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北洋枭雄-第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从现在开始,你就是领官了!”赵东云拿到批文后,对着他手下的第一个,同时也是唯一的一个机枪指挥官林永权如此说着。

    事情刚开始办就升了官,任谁都会高兴,林永权脸色有些激动:“大人厚爱,永权无以为报!”

    “你把机枪队办好了就是对我最好的回报!”赵东云此刻站起来,走到林永权身前拍了拍他的肩膀:“一个月后的演习,我可就要全靠你了!”

    纵然林永权的年纪要比赵东云大了足足十岁,但是此时此刻两个人看起来,彷佛赵东云才是长辈,林永权只是一个毛头小伙子而已。

    把依旧激动无比的林永权送了出去,赵东云出了自己的办公室,然后去了隔壁的营房,他刚进去里头的人就相继站了起来,里头就有这几天刚来的赵东平。

    原本赵东云是打算把赵东平送到随营教习那边做个书办,但是计划没有变化快,他现在被调到了第二营当统带,自然也就改变了计划,最后把赵东平安排到了第二营当个书办。

    这不仅仅是要给赵东平一个差事,实际上也是让他跟在身边办事的用意,毕竟很多事自家人去办要更放心一些,另外赵东云看这赵东平虽然年纪小,但是人机灵的同时也懂得进退,如此也算是有心栽培他。

    如果他表现出来值得培养的话,那么赵东云打算明年举荐他去筹办中的保定军校学几年,等出来后兴许就能成为自己极大的助力。

    赵东云进去后,压了压手示意房内诸人不用客气,而后招了招手把赵东平叫了出来:“我让你去买机枪的事办的怎么样了?”

第七章 试办机枪队(二)

    袁世凯既然准许他试办一个机枪队,自然也是给了一定的经费,这经费虽然不多,但是挤一挤还是可以卖上几挺新式机枪的,不过现在钱不成问题,关键是有钱买不到新式的机枪。

    目前来说,机枪有两大类,一类是马克沁水冷重机枪,德国和英国以及俄国等国家都是购买了许可证自行生产,目前来说这一类的比较典型的型号有英国人的mk1以及德国人的mg99式mg01式,其中的mg01式就是以后大名鼎鼎的mg08式的前身。

    另外一类就是法国的哈奇开斯风冷机枪,目前除了法国大量装备外,日‘本也进口一部分,其目前的最新型号为哈奇开斯1900,是从哈奇开斯1897改进而来,这个新型号除了法国大量装备外,也被日‘本大量引进成为日后日俄战争期间日‘本的主要机枪。日‘本对该型机枪非常满意,日俄战争后特地从法国引进相关专利进行仿制,这就是后来的明治三十八年式重机枪了。

    mg01和哈奇开斯1900这两种机枪已经摆脱了早年机枪的诸多问题,使之真正成为了士兵生命收割机,只是由于禁运的存在,中国目前还不能光明正大的从西方各国手中购买这些武器。

    不过有禁运自然就有走私,后世二十一世纪那么严密的封锁都有走私,更别说1901年的现在了,这年头各国的军火商才不管你什么国家利益呢,只要你付出足够的代价,那些英国商人都敢把维多利亚女王的皇冠卖给你!

    所以正式渠道买不到,不代表赵东云就买不到机枪了!

    保定作为直隶总督、北洋通商大臣的驻地,可以说是一个政治地位仅次于北京的城市,在保定里汇集了大量的各种政治投机分子以及军火商。

    要在保定找个军火商再容易不过的了。

    刚开始那些军火商们听说武卫右军要购买机枪的时候,别管是什么国家的军火商,一股脑的都涌了上来,而且一个个都是摆着胸脯保证,只要购买数量达到多少以上,就能够打多少折,保证送货上门之类的话。

    “但是他们一听到我们只卖三四挺的时候,一个个都……”赵东平说到这里,面露悲愤之色:“那些人,瞧不起人也就算了,偏偏价格还开的那么贵!”

    这也不能怪那么军火商势利,毕竟现在大家都眼盯着北洋常备军和京旗常备军的军火大单,这好几万人的装备林林总总下来可是高达几百万两的大单呢,谁不想从里面分一杯羹啊!

    如果是袁世凯打算在全军普及机枪的话那些军火商肯定屁颠屁颠的来了,但是现在只是赵东云买几挺而已,怪不得人家积极性不高。

    对于军火商的态度,赵东云并没有什么兴趣了解,对赵东平的抱怨他也没有兴趣去听,他只是问道:“那现在可买到了?”

    机枪有没有买到,什么时候能够到达,这才是赵东云关心的事情,而且有一点非常重要的则是,赵东云不喜欢被别人掌控谈话的节奏,别说是和下属谈话他喜欢掌控节奏,就算是和段祺瑞等上司大佬谈话,他也尽量把话题引向自己所希望的方向。

    赵东平年纪不大,之前也是和赵东云没有太多的接触,一开始说话的时候还是按照他以前在老家时候的样子,有点故意发牢骚以及言语间卖弄关子的意思,但是眼见自己的这个堂兄已经露出正色,他也是不敢继续浪费口舌,而是直接道:“我和一家俄国人的洋行谈好了,他们这几天内直接从旅顺运过来,有四挺,都是新货!”

    赵东云听到这话才是点了点头,他可不需要知道赵东平通过什么渠道,用什么方法购买的机枪,他只需要知道赵东平把机枪买到手就行了。

    “嗯,这一次做的不错,后续的你也来要及时跟进,不能让他们拖的太久,你要知道,我们的时间有限!”赵东云在赞赏自己这个小堂弟的同时,也是不忘对他提出告诫。

    赵东平当即道:“三哥放心,不会耽误了年末的操练!”

    赵东平自然知道赵东云所担心的是什么,那就是年末的那场操练,这场操练的规模虽然不算大,然而放在1901年末,朝廷要大规模编练新军,裁汰旧军的大背‘景下,那么它的影响力实际上是超出了赵东云等人的自身想象。

    现在朝廷虽然都说要编练新军,但是应该怎么编练就是个问题了,所以年末的这场操练表面规模不算大,但实际上吸引了很多人的目光,他们要知道袁世凯的新式陆军到底具有什么样的战斗力,是不是和去年的武卫军其他三支新军一样,只是个徒有其表的架子货。

    说白了,人们想要从这场操练中看到一些不同于旧式军队的东西!

    对于这一点,袁世凯有信心,段祺瑞等北洋其他体系的人也有信心,其实原先赵东云也是有信心的,但是赵东云想要的不仅仅坐稳这个位置,他更想要更进一步,所以他才会把机枪搬出来。

    他准备着到时候让一票观演的北洋大佬们惊掉下巴!

    时间一天一天的过去,赵东平找的那个俄**火商动作还算不慢,也不知道通过什么手段竟然在数天后就把四门的马克沁重机枪拉到了赵东云眼前。

    “这四挺机枪都是全新的呢!”赵东平这段时间一直都在摆弄机枪这个事,说起来也是像模像样了:“这枪身是德国人生产的,看,这枪身上的还有德意志武器公司的标志呢,不过这枪架却是俄国人的,大人你看,这枪架上不但有钢制护盾,而且这种小钢轮托起的枪身也不会太高,根据那俄国人说,这是他们俄国人自己弄的枪架,叫索科洛夫枪架。”

    一边听着赵东平说着,赵东云也是一边打量着眼前的这四挺马克沁机枪,眼前的这四挺机枪的形状已经和后世影视剧里一战中各国使用的重机枪没有太大差别了,至少看上去比赵东云现有的四挺旧式马克沁靠谱多了。

    “永权,让人试试!”赵东云吩咐林永权道,东西到了总得试验试验不是。

    林永权满脸喜色地走过去,随着他大手一挥,身后就是跟上来一群士兵,这些士兵不久之前还是普通的步枪兵呢,但是现在看他们走上去摆弄其中的一挺机枪,看上去也算有模有样了。

    林永权站在赵东云身边道:“大人,这机枪还有钢制的护盾,而且枪身有低矮,到时候往敌人的阵地面前一摆,除非被炮直接打中,不然他们还真奈何不了我们啊!”

    赵东云没有答话,而是看着前方的士兵摆弄机枪,不多一会这些士兵就已经把弹链装进了机枪,随着机枪射手扣动扳机,那枪口就是喷出一道闪电般的火舌,重机枪特有的嗒嗒声回响在耳边,金黄色的黄铜弹壳不断的抛出,随着突突声的继续,地面上很快就是积累起了一堆黄色的弹壳,而枪管上的水冷套管也是水汽泛起。

    那试射的机枪手早先得过令,这个时候也不心疼子弹,断断续续一直把弹药箱里的好几百发子弹都给打了出去后才是停了下来,而此时靶场远方作为目标的一排厚木板早已经是被打的粉碎。

    第一次看机枪连续射击的赵东平从机枪开始射击的那一刻起就张着嘴巴,半天都是没回过神来,等机枪的声音停下后他才是回过神来:“怪不得三哥一直想要这机枪,看这架势对面冲过来多少还不得杀多少啊!”

    当然也不是每个人都像是赵东平这样没见过市面的,机枪这玩意又不是刚出来的东西,十几年前中国就开始自造也在战争中应用过了,所以包括林永权在内,其他几个观演的第二营官军对机枪的威力有多大早已经知道。

    但是不管是林永权还是其他人,他们此时此刻一样面露惊讶之色,他们惊讶的并不是机枪的庞大威力,他们惊讶的是眼前的这挺从军火贩子手中走私而来的新式机枪竟然拥有难以想象的可靠性。

    对于在朝鲜战争,庚子战争中就多次使用过机枪的清朝军队而言,机枪并不陌生,但是为何他们之前对机枪不太重视呢,很主要的原因就是中国在这两场战争中使用的机枪都是金陵制造局在甲午战争前制造的,而这些制造的马克沁机枪都是最早期的型号,机枪的可靠性非常低,打不了几发子弹就会出故障。

    然而眼前的这挺新式机枪却是马克沁多年改进之后的产品,可靠性和性能已经非常接近于各国在一战时期使用的机枪,可以说和甲午战争前的机枪和甲午战争后机枪是两个时代的产物。

    站在赵东云身后的第二营前队领官林平雄心中已经是开始想象,假如自己的部队在防守战中拥有这样的机枪,不用多只要两挺的话,只要有充足的子弹供应,对面的敌人就算数倍于己恐怕也冲不过来吧!

    相对于手下人的惊讶,赵东云并没有太多的感觉,对于他来说这机枪的发挥出这样的威力那是应该的,如果没有才会让他惊讶呢!

    “现在这四挺机枪也拨给你了,你要带着士兵加紧操练,至于你前头所缺的士兵,我先从其他几个队给你抽调一部分过去!”赵东云对着林永权如此道:“不要怕浪费就不训练,那四挺旧式的马克沁将来也没什么用处,所以日常操练多用也无妨!”

第八章 演习开始

    现在距离操练已经只有半个月了,赵东云虽然也知道不可能在短短半个月内就把这些人训练成为精锐的机枪兵,但是至少表面的一些东西要会吧,至少在那些前来观演的北洋大佬面前要表现的你得会操练吧!

    再者,袁世凯手下的北洋军之所以战斗力完爆国内其他军队,除了军队编制和训练方法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一点,那就是实弹训练!

    纵观国内诸军,能够常年进行高强度实弹训练的军队只有武卫右军一支,武卫右军先锋队和自强军勉强算半支,至于国内的其他旧军一年到头也打不了几发子弹。

    比如说半个月后的实弹演习,那可是得花费数以万计的银子才能够弄的出来的,而在那些旧军眼里,如其花好几万两银子玩实弹演习,还不如给每个士兵分发大烟呢!

    清末的旧军可以这么形容,那就是有烟一起抽,有仗一起逃!

    不用赵东云自己说,身边的其他军官也是知道实弹训练的重要性,林永权道:“我们从几个仓库里找来了不少以前储备的旧子弹,够我们训练很长一段时间了!”

    林永权说的子弹是特指旧式马克沁机枪所用的子弹,这些子弹还是甲午年前生产的,也只能用在旧式马克沁机枪上,新式马克沁用不上这些老式子弹。

    赵东云手中的这四门从俄**火商走私而来的新式马克沁,其实是个四不像,枪架虽然是俄国货,但是枪身却是德国货,也就是mg99的枪身,这发射的子弹自然也就是德国制式子弹,也就是7。92毫米的机枪弹,这种子弹国内暂时还没有生产线,所以也得从德国进口。

    随后的半个月里,赵东云依旧是一门心思扑在了第二营上,部队的其他训练不用他太多关注,一切遵循往常的训练就行,而机枪队那边他却是关注颇多。

    而且还按照自己的记忆指导机枪队进行训练,比如说把两挺机枪分别部署在阵地两头,最后斜向往中间扫射,两挺机枪形成交叉的封锁线,这样的射击效果远远比正面射击要强得多。

    不过赵东云大多提一个大纲式的建议,具体还需要林永权以及机枪队的其他几个基层军官完善,比如说机枪的具体人员编制就是林永权等人弄出来的,一个重机枪组编有指挥官一名,主射手一名,副射手一名,供弹手一名!不过这只是表面编制,实际上由于重机枪本身的重量太大,而且弹药消费又非常恐怖,再者由于目前军内就这么点,而人又不缺,所以还额外有三名步枪手兼携弹手。

    以上的还算是前线战斗编制,实际上一整个机枪队里除了以上机枪组的战斗人员外,还有一大部分的后勤人员,而这也是一共才八挺马克沁机枪的机枪队弄了一百五十多人的原因所在,具体分下来可是将近二十个人伺候一挺重机枪。

    关注机枪的同时,赵东云本来也打算弄铁丝网的,但是短时间内也找不到大量的铁丝网,所以他只能退而其次准备到时候用木制的拒马来代替铁丝网,虽然效果不大,但是总比没有好。

    此外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他让部队在进行日常的列队、射击等训练时,还加大了挖掘战壕的训练,战壕这个东西现在也不是什么陌生东西了,武卫右军里原本就装备了大量的军用铁铲,只是在以往的人们认知里,这铁铲用上的时候并不多,而战壕也没有被人们太多的重视。

    在赵东云紧张筹备一个月后,光绪二十七年十二月十八日,武卫右军和武卫右军先锋队的操练终于是正式开始了!

    武卫右军这边派遣了右翼第二营、骑兵一队,炮兵一队,工程兵半队组成了人数达两千三百多人的北军。

    武卫右军先锋队则是派遣了其左翼七个步营,另外有骑兵一营,炮兵一营,工程营一队,组成了人数高达七千多人的南军。

    从兵力对比来说,参演的北军有很大劣势,但在当时的诸多将领看来,北军的劣势却并不大。

    第一,这一次的演习是北军主守,南军主攻,在防守的情况下北军的兵力劣势也能够得到一定的缓解。

    第二,北军的武器装备比南军要好的多。武卫右军步枪是清一色的曼利夏,火炮也是进口的新式格鲁森火炮,而南军的话装备则是参差不齐,既有新式的7。92毫米小口径毛瑟步枪,也有部分的11毫米大口径毛瑟单装步枪,此外还有乱七八糟的其他单发后装枪。除了步枪外,南军的火炮数量虽然不算少,不过也都是老式火炮。

    第三,那就是公认的武卫右军的兵员以及军官素质上要远远超过武卫右军先锋队,武卫右军乃是袁世凯根据德国陆军为模板全新建立的新式陆军,士兵都是新招募的良家子,同时又进行常年的实弹训练,在军官素质上,武卫右军除了有部分天津武备学堂的军官外,更多的则是通过随营学堂自己培养的基层军官,此外武卫右军还汇集了大量留学回国的军官,段祺瑞、赵东云就是两个明显例子。

    而武卫右军先锋队虽然是以武卫右军为模板建立的,但底子依旧是山东的那些旧军,并不了旧式军官的一些陋习。

    因此在众人看来,有着这四点明显差距的两军实际战斗力相差还是比较大的,这也是为什么北军兵力少,南军兵力多的缘故,因为要是兵力一样多的话,那么也就用打了,南军直接认输算了。

    而对于赵东云来说,除了公认的以上四点外,赵东云手中的八挺机枪也是自己的一大制胜利器。

    为了更好的模拟实战氛围,这一场演习场地是定在保定以南二十多里的一片荒地当中,南军模拟进攻方,而北军则是模拟防守方,阻挡南军的北上步伐!

    在这片荒野中,赵东云和其他军官们齐坐一堂,坐在上首主位的乃是这一次北军统制吴长纯,此人大约四十多岁,此人就是的从军履历非常丰富,朝鲜壬午事变的时候在朝鲜平乱,甲午战争时期在旅顺和日‘本人打仗,袁世凯在小站练兵后,他曾任右翼第二营统带,也就是赵东云现在的这个位置上。

    接着这两年北洋军大肆扩编的机会,他和其他人一样快速升迁,数年前不过是一营统带,现在已经是分统了,而且这一次操练对于吴长纯来说又是一次机会,发挥出色的话他就能调到常备军那边去担任协统了。

    此时会议已经进行了大半个小时,吴长纯环视一圈,然后把目光落在赵东云身上:“这一次作战的重点在于防守坪山庄,只要能够扼守主这个庄子,就能够截断南军北上之路,东云,对此你有何看法!”

    赵东云听罢立即开口道:“以职部之见,拦南军北上重点在于坪山庄,而坪山庄之守则在于四号高地以及五号高地,只要我军能够扼守住这两座小山头,并在在这个小山头上布置火炮的话!”

    赵东云一边说着,一边用手指着桌面上的庞大地图道:“居高临下足以封锁这一片,还有这一片地区!

    如此一来,尽管我军火炮数量不足,但是依旧能够对进攻坪山庄之敌军形成足够的威胁。如此一来敌军就无法摆开优势兵力进攻坪山庄打开通道,届时他们要想正面进攻坪山庄的话,就必须先攻克四号高地和五号高地!”

    说到这里,赵东云略微停顿了下后道:“如果我们能够在四号高地、五号高地部署炮兵力量,同时部署足够防守兵力的话,那么此战我北军必胜!”

    听罢赵东云如此的话,其他的诸多军官有些点头,但是有些却是露出明显的疑惑之色,在座的都是职业军官,赵东云能够看出来四号和五号高地重要,其他人何尝看不出来,之前众人之所以没有提议固守四号和五号高地,就是因为这两个高地说是高地呢,但是高度不算高,关键的是面向南军进攻的哪一方又是平缓的坡道,而且正面极为宽阔,南军只要汇集主力发起密集进攻,守军就很容易无以为继并陷入被动。

    所以立即就有人反对了:“如果我的炮兵冒险前出到这两个地方,那么赵兄怎么保证我炮兵阵地的安全!”

    这说话的是炮队的领官秦汇云,他自然看得出来如果把自家的火炮部署到这两个地方,不但可以前出打击敌军,做到以少量炮火就足以封锁整个坪山庄,而且也能够依托这两个高地背面的反斜面躲避敌军的炮火!但他也看得出来这两个地方可不容易守啊。

    此时,吴长纯也是露出了疑惑之色,他有些不理解赵东云为什么要说出这话,对于赵东云他还是略有了解的,知道赵东云少年就考上了天津武备学堂,并且到了德国留学,说起新式陆军的理论知识,这个赵东云在整个武卫右军里头也算是排的上号了,要不然此人也不会在回国短短一年里就官居四品,爬到了步兵营统带的位置上。

    这么一个人,算得上是北洋体系的后起之秀!吴长纯对他也是比较看重的,但是他没有想到赵东云一张口就是要守四号高地和五号高地,好像显得别人不知道这两个地方的重要性一样,此时的吴长纯已经悄悄给赵东云下了一个评语:好高驽远!

    不过心里的这些评语自然不会开口,他当即道:“哦,东云你说说,如果要守这两个地方该如何守?”

第九章 震惊(一)

    赵东云道:“一个地方放上一个队再加四挺机枪足以!”

    听到赵东云如此说,众人脸色都是略变,就连吴长纯都是略有不满道:“这两个地方正面难守,区区一队如何能够守住,至于那机枪,打不了几枪就用不了了,如何能够面对敌军源源不断之冲锋!”

    赵东云也是知道要说服他们并不容易,当即他道:“诸君都知道,我营里有一个试办机枪队,里头除了有四挺老旧的马克沁机枪外,还有新购的新式马克沁机枪四挺,有这四挺新式马克沁机枪在手,只要敌人不是发动两千人以上规模的进攻,那么我就有信心守住!

    四号和五号这两个地方的南面平缓固然给了南军进攻的便利,但是从另外一方面来说又是给了防守方极大便利,只要居高临下,这两边架上机枪扫射,南军硬要冲锋的话,基本就是来多少就是死多少的局面。

    说罢,他起身:“诸位对机枪还有诸多疑问,不妨随我一同去看机枪的试射!”

    他之所以邀请众人去观看机枪试射,除了要说服吴长纯等人外,也是需要让演习裁判知道,他赵东云手下的机枪队可不是架子货色。

    毕竟这只是演习,虽说是实弹演习呢,但总不会是真的把子弹往对面的友军打不是,而面对机枪这种还算比较新鲜的东西,就得让裁判正确认识机枪的威力,从而才能够让裁判公正的裁定机枪在演习中的作用。

    在四号高地上,赵东云手下的前队的士兵正在努力挖着战壕,而战壕前方则是大量的木桩形成的障碍。

    在好几个裁判的眼中,阵前的木桩、拒马之类的障碍效果非常有限,根本无法阻挡敌军步兵的推进,不过赵东云手下士兵挖的战壕却是颇有意思,这年头也是有堡垒固定工事的,但是也没有见过和赵东云这样,把整个山头都挖成一段一段沟渠的情况,这些沟渠深的有一人高,要从战壕爬出去反冲锋还得要梯子才行。

    除了这些比较深的战壕外,战壕的一些突出点则是用沙包修建了好几个重机枪的堡垒,而这机枪堡垒内的重机枪,才是此行众人的目标,没错,这一次他们来就是要判断机枪的真正效能。

    随着赵东云的吩咐下去,很快就是在南面的进攻面上摆上了一些作为进攻军队的模拟靶,也就是一些树桩之类的,紧接着,随着赵东云的点头示意,一左一右两门重机枪就开始了猛烈的实弹扫射。

    这用的可不是演习的空包弹,而是用的实弹,几乎在这两挺机枪进行交叉扫射的时候,那些木桩就是如同面临暴雨打击一样,很快出现诸多弹孔,然后弹孔越来越多,最后被风暴搬的子弹撕成碎片。

    而在中间的一处阵地前,诸多拿着望远镜的军官们一个个都是说不出话来,在场的都是老资格的职业军官了,那些能够担任裁判更是从各军抽调而来的中高级军官,他们甚至不用深想,就能够在脑海里想象出如果这是实战会如何:

    南军的数百甚至上千人拥挤在这面看似平缓的坡道上,当他们叫嚷着发起冲锋试图彻底击垮对手的时候,突然左右两面射来两道密集的子弹雨,那子弹连接不断就如同一道道死神镰刀一样,不断收割着进攻部队士兵的生命。

    在这样的斜向交叉扫射下,进攻方需要付出多少的士兵生命才能够冲过来?

    如果这条战线的枪多达十几挺的话,那么火力会密集到何种地步?

    尽管包括吴长纯等人还无法想象出后世日俄战争期间,日军为了攻克一个小小的旅顺就付出将近六七万人的伤亡代价,尽管他们还不知道一战期间德军的重机枪一天之内就杀伤了好几万的协约**队。

    但是他们依旧能够想象出来,要突破这种由重机枪组成的防线,需要付出的士兵伤亡是任何一个将领都无法忍受的数字。

    一开始他们还认为这种的密集火力不可能持续太久,但是当他们看到那些重机枪持续不断的进行射击时,就把这种念头立即抛到了脑后,因为只要有足够的水进行冷却,那么马克沁机枪就可以持续作战相当长的时间,一直到出现没有子弹或者机械故障为止。

    得益于赵东云这一次为了证明机枪战斗力的实弹演习,让武卫右军里的一群军官们提前知道了机枪的强悍防守能力,尤其是那些演习裁判们认可了机枪的杀伤力后,这才有了后面的整个演习。

    十九号,南军和北军都已经准备妥当,于此同时袁世凯、段祺瑞、王英楷等北洋大佬以及部分重臣已经是相继到达!

    该日中午,演习正式开始!

    由于是演习,所以使用的是空包弹,但是由于是打着实弹演习的名头,所以双方的炮队都是对预定的演习区域进行了大量的实弹炮击,让一群朝廷权贵们看的很是满意。

    而接下来的演习过程对于这些大人们来说就有些枯燥了,因为这个时候,双方的演习都是依靠诸多演习裁判及时收集双方的指挥官的命令,然后汇报给演习裁判处,最后根据诸多演习规则确定双方的演习伤亡,胜负等,所以除了演习刚开始那一天打了些实弹外,其他时间里演习双方都是用空包弹,这对于普通人来说是很无聊的一个过程。

    十九号下午和晚间,南北双方都是非常谨慎,进攻的南军并没有立即发动大规模的进攻,而是派出了大队的骑兵前出侦查,同时准备炮兵阵地,升起炮兵的较射气球等诸多准备工作。

    而北军则是继续利用这一段宝贵的时间进行阵地的构筑,除了赵东云看重的四号和五号阵地外,坪山庄自身的防御工事构筑也是重点,同时赵东云也是根据侦查得知的南军情报,进行了小规模的兵力调整。

    然而赵东云的这种小规模调整落在观摩演习的段祺瑞等人眼中,却是有些看不透,段祺瑞看着眼前的这个沙盘,沙盘上用各种小旗标示了南北双方的兵力部署,这兵力部署中段祺瑞一眼就看的出来,赵东云在四号和五号高地那边部署的兵力太少。

    而让他更不解的是,吴长纯竟然还把炮队的六门火炮一股脑的部署到这两处阵地后方,如此把火炮冒险前出,他们可知道只要南军来一次大规模的突袭,那么就可以宣告整个北军的完败了?

    一旁的王士珍看了眼这沙盘,然后对段祺瑞道:“段兄,看来你这个后辈胆子不小嘛,区区两队再加几挺机枪就敢守这等重要之地!”

    一边的冯国璋也是露出一丝疑惑之色:“他的这个机枪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