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锦衣当国-第25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蛭卸员菹碌闹倚模蛭肴谜獯竺鞅苯剑扇绱瞬晃飞赖娜チ耍乩粗笕从腥苏獍愕奈勖铮羰墙棵且虼撕模煜氯丝吹剑窈笥只崛绾危俊�

万历皇帝沉吟着点头,王通语气渐渐激昂,开口说道:

“陛下,何人为陛下开疆拓土,何人为陛下保家卫国,何人护得陛下不被奸邪侵害,陛下,是武人啊!!武人们为陛下持刀剑厮杀拼命的时候,这些读书人又在何处,难不成手持笔墨杀敌!?”

“……不能让他们这般肆意造谣,任意污蔑,这么多年,对他们的确是太过放纵了……”

万历皇帝缓缓说道,身后张诚身体一震,愕然的看着前面,万历皇帝这话,等于是对大明自英宗朝至今国策的一个颠覆,他下意识的抬头打量四周,没有旁人,这话如果传开,真不知道会惹出多大的风波来。

“陛下,辽镇总兵李成梁多年宿将,此次大军出动,必然有了大胜的把握,这次出动,自然有和北征大军别苗头的意思,但陛下想过没有,为何从前没有这般动作,难道不是这李总兵担心文臣们的言语吗?”

光说自家说服力不强,但要是点出其他的例子,那就有震撼人心的效果了,万历皇帝的动作停住,凝神沉思。

偏殿中安静了下来。

七百九十七

“不能让朕的忠勇之士流血又伤心,王通,你做的无错。”

偏殿中安静了会,万历皇帝缓声说道,大军大胜归来之后,京师中谣言泛起,传言纷纷,一直到王通下手抓人警告结束,整个这个事件,万历皇帝一直觉得是王通的事情。

开始时,是猜测王通心怀不轨,后来则是王通下手惩治这些造谣的混账,但刚才这一番解释,却让万历皇帝明白过来,文臣们不愿意见到的不光是王通立功,不光是武人们取得功业。

这些打着圣贤大义、耿耿忠心等名目所进行的举动,真正要指向的是自己,皇帝做的决断对的越多,成功的越多,说话就越有底气,就越可以有自己的意见。

这样下去,朝中各个衙门的大小文臣对政务的掌握就要变弱,天子不用听取他们的建议,不需要他们的帮助就能建立大功业,那这些文臣存在的价值也就越发的虚无,这是天下间的文官都不愿意见到的。

所以他们要拼命的否定和抹黑王通在北疆取得的胜利,这也是否定万历皇帝做出这次决断的意义。

让天子知道自己做出的决断是错误的,是对江山社稷没有好处的,听从内官和武将的意见是没有好结果的,但这次的胜利是这般的辉煌,大到他们没有办法从正式的程序中来否认,只能走歪门邪道了。

先前申时行面前万历皇帝痛陈利害,之所以能说动皇帝,就是因为让万历皇帝意识到了他的位置会有动摇的可能,江山社稷都有可能不稳。

再亲近的朋友,再亲近的亲人,甚至是兄弟母子,关系到皇位和这个天下的时候,那是一分都不能让的。

但现在王通让万历皇帝同样意识到,文臣们所作的同样是威胁皇权的勾当,他们不愿意天子有太大的权威,不愿意让皇帝有太多的功业,他们甚至不愿意让皇帝有太多亲近的,有能力的亲信。

文臣们所想的,皇帝要治理这个天下,只能依靠文臣们,听取文臣们的建议,依靠一级级的文官们来治国。

这种形态,看似是万历皇帝高高在上,一级级的文官依照品级从中枢到地方,管理这个大明帝国,可这样的形态,万历皇帝仅仅是是个虚位而已,大明真正的主人并不是他,而是这些文官和士子们。

“皇祖那时候,先是夏言,然后是严嵩,后来又是徐阶,从未让一人独掌朝政,父皇那时候,徐阶、高拱和张居正也没有一人掌握朝政的情况,反倒是朕登基之后,让张居正专权了十年。”

万历皇帝喃喃说道,张诚只是看着王通,他对王通说的话有些懂,可又觉得有些糊涂,王通则是盯着万历皇帝,万历皇帝被王通方才所说的话引动了思绪。

“朕后来也自省过,不知制衡之道,导致张居正专权,张四维本来也有这等专权之势,幸得他丁忧回乡,等接下来,申时行为首辅,内阁六部其余诸人,皆是张四维一党,让他们彼此相制,朕居中掌控。”

说到这里,万历皇帝顿了顿,回头看了眼张诚,摇头笑着说道:

“让文臣制文臣,归根到底还是文臣,这次王通你大胜归来,严清安排人上疏,安排人造谣,申时行则是来见朕,归根到底还是一体啊!”

万历皇帝从座位上站起,有些感慨的说道:

“朕何等人,从小锦衣玉食,为皇孙,为太子,然后登基为帝,一步步都是顺风顺水,那里比得上皇祖雄才大略,登基时就要和杨廷和一干人相斗,可皇祖那般伟略,依旧要以文臣制文臣,朕今日却不同,朕要做一桩前所未有的大事,朕要改改这么多年的规矩,忠心于朕,真心为这个江山社稷好的,朕就要留他,朕就要给他荣华富贵,为了自家的权势地位打算,不管这天下社稷,整日里拿着圣贤道理糊弄人的,朕就要让他走,不要耗费禄米。”

声音渐渐高昂,说到这里,万历皇帝看着王通说道:

“当年皇祖为什么能让文臣相制,超然其上,那是因为有陆炳,今日朕为什么敢改这个规矩,就是因为有你,王通!”

王通连忙站起,还没等说话,万历皇帝上前拍了拍王通的肩膀,开口说道:

“污蔑有功之臣,此风绝不可长,王通你放手去查,有什么事情,朕给你做主!!”

“多谢陛下隆恩,臣一定……”

“万岁爷,万岁爷,奴婢……”

王通的话还没说完,张诚急忙出声打断了,万历皇帝皱眉回头,张诚连忙低头赔罪,但依旧急忙说道:

“万岁爷,此事太容易引出株连,到时朝野内外必然是喧哗一片,恐怕难以收场啊!”

“这等事他们都要喧哗吵闹,若是朕的将士被这谣言弄的喧哗起来,那才是真正难以收场,到时候又是怎么做”

万历皇帝回头厉声说道,张诚连忙跪下,万历皇帝也觉得自己语气有些重,开口说道:

“张伴伴起来吧,你又没什么错处,外面闹腾的这么厉害,也要敲打敲打才是。”

殿中的气氛此时有些尴尬,话既然说到了这个地步,王通已经达到了自己的目的,万历皇帝的思路也是打开。

接下来却是扯了几句闲话,说说大军入城,还有战利品的分配等等,说起这个,殿里方才还有些紧张尴尬的气氛却消散了不少。

几百万两银子的入库,还有今后每年归化城产生的大批收入,都会让宫中的用度富裕起来,王通还谈到了既然让商人们有轻重火器,在草原上保护自己,他们有了这等利器之后,也会对边镇之地有潜在的危险。

为了能让九边之地对这样的危险有足够快速的反应,能够及时的进行镇压,应该有一支三千人到五千人左右的骑兵,这支骑兵的装备除了骑兵该有的之外,然后还要装备足够的火器。

这样的骑兵,需要近万匹马,此外鞍辔和武器,以及平日里的维护都要花费很大的人力和钱财,要放在去年,兵部和户部会为这个提议骂娘,但今年取得了归化城这个胜利之后,财政大大的宽裕,马匹更是不成问题。

但有了这个快速反应的骑兵部队,大同和榆林两个边镇还是否有必要设置,就值得商榷了,因为将大军放置在归化城这个点上,对草原河套一带就从原来的被动守御,变成了主动进攻,大明取得了形胜之地。

不过这些都是闲谈,说了几句之后,王通就准备告辞了,还没等王通开口,被这个快速反应骑兵部队提起兴趣的万历皇帝笑着拍了拍自己的额头说道:

“谈了这么多,却忘了召你来的正事,就是昨日,骆思恭上了告病辞官的奏疏,朕已经准了,他本就是个过渡的人物,王通,朕当年答应你做锦衣卫都指挥使,却被张四维阻挠,今日也算朕说到做到,明日就派人去锦衣卫那边宣旨,你现在就是锦衣卫都指挥使了!”

王通少不得起身下跪谢恩,万历皇帝笑着摆摆手,开口说道:

“起来吧,这个职位并不是因为你的战功,这本就是朕答应你的,军功这块,你这功绩,封个国公也是有的,不过日子还久,这次给你定的爵位是封侯,名号已经定下,定北侯,这也和你的功绩相关。”

说到这里,万历皇帝笑了笑,又说道:

“赏赐这块,你自己看着办,到时候给朕报上个数目来,朕准了就是。”

……

有些密谈是不会让赵金亮参与的,这样的场合下,赵金亮一般都是在殿门外等候,王通从殿中辞别出来的时候,正好是碰上。

太阳西沉,已经被周围的城墙遮蔽,赵金亮刚要问候,王通笑着低声说道:

“小亮,你让人捎话给邹义,让他快些来找我,我有事要说!”

在宫中各个衙门传话,王通也只能让赵金亮帮忙,赵金亮愣了愣,王通已经在宦官的引领下向外走去。

距离宫门还有段距离,邹义却是坐着软轿赶了上来,这也是宫内太监的特权之一,邹义下了软轿,给王通带路的宦官自觉的离远了些,王通简单的将宫中的谈话说了一下内容,还没等邹义反应,王通就开口说道:

“先不必问我,我先问你,我对陛下所说的,张公公该以为我是江彬、钱宁之流的奸臣了吧!”

听到王通所说,邹义沉吟了会,苦笑着说道:

“要是真和王兄弟你说的那样,恐怕在义父大人心中,你连这两人都是不如了……”

王通摇头走了几步,肃声开口说道:

“去和张公公说,自武宗皇帝之后,因为刘瑾和八虎,此后三代皇帝都是对内廷严加约束,只知外朝,不知内廷的局面已经快有百年,现在阴差阳错,有这样的大好机会,难道张公公就不想把握住吗?”

七百九十八

大明政坛的格局,有文人和武人之间的平衡,有内廷和外朝的平衡,在英宗的土木堡之变,数万勋贵武臣以及他们的亲信兵将覆灭之后,文人和武人之间已经没什么平衡可言,武人不过是供内官和文臣驱策的一条狗。

自有明以来,皇帝之中,只有太祖朱元璋和成祖朱棣能够完全的掌控政权,那也是建立在不住的杀人的威慑之上,其余时候,特别是英宗之后,都是内官和外臣的脚力,天子居中平衡。

但更多数的时候,是天子为一方所制,而且一方专权太久,下一任天子就会有所调整,可结果往往是又让另外一方专权。

英宗登基之时,有三杨执政,号称是贤明,但之后就是大太监王振专权;弘治时候号称是众正盈朝,然后就是武宗正德的刘瑾和八虎,所谓阉党为乱;再之后就是嘉靖年,朝野只知有首辅,不知司礼监掌印。

自杨廷和到张璁,自夏言到严嵩,然后是徐阶,隆庆年这格局依旧没有改变,徐阶去,高拱来,万历登基至今,大家自然心中有数,大太监冯保权倾朝野,但天下人只知张居正,接下来张四维和申时行为首辅的时间虽短,可外臣独大,内监无名的局面依旧是如此。

问天下士人,谁为司礼监掌印太监,能答出来的少之又少,宦官们的权责几乎不出宫禁,内廷十二监四司八局二十四衙门,权力都是在收缩。

王通边走边说,邹义跟着,说完这句话,邹义下意识的想要接话,但立刻是愣住,脚步也停了下来。

宫中办差的讲究多,王大人和邹公公在那里密谈,随从引路的人都不敢距离太近,邹义这一停下,一干人都是停下。

王通倒是向前走了几步,才发现邹义停住,回头一看,发现邹义满脸都是愕然之色,看到王通回望,邹义晃晃头,连忙快走了几步跟上,低声说道:

“匪夷所思,匪夷所思,为兄实在是想不到这等话会是兄弟你说出来的。”

“我从南街一个校尉到如今的地位,邹大哥和各位公公出力都是不少,我想出这个有什么不妥?”

“兄弟你做事虽然天马行空,可究根底来看,毕竟还是忠君为国,你可知道,方才兄弟你说的这番话要是传到外面去,天下间的读书人都恨不得吃你的肉,喝你的血,莫说是宫外的读书人,就连宫内都有人要恨你入骨?”

两人对谈几句,说到这里,王通倒是有些惊讶,开口问道:

“方才这提议明明是对宫内好,怎么宫内还有人这么想,邹大哥,方才我的提议,说不说在你,你也不必为难。”

“自然要说,兄弟你做事虽然让人摸不清脉络,可做不成的却没有,你说这宫内的人为什么要反对,读书读糊涂了,忘了自己是什么人的,可当真不少。”

……

王通来到锦衣卫值房的时候,发现情形和刚回来那日又是不同,那一日众人敬而远之的态度,今日则是诚惶诚恐。

走在值房的回廊之中,凡是视线所及之处,无人敢走动,都是垂手立在两旁,王通走过,则是恭恭敬敬的问好请安,校尉力士如此,小旗如此,总旗如此,百户如此,千户也如此,一位指挥同知,两位指挥佥事只出现了一位,指挥佥事杨占也是如此。

进入自己值房那个院子之后,指挥佥事杨占居然跪在了那里,恭敬无比的说道:

“王大人,武清侯府那边送来了二十一人,都是各个产业手脚不干净被抓到的,在府中就用了刑,送到咱们衙门的时候还活着。”

指挥佥事见指挥同知,熟悉的抱拳,不熟悉的点头,要是有矛盾,理会都不理会也可以,断没有跪的道理。

王通也不没有和杨占客气,只是开口说道:

“应该挺不住伤都死了吧,等下会有人过去验明正身,要是不对,少不得要去侯爷府上去抓!”

杨占听的身子一颤,连忙说道:

“请大人放心,武清侯府这次绝没有什么隐瞒取巧的地方。”

王通点点头,冷声开口说道:

“杨大人,你出身何处我知道,不过你在这个位置上,就把该做的本分做到了!”

说完转身进了屋子,杨占一直是在后面跪着,等王通进了值房才起身,他出身武清侯府,自然知道武清侯那边收到了什么样的训斥,也知道王通接下来会是什么地位了。

……

“武清侯府那边送来的尸首找人验看过了,的确是他们府上派出去的那几个,有三个人实际上不在大人点名的范围内,也是药死了送来。”

在值房之中,杨思尘开口禀报说道,王通正在看其他的案卷,此时却抬头笑着说道:

“没想到戏院还能赚钱,这一间戏院居然和开个铺面赚的差不多。”

“大人出去半年,这半年戏院可是在京师风行,天津卫那边也开设了三间,且不说看戏的人多,那些豪门养的戏班子,若是没在戏院演过,就会被讥刺为闭门造车,没有拿出来的本钱,有几家索性将戏班放在剧院之中,还有不少喜好此事的士人,主动写戏给剧院看,若是好评如潮,也能扬名,青楼名妓更是以能在戏院登台为身价证明,大人,学生觉得,剧院戏曲经此大兴,百年之后未必亚于这诗词歌赋,大人单依靠此事,也能史书留名。”

一种新的文化娱乐形式,由王通推行并且大兴,这的确可以在文化史上留名,王通当时做这件事,想的也没这么复杂,不过是想要给锦衣卫多一个宣传的手段。

但杨思尘这般说,的确让人发自心底的高兴,王通心中愉快,杨思尘又是开口问道:

“大人,武清侯做事颇为规矩谨慎,怎么这次却这般失措,用糊涂二字来说都算是夸奖了,真是让人不解?”

“有什么不解的,财帛动人心,天津卫那边金山银海,钱财汇聚怕是大明之冠,这么一笔大财在那边本来就要拿到手了,谁想到我得胜而归,到手的东西又是飞走,心中定然怨愤十足,做出些事情来泄愤,这也是有的。”

杨思尘点点头,王通又是继续说道:

“宫中也有些消息传出来,有些糊涂账估计也是算在我头上,这武清侯这么做,一来是要泄愤,二来怕是要给谁看看。”

有几句话点到即可,权谋之事,要考虑太多方方面面,大内之事,即便是自家人也还是少说为妙。

杨思尘捧着一叠文卷出去,不多时回来,看到王通在那里正出神的想什么,看到杨思尘进来,王通回过神开口问道:

“杨先生,你觉得宫内的宦官做事办差比外面这些文官做事办差如何?”

杨思尘愣了愣,随即自失的笑道:

“学生虽然是个文人,还有个举人功名,不过跟着大人办差也快有五年,所见所闻不少,宫内的宦官做事,可要比外面这些读书人可靠太多。”

“怎么讲?”

“宫内的宦官从入宫时起到出来办差,都是一步步看做事的能耐选拔,就算是在内书堂读书的,也要做写字的宦官,也要在各衙门办差历练,到最后才被提拔起来管事,没有十年十五年的实务,做不得管事掌司,没有二十年三十年的实务做不得太监、少监,文官办差,读书读得好,金榜高中,最次一等的放到外面做个知县,次一等的在京师做个御史做个主事,最好的在翰林院,在京的官员想要升迁不在实务上,关键在名望上,谁敢大言,谁敢说惊世骇俗的话,谁就能有名气,谁就能升迁的快,这翰林则在能不能混上个东宫侍讲,伴读太子,要不然就翰林院、太仆寺一步步的走捷径,十年不出错,总能有个侍郎位置,中枢诸公大多没出过京师,京官们每日争斗求名,在地方上历练的偏生都是些读书读的差,没有升迁希望的,这么下来,宦官比文官自然可靠太多。”

“哦?王振、谷大用、汪直、刘瑾,在史书上可都被成为祸乱朝纲,败坏天下啊!”

听到王通这么问,杨思尘感觉奇怪,因为王通一直不是这个论调,但看着王通脸上带笑,他也是轻松回答说道:

“阉党当道时天下间未必如何坏,众正盈朝时,天下未必如何好,史书所言,大人要看这史书是何人写的,肯定不会是阉人修史。”

“这也未必,司马迁修史记,他可就是个阉人。”

王通调侃一句,杨思尘一愣,借着双方对视大笑,闲谈轻松,王通刚要继续说话,却听到门外急促的脚步声响,听到门外韩刚在那里大声说道:

“大人,衙门大门之外现在已经有近四百名书生聚集,街道上还有人在赶过来!”

听到这话,杨思尘的脸色就变了,王通端坐在那里,冷笑了一声说道:

“来了!”

七百九十九

“大人,不光是士子,还有国子监的,还有都察院和六部的官!”

这边韩刚才禀报完毕,侯万才就跟头把式的跑了过来,现在整个锦衣卫都指挥使司衙门,杨占在忙着武清侯府的事情,其余几个都是告病,说话做主的就是王通一人。

韩刚和侯万才是王通的亲兵随从,接下来在这边办差的人都是过来报信了。

“大人,大门处差不多有千余人!!”

“大人,门前的护卫快拦不住了,又不敢动手去打,被他们一点点往门里挤!!”

“大人快拿个主意!!”

即便是在王通所在值房的位置,也能听到外面的骚动,一声声呼喊传了进来,王通在屋中不紧不慢的换下官袍,换了骑马演武用的轻甲,这才走出来。

门前的一干锦衣卫大小官员都是热锅蚂蚁的模样,王通摇摇头,开口冷声说道:

“擅自冲撞衙门,有违国法,你们为什么不敢打,还不是怕得罪了那些文官,你们是在锦衣卫办差,不是给他们做吏目。”

王通大步向外走去,本来看到他身上的轻甲,一干人还以为王通要动手或逃跑,没想到王通仅仅是说了两句之后,就向外走去。

经历司的侯真连忙跟上,开口低声说道:

“王大人,外面那些人都是昏了头,大人这么出去,别有个闪失。”

正说话间,谭大虎快步跑来,看着王通走在前面,身后一干人尾随,连忙停住行了个军礼,开口大声说道:

“大帅……大人,齐武已经在门前设置了拒马,外面那些人不敢上前了!”

王通满意的点点头,一干惊慌失措的锦衣卫官员这才想起,眼前这位同知可是在归化城杀了几万鞑子的大帅,是刀山火海里滚出来的,那会怕外面的这些书生。

过了二门,就看到锦衣卫大门内,站着一排排的兵丁,各个都是全副武装,前面能见到拒马的摆设,外面则是喧闹成一团。

“释放忠良!!”“释放忠良!!”“王通祸国!!”“王通祸国!!”

在这个位置,外面的呼喊可就听得清清楚楚了,王通不屑的笑了笑,刚要向前,却被人一把拉住,转头一看,却是满脸煞白的杨思尘,杨思尘低声急促的说道:

“大人一边说话!”

王通回头做了个手势,和这杨思尘来到了一边,才刚刚站定,杨思尘就出声说道:

“大人,众意难违,这么多士子清流来到这边,就算是朝中宫中的人支持大人,恐怕这时候也要转向了,要有人趁机做文章,恐怕更是麻烦。”

“那你说怎么办?”

“大人,先将人放出去,以后再行计较,不然被外面这些人掀起风浪来,那就出大事了!”

“本官要将这些人放出去,那岂不是告诉他们,造谣污蔑丝毫不必担心会有追责。”

“大人!!此时不是意气用事的时候!!自开国以来,也不过只有一次大礼议,除此之外,对这等事,谁不是要慎重小心!”

看到杨思尘满脸焦急的样子,王通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开口说道:

“本官心里有数,你不必担心。”

说完却没有朝着正门走,而是向着另一边的小门走去,锦衣卫大门处墙壁颇高,里面则建有房屋。

依墙而建的房屋层高很矮,分为两层,平时也不见堆放什么杂物,墙壁外侧则是有许多方形的小窗,这些小窗开在离地丈余的位置,那窗户最多塞进个脑袋,身子是过不去的。

这个规制如果走南闯北去的地方多了,看到的城池多了,就会发现,许多地方的城墙和砦堡外墙都是这个规制。

整个锦衣卫衙门实际上是按照堡垒来建造的,但承平日久,锦衣卫又是内卫,很多原本的设置都荒废了而已,王通来这边之后,也是转过几次,对这里还是了解。

“释放忠良!”“王通祸国!”的喊叫还在持续,王通走上了二层,打开了靠墙的小窗,俯视着下面的一干人。

穿着长衫的年轻人居多,脸上大多有激愤的神情,也有些身穿短襟混杂在人群中的,有部分应该是这些年轻人的随从,有部分东张西望似乎是看热闹的,还有几个神色就不太对了,三四十岁人也有,不过都站在外圈,不时的说几句什么。

人群的喧嚷是持续的,但齐声的喊叫却不是持续,往往大家喊上两句之后就没了动静,众人或者闲聊,或者向前凑过去,快要到门前的时候,拒马后的兵卒将长矛放平或者威吓几句,人群又是后退,这时人群中又有人高喊道,然后众人顿了顿,又是跟着高喊。

这时杨思尘也跟着走上来,王通让杨思尘在边上的窗口上向下看,指着自己观察到的情景说道:

“有人煽动,有人组织,大部分人都是被蛊惑来的。”

“大人,这样的事情开始这些闲人都不是来看热闹,可事情到了后来,就被人煽动起来,大人,这等事绝少发生,可一旦出现必然弄出大祸,不可掉以轻心”

“掉以轻心不会,只是觉得此事颇为有趣,这些人真以为鼓噪起来,人多势众,就能随心所欲吗?”

王通笑着说了两句,开口吆喝着说道:

“侯万才,侯万才!!”

侯真虽然被王通给了脸色,不过侯万才王通一直还用着,这侯万才也是做事比从前又下了几分力气,唯恐被自己叔父的事情波及到,一听王通的招呼,侯万才连忙跑了上来,王通笑着说道:

“换上便装,叫几个相熟的人,等下就在门口……”

……

从宫中出来之后时间本就不早,又在衙门《文》中呆了一会,外面折《人》腾起来,天色已经《书》有点黑了,锦衣卫衙门中下《屋》值的兵卒得了王通允许之后,都是从其他的门回家。

本来锦衣卫都指挥使司的军将兵卒,甚至是办差的文吏都紧张异常,不少人都把配发的绣春刀拿了出来,却没想到王大人居然这般好整以暇,除了在门口布置了拒马之外,接下来做的就是在门口附近看热闹。

有些负责的兵卒和军将,还过去询问王通,需不需要整队准备,却被王通笑着打发了回去,只说了句“有我和亲兵即可”。

相比于紧张的杨思尘,王通轻松之极,到了挂灯笼的时候,几名亲兵拿着长杆子挑着灯笼去外面挂上。

在外面聚集的人群明显有点躁动,王通指着下面对杨思尘说道:

“你看,这些人都有点呆不住的样子了,你知道是为什么吗?”

杨思尘看了几眼,开口说道:

“是不是因为大人这边迟迟没有答复,所以他们越来越急躁,想要冲进来。”

王通摆摆手笑道:

“你想的多了,下面的大部分人都要急着回去吃完饭了?”

杨思尘一愣,刚要说话,王通拍拍墙,笑着说道:

“接下来还有热闹,看吧!”

也就是灯笼挂起之后没多久,就听到道路那边有人高声说道:

“今晚秦馆新十八天女上演,有能写出新词新曲的,茶酒免费,更可得美人馈赠了!!”

这也是天津卫传到京师的时兴举动之一,商铺有新货上市,剧院有新戏上演,都有大车拉着人敲锣打鼓,大车两端挂着牌子,上面写着文字,又有人在马车上吆喝。这秦馆自然不能免俗。

秦馆十八天女三年一轮换,是京师风头最劲的歌舞女子,文人墨客最为推崇,好像不去捧场就少了几分风雅之气。

那边有人一喊,本就是有些浮躁的人群更是一阵躁动,不少士子打扮的人稍一迟疑,转头就走,这是正有人在高喊“王通祸国!!”“释放忠良!!”突然间,声音稀稀落落了很多。

在门前灯笼的映照下,能看到下面那几个年纪大的人向前走了几步,有人高声说道:

“言者无罪,这是列祖列宗为了让言路畅通定下的规矩,今日这王通却以这莫须有的造谣污蔑罪名在京师中大肆抓捕,数十名刚直之士被无辜抓起,长此以往,国将不国,江山祸乱,国家养士二百年……”

这慷慨激昂的话语还没说完,却又听到几声锣响,又有人开口吆喝着喊道:

“忠君戏院,甜水胡同剧院,石马巷戏院上演新戏,名角主唱,买票入场,今夜没有订票!!”

戏院剧院都是太过热门,一票难求,也有提前订票的规矩,但新戏上演第一天,却只能是现买现入场。

相比于秦馆的十八天女,听戏看戏就是更大部分人的娱乐了,这个一喊完,下面骚动更大,稍过片刻,人已经走了大半,那些鼓动的人迟疑了下,尽管不甘心,可也只得是跟着走离开。

“就这些货色,还好意思谈什么大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