一些小人物,比如在上海这个弄堂文化的背景中,就刻画了八面玲珑的房东杜太太,爱管闲事的娘姨薛太太,头脑活络的工人阿荣,千娇百媚的舞女婷婷,精明能干的水果摊老板娘叶太太,精打细算的烟纸店肖老板等人物形象。

    我希望我作品中的人物都是有个性的立体化的形象,我希望我的努力能让读者满意。

    本作品还有一大特点就是用沪语进行写作,目的就是想让人物更加融于环境中,更加凸显人物性格,虽然这一尝试不知是不是阻碍了读者看书的热忱,但作为本书的一大特色,也算是尝试,就算失败了又有何妨?

    本书中有许多历史事件贯穿在这二十年中,从一二八淞沪之战,台儿庄之战这些重点描述的战争之外,还有诸如《江声日报》主笔刘煜生因“蓄意煽起阶级斗争,鼓动红色恐怖“等罪名被当局执行枪决的事件;日寇在广州对贫民实施的秘密细菌实验;在香港沦为孤岛之后,东江纵队对爱国人士的大营救;蒋介石推行的新生活运动;上海解放;广州解放等真实的历史事件,把这些历史事件与小说情节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这样能让读者有更强烈的代入感。有一种穿越到那个烽火岁月的身临其境的感受。当然这样写,会增加不少难度,既要有历史的真实感,又让虚拟的人物有血有肉,所以有时会顾此失彼,不到之处敬请谅解。

    有读者说,这本小说写得太悲催了,身边的人一个个地死去,看得心情压抑,诚然,作为以抗战为背景的小说,不可能是轻松的,嬉笑的,恶搞的,那一定是严肃的,悲戚的,沉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