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之衙内-第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老爸也是苦笑:“可不是嘛?这个报告得赶紧打。”
周先生何时平反,我不知道确切的时间,总也在七九年以后。兴许这个报告打上去,能早一些让他恢复工作,也算是还了一个人情。
知恩不报,非君子所为。
严玉成道:“报告明天就打。不过也不一定就有结果。老师还是得先安排到县城来。另外,其他的干部调整可以先缓缓,你宣传口的干部,却要马上配置齐全。众人拾柴火焰高,只有群策群力,才能将宣传工作的局面迅速打开。”
老爸点头称是。
说起宣传口的干部,我突然想起一个人来。这个人叫作江友信,搞宣传写文章乃是一把好手。我这时候想起他来,却是另有缘由。一个只有穿越者才知道的缘由。
是国内唯一一个致力于收集最热门的全本小说阅读网站。( )
第四十三章 故地重游
如果我没有记错,江友信此时应该是石马中学的一名语文教师,宝州中等师范大专班毕业,算是老爸的校友,今年二十二岁或者二十三岁,笔杆子上头很来得
我之所以对他如此熟悉,原因很简单——上辈子的时候,他是我的大姐夫,经常会在报纸上发些豆腐块文章。
我不知道历史会不会按照固定轨迹前进。但如果让他加入老爸的嫡系阵营,必定能够起到不小的作用。问题是要怎样向老爸推荐。难不成告诉他这个人上辈子是他大女婿?
老爸说道:“严主任,宣传系统干部的情况,我掌握得不太多。”
“找吴秋阳和李承彦。”
严玉成言简意赅。
老爸点点头。
我问道:“李承彦是哪个?”
老爸说:“宣传部副部长。”
我撇撇嘴,不屑地道:“崔秀禾的嫡系,靠得住吗?”
我其实也不知道这个李承彦到底是不是崔秀禾的嫡系,但照崔秀禾的性子来看,此人若非他信得过的人,绝无可能担任他的副手。
严玉成冷冷道:“不管他是谁的人,谅必也不敢捣蛋。”
这一点我倒是很相信。新官上任,谁敢触霉头啊?
老爸有些不大放心:“捣蛋估计不会,不过也未必就肯实心办事。多半会看我们的笑话。”
严玉成道:“那你说怎么办?”
老爸想了想,说道:“搞一次征文活动怎么样?”
严玉成眼睛一亮:“这个点子不错。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
我更是高兴。真拉出来遛遛的话,大姐夫——不对,现在还不是呢——江友信必定能脱颖而出。上辈子我可是拜读过他的大作。
“只是这个编制问题……”
老爸说道。
严玉成摇摇头,我也摇摇头。
严玉成笑道:“你摇头做什么?”
“你是主任一把手,又是长辈。你摇头,我这做晚辈的,自然要紧跟步伐……”
“臭小子,就你敢跟我耍嘴皮子。编制的问题,晋才你不用担心,只要真有本事,我来解决。本身是干部的,调动单位不成问题。本身不是干部身份,可以先用借调的方式。”
老爸笑了,瞥我一眼,有些意味深长。
刹那间我就明白了。老爸这是刻意在维护严玉成一把手的权威。组织人事这一块由严玉成亲自兼管,亲近如老爸,也不愿随便伸手越权。在官场,这可是大忌。
看来我虽拥有穿越者的先知先觉,论起官场智慧,未必就强于老爸。毕竟我是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站在外围,偶尔插句嘴提个醒能办得到,老爸却是置身其中,亲身体会,细腻处非我所能领悟。
次日一早,我尚在床上酣睡,却被老妈急毛急火叫了起来。
“小俊,起床,今天第一天上课,可别迟到。”
我头脑就是一阵眩晕。
这个……这个……还真是躲不过去啊!
“爸爸说了,过几天就要请周伯伯到街上来,我还跟他读书,不去民主小学。”
我赖在床上不肯起来,祭出终极法宝!
老妈一愣,扭头朝外边客厅叫道:“晋才,周先生要来街上?”
几天就来吧。”
俊上学的事?”
“还是要去点个卯,谢艳华是我的同学,人家给了我们面子,我们不能不给人家面子。”
实话说老爸讲的在理,不能让人家背后说老爸一当官就拿大。奈何我就是不想去磨**。当此时,聪明睿智如我,也想不出辙,只有混赖。
“我就是不去。二年级的课程,我早就学完了,去学校就是浪费时间。”
说着,我索性全身钻进被窝,拿被子蒙住了头。
对这个宝贝儿子,骂是舍不得,打更舍不得,老妈时常无可奈何。
“小俊,起来。”
老爸缓步走进我的卧室,来到床边。
我掀开被子,一骨碌站起来。老妈赶紧为我穿衣服鞋子。上辈子十二三岁的时候,都是老妈给我穿衣服,这辈子还是如此。
我知道这样有些娇纵,会惯出许多毛病。但过程却是挺享受的,纵算重生一回,也不想改变。
“小俊,你还是应该去上学。你也知道周先生……”
老爸只说了一半。为周先生打报告请求平反的事,不能到处嚷嚷。
如今是大理论家了,咱爷俩就辩论辩论。你要是辩赢了,我自然乖乖去上学。要是我赢了,就得听我的。”
谁知老爸也不傻,才不会上我这个当。
“谁跟你辩论?你是儿子,我是老子,你就该听我的。你一天到晚跟着周先生读《二十四史》,君臣父子,就是这个理!”
老爸端起父亲的架子。
我顿时苦了脸:这叫不讲理,军阀作风!”
老爸呵呵一笑,眨了眨眼:“不过我也可以答应你一个条件。”
嗯,有戏!
我忙问道:“什么条件?”
“如果你真有事,可以提前告诉我,我帮你请假。”
“不行。”
我立即拒绝,斩钉截铁。
“谢老师没电话,你帮我请不到假。”
老爸双手一摊:“那你说怎么办?”
“你和谢老师说,我想去上课就去,不想上就不去……”见老妈直翻白眼,连忙加上一句:“我保证每次考试都拿第一名,如果得了第二名,就天天去上课,绝不请一天假。”
“小俊,别讲大话,好像试卷是你自己出的一样。”
老妈不信。
“嘿嘿,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就知道了!”
正和老爸斗口,屋外传来严菲清脆悦耳的声音。
“柳俊,柳嫣,上学去啰……”
敢情这小妮子也是我的校友?前世怎么没注意到呢?实话说严菲长得极好看,水灵灵的秀美难言,尽管只有十岁,身材尚未长成,任谁见了也料得到日后长大了定是尤物无疑。但以我四十岁的心态,要说现在就打这小小孩童的歪主意,未免过分不堪。毕竟咱不是人人皆曰可杀的大色魔。只是因了严玉成的关系,爱屋及乌,对严菲就多了几分喜爱。
“等一下,就来了。”
老妈就生气起来,笑骂道:“好啊,小小年纪就娶了媳妇忘了妈!”
严菲今天穿了件雪白的衬衣,套一条灰点子的背带裙,梳两条长辫子,两只眼睛乌溜溜的转动,漂亮得不像话。
见面的刹那,我咬在嘴里的包子差点掉下地来。
都说将种天生,虎鼠不同。依我看,这尤物也是天生,打小就显露出终极男人杀手的本色。
得,有美相伴,今天这学还真得去上了。
走出二号楼,我欣赏着青山岭未经多少修饰的美景,不时对比着身边丽质天生的小美人,心怀大畅。拐过一个弯,看到几个年轻人在挥汗如雨的练习擒拿格斗,一名三十岁出头的汉子在一旁指点,神情严厉。
见我们一行人走过来,领头汉子点头向解英打招呼。
解英去教委上班,与我们同路。
解英显然也认识这名教练,笑着答应:“梁科长,练兵呢。”
我问道:“解阿姨,他们是做什么的?一大早在这里练兵?”
“县革委保卫科的梁科长,那些年轻人都是保卫科的工作人员。”
我点点头,突然走过去对梁科长说:“梁科长,以后我每天跟你锻炼身体好不好?”
梁科长笑着点头,问道:“小朋友,你叫什么名字?”
“我叫柳俊,是柳晋才的儿子。”
来是柳主任的儿子。只要你每天能坚持早起,身体一定能锻炼得很好的。”
“谢谢梁叔叔,我也要和这几个叔叔一样,练擒拿格斗。”
这倒不是一时头脑发热,上辈子我就颇为喜爱体育运动。因为我酷爱吃肉,特别是吃肥肉。如果不经常锻炼,就会变成一个超级大胖子。
体育锻炼这事,也要合群。人越多,练起来越有劲。像武侠小说里写的那种,一个人躲在深山老林苦练绝技的武林高手,毕竟没见过。
梁科长笑道:“行啊,你也知道这是擒拿格斗?”
“听人家说过呢。梁叔叔一定是高手。”
既然有心拜师学艺,就该低调些,不能显摆。顺手奉送高帽一顶,惠而不费。
梁科长果然受用,笑眯眯地点头,赞叹道:“这领导家的孩子就是不一样,家教好呢。”
我见他满脸堆笑,有些巴结讨好的意思,心里就小小鄙视了一把,觉得他不大可能是一位严师。谁知日后为这个十分错误的判断颇吃了些苦头。
到了民主小学,谢老师站在教室门口等我。
严菲比我高一个年纪,扬手和我说了再见,一蹦一跳去了三年级一班的教室。
谢老师领我到讲台旁站定,郑重其事地给全班同学介绍道:“同学们,这是新来的同学,叫柳俊,大家以后要多帮助他。”
同学们倒也友爱,纷纷鼓掌。
“柳俊,你坐这个位置。”
我乜了一眼,第四行第五个,还好,大约因为我个子高,没有安排在第一个。在老师眼皮底下看《傲慢与偏见》或者《战争与和平》,可不见得是什么好主意。
第一天上课有惊无险,谢老师不知道我以前在柳家山小学成绩如何,想来乡下小学,教学质量定然不高,见我整节课大部分时间都低头盯着桌子,甚少抬头看黑板,以为是我底子差,跟不上班,有些不好意思。也就不向我提什么课堂提问,以免我出乖露丑。
幸而如此,不然她将我叫起来回答问题,我心不在焉的,连她问的什么都搞不清楚,定然会被问得张口结舌,狠狠狼狈一把。
放学之后,三姐和严菲结伴前来找我一同回家。别看严玉成口口声声要将女儿许配给我,事到临头,她们女孩子却自动自觉地站到了同一条战线。
小学放学早,六月天断黑晚,我可不想这么早就回家去。每天抱着英文俄语,要不就是古典名著,《二十四史》,我也有些腻了。
从今天开始,我就正式成为向阳县的街上人了。上辈子整整在这个小县城生活了十年,对每一个角落旮旯都熟悉得不得了。如今再世为人,仍然有旧地重游的冲动。
“三姐,菲菲,我们别那么早回家,看图书去!”
老街的图书摊和牛肉面,是我童年最深刻的记忆。
三姐犹豫着,说道:“怕不好呢,回去晚了,会骂的。”
严菲看上去机灵活泼,其实是个乖乖女,尽管心里十分想去看图书,嘴里却附和三姐。
“是啊,我们还是回去吧,要不我妈准会骂我。”
“哎呀,怕什么,晚一点回去没关系的。”
我不由分说,拉起严菲的手就往老街方向去。
许多小同学惊讶地看着我拉严菲的手,在一旁嬉笑。那时节,小学生比高中生还分性别,男孩女孩甚少在一起说话,似我这般公然拉拉扯扯,简直就是大逆不道。
严菲羞红了脸,慌忙挣脱我的手,跑到三姐身边,眼睛里却满是跃跃欲试的神情。三姐也是小孩心性,仗着“法不责众”的念头,也就同意了。反正要挨骂也是大家一起挨。
这一趟老街之游,极是开心,不但看了好几本图书,还请三姐和严菲吃了雪糕(八分钱一根的牛奶冰棒,当时最高档的冷饮)。严菲瞧向我的眼神里,就多了几分亲近和钦佩。总算让我体会了一把做“阔少”的感觉。对于三姐“你哪来的钱”的质询,也轻易便搪塞了过去。心里想着,得想法子挣点钱,要不剩下不到五块钱的家当,可充不起几回“大老板”。
假使能将方文惕那小修理铺搞到街上来,我和他合作,“盈利”的前景一定远远好过窝在红旗公社那屁大点的地方。毕竟收音机,收录机这些电器设备,在县城比较普遍,就是黑白电视机,也并非绝无仅有。市场蛮大的呢。我敢肯定,论无线电维修,这会子全向阳县也没人能越过我头里去。
回到县革委,天色已黑下来,严菲这才有点害怕。
“柳俊,都怪你,这回我要挨骂了。”
眼见她明艳的小脸上满是担忧,我不禁大为怜惜,笑着安慰道:“放心,不会的,我们又没做什么坏事。等会解阿姨问起来,你就跟她说是我带你去的。我们三个人在一起,没事的。”
严菲有些将信将疑地点点头。
回到二号楼,正好看到严家的门打开,王友福满脸堆笑,点头哈腰地倒退出来,手里还提着些东西。这老小子脸皮倒厚实,这么快就登门谢罪来了。
严玉成自然不可能出门送他,倒是解英的脸在门口露了一下,笑容可掬的。
王友福仿佛全身骨头都轻了几两,猛冲解英鞠躬,待到严家的大门再度合上,这才低着头笑眯眯的去了。看起来严玉成虽然未曾收他的礼物,倒也没给他摆脸色,说不定还打着官腔安慰了几句。
我会心一笑。
刘邦封雍齿的故事,果然起了作用。
努力打造成最好的免费全本小说阅读网站。欢迎您经常光临!( )
第四十四章 征文方案
我刚走进家门,正想着该当如何应付老妈的盘问,就被满屋子浓浓的烟雾呛得咳嗽了几声细一看,客厅里坐满了客人。张木林与红旗公社的两位副主任赫然在座。看样子都是老爸在红旗公社的旧日同僚。
老同事骤然显贵,大家来串个门聊聊家常拉近一下感情,也属正常。
回想起刚进门时被呛咳嗽的窘态,我不禁有些惭愧。我这杆老烟枪,穿越回来之后,迫于情势,已经有近两年没碰过香烟,眼见得渐渐适应了。这辈子若能不染上烟瘾,也是好事呢。只是身为超级烟民,却未曾想到有一日竟会被烟呛到。
饿了。”
这话一出口,客人们就有些尴尬,纷纷起身告辞。这不,光顾聊天,倒叫柳主任饿肚子了。我对张木林和红旗公社的其他干部并不讨厌,倒不是刻意逐客,只是肚子确实饿了,一时之间未曾考虑得太周全。
老爸自然要留客,张木林他们都微笑着推辞。
那时节没有手机,老爸新搬进二号楼,也还没来得及装电话,提前预约是不成的了,上领导家登门拜访,几乎都是不速之客。耽误了人家柳主任许多宝贵时间,已经很不好意思了,哪能再这么不识相留下来吃饭?
见客人出了门,我突然想起一事,忙追了出去。
“张伯伯,请留步。”
张木林立即转身,笑眯眯地道:“小俊,有什么事?”
其他人也纷纷驻足,微笑着望向我。
这孩子虽小,如今已是衙内身份,不好怠慢呢。
我拿眼睛往其他人脸上一扫,犹豫着不开口。那些人以为是柳主任有甚言语要借我的嘴单独传给张主任,就都识趣地向前紧走几步,拉开了距离。
“张伯伯,方文惕是你的亲戚吧?”
是表外甥吧。怎么,他有什么不对吗?”
张木林不知道我问这话是什么意思,也和大家一样,以为是老爸有话要带给他。只是不知道有啥事情和方文惕扯上了关系。
我笑了:“没什么,我在红旗公社的时候,他蛮照顾我的,我很感谢他呢。”
张木林松了口气,笑道:“他年纪大些,应该的。”
“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
我摇头晃脑抛出一句成语。
“他腿脚不方便,我也想帮他呢。”
张木林来了兴趣:“小俊,你打算怎么帮他呢?”
我笑道:“张伯伯,我是小孩子,哪有什么能力帮他。我是想拜托你帮个忙,给他在老街找个铺子,把他那个修理店开到街上来,应该多一些收入吧。”
张木林一怔:是柳主任的意思吗?”
我笑了笑:“哪里,就是我自己这么想。张主任要是为难,那就算了。”
我先前满口“张伯伯”,突然改口称呼“张主任”,张木林就觉得有些不对。他认定这是老爸的主意,当即点头:没什么为难的,这两天我就给他安排。”
虽是一九七八年,私营经济也未曾全部禁绝。县城里也还是有一些摆摊糊口的无业人员。譬如图书摊、钟表修理摊、卖油炸食品摊之类。张木林是老资格的公社干部,如今又做着红旗公社的一把手,办这么点小事毫不为难。
他回去之后自然会问起方文惕,不知道方文惕会不会将内情说给他听。不过即使说了,也不打紧。我修好七一煤矿的大电机,受到省里廖主任当面夸奖,这事不要说在向阳县尽人皆知,红旗公社没听说过的还真不多。矿山电机都能修好,修个收音机有什么好奇怪的?
老实说我也并非那么贪财,非要分润人家方文惕一个残疾人的好处。实在也是有时候太过无聊,得找点事情打发时间。
孔夫子都说过:不为无聊之事,何以遣有涯之生?
咱这也算是秉承圣人遗训!
回到屋里,老妈奇怪地问道:“小俊,你和张主任说什么?”
“没什么,我叫他帮方文惕把修理店开到街上来。”
“方文惕?”
老妈不经常去红旗公社,自然不知道方文惕是何方神圣。
“是张木林的一个远房亲戚,腿脚有点残疾,在红旗公社开个小修理店自食其力。”
老爸对这个情况倒很清楚。
老妈更奇怪了:“那关你什么事?”
“我在红旗公社的时候,他挺照顾我的。我想帮他一把。街上的生意总比红旗公社要好得多。”
老爸点头赞许:“不错,知恩图报正是君子所为。”
见老爸赞同,老妈自然不反对。反正也跟自家没太大关系。我却觉得有必要说明一下情况,一旦方文惕将修理店开到老街,我得抽时间去帮他。现在不和老爸老妈说清楚,行动方面大为不便。
“是这样的,方文惕修无线电不大在行,我想去帮他修理。”
“你……”
老妈正在诧异,猛然想起我修矿山电机的事,将到嘴边的质疑硬生生咽了回去。
事的时候去他那里练练手,也是一门技术。”
老爸虽然当上了县里的领导,对无线电维修仍是有股子说不清道不明的情结。都说“家财万贯,不若一技傍身”嘛。
我心中大乐,有了老爸这话,今后就可以名正言顺溜出去,不必担心吃老妈的挂落。
“晋才,我明天就要回莲花公社上班了,等会我去后勤科领点餐票,你们几个,就在食堂吃饭吧。”
吃饭的时候,老妈似乎很随意地说道。
老爸看她一眼,点点头。
老妈的脸色顿时就有些不好看。我明白她的想法,莲花公社离向阳镇几十里地,势必难以每日往返。上辈子我们姐弟几个都是住在老爸的单位,老爸给我们弄伙食。如今情势变化,老爸当上了县革委的二把手,自然没有时间再为我们弄饭菜。老妈就动开了调动工作的心思。
可是老爸也有难处,总不能刚上任,正经工作还没铺开,就先忙着给自己老婆搞调动。
我怕他们当场掐起来,忙甜甜地冲老妈一笑,大口吃饭。
老妈果然心情舒畅一些。她并非不识进退的家庭主妇,很快便想明白了老爸的难处,也就不往心里去。只要老爸能在这个位置上坐稳了,自己换个工作是迟早的事。
饭还没吃完,又有客人上门。
老爸立即放下碗,很热情地与来人握手。
“承彦部长,快请坐!”
我抬眼一瞟,敢情这个四十来岁,干瘦干瘦的家伙就是崔秀禾的亲信,宣传部副部长李承彦。要不是老爸已叫出他的名字,任谁见了,也不会将他当成县里的领导。太没官威官相了。
“啊呀,柳主任,我不知道你们正吃饭呢……要不,我等会再来?”
我更加暗暗一皱眉。
常委院的位置很独立,最近的筒子楼离这里也还有几分钟路程,李承彦这话明显言不由衷。这会子让你出门去等,合适吗?传出去还不要说是老爸一当官人就阔,不近人情!
“没关系没关系,已经吃完了,请坐,请坐!”
老爸给李承彦拉过一张凳子,自己也从餐桌边下来,递给李承彦一支烟。老妈放下碗,给他们倒茶。
“谢谢谢谢……柳主任,我来是想向你汇报一下这次征文活动的准备工作,这是计划草案,请你过目。”
征文活动?
动作挺快的么,昨晚才定下调子,就有了动静。
李承彦从公文包里拿出一叠稿纸,双手递给老爸。
当时打字机很少,电脑更是连影子都没有,最简单的脑,也得在好些年后才在向阳县出现。方案计划大都是用手写,定稿后再由印刷厂印刷,盖上大红公章发下去。
我瞄了一眼,一笔行楷字体倒是满漂亮,也不知是不是李承彦自己写的。
案做得很详细……”
老爸看得十分仔细,边看边点头。
李承彦脸上就露出欣喜的神情,跟着老爸一起点头,点了几下才觉得不对,这不是自己夸自己吗?幸好柳主任专注于方案,倒没注意自己的失态。
彦部长,总体来说,这个方案很不错……”
好不容易,老爸看完了方案,抬起头慢慢说道,不知不觉间打上了几分官腔。我早已吃完饭文观止》摆上桌面,翻开到李密《陈情表》那篇,做个样子给老妈看,专注地听他们谈话。
也不是说我不放心老爸,以我的心理年龄,官场事务比书本子对我更有吸引力。既然暂时还不能大显身手捞钱,那么尽力帮助老爸坐稳这个位置,也是好的。
李承彦连忙点头,奉承道:“都是柳主任领导有方,这个方案,基本上是按照你的思路展开的。”
“呵呵,那还是靠宣传部的同志们群策群力嘛,我一个人能有多大能耐?”老爸谦虚一句,话锋一转,说道:“不过,有些细节方面,我看还可以补充一下。”
“请主任指示!”
李承彦说着,拿出了笔记本和钢笔,摆出仰望的神情,准备记录柳主任的指示精神。这家伙,大约在强势惯了的崔秀禾面前,都是这种孙子姿态。
其实这是我少见多怪,在官场上,直接上下级谈工作的时候,下级大都是这种恭谨的态度,李承彦只是习惯使然。
老爸淡淡一笑,很满意李承彦的态度。
“指示谈不上,就是相互探讨吧……我看呐,这个征文的范围还可以再扩大一些,不要局限于纯理论性的探讨,毕竟咱们是个农业县,真正懂得纯理论的人并不多。只要是实践工作中的模范人物,先进事迹,都可以写,体裁不限,议论文、记述文、散文、诗歌、短小说、地方戏短剧本、快板词都行……”
“是是,还是主任想得周到……这样一来,征文内容就极大的丰富了……”
李承彦频频点头,满脸欢喜赞叹。
“征文的题目嘛,我看也可以改改……就叫作‘向国庆二十九周年献礼彦部长,你觉得怎么样?”
要说李承彦起初还是迫于形势不得不向老爸曲意逢迎,现在可真的有些佩服了。
李承彦在宣传系统干了二十来年,一步一个脚印爬到副部长的位置,论资历,向阳县宣传干部里不做第二人想。先前崔秀禾仗着王本清宠信,硬是占据了宣传部长的宝座,死死压他一头。李承彦没啥过硬的靠山,也就敢怒不敢言,索性紧跟崔秀禾,亦步亦趋,宣传部的日常工作,事实上都是他在处理的。指望有一天崔秀禾可怜自己的辛劳,卸下宣传部长的兼职,自己便能够顺势向上一步。
面子上李承彦对崔秀禾极恭敬,实际上心里很瞧不起这个造反派出身的大老粗,觉得要没有自己,崔秀禾不知该闹出多少洋相。而对于靠几篇文章骤然大贵的柳晋才,李承彦更是不服气得很。之所以晚间上门,汇报工作固然是一个原因,另一个原因也是想要让老爸知道自己的能耐。崔秀禾倒台,柳主任难免要搞一朝天子一朝臣,宣传部上上下下都知道自己是崔秀禾的亲信,若不拿出一点真本事,不要说进步,只怕连这个副部长的位置也是朝不保夕。
谁知柳主任先扬后抑,几乎将自己的方案全盘推翻,可是说得又十分在理,高瞻远瞩,大气磅礴。想想自己拟定的方案,自己都觉得太小家子气。
“柳主任说得太好了,我这就回家去重写方案,明天上班交柳主任审阅。”
李承彦心悦诚服。
“呵呵,承彦部长,也不要太急,该休息还得休息,一张一弛,文武之道嘛。这个方案明天做好,咱们部里再讨论讨论,定下来后,我再请严主任审阅。”
“好的好的,柳主任真是关心同志啊……”
李承彦说着,就站起身来准备告辞。
见他谈完公事就不再啰嗦,不像一些干部找些由头讲奉承话拍马屁,尽量多跟领导亲近,我对他的印象顿时有所改观。看来骨子里,这个李承彦也还算个老实人呢。
“李伯伯,你的方案里,对征文的字数也要做个限制呢。最好是不要超过三千字,诗歌不要超过五百字,要不有人给你写一个长篇小说过来,还找不到报纸来发呢。”
我笑着提醒他。
李承彦一呆,随即满脸堆笑:“谢谢你啊,你是小俊吧?真是家学渊源,虎父无犬子啊。”
嗨,看来人家早就自己家里的情况都了解清楚了,连我这小屁孩的名字都是随口就叫了出来。这人真不能当官,一当官就全无秘密可言。照这么推理,方文惕到了老街之后,我帮他修无线电可以,收钱还得小心点,可别让人抓住�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