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衙内-第78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两千零八十五章廖庆开的侄儿出了问题

    省委常委院五号楼里,娄海英吃着饭,有点食不下咽。

    “有心事啊?”

    谢崇安关心地问道。谢崇安已经从首都调到华南大学上班,依旧是教授。娄海英的女儿也调到了南方市,不过平时并不住在常委院,单位分配有住房。只有周末和节假日才回常委院看望父母。

    娄海英的性格风风火火的,在亲近的人面前,不大藏得住话。自从随柳俊到D省之后,工作上十分顺利,在纪委成功树立了威望,谢崇安还很少在娄海英脸上看到忧虑的神情。

    “嗯……”

    娄海英点点头。

    “说说吧,什么事?”

    谢崇安便放下碗筷,问道。

    谢崇安并不是那种食古不化的书呆子,学术上颇有成就,人情世故也很通达。时常会给娄海英做个参谋。他的意见,娄海英也很重视的。

    “是三衡信托投资公司的问题。”

    娄海英简单地提了一句。

    谢崇安有点摸不着头脑。他毕竟是华南大学的教授,对于省里的事情可没有那么熟悉。至于信托投资公司,D省更不知有多少。

    “这段时间,有很多检举信反映三衡信托公司的问题。这个信托公司是公私合营的,以国有资产为主,但私人股份也差不多占到了一半。检举信反映说,三衡公司经营情况很混乱,涉嫌利用海外金融渠道洗黑钱,数额还很大……”

    娄海英也知道丈夫不明白,就多说了几句。照说这是违反纪律的,不过谢崇安是很正直的知识分子,以前娄海英也经常和丈夫聊到一些工作上的事情,谢崇安从未再跟其他人提起过。身为教授,智商是毋庸置疑的,知道什么事情能说,什么事情不能说,绝不会故意让自己的老婆犯错误。

    尤其到了娄海英这个层级的高级干部,谢崇安更加会刻意维护老婆的威信。

    谢崇安便笑了,说道:“这有什么为难的,既然有反映,你们纪委就查嘛。现在国家正在和西方列强打金融战争,这样的问题可不能含糊。”

    作为高级知识分子,谢崇安对国际大势和国家政局,均有一定的了解。对国家目前采取的金融策略,持完全肯定的态度。他也隐约知道,这个“国战策略”是柳晋才柳俊父子为主提出来的。娄海英身为柳俊的嫡系,无疑要全力以赴支持柳俊。

    以往娄海英也从未为类似的事情犹豫过。

    娄海英双眉紧蹙,索性也放下了筷子,靠在椅子上不吭声。

    谢崇安就慎重起来,认真地问道:“怎么,这个三衡公司有背景?”

    “嗯。三衡公司的董事长姓廖,叫廖有清。是廖庆开同志的亲侄儿……廖庆开是以前N省的老省委书记,总理和严玉成同志,以前都在他手下工作过的,据说廖老是严柳两位首长最敬重的老领导……”

    娄海英迟疑了一下,终于说出了自己忧虑的原因。

    谢崇安的眉头不由也紧紧皱了起来。

    他不是体制内的成员,严柳系的发迹史,他不是那么清楚。但严玉成和柳晋才的老领导,这个身份何等了得?而且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老领导,正经是N省的老省委书记,基本上可以断定,严玉成和柳晋才均是廖庆开提拔上来的。一省之内,如果不是得到省委书记的特别看重,严玉成和柳俊才不可能迅即上到很高的位置。

    既然三衡公司的董事长是廖庆开的亲侄儿,这样的关系,也难怪娄海英犯难了。

    就算是柳俊,恐怕也不好拿主意吧?

    “省里其他领导,知道三衡公司的情况吗?”

    沉吟稍顷,谢崇安谨慎地问道。

    娄海英苦笑一声,说道:“能不知道吗?三衡公司又不是今天才建起来的,搞了好些年了。不过大家对这个事,都装作不知道罢了……”

    也只能是装作不知道。

    谁愿意去捅这个马蜂窝?

    且不必提起廖庆开的赫赫威名,就是廖有清本人,只怕也有很大的能量。娄海英说得明白,这个三衡公司在替人洗黑钱。那些人里面,恐怕就有不少权势熏天的实权领导。

    “要我看,这事再等等吧……柳书记迟早会知道的。”

    谢崇安很隐晦地提醒道。

    既然有人举报,那么举报信肯定不止投到省纪委一家,省委书记知道这回事,是迟早的事情。还是等柳俊的指示比较稳妥。

    娄海英摇了摇头,说道:“不行。这个事拖得越久,对柳书记的威望损害越大。”

    柳俊之所以每至一地,均能迅速建立起崇高的威望,其中最重要的一条,不是他的衙内身份,而是他处事的公正无私。短短两年时间不到,在D省这个全国局势最复杂的省份,树立起一言九鼎的权威,可不容易。

    如果省委对三衡公司的问题迟迟没有动作,不免要引得很多干部私下里腹诽柳俊的“公正无私”不是那么彻底。这样的损害,对一把手的威望是致命的。有了这种想法,D省的干部们对柳书记“畏”则有之,“敬”就未必了

    也只有娄海英这样的铁杆死忠,才会从这个角度去思考问题。但凡略略有一点私心,或者对柳俊不是那么死心塌地的敬服,均会听从谢崇安的建议,看一看再说。

    “这倒也是……”

    谢崇安还在沉吟,娄海英已经站起身来,径直去了客厅,拿起了电话。

    “书记,您好,在家吗……我有些情况要向您做个汇报……好的好的,我马上就过去”

    放下电话,娄海英便拿起公事包,准备出门。

    谢崇安说道:“也不要那么急,饭还没吃完呢。”

    “等下回来再吃吧。”

    娄海英随口答应一声,走出了五号楼。

    谢崇安便摇了摇头。

    五号楼与一号楼相隔不远,步行过去,几分钟就到了。柳俊已经结束了用餐,坐在客厅等候娄海英。

    料必娄海英要汇报的是很重要的问题,不然也不会这么急,在吃饭的时候来打扰他。

    “书记好”

    “呵呵,海英书记来了,过来坐吧。”

    “好。”

    娄海英大步走过来,在柳俊的侧面落座。

    “海英书记,喝茶。”

    严菲亲自端了茶水过来,笑盈盈的。

    娄海英忙即接了过来,笑着说道:“谢谢。菲菲啊,打扰你和书记用餐了,真不好意思。”

    严菲嫣然一笑,摇了摇头,说声“你们聊”就转身走开了。娄海英和柳俊谈公事的时候,严菲历来是不旁听的。

    “海英书记,什么事那么急啊?”

    柳俊端起茶水喝了一口,笑着问道。

    娄海英笑了一下,随即正色说道:“关于三衡信托投资公司的问题,想向书记做个汇报。”

    “三衡信托?”

    柳俊的双眉微微蹙了一下。

    三衡信托投资公司他自然是知道的,莅任D省不久,廖有清便登门拜访了他。对于廖庆开,柳俊是很敬重的,自然对廖有清也比较客气。廖有清五十几岁,看上去十分精明强干的一个人,第一次见面,柳俊对他的印象不错。

    但是现在,娄海英却说,三衡信托投资公司有问题。

    “对,近段时间,纪委这边接到了不少的举报信,均是反映三衡公司的问题……”

    娄海英边说,边从公事包里拿出小本子,打开来,开始做详细的汇报。

    三衡信托投资公司本世纪初在南方市注册,原本是一家国有信托投资公司,隶属于D省国资委。注册资本并不多,只有一个亿,级别也不高,副厅局级。三衡公司一成立,廖有清以省国资委副主任身份兼任公司董事长。随着时代发展,三衡公司的经营情况也出现了一定的变化,为了进一步扩大资本金,做大做强,经请示省政府,对三衡公司进行了股份改造,融入了大量的民间资本。目前三衡公司总资产已经达到了六十多个亿,国有资产占百分之五十一,尽管还是隶属于省国资委管理,廖有清本人已经享受正厅级待遇。

    单从数据来看,八年时间,三衡信托投资公司从一个亿的注册资金发展到了六十几个的总资产,国有资产占半数以上,翻了三十几倍,廖有清是很有功劳的。

    “书记,根据举报信的内容来看,三衡公司很可能存在这些严重的问题。除了洗黑钱,还涉嫌利用金融渠道,将国有资产转移到国外,尤其是投入美国金融市场,数额很巨大。就在最近,省里提出严格管制民营资本注入欧美市场,三衡公司的金融渠道,又转出去十七亿美金。”

    娄海英沉声说道,神情严肃。

    不管柳俊最终决定如何处置此事,娄海英必须把真实的情况反映给柳俊知道。这是做“铁杆”的本份。

    柳俊的双眉皱得更紧了。

    在此之前,他并未收到有关三衡信托投资公司的举报信,省里其他领导干部也无人向他反映此事。看来无论是举报人还是省里的其他领导,都很清楚三衡公司的背景,也很清楚严柳系与廖庆开的渊源。

    大家都在小心翼翼地避开某种忌讳。

    国内唯一一个只提供全本小说的免费小说网。( )

第两千零八十六章江口市委书记又要动了!

    彩云宾馆一号钓鱼场,柳俊和陈政隆正在垂钓,两张躺椅隔开一个必要的距离,中间的小圆桌上摆放着鲜榨果汁和两碟小吃以及香烟。

    彩云宾馆是D省省委招待所,无论环境还是设施,俱皆一流,钓鱼场就有三个。一号二号钓鱼场是小场,专供省里领导钓鱼娱乐,三号场是大场,其他干部和商贾也能进入。

    眼下一号钓鱼场就只有两位客人,而且在柳书记和陈书记离开之前,也不会再有其他客人进来。宾馆的负责人,这点眼力价还是有的。

    今天这个聚会,是陈政隆主动发起的,就请了柳俊一位客人。

    “书记,这个池子里都是野生鱼,不大好钓啊……”

    陈政隆给钓钩上装上鱼饵,将钩子下到水里,微笑说道。从陈政隆挥杆的动作来看,亦是此道老手了。

    事实上,陈政隆是比较喜欢钓鱼。相对而言,魏宁生龚昭礼他们更加喜欢打高尔夫球。陈政隆今天主动邀请柳俊钓鱼,可见他对柳俊的个人爱好,也做了一番了解。

    自柳俊莅任D省,陈政隆基本上采取了比较中立的态度,既不偏向柳俊也不偏向魏宁生。应该说,作为一位老资格的省委副书记,陈政隆这个态度是比较稳妥的。论前景,自然是柳俊占优,但魏宁生终归是老“D省”,在本土派干部之中威望极高,势力根深蒂固,也不是好相与的。如果陈政隆年岁较轻,后续空间很大,那么很可能会径直站队。然而陈政隆今年整整六十岁,已到了副部级干部任职年龄的上限,似乎站队的“需求”不是那么强烈了。但是不久之后,这种“中立态度”就发生了变化。

    原因很简单,魏宁生的态度变了。

    魏宁生令所有人惊讶,明白无误向柳俊靠拢,全力配合省委工作,执行柳俊的指示不遗余力。至于魏宁生因何有这种变化,大家不得而知,猜测应该与金融危机有关。熟悉魏宁生的干部都清楚,在大是大非的原则问题上,魏宁生不含糊。

    事关国家民族前途,事关全省发展,魏宁生毫不犹豫选择了与柳俊通力合作。

    既然魏宁生的态度发生了如此惊人的变化,其他常委基本上也就没有多少选择了。陈政隆也很自觉地采取了合作的态度。

    眼下D省的形势可谓是一片大好,省委省政府齐心协力抓工作,沿海发达城市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稳住了阵脚,艰难上行。西部北部地区获得了大量的资金和技术援助,正在大踏步追赶。根据统计数据来看,D省今年不但依旧能够保持蝉联多年的全国经济总量第一,还有可能进一步拉大和其他省份的距离。

    在内心深处,陈政隆是很佩服柳俊的。短短两年时间,不显山不露水,仅仅调整了几十个中层干部,就牢牢把持了D省的大局,政治手腕着实了得。

    柳衙内是个有真本事的。

    不过陈政隆今天特意邀请柳俊钓鱼,心中另有一番计较。

    柳俊微笑说道:“不好钓才有味道,要是养熟了的鱼,钓起来就没有什么意思了。”

    “是啊,钓鱼本来就讲究个韵味。”

    陈政隆笑着点头。

    柳俊将钩子下到水里,拿起桌面上的香烟,递给陈政隆一支,自己也点起了一支。

    “书记,目前省里的局面很不错啊,发展速度前所未有的快,群众最关心的治安问题,也得到了很好的扭转。很不容易啊……”

    陈政隆感慨地说道。

    这个话,陈政隆大半是发自内心,小半也有奉承柳俊的意思。

    柳俊一挥手,说道:“治安肯定要搞好,这是地方发展的基本前提。一个省是这样,一个国家同样如此。不安定就没办法发展。”

    陈政隆就笑了。

    柳书记无时无刻都不忘记为他的“理论”做宣传。

    “擅自调动”部队“围剿”海上走私分子,这事全国也就柳俊能干得出来。实话说,刚听到消息的时候,陈政隆几乎是目瞪口呆。

    这胆也太肥了点

    现在看来,似乎还是柳俊拿得定,无论国际国内,柳书记的威望,又登上了一个新的台阶。据说有几位元老,私下里均盛赞柳俊的胆魄和谋略。

    安朗国一服软,其他几个蠢蠢欲动的海上邻国也就老实了,不敢找事。

    西方某个媒体直言不讳地说道:南海海面的枪声,把几个国家的胆吓破了,也让美国政府多位政要的努力毁于一旦。

    共和国最年轻的领导人,借几个走私分子的脑袋,成功树立了威望。

    “书记,听说国务院领导点名表扬了江口市和龚昭礼同志?”

    稍顷,陈政隆试探着问道,脸上露出关切的神情。

    柳俊微微一笑。

    陈政隆今天一向他发出邀约,柳俊就明白陈政隆的意思。前不久的某次会议上,柳晋才确实点名表扬了江口市和龚昭礼,赞扬他们在金融危机的应对之中,监管得力,措施到位,成功顶住了金融危机造成的损害,保证了江口市的平稳发展。在全球一片哀鸿遍野的“愁苦”声中,江口市作为改革开放的最前沿,能够逆势上扬,的确与龚昭礼的应对得力分不开。

    事实上,前年换届的时候,高层就有动议,要将龚昭礼调离江口,出任东部某省省长。最终却搁置了这个动议。

    但龚昭礼作为明珠系力挺的后备干将,一直都得到本派系高层的高度重视,尤其是瞿浩锦,对龚昭礼极为欣赏,倚重不在呼延傲博之下。

    眼看四中全会召开在即,柳晋才这个时候忽然点名表扬龚昭礼和江口市,应该是一个很明确的信号了。

    陈政隆还听说,总理对东部某省应对金融危机的措施很不满意。那也是一个沿海省份,经济比较发达,GDP总值常年位居第一方阵的前列。但是在此番金融危机的应对之中,对中央和国务院的有关指示落实很不到位,导致大量的海外资产未能及时撤回,在金融危机爆发之后,遭受了重大损失,直接导致好几个大型企业资金链破裂,如果不是国家及时采取了对策,这几个企业很可能因此破产倒闭。

    而在随后的动作中,该省的动作也比较迟缓,遭受的损失比较严重。龚昭礼这两年的表现,很是耀眼,对柳俊也采取了基本合作的态度。各种时机应该说都已经成熟了。根据陈政隆的判断,龚昭礼极有可能在四中全会之后,调任该省担任省长。甚至还有一种更加“激进”的传闻,就是龚昭礼可能直接出任该省省委书记,去掉省长这个“环节”,一步到位。

    以龚昭礼的资历和江口市在全国的特殊地位来看,这个也并非完全不可能。

    龚昭礼的几位前任,除了黎书记年龄到线,去了省人大,其他的几位无不到了高位。邱晴川眼下是A省省委书记,再之前的那位,已经是政治局委员,海门市委书记。

    龚昭礼一动,江口市委书记这个含金量极高的位置便空了出来。

    瞄着这个位置的,绝不止陈政隆一个人。

    单纯按照职务分析,陈政隆眼下是D省的三号人物,仅次于柳俊和魏宁生,排名远在龚昭礼之上,他争取去江口市任职,似乎是有些屈就了。不管怎么说,省委专职副书记是正经的省委领导,江口市委书记照字面理解,只是一方诸侯罢了。

    然而真正精通官场规则的人都很清楚,正职和副职的区别是很大的。尤其陈政隆现在的地位,其实比较尴尬。依照省委分工,他分管政法工作,但省公安厅厅长黄振安也是省委常委,亦分管政法工作。当然,名义上黄振安只分管公安工作,陈政隆还是政法委书记,公检法司四家的工作,由陈政隆协调。只不过,公安这一块的工作被“摘了”出来,陈政隆所能协调的空间,着实有限得很。这也是黄振安抢先一步,主动向柳俊靠拢的原因。

    论党内级别,陈政隆与黄振安是一样的。这让陈政隆在协调的时候,更加需要小心在意。陈政隆要是想动一动,眼下确实是最好的机会,也是最后的机会了。

    按理,省委班子成员的异动,尤其是省委专职副书记的任职异动,权限在中央,省委是不能置喙的,最多有建议权。

    不过陈政隆很明白,这条规则对柳俊不是那么适用。

    D省的省委书记,历来是比较特别的,更不用说柳俊这样强势的领导人了。

    柳俊手里的“建议权”非常要紧。

    “嗯,龚昭礼同志和江口市班子的工作,确实做得十分出色。江口成功顶住了金融危机的侵蚀,对于全省大局的稳定,至关重要。江口市今后的工作,要更加注重民生的发展和建设……这个时候,需要稳定啊。龚昭礼同志是很稳重的。”

    柳俊微笑着说道。

    稳重

    陈政隆也是以稳重著称的。

    “是啊,书记指出了关键所在。”

    陈政隆忙即附和道,脸上露出了会心的笑容。

    国内唯一一个只提供全本小说的免费小说网。( )

第两千零八十七章 老党员的觉悟

    九月下旬,十七届四中全会在首都召开。

    柳俊提前两天到了首都。

    照例,柳俊要去拜会岳父老子。进了龙山公园的别墅,略略让柳俊感到意外的是,严明又比他先到了。也是提前两天到了首都。

    柳俊之所以提前,是有考量的。

    在召开中央全会之前,柳俊还打算拜访几位叔伯,讨论一下四中全会期间可能有人提出来的人事异动。早在两个月之前,党内又有一种声音发出,那就是希望在四中全会土,增选薛远山同志为军委副主席。

    在国内现行体制之下,是否出任军委副主席,才是确定接班人的关键。无疑,有人想要早点把这事定下来,免得夜长梦多。

    此事该当如何表态,柳俊想要多听听叔伯们的意见,其中严玉成的意见当然是最重要的。

    严玉成和严明父子俩没有坐在客厅,而是坐在院子里的常春藤架下,品茶谈心。天气凉爽,不冷不热,就没必要在客厅里闷着了,院子里空气更加请新。

    柳俊一进门,严明便笑着站起身来,说道:“也提前到了?。”

    “嗯,有些事要办一办。”柳俊微笑答礼,径直走到架子下,在石凳上坐了。严玉成坐的那个石凳上,放了一个锦墩。毕竟年纪大了,解英怕他着凉。

    “老爸,精神还不错。”

    柳俊又笑着拍了岳父老子一句马屁。

    严玉成便瞪起眼睛,不悦地道:“什么话,我本来就没老。”

    柳俊忙即点头:“对对.严书记精神抖擞,精力充沛。”柳书记深知老头子的脾性.紧着又一连拍了两句马屁。

    严明忍不住笑出声来。

    老头子又狠狠瞪了儿子一眼。

    “老爸,有个事向你汇报一下。我们省里有个信托投资公司,叫三衡信托公司。这个公司是情况是这样的...”柳俊甫一落座,也没什么寒暄客气,径直就切入了主题。

    严玉成听得很认真,他很清楚柳俊的性格,不是一等一的大事,绝不会郑而重之的向他汇报。尽管听上去,就是个普通的刑事案件。

    一个公私合营的信托投资公司,六十几个亿的资产规模,在柳俊眼里,着实不算什么。

    “这个三衡信托投资公司的董事长叫廖有清.是廖庆开丵同志的亲侄儿。”柳俊最后点题的这句话,才是事情的关键。

    严玉成的眉头顿时皱了起来。

    一般的问题,还真不能让严玉成皱眉了,但廖庆开的侄儿当然不一样。细论起来,没有廖庆开,就没有严柳系。

    廖庆开本身的子女,基本土都没有从政,只有一个儿子在体制内,还是国有企业.不算很正式的官场,职务也不是很高,五十几岁的人了,估计是正厅级退休养老。其他子女.不是自己经商就是做学问,没有往政界掺和。

    廖庆开的秘书田文明,前年也正式退休了。自从卸任N省省委书记职务之后.廖庆开在京师定居,严玉成和柳晋才每年都会抽空去看望他.老人家八十几岁高龄,身体不怎么好了。

    廖庆开对严柳的栽培,当真是竭尽全力,无微不至。当初廖庆开退休,有两个选择,可以半退,政治待遇提一格,去金国人大或者全国政协担任副职领导人,继续发挥余热。为了确保严玉、成接任省委书记,廖庆开放弃了自己土副国级的政治待遇,选择全退,并且为了不掣肘严玉成的工作,从大宁市搬到首都养老。这样的领导,几乎是可遇不可求的。

    因此整个严柳系的干部,对廖老均十分尊重。这也是娄海英向柳俊汇报了三衡公司的情况之后,柳俊迟迟不曾下定决心的原因。委实不好拿主意。

    不要说廖庆开对两位老爷子的提携之情,就是对他柳俊,亦是爱护有加口柳俊在N省官场起步的时候,廖庆开多次为他保驾护航。

    所以每年春节,廖庆开家里、柳俊是必定要去拜访的。

    严明也是双眉紧蹙,说道:“这个事情,真是不好弄。”

    也就是搁在柳俊头上不好弄、换一个领导,这事压根就没必要费神。以前怎样,现在还怎样就是了。

    严明很清楚,柳俊已经在a省正式启动了“民营国战”的计划、这个计划有两点很关键,第一点就是民营资本走出去,第二点则是金融防火墙继续生效,所有要金的流向、都要进行监控。以免国内某些腐丵败分子,里外勾结,借这个民营资本走出去的机会,与美国“暗通款曲”,将国内的资金大量转到美国去。

    廖有清这是顶风作案。

    如果三衡公司不处理,廖有清不处理,对柳俊“民营国战”的计划,绝对是沉重的打击,对柳俊本身的威望,更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都说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其实官员的眼睛更加雪亮。柳俊为三衡公司破了例,接下来就会有第二个第三个三衡公司出现,多米若骨牌效应一形成,很难扭转。但是廖庆开的面子......本文转自百度重生之衙内吧一变倾城斯,请支持正版。

    严玉成沉吟稍顷,说道:“这个事情,必须听听廖书记自己的意见。”廖庆开退休依旧,严玉成还是坚持称呼他以前的职务。

    柳俊点点头:“嗯,我也是这么想的。”

    京城某处古老的四合院,环境幽静。不过胡同口值班武丵警寒光闪亮的刺刀,让人心里明白,这个胡同里里面,住的是大人物。四九城里,这样的所在还有不少。

    廖庆开就住在这个四合院里,左邻右舍,俱皆是离退休的正部级以土高官,多数还在人大、政协或者其他半官方机构挂了个职务。老人们精力允许的话,可以去露个面,关心一下后辈们的工作。

    廖庆开在院子里的古树下坐等。

    柳俊来之前,先打了电话预约。廖庆开心情很愉悦。柳俊是他最喜欢的一个晚辈,几乎可以说是他看着长大的。柳俊还很小的时候,柳晋才就带着他去拜会过廖庆开。再往前,甚至柳俊还只有七八岁的时候,就当着廖庆开的面,修好了七一媒矿的大电机,被廖庆开在心里誉为神童。

    这些年,他一手带出来的严柳系风生水起,柳俊更是快速崛起,声名如日中天,不但在国内,甚至在国外也是威名赫赫,廖庆开十分欢喜。尤其令廖庆开欣赏的是,柳俊每主政一地,均能造福一方,带领人民快速致富。这个年轻人,没有辜负长辈们对他的期望。

    “老头子,还是进屋里坐吧,外边风大......”廖夫人从客厅里走出来,拿了一件衣服给廖庆开披在身上,有点担忧地说道。两位老人均是年逾八旬,满头白发,廖夫人精神还不错,身体看上去挺利索的。廖庆开就不是那么健康,人很瘦,精气神差了些。听说今天柳俊要来拜访,廖庆开比平日里要兴奋,脸土泛着红光。

    “不要紧不要紧,不冷,透透气。”廖庆开笑呵呵的说道。

    廖夫人见老头子气色尚可,便也由得他去,在一旁陪坐,笑着说道:“柳俊这孩子,还是挺讲究礼节的。”一变倾城斯出品,严禁盗版廖庆开微笑说道:“呵呵,晋才的家教好,子女们都有出息。”

    廖夫人便点头附和:“是啊、晋才一贯以严谨著称的。就是教育孩子,也是这样。”

    不一刻,胡同口响起汽车的声音,很快,柳俊高大的身形便出现在四合院门口,手里还拧着一个盒子。

    “廖伯伯好,伯母好!”柳俊想不到廖庆开会亲自在院子里等候,忙即快步土前,给两位老人家鞠躬问好。

    “好,好!柳俊啊,快请进。”廖庆开哈哈笑着,笑声很爽朗。

    “多谢廖伯伯..这里是一点家乡的特产,也是家乡人带过来的,我父亲让我给伯伯伯母捎一点过来,尝尝鲜。”柳俊微笑答道。

    廖庆开笑道:“柳书记,你怎么也学会搞这一套了?”

    “敬老尊贤,乃是我国传统。”

    “哈哈,好..”廖庆开又是连连点头:“柳俊啊,在D省工作顺利吧?”

    “谢谢廖伯伯关心,挺顺利的,同志们都比较配合。”

    “嗯,这就好,我也听说了、你不错,很不错!”廖庆开上下打量着柳俊,连连点头,似乎十分满意。

    服务人员给三人送上茶水。

    廖庆开兴致高昂,不住地询问一些D省乃至a省的情况,也问到N省的情况,柳俊一一据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