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之衙内-第77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能源局担任局长,级别上到了副部级。如今柴绍基获得崇高荣誉,老朋友当得过来给他作贺。
“快点,要迟到了!”
柳书记顺手拍打了何大小姐某个部位一下,从床上一跃而下。
何梦莹兀自喘息着,狠狠瞪了他高大的背影一眼。
真搞不懂,这人的精力似乎永远都用不完的!
等柳书记与何理事长赶到长城俱乐部的时候,差点就真的迟到了。当然,就算他迟到,柴绍基等人也是绝不会怪罪的。
迟到,本就是领导的特权。
老朋友见面,自有一番热闹寒暄。
至于柳书记与何理事长联袂而来,大伙也毫不奇怪。柳俊与老何家乃至与何梦莹本人的密切关系,在京师之地,并不是什么太大的秘密。
若非如此,也不会是华兴慈善基金会前往渝中省打头阵了。
方当酷暑,聚会的地点设在长城俱乐部的水上餐厅。俱乐部的负责人早已经按照何顾问昨晚的吩咐,准备好了丰盛的宴席。
大家在水上餐厅二楼入座,刘光兴就朝柳俊竖起了大拇指,说道:“柳书记,了不起。这个可真是天纵奇才啊!”
刘光兴这话,倒是说出了在座诸人的心里话。
屈晓东的预测,柴绍基的演习,固然是此番大地震人员伤亡大量减少的重要环节,但柳俊的坚持,才是真正的要害所在。亲近的人都知道柳俊为此事做出的巨大努力。
柳俊笑着摇摇头。
“柳书记,我敬您一杯!泽被苍生,功德无量!”
屈晓东站起身来,端着杯子对柳俊说道,满脸崇拜之色。此事的前因后果,没有人比他屈晓东更清楚。他今天获得的荣誉,均是拜柳俊所赐。
柳俊也站起身来,端起酒杯,说道:“我们大家一起吧。这第一杯酒,我们献给抚羌大地震遇难的同胞,愿他们一路走好!”
大家的脸色便都凝重起来,默默点头。
柳俊转身走到窗前,将杯里的酒浆洒向水面。
七月的骄阳下,甘冽的酒浆在空中划出一道弧线,闪烁着耀眼的金光。
是文学爱好者的家园,为大家提供各类全本小说免费。( )
第两千零五十六章 金融危机爆发
时间进入二零零八年九月。
柳俊办公桌上的电话忽然响了起来。
“你好。”
“书记,您好,我是魏宁生啊……”电话里传来魏宁生的声音,似乎略略有些急迫,对柳俊也用上了敬语:“您现在有时间吗?我有些事情想向您做个汇报。”
柳俊微笑道:“好,请省长过来吧,一起泡茶。”
挂断电话,柳俊便从办公桌后转出来,在待客区落座,慢慢清理着茶几上的茶具。事实上,茶具摆放得非常整齐,柳书记只是将它们搞乱而已。
随着时间的推移,柳俊在d省的威望逐渐建立了起来。
上半年开始实行的大规模干部交流和党校培训,取得了预期的效果。事实上,到目前为止,d省被交流的正副司局级干部,只有二十几人,赴中央党校和省委党校进修的干部,也只有十几个。一百五十个“指标”,还只用了四分之一左右。被交流的干部当中,仅有一位市委书记,还是在省内交流,由市委书记调任省委组织部副部长。
饶是如此,对全省中层干部依旧造成了巨大的压力。柳俊一手鞭子一手糖果,引而不发,牢牢掌握着主动权。只此一手,便掐住了源头。不但各地市领导干部对柳书记敬畏有加,便是省委省政府常务班子里的成员,也无不小心谨慎。
谁没有几个心腹干部想要“保护”呢?
不过魏宁生对柳俊的客气,倒不仅仅是因为干部交流的问题。而是魏宁生发现,美国金融局势,正在按照柳俊的“预言”,一步不差地走着。这令得魏宁生高度警惕起来。此前他之所以反对柳俊的方案,坚持认为经济转型要稳妥进行,不宜操之过急,主要还是因为魏宁生相信自己的判断,认为美国的金融危机不会爆发。
早在去年四月,美国第二大次级房贷公司——新世纪金融公司便因为次级抵押债券的问题,导致公司大面积亏损而宣布破产。美联储随即作出反应,向金融体系注入流动性资金以增加市场信心,美国股市也得以在继续高位维持,形势看来似乎不是很坏。
正是这个原因,令魏宁生觉得,无论泡沫经济也好,次级债危机也好,都在可控范围之内,以美国经济的强大以及市场运作的成熟经验,危机是可以应对过去的,不会大面积爆发。我们大可不必杞人忧天。
而且,d省作为国内改革开放的最前沿,与两大特别行政区毗邻,彼此的经济联系十分紧密。一旦美国爆发金融危机,两大特别行政区的经济必定要受到极大的影响,势必也要牵连到江口、百岛、江中等d省的主要经济城市。
在魏宁生的内心深处,是极不愿意美国爆发这个危机。
对大家都没有好处嘛!
当然了,柳书记“期盼”美国乃至整个欧美国家爆发危机的心思,魏宁生更加不会理解。
但是现在看来,魏宁生的希望落空了,美国正在加速滑入金融危机的深渊。
柳俊很清楚魏宁生如此急着求见他的主要原因。
大约十几分钟之后,魏宁生便出现在柳俊的办公室。魏宁生吃惊地发现,不是周良臣而是柳俊亲自站在办公室里间的门口迎候他。
这还是第一次。
以往魏宁生来柳俊的办公室,柳俊每次均是在待客区坐等,从未等魏宁生进门才从办公桌后转出来。自从柳俊到任,就一直对魏宁生保持着这种尊重的态度。
这一回,更是站在门口迎接。
魏宁生忙即疾走几步,上前紧紧和柳俊握手:“书记,您好!”
“你好,省长。”
柳俊微笑着请魏宁生落座。
柳俊对魏宁生的客气和尊重,不仅仅是因为魏宁生的年纪,也不仅仅是因为“团结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接触和了解,柳俊了解到魏宁生的官声还是很不错的,为人比较正直。可能在思想上略略有点趋于保守,但行事稳健,对于高级干部来说,也是一种很好的品德。
主导全国第一经济大省的建设工作,太激进了,搞“大干快上”显然是不合适的。
这是柳俊敬重魏宁生的主要原因。
工作中有分歧不要紧,可以求同存异,慢慢磨合。
柳俊亲自给魏宁生泡了一盅茶水。看得出来,魏宁生的电话一打过,柳俊就在做这个准备工作了,魏宁生一到,刚好喝上热腾腾的功夫茶。
魏宁生对此也比较感动。
由此可知,柳俊对他的敬重,不是装出来的。
“书记,情况很不乐观啊……雷曼兄弟公司要垮了……”
魏宁生端起茶水喝了一口,忧心忡忡地说道。
柳俊点点头,淡然说道:“也该是时候了。两房公司一出问题,这些投资银行首先就会顶不住。”
就在上个月,我国在首都举办第二十九届奥运会的期间,房利美和房地美公司股价开始暴跌,下跌的速度极其恐怕,很快就从七十几美元的高位,跌到了十美元以下,而且丝毫也没有止跌回升的趋势,不断下行探底。短短一个月时间之内,市值蒸发了百分之九十以上。
两房公司是美国次级债市场的源头,也是美国政府调控房价的主要杠杆公司。这两个公司股价暴跌,就意味着美国的地产市场和次级债市场都出现了无法掌控的情形。
作为华尔街最大的五个投资银行之一,雷曼兄弟公司的股价也是应声大跌。就在几天前,仅仅一周之内,股价就跌去七八成,市值由一百多亿美元蒸发到不足二十五亿美元。
柳俊的态度如此平淡,魏宁生吃了一惊。
看上去,这个结果早就在柳俊的预料之中了。
“书记,您说,美国政府这一次,会不会出手?”
魏宁生沉吟着,低声问道,带着一种请教的意思。迄今为止,柳俊对美国金融局势的预测,奇准无比,魏宁生不知不觉间对柳俊产生了一丝迷信的情绪。
柳俊轻轻摇头,说道:“不会。”
魏宁生便征询地望着柳俊,希望他能做一个解释。
柳俊顺手递给魏宁生一支烟,自己也点上一支,抽了两口,说道:“省长,这有两个原因。第一个原因是美国政府的财力难以支撑。贝尔斯登和两房公司的救助,已经让美国政府掏空了腰包。救助雷曼兄弟公司,不是三五几十个亿可以撑得住的。另外,这里面还有一个道德的问题。”
“道德的问题?”
魏宁生反问了一句。
本国政府救助本国企业,何来道德之说?
柳俊缓缓说道:“美国政府在救援了贝尔斯登之后,美联储因此受到大量的批评。其中有一种意见最具有代表,为什么政府要用纳税人的钱去为私人金融机构的投资决策失误买单呢?政府救援私人金融机构有可能会产生新的道德风险,那就是鼓励金融机构去承担更大的风险,反正最后有政府兜底。所以这一次,美国政府就不得不更加慎重一些。”
魏宁生听得很是专注。
“一方面,次贷危机已经爆发一年有余,市场投资者对於次贷危机爆发的原因和可能出现的亏损都有了比较清楚的认识,美国政府采取的一系列救市措施也开始发挥作用,在这一前提下,一家投资银行的倒闭不会引发金融市场上更大的恐慌;至少现在美国市场的心态就是如此认为的……”
说到这里,柳俊的嘴角散过一抹笑意,略带一点讥诮之意。
后来的事实将证明,这只是一种美好的愿望罢了,情况只会越来越糟糕。
“……另一方面,政府救市遭受到这么多的批评,美国政府也需要澄清自己的立场。除非引发系统性风险,美国政府不会轻易利用纳税人的钱去救援私人机构。私人机构应该为自己的决策承担责任,这不仅包括管理层,也包括股东。所以美国政府在援救两房时表示,只保护债权人的利益,却撤换了两房公司的管理层,同时也严重稀释了两房股东的股权价值。美国政府打算以此向公众传达一个讯息,投资失败就得承担责任,这是政治市场的核心原则之一。”
魏宁生连连点头,眼里露出钦佩之色。
柳俊考虑问题的角度,果然是与众不同的,似乎对美国政要心思了如指掌,对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了解得也十分深入。或许,这也正是他能够如此精准地预测美国金融危机的原因吧。
不过,魏宁生马上就忧虑起来,双眉紧蹙,说道:“书记,如此一来,我们也危险了……”
柳俊的眉头微微扬起。
“您看,美国政府如果是这个心思的话,他们也就不一定会保护其他投资者的利益。所谓保护债权人利益,是在现阶段说的话,假如情况进一步恶化,他们是不是有可能放弃其他债权人的利益,只保护本国债权人的利益呢?而且除了国债之外,其他债券理论上美国政府是不担保的……”
魏宁生忧心忡忡地说道。
一旦切入具体的技术层面,d省省长的见识是很了得的。
收录的所有作品均由热心网友免费上传分享!( )
第两千零五十七章 老美急眼了!
柳俊点了点头,说道:“省长这个担忧很有道理,不过问题不会太大。基本上在此之前,除了美国国债之外,我们持有的其他金融债券都已经抛售得差不多了。一部分转持了美国国债。所以,即使美国的投行都跨掉,我们的损失也不会很大的。估计民间的损失,要略大一点。”
在国务院的严令之下,全国国有金融机构和骨干国企从美国虚拟资产市场撤资的进程比较顺利。
对于这种情况,美国方面很忧虑,一连几个月内,好几位美国政府的重量级人物,包括财政部长、国务卿等人,相继访问我国,希望我们能够保留部分资金,继续支撑美国金融市场。这些美国政要嘴里说得冠冕堂皇,指出这次金融危机一旦爆发,将是全球的灾难,作为wto的一员,共和国也无法避免金融危机带来的冲击。目前要团结一致,共度难关。希望我国能够担负起大国的责任。
为了配合外交攻势,美国国会批准了对宝岛地区的军售案。
这个军售案,美国政府已经提出来有一段时间了。计划大规模的增加对宝岛地区的武器出售,提升宝岛地区的防御力量。当时也有个别美国政要提醒大卫总统,这个军售案可能会引起共和国方面的强烈不满。大卫总统不以为然,说不必考虑共和国的感受。出售武器给宝岛地区,完全是美国的内政。
面对这个情形,我们的答复十分简单:原先承诺转持的一千亿美元美国国债,不再购买,全部撤资。
这个决定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之外。
一手大棒一手胡萝卜,乃是美国的既定战略,此前只要祭出这个法宝,几乎是无往而不利,多多少少要捞到一点好处。
不料这一回,却迎面碰在了铁板之上。
共和国摆出了前所未有的强硬姿态!
寸步不让!
美国于是决定向宝岛增加军售,特别是出售数艘带有宙斯盾系统的驱逐舰,是以前的军购案里没有的。类似的宙斯盾驱逐舰,此前在亚太地区,美国只出售给岛国。此番决定也出售给宝岛地区,自然是为了向我国示威了。
但是不久之后,俄罗斯宣布向我国转让最新型的预警机系统,并且同意我国再自行生产两百架苏30战机。
毫无疑问,这是针对美国对宝岛地区的军售去的。
西方媒体惊呼:一个强势的东方大国,正在加速崛起!
这些情况,作为d省省长,魏宁生大致都是清楚的,但更进一步的内幕,魏宁生也不是了解得十分的透彻。但是他隐约听说,俄罗斯此番忽然同意向我国转让最新型预警机系统,允许自行生产两百架苏30战机,以及在领土问题上向岛国方面施压,都和柳俊今年四月份访问俄罗斯有关。
也就是说,柳俊能够影响到俄罗斯的最高决策层。
魏宁生很明白,到了柳俊如今的层级,拥有这种影响力意味着什么。仅就这一点,魏宁生对柳俊的观感又有了很大的变化。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这位年轻的书记,是真的全心全意在为国家为人民着想。
“书记,江中的辛德元汇报说,江中市的许多制造企业目前已经开始出现比较严重的订单短缺现象了……他们的外资企业太多,劳动密集型企业也太多,转型时间不够啊……”
魏宁生摇摇头,说道。
江中市委书记辛德元确实是魏宁生一手提拔起来的亲信干部,如今面临困境,魏宁生忧虑之余,也不免给他解释了几句。
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说道:“嗯。德元同志在落实转型策略的时候,还是比较得力的。如同省长所言,他那边的情况确实是比较特殊。制造业已经成为江中市不可或缺的经济支柱。如果金融危机一旦转化成为全球性的经济危机,不但国外市场会大幅度萎缩,很多本来经营不错的独资企业,也会因为公司总部的原因而倒闭。这个情况,确实需要好好考虑一下,我们应该给予江中市更多的援助。”
柳俊这个出乎意料的表态,令得魏宁生大喜过望。
魏宁生本就有意加大对江中市的支持力度,却又担心其他城市的负责干部起“攀比之心”。毕竟他和辛德元的关系,大家均是心知肚明。如今金融危机正式爆发,哪个城市不需要省里的大力援助啊?单单加大对江中市的支持力度,不免要授人以柄。
但现在柳俊明白表态,那就不一样了。说到底,省政府只是执行了柳书记的指示而已。
“书记这个指示很英明,我马上就回去部署一下,请辛德元和刘勇兵来省里,和他们搞一个初步的方案出来,再向书记汇报。”
魏宁生很客气地说道,位置摆得很端正了。
所谓刘勇兵,乃是江中市市长。
柳俊微笑说道:“省长,要不这样吧,明天我和你一起去江中走走,看看工业区和企业的实际情况,再召开一个主要干部座谈会,听听大家的意见。这样更加能够集思广益,对于我们做决策是有帮助的。”
魏宁生不由一怔。
柳俊如此安排,实在是太周到了。仅仅只是省委书记的口头指示,魏宁生落实之后,依旧免不了被其他城市的负责干部质疑。现在柳俊亲自去江中市实地考察,现场做出指示,任何人都不能再“怀疑”他魏宁生厚此薄彼。
“如果能这样,那就太好了。”
魏宁生由衷地说道。
……
夜已经很深了。
江中市市委招待所凤凰宾馆一号套房,依旧灯火通明。
辛德元和刘勇兵坐在柳俊对面,还是有些许紧张。
尽管这已经不是柳俊第一次视察江中市了。
柳俊担任d省省委书记将近一年时间,仍然保持了自己一贯的作风,经常会去下边走走看看,了解第一手资料。此番来江中市考察,是第三次。
今天一大早,省委一二号首长便联袂而来,江中市上上下下进行了紧急布置。当然,所谓布置是接待事宜。昨晚上,魏省长就打来电话,明白说了,不要弄虚作假,要让柳书记看到最真实的情况。柳书记此番前来视察江中市,就是来解决问题的。如果辛德元和刘勇兵粉饰太平,不免要坏了大事。
这个也要算是一种悄然的变化。
以前各地市干部都形成了一种思维定式,凡是领导视察,一定要将最好的一面,呈现到领导眼前。但是柳俊莅任之后,这种情形正在改变。原因很简单,在柳俊面前粉饰太平,往往会费力不讨好。因为你不知道柳书记到底是什么时候到的,或许柳俊在召见地市负责人的时候,他已经在这个城市转悠一大圈了,对某些“阴暗的角落”了如指掌。如果城市的领导干部说假话,柳书记很可能亲自充当“向导”,带领大家实地去看看。
就在前两个月,西部某市就有过这种“遭遇”,面对着一大片低矮的“贫民区”,所有华丽的辞藻均失去了作用。市委书记和市长没办法自圆其说。
而接下来的结果,便是该市市委书记成了第一个被交流的在职市委书记。
大家也因此意识到,在柳书记面前说假话,后果可能会非常严重。
柳俊不止一次告诫过干部们,不怕说真话。有问题不要紧,关键是不隐瞒,敢于面对问题,进而想办法解决问题,才是领导干部应该做的。
当然这样的话,d省的干部们听得多了。不但听得多,自己说得也多。
“实事求是”,本就是党校的校训。
地市区县主要领导干部,有谁没有去党校就读过?
只是真正把这话听进去了的干部,就没有几个了。当一个讲假话、套话、空话的大环境逐渐形成之后,讲真话的干部,只会越来越少。
然而柳书记不一样。d省的干部们清楚地感受到了这一点。凡是当面向柳俊汇报过的干部,更是体会深刻。只要你讲真话,哪怕情况很糟糕,柳书记脸上还是会带着笑容。一旦讲假话了,情况马上就变得不一样,往往柳书记会蹙起眉头,随口纠正你汇报中的一些不实情况。
这是很尴尬的事情。
自己所领导地市或者说部门的情况,省委书记比你更清楚!
所以今天,柳俊和魏宁生,在江中市看到了最真实的情况。走访的几个工业区,有一小半的企业已经停产,甚至个别企业的老板不知去向,卷款潜逃了,围在工厂门口讨要欠薪的员工达数百人之多。
这样的情形,搁在以往,绝对不可能出现在省委书记和省长的眼前。
而柳书记考察的一个大型台资鞋厂,据说全盛时期有四个分厂,一万多工人,眼下订单锐减,只剩下两个分厂还在开工生产,工人也减少了将近一半。
眼下,这个就是江中市真实的情况。
尽管依照省长的吩咐,将最真实的一面,摆到了柳书记面前,辛德元和刘勇兵自也不能“洋洋自得”,心里忐忑不安,完全可以理解。
站在读者立场上采纳众多网民意见,满足您不同的阅读需求!( )
第两千零五十八章 格局高下
“德元同志,勇兵同志,你们先谈谈看,目前这个局势,怎么应对?”
柳俊端起一杯黄澄澄的茶水,喝了一口,微笑问道。
泡功夫茶是个很不错的“工具”,可以瞬间将上下级的距离拉近,创造比较轻松的谈话气氛。一开始的时候,虽然桌面上摆着茶具,辛德元和刘勇兵也不敢随便去碰。直到柳俊亲自动手,准备泡茶,这二位才回过神来,刘勇兵抢在头里,主动从柳俊手里接过了茶具。
刘勇兵是土生土长的江中人,年岁较之辛德元还要略长,五十三四岁的样子。
辛德元便和刘勇兵对视了一眼,说道:“柳书记,自从去年国家开始调整外贸政策,江中的很多中小企业,尤其是本地企业,日子就比较难过了。合资和外资独资的企业,略好一点。但是去年下半年也开始变得不乐观,今年的形势就更加严峻了。国外市场进一步萎缩,订单持续减少,很多工业区都变得比较萧条了……就像您和魏省长今天看到的情形一样……”
看得出来,辛德元还是有点紧张。
魏宁生昨晚已经跟他把话讲得比较透,告诉他,柳书记此来,就是想要帮他们解决问题,要他把胆子放大些,该说什么就说什么,可以提要求。魏宁生担心辛德元“畏畏缩缩”的,错过了大好时机。此番考察江中市,可是柳俊自己提出来的。辛德元要是讲客气,过了这村只怕就没这店了。
不过辛德元依旧不大好拿。
传闻中,宁生省长似乎与柳书记不是那么“和睦”,两个人私下里还掰过腕子。作为魏宁生的嫡系亲信,辛德元心中不能没有一点疙瘩。虽然宁生省长将话说得明白,万一柳俊要不是那么个意思呢?搞不好连宁生省长都不一定拿得准柳书记的真实想法,被“忽悠”也是有可能的。
这不,前不久省公安厅还在江中市进行了声势浩大的扫黄行动。
据说,黄振安厅长已经明白向柳书记靠拢了。
难道这不也是代表着一种态度?
辛德元这么想着,说话就有点吞吞吐吐的,不时去瞥魏宁生的脸色。
对于下面干部的心思,柳俊很清楚,也不点破,只是微笑倾听。做一个合格的领导者,学会倾听是第一步!
多听多看多分析,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做出来的指示才能切合实际,才能让手下心悦诚服。
魏宁生的脸色略略有点阴沉,显然对辛德元的迟钝不是那么满意了。说起来,辛德元的层级毕竟是低了些,眼界不太广阔,还在以基层干部的心态去分析柳俊的“意图”。到了柳俊这个层级的干部,心中所想,就连魏宁生有时都不是很拿得准,又岂是辛德元可以随便揣测的?
万一引起柳俊不高兴,那就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了。
见了魏宁生不悦的脸色,辛德元吓了一跳,不敢再“东张西望”了,专注地望向柳俊,说道:“柳书记,其实早在两年前,省政府和魏省长就已经有指示,让我们进行经济转型的工作。这两年,我们都在进行这个工作。但是江中市的各类外贸出口型企业实在太多了,转型工作的难度很大,尤其是资金不敷分配,市里很难支助所有的企业转型。尤其现在欧美市场更加疲软,就进一步加大了这个转型的难度……所以,我们很盼望省里能够给我们更多的支持。”
柳俊微笑问道:“德元同志需要省里给你们多大的支持呢?有没有具体的要求?”
柳俊此言一出,不要说辛德元和刘勇兵,就算是魏宁生也有些摸不着头脑。所谓省里的支持,更多是一种政策上的倾斜,当然资金也会给一些。但对于这么大的一个城市,如此众多嗷嗷待哺的企业,省里给的资金再多,也只是杯水车薪。
而听柳俊的意思,是想要知道一个准确的数额了!
这个如何好说?
又或者,难道辛德元提出了条件,柳俊便能够满足?
“这个……柳书记,我和勇兵同志,还有班子里的其他同志,反复商量过。如果单纯靠财政拨款去支持企业转型,几乎是不可能的。那将是一个天文数字,我们江中市的干部就是几年不吃不喝,也办不到。我们的意见,是成立一个扶持基金,主要用于支助,扶持那些最有潜力的企业,帮助他们度过难关,今后这些企业就会成为我们江中市的骨干企业,金融危机过去之后,他们就能发挥重大的作用,带动全市经济再一次高速发展。因此,这个基金不能太小,我们计划建一个百亿的基金,市里自筹五十个亿,盼望省里也能拨三十个亿到五十个亿,就比较好办事了。”
辛德元咬咬牙,提出了自己的要求。
无论五十亿还是一百亿,在别的省市来说,可能是一个较大的数额,但在d省,在江中市,这个数目不大,辛德元也不算狮子大开口。
柳俊听了这个话,没有急于回答,只是脸上的笑容已经隐敛而去,双眉微微蹙了起来。
柳书记这么一蹙眉,其余三人立即便心下忐忑。
“德元同志,还有其他要求吗?”
稍顷,柳俊问道。
辛德元忙即答道:“这个,柳书记,我们暂时没有别的要求……”
柳俊又笑了,淡然说道:“德元同志,你的胃口不大嘛。五十个亿。嗯,我可以在这里代表宁生省长答应你们,拨给你们五十个亿。但是,这就够了吗?一百亿的基金,能够扶持多少企业?相比之下,又有多少企业是得不到扶持的?”
听起来,柳书记这是在提出批评了。
辛德元刘勇兵马上紧张起来,情不自禁地挺直了身子。
“勇兵同志,对于德元同志的意见,你有什么要补充的吗?”
柳俊转向市长刘勇兵,问道。
刘勇兵忙即摇了摇头,说道:“柳书记,我没有什么要补充的了。”
根据官场惯例,就算刘勇兵有要补充的意见,这个时候也已经不好说了,柳俊都已经批评辛德元了嘛。刘勇兵一补充,不是打辛德元的脸吗?
柳俊点点头,缓缓说道:“德元同志,勇兵同志,这是一个思路的问题。你们的思路,还是带着一定的局限,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