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之衙内-第19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白杨一听,脸色便严肃起来,点了点头:“这个意见我同意。这对时下的年轻人,特别是在校的大中专学生,很有教育意义。我们在做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时候,应该多宣传这样的模范人物。”
柳俊却又皱起眉头不说话了,伸出两根手指在茶几上轻轻敲打。
白杨正要说话,严菲连忙拉住了她,轻轻摆摆手,压低声音道:“正在想问题呢……柳叔叔考虑大事的时候,也是这个动作!”
白杨不禁莞尔,也低声答道:“连这个动作都学得一模一样?”
严菲便点点头,抿嘴一笑,望向柳俊的目光里,洋溢着浓浓的爱意。白杨看在眼里,不免微微一叹。与严菲比较起来,毫无疑问,白杨觉得严菲远比她幸运,自身条件那就不用说了,男朋友更是如此出类拔萃,还那么宠着她!
这两人,才真正堪称金童玉女,天造地设的一对啊!
“光是宣扬易寒的事迹,可能还不够。应该以易寒作为一个样板,搞一个全省范围内的‘支教活动’……”
柳俊缓缓说道。
“全省范围内的支教活动?”
白杨反问了一句。
“对的!我们N省,还有许多相对贫困落后的地方,教育事业很不发达,一些学校的师资力量十分乏缺,教师的素质也良莠不全,初中毕业教小学,高中毕业教初中的情况很普遍。严重制约了教育事业的发展。我觉得,可以组织应届毕业的大学生,去贫困地区支持教育,时间方面,可以是一年至两年。这个可以作为我们学校部明年的重点工作来抓……当然,具体的细节问题,譬如怎样配套,怎样保障,给予什么样的待遇,我们还要再商量……”
柳俊兴奋起来,站起身,在房间里来回踱步。
白杨仔细想了想,眼神也亮晶晶的了。
PS:呵呵,终于进了月票总榜的前50,不过很不保险。要知道,断刃天涯、柳下挥、鱼人二代这几位大神都还没发力呢,这几个可是猛人,馅饼心中栗栗危惧,不知道能在首页呆多久。罢罢罢,拼了,继续三更求月票!拜谢!
是文学爱好者的家园,为大家提供各类全本小说免费。( )
第四百一十一章 支教计划
关于在全省展开应届大中专毕业生赴贫困地区支教告”在九二年元旦之前出台,由学校部副部长柳俊同志亲自起草,洋洋洒洒上万言之多
自然,执笔是由柳俊这个学历最高的来操刀,内容却是集众人之智。
白杨对柳俊这个提议深表赞赏,极力支持。一连在学校部召开了三次全体会议,就柳副部长的提议发表意见,丰富内容。
柳俊这个“支教”的点子,自然也带了一些前世记忆的思路,不过主要是受了易寒事迹的启发。记得后世搞支教活动是在两千年之后,作为国家实行西部大开发宏伟计划的一个补充部分由团中央和国务院的几个部委一起提出来的,主要的支教对象是西部落后地区乡镇中小学校,支援他们的教育和教学管理工作,似乎是叫做“大学生志愿服务计划”,具体柳俊也记不全了。只记得有一段时间,全国主流媒体对这个事情给予了很大力度的宣传支持,也涌现出一批很有代表性的支教模范人物,许多人的事迹都很感人。
但是后来似乎是有一些变味了。
不过这一点暂在柳俊的考虑之中。
在他的本意,却不是要哗取宠,也没有要刻意“剽窃”十年后的创意。他就觉得这个事情有很大的积极意义,实施好了不但能切实对落后地区的教育工作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对易寒这些本就在“默默支教”的大学生更是一个肯定与鼓励。
会议上,大对柳俊这个提议都很感兴趣,觉得颇为新奇纷表示赞同。不过接下来,问题也不少。首先就是待遇的问题。
当时的大学毕业生,仍然是由国家统分配工作的,百分之百的铁饭碗,而且与级别挂钩。不像后世,都是自寻门路,自己找工作稍给予一点优惠政策,就能吸引一大堆人。而且不可否认,随着时间推移“助人为乐”、“乐于奉献”的思想也更深地影响到新一代的大学生,志愿者活动能够得到更多的回应。九十年代初期让这些“候补铁饭碗”主动放弃城市里的优越生活去贫困落后地区支教,尽管只是一两年时间,难度也是不小。
很显然,支教不能是完全无偿的。
一些家庭。节衣缩食供养小孩子上大学。眼巴巴等着他们步入社会参加工作算不能马上支持家用。起码也无须再予负担。因而第一位就要解决支教大学生地生活费用问题。
大家量。一开始地时候。是发给生活费。后来白杨认为没有必要。这些大学生既然是去充当人民教师。那就应该按照应届师范毕业生参加工作之后地工资待遇发给。算是正式地工作报酬。
这个却是比后世便地地方。国家工作人员地基本工资和福利待遇都是有统一标准地。
说到待遇自然还有一个交通费用地补贴。
支教者要去地都是交通不发达地落后地区。逢年过节或者寒暑假地时候回个家什么地。补贴个差旅费完全应该。
大家也议了一个基本地数额。
支教活动应该秉承自愿报名,自愿参加的宗旨,不搞强迫或者变相强迫。基于这个前提应该给自愿支教者一定的优惠政策,当然主要是政治上的优待。
这个方面柳俊提议可以用授予奖励或者奖章的方式来解决。如期完成一年支教活动得当地政府好评的支教大学生,应当考虑颁发奖章予荣誉称号。在入党、晋升等方面给予优待。
有人便笑着提议,还不如给多提一级工资来得实惠。
提这个建议的乃是邱小萌是八卦的那个女孩子,柳俊还记得她有一个在大宁市委机关上班的男朋友,貌似长得还有几分帅气。只不知黄了没有。
邱小萌这个提议引来大家一片笑声。
柳俊却郑重其事的予以肯定。
毕竟人是生活在物质社会中的,多提一级工资确实更加实惠,也有一定的吸引力。
得到柳部长的肯定,邱小萌便含羞带笑的,一双眼睛老往柳部长年轻帅气的脸上瞟。只可惜柳部长的心思却一点不在她身上,多多少少让邱小萌有些失落。
可笑自己初次见到柳俊的时候,还将他当成试图接近白部长的“软饭小白脸”,不料竟是如此深藏不露的一个厉害衙内!
另外户口和档案,也是必须要考虑的。
柳俊建议支教大中专毕业生的户口和档案,在支教期间,暂时保留在原来的学校不做异动,等支教活动结束,正式分配工作之后,再异动至新单位。
待遇方面议定之后,大家又再讨论了适用支教地区的问题。那些地区可以适用支教,怎样提出申请,怎样落实,都是要探讨清楚的。
此外,整个支教活动,也要有一个专门的机构来进行领导协调。
关于这个问题,白杨倒是老实不客气,认为应该由学校部来牵头负责,就没有必要再成立一个专门的部门了。
建议是学校部提出来的,又是团省委主管全省大中专院校和中学思想教育工作的正管单位,由学校部来统一筹划协调此事,也很合理。
经过数天热火朝天的讨论,柳俊边记边写,边写边改。等到最后一天讨论会议开完的次日,柳俊的报告初稿也出台了。
整个报告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当然是阐述这个“支教活动”的动机和意义。柳俊很自信地认为,这个活动对于提升全省落后地区教育和教学管理工作是很有帮助的,一定能够起到很好的积极作用,如果操作成功,有可能在全国范围内推广。
第二部分就是具体的错操作方式写得很详细,有根有据,操作性很强。
第三部分当然是关于支教者的待遇问题。
这个洋洋洒洒上万言的报告书后,还带着一个附件,就是详细介绍了易寒的事迹,认为应该将易寒竖为正面典型,大张旗鼓地予以宣传。以为这次全省范围内的支教活动造势。
柳俊这么做看在易寒是老同学面上的成分很有限,柳俊就是认为,只有给予易寒他们更好更公正的待遇他们得到了实际的好处,才能真正起到带动的作用。
毕竟,光喊口号是填不饱。
第二天上午,白杨在办公室收到柳俊的报告初稿,吃了一惊,仔细看了一遍之后,放下厚厚的稿子始上下打量柳俊。
“怎么啦?”
柳衙内被看得浑身不自在。
“行啊,小顽童,真看不出来啊!大手笔!”
白杨笑着说道。
柳俊哭笑不得,重喷出一口浊气,抗议道:“白杨同志,我应该把您这番话看作是批评还是表扬呢?”
“当然是表扬了!这个都分不出来!”
白杨便扁下嘴巴,很是“不屑”。
打从柳俊来到团省委,白杨的心情就来越开朗子也更活泼了些,偶尔也会重温一下多年前才会做的小动作,例如扁嘴巴。当然,只在柳俊一个人面前做。
“嘿嘿,那几个月前那篇文章你怎么夸呢?”
白杨次扁了扁嘴:“想听真话还是假话?”
“哪个话好听我就哪个!”
柳俊才不“上当”。
白杨“嗤”地一笑即庄容道:“你那篇文章写得也很好。但是实话当时我光剩下担心了心思欣赏你的如椽巨笔!再说呢,你那个文章自己觉得,还没有评判的资格……然而这个报告着实写得错。贴近实际就不说了,关键是,能把一个报告写得这么丰富多彩,花团锦簇,小女子自愧不如……就是彭飞……”
说到这里,白杨忽然打住,白玉般的脸颊上飞起两片艳丽的红霞。
敢情在白大小姐心目中,彭飞写文章着实是一把好手,这大概也是当初白杨终于同意嫁给彭飞的一个重要原因吧。
现在白大小姐却是认为“小顽童”的文笔功底,更在彭飞这个科班出身的记者之上。
柳俊笑了笑,怕惹起白杨的“伤心事”,赶紧转移话题。
“白杨姐姐,你觉得这个报告,委里会批吧?”
白杨双眉一扬,说道:“这是好事,委里为什么不批?”
……
照规矩,学校部这个报告先要送呈分管副书记池晓波审阅。池晓波看后,马上召见白杨和柳俊,叫他们具体再谈谈详细的思路。
其实柳俊觉得,报告里基本上把一切都写得很清楚了。照后世的说法,这就是一个完整的策划书,随便叫一个有经验的执行经理,就能布置得井井有条。
不过领导做事,历来都是很小心谨慎的,池晓波这也是秉承“小心无大错”的古训。
白杨和柳俊便也捺下性子,再给池晓波解释了一回。
柳俊很懂规矩,老老实实坐在那里,只做“陪练”,主要是由白杨发言。
白杨倒是没这个“独吞”的念头,不是扭头询问柳俊的意见,诸如“柳俊,是这样的吧”、“柳俊,好像当初你就是这么提议的”之类的话,经常随意冒了出来。
白杨一点都不在意这份“功劳”应该算在谁的头上。
池晓波就暗暗有些慨叹。
自己才进入机关的时候,怎么就没遇上这样的“好领导”呢?也不知柳俊这小子到底有何“魔力”!白杨对他岂止是欣赏,简直就是“溺爱”。
白柳两人在池晓波办公室差不多呆了整整一个上午,池晓波才很肯定地说道:“这个事情很好,我原则上很支持,下午就向韩书记汇报。”
韩江见了报告,反应与池晓波如出一辙,一刻也没有停留,立即召见白杨柳俊。
结果又再次重演上午的一幕,白杨和他再详详细细解释了一次。
这一回,白杨却不再问柳俊了。
原因在于柳俊中午对白杨提出了“抗议”,说是白杨这样做,不是在帮他,而是在“毁他”。会让领导误会他柳俊是个桀骜不驯的家伙,在学校部飞扬跋扈,“欺凌”领导,做“慈禧太后”。
白杨笑着骂了他一声“胡说八道”,下午却真的注意起来。
其实柳俊的意思,两人都心照不宣。
柳俊刚从副科提到副处,一家伙连升两级,已经属于特例中的特例了,短期之内,做出再大的成绩也绝无提拔的可能,“功劳”归到他身上完全是浪费。
既然如此,突出领导就是很必要的。毕竟这是官场通则,还是不要轻易破坏的好。
韩江对这个方案也十分赞赏,心里头暗暗讶异这两个年轻人的思维当真与众不同,原先还担心学校部由两个年轻的小字辈掌舵有些不稳靠,现在看来这个担心是完全多余的。
以韩江的眼光,自然一眼就能看出来,这个事情操作好了,会产生巨大的“轰动效益”,极有可能像报告中所说的那样,得到高层的认可,在全国范围内推行。
韩江调任N省团委书记也有两年多时间了,适逢N省政局风波暗涌,他一直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在团省委书记的位置上,守成多而开创少,自己对自己的表现不是很满意。眼下学校部搞的这个“支教活动”,无是一大亮点,必须要牢牢抓住。说不定自己的锦绣前程,就要指望它了。
韩江问得比池晓波还仔细。
池晓波问清楚,主要是怕韩江忽然问到她头上,不好应付,显得自己“官僚”。反正这个事情,最后肯定要由韩江来拍板的。而韩江则直接进入了操作的技术层面。
与其说是在询问情况,不如说是在探讨,对于具体的操作细节,韩江都一一与白柳再次讨论一次,待到报告书的最后一页,韩江骤然发现,这个计划竟然接近完美无瑕,几乎无可挑剔。
韩江又在心里暗暗叹息了一声。
果然是自古英雄出少年啊!
“颜秘书,请你把这份报告复印给委里的其他负责同志,通知他们,明天下午两点三十分,召开书记办公会议,讨论这个报告!”
“好的,韩书记!”
颜秘书接了报告,恭谨的去了。
白杨和柳俊对视一眼,嘴角都微微露出笑意,却没想到在次日的书记办公会上,又会再起波澜。
PS:二更到,兄弟们砸票啊,不要让馅饼从云端跌下来!
国内唯一一个只提供全本小说的免费小说网。( )
第四百一十二章 手长的不如手巧的
省委召开的书记办公会,特邀白杨与柳俊参加
列席书记办公会这个“荣誉”,柳衙内已经享受过不止一次了,倒也没有受宠若惊。
会议的前半段开得挺顺利,书记们个顶个的精明,一看学校部的报告就明白这是好事,操作得当的话,大有可为。
韩书记开了个头,先就定下调子,说是不错的构想,然后照例要同志们都“谈谈看法”。
“我很赞同韩书记的意见,这是个好事,很好!”
韦安邦笑眯眯开了口,先是礼节性地朝韩江点点头,然后目光就落到白杨和柳俊脸上,很是亲切。柳衙内心里头却没来由的急速跳动了几下,总觉得这个亲切的眼神后面,隐藏着不为人知的秘密。
莫非这家伙在这件事情头也会跳出来反对?那就真的太没眼色,也太没原则了。
“这个方案,最的意义在于,开了一个先河,彰显了新时代大学生的价值,对于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都是大有裨益的。当然,对于落后地区的教育和教学管理工作,也必将起到一个很大的促进作用……我个人完全赞成!”
让柳俊意外的是,自己担心的事并没有生,韦安邦从头至尾都对这个方案给予了高度的评价,貌似比韩书记还要“激进”。
虽然如此,柳俊心里头是不踏实,瞥了身旁的白杨一眼。白杨倒是脸带微笑,目光平和,显然没有如同柳俊那样的担忧。
柳俊就郁闷了一把。
是不是自己先入为主了。或。太敏感多?
身在体制之内。太善良老实固然不得。但是太敏感太多疑也未必见得是好事。庸人自扰倒在其次。无端怀地话。会引许多不必要地矛盾。
接下来几位副书记和纪检员林明义都表了看法。如出一辙。均是对方案表示认同。大家望向白杨和柳俊地目光也很是柔和亲切。充满鼓励。
这俩小字辈。就是能折腾。
尤其是柳俊。眼见得韩江都顶不住压力他停职反省了。却换来连升两级地戏剧性结果。让许多人大跌眼镜地同时。不得不对这小子刮目相看。
人家不靠老子和岳父老子,一样升官极快!
不服不行!
现又捣鼓出这么一个大手笔的文章来果然了得。
“那好,既然大家意见完全一致,这个报告以委里的名义,报送省委审批!”
韩江微笑着拍了板。
“韩书记,这个方案,大的方面我是完全赞同的一个小问题,在这里提出来供大家商榷……”
韦安邦忽然又笑眯眯地开了口。
韩江就有些不悦,心道你刚才又不说?还讲不讲一点规矩了!
不过韩江还是强压不满,对韦安邦点了点头,只是笑容就有些勉强。
“韩书记,各位同志觉得吧,这个方案一旦经过省委批准就是一个涉及到全省的大工程,为了充分表示对这个工程的重视同时也是为了更好地落实这个方案,我认为委里应该成立一个专门的机构来领导这个事情。最好是能有一个主要领导人亲自来抓比较合适。”
池晓波的脸色顿时沉了下去。
柳俊恍然大悟。
看来自己的直觉并没有错不是敏感多。韦安邦的“诡计”就在这等着呢!
韩江沉思稍顷,缓缓点头,说道:“其他同志都谈谈吧。”
他自然不是不明白韦安邦提出这个意见的用心,但却觉得韦安邦这么提议也有道理。确然,一个涉及到全省的大工程,仅仅由学校部这么一个正处级部门来“兼管”,似乎是有点不够重视。
国内官场,是很讲究“领导挂帅”的。非如此不足以显示领导对此事的重视嘛。
“我觉得没有必要再单独成立一个机构了,中央也正在要求精简机构嘛。学校部本来就主管全省大专院校的思想教育工作,这个事情由学校部主管,十分合理。要相信年轻同志的能力嘛!”
池晓波明确提出反对。
学校部是她分管的部门,自是不愿意这么大件“功劳”落到别人的手头去。
“呵呵,晓波书记误会我的意思了……我绝不是不相信年轻同志的能力。而是觉得委里应该有一个相应的态度,表明我们重视此事的决心!”
韦安邦微笑着说道。
“我建议委里应该成立一个领导小组,由韩书记亲自担任领导小组的组长,下面成立一个专门的办公室来负责协调。中央正在精简机构是不错的,但那是针对部分可有可无的临时性机构而言。这个办公室,不是闲散机构嘛……而且,办公室的组**员仍然在委里抽调,不增加人员编制,只是内部分工调整,这与中央精简机构和人员的政策并不相悖,晓波书记,你说是不是呢?”
说到耍嘴皮子,池晓波还真不是韦安邦的对手,顿时语塞。
“我赞同安邦书记的意见,委里应该充分重视这个事情。”
林明义及时站了出来,支持韦安邦。
韩江的目光落在另外两位副书记脸上。
那两位历来不参与韦安邦与池晓波之间的争斗,于是表了一些模棱两可的意见,依旧将皮球给韩江踢了回去。
韩江书记沉吟稍顷,忽然向白杨柳俊望了过来。
“白杨同志,柳俊同志,这个方案是你们学校部主持搞出来的,你们两位是什么意见?”
白杨老早就不乐意了,只是这个书记办公会,她只是列席,没有言权。见韩江问起,当下也不客气,说道:“委里重视这个事情,我很高兴。我觉得委里要成立一个专门的领导小组,这是完全正确的。至于专门的办公室觉得就没必要了。学校部完全可以承担这个职责。”
“呵呵,白杨同志,虽说能多劳,但还有一句话叫做‘业精于专’嘛,每个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
韩江微笑着说道。
看来韩江也不愿意这份“功劳”给学校部“独吞”。
白杨还待要说,柳俊轻轻在桌子底下拍了拍她的手背,竖起一根指头,摇了两下。
白杨一怔即不再开言。
“柳俊同志,你的意见呢?”
韩江不动声色地问道。
我个人没什么意见,完全服从委里领导的决定。”
柳衙内笑眯眯的,有意无意地瞥了韦安邦一眼。
韦安邦心里也是一突,隐隐约约觉得这小子的眼神里蕴涵深意是说出来的话却是四平八稳,无懈可击。
“那好,我原则同意安邦书记的意见按这个提议写进报告里,领导小组的成员由我、安邦书记和晓波书记担任,下面设立一个专门的办公室……”
韦安邦就微微一笑。
池晓波和白杨色却都不是很好看。
散会之后,白杨回到办公炸了气愤愤的将笔记本往桌子上一甩,盯着柳俊,“恶狠狠”地说道:“干嘛不让我说话?”
“你有什么话?”
柳俊倒是一点都不生气,微笑着问道。
白杨顿时气结!
“你是不是觉得,抗战胜了,有人要从峨眉山下来摘桃子啦?”
柳俊还是笑眯眯的白杨了一杯茶水过来。
“难道不是?”白杨怒道:“哼哼,手也太了吧?”
柳俊拉起她纤巧的小手茶杯塞进她手里头,脸上还是那种毫不在乎的笑容是笃定。
“若是这个桃子已经熟了,倒也不怪他手长。这个桃子不是还没熟吗?青涩着呢什么!”
“桃子没熟?”
白杨不由惑起来。
“好啦好啦,别生气了,也该下班啦,一起去吃饭吧!”
柳俊笑着说道。
每当这家伙露出这种神情,就是必定还有后手,白杨满腹怨气立时消散少。
但柳俊接下来一句话,却将白大小姐气得七窍生烟。
柳俊说道:“平时看你长得一副聪明样,却原来大谬不然。白杨同志,您的智商和您的美貌还真的没有成正比呢!”
……
桃子确实还没熟。
这么大的事情,涉及到干部的任用,工资的放,还有什么补贴奖励一大堆,团省委可做不了主。非得上省委常委会讨论不可。
团省委的报告,摆上了严玉成的案头。根据省委分工,严玉成也兼管团省委工作。
“小子,是你的手笔?”
严玉成翻看着团省委洋洋洒洒上万言的报告书,笑着问道。
“书记大人,写得还不错吧?”
柳俊笑嘻嘻的递上一支大中华,神色间颇为得意。
严玉成老实不客气接过去,柳俊又屁颠屁颠给岳父老子点上,却只听得严大书记不屑地道:“读了五年古代文学专业,还是个什么硕士,要连个报告都写不好,还不如直接回家种地得了!”
柳衙内大是郁闷!
想想自己不久前“送”给白杨的那句话,不料就立眼报了。
“嘿嘿,就算回柳家山,也无田可种了,至不济也是个工人的干活!”
有求于人,柳衙内只有捺下性子,笑眯眯的和岳父老子说话。
严玉成何等睿智,官场经验何等丰富,瞥了一眼柳俊,嘿嘿一笑:“是不是心里憋气,觉得自己栽下的桃子给人家摘了不舒服?”
柳衙内刚叼到嘴上的中华烟差点掉了下来,双目圆睁,直直地盯着严玉成,说不出话来。
自己笑话白杨“无脑”,不料这世界上竟有如此聪明绝顶的人物在!不过看了一遍报告,就将柳俊心中所想,一语道破。
如此眼光,柳衙内不服不行!
“严伯伯,吓唬人也不带这样子的!”
良久,柳衙内回过神来,真心钦服,几乎是五体投地。
严玉成见一句话便折服了这“嚣张小子”,不由大是得意。
“小子,告诉你吧,这个功劳,你不争也罢!”
“在下恭聆书记大人教诲!”
柳俊诚心诚意地道。
“过刚易折,太盛难守的道理,不用我再教你了吧?”
柳俊嘿嘿笑道:“我要不要这个功劳无所谓,老白家的面子,您得给!”
严玉成的脸色便凝重起来。
马上又到大规模人事调整的时候了。
这两年高层思想体系的大碰撞愈演愈烈,估计用不了多久,最高长就要“乾纲独断”,以无上的政治智慧和巨大的政治魄力来结束这场争论,以便高层进行人事安排。
隐隐有风声传来,白建明有可能更进一步,成为中组部的掌舵人。而周先生以极其敏感的政治嗅觉,颇得最高长和另一位顶级长的青睐,亦可能调任中宣部担任更重要的职务。
作为省部级干部里面颇孚众望的少壮派,严玉成也很有希望被本派系列为代表人物。
如此敏感的时候,老白家的面子,确实要慎重考虑。
……
团省委“关于在全省展开应届大中专毕业生赴贫困地区支教活动的报告”在省委常委会上获得一致通过,廖庆开很是高兴,对团省委这个方案评价甚高。指示由团省委、省教委、财政厅、人事厅联合文,在全省开展这一“意义非凡”的活动,具体由团省委牵头承办。
会后,廖庆开亲自召见韩江,再一次详细听取了他的汇报,予以充分肯定,要求他一定要将这项工作抓好。
团省委这次获得了满堂彩。
韩江书记兴奋得红光满面。
但是韦安邦却在办公室板起脸,死死盯住省委批复的报告,鼻子不是鼻子脸不是脸的。盖因省委副书记严玉成在报告上批示的一段话。
严玉成批示道:此事甚好,应当全力以赴做好这项工作。团省委成立专门的领导小组很有必要。根据中央精简机构和人员的指示精神,具体的办事机构不宜设置过多,领导小组办公室,可由学校部兼任,两块牌子一套人马即可!
又,易寒同志这样立志献身教育工作,不计较个人得失的青年干部,精神可嘉,应该作为正面典型,加以宣传,为全省大中专毕业生竖立学习的榜样。
对于省委三把手这个明白无误的批示,团省委焉敢不执行?
嘿嘿,看来有时候手长的就是不如手巧的!
PS:别的不多说了,馅饼现在两眼通红,眼睛里只有两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