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三国之天下我做主-第4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高远急忙下马,一一搀扶起来,就学着后世大领导的模样,嘘寒问暖。
当大官的。都是高举回避牌子的亲兵开道,那里有这么平易近人的。师傅们十分感动,想想现在的好日子,好多岁数大的,都留下了眼泪。
天寒地冻,但是一进砖窑厂区内,高远就感到十分温暖。这来自于无论任何时候,砖窑都要保持一定的温度,尤其是冬天,骤然降温,窑壁就裂开了,就无法使用了。
当大师傅详细解说了烧砖的过程后,徐庶不断摇头,最后道:“主公,这烧砖颇为耗时,看来,只能到开春,天暖和了,才能够大规模在大同地区安置百姓。”
高远皱眉不语,这个时代虽然会烧砖,但工艺较为落后,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出一炉子。他便对大师傅问道:“你们烧砖都用粘土,加入矸石吗?”
“矸石?什么是矸石?”中年砖瓦匠挠着头,十分不解。
“是一种煤矿的伴生矿……。”
这个大师傅也是有能力的,同时这山西采煤方便,多用煤炭烧砖,而许多地方都是用木炭。经过高远的解释后,他终于知道煤矸石是什么了,惊道:“废矿石也行?”
这时候的人们,也就这么称呼煤矸石,烧不着,也就掺假的时候用用。
高远看出究竟,便打算改良一下烧砖的工艺。其实他也不懂烧砖,只不过后世听人说过矸石烧砖,由于煤矸石也有一定的可燃性,如此一来就能够从内到外的烧制,节省能源也能够缩短烧制的时间。
砖窑的师傅们面面相窥,这能行吗?
而随行的徐庶有些傻眼,心说主公会烧砖?主公怎么知道煤矸石能烧砖的?然而他又想了,但凡圣贤之主,皆通万物。
圣贤之主!
也只能这么解释,才能够解释清楚高远为什么有层出不穷的全新理论。
其实,圣贤之主,已经是高远治下的共识了,包括平民老百姓。
高远望着惊诧看着自己的众人,大手一挥,“烧一炉不就知道了!”
“对对!”师傅们连连点头,这砖窑一般都是为城墙烧砖,为大建筑基座烧砖。忙的时候,日夜不停,闲的时候都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够开炉。如今正闲的当当的,因此一听,个个点头。
人多力量大,高远带来的五百兵丁齐上阵,很快就搞定了一万块砖坯。
高远也是亲自动手,和泥拍砖,一身泥点子,但却乐此不彼。
随行的许褚、徐庶大跌眼镜。尤其是许褚,他跟了曹操多少年,从来没见过曹操干过这样的事情。然而对于现在的许褚来说,更加敬服高远,只有这样不怕脏不怕累的主公,才会真正的爱民如子。
这处砖窑是个八卦窑,顾名思义,八个窑洞围着中间一个大烟筒。
一万块平铺起来不少。立体放置也不算多,只用一个窑洞就够了。
把砖坯垛到窑里封住窑门后,接下来就是在窑顶上的孔目添煤炭。
孔上有铁盖,用随身的铁钩,勾起来后,就能够添碳。也能够从这些孔目中。看到里面砖的烧制情况。
“主公,五日后就见分晓。”大师傅说道。
高远吓了一跳,心说这一次需要五日,也就是后世一个月的活,要五个月才能够做完。怪不得徐庶说要到明年春天里,才能够大规模安置移民。
他叭咂了叭咂嘴,道:“我等半日,看看情况。”
半日后。
大师傅亲自上窑顶加碳,这边刚将孔目上的铁盖打开。往里面一看,就见那里面的砖坯,晶莹剔透,跟宝石一样煞是好看。“哎呦!”大师傅吃了一惊,没站稳,叽里咕噜就从砖窑上滚了下来。好在下面不少人看着他,顿时一阵手忙脚乱的接住。
“主公,快烧好了。最多再过半日!”大师傅丝毫不顾自己,推开众人就向高远跑去。
众多师傅们不信。以前五天才能烧好,如今一天就齐活了?这可能嘛?他们纷纷上了窑顶,一一细看,纷纷脸色大变,“摇摇欲坠”。
就此,高远便用后世的办法。提高了一千八百年前五倍的烧砖效率。
众人十分震惊的时候,高远却是十分平静,他拍了拍大师傅的肩膀。就对徐庶道:“加大采煤力度后,煤矸石也会被大量开采出来,弃之不用大占土地!”他又对大师傅道:“今后多用煤矸石当原料。将土剩下来,子孙后代,就有更多的土地种庄稼了。”
徐庶有些迷茫,然而眼睛越来越有亮光,喃喃道:“开采土,地就挖没了。这小小的烧砖,竟然也跟土地有这密切的联系。主公改良烧砖,就为后代留下了更多的土地!”他急忙拜道:“主公圣明,我不及也!”
高远心说我圣明个屁,这在后世都不是个事,你若是能够走一遭,估摸着比我强。然而,这天下生灵中,也只有他独一份了。
高远随后算道:“一个窑洞一万,八个就是八万。一平米需要130块,十平米地面的屋子,四面墙,屋顶用木板,2。7米高,需要6000多块。若是平米小一些,一个窑洞一天就能够盖三间房。虽然小了一些,但也能够过渡。元直,就按照这个模式来,先将百姓安置下来。”
“另外,大规模建设砖窑,以后用砖的地方很多。砖这东西,烧好了千百年不坏,用不了先存着。建新城,修补城墙、关隘都是需要的。”
徐庶先是目瞪口呆,之后急道:“主公,这平米是什么意思,教我。”
高远已经算的身心俱疲,挥手道:“走了,下次再说。”
徐庶便能够感到,主公肚子里还有许多东西没有掏出来。
高远随手指点了烧砖工艺,却是解决了建筑材料的问题,大规模安置百姓,就成为了现实。这让徐庶等人敬服,大呼圣贤之主。
就在并州轰轰烈烈安置移民的时候,而在同一时间,徐州下邳城,发生了剧变。
隆隆的战鼓声中,袁军对刘备的下邳城发动了总攻。
从天空望下,如潮水般的十万袁军,瞬间就冲过了残破的城墙。下一刻,潮水便在冒烟的下邳城中肆意。
城外,本阵前,华盖下的袁绍仰天大笑,说不出的得意。今日击破徐州,来日席卷中原还远吗?
城内。“本皇叔是绝对不会离开了,本皇叔要与袁本初决一死战!”灰头土脸的刘备,破衣烂衫全是窟窿,面庞扭曲的可怕,他无法面对又一次的失败。
然而随他一起驻守在这里的张飞,可不能眼睁睁看着他留下来送死。只见张飞铜铃眼一瞪,伸手就拦腰反抱住了刘备,对残余的数百将士叫道:“随我一起,护送我大哥出城!”
刘备就跟绑在张飞腰上一样,随着战马的疾驰,燃烧中的下邳城,惊慌乱奔的百姓,不断映入他的眼帘。而刘备的眼睛,渐渐失去了光彩,他突有所想,不禁失声道:“同样是面对袁本初、面对曹孟德,为什么高孟严就能赢,为什么每一次输的都是我?”
刘备突然发现,自从成了皇叔后,每一次总是输。(未完待续。。)
ps: 感谢:774488、海 、╭ァ℡简单ヽ 、渺渺优灵 、天之圣 、倬伟投出月票。
感谢:氵回嗳 、喜安蓓 、初晨的微光 打赏。
第一百五十三章 不速之客
公元202年的天下形势与后世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由于高远的横空出世,袁绍屡战屡败,并州也没有了。
然而,令人大跌眼镜的是,大受刺激后的袁绍,却是发愤图强了起来。“拳打脚踢”了郭图等派系恶斗的人,重新重用了田丰和沮授。
袁绍本就拥有雄厚的势力,治下地域广,人口多,战争潜力巨大。有了田丰和沮授,运用得当的军事策略,从而得到了他想要得到的结果。
202年岁末,袁绍亲帅二十万大军,用颜良、文丑、张郃这样的人为大将,猛攻下邳。
就算刘备有关张之勇也抓瞎,他只有五万多人,袁绍根本不用什么计谋,就是二十万大军猛攻你家城池,你守不守?相持数月后,袁绍顺利攻克了下邳。
随后,又是十余万大军,兵围小沛。
四处冒烟的小沛城内,刘备官邸。
在震天的喊杀声中,刘皇叔十分憔悴,仿佛一瞬间老掉牙了,佝偻着腰,站在守城布局图前,一双手都快到脚面了。他只剩下了几千残兵,又如何抵挡强势的袁绍?
“主公!”
“大哥!”
两种不同的呼唤,唤醒了也不知道过了多长时间的刘备,转身的时候,就见关羽、张飞、关平、糜竺、孙乾、简雍这些人全来了。
“战事如何?”刘备惊问道。
就算是在极端的困境之下,关羽依旧无畏有力的模样,道:“大哥,刚刚打退了袁军的一次进攻。”
望着浑身是血的关羽和张飞,刘备不由叹气,他这两天也琢磨明白了。只有关张之勇是没有用的。他认为,若是自己也有司马懿、徐庶这样的谋士,情况一定不会是这样。
糜竺脸色惨白中,进言道:“主公,孤城不可守,还是弃城吧。”
“弃城!”刘备大脸陡然失去血色。自语道:“弃城,我又去那里?”
糜竺早就想好了,“去刘荆州那里。”
“刘荆州?”刘备默默点头,曹操、袁绍那里他都已经去过了,孙权那里没交情,似乎西凉、蜀中不现实,唯有去荆州了。
孙乾同意道:“荆州富庶,贤才众多。而刘荆州又与主公皆是皇亲,他一定会善待主公。就能东山再起。”
刘备不免担心道:“袁绍围三厥一,出城必定有埋伏。”
然而有埋伏就不出城了吗?留在城中必死无疑。
关羽大红脸,张飞也是涨红脸,手中丈八蛇矛一挥,大声道:“拼得一死,定保大哥出城!”
刘备只能是选择弃城而逃,就算明知围三厥一必定有埋伏,也要硬着头皮出逃。
果然。中了埋伏的刘备全军覆没,好在关羽、张飞在关键时刻发挥了巨大的个人能力。将刘备以及一干嫡系保了出来。
至此,袁绍夺取了徐州,坐拥幽州、冀州、衮州、青州、徐州五州之地,声威大震。似陈登等人,是绝对不会离开徐州的,他们皆投顺了这个士族头子。
袁绍坐拥五州之地。又抢到刘备的钱粮无数,就在徐州就地招募家破人亡者。补足二十万大军后,按照战略布局,依旧在冀州防备高远,大军进攻许昌所在的豫州。
又席卷江北扬州。大兵进驻合肥,吓的孙权急忙遣使表达善意。声称曹操是国贼,支持袁绍清君侧。
而袁绍如今顾不得别的,就是一心一鼓作气灭了曹操,从而掌控中原。
没有刘备在前面顶着,就算是曹操,直面兵多粮足的袁绍,也有些顶不住劲。但是,他依旧在官渡和汝南,建立了一道斜线的防线。
曹操尽可能调集了三万兵马,就亲自坐镇汝南郡城,指挥豫州保卫战。他十分后悔,若是一开始,就不去打高远的主意,如今的形势,就不是这样的了。然而没有后悔药,在并州没了十万大军,大将五员的曹操,更加不是袁绍的对手了。
但是,曹操依旧在坚持。
转眼就到了203年三月春,刘备跑路了,曹操被吊打,过的很惨,但是高远这段时间过的很嗨皮。没有哪怕一个敌兵过境,这让他能够从容开发山西。
煤炭加铁矿,武器装备滚滚产出。内蒙古大草原上,风吹草低见牛羊,每个月都会奔驰来许多骏马。河南一部,麦香四溢,眼瞅着夏季就是大丰收。
这一日,高远来到了晋阳城新城区。由于并州人口的富裕和增长,许多人尝试进城生活,这让高远不得不扩张城市。好在砖窑里一窑一窑的出砖,一层一层垒起来,新城区立刻就有了。
新城区里,有一处高大的建筑群,红砖高瓦,朱红大门,最是显著。
高远带着麾下重要文武来到这里,抬眼的时候,就见到门匾上八个龙飞凤舞的大字“华夏军事指挥学院”。
不错,就是军校。
由于高远的主力扩军至十万人,大批基层士兵被提拔起来,补充低中级军官。为了提升军队的战斗力,高远指示士兵刻苦训练的同时,又成立军事学院,用来培养中低级军官。
并且,就算是赵云、张辽这些大将,作为教员的同时,也要定期进修。那么,谁来当他们的导师呢?似乎司马懿、徐庶是没有问题的。
另外,高远作为校长,也是整理了一番后世的战略战术,也能够充充场面。
对于成立军事指挥学院,司马懿等人举双手赞成,本来他们打算起名并州军事指挥学院。但高远认为这样就太过局限性了,他说道:“军事指挥学院,不单单接受并州的生源,也会对全天下招生。每年秋季招生,但凡有志之士,愿意为国家民族百姓出力者,皆可来报名。从优录取。”
从来没有人成立过这样的单位,相信未来,一定会有大批的有志之士前来报名,高远势力因此必定不断壮大。司马懿等人,对此钦佩不已。
演武场中,一千华夏一期学员。威武列队。
高远登上了点将台,大声讲道:“诸位将士,我们来到这里是为了什么?”
他遥指远处的军校大门,“这座门,绝不是晋升之门,反而是牺牲之门。我们来到这里,不是为了升官发财,而是为了解救天下苍生于水火之中。”
“你我皆出身于寻常百姓之家,不能因为有了机遇。有了能力,就去做欺压百姓的事情。反而因为有了能力,有了机会,就要尽可能去为百姓做一些事情。”
“时至今日,天下大乱,亿万苍生陷于水深火热之中。各地诸侯割据,不知保境安民,只知争权夺利。而今日我等。共聚于此,只为风雨同舟。共赴国难。解社稷与倒悬,救百姓于水火。”
“你们应该谨记使命,献身民族,报效国家,拯救百姓!”
谨记使命,献身民族。报效国家,拯救百姓!便成为了华夏军事指挥学院的校训。
就此,高远成立了历史上第一个军事学院,大批的军官因此培养了起来,军队的战斗力得到了飞跃。
后一日。
高远这一段时间忙前忙后。作了许多事情。主公也是人,不能总是忙,如今各方面发展都很好,所以他终于能够有时间,陪陪自己的妻子。
府邸,后花园。
“将军!咯咯,夫君你死了!”吕慕绮“跃马扬鞭”,一个卧槽马,交代了高远的老帅。她突然发现这么说不吉利,急忙道:“呸呸,是输了,不是死了!”
高远挠了挠头,对于象棋完败这样的事情“耿耿于怀”,然而现实中不能落怂。他扔了棋子,这边起身的时候,大叫:“可恶,竟敢如此对待本将军,本将军要惩罚你们,一个都不需跑!”
说着,便首先向一旁的蔡琰发动了“攻击”。
高远的伸手,立刻就抱了个满怀,正说向高地继续发动进攻的时候。蔡琰脸色一变,干呕了起来。
“没轻没重的!”跑出去的吕慕绮探头一看,“埋怨”中了走过来,随即脸色一变,也干呕了起来。
这一下,轮到高远脸色大变了,急忙喊道;“快去请华佗先生!”
半个时辰后。
高远一双大眼,焦急望着内门。一旁貂蝉一双凤目,也是焦急望着。
不一会,华佗走了出来,笑道:“主公,二位夫人无碍,是有喜了!”
“有喜了!我要当爹了!”高远忍不住仰天大笑,心说我也有当爹的一天。
一旁的貂蝉,欣喜中大松一口气,心说终于是怀上了。她急忙问道:“是儿子吗?”
华佗还是有信心的,笑道:“启禀太夫人,观脉象十有**,应该是少主了。”
高远大喜过望,行礼笑道:“太夫人,您要做奶奶了。”
貂蝉掩嘴一笑,却是突然说道:“从今天开始,不需去做那种事情了!”
“啊?”高远顿时傻了眼,心说前一段时间,丈母娘还每天送大补汤,这就给掐了。但为了儿子,还需忍住,道:“是……。”
一阵香风,貂蝉便消失在卧室门内。外面只剩下挠头的高远,还有不断道喜的华佗。
这一天,是202年十二月五日。
第二天,消息就传开了。
主公有后了,这可是大事情。这代表着以高远为首的政治集团,后续有人。就算高远现在就翘辫子了,臣下也有效忠的对象。
若是以前,高远若是翘了辫子。就算张辽等人再忠心,这没有效忠的对象也是抓瞎。而高远的势力,也只有灰风烟灭的下场了。
有儿子就不同了,千秋万代,绵绵相传。所以,这一天的议事厅里,格外热闹了起来,凡是得到消息的官员,全都到来祝贺。
高远高兴,看到手下也是为自己高兴,就高兴的合不拢嘴。
然而,很快就来了一位不速之客。
只见高雅大步进了议事厅,急道:“主公,曹操的使者郭嘉来到了晋阳,求见。”
热闹的议事厅顿时就静了下来,曹操和高远水火不容,郭嘉来了,什么意图?(未完待续。。)
第一百五十四章 结盟
袁绍击溃刘备夺取徐州后,实力暴涨,他有幽州、冀州、青州、衮州、徐州五州之地。他没有因此而停下脚步,反而是集中力量,猛攻曹操的豫州。
曹操虽然在豫州之外,还有关中,关西长安。但高远和西凉马腾,牵制了他太多的兵力。
虽然已经是年末,但他若是无法抽调出兵马,恐怕年关是过不去了。
曹操倍感压力,如今唯一的办法,就是与高远结盟。他十分担心高远会拒绝,因此派来了麾下第一谋士郭嘉。
晋阳城,高远府邸,议事厅。
郭嘉复述完了曹操的意愿后,便小心打量起高远来。他一路来到晋阳,看到了并州的大发展,各地百姓热火朝天的劳动场景,始终在他脑海中回荡。
堂中,是张辽、赵云这样的名将,还有司马懿、徐庶这样的谋臣。便是徐晃、于禁、许褚等人,也毫无愧疚的直视郭嘉,并带着敌意。
郭嘉知道,似徐晃等人,是因为弃暗投明的心,才能够做到心中无愧。是啊,弃暗投明,还有什么好愧疚的。
郭嘉不禁感叹,只是区区不足两年的时间,高远就从昔日的少年,成长为名震天下的诸侯。麾下文武鼎盛,不在任何人之下。虽只有一州之地,但发展潜力惊人。而曹操做到这一切,则是用了将近二十年的时间。
高远不动声色中,道:“奉孝远来辛苦。先去休息吧。”
郭嘉闻言拱手一礼,这也在他意料之中的事情,想来自己下去后。高远就会跟他的属下商议这件事情了。
当郭嘉走后,高远目视众人,目光就停在了司马懿和徐庶身上。
司马懿沉声道:“袁本初消灭刘备后,坐拥五州,皆是天下富庶之地,各州皆有五万守兵,共计有各类兵马五十余万。如今。二十余万大军进攻曹操的豫州。曹孟德,这是真的顶不住了。”
徐庶沉重道:“袁本初的扩张的太快了。”
二人不能替主公拿主意,只是从旁分析。
似赵云等人。只是静听,他们知道这大方向拿主意,还需主公和两位军师。
高远的确没有想到,为了自己寻求根基的战略。从而在官渡之战帮了袁绍一把后。袁绍果然咸鱼大翻身了。他不能坐看袁本初成为无法撼动的庞然大物,于是说道:“我打算与曹操消除敌对,共同面对袁绍,你们以为如何?”
主公询问,二人自然要说出真实的想法。
徐庶道:“主公所言甚是,合则两利!”
司马懿眼睛一亮,道:“但也不能就此轻易答应曹操。”
高远点了点头,就命人去召回郭嘉。
郭嘉没想到没有半个时辰。自己就打了一个来回,他便想到高远一定是有了抉择。不禁佩服高远做事的效率。走入堂中后,急忙行礼道:“高将军,您与我主联手,才能够遏制住袁本初。”
高远闻言不动声色,说道:“袁本初虎踞北地、中原,我只不过只有山中一偶。若彼此联手,还需曹公支持。”
郭嘉听到后,苦叹,他听出来高远这是索要结盟的好处来了,只好实话实话,曹操这边的钱粮,自己都快不够了,最后道:“若是将军无法伸出援手,须知唇亡齿寒……。”
司马懿和徐庶微露不屑,心道:我主与曹操可不是唇齿关系,想半年前,曹操与袁绍虽然没有合谋,也是共攻我主。这边我主是顶住了,若是顶不住,现在我们这些人,还不知在那里,你郭奉孝也一定不会出现在这里了。
高远只是默不作声,静静看着郭嘉。
郭嘉被看的有些忐忑起来,形势比人强,就算是郭嘉,面对曹操如今的困境,在高远这边,也没有任何好办法可想。他只能是替曹操做主,以便尽快完成结盟,深吸一口气道:“袁绍不臣之心已经昭然若揭,朝廷有意册封高将军为大将军,讨伐国贼袁绍。”
大将军!这可是武职的巅峰了。似赵云等人,不禁动容。
对于高远来说,他已经决定暂时与曹操和解,以免袁绍真成大事。曹操屡遭败绩,既然钱粮没有,有一个名正言顺的朝廷任命也是不错的。“大将军!这官可不小呀!”高远心里一笑,便答应了下来。
双方主要约定,撤除双方边境的重兵,全力以赴,对付共同的敌人袁绍。
郭嘉没有任何的停留,完成使命后,立刻告辞离开了。高远自然也不会去留他。
当郭嘉走后,张辽起身进言道:“主公,曹孟德败象初显,为何不趁机进攻洛阳?”
高远还没有解答的时候,徐庶代为答道:“曹操是绝对不会放弃拥有三关守卫的关中地区的,若是主公进攻洛阳。曹操一定会誓死抵抗,乃至于放弃豫州也有可能。那么一来,最终受益的就是袁绍了。”
张辽闻言不断点头,道:“看来我想错了,如今袁绍势力太过强大,任何其他人的厮杀,都是在为袁绍一统北方创造机会。”
高远起身道:“传我命令,黄河沿线的五万兵马,调往上党郡驻扎。另,各地府库的粮草物资,开始调往壶关城。”
这明显是为进攻冀州做准备,众人起身的时候,斗志昂扬了起来。
司马懿提醒道:“主公,或可等曹操在江南大营的兵马调离后,我军再行调动。”
高远笑道:“仲达谨慎是对得,但咱们的曹公疑心重,还是先给他吃个定心丸的好!”
徐庶从旁道:“主公,这就要出兵冀州吗?”
“不不不。”高远摆了摆手,“时下冬季不利进兵。先行运输物资,待到来年夏收前,再行用兵。如今。先看咱们曹公,怎么在汝南抵挡咱们袁公吧。”
众人会心一笑,心说主公出兵的时机十分巧妙,这边冀州大平原马上就要夏收的时候,打到那里,粮食就能够收获到那里。
话说郭嘉离开并州后,马不停蹄。五日后就回到了汝南郡,并将高远答应结盟的消息,带给了曹操。
如今这汝南城乱糟糟的。四处冒烟,着火,这来自于袁军不断的攻击。
曹操的心情也是乱糟糟的,整日里火气很大。这来自于袁军的压力。当他得知高远答应结盟后。大松一口气,对众人道:“看来高孟严还算有些头脑,知道现在一致对付袁绍的重要性。”
像夏侯惇、夏侯渊,贾诩、程昱等人都在汝南。曹操已经将汝南,定为了豫州最后的防线。只有守住汝南,才能够保住背后地区的稳定,才能够长期坚持下去。若是汝南失守,只能是退守关中了。
曹操难得说了高远一句好话。但是脸色很快阴沉下去,又骂道:“高孟严这小兔崽子。若不是他官渡帮助袁绍,形势决定不会是现在这样。”
众人摇头叹息的时候,郭嘉突然道:“或许,高孟严要的就是这样的结果,若是不然,他也不可能夺取袁绍的并州。”
曹操大惊失色,“你是说,高孟严从最初在我许昌的时候就计算好了,这怎么可能?”
众人十分震惊,但仔细想想,每一个形势的转变,都对高远有利,又不得不相信。
这还是人吗?竟然算计的如此精确无误,将各方势力的行为,都算计了进去。
自曹操以下,皆感到高远已经不是人了。但事实就是这样,后世而来的高远,别的可能不行,但若说把握天下脉搏,还是无人出其右的。
随后到来的,就是高远撤出黄河兵马的消息。曹操也算终于放下了心,他立刻命令,洛阳的二万兵马一分为二,一部调动到官渡,一部调动到汝南。
高远最先撤出了对峙的兵马,表达了足够的善意。曹操立刻传令朝廷,马上让汉献帝颁发诏书,昭告天下,晋封高远为大将军,寿阳乡侯,讨伐朝廷叛逆袁绍。
消息一经传出,天下为之震动。
曹操再一次指责袁绍是叛逆,而袁绍也是撕破了脸,再一次檄文天下,指责曹操控制天子,是真国贼。而高远,就是另一个狼狈为奸的国贼。
转眼半年过去。
公元203年4月,高远在晋阳,召开了誓师大会。
五丈高大的点将台上,高远独立,身后遍插旗帜。
张辽。
赵云。
徐晃。
于禁。
点将完毕,高远开始宣读出征宣言。
“今天下大乱,民不聊生,正是我辈有志男儿,为国出力,保卫家园之时。在你们的努力下,我并州结束了乱世,但是,还有更多与我们一样的同胞,依旧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太多人需要我们去解救……!”
高远设立的教导员制度,让他麾下的军队,成为了一支真正有信仰,有目标的军队。信仰来自于高远的思想,目标便是解救天下苍生。
“保家卫国,拯救苍生!”五万将士振臂高呼,便是战马,也希律律的嘶鸣。
军师司马懿、徐庶,以及诸将,激昂之中,仰视高远。
经历了千难万苦,从没有一兵一卒,到现在的十万精兵,高远完成了蜕变。
赤兔马上,高远高高举起了方天画戟,那锋芒刺目。轰隆隆的马蹄声中,数万大军,追随着他的脚步,踏上了征途。(未完待续。。)
ps: 感谢:哦他哭 、轻狂隼风 、上涨的猪肉 、满展娃娃 投出月票。
感谢:氵回嗳 、停留在记忆中 、暮雨幽竹 、大我成 打赏。
第一百五十五章 “炮楼”林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