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之天下我做主-第7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话说高远从洛阳回来。带回来了十万俘虏,去芜存菁后,也是有了十五万主力军。

    这十五万大军听起来很多,但若是进行攻坚战,恐怕就不够多了。壶关外就有一座邺城。雄城,不在洛阳城之下。而袁绍联军五十万惨败洛阳城下,就是很好的教训。

    虽然高远不认为自己会像袁绍一样,但守备战中,袁绍必定占据太多的优势。并且,袁绍有庞大的领地、资源支撑。因此,若是高远出兵邺城,攻克的难度比联军在洛阳城下的时候还要艰难。

    若是不攻打邺城,绕过去打其他地方。那么袁绍随时可以从邺城出兵,不但能够断高远的粮道,还能够奔袭壶关。

    那么绕道草原呢?

    千里转进粮食就耗死高远了,并且,乌丸那边可是跟袁绍一个鼻子孔出气的。

    “绕道草原是不可能的,只有出壶关……。”高远只能指出方向,具体办法,他暂时没有。

    不过看堂下司马懿、徐庶等人的模样,显然,他的这些重臣,也没有好办法。这来自于唯一的掣肘,就是兵力太少了。若是高远也能够有五十万大军,那么就有太多的办法出壶关了。

    然而,高远只有一州之地,一开始,并州只是有**十万人。高远费尽心血,招募百姓,这才有了二百多万人口。而他的兵力,几乎不是招募的,全是抓俘虏来的,从几千人抓到了现在的十五万大军。

    其实高远也不想这么募兵,但是自己治下的人口基数,不足以招募大军,毕竟要保证地方上生产建设。好在曹操、袁绍给面子,“送”来了太多士兵和军需。

    当然,这也与高远自己的奋斗和臣下的努力是分不开的。

    堂中,许褚见到主公愁眉不展,翁声道:“主公莫忧,当年主公只有几千人,打到了现在的十几万大军。俺相信,在过几年,再打几仗。就能从十几万人,打到百多万人。”

    众人听到后,包括高远在内,齐齐一愣,随即就苦笑了起来。

    然而,许褚这话糙理不糙呀。

    司马懿起身道:“主公,许将军说的有道理。他只是没有说的太过明白,现如今,袁绍势力太过庞大,我军还是以守备为上。似袁绍这样的人,无时不刻不在惦记着主公的并州。他一定会再次前来攻打,到时候,尽可能削弱他的力量,壮大自己的力量。”

    徐庶跟着说道:“就算袁绍势力再大,也经不起几次大的消耗,彼削我长下,机会一定会出现的。”

    这时候,陈琳说道:“民心在主公这一边,洛阳城下,太多的联军士兵主动来投降,就可见一斑。我想,正如许褚将军所说。早晚有一天,我主雄兵百万,出壶关。”

    许褚咧嘴不敢乐出声,道:“就是如此,袁绍越打越少,主公越打越多。”

    赵云、张辽等人也是点头,毕竟高远从几千人打到十几万,不是假的,事实就摆在眼前。他们不得不钦佩,又敬服高远所用的善政。得到了民心,才有了这样一个结果。

    高远默默点头,便感到,自己应该向太祖学习,目前,就在这并州苦练内功吧。太祖当年在陕北练了十年左右,算一算,自己也就练了二三年,还滴再练。

    那就练吧!

    于是,高远结合后世经验,吩咐下去,要苦练内功。嘱咐司马懿等人,内政要想一个国家一样运转,培养自己的体系,以便为将来准备。又吩咐赵云等人,埋头苦练,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

    众人便感到,主公的战略决策是正确的,未来是充满希望的,一个个拍着胸脯,保证会完成自己的任务。

    就在这时,高雅走进了议事厅,拜道:“主公,外面有一个叫陈少云的人,说是冀州民兵队的,求见。”(未完待续。。)

    ps:  感谢:风家123青春,投出月票。

第二百四十五章 并幽冀抗袁根据地

    话说高远在并州多年,其中也是多次出壶关,虽说与诸葛亮的七出祁山无法相比,但也有一拼。

    那个时候,曹操还坐拥中原,袁绍反而只有三州之地。

    可惜曹操没有顶住袁绍的攻击,中原丢了。面对袁绍的反扑,高远也失去夺取邺城的机会。从此之后,拥有六州之地的袁绍,无人能挡。

    上一次出壶关时,高远在百姓的帮助下夺取了许多冀州的县城,攻破了许多冀州田野上的“炮楼”城塞。后来,高远就将想要从军的百姓,组建了民兵队伍。

    这陈少云,就是民兵队长中有能力的一个人。

    少顷,议事厅走进来一个壮士的汉子,不过胡子拉碴,面容憔悴。

    高远温声道:“少云来了,快给安排一个座塌。”

    陈少云忍不住哭了,扑通就跪了,呼道:“请丞相发兵,拯救冀州的百姓……。”

    哎呦呦~,高远可受不了这个,急忙走下堂,亲手搀扶起陈少云,道:“莫要如此,到底是什么事情,快快道来。”

    随着陈少云的哭诉,众人这才知道发生了 什么。

    原来,当初高远到了冀州后,士族纷纷逃窜,他就分田地给了百姓。然而,曹操战败,袁绍反扑冀州,高远不得不战略转移。于是,士族高调返回乡间,大喊“我胡汉三又回来了,吃了我的都给我吐出来,拿了我的都给我还回来。”

    于是乎,冀州又进入到士族的白色恐怖之下。百姓迫于士族的武力,不得不还会自己得到的土地。

    但是,这还不算完事,士族更加残暴剥削百姓。生杀予夺,草菅人命。乃至于,没有一户百姓不遭受虐待的。

    百姓活不下去了,奋起反抗,反而是被士族残暴镇压,更加遭受迫害。

    事到如今。百姓们已经是活不下去了。

    陈少云最后泣不成声道:“我们民兵队组织了起来,但士族联合袁军,许多队员都死了。请丞相发兵,救救我们吧。”

    “哎~。”高远叹了口气,心说这士族比后世的土豪劣绅狠多了,太平的时候还好说,乱世的时候几乎可以和奴隶主划等号。

    司马懿心里一动,急忙道:“主公,这位壮士远来疲惫。又有伤在身。不如先安排休息下来,治治伤。”

    于是,陈少云就先被带了下去。

    高远返回堂上,十分愤怒,道:“这些士族,太过无道。他们掌握了土地,完全可以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收取地租。然而他们只是追求奢华的生活,因此不断剥削百姓。”

    众人闻言唏嘘不已。

    高远皱眉道:“你们对于此事。有何看法?”

    司马懿立刻说出了自己的想法,“主公。现在还不到出兵冀州的时机,切不可因一时,误了一世!”

    徐庶看高远有意出兵解救百姓,也是劝说道:“袁绍用兵城封锁并州,若是逐一攻打,我军伤亡惨重。根本就走不了多远。若是不打这些兵城,这些兵城就会源源不断的来捣毁我运输线,我军依旧走不了多远。此刻应该积蓄力量,等待时机。”

    高远闻言琢磨了起来,而议事厅内变的宁静。

    司马懿等人对目前袁绍的封锁没有任何好的破解办法。这来自于袁绍实力庞大,又对并州采取守势。并州处于劣势,反而去主动攻击强势一番,必然败多胜少。直如同蜀国不断北伐,魏国一直守备。最终蜀国耗空了国力,成为三国里第一个被消灭的。

    然而高远从来不是干等机会出现的人,他就在想,这一千多年间,总应该有主动出击消弱敌人,壮大自己的办法。

    还真让他想到了一个好办法,这个灵感来自于我军后世的敌后根据地。

    于是高远说道:“袁绍封锁了边境,百姓无法前来我并州。但是,百姓的心是在我们这里的。若是我们能够派出一支精干力量,深入敌后,发动群众,建立敌后抗袁根据地。如此的话,一来能够激发百姓的斗志,二来能够尽可能保护百姓的安全,三来能够打击削弱袁绍的力量。”

    “敌后抗袁根据地!”众人被震惊了。就算是司马懿、徐庶这样的超群之士,也被这全新的理论震惊了。

    “这能行吗?”司马懿十分谨慎,因为这毕竟只是一个理论,没有得到实践前,一切皆不好言之过早。

    然而对高远来说,这个理论早已经得到了证实,是完全可行的。因此他继续说道:“我们要以乡村包围县城,沉重打击乡间的士族劣绅,解放土地上的百姓。当太多百姓汇聚而来,稍加训练就能够得到百炼之兵。而后首先展开游击战争,待得势力壮大起来后,就能够攻城拔寨,牵制敌人……。”

    众人更加震惊了。

    徐庶心惊道:“那么主公,这根据地建设在那里呢?”

    高远笑道:“自然是以太行山为依托,名字我也已经想好了,就叫做并幽冀抗袁根据地。”

    司马懿便感到此计大大可行,佩服的五体投地,浑身发抖,激奋道:“主公的这个想法太好了,咱们一定要高调打出并幽冀抗袁根据地的旗号。一来鼓舞当地百姓的士气,而来沉重打击袁绍的威望。”

    众人欣喜不已,他们同样也是知道,这全天下诸侯里面,只有真正得民心的高远才能够执行这样的军略。

    就此,高远开始着手筹备并幽冀抗袁根据地。

    他点将赵云、徐晃、李典、乐进四将。率领五百精锐之兵,通过太行山,进入真定县大茂山南部。并在大茂山脚下,公开宣告,袁绍反叛朝廷、剥削百姓,治下民不聊生,因此成立并幽冀抗袁根据地,解救被袁绍残暴的万民。

    高远这边就檄文天下。

    以朝廷正式任命赵云为根据地主帅,徐晃为副帅,李典、乐进为大将。

    至此,在北方三州中心区域的根据地初步形成。

    抗袁根据地成立了,仿佛晴天一声霹雳,天下为之震动。

    消息传到洛阳,曹操握着檄文嘎嘎大笑,对着郭嘉、夏侯惇等人道:“不愧是我的女婿,就是有手段,这什么抗袁根据地都搞出来了,这一下子,全天下人都知道袁绍的无耻,实乃国贼也。”

    消息传到刘备那里,刘备一个机灵,“高孟严果然比曹操还要卑鄙,阴险,狡诈。凡事都要跟百姓拉上关系,搞的所有人都跟反贼一样!”

    消息传到了邺城,正在喝茶的袁绍,一个机灵,一杯好茶全呼脸上了。

    “太卑鄙了,太无耻了!也只有高孟严这种东西,才能够想得出这种损招!”紧跟着,府邸中就传出袁绍的咆哮。(未完待续。。)

第二百四十六章 交公粮

    话说袁绍得到抗袁根据地在真定县城里的消息后,受惊与抗袁的这个名字,茶水抖在了自己的脸上。

    一旁的侍女吓坏了,但心里又想,丞相这个名字起得就是好,抗袁。她急忙拿出毛巾,给袁绍擦脸,还摘着茶叶子。

    袁绍一把就打开了小手,面色难堪起身叫道:“快,快,高孟严又出幺蛾子了。快去请田丰、沮授,颜良、文丑他们也要来,快去!”

    少顷,一阵零碎的脚步声后,田丰等人气喘吁吁全来到了。

    田丰拿起檄文一看,当时吓的手一松,就掉地上了,他也顾不得去捡,道:“主公,高孟严这是要将主公完全推到百姓的对立面呀。”

    沮授捡起来看,急道:“这上面说,主公与士族狼什么为什么……,草菅人命,祸害乡里,肮脏枉法私设公堂。三军将士,皆是出自百姓之家,这么一来,危亦。”

    袁绍气鼓鼓的,心说你们说的都是废话,叫道:“我岂能不知,要不,叫你们来做啥?现在可如何是好?”

    田丰恨铁不成钢的模样,也是急了,叫道:“我早就说了,不能这么整,不能不去管那些士族。主公,您知道那些士族在下面是怎么祸害百姓的?什么草菅人命,祸害乡里还是说轻了。简直就是丧尽天良,畜生不如。”

    “主公,咱们不能在这么整了,在这样下去,一点民心都没有了。在这样下去,不用高远来,百姓就自己暴动了!”

    袁绍吓坏了,他现在的情况就是一个炮仗。以前没人点,现在一点就着,“怎么办?”

    “向并州学习!”田丰挥手道。

    沮授又道:“马上发兵,扫荡根据地,将其扼杀在萌芽状态。”

    袁绍便感到此计可行,于是。就派出颜良、文丑为大将,调集重兵二十万,围剿抗袁根据地。

    另一方面,袁绍修改法令,命令士族改革自新,不要剥削百姓了。

    然而跟士族说别剥削百姓了,就如同对狼说:你丫别吃羊了一样可笑。

    袁绍这边的内政体系,从上到下,从内到外。都是士族。似田丰、沮授这样的人,就他们俩。谁家没有私产,谁家不剥削人。

    因此,袁绍的政令一出门就开始阴奉阳违了。

    很快就反馈回来了消息,全内政体系上下一致反馈:士族都不剥削了,比并州还要开明。

    袁绍就派人下去调研,派田丰和沮授去。

    田丰和沮授一下去,百姓就大叫道:“都不剥削了。我们过的很快乐!”

    田丰二人走了,士族也就命令将这些百姓的儿子闺女都放出来。

    袁绍大喜。只以为士族改过自新了。谁知全都是表面文章,百姓因此更加看清楚了士族的嘴脸,更加渴盼丞相的到来。

    另一方面,虽然袁绍的内政体系阴奉阳违,但军队系统还是能够执行命令的。毕竟是军人,是有纪律的。另外更重要的是,谁不听话就嘁哩喀喳了。

    话说赵云率领部队回到家乡,依照高远制定的方针阵法,打土豪分田地,并执行的很彻底。一到乡间。就将士族嘁哩喀喳了,土地分给了百姓。还派出精干力量,潜入县城。

    士族虽然有些家兵,但无法与并州勇士相比。勇士们进城后,连夜就将士族给嘁哩喀喳了。

    但凡赵云的部队到了那里,那里的士族就被嘁哩喀喳。

    这一下可了不得了,赵云的部队还没去的地方,士族们全部拖家带口逃亡了。乃至于文丑和颜良的大军还没有到达的时候,常山郡都没有士族了,官员也一个没有了。

    士族和当官的都没了,那就是百姓的天下了。赵云就将田地分给了百姓,百姓就让儿子们从军,支持自己的队伍。

    当袁绍的大军来到后,赵云有感于暂时不是袁绍的对手,就采用高远指导的游击战争,敌进我退,敌退我进。

    袁绍不能当国贼、屠夫,因此虽然士族剥削百姓,但他的兵马不能明着去杀百姓,因此留下来的百姓没有事情。

    然后,文丑和颜良回报,击退了赵云。然后袁绍不能一直出动几十万大军,击退了就可以撤了。

    于是袁绍就对逃来诉苦的士族说,敌人已经击退了,你们回家收拾家产去吧。

    士族们弹冠相庆,又是磕头又是抹泪,之后兴高采烈回去了。谁知道刚回去一天,当袁军大部队撤退后,赵云又回来了,在百姓的帮助下抓士族个正着,又是一阵嘁哩喀喳。

    嘁哩喀喳完常山郡的士族后,又开始向中山郡、巨鹿郡,赵国郡辐射出去,见到士族就嘁哩喀喳,见到百姓就分田地。

    士族纷纷逃到邺城避难,全都堵在袁绍家门口诉苦。

    袁绍大怒,又派人围剿,赵云就又走了。

    于是袁绍就对逃来诉苦的士族说,敌人已经击退了,你们回家收拾家产去吧。

    这一次士族们学精了,谁也不回去了。

    士族们不敢回来了,分了地的百姓没有人剥削,就都给赵云交公粮,不给袁绍交粮食,这就形成了根据地。

    然后就是赵云打退了袁家多次的进攻,巩固了根据地,而袁绍大兵围剿,赵云就退到太行山。袁绍不能总是大兵在外围剿赵云,耗不起。他一走,赵云就回来了。因此士族不敢回来,这就巩固了根据地。

    时间匆匆流逝,转眼就来到了204年10月,秋收已过,即将入冬。

    这一日,邺城袁绍府邸,传来霸主袁绍的咆哮。

    “混账,卑鄙,可恶!”

    袁绍在堂上,田丰、沮授、颜良、文丑等人在堂下。袁绍跳着脚大骂,“太可恶了,怎么可能有这样的情况发生。五十万在我地盘上的百姓,向数百里外的高远交公粮!”

    田丰等人也是哆嗦,心说这真是千古未有的事情呀。

    田丰直言道:“主公,士族们都不敢回去,没有人收租子,百姓打了个时间差,全交给赵云了。”

    袁绍暴怒,“那就将百姓留下来的,全部没收!”

    沮授大惊,叫道:“主公不可,这是毁名声的事情,这几十万百姓一定会造反的,主公会成为人民公敌。”

    袁绍叫道;“高孟严将租子收走了就没事,我去收租子就是人民公敌?”

    沮授只好说道:“租子只能收一次,第二次就是抢劫了。”

    袁绍脸绿,叫道:“那就派兵进山,围剿赵云,将粮食都给我抢回来。”

    田丰便说道:“主公,赵云的队伍已经从几百人发展成了几万人,比当初的张燕还可怕,不能轻易围剿,一定要从长计议。”

    袁绍恼怒,一拍桌子,坐了下来,叫道;“这也不行,那也不行,你们说怎么办。”

    谁知田丰和沮授果然有个好办法,低声道:“主公,虽然无法围剿赵云,但是此刻正是进攻曹操的大好机会,如此如此这般这般……。”

    袁绍闻言大喜过望。(未完待续。。)

    ps:  感谢:liu639452019 、zjl2768 、看不透你瞳孔的底色 投出月票,多情空余 、骚王的打赏。

第二百四十七章 破洛阳

    话说古代的时候,到了冬天,各方面就都处于蛰伏状态了。无论是政务,还是军务。

    并州各方面发展的不错,赵云在以常山郡为中心的抗袁根据地发展的也不错。

    因此,在年根底下,高远就召集了司马懿等人,在府中摆下了宴席。

    宴席之上,众人不免说起抗袁根据地的事情。

    陈琳没有涉及到抗袁根据地的工作,不免就问道:“听说,赵将军在冀州沉重打击了当地士族。似常山等郡,一个士族都没有了,官员也不敢来上任。而当地几十万百姓,都向我方上缴赋税和粮食?”

    众人听到后,不免十分钦佩高远的这个策略,严厉打击当地的士族,乃至于士族都不敢回去了。没有士族,袁绍就不可能掌控地方。

    其实袁绍也是强迫士族回去后几次,但是全被围剿了。这明着让人去送死,袁绍最后也不好意思说了。

    “这真是千年不得一见的盛况。”

    “实乃吾主神机妙算。”

    “更是吾主仁德,万民支持……。”群臣大唱赞歌,自然十分由衷。

    高远十分尴尬,心说其实我也是跟太祖他老家人学的,你们若是过去学学,估摸着比我强。

    然而如今这个世上,只有高远一个人学过,虽然学的不太精,但也足够摆平太多事情了。但是,话又说回来,还需要司马懿这些牛人的支持。高远提出一个论点,他们就能够很好的引申出来。如此相得益彰,才能够事半功倍。

    话说君臣融洽,不说政务,开始闲话趣事的时候。特情卫首领高雅。走了进来,众人一看,黑着脸,分明写着,出大事了。

    高远心里一惊,急忙道:“高雅。何事?”

    高雅拜道:“主公,出大事了。西凉五百里加急,马腾起西凉铁骑十万,进攻长安。又有洛阳方面的情报,袁绍三十万大军出虎牢,直奔洛阳而去。”

    他的话音未落,一名侍卫大步而来,奏道:“主公,外面孟津守将阎柔带着一个人来了。说是曹操的儿子曹彰,有要事求见。”

    高远放下了酒杯,心说这不用问了,必定是来请求援军的。

    “传见……。”

    大厅中的酒宴气氛顿时就没有了,侍女们急忙收拾了酒宴,恢复了议事厅的模样。司马懿等人也没有酒意,个个正襟危坐。

    趁着曹彰还没有来,司马懿感到应该说些什么。道:“主公,看来这一次。袁绍联合了马腾,东西夹击曹司空。曹司空在长安兵力明显不足,恐怕难以守住长安。”

    徐庶有些忧愁,“曹司空若是丢了长安,可以说只剩下洛阳孤城一座。这……。”

    “怪不得最近几个月,袁绍没有对根据地发动扫荡。原来,他的心思全用在洛阳这边了。”司马懿又道。

    高远能够从二位军师的语气言辞中看出些东西,曹操这一次恐怕难保了。而曹操若是被袁绍给灭了,整个北方,可就剩下高远自己了。这样的形势。对高远极其不妙,“失算了!”

    司马懿和徐庶连连摇头。

    徐庶叹气道:“主公不可这么说,不要怪属下说的直白,这其实是大势所趋。曹操已经是风烛残年,上一次若不是主公相救,他早已经被袁绍吞没。上一次,曹操还有虎牢关,宛城,拖延时间。这一次……,其实,袁绍可以随时出兵,直接兵临洛阳。”

    司马懿最终直言道:“属下看,若是袁绍孤注一掷,此刻的洛阳或许已经被攻破,还是谨守并州为妙。”

    高远明白二位军师所言,曹操面对袁绍已经彻底不行了,而作为高远,不可能一直将自己的兵马放在洛阳帮曹操防守。

    似乎在座的人,也都看清楚了现在的形势。若是曹操真的完蛋了,那么,高远就要面对七州之地的袁绍的围攻了。

    直如同游戏里,一座城,面对敌人几十座城的合力围堵。出不去,就是困死的下场。

    司马懿忽然又将自己先前的一句话收了回去,道:“主公,尽快发兵去救曹操,若是无法救援,就谨守并州。袁绍夺取洛阳后,极有可能趁机进攻我并州。”

    曹操是不能不救的,现在的曹操,几乎就是高远在南面的屏障,为高远抵挡了一半来自袁绍的压力。

    这时,曹彰来了,疾步而来,鼻青脸肿的,脸上还有晶莹的冰碴子。高远这边还没来得及说什么,曹彰扑通就跪了,哭的稀里哗啦的,悲呼道:“妹夫,快救救我父亲吧!”

    丧父般的痛哭,令众人一阵神伤。

    同一时间,洛阳城。

    整个洛阳城已经起火了,大火映红了半边天。火光下,袁军如同潮水、蚁群,汹涌澎湃。

    不管城上城下,死尸遍地,血流成河,直如修罗地狱。活着的人,几乎就是踩着尸体在战斗。

    天空中的火石、火箭飞舞。

    袁绍在城下怒气冲冲,叫道:“曹孟德,看这一次,谁还来得及救你。”他又嗤之以鼻,“上一次,若不是虎牢关耽误了一些时间,你能等到高孟严的救兵?”

    城上,挥舞青虹剑的曹操身先士卒,面对汝潮水般涌上来的袁军,他不知杀了多少人,乃至于全身已经被血湿透,早已经听不到袁绍呼喊。

    太多敌人涌上了城头,曹军的防线早已经散了架,彻底破防,也许就是下一刻了。

    但是,曹操没有任何放弃,年迈的他,依旧在战斗。在他的带领下,夏侯惇等人浴血奋战。曹丕、曹真、夏侯霸这些小一辈的,也都来到城头助战。

    然而,袁军实在是太多的。三十万进攻三万人,再没有任何迂回、战略后撤的情况下,硬碰硬中,已经不是任何方法能够扭转战局了。

    忽然之间,曹操发现,自己身边已经全是敌人了。

    而袁军,已经全面突破了洛阳城防,此刻,已经可以说,洛阳被攻陷了。

    “这老头子就是曹操,杀了他!”

    “杀曹操!”袁军来了精神,一拥而上。

    “哇!”(未完待续。。)

第二百四十八章 孟德上吊

    在这个冬季倒数第五个夜里,洛阳城被硝烟弥漫,铁与血在这一夜碰撞。数以万计的生灵,在这个夜里,走向了生命的终结。

    城外,是袁军震天的战鼓,更多养精蓄锐的袁军士兵,踏着敌人、己方的尸体,溅起无边的血水,冲上了洛阳城。

    胜利就在眼前,袁绍毫不掩饰的张狂大笑。他等这一天,已经等待了几十年。终于,这一生的对手,即将倒下。

    城头,仿佛是在强劲跳动的心脏,每一次收缩,大量的鲜血就被压了出来。喷射出城外,又顺着城墙流下。

    已经看不到太多曹军的身影,袁军已经开始向城内渗透。而更多的袁军,正在攥着拳头等待,等待城门被打开的一刻。那一刻,会宣告洛阳城的陷落。也会向全天下宣告,袁绍战胜了曹操。

    他将踩着一位枭雄的尸体,成为这个天下最有权势,最有力量的诸侯。

    “进攻,进攻!”袁绍驻马在东城门外,大声催促着,恨不得下一刻,就进入这座二百年的大汉都城。

    而在东城门楼里,曹操独自一人,握着青虹剑,瘫坐在席塌上。危难之时,他被夏侯惇所救,送到了这里。此刻全身是血,也不知是自己的,是敌人的。

    “天下,天下……。呵呵呵……。”曹操尽显老态,忽然大笑,冬季的冷风吹进来,吹起无数雪白的发丝。

    曹操和他的势力,已经是风烛残年,也许一个响指带起的微风,就能够将其扑灭。

    “为什么会是这样?”曹操留下了浊泪。

    曾经意气风发,老气横秋的枭雄,曾经他拥有整个中原。曾经的他百战百胜,曾经的他执掌天下最大的权柄。而此刻,老迈的他,抱着昔日的理想,留下了这一生最痛苦的眼泪。

    老人哭的很痛苦,老人很虚弱……。

    曾经。所有人都认为,这位老人,会成为称霸天下的人。然而世事无常,转眼间一代霸者已经老迈。

    这时,一群人闯了进来,老人头没有抬。

    是夏侯惇等人,眼看城池要破,就集中在了一起,来到这里。要保护曹操一起离开。

    外面的喊杀声,如同催命曲一般。郭嘉脸色惨白,焦急万分中大步向前,“主公,事已至此,不可有所留恋,尽速撤退,以待东山再起。”

    曹操这时候才抬起头。望着这个他一直以来依为依托的谋士,却是沧桑道:“退?刚刚有消息传来。长安陷落,夏侯渊、贾诩等人不知生死,又能退向何方?”

    他缓缓起身的时候,眼中精光闪烁,恢复了昔日年轻时的模样,锋利的青虹剑。滴血中横在身前,另一只手虚脱。他望着终于自己的属下,振臂道:“就在这里,与袁本初决一死战,不死不休!”

    众人对视一眼。他们来到这里,是要保护曹操活着离开的。虽然他们也愿意与敌人决一死战,但那时候曹老板就挂了。

    这不行。

    众人又对视一眼,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