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之天下我做主-第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话说第二日,心里有鬼的高干急行军来到了九原县外,一旁行军的张辽让这位袁绍的并州牧颇感锋芒在背。然而他想到了沮授的计策,出其不意攻其不备,他获胜的概率还是很大的。

    高干因此定下心神,道:“张将军,你家主公作何想法?”

    张辽笑道:“高将军无需多虑,我家主公已经准备交付袁公支援的士兵。”

    高干松了口气,又走了一阵就看到了九原县城,同时,也看到了城外的军营。只见军营外,士兵们正在操练。高干心里一沉,他发现这些士兵十分彪悍,素质还在自己之上。然而他又发现,这些士兵操练的时候经常出错,因此十分疑惑。

    而张辽察言观色,专门为他解惑,叹气道:“这些都是新兵,看似强壮,与真正的精锐还有所差距。”

    高干并不知道张辽在骗他,心头又是一喜。随着他的来到,而高远军士兵并没有戒备起来,仍然在操练。显然,高远并没有防备他。这让他心头更加狂喜,心说完成主公的任务,消灭高远夺取北地四郡是没有问题了。

    高干便感到不能露出敌意,于是,他命令部将邓升领兵退后十五里安营扎寨,以显示自己没有任何敌意。

    随后,高干身边只剩下百名护卫,在张辽的陪同下,就在高远军营盘外等待交付士兵的事宜。

    鸣金声中,当散开操练的高远军士兵集结起来的时候,高远便在赵云、周仓的拱卫下出了营盘。

    赤兔马,方天画戟,唐猊铠甲,金冠上两根长翎子摆动。恍惚间,高干仿佛看到了战神吕布,然而在他看来,高远的能力还在吕布之上。

    “高将军。”高干十分谨慎,首先行礼道。

    “高将军。”高远回礼,笑道:“我与高将军,五百年前,或许是一家人。”

    “一家人!”高干醒悟,也是一笑,顿时放松下来,道:“高将军,本州牧奉袁公之名,前来领回前番支援的兵马。”

    高远也不多说什么,一挥手,集结的兵阵中,就走出了五百人。

    高干一直微笑着看,而高远也只是乐呵呵的。

    好半天后,高干的笑容渐渐没有了,又好半天后,他的脸色沉了下来,道:“高将军,你的意思,只有这些兵马了?五百人?”

    其实还有更多,只不过高远征求这些官兵意见后,愿意跟着高远的,他都留下了,只剩下这么五百人。

    高干十分愤怒,道:“高将军,我主借你三千精兵,怎么变成五百人了?”

    高远亦是没有笑容了,淡淡道:“高将军,你也是领兵多年的人,打仗那里有不死人的,这点道理你都不懂?”

    高干更加愤怒了,他本说要好好辩论一番,然而他突然想到此行的目的,顿时怒火尽去,又露出了笑容,道:“高将军所言甚是,我这就将这五百人带回去复命。”他遥望西边太阳,又道:“今日天色已晚,恐怕要在高将军的地面上借宿一晚了。”

    高远亦是露出了友善的笑容,拱手一礼道:“本督今晚设宴,不知高将军可否赏光?”

    高干一阵摇头,郑重其事道:“我身为主将,不可轻易离开军队,高将军的好意心领了。”又道:“高将军可否赏光来我营中?”

    高远心说我去里,估摸就回不来了。于是呼,他也用同样的言辞拒绝了高干。

    就此,各有心思的双方场面话说完后,立刻分道扬镳。

    渐行渐远的高干大骂高远不止,回望九原县,狠狠道:“高孟严休要得意,马上就让你知道我的手段。”

    感谢:极客肖恩,爱刘甴,所言与记忆的打赏。

第五十四章 后发制人

    高干气炸了肺,随后返回了自家大营。他从未想到过高远会如此的强势,在他看来,势力弱小的高远应该表现出相当的恭敬。

    “此子若不出去,定然是心腹大患。”高干对部将邓升说道。

    邓升进言道:“将军,何不找回来的士兵询问高远军中的情况。”

    高干深以为然,于是他找来了三名士兵,分开问话。只有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高远四郡有多少守备兵。第二个问题:高远的主力部队是否都是新兵。

    三名士兵的回答是一致的。

    高远各郡只有三五百守备兵,而高远的主力部队,在袁绍的老兵离开后,七成都是新兵。

    高干放下心,如此一来,他只需要击溃九原县外的高远军主力,高远就没有兵马了,北部四郡不战可下。

    时夜,天地一片宁静,就连皎洁的月亮也被黑云裹挟。

    果真是月黑风高杀人夜。

    在黑漆马糊的地上,一彪军马悄无声息的移动,而远处一座灯火闪烁的营寨,就是他们此行的目标。

    高干与部将邓升,率领八千步兵,一千骑兵趁夜潜行。

    又过去半个时辰,这一彪军马接近了高远军的营寨。

    高干原本小心翼翼,当他望到毫无防备的高远军营寨的时候,开始不屑,道:“天下皆传高孟严有勇有谋,以我观之,闻名不如见面。前番获胜,也只是匹夫之勇。”

    便是敌人,也不得不承认高远武勇过人,然而高干更相信智谋能够战胜武勇。他不免说道:“沮授军师妙算,有心算无心,今夜正是你我建功之时。”

    说到这里,高干兴奋了起来,勇夺四郡,战胜不败的高远,这功绩、名声全来到。

    相距营寨五百步时,高干举起了手中的战刀,他和他身后的士兵,杀气腾腾中充满了自信。因为高远军毫无防备,消灭这样一个对手,太简单了。

    “建功立业的时候到了,全军突击!”

    高干一夹马腹,率先带领一千骑军开始突击。随后,邓升带领八千步兵闻声而动。这些并州精锐的兵卒手持利器,开始突击高远的营寨。

    希律律~

    高干和追随他的骑兵亲卫来到寨门前,十几匹战马人立而起,双蹄踏下的时候,只听轰隆一声巨响,营门轰然大开。

    至此,九千袁军势如破竹,没有遇到任何的抵抗,就冲进了营寨。

    “冲啊!”

    “杀啊!”

    “活捉高孟严啊!”

    气势如虹的袁军士兵,拥有着猫一般矫健的身手,第一时间就窜进了各个营帐之内。

    正当他们举刀准备挥砍睡梦中的高远军士兵的时候,却是有些蒙圈。

    “咦,没人?”

    “怎么会没人,难道大便去了?”他们只以为是凑巧闯入了空置的营帐。

    然而当太多袁军士兵带着疑惑走出空营帐的时候,他们渐渐有所觉察。

    而疾驰中军大帐的高干,当他看到空荡荡的中军大帐的时候,顿时一股寒意从尾巴骨涌出,直达后脑勺。这寒意令他的智商暴涨x个百分点,又让他肝胆俱裂,毫毛倒竖,一身鸡皮疙瘩中,尖叫道:“空营,中计了!全军撤退,撤出营寨,快!”

    但是,一切都完了。

    只听营寨四周数声炮响,震地的马蹄声陡然响起,无边无际的黑影出现在营寨四周,并蜂拥入营。

    高远领军从正门杀入,张辽在南,赵云在北,周仓在西。

    五千骑兵无情的撞入袁军之中,丝毫没有白日里新兵的模样,仿佛虎入羊群,利爪只需要随意挥舞,就能够带走羔羊的生命。

    本以为是来偷袭的袁军士兵反被偷袭,双方战斗力又差距巨大。因此,只是一瞬间,兵多的袁军一方士气直坠谷底,并在骑兵突击前迅速土崩瓦解。

    赤兔带着高远直入敌阵,他手中的方天画戟肆意挥舞,便带走一名名敌人的生命。马蹄过处,血流成河。

    而他的并州狼骑,挥舞着“镰刀”,从容、整齐、快速中收割着“粮食”。所过之处,寸“草”不生。

    “高孟严!”邓升惊魂飞魄散,打马就走。

    但赤兔马快,高远策马而过的时候,一颗面带恐惧的脑袋飞了出去。

    这个时候,惊呆在中军大帐前的高干,充满了无法相信。他看到,只要高远军出现的地方,本方士兵就会一片片倒下,根本没有还手的能力,仿佛就是自己主动倒下一样。

    “这怎么可能,不是多是新兵吗?我带来了九千人,怎么可能毫无还手之力!”他的心中充满了恐惧,“快撤,快撤!”

    高干召集兵马,猛冲北面,到底是兵多,而袁军还是有一定战斗力了,为了活命,亦是奋勇突围。

    一炷香时间后,高干与他的一千残兵,狼狈而去。

    张辽意欲追击,却被高远拦住。

    “主公!袁绍奸诈,若不是主公看出他的诡计,我军如今危亦。似此等卑鄙无耻之徒,为什么不追?”张辽不解道,众将亦是露出费解。

    高远其实也想追,但他却是说道:“如今,还不是与袁本初彻底决裂的时候。”

    如今高远的力量还很弱小,他不能将袁绍的目光吸引到自己身上,这也是他后发制人的原因。“我回去修书一封,文远派人送给袁本初。”高远拨马走了。

    张辽等人充满了无奈,然而他们相信,总有一天,主公会带领他们南下。

    高干连夜撤退,随后,自己绑着自己来到官渡。

    官渡,袁绍中军大帐。

    望着帐下狼狈不堪的高干,袁绍的眼睛里布满了血丝,整个胖脸都在抽搐~抽搐。若高干不是他的外甥,早就拖出去祭旗去了。

    “高孟严竟敢如此对我!”袁绍十分缓慢的站了起来,一副要吃人的模样。

    沮授与田丰对视一眼,心说坏了,主公看来要全力以赴对付高孟严了。然而高远能够击溃高干,显示了他相当的军力。若是袁绍转头对付高远,那么中原对峙的局面就会发生重大变化。

    正在这时,一名传令兵进了大帐,“报……,主公,并州都督高远送来了书信。”

    袁绍接过来一看,脸色大变,“高孟严竟敢如此对我!”

    感谢:大气污染兄弟的支持。

第五十五章 曹操的图谋

    高远送来了书信,信上大致这样说道:“本督如约奉还了兵马,而并州牧高干突然起兵偷袭本督的营寨。本督身兼节制并州兵马的权利,因此击溃了高干所率的并州叛军,望袁公能够详查此事,给本督一个交代。”

    随着高远使者送书信来到官渡,袁绍手下高干偷袭高远的事情也就传了出去。天下人议论纷纷,大部分人都觉得袁绍做事不厚道,有失他四世三公的身份。

    而诸侯间的攻伐,可不是街头无赖打架。这些欲意争霸天下的人,凡事都要站在义理一方,以求获得人望。比如,刘备打过曹操、袁绍,而两人还需收留他。比如,曹操攻徐州,孙策攻刘表,马超攻长安,都是为父报仇。比如袁绍发动官渡之战,也是先传檄文,将曹操定义为国贼。

    而刘备,一般都是以帮助别人,而别人“不识好歹”开始的。

    而袁绍毫无理由就攻打高远,若是高远没有并州都督的身份还好说一些。如今明面上还有汉室朝廷,而高远是朝廷任命的并州都督,因此高干毫无理由的行动,在大义上等同于叛乱。

    而大家都知道高干是袁绍派系的人,这一盆子屎,全扣在了袁绍身上。

    袁绍成了不讲理的人,这让他那里能够受得了,几乎是要气疯了。

    帐下沮授、田丰惊叹高远之智的同时,又从中看出了他留下了余地。

    沮授进言道:“主公,高远是小疾,曹操、刘备才是心腹大患。”

    田丰随后进言道:“既然高远希望主公明察,主公可明面上谴责高州牧一番,安抚高远。”

    然而袁绍是什么人,四世三公,河北霸州。这明着挨了一巴掌,还要给别人道歉,这他那里受得了。他愤怒的咆哮,要发兵攻打高远。

    沮授跪了,疾呼道:“主公,当以官渡为上。”

    田丰亦是死谏,“主公,您难道又回到以前了吗?您欲意争夺天下,不能被一个小小的高远蒙蔽了双目。高远在边郡根本没有任何的潜力,当主公入主中原的时候,只需一纸诏书,他定然来降。那时候,要杀要剐,只是主公一句话的事情。”

    “想昔日汉高祖刘邦,秦始皇嬴政,一生历经多少坎坷,受尽多少苦难,才成就了霸业。主公,您不能因小失大呀!”田丰直言不讳道。

    袁绍呼呼喘着粗气,若是之前的袁绍早就将沮授二人拿下了,不过如今的袁绍不同了。改变了得官渡之战,也改变了他,他深吸一口气,重新坐下后强迫自己冷静下来,挥手道:“此事交给元浩去办,随意处置,去吧。”

    201年九月中旬,袁绍的使者陈琳,带着十几车钱粮,来到了九原县。

    陈琳是一位温文尔雅的文人,他一方面转达了袁绍的善意,一方面又与高远建立了私交。

    而高远也表达了善意。

    对于双方来说,这一次的交战,是高干意气用事的个人行为。双方在原则上,是要和平共处的。

    随后,高远热情送走了陈琳。

    当高远返回议事厅后,便看到麾下诸将愤愤不平的样子。

    “主公,袁本初打不过咱们,就说是高干的个人行为,跟他没有关系,这简直就是屁话。”周仓嗡声道。

    就连周仓这样直肠子,没心眼的人都看了出来。可见双方的做派,是多么的假。然而政治就是这么虚伪,例如后世大国之间,一方面打的不可开交,一方面还要经济合作。

    高远对此十分厌恶,但有些事情,他必须要去做。

    赵云提醒道:“主公,袁本初在官渡与曹操、刘备对峙。他未能成功消灭我们,这才又来表达善意,若是他在官渡取得了胜利,一定会调头对付我们的。”

    高远闻言点头。

    这时张辽说道:“主公,与袁本初一战在所难免,何不先下手为强,趁着并州守备力量削弱的时候,趁机夺取并州,以为争霸天下的真正基业。”

    并州!

    并州是一个好地方,东有壶关,南近黄河,西边崇山峻岭荒凉不利行军,成为天然的屏障。而北部草原,匈奴与鲜卑人交恶。后世里,李唐占据并州,坐看天下混战,积蓄力量后,很快席卷天下。

    而高远如今虽然还没有真正夺取并州,但他需要做的,也是坐看天下混战,积蓄力量。

    他语重心长道:“如今,中原大战进入到了战略对峙阶段,而袁绍的战争潜力庞大。我若是出兵并州,面对曹操和刘备的袁绍一定会撤兵返回北方。而曹操和刘备久经战火,面对全身而退的袁绍,他们一定不敢渡江作战。”

    赵云等人沉思状。

    高远继续说道:“那么一来,退回北方的袁绍就会集中所有的力量对付我们。如今我们力量尚弱,袁绍举三州之力来攻,我们一定无法抵挡。等吧,等这三方有一方打破了僵局,才是我们动手的最佳时机。”

    高远起身的时候,张辽和赵云也想通了,不禁对他的深谋远虑露出钦佩之色。

    “会有一天,我们会南下,你等好生练兵。相信过不了多久,机会就来了。”高远一甩袖子走了。

    随后的日子里,张辽、赵云、周仓三将好生操练高家军,等待着主公口中机会的来临。而经过与匈奴、与袁绍的战斗,并州狼骑的威名开始在天下流传。天下人皆知,在并州北部,又出现了一位新的诸侯,他手下的并州狼骑,所向无敌。

    ……

    另一方面,许都,司空府。

    曹操近日心有所想,于是召集麾下谋士议事。

    虽然曹操失去了徐州,兖州也几乎没有了,但他终于在风雨飘摇中站稳了脚跟。而南面的敌人刘表、孙权又相互牵制。局面开始稳定,这让曹操又恢复了昔日的从容,他说道:“近日传来消息,高孟严在九原击溃了袁本初的并州军。如今并州兵力空虚,正是出奇兵打破僵局之时。本司空打算派出一支兵马,进军并州。若是一切顺利,就能够快速夺取并州,进而威慑袁本初的腹地。那么,袁绍就不得不退兵了,你们看如何?”

    众位谋士露出思索的模样,不一会后,郭嘉进言道:“主公,小心高孟严。”随着他的话,众位谋士点头。因为高远的势力也在并州,若是他也出兵,这变数就太大了,指不定并州是谁的。

    “高孟严!”曹操一听到这个名字,浑身就忍不住哆嗦一阵。不过他很快以大笑掩饰下去,道:“高孟严动手更好,他在北方,他动手,谁会遭殃?”

    似乎郭嘉、荀彧、荀攸这样的谋士齐齐吃惊,还是郭嘉最先琢磨了出来,他不得不佩服曹操的大战略思想,他说道:“如论最终是什么样的结果,最终吃亏的一定是袁绍。我们已经与袁本初是死敌,而若是高孟严得到了并州,袁绍一定更不会善罢甘休,他一定会拼尽全力夺回并州。”

    这样一来,曹操反而有了休养生息,积蓄力量的时间。

    若是曹操得到了并州,在河内的边境线北移,并不需要多派兵马就能够守住新的防线。他的势力因此扩张,就更加不用怕袁绍和高远了。

    因此,无论是什么样的结果,在大战略上,曹操一定会是受益者。

    随后,曹操以夏侯惇为主将,贾诩为谋士,率领二万步兵(骑兵都被高远ko了)从黄河北岸曹操控制区河内进入并州。

    ……

    十月初一,五原郡九原县,高远府邸。

    “主公,大消息!”张辽疾步而来,说道:“曹操突然出兵并州,现在已经将高干包围在了晋阳,而又分兵攻打壶关。”

    高远面露喜色,问道:“是谁领兵?”

    张辽道:“主将夏侯惇,随军谋士贾诩。”

    “贾诩!”高远微微皱眉。

    贾诩劝说张绣,两人在曹操第二次徐州击败刘备前就投顺了曹操。高远来到这个时代的时候,贾诩被曹操派往长安做事,所以高远并没有见到。

    贾诩可不好对付!

    但高远作出了决断,“传令三军准备,今日就南下!”

    “喏!”张辽大喜而去。

    随着命令的传达,军队的动员,高远即将领军南下,这预示着,他真正迈上了争霸天下的征途。

    感谢:极客肖恩,莫拉蒂科,赵子猪的打赏。

第五十六章 晋阳争夺战

    一位年轻的诸侯崛起与并州北部,力斩匈奴王呼厨泉,击溃袁绍的并州军,从而名震天下。

    并州北部四郡归属这位年轻的诸侯,而并州南部五郡,皆在袁绍的控制中。

    201年九月底,曹操以夏侯惇为大将、贾诩为谋士从黄河北岸的河内突然出兵,闪击并州。并州守将高干原本就在高远手中损兵折将,又屡屡中贾诩毒计,完败,退守晋阳。

    只用了三天时间,曹军夏侯惇部几乎没有多大损失,就开始猛攻并州治所晋阳,又分兵李典去夺壶关。这闪击的速度,直追高干急奏袁绍的战报。

    同月,并州北部四郡的诸侯高远,率领五千并州狼骑南下。

    由于并州南部五郡属于袁绍的兵马,早已经在屡次战斗中损伤殆尽。因此高远所经之处,畏惧他威名的并州各郡县闻风投降。

    这让高远能够顺利获得上郡、河西郡、雁门郡的控制权,兵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直逼并州治所晋阳城。

    本月十五日,高远率领他的并州狼骑,来到了晋阳城外。

    他驻马远望,只见滚滚浓烟笼罩在晋阳城中,还未接近,就能够听到震天的杀伐之声,大量的百姓从他所面对的北门蜂拥而出。

    “主公,他们已经进入城内战了!”张辽难掩战意。

    显然高干已经战败,正在垂死挣扎。而不用考虑攻城,这对高远来说是一个十分有利的局面。

    当震地的马蹄声响起,高远和他麾下的并州狼骑,没有遇到任何抵抗顺利通过北门入城。

    进入城中的高远举目四望,如今的晋阳城已经是一团糟,街道上四处可见奔逃的百姓,而杀伐之声,由城中心的位置传来。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主公,杀吧!”按难不住激荡心情的周仓难道说出了一句名言。

    然而高远并不着急夺取这座并州治所,“文远,你马上率领一千骑兵,控制住晋阳城的钱粮库。”

    高远有信心夺取晋阳,但钱粮库才是重中之重。

    “咦,是高将军的队伍!”

    “高远将军!”赤兔马,方天画戟,这特征太明显了,百姓立刻就发现是高远来了。

    高远立志争霸天下,为百姓谋福。他的军队,是唯一拥有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诸侯军队。

    在这个混乱的时刻,威震北地又对百姓仁厚的高远。百姓很自然的,将他当成了自己的队伍。

    因此,当百姓发现高远军的时候,自然而然的靠拢了过来。

    “将军救命!”越来越多的百姓拜在高远四周,他们渴望这位仁厚的并州都督,解救自己。

    高远无法忽视这一切,“周仓,你率领一千骑军,就在城北布置下防线。遇到滋扰百姓着,杀无赦!”

    周仓一愣,他本说追随主公大杀特杀一阵。然而他很快动容,相较于去杀敌立功,昔日加入黄巾没有加入官军的他,更愿意去帮助百姓。这也是周仓死心塌地追随高远的原因,因为在他心中,这天下肯为百姓做些事情的诸侯,唯有高远一人。

    “喏!”周仓领命。

    “报……,主公,曹军与袁军正在城中心厮杀。”斥候传来了即时的消息。

    “子龙,随我前去消灭曹操、袁绍的兵马,解救城中百姓!”高远手中方天画戟高举,一马当先而去。

    赵云紧随其后,三千并州狼骑洪流之状,涌向城中心。

    此时的城中心,已经是血流成河。

    曹军在南,袁军在北,就在城市东西的中心线上,展开了殊死的搏杀。

    对于高干来说,城以破,败象已成。然而作为并州牧的他不甘心失败,因此攻防双方进入到了最惨烈的巷战。

    高干集中了所有兵力,这让夏侯惇不得不集结所有力量,以免高干在局部取得压倒性的优势。

    高干就在本方阵线之后,望着不断被压缩的防线,面对曹军凶猛攻势的他竟然是开始大骂高远,若不是高远消灭了他一大半的兵力,他相信,曹操绝对不敢窥伺他所镇守的并州。

    而对面,攻击方阵后,发现袁军抵抗变弱的夏侯惇面带笑意,对一旁的一个小老头道:“贾军师妙计,这才能够顺利攻破晋阳城防。”

    原来,最开始的时候,贾诩献计全军猛进壶关,给高干一种关门打狗之势。高干果然中计,派兵救援壶关。谁知中了埋伏,损兵折将下,这晋阳城就守不住了。

    贾诩只是微微点头,他正在思索,为何还没有高远的消息。

    正当袁军的城中防线即将被攻破的时候,袁军背后传来隆隆的马蹄声。袁军将士不禁回头去看,只见一彪军马疾驰而来。他们忽然面露喜色,“是我们的援军!”

    曹军侧。

    夏侯惇面色一变,“袁绍怎么可能这么快就派来了援军!”在他看来,他只用了三天时间就开始攻打晋阳,算算时间,袁绍顶多刚刚得到消息。并且,李典部正在攻打壶关,若是袁绍有援军到来,李典一定会送来军情。

    袁军侧。

    高干原本面色狂喜,然而当他看到那匹熟悉火红的战马,马上一员战将手持方天画戟,身穿唐猊铠甲,金冠上两根一米长的翎子不断摆动。他顿时肝胆俱裂,浑身一紧,惊叫道:“不好,是高孟严!”

    高远倒拖方天画戟,胯下赤兔马仿佛一道红色闪电,射入袁军阵中。“高干,偷袭我时,可知有今日?纳命来!”

    希律律~,赤兔马在高干面前人立而起的时候,高远倒拖的方天画戟划出两圈优美的圆,磅礴的戟芒,划过了高干的面门。在他面前,这位并州牧就连一丝还手的机会都没有。

    鲜血成扇面喷出去的时候,高干坠马而亡。

    紧跟着,并州狼骑无情撕碎了袁军的阵线。而赵云用手中的龙胆亮银枪,力毙高干部将夏昭、高柔。

    狼骑之下袁军丧胆,四散而逃。

    瞬间就击溃袁军的高干马不停蹄,率领他的狼骑,直扑对面曹军战阵。

    夏侯惇色变,惊呼道:“高孟严怎么突然出现在了这里,我的探马都到哪里去了?”

    原来高远的并州狼骑神速猛进,速度还在曹军探马之上。

    贾诩想到过高远会趁火打劫,然而没想到他来的速度如此之快,面对气势如虹的并州狼骑,这眼皮直打架,有一种拨马逃命的冲动,叫道:“夏侯将军,快撤吧!”

    对于夏侯惇来说,好不容易攻破了晋阳城,岂能轻易让给高远。

    然而。

    “夏侯元让,可敢与我决一死战!”高远爆喝一声,策马撞入曹军战阵之中。高大的赤兔马拥有极其强横的突破力,它就是踏着敌人的胸口带着高远突击敌阵。

    而并州狼骑在突破了袁军的战阵后,又开始无情撕扯曹军的战阵。

    所有敌人皆在狼骑的突袭猛进下胆寒。

    说来话长,只不过几十秒的事情,并州狼骑就突破了两军的阵线。而此刻的曹军士兵的意识,还没有转换过来。腥风血雨下,步兵面对骑兵天生的恐惧,让曹军的士气直坠谷底。

    感谢:带刺仙人球,大气污染两位兄弟打赏。

第五十七章 舍不得兵马套不着高孟严

    高远与他并州狼骑的突然出现,瞬间就击溃了袁军。战火燃烧的晋阳城内,高远军取代了袁军的位置。

    举世无双的战将,战力强横的狼骑,铁蹄下,可以践踏一切。

    夏侯惇本以为自己的枪矛兵可以挡住敌骑的突破,然而并州狼骑的战斗力远远超出了他的想象。便是战马倒下的一刻,这些来自北方草原上的汉子亦会成为精锐的步卒,继续斩杀着敌人。

    “这绝不可能!”夏侯惇望着不远处赤红战马上的熟悉身影,在他的前面的士兵大面积的倒地。这让这个身影的周围,血如百泉喷涌。

    形势从十分有利,变成十分不利,这让夏侯惇无法接受。他亦是无畏的战将,当他欲意上前挡住高远的时候,一旁一双手拉住了他,转头一看,正是贾诩。

    这时候的贾诩满头是汗,道:“将军,高远不可力敌,快撤!”

    高远身边还有一位白袍大将,夏侯惇根本看不清他手中银枪的模样,只见银光连闪,本方士兵就纷纷阵亡。他独眼下的面皮抽搐了几下,“鸣金撤退,撤退~。”

    夏侯惇作出了无奈的选择,面对突然出现的高远,他狼狈领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