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之衙内-第19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若不是亲耳听到柳俊叫这人做“爸爸”,他们无论如何也不会相信眼前这个看上去很和蔼的学者模样的中年人会是大宁市的“一哥”。
柳晋才也注意到这两人的异样,便和蔼地一笑:“吃饭吧。”
“哦……哎哎……”
易张二人才如梦方醒,赶紧低头吃饭。
不过这么一愣神间,柳俊手头大海碗里的米饭,已经消失了差不多一半。
工地上的施工人员也是第一次和市委书记同桌吃饭,都有些拘谨。见了柳俊这等“猛恶”模样,均是相视而笑,气氛顿时宽松不少,说说笑笑地吃了起来。
柳晋才素日在家,一碗即饱,居然也破例多填了半碗。吃完之后,放下碗筷,惬意地道:“啊呀,很久没有吃得这么畅快了。”
柳俊笑道:“这个好办,我每天送你到这里来吃饭,交生活费给兆玉哥就是了。”
一番话说得大家哈哈大笑。
柳兆玉笑道:“十二叔要是天天来我这里吃饭,工地至少提前半年竣工!”
工地的炊事员紧着收拾好了碗筷,又给大家一一奉上茶水来,凉沁沁的。
柳兆玉忙吩咐道:“给十二叔上热茶,多放茶叶。”
柳晋才这个习惯,亲近的人都知道。
“没事。”
柳晋才摆摆手,端起冷茶喝了两口。
“爸,你今天又来视察这个高新区?”
柳俊随口问道。
“李勇同志新官上任,我过来陪陪他。”
柳晋才笑道。
一旁的李勇赶忙说道:“柳书记,这么说可不敢当,我们高新区的同志,都要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大力支持啊。”
李勇和柳晋才年纪相当,也是五十岁出头年纪,不过显得比柳晋才年轻,头发乌青,不见几根白发,腰杆还是挺得笔直,整个人都透出十分的精明强干。
他是不久前才就任开发区工委书记的。
李勇上这个工委书记,也经过一番较量。
鉴于大宁市高新区的情况很不容乐观,柳晋才提出调整高新区领导班子,这个大家都没话说。现实情况都摆在那里嘛。但是到底让李勇担任管委会主任还是工委书记,却有不同意见。
在书记办公会上,陶义鸥的提出来,平思宁副市长资格老,高新区一成立,就担任工委书记,不宜换下来。高新区还是要经验丰富的老同志掌掌舵的嘛。李勇同志刚来,还需要一段时间熟悉工作。
在国内官场这么一句玩笑话:一把手握有绝对真理,二把手握有相对真理,其他人坚决支持真理。
李勇这个新到任的外来户,如果做个二把手,短时间内想改变高新区的状况几乎完全没有可能。
但是副书记兼组织部长刘岩却赞同柳晋才的意见,认为应当赋予李勇同志全
的权力,更加有利于高新区工作的开展。况且平思工委书记之后,仍然是主管工业的常委副市长高新区的工作还是可以监管的嘛。
书记和分管组织人事的副书记都这么坚持,陶义鸥也不好说什么,总不能明着破坏组织原则,只有上了常委会再看了。
尽管黄知非倒台,梁国强接任政法委书记上刘岩“倒戈”,柳晋才在常委会上,也只能稳拿三票。陶义鸥暗里和几个亲近的常委打了招呼得在常委会上否决这个提议还是比较有把握的。
不过陶义鸥现在学乖了,不再玩那种很容易导致省委“震怒”的一面倒游戏。大致握了接近半数的票,再加上几个一贯中立,没事就弃权的常委就差不多了。只要反对票略多于赞成票,也不一定要过半数,李勇上工委书记的事情就得搁置起来。
谁知到了常委会上一表决,情况却出乎陶义鸥的意料。除了两个一贯保持中立的常委忽然投了赞成票,便是平思宁自己,居然也投了赞成票。再加上警备区杜司令员也投了赞成票个议案便以七票赞成、五票反对、一票弃权获得通过。
报送省委之后,:然也是无惊无险的获得了通过。
这个戏法如何变的义确是煞费神思。想来想去,平思宁应该是考虑到自己就要退了秉着不阻人前程的想法,投了赞成票。至于警备区杜司令员这个“老中立”何以忽然投了赞成票是百思不得其解。
饶是陶义鸥聪明盖世,又焉能想到柳晋才家的小子,与大军区何参谋长竟有很深的交情?只要柳晋才往后在南方军区的管辖范围之内任职,部队这一票,便能稳稳地拿了下来。
这一次李勇的任命,可以看做是晋才真正掌控大宁市常委会的开端。要取得百分之百的优势,自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基本上算是站稳了脚跟。
听了李勇的“套话”,柳晋笑着摆摆手:“好了,不说这些。兆玉啊,工业园的施工进程要抓紧,争取早日投入生产。”
柳兆玉连连点头:“十二叔放,我们一定会抓紧的。”
若是在其他正式场合,柳兆玉自也要讲究一下“避讳”,不会开口闭口“十二叔”的叫。眼下是在工地,十二叔心情甚佳,柳兆玉自是不会放过这个表明自己和柳书记之间亲密的关系的机会。
柳晋才点点头,问柳俊道:“小俊,你怎么这个时候跑来了?这两位,是你的朋友还是同事?”
柳俊本没打算将七岭冲中学的事情告诉老爸,自己找柳兆玉嘀咕一下,捐赠些钱过去,通过青基会运作一下,给七岭冲盖座新中学就是了。
但现在既然老爷子当面闻起来,却不好隐瞒了。
“爸,给你介绍一下,这位叫易寒,这是易寒的爱人张晓曼。都是我在华南大学的同学。这两位的‘事迹’,很令人感动啊!”
柳俊将易寒张晓曼介绍给柳晋才,随即说了他们的“故事”,自然,七岭冲学校的情况也要做个说明了。
柳晋才的眉头便皱了起来,很是不悦。
“这样的事情,宁北县教委,还有县委县政府,为什么都视而不见?数十名教职员工和数百名学生在危房里生活、读书,万一出了事故,那就是天大的事故……简直乱弹琴!”
谢意祥就赶紧掏出小本子,将书记的话记录下来。
他追随柳晋才也有些日子了,渐渐熟悉柳晋才的脾性,估计柳书记会追究这个事情。
“爸,宁北县经济不发达,这样的情况,应该不止七岭冲中学一家。要让县委县政府一一去解决,怕是需要一段时间。我还是先帮易寒解决了眼前的困难再说。”
柳俊微笑着说道。
“你打算怎么给他们解决?”
柳俊便望向柳兆玉,笑道:“这个可全着落在兆玉哥这个大阔佬身上了。我带易寒和晓曼过来,本就是想打兆玉哥的土豪的。”
在十二叔面前,柳兆玉自然要图个表现,马上拍了拍胸脯,很豪气的说道:“没问题,小俊你只管开口。要多少钱我都包了!”
易寒两口子对视一眼,都是惊喜不已。他们可是知道腾飞公司的名气,再看看腾飞工业园在建的规模,就知道这位是真正的“有钱人”。没想到困扰了他许久的大难题,人家随口一句话就给解决了。
“我也不知道要多少钱。”柳俊笑着答道,转向易寒:“易寒,你做过预算没有?”
易寒深深吸一口气,慑定心神,说道:“如果只翻新校舍,那么旧房子的砖头和木料,还有一些可以使用,只需要大约二十万就差不多了。如果要把操坪和篮球场也整一下的话,还要多花五六万块左右……”
“没问题,我给你拨三十万过去。”
柳兆玉大手一挥,毫不在意。
“谢谢,谢谢兆玉哥……”
易寒不知道柳兆玉在腾飞公司是何种职位,也跟着柳俊叫他兆玉哥。
“兆玉哥,先做三十五万的预算吧。他们那个老学校,还是五十年代修建的,我估计那砖头和木料,基本上都不能用了。要建就建个全新的。”
柳俊多要了五万。
“就是这话。你说多少就是多少。”
柳兆玉异常豪爽大气。
柳晋才微微颔首,说道:“兆玉啊,这是好事,不要耽搁了,马上就动手。”
“哎,好的。”
易寒与张晓曼又再对视一眼,均是喜上眉梢。若说这事光柳兆玉答应了还不保险的话,柳晋才叮嘱这一句,就算是板上钉钉了。
柳俊笑道:“兆玉哥,易寒,晓曼,虽然是好事,但还要照程序来。我明天去青基会和王毅然理事长汇报一下,兆玉哥将捐款交给青基会,再由青基会以援建的名义拨到宁北县去,这才没话柄留给人家。”
柳晋才听了,又是微微一笑。
这个儿子,办事越来越稳重了,知道“出风头”是官场大忌!
免费小说网( )
第四百零三章 有人要反击
人做事太漂亮了。
当柳俊脸色平静地向王毅然汇报了七岭冲中学的事情之后,王毅然心里油然生出这么一个念头。这件事情,由头至尾都是柳俊一个人促成的,若直接由腾飞公司将款子拨过去,任谁也没有话说。
可是他依旧要坚持按照规矩来,让这笔款子在青基会的账上走一趟,再以青基会的名义给宁北县拨过去,一来一往,青基会不费分毫力气,便得了个彩头。募捐和援建的功劳簿子上各各加了一笔。
尤其难得的是,自己不久前还得罪过他,却毫不计较。一个奉命过来“帮忙”的外单位干部,对自己这个青基会理事长的尊重,丝毫不亚于本部门人员。
一时之间,王毅然有些情不自禁,拍了拍柳俊的肩膀,感慨地叹息了一声。
“柳俊,今天中午起去吃个饭吧!”
王毅然发出了邀请,也不柳科长了,直截了当叫名字,透出几分亲热来。
“好……要不,叫上长一起?”
柳俊征询地道。
“好好好……”
王毅然眼里闪过一抹外地喜色。
在团委。白杨绝对是一个特别地存在。以中组部副部长千金小姐和学校部部长地双重身份。在团省委自成一系。并不和哪一个书记特别靠近。与分管地池晓波副书记。也只是工作上往来多一些。并不能据此就认定白杨是池书记线上地人。
一定给白杨画条线地话。她勉强算得是韩江书记线上地。
不说韩江是团中央空降来地。一般情况下。中层干部向一把手靠拢很正常。
像王毅然这种本土干部白杨基本上属于两个世界地人。平日里尽管也很想与白杨接近。却是苦无机会。白杨和气地外表下隐藏着地是一座冰山。
现听柳俊地口气。似乎只要他肯开口。白杨就一定肯来赴约。
王毅然在欣喜之余,也有些骇然。
衙内毕竟就是衙内。他和白杨真正是一个圈子里的人。上次来的那个何延安书记的侄女,也是这个“**”圈子里的人吧?
……
“哼是你狡猾,一件事做两回好就算了,还要拿着我做人情!”
白杨很是不爽,恨恨地盯着柳俊,若不是在办公室只怕又要“暴力倾向”了。
柳俊便朝白杨竖起大拇指。
白部长实在聪明,一眼就看穿了他那点“花花肠子”。
所谓一件事做两回好i的自然是七岭冲中学的事情,在青基会账上走一趟,名义上的好处,都让给青基会了,事实上,人家真正记得的是他柳俊同志。易寒张晓曼清清楚楚知道这事的来龙去脉,又怎会去念青基会和王毅然的好处?
故而此事上头俊没有丝毫损失,反倒将“效益”扩大化了轻松松交下了王毅然这个朋友。
至于拿着白杨做“人情”,柳衙内却是不敢芶同的。
“白杨姐姐这就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我这不是拿你做人情,是在给你打基础!”
“给我打基础?”
白杨不解。
“难道不是吗?我一个副科长,跟人家正处级的理事长级别上差老鼻子了。拉拢他有什么含义?你就不一样啦,眼下已经是团省委最重量级部门的一把手,如果不外放,就在委里进步的话,下次就是团省委的领导了,不该现在给你拉几个得力帮手?”
柳俊侃侃而谈。
“去!少胡说八道,这样的话也能乱讲的?”
白杨边斥责柳俊边抬眼望向办公室门外,生怕隔墙有耳。
柳俊笑了笑,果然不再多言。
……
吃饭去得比较远。毕竟王毅然的“组织”是韦安邦。若是叫老韦知道王毅然主动请柳俊吃饭,只怕要气得吐血。
韦安邦这人,器量是不怎么的。
他这个器量问题,也是王毅然今天主动向柳俊示好的原因之一。王毅然不傻,他也看得出来,韦安邦的从政之道风险有些大。死死抱住胡为民的大腿,固然能得到胡为民的信任,但胡为民一旦倒台或者调离(这个可能性很大),韦安邦立即就会被那些他曾经得罪过的人往死里整。
就说这次吧,柳俊轻轻一抬手,就压得韦副书记气都喘不过来。
王毅然也就多长了个心眼。
毕竟他才三十几岁,就做到了处干,是该好好为自己的前程考虑清楚。
团省委是个清水衙门,处级干部并没有配备专车,王毅然要用车的话,需要提前和小车班打招呼,如果前头已经有人排队了,那就轮不上。
说地方之后,柳俊开车拉着白杨先走,王毅然自己打的过来。
现在柳俊请朋友吃饭,一般都在芙蓉酒店。如同尹昌辉所言,这里的本地菜做得地道,价格也比较合理。在秋水大酒店竣工之前,估计柳俊不会换地方了。
看见柳俊,郑馨莲立即满脸含笑迎了上来。见了白杨,微微愣了一下。这位好像不是以前跟柳先生一起来吃饭的那个清纯靓丽的女孩儿。不过郑馨莲是个很有眼色的人,不会随意表示惊诧。当下微笑着为他们安排好了包厢。
白杨先进去,柳俊在大堂等候王毅然到了,再一道进去。
“白部长肯赏光,真是太让人高兴了。”
王毅然进了包厢,紧着和白杨握手。
“大家都是同事,王理事长这么说就太见外了。”
白杨稳稳地答道。
王毅然哈哈一笑,递过菜谱:“请二位点菜吧。”
柳俊笑道:“两位领导点菜,我来买单。”
王毅然瞪起眼睛:“柳俊,这是怎么说的?瞧不起我啊?”
“王理事长误会了。委里上次调查清楚了,我可是团省委的第一富豪。我不请客说不过去啊!”
柳俊笑着说道。
王毅然和白杨不禁莞尔。
“第一富豪归第一富豪客归请客,两码事。”
王毅然不依。
柳俊也就由得他去。
当下点了些地方特色菜,几瓶啤酒,柳俊心细,特别为白杨点了两道不辣的菜,还要了个美容养颜的“木瓜炖雪蛤”。
王毅然也是个人精似的桌上不谈公事,三个人天南海北的闲聊一阵渐有了
,王毅然望了一眼柳俊,像是很随意地问道:“柳俊想起要写那篇文章的?”
柳俊心里一动,不明白王毅然忽然问起这个是什么意思。不过脸上自然是一点都不**来笑道:“在资料上了解到了苏联改革的一些现象,觉得不大正常写了下来。其实就是一个党员对国外时事的一些看法和对国内改革开放的一些意见罢了。”
王毅然笑了一下:“说起来可不就是这么回事吗?每个党员都有权力发表自己的看法嘛……不过有些人呢,老是爱把事情往别的方向上想。”
柳俊心里又是一动。
王毅然此时提起这个话题,自然是有原因的。他是韦安邦那边的人,莫非老韦吃了一瘪不甘心,又想再生点事端出来?
这个也不是不能。
韦安邦和林明义不像那肯轻易认输的人。
“每个人的想都是不同的嘛。”
柳俊淡淡地一笑。
“我想到什么就写出来,家想到什么也可以写出来嘛者说出来也行。”
“是啊,能写家也能写嘛,观点不同而已。”
王毅点点头后转换了一个话题,继续闲聊。
……
八月十二日省召开省委。
这是一次例行的省委常委会,首先研究了几个人事异动方面的问题,都是些相对来说不是很紧要位置副厅级干部的任免,没有遇到什么问题,一一举手通过,一团和气。
接下来,省长张光明提出了几个经济建设方面的议案,其中比较重要的是瀚湖市市委市政府提出来,要求拓宽加固瀚湖市到大宁市的国道线,改造标准按照大宁市到宝州市国道线的标准执行。目的是要将瀚湖市也纳入这个大经济圈中来。
大宁市到宝州市的国道线改造之后,三市一区之间的车行时间大大缩短,物质流通量明显大增,对于这四个地市的经济发展起到了十分巨大的作用。
瀚湖市提出这个要求,很是合理。
问题是从瀚湖市到大宁市之间,差不多有一百八十余公里距离,而且比较前两年来说,今年物价又有所上涨,所需要筹措的资金在二十二个亿以上。无论是瀚湖市、大宁市还是省财政,都感到巨大的资金压力。
“同志们都谈一谈吧?”
在张光明介绍完情况之后,廖庆开循着惯例征询班子成员的意见,目光落在常务副省长叶春林和大宁市委书记柳晋才脸上。
纯经济建设的问题,其他常委一般不会发表很深入的看法。叶春林是主管经济的常务副省长,柳晋才是与此事有关联的大宁市委书记,而且比较擅长抓经济建设,因此廖庆开主要是想听听他们的意见。
“这个是好事,虽然财政上面有一定的困难,我认为还是应该考虑立项。资金方面,可以向中央求援。”
叶春林说道。
张光明不为人察觉的皱了皱眉头。
倒不是他反对叶春林的说法,而是中央财政也很吃紧。打“上头”的主意,希望不大。
柳晋才想了想,说道:“我原则上同意春林省长的意见。资金方面,估计还是要靠我们自筹。这条路在大宁市境内有大约七十公里左右,大宁市可以筹集三到四个亿的资金。”
这位还是严谨的工作习惯,上任数月,对大宁市的家底摸得比较清楚。
张光明说道:“瀚湖市方面,对修路热情很高,也可以自筹六个亿左右的资金,省财政可以挤出四个亿左右,如果中央财政能再支持一点,我看可以先立项了。”
廖庆开点点头:“既然如此,我看可以立项。请光明同志和省政府全面筹划好这件事情。”
“好的。”
张光明点头应诺。
廖庆开便环顾会场,准备做总结。
“廖书记,我有一点意见要说说。”
这个时候,省委宣传部长孔泽原忽然说道。
“泽原同志,请讲。”
廖庆开客气地道。
孔泽原五十三四岁年纪,脸皮白净,很有读书人的气质。周先生调任政研室副主任后,从中宣部空降下来的干部,平日与胡为民走得比较近。
“廖书记,张省长,各位同志,近来各地宣传部的负责同志不断来函来电,说是目前有一种很不好的舆论导向,有人试图为当前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泼冷水。同志们都很气愤,认为必须要正本清源,好好驳斥一下这种歪风邪气,正确引领舆论导向……”
孔泽原说着,眼光不经意地停留在柳晋才脸上。
柳晋才默默端起茶杯喝水。
廖庆开不动声色地说道:“你们宣传部的意见呢?”
孔泽原推了一下鼻梁上的眼镜,说道:“我们宣传部认为,既然基层大部分同志都有这个要求,那就不妨就这个问题,展开一次全省范围内的讨论。”
“其他同志的意见呢?”
胡为民咳嗽一声,缓缓开言:“我认为,泽原同志这个意见很好。舆论宣传历来都很重要。对于不正确的舆论风向,就是应该坚决驳斥。不然的话,就会把基层党员干部的思想搞混乱。”
“也不能这么说嘛,每个人都有权利发表自己的意见,只要不是故意破坏改革开放,不同的意见也是可以提的。可以帮助我们少走弯路,少犯错误。”
张光明微笑着说道。
“省长说的很有道理。问题是已经给基层的同志造成了一定的思想混乱,我认为省委还是应该有一个比较明确的态度,也好让基层的同志安心工作,不被错误的舆论所影响。”
孔泽原也微笑着说道,却在不经意间给柳俊那篇文章的观点定性为“错误”。
廖庆开摆了摆手,说道:“既然要进行讨论,那么谁对谁错,暂时不要轻易下结论。等讨论过后再看吧。”
“廖书记同意展开讨论了?”
孔泽原急急问道。
廖庆开笑道:“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历来是我党所提倡的嘛。民间都有一句俗话,叫作‘话不讲不清,理不辨不明’。既然有不同的意见,当然应该允许讨论。”
你知道吗? 的弹窗广告是每30分钟才出现一次。( )
第四百零四章 处分决定
委常委会开过之后第二天,《N省日报》上头便在醒出一篇署名“求是”的文章,标题乃是《改革开放形势大好——越来越好》,副标题是“驳‘危险论’”。
所谓“驳‘危险论’”,毫无问是冲着柳俊那篇文章去的。这个倒也没什么,自从柳俊的文章发在内参上头之后,就引起了一场辩论,开始是小范围之内的,一些理论家纷纷发表各自的看法。随后就开始撰文,引经据典,或支持或反对。但大都是就事论事。
不过今天省报上发表的这篇文章,却不仅仅是驳斥柳俊的观点,而是指责他“凭空捏造”,“危言耸听”、“杞人忧天”,给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泼冷水,还隐隐指出要“揪出”背后的主使者。
这个明眼人一看就清楚,是冲着严玉成和柳晋才来的,主要是冲着柳晋才。
谁叫柳俊是他儿子呢?
这篇文章写得团锦簇,就文笔和理论水平而论,远在柳俊之上。可见对方是经过了很细致的准备之后,开始强力反击。
这个文章,严玉成和柳家子自然是要拜读的,却也并不在意。现在已经不是七七年、七八年了。那个时候的严柳,就是两个基层干部,有那么点“孤立无援”的意思。如今两人都身居高位,省里还有廖庆开坐镇,在省一级层面,掀不起什么大浪来,不过是个口舌之争。要不要“应战”在两可之间。
关键是高层态度。
上头暂时也没有明确表态。
接来几天,《N省日报》上连续发表文章,都和“求是”的论调基本一致,均是将矛头对准柳俊那篇文章的。批评的用词也越来越严厉。
严玉成和柳家父子却一直保持沉。没有做出任何回应。
八月十八日。《改革开放形势好——越来越好》这篇文章也上了内参。送达中央大佬地案前。据说得到了一些首长地认可和称赞。
首先抵挡不住地。却是池晓波。
这位团省委排名第二副书记。能力并不突出没有过硬地靠山是靠兢兢业业干工作提上来地。另外还沾了点女干部地光。中央一再要求。领导干部中应该有一定不比例地女性干部和少数民族干部。原本再干个一年半载。就有希望充实到下边地市地领导班子里头去。
池晓波并没有太大地野心。能够再在地方干个一两届副职了调回省城某个省直部门任一届正职或者党组书记。这辈子也就值了。
可是这个不消停地柳俊让她这条看上去波澜不惊地仕途出现了重大危机。上头对于柳俊地“胡言乱语”益发不满意了。先是韩江感受到了压力。韩江又很巧妙地将这种压力转到了池晓波头上。
不管怎么说吧,柳俊终归是她分管部门里的干部。
池晓波在办公室焦虑不安地来回踱了半个小时的步,咬了半个小时的牙,长长叹息一声,给白杨打了个电话。
“白杨啊我现在真是很为难啊……”
池晓波将白杨让到沙发里,再次长长叹了口气脸无奈之色。
都是女人,池晓波也就不惺惺作态|坦诚地对白杨说了自己承受的压力。
应该说,池晓波采取的策略是很正确的。首先是程序上正确校部虽是她分管的部门,柳俊终归是白杨的直接下属,越过白杨这个学校部部长直接找柳俊,先就是不尊重白杨了。白杨又岂是好相与的?其次,也想将矛盾转移。且不要说柳俊身后的靠山如何,便是柳俊本人,貌似也不是省油的灯,硬生生逼得韦安邦认输服软,池晓波自问与韦安邦易地而处,结果只有更糟。池晓波雅不愿去招惹这么强劲的对手。
请白杨来,就是个求援的意思。
我惹不起这个“纨绔衙内”,还是请你帮个忙吧。
白杨装作不明白,微笑问道:“池书记,又发生什么事了?”
“上头责怪我们团省委政治立场很模糊,不坚定啊!可能我们需要一个比较明确的态度了。”
池晓波直言不讳。
她知道不能在白杨面前玩心眼耍手段,不然只会将白杨也得罪。
白杨双眉一扬,淡淡道:“要一个什么样的明确态度呢?将柳俊正式停职,或者干脆给予党纪政纪处分?”
池晓波吓了一跳,讪笑道:“白杨,你误会我的意思了。不是这样的,只要柳俊自己有个态度就可以了。”
“柳俊自己的态度?”
“对!嗯……比如说,他再写篇文章,将一些过激的观点改一改……反正是探讨嘛,经过一段时间的自我反思,思想上有所转变,也是很正常的……”
池晓波亮出了自己的底牌。
白杨笑了,微笑着摇摇头。
白杨每摇一下头,池晓波的脸色就难看一分。
你不同意就不同意好了,摇头是什么意思?
“对不起池书记,我想你可能不大了解柳俊的性格。在这种原则性的问题上,没有人可以叫他让步。”
“包括你吗?”
池晓波心里很不以为然。一个刚从学校毕业的小年轻,能有什么不可放弃的原则?怕是连什么是原则都还没个谱吧?可笑白杨还郑重其事把他当个什么大人物。这种纨绔衙内,也就玩个心眼子,耍个花招还行。
自然,这些话池晓波是绝不会说出口来的,很随意的一句发问,则将池副书记多年浸淫官场的水准全都展示了出来。
我拿他没办法,原来你白大小姐也差不多般的拿他没辙。
这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