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兵临天下-第10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程昱默然,他也想到是贾诩出事了,而且一定和曹氏兄弟有关,丞相派贾诩去协助曹氏兄弟,其实就是一种不智。
或许丞相是为了借这个机会缓解他们之间的矛盾,可是这种杀侄之仇,哪有这么容易化解。
曹操又叹息一声,对众将道:“刘景升病逝,荆州必然会爆发内讧,这是天大的机会,我们却被困在辽东,让诸位失去了扫平荆襄的立功机会。”
这时,张辽上前一步躬身道:“刘表去世,荆州内讧是必然,就算丞相撤军回中原,士兵也需要休养数月,其实属下担心的是南阳威胁解除,刘璟会趁机从安陆郡北上,进攻汝南和颍川,使中原震动,属下建议先撤军回易县,一边休整士卒,一边静观中原局势。”
张辽此言一出,众人纷纷反对,夏侯惇道:“文远此言诧异,斩草须除根,岂能放过二袁留为祸根,应该立即出兵追击,逼迫公孙康交出二袁,若不然,连同襄平一同攻灭。”
帐内大将都赞同夏侯惇之言,曹操又问程昱,“仲德以为呢?”
程昱沉吟片刻道:“公孙康粮少兵寡,素无野心,有他在,可以屏障高句丽的野心,倒不必攻灭他,倒是二袁确实不能放过,只有杀死他们二人,袁氏河北旧部才会彻底消散,丞相可以派使者去襄平。”
曹操微微一笑,“这一回我却采纳文远之策,传我的命令,大军休整兵马,五日后撤军回易县。”
众人愕然,但也不敢再劝曹操,只得纷纷离去,曹操却将曹纯叫住,嘱咐他道:“我看乌桓骑兵骑射娴熟,个人战斗力很强,可惜没有训练,你可从降军中招募一万人训练成虎豹骑兵,为我所用。”
曹纯连忙单膝跪下,施礼道:“末将不会让丞相失望。”
曹纯退下去了,曹操又对程昱笑道:“仲德认为刘璟会趁虚进攻中原吗?”
程昱不知曹操此话何意,他想了想,只得照实说,“南阳曹军已败,他不再有威胁,而刘备和刘琮又互相敌视,更不敢轻易出兵江夏,使刘璟没有后顾之忧,我想这个机会他不会放过,至少会出兵汝南。”
曹操却笑着摇了摇头,“我觉得他不会出兵!”
“丞相为何这么肯定?”程昱不解地问道。
曹操闭上眼睛缓缓道:“我也不知为什么,但我对此子了解很深,一种直觉告诉我,我在征伐乌桓时,他绝不会从后面偷袭我,其实南阳之战,根本挡不住他进攻中原,他有绝对优势的水军,只须将汉水上的船只扫荡一空便可。”
程昱忽然反应过来,迟疑着道:“丞相是说他。。。知大义?”
“就算是吧!而且此子很聪明,他知道就算夺了汝南也没有什么意义,我想他会积极备战,为抵御我大军南下做准备。”
说到这里,曹操不由长长叹了口气,“生子当如刘延庆,若我有这样的儿子,我一定会立他为世子,当年在穰山,我就有这个感慨了,当年之事仲德还记得吗?”
程昱默默点了点头,他记得很清楚,丞相围山搜人,最后却被刘璟狠狠耍了一通,他原以为丞相会记恨于心,没想到丞相居然是希望刘璟是自己的儿子,看来丞相又动了惜才之念。
想到这,程昱又道:“既然丞相不担心刘璟攻中原,那为何要撤军易县,不将二袁斩尽杀绝?”
曹操微微一笑,“这是郭嘉给我的留言,我若撤军,二袁必死!”
。。。。。。。五天后,曹军休整完毕,将汉奴释放为平民,给他们牛羊,准他们在辽东定居,随后十万大军押解着二十余万俘获的乌桓男女以及数百万头牛羊浩浩荡荡凯旋而归。
队伍走了十余天,这天下午,大军抵达临榆口,即将进入河北,曹操见天色已晚,便下令扎营,但大帐还没有扎完,便有士兵跑来向曹操禀报,“启禀丞相,刘璟派使者来见丞相,说有要事协商。”
第285章 顺水人情
从江夏赶来见曹操的使者正是刘敏,他作为刘璟的全权代表来和曹操谈判。
有了邺城的经验和一路过关返回江夏的历练,刘敏已不再是那个刚出道的书生,他从李孚那里学到了很多为人处世之道,这些是他在书本学不到。
大帐前刀斧闪亮,两百名刀斧手站成两列,杀气腾腾地注视着刘敏,尽管刘敏心中也有些忐忑不安,但他依旧从容不迫地走进了大帐。
大帐内,曹操身穿盔甲坐于正中,手摁倚天剑,目光冷厉地注视刘敏走入,在他左右各站着九名持刀侍卫,身高八尺五的许褚犹如天神一般矗立在曹操身后,在两边则各站着四五名谋士和十几名大将。
刘敏不慌不忙走上前,向曹操深深施一礼,“江夏刘敏参见丞相大人!”
虽然刘敏没有行拜礼,但曹操也不想和他费这种礼节上的嘴皮子,他冷冷看了刘敏一眼问道:“你是皇室宗亲吗?”
“在下是零陵人,荆州刘别驾之侄,并非皇族。”
“原来你是刘始宗之侄,难怪!”
曹操对刘先记忆深刻,建安五年,刘先和韩嵩奉刘表之命出使许昌,刘先在大庭广众之下痛斥曹操对刘表的责难,给曹操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听说是刘先之侄,曹操态度稍缓,他见刘敏长一张娃娃脸,便笑问道:“你今年多少岁了?已成年否?”
刘敏听出曹操语气中的嘲讽,心中不悦,但依旧从容答道:“在下已到弱冠之年。”
“才二十岁!”
曹操大笑起来,“刘璟派一个才二十岁的毛头小子为使者,江夏已无人乎?”
刘敏沉默片刻反问道:“丞相二十岁时用五色棒杖打夜行蹇图,可被人戏称为毛头小子否?”
周围人皆失色,许褚大怒,喝斥道:“再敢无礼,必捶杀尔!”
曹操却没有生气,暗暗点头,此人才思敏捷,不卑不亢,倒是一个可造之才,便微微一笑,“刘璟命你来有何事?”
“我奉太守之命,特来和丞相交涉战俘之事。”
说完,刘敏回头看了一眼,一名侍卫用漆盘将一封信呈上,刘敏又道:“这是我家太守给丞相的亲笔信,相信丞相会关心其中的内容。”
曹操接过信,这还是他第一次接到刘璟的亲笔信,不由大感兴趣,他打开信仔细看了一遍,竟然是刘璟提议用曹洪和李典换取朝廷承认他为荆州牧。
曹操反复看了几遍,又问道:“那一万多被俘士兵又怎么说?”
“回禀丞相,一万多被俘士兵已经被璟公子悉数释放,他们应该已返回家乡和家人团聚。”
曹操顿时愕然,大帐内也是一片窃窃私语声,谁也无法相信,刘璟竟然不要任何条件就把一万多战俘释放了。
“为什么?”曹操追问道。
刘敏一笑,“璟公子说,自耕农乃是国之根本,丞相是雄才大略之人,自然会明白他的本意,望丞相能准许他们回乡务农,不要再征用为兵。”
曹操沉默了,这着实出乎他的意料,他何尝不明白自耕农对一国的重要,如果刘璟真是此意,倒真的让他刮目相看了。
这时,刘敏又道:“我家太守还让在下转告丞相,丞相北征胡虏,为河北汉民不再受胡虏侵害,令他敬仰,因此他不会乘虚出兵中原,请丞相尽管放心,全力铲除辽东胡患。”
曹操心中有种莫名的感动,他沉思片刻,语气变得柔和起来,“请先生回去转告璟公子,若他愿意归降于我,我可以奏请天子封他为襄阳王,他的子孙永为荆州牧。”
刘敏沉默一会儿,又道:“璟公子还有一句话让我带给丞相。”
“请讲!”
“璟公子说,不管丞相开出什么条件让他投降,他都不会答应,璟公子说,他很期待和丞相会战于长江。”
曹操也是豪迈之人,刘璟的表态他心中愁绪顿时一扫而空,大笑道:“既然如此,我不会让他失望,请先生转告璟公子,他的交换条件,我答应了,我将奏请天子封他为荆州牧,再加封他樊乡侯。”
刘敏躬身行一礼,“多谢丞相应允,天子诏书到江夏之时,便是曹、李二人被释放之日,在下告辞了。”
刘敏告辞要走,曹操却又叫住他,淡淡问道:“另外,我想再问一件事,贾诩现在可在江夏?”
刘敏没有隐瞒,点了点头,“贾先生确实在江夏,现为璟公子幕僚,至于其中原因,丞相回邺城后可以问长公子,他比谁都清楚。”
曹操半晌说不出一句话,等刘敏告辞而去,他遣散众人,这才对程昱叹道:“果然不出我所料,贾文和投降刘璟了。”
程昱心里明白几分,但又不能直说,只得安慰曹操道:“文和不是轻易投降之人,其中必有缘故,回邺城后再好好问一问吧!”
曹操无奈,摇摇头苦笑一声说:“不过今天倒做了一笔好买卖!”
程昱也笑道:“我有一种感觉,若布衣相待,丞相和刘璟倒可以成为忘年之交。”
曹操叹道:“可惜他不为我所用,我若不灭之,将来此人将来必为我劲敌,等回邺城后,要立刻准备进攻荆州。”
。。。。。。。。两个月后,曹操在易县得到消息,公孙康派人送袁熙和袁尚的人头到来,这却是郭嘉临终前之谋,逼之过急,公孙康和二袁必同心抗曹,若稍缓之,公孙康必不容二袁,杀之赚一个顺水人情。
果然在郭嘉的遗算之中,令曹操不胜思念郭嘉,再次亲到其墓前祭奠。
曹操又随即下令,立乌桓代郡部落单于普富卢为乌桓左大单于,又立上郡部落单于那楼为乌桓右大单于,准许他们带领部落来柳城游牧。
这两人都是亲曹派,居住中原边境已近百年,汉化很深,让他们来柳城,实际就是让他们牵制住其余乌桓部落的壮大。
在安排完毕后,已经深秋九月,曹操这才下令大军班师回邺都,开始进行南下荆州的准备。
。。。。。。。。六月的荆州已到了一年中最酷热之时,燃烧着烈火般的骄阳将一团团炽热的空气抛向荆州大地,丰沛的水汽仿佛刚从热锅蒸腾里出来,使整个荆州都陷于一种蒸笼般的热闷之中,所以自古就有气蒸云梦泽的说法。
这样的天气要持续近一个月,直到七月末,早晚才会稍微凉快一点,这也是一年中荆州人最难熬的一个月,荆州人把它叫做蒸月。
中午时分静悄悄的,除了树上的夏蝉在愈加起劲地拼命嘶叫外,其余的生命都仿佛消失了,连每日无精打采趴在门槛上的老狗也躲进屋中避暑。
不过官宦及大户人家自有办法度过这一年中最难熬的蒸月,早在三九严寒之时,大户人家就会用山泉水凝冻成冰,切成大块放进深井里储存起来。
到了夏天,井中之冰依然未融化,便成了大户人家度暑的最佳之物。
只是这种可以储存冰的深井很难挖掘,就算最有经验的井匠也只能十眼中挖成一眼,因此挖一口冰井不仅需要特殊的环境,而且耗资巨大,不是一般人家承受起来。
对于普通人家,大多是饮食上做文章,吃清淡,喝药茶,或者用井水沐浴,若运气好,在大户人家讨到一块冰做成冰茶,那也是一家人难得享受的宝贵之物。
刘璟的府邸也同样闷热难当,不过他的府邸是黄祖在城中的屋宅,条件自然不会差,在后园里竟然有五口冰井,刘璟第一年不知道,只当他们是普通水井,后来,知情人告诉他们,这竟是五口冰井。
黄祖体胖惧热,夏天时,黄祖用冰块放在书房夹墙内,使房间里冰凉如春,所以整个蒸月,黄祖从不出书房一步,那五口冰井中的十几万斤冰块,就是黄祖的砌墙之冰。
刘璟自然不需要冰砌墙,他除了留一口冰井给家人享用外,其他冰块都给了亲兵,成了亲兵们的一项特殊福利。
陶湛端着一碗冰茶快步走过一条长长的走廊,向刘璟书房走去,她步履匆匆,并不像害怕手中冰茶化了,而是心情有些激动不安,她有大事情要告诉丈夫。
今天正好是旬休,刘璟没有外出,在家中乘凉休息,享受这难得的蒸月假日,他正伏案给驻防安陆郡文聘写一封信。
徐庶没有让他失望,最终用樊城和新野换来了襄阳仓库中的十几万根粗大干木,而襄阳也不吃亏,最多再伐十几万根木置放三年就是了。
江夏军不用再驻防新野和樊城,文聘的一万军队也就转移到了安陆郡,驻防江夏的北大门。
刘璟正全神贯注地写信,这时门外传来了妻子陶湛甜脆的声音,“夫君,我可以进来吗?”
“娘子请进!”
陶湛端着冰茶走了进来,抿嘴一笑,眼角风情无限,自从张机开始给他们治病后,一个月来小夫妻二人夜夜恩爱,两人如胶如漆,蒸月的闷热也顾不得了。
这主要是张机开的药方子甚为古怪,有很强的催情之药,虽然有点匪夷所思,但效果却有了,陶湛将冰茶奉给丈夫,“先喝了茶,我再告诉你好消息。”
刘璟笑眯眯将冰茶一饮而尽,冰畅之气从心底冒起,令他浑身清爽无比,手却不自觉地伸进妻子裙中,这一次却被陶湛一巴掌拍开,“以后可不行了!”
“为什么?”
刘璟一愣,但他立刻反应过来,大喜道:“难道娘子有了吗?”
陶湛羞涩地点点头,“我也不知道是不是有了,但我四天前就该来的月红至今未见。”
说到这里,陶湛眼中迸射出喜悦之色。
第286章 鲁肃吊唁
膝下无子一直是他们夫妻二人最大的心病,对陶湛的压力更大,无子是七出之一,虽然她没有公婆赶她出门,但堂堂的江夏太守居然后继无人,这使陶湛的压力极大,成婚三年来,她不知拜了多少庙,看了多少名医,都没有用。
但长沙太守张机却说是男方的问题,又用一种古怪方子把丈夫的病治好了,这才短短一个多月时间。
只是这种方子效果太让人难以接受,需要夫妻夜夜行房,次数越多越好,尽管让陶湛很不情愿,但为了怀上子嗣,她也只得忍了,现在她有了身孕的征兆,在某种程度上,也让她长长松一口气。
尽管陶湛心中喜悦万分,但还是要故意拉长脸道:“张太守当时可是说了,月红不来,三个月内就不能再行房,我可要保孩子,你就忍忍吧!”
刘璟苦笑不已,不知张机的药方里放了什么催情之药,竟让自己这一个月**高涨,就算停药,一时半会儿也难以恢复正常,却又再三叮嘱,见红即停止行房,这简直有点坑人了,难道要让自己纳妾不成?
不过有一件事必须要告诉妻子了,刘璟沉吟一下道:“我可能要去一趟江东,见一见孙权,两三个月才能返回,如果娘子真有了身孕,正好利用这段时间静养。”
陶湛是通情达理之人,知道丈夫去江东必然是有大事,她默默点头道:“夫君要去江东,我自然不会反对,只是我有点担心江东会对你不利,毕竟当年柴桑大战,夫君和江东仇怨很深。”
“此一时彼一时也!而且孙权会保证我安全,江东使者昨天已经到了,给了我孙权的亲笔信。”
“那夫君准备什么时候出发?”
刘璟想了想,“三天后出发!”
。。。。。。。。。江东使者依然是鲁肃,刘表病逝的消息已传到江东,刘表的病逝无论对荆州还是对江东都是一个重大消息。
如果在几年前,江东人会为刘表之死而额首相庆,上街载歌载舞,而今天,虽然刘表之死依旧使江东君臣暗自欢喜,但这种欢喜不会表面化了。
至少官方在表面上装出了几分悲痛和同情,孙权还特地命鲁肃为使者来武昌吊唁。
鲁肃已经记不清自己是第几次来江夏了,在过去的三年里,他几次作为使者来江夏请刘璟去江东,但都被刘璟婉拒,这倒不是惧怕江夏会有二心,而是不想触怒刘表。
刘表至死都将江东视为平生大敌,虽无力东征,但也绝不和江东和解,他同样也不准任何人和江东暗通款曲。
现在刘表去世,不仅使刘璟少了最关键的束缚,使刘璟可以正大光明地和江东往来,甚至连刘备也在悄悄寻求江东的支持。
郡衙大堂内,鲁肃正在和徐庶、董允闲聊,有意无意地向他们透露出了刘备暗通江东的信息。
“两位有所不知,在江夏使者抵达东吴的同时,刘琦也派人来江东联系吊唁事宜,希望江东能派使者去江陵吊唁,说实话,江东内部也有了意见分歧。”
徐庶暗暗吃惊,刘备居然也在暗中联系江东了,这是为什么?徐庶没有追问江东有什么内部分歧,而是不露声色问道:“不知刘琦是派谁去了江东?”
“听说是派庞统去了东吴。”
鲁肃叹了口气道:“现在江东内部也有意见分歧,有人主张江东应该承认刘琦为荆州牧,要求我家主公和刘琦结盟。”
这时,大门口传来一阵爽朗的笑声,”不知是谁主张和江陵结盟?”
只见刘璟快步走进大堂,在他身后跟着幕僚贾诩,贾诩脸上带着一丝苦笑,他本不想来见江东使者,但刘璟再三邀请,他只得无奈同来。
贾诩觉得自己抛头露面一次,就被刘璟绑紧一分,一年后,就算刘璟放他,他也无处可去了,不过刘璟把握住了一个原则,就是涉及曹操的往来,没有让他参与和露面,这便使贾诩暗暗庆幸。
今天来江东使者,虽有些尴尬,但其实也无妨。
见刘璟走进来,鲁肃和徐庶连忙起身行礼,刘璟笑着给鲁肃介绍贾诩道:“这位是贾文和,被仇家所害,暂时来江夏避难。”
鲁肃肃然起敬,这位其貌不扬的黑瘦老者竟然就是大名鼎鼎的贾诩,他慌忙见礼,“肃闻贾公之名久矣,今天得见,肃三生有幸。”
贾诩也回礼笑道:“子敬为孙刘联盟不辞劳苦奔波,令人敬佩,愿子敬能完成使命,不负吴侯。”
刘璟笑着请众人坐下,又命人重新上茶,这才笑眯眯问道:“江夏的闷热,不知子敬能习惯否?”
鲁肃苦笑一声道:“江东也是一样闷热难当,我原以为能来荆州避暑,没想到是从一个蒸笼跑到另一个蒸笼而已。”
众人都大笑起来,大堂里的气氛顿时变得轻松了,刘璟这才把话题转回来,笑问道:“不知江东是谁主张和江陵往来?”
鲁肃沉默了,他心里有数,如果自己说出来,就是向刘璟泄露了江东的内部不和,主公孙权也没有同意他可以说出来,但鲁肃认为这迟早瞒不了刘璟,不如对刘璟说实话,让他对局势有个明确的认识。
沉默片刻,鲁肃缓缓道:“目前江东内部两种意见,一种意见是支持刘琦和刘备,以张长使和诸葛参军为主要倡导者,他们主张嫡长为先,认为琦公子才是荆州牧的合法继承者,同时也倍加赞赏刘皇叔的天下名望。”
“吴侯和军方的态度如何?”刘璟不露声色问道。
“吴侯的态度模棱两可,军方也有赞同张长史的意见,主要以程普为首的一些老将,而支持和江夏结盟之人,以周大都督为首。”
说到这里,鲁肃又苦笑一声道:“世事往往令人难以预料,原以为军方会记恨柴桑之战,可事实恰恰相反,军方大多支持和江夏结盟,倒是文臣偏向江陵。
江东文臣中除了一些地方太守支持和江夏结盟外,大多文臣都偏向江陵,估计是受张子布的影响,所以我希望公子能和我尽快启程,前往江东说服吴侯支持江夏。”
刘璟微微一笑,“那子敬偏向于谁?”
“我当然是坚决支持和江夏结盟,临行前张长史建议我同时出使江陵,我没有答应,吴侯只好又任命步骘去江陵吊唁,在我出发前来武昌的同时,步骘也出发去了江陵,如果我没有猜错的话,刘皇叔此时已经在去江东的路上了。”
。。。。。。。鲁肃下去休息了,刘璟和徐庶、贾诩、董允三人继续商议江东事宜,董允起身愤然道:“这真有点莫名其妙了,我们是荆州抗击曹军的主力,将来曹军南侵,我们依然是柱梁,刘备在樊城不战而退,现在又隔着襄阳和江夏,他们怎么抗曹?还居然要承认刘琦为荆州牧,这就是江东的所谓诚意吗?”
徐庶笑道:“休昭不必动怒,现在的事情还暂时和抗曹无关,事实上,江东内部出现分歧,就是他们内部派系在斗争,据我所知,江东内部派系林立,利益格局非常复杂,什么吴派、北派、会稽派、皖派,还有什么元老派、少壮派,斗争异常激烈,但从大派系讲,实际上就是周瑜和张昭两大派系,很明显,周瑜是主张抗曹,而张昭是主张谋荆,所以会有江夏和南郡之争。”
刘璟点了点头,虽然他心中和董允一样对江东的朝三暮四极为不满,但他也赞同徐庶的分析,这件事确实涉及到江东的内部派系斗争。
刘璟又看了一眼贾诩,他很想听听贾诩的意见,贾诩微微笑道:“江东内部有分歧是很正常,毕竟曹军还远在辽东,南下不知何年何月,目光长远一点,便想着和江夏结盟应对将来危机,目光短一点,便考虑利用利用荆州三分的机会,想谋取更多的利益,其实关键是孙权。”
刘璟又饶有兴趣地问道:“不知贾先生认为孙权是何用意?”
贾诩呵呵一笑,“我觉得结盟和买卖一样,也有讨价还价,孙权如果是想和公子结盟,他为了争取更多的主导权,把刘备拉进来也就很正常了,目的嘛!就像徐长史刚才所言,追求最大的利益。”
听完徐庶和贾诩的分析,董允暗暗惭愧,他才意识到自己的权谋上还是太稚嫩一点,竟然没有看透江东的企图。
但董允也不想成为旁听者,他又小心翼翼问贾诩道:“贾先生认为鲁肃知道吴侯的真正用意吗?”
贾诩捋须眯眼一笑,“他是吴侯的心腹,怎会不知主公用意,就算他想不到,孙权也会暗示他,否则他出使江夏会坏大事,对于鲁肃而言,把公子请去江东才是他此行的最大任务,公子不妨利用这一点,好好敲打敲打鲁肃,也让吴侯明白,天下不光他一个人会做生意。”
第287章 曹操使者
鲁肃已经做好的出发的准备,最早通知他是三天后出发,但到了出发这一天,却没有任何消息,没有人通知他出发,更没有人安排他上船,连照顾他起居的驿丞也换了一人,鲁肃问他情况,他便说自己刚来,一无所知。
无奈,鲁肃只得去郡衙找徐庶,不料徐庶却不在郡衙,去了夏口,找董允,董允也去夏口,一直等到黄昏时分,鲁肃才疲惫地回了自己住的馆驿,他一无所获。
进了院门,照顾他的王驿丞满脸担心地迎了上来,“鲁公到哪里去了,我找了你一下午。”
鲁肃精神一振,心中顿时升起一线希望,“有什么消息吗?”
王驿丞摇摇头,“没什么消息,但鲁公午饭没有回来吃,我很担心,要不我现在去准备饭菜?”
鲁肃顿时泄了气,没精打采道:“可以吧!随便弄一点就行了。”
王驿丞答应一声,便匆匆去了,鲁肃负手进了院子,其实他住的宅子很不错,占地二十亩的驿馆一共只有五座院子,每个院子都是独立。
假山池鱼,种满了各种奇花异草,仅房间就有二十几间,有三名侍女和一个专门的驿丞照顾,这座驿馆只有鲁肃这种人物才有资格入主,目前整座宅子就住了鲁肃一人。
吃住虽然都很不错,但鲁肃的心情却不好,闷闷不乐地回到屋子里,他怀疑是自己记错了出发的日子,但再仔细核对,确实是今天,应该一早出发,可现在天都快黑了,却没有任何动静,这是怎么回事?
房间里,鲁肃低头来回踱步,他心中有一种不安,出发去东吴是一件大事,应该昨天就有官员来找自己安排船只行李之类的事情,甚至刘璟或者徐庶还要接见自己一次,确定好江东那边的接待事宜。
他在三天前便派随从先回东吴去报信,让吴侯安排接待了,可就算临时变更计划,也应该通知自己的一声,自己也好再派人回去送信,这样不声不吭,算什么?
鲁肃心中充满了不安和不满,直觉告诉他,可能出了什么事?极可能和步骘出使江陵有关,或许是刘璟对吴侯不满。
其实鲁肃也觉得吴侯在刘备之事处理得不妥,三年前吴侯便信誓旦旦支持刘璟为荆州牧,可到了这个关头,又变卦了,这容易给人一种没有诚意的感觉,难道刘璟就是认为吴侯没有诚意,所以才临时取消了今天动身吗?
这时,王驿丞拎着食盒快步走进来笑道:“让鲁公久等了,请用饭吧!”
一名侍女上前帮忙,王驿丞一边摆放酒菜,一边笑道:“今天中午我倒听到一个消息,好像我们太守一早赶去夏口了。”
鲁肃一惊,刘璟去夏口了!他知道徐庶和董允都去了夏口,现在连刘璟也去了,夏口那边一定发生了什么事,他连忙问道:“你们太守去夏口做什么?”
王驿丞摇摇头,“这个我就不知道了,不过我问了不少人,大家都不知道。”
说完,王驿丞行一礼退了下去,鲁肃坐在小桌前,心中愈加疑惑,他怀疑是夏口发生战争,但细想也不可能,如果夏口发生战争,武昌早就全城动员了。
难道和襄阳有关,可是就算和襄阳有关,也不需要刘璟亲自去,鲁肃胡思乱想,却得不出一个结论。
这时,他的随从奔了回来,气喘吁吁道:“副都督,那座最大的主院开始收拾了,来了好多人,都在清扫布置,抬来很多名贵的家具,还有一座两丈长的白玉屏风,听说是黄祖的镇宅之宝。”
鲁肃心中疑惑,这是谁要入住?难道和刘璟去夏口有关,他也不得吃饭,放下碗便匆匆向主院而去。
鲁肃所住的宅子叫贵宾驿,只有地位很高的人才能居住,有一大四小五座院子,鲁肃所住的听松院是四小之一,而主院则叫住麒麟堂,占地八亩,据说只有当年刘表视察江夏时才住在麒麟堂。
已经七八年没有人住了,今天居然开始收拾,麒麟堂的广场、主堂和后堂内,两百多士兵和数十名工匠正在忙碌的清扫并修补一些腐坏之处。
在广场上摆满了各种名贵家具和器物,这些都是原来黄祖家中之物,被收回官府后,一直存放在仓库里,今天全部搬来了。
鲁肃看到了那架白玉屏风,高一张,长三丈,下面是紫檀木托架,整座屏风由三座细润无暇的白玉拼成,画着千里荆州图,价值连城,传说是黄祖的镇宅之宝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