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之衙内-第79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喾矗愿裢庀颍丝鳎⒉辉谙率艉屯肀裁媲鞍诩茏樱畹眯∽直裁堑南舶N淝锖愿裼牒纬ふ飨嗨疲话愕耐虾裰兀话愕牟黄a言笑。不过论外形,武秋寒就比何长征“威猛”得多,哪怕他不穿军装.任谁见了.也一样会知道他的军人身份。以至于他在地方工作的那段时间,同志们也依旧无一例外的将他当做标准军人看待。至于总参谋长萧东战.则是典型的儒将。学历甚高,为人儒雅大气.不穿军装的话,不熟悉的人.几乎没谁会将他当做是一名现役上将。
柳俊端起茶杯轻轻抿了一口,轻轻一笑.说道:“武叔叔,我对你这个潜艇战略,很认同。在暂时没有实力搞平等对抗的时候,非对称性的对抗,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不过就算是潜艇,我们也必须要加快技术改进的速度。单纯依靠数量的优势,并不十分保险。”
萧东战略略有些诧异地瞥了柳俊一眼,却没有说话。
在座几位上将军,以萧东战年岁最轻,勉强也可算是柳俊的同辈.较之何长征等人.年轻了十几岁。是何武系承前启后的关键性人物。
再过几年,何东进武秋寒海向军等人.基本都要退役的了。
萧东战在这一点上,与武秋寒的观点并不一致。
不过现在是柳俊在发表意见、出切L貌,萧东战不便插嘴。
武秋寒说道:“嗯,这个是对的。
不过我们在潜艇技术的研究上,正在加快步伐。俄罗斯的技术,我们已经消化得差不多了。”
柳俊点点头,说道:“快速消化他们的技术.是一条捷径.但我们也要有自己的优势……说到航母战斗群.我个人的观点.认为还是应该搞的。”
将军们的神情便都凝重起来。
“归根结底,潜艇是防御性的武器,进攻性不足,作用比较单一。无论如何,我们没办法依靠潜艇炫耀军威,也不能依靠潜艇攻城略地。对于非对称性的抗衡,潜艇是首选。不过随着时代的发展!国家的发展.航母战斗群还是应该搞起来..我们也不能永远都是防守。”
柳俊依旧带着微笑说道,眼里却放射出锐利的光芒。
何东进就笑了。
柳俊就是柳俊,在他心里.防御永远都是暂时的.主动进攻才是最终的目的。一个敢于在南海动枪的省委书记.内心深处对进攻利器的肯定是毋庸置疑的。
武秋寒却也并不是那么容易被说服的,当下皱眉说道:“我也不是不同意搞航母.现在我们也确实在搞这个东西。但是技术难度是显而易见的,依照现有的态势推论,至少今后二十年之内,我们都处于技术上的劣势。技术赶不上,作战经验更加欠缺,这个东西搞出来,实际作用很有限啊。”
柳俊笑道:“实际作用也分为好几种的。真正用于实战,只是作用的一种。更多的时候,我们的对手也并非只有一家。世界冠军有人得了,亚军和季军也得有人做嘛。总不能人人都做冠军。我倒是认为,正是因为有差距.所以才要奋起直追。现阶段,真正的大战很难打起来.大家各有所忌。这个时间差就是机会。我们必须要抓紧这个机会.尽力把差距拉近。或许十年二十年之内.我们是落后,还赶不上。但是十年之后.二十年之后呢?情况也许就不一样了。”
武秋寒沉吟不语。
何长征把玩了一阵紫砂壶,望了萧东战一眼,淡然问道:“东战,你的意见呢?”
看上去,今天就是一介,私人聚会,大家也是随便聊聊。但有一个事实毋庸置疑.那就是在场的.有三位现任军委委员。在军队建设的问题上,他们的话语权是极重的。一旦今天在这个聚会上大家统一了意见,今后一段时间之内,这就是何武系的既定方针,在座的诸位军方大佬,均会全力以赴去推动这个方针的实施。
萧东战微微一笑,说道:“从来强国都是要准备走出去的。马汉的海权论,也是建立在走出去的基础上。”
正是因为“海权论”,才造就了今天全球第一军事强国。
何东进说道:“要我看.也是应该把这个东西搞起来。”
柳俊再次为在座诸人续满茶水,说道:“不但要搞起来,而且要制定详细的实施步骤。
现阶段.我们可以搞仿制.搞搞改良。有捷径走的时候,还是要走走捷径的。我看.也不必对上将号寄予太高的期望,毕竟相比最新式的航母,上将号是有点过时了。这条船,能够把人员训练出来,就很不错了。”
何东进笑了笑.没吭声。
“上将号”目前可是完全依照战斗舰艇改装的,不单纯是训练舰。
在舰上安装相控阵雷达和防空导弹以及棒舰导弹,就是明证。不过何东进认可柳俊的观点,“上将号”真正的作用,可能还是训练舰。必要的时候,也可以当做战斗舰艇使用。
“我认为,如果在三到五年时间内,能把舰载作战系统完善.指挥人员,舰载机和飞行人员能够培训到位.这就是大功一件。有了这些基础,真正造舰艇形成作战能力,时间上就要缩短很多了。二十年之内.建造四个左右的航母战斗群,是完全有可能的。”
柳俊很坦然地将自己的意见表述了出来。
激进一点的话,可以建造六个航母战斗群,作战能力就非同小可了。
武秋寒说道:“舰载机方面、俄罗斯那边比较有意见了。”
这个话,柳俊自也知道原因。尽管他与伊万总统建立了良好的私人友谊,但在国家交往之间,这种友谊还是很受限制的。事关国家安危伊万总统也要权衡各方面的利弊得失。这些年.我们与俄罗斯的军事交流以及合作,总体来说是比较愉悦的,向上的。然而其中也有很多争执和扯皮的地方.尤其是作战飞机的仿制和技术转让,俄罗斯一直将其当做是与我们合作谈判的一张王牌。
目前我们正在研制定型的某型舰载战斗机与俄罗斯的某种舰载机就有很多相似之处。俄罗斯因此很有意见,认为没有获得足够的补偿。
柳俊笑道:“天下文章一大抄,有意见就有意见好了。”
何东进也笑道:“是啊.关键还是钱的问题。”
何长征淡然说道:“要钱好办。现阶段,我们还是要尽可能和他们把关系搞好。”
柳俊点点头,说道:“这个当然了。小鬼子那边,还指望他们出把力气呢。不然所有压力都在我们头上,也有点难受。”
柳俊此言之意在座诸人全都明白。这几年我们的对外政策正在逐渐调整,一步步变得强硬起来,明霞岛事件,南海枪声“上将号”
即将试航,一系列的事件再加上国家正在实施的“金融国战”,已经令得西方国家对我们“警惕百倍”。
柳俊希望俄罗斯能够在北方四岛向岛国方面施加更加强大的压力,以转移部分注意力,争取更多的时间和空间来发展强大。
萧东战说道:“俄罗斯已经在北方四岛开始部署新型武器了。他们以前部署在那边的武器太落后,基本上都过时了。”
前不久.俄罗斯国防部对外宣称,将在今后数年之内,逐步更换部署在北方四岛的武器装备。根据俄罗斯国防部公布的资料来看.俄罗斯这一回是下了血本所更换的均是他们国内目前最为先进的武器装备,其中甚至包括刚刚从法国进口的“西北风”大型登陆舰。
从西方国家进口武器,这也是俄罗斯近年来一个很大的变化。俄罗斯似乎也意识到在某些尖端武器领域.他们已经落后了必须急起直追。
俄罗斯此举,确实吸引了很多西方媒体的注意力,小鬼子更是紧张得很,急匆匆的向美国干爹问计求援。重生之衙内吧倾城倾情提供。
柳俊微笑道:“这个倒是和伊万的性格很吻合。重振大国雄风.一直是伊万的梦想。这个人,是很执着的,而且也取得了成效。”
说到这里.柳俊略略有些感叹。
几位将军不由都笑了。
柳书记说人家伊万执着.他自己何尝不是如此?
说起来,柳书记的执着可是丝毫不在伊万总统之下,甚至犹有过之。
何长征放下紫砂壶,端起茶杯喝干了茶水,沉声说道:“秋寒.我看柳俊的意见很值得重视。”
这句话,其实就代表着何长征的最终决定了,也就是何武系的最终决策。
武秋寒点点头,不再多言。
精彩无限( )
第两千一百一十五章 安朗国代表团
政治局会议做出决定,十七届五中全会定于今年十月中旬召开。
在此番会议上,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军委副主席侯春明提出了建造航母战斗群的动议。在此之前,军委已经召开了全体会议,正式讨论了建造航母战斗群和加强潜艇部队建设的相关议题。
与会的军方重将们一致同意,认为有必要在今后建造必要数量的航母战斗群,以维护我们领海主权的完整。考虑到大型水面舰艇装备技术上的差距,军委委员们对于总装备部提出来的加强潜艇部队建设的动议也表示完全赞同。
将来我们的航母战斗群将拥有数量更多,技术更先进的水下舰艇的警戒和护卫。
侯春明代表军委将提案提交政治局讨论。
在政治局会议上,也有两种不同的意见。一种是比较倾向于支持武秋寒的观点,因为技术上的差距和敏感的国际形势,现阶段以及今后一段时间内,我们应该以打造强大的水下部队为主,大型水面舰艇战斗群的建造,可以考虑相对延后。持有这种意见的政治局成员,为数不少。
另外一种意见,则是赞同军委的提案,双头并举,水面舰艇和水下舰艇共同发展,以求在最短时间内迅速形成强大的作战能力。
经过讨论,政治局会议统一了意见,通过军委的提案。
政治局会议结束之后,柳俊并未径直返回D省,与薛远山副主席一起,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了前来我国进行友好访问的安朗国红山省党政代表图。
安朗国红山省是与我国接壤的一个省份。这个党政代表图在访问首都之后,下一站将是访问D省。红山省与D省是友好城邦。
作为D省省委书记,柳俊正好在首都,自然是要出席这个接见的。
红山省代表团的团长由安朗国执政党中央政治局委员、红山省委书记杜义隆担任。杜义隆在安朗国政坛属于少壮派,五十余岁年纪。
薛远山副主席和柳俊略略提前几分钟到了人民大会堂。等候客人前来时,两位年轻的领导人进行了随意的交谈。
“柳书记,估计杜义隆书记此番要向你提条件了。”
坐在宽大的沙发里,薛远山副主席微笑着向身边的柳俊说道。
经过数年的博弈,基本上高层大佬已经统一了意见,不出意外的话,在即将召开的五中全会之上,薛远山同志将增选为军委副主席,确定接替人地位。
当然,政治上没有绝对的事情,在没有最后定论之前,什么变化均有可能发生。不过柳俊以及整个严柳系的态度,薛远山是比较清楚的。
柳俊微微一笑,说道:“提条件可以,只要双方对等就行了。”
近年来,共和国对外的政策正在逐渐转变之中,不但对西方列强的态度在转变,对周边国家的态度也在转变。由过去“同志加兄弟”似的无偿援助向互惠互利转变。在一些战略意义重大的领域之内,共和国实行了严格的管制,与安朗国的边境贸易也纳入了管制范围之内。
这一转变,对于安朗国和其他周边国家来说,有些措手不及。
以前那个“予取予求”的邻国,已经变了,变得更加按照国际规则办事。一些以前可以轻易得到的东西,现在都被管制,不那么好到手了。
开始的时候,周边国家很“生气”,透过某些渠道提出了“抗议”。
但这种“抗议”不顶事,共和国的既定策略不变。想要获得好处,必须有条件交换。“无偿”的形式,不再“流行”了。
眼见得共和国态度强硬,周边国家这才发现,问题很严重。共和国将某些渠道一掐住,立即便在对方的国内引发了种种不便,原来以前看似毫不费力就能得到的那些援助,对于他们竟然是如此的重要。只是这种无偿援助的历史实在太“久远”了,以至于大伙都将这个视为理所当然,压根就感觉不到这是我们的援助。
俗话都说,吃人嘴软,拿人手软。
在某些特殊时候,竟然变成了吃人有理,拿人应该了
一开始实行这个新政策时,国内还有部分同志尤其是老同志对此有些不以为然,总觉得太过斤斤计较是小家子气,殊少“天朝上国”的风度。多数新生代领导干部,对这个政策则是完全支持的。
凡事总有个适应的过程。周边国家眼见共和国改变策略已经成为事实,“抗议”难以改变什么,便不得不静下心来,好好思考应对之策了。
此番杜义隆率团访问共和国,也是应对之策的一种。
作为安朗国红山省代表团,杜义隆他们来到共和国首都只是礼节所需,真正的要求,会向柳俊提出来。他们大概希望通过友好省份的关系,向共和国要到一些急需的物质和其他援助。
“安朗国也在搞改革开放,外资可能正是他们急需的。”
薛远山副主席笑着说道。
D省是我国经济最富裕的省份,杜义隆若是能在柳俊这里得到某些承诺,无疑对于促进红山省的经济发展是很有好处的。作为安朗国执政党最年轻的中央政治局委员之一,杜义隆很需要实实在在的政绩来增强他在党内的话语权。因而此番访问,杜义隆的诚意倒是不必怀疑。
柳俊微笑说道:“只要他们的条件许可,我们也可以考虑给他们增加一些投资。”
薛远山副主席含笑点头。
几分钟后,杜义隆率领红山省代表团的成员们来到人民大会堂D省厅,薛远山副主席和柳俊书记代表东道主对客人表示热烈欢迎,双方进行了亲切友好的会谈,就双边关系以及大家共同关注的国际问题进行了交流和对话。
此番会晤之后,柳俊又在红山省代表团下榻的国宾馆与杜义隆进行了非正式的会晤。
对于这次会晤,杜义隆十分重视,率领代表团的重要成员,在下榻的国宾馆贵宾楼大堂亲自迎候柳书记的到来。
因为是非正式的会晤,柳俊并未率太多的随员。只有省政府常委副省长谭其功和省商务厅、外事办的几位负责干部,临时从南方市赶过来,陪同柳书记出席这个会晤。
中联部、国务院外事办公室和外交部也派员参加了此番会晤。
杜义隆个子不高,身材适中,穿着白色的衬衣配深色领带,发型与共和国的高级干部相似,是流行的“大背头”。
当柳俊乘坐的大奥迪出现在门厅时,杜义隆上前一步,亲自给柳俊拉开了车门。见到杜书记这个动作,安朗国的随员们均略感吃惊。
柳书记固然在共和国位高权重,但杜书记此举未免过于“马屁”。须知杜义隆在安朗国内,亦是最高领导层的成员,天之骄子似的传奇人物。如此举动,确实是有点异乎寻常了。
“您好,柳书记”
杜义隆一口流利的普通话,使用了敬语。
因为安朗国与北方邻国的特殊关系,安朗国内的很多高官,均能说很流利的普通话。当然,也由于这是非正式的会晤,如果是正式会谈,杜义隆还是要讲母语的。这也是国际外交礼节的需要。
“您好,杜书记”
柳俊微笑着握住了杜义隆伸出的手。
他的身材远比杜义隆高大,足足高了半个头,至于魁梧,杜义隆更是没法比。两个人站在一起,确实给人一种“很不般配”的感觉,杜义隆必须仰起头,才能与柳书记进行目光交流。看上去,就是杜义隆在仰视柳书记。
“感谢柳书记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和我们会面。”
杜义隆遵循着标准的外交辞令说道。
柳俊脸带微笑,和杜义隆寒暄了几句。接下来双方相互介绍随员,自有一番纷扰热闹。然后在杜义隆的引领下,宾主双方进入贵宾楼的会议室就座。
“柳书记,贵国这些年的发展,真是日新月异啊,五年前,我曾经到过南方市,亲身感受到那座著名城市的显著变化。和我二十多年前在贵国留学时比较而言,我几乎要迷路了,呵呵……”
杜义隆笑哈哈地说道。
杜义隆二十多年前,是在华南大学就读的,从这一点上来说,他和柳俊算得是校友。不过柳俊到华南大学就读时,杜义隆已经在几年前弃学归国,双方缘悭一面。
“杜书记若是有兴致,过两天我可以充当你的导游,再游南方市。”
柳俊微笑答道。
根据红山省代表团的行程安排,他们还要在首都停留两天,等柳俊返回D省之后,再正式对D省进行友好访问。主要的谈判事宜,也是在D省进行。
杜义隆笑道:“柳书记亲自充当导游,鄙人深感荣幸。希望贵国和我国的友谊,能够万古长青。也希望红山省和D省的友好交往,能够永远延续下去。”
“这也正是我们所希望的。希望我们能够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进一步增进友谊。”
柳俊微笑答道,在“平等互利”四个字上加重了语气。
“当然当然……”
支持文学,支持( )
第两千一百一十六章 叶落归根
柳俊走进龙山公园的别墅时、是真的没想到会在这里碰到陈立有。
陈立有是宝州市的老市长,年岁与严玉成柳晋才相当,也是七旬老人了。不过陈立有这人,心态比较好,尤其是儿子陈怀义的问题解决之后,更是无牵无挂,自由自在得紧。因此看上去一点也不显老.似乎比严玉成要年轻好几岁,头发也没有全白,只是花白,气色很好。
“呵呵,柳书记回来了。”
陈立有比柳俊眼睛还好使,一眼就瞥见了柳俊,立即笑呵呵地站起身来。当然,这也是所处的环境有关。陈立有这是在严玉成家里,心里头清楚,这么晚了还能走进严家家门的.必定是严玉成的家人亲戚,那便怠慢不得。所以十分在意,一有响动便盯着去看.自然比柳俊反应更敏锐了。
严玉成就一个儿子一个女儿,儿子是省长,女婿是政治局候补委员,压根就没有简单的。
“立有市长?”
柳俊乍见陈立有,亦颇为惊喜。
“是啊是啊,柳书记,是我……”
陈立有笑得甚是欢畅,快步迎了上来.和柳俊紧紧握手,激动之情,溢于言表。
“什么时候来的?”
柳俊笑着问道。
“啊,刚到没多久,这么晚了,本来不敢来打扰严书记.不过严书记说不要紧,想和家乡人聊聊,我就过来了……”
陈立有解释道。
柳俊连连点头:“嗯,好.好,我爸正闷得慌呢,你过来陪他聊天说话正合适。”
柳书记只顾说得高兴,不防严书记已经在那边瞪起了眼睛。
谁说严书记闷得慌了?
传扬出去,岂不是有损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形象!
陈立有便嘿嘿地笑,不敢接口。
来到沙发边.这才发现,还有一位四十几岁的中年干部,站在那里望着柳俊.满脸堆笑,神情却颇为紧张。
“是冠中同志啊,你好!”
柳俊倒是一眼就将他认了出来,微笑着主动伸出了手。
这位正是宝州市现任市委书记李冠中,听柳俊一开口便叫出了他的名字.不由大为激动,紧紧握住柳俊的手.连连摇晃,说道:“是的是的.柳书记,我是李冠中……柳书记您认识我?”
“呵呵,你可是我们宝州市的父母官,我怎能不认识?”
柳俊笑着说道,心情也颇为愉悦。
李冠中便连声逊谢。
柳俊在严玉成身边坐下.招呼陈立有和李冠中:“立有市长,冠中同志,坐吧坐吧,这是在家里,不必拘礼。”
陈立有和李冠中连声答应,再次落座。
原本陈立有年逾七旬,尽管柳俊位高权重.在李冠中看来,陈立有也没有必要对柳俊如此恭敬有加。自然,这是因为李冠中不了解陈立有与柳俊之间的渊源。陈立有可谓是柳俊最早的追随者之一.当时柳俊不过十岁不到.陈立有已经年近四旬.却被柳俊折服,心甘情愿拜倒在柳俊手下。这么多年过去,陈立有早忘了彼此之间的年龄差距.见到柳俊和见到严柳两位老首长在感觉上没有任何区别。
不过,李冠中心里再诧异,也绝不会在脸上带出来。
“冠中同志,宝州的机场马上要投入使用了?”
柳俊拿起桌面上的香烟,递给陈立有和李冠中,微笑问道。
“啊,是的是的,柳书记。我们这个机场,打算在今年十一正式投入使用。我们想如果严柳两位老首长有时间的话,想请两位老首长回家乡去看看……”
李冠中忙即答道。重生之衙内吧倾城倾情提供。
事实上,这就是李冠中和陈立有今天登门拜访的主要目的。之所以将严柳两位老首长并列,自是出于礼节所需。五中全会召开在即,柳晋才有太多的工作要忙,肯定是没有时间回宝州的。李冠中他们主要是想要请动严玉成。
李冠中不是宝州市人,也不是N省人,是从国家部委外放的干部。
能够出任宝州市委书记,可见他也是严柳系着力培养的后备干部。任谁都知道,宝州市委书记只要年龄不到站,不犯错误,几乎是必定要官升一级的,就和江口市委书记一样,成为惯例了。
这也是李冠中请了陈立有一道前来首都拜访严玉成的原因。李冠中以前在国家部委工作,算得是柳晋才的老部下,单纯求见柳晋才,无须拉上陈立有做“敲门砖”。但他与严玉成打的交道很少,担心自己“面子”不够,便请了陈立有这位老市长出山,亲自来跑“关系”。
陈立有不但是宝州市的老市长,而且正经是向阳县人,和严柳两位老首长是正宗同乡.真正的老部下。严玉成不看僧面看佛面,怎么也不至于落陈立有的面子,避而不见。
果然陈立有一给严府打电话,立即便获得了严玉成的接见,甚至可以说严玉成还有点“迫不及待”的意思,让他们连夜赶到龙山公园来聊天说话。
如此说来,柳书记刚才那句“闷得慌”不算冤枉,正正说到了老头子的心坎里。
柳俊笑道:“这是好事啊。老爷子,我认为,您回去看看也好.多少年没回去过了。”
家里人在一起的时候,柳俊叫严玉成“老爸”,如今当着陈立有和李冠中的面,就改口叫“老爷子”。毕竟“老爸”这个称呼,有点口语化了,不大严肃。
严玉成这一回倒是没有瞪眼睛,反倒露出跃跃欲试的神情,说道:“嗯,确实是很多年没回去过了,家乡的山山水水,都快要忘记是什么模样……”
这句话,算得是有感而发。
无论严玉成还是柳晋才,其实均是相当顾念旧情的性格。两位“创始人”这种念旧的性情,几乎影响到了整个大派系的“理念”。
加上柳俊也极其顾念旧情,这个成了严柳系有别于其他政治集团的一大特色。故此严柳系的中坚骨干人数尽管还算不得是所有政治大集团里最多的.凝聚力却是最强的。
当然,这也和严柳系是新盛豪门有一定关系。任何一个政治集团,在新盛的阶段,总是充满着活力和凝聚力的,整体战斗力也特别强大。
时间长了,江山坐稳了,估计也会或多或少染上一些迟暮之气。
听严玉成如此说法,季冠中和陈立有对视一眼,同时喜动颜色。
能够请动严玉成回宝州一趟,可绝不仅仅是为机场剪彩那么简单。严玉成虽然已经退休,却依旧是大集团实际的掌舵人之一。不单纯是因为严玉成崇高的威望,还在于严柳系的直系子弟均是大集团最中坚的力量。尤其柳俊更是明白无误的接班人。
只要这些晚辈一日在台上,严玉成的影响力便一日不会消褪。
严玉成如果回到宝州,亲眼看看宝州市这些年日新月异的发展情势,对于宝州市的干部,是一个莫大的鼓励。
可以想见的是,李冠中以及其他宝州干部的前景,将会一片光明。
严玉成刚退休那会,就有动议,想要住回宝州去养老,因为宝州的机场未曾竣工,往返京师不方便,这才没有成行,“暂住”在京师。
如今机场落成,马上就要通航,令得严玉成“叶落归根”的意愿空前强烈起来。
“柳俊,我看这事能行。阳阳他外婆,也念叨很多次了.想要会家乡看看,和老朋友们聊聊天说说话呢……”
严玉成有些兴奋地说道.满脸红光。
柳俊笑着说道:“老爷子,这个事情不难决定嘛。你们两位老人家要真想回去,那就回去走走吧。”
毕竟严玉成现在已经退休了,不是在职的国家领导人,真要回家乡去看看.只要身体情况许可,程序上不会有什么困难。
陈立有也立即随声附和道:“是啊,老领导,宝州这些年的变化,确实是挺大的。尤其是向阳区,更是大变样了.不是我陈立有在这里夸口,和沿海那些大城市比起来,比如江口、南方等城市.还真是一点也不输于他们呢。父老乡亲们,都盼望着老领导能够回家去看看。”
“向阳能赶上江口和南方?”严玉成眼神不由一亮,望着陈立有,笑呵呵地说道:“立有啊.你可不要在这里说好听的忽悠我。要是变化没有你说的那么大,到时候我可要打你的板子。”
柳俊暗自稀罕。
严玉成自来规矩很大,虽然谈不上刻板.却也绝不是喜欢开玩笑的性子。以前在宝州市做市长市委书记的时候,严家小别墅的铁门大开着,没有得到严玉成的事先允许,下属的干部冉也绝不敢随意登门去聒噪他。
现在竟然和陈立有开起了玩笑,可见严玉成此刻的心情,着实愉悦无比。
陈立有便挺直了身子,双手握拳,郑重其事地说道:“老领导,我追随您一辈子,别的不敢夸口,最起码从来不敢在您和总理面前说半句假话。这个我是敢保证的。这一回要是忽悠您,您尽管打板子,我绝不喊知……”
“呵呵,好,那就这么说定了,我回去看看!”
严玉成终于下定了决心。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