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北洋枭雄-第13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为财政部总长一职。

    然而周学熙不简单,赵东云却是变化更大,如果说辛丑年间赵东云地位还不如他,那么1905年后赵东云的地位就不是他所能比较的,至于等到1908年后的今天,赵东云更是他需要仰视的存在。

    所以今天面对赵东云的时候,周学熙就是保持了非常必要的恭敬!

    赵东云对周学熙的这种态度也习以为常了,自从他就任东三省总督开始,就已经跻身国内最顶尖政治家之列,能够和他相提并论的只有张之洞、王英楷、段祺瑞等少数几个人,权势地位的快速上升,外人尤其是下属们对他态度也是一天比一天恭敬,时至今日,敢在赵东云面前出大气的人已经没有几个了,大多都是一副恭恭敬敬,不敢出大气的模样。

    久而久之,赵东云也就习惯了下属们的态度,越来越习惯当一个上位者了!

    而赵东云的这种态度也是越来越让属下感到面对他的时候压力庞大,夸张点说就是能够从赵东云身上感受到所谓的王霸之气。

    所谓的王霸之气是怎么来的,大多都是上位者因为权势显赫日积月累而来的,严格上说起来这并不是什么气势,而是一种态度:放眼天下我最牛逼!

    当然了,如果不是身居一国之主,三军统帅之位,而只是一个普通人的话也摆出天下我最牛的态度,那就不是牛逼而是傻逼了!

    嗯,那种傻逼气势就是和‘王霸之气’只有一字之差的‘王八之气’!

    赵东云和周学熙的开场白没有持续多久,周学熙知道赵东云日常事务繁忙,接见自己的时间都是固定在行程表上的,前后时间只有半个小时而已,而自己要说的事可不少,要是磨磨蹭蹭估计时间都不够用了。

    所以周学熙很快就是说起了正事:“今年的财政预算的初表已经做出来了,还请总统过目示下!”

    说罢,周学熙就是地上了一份厚厚的报告书,赵东云接过来后翻了起来,报告书相当厚,至少也有几十页,赵东云自然是没有太多时间一一仔细翻看的,所以他是一边翻看着报告书前面的汇总表,一边开口道:“哦,说!”

    周学熙身为你财政部总长,对于苏系的各项财政数据自然是了如指掌的,哪怕手中没有拿着那份报表,但是他依旧能够一一道来:

    “去年也就是1907年度,除去支付军费、债券本息、行政支出外,我财政部尚存留款项一千七百六十万圆。

    另外还有爱国债券的本息两千八百万圆尚未偿付,拖欠福元机器厂四百七十万军械款,拖欠福元纱厂、葫芦岛纺织公司,天津大通纱厂、李记粮行、洪福商行、福元卷烟厂、福元水泥船、北方粮油公司等八十七家民营企业总数一千二百万货款。

    另外拖欠原各官办票号、银行,现整合后的华通实业银行、中东工商银行两家总数六百七十万圆之贷款本息。

    另外拖欠中央以及北方各省之公务员薪金约一千三百万圆。”

    听到周学熙说出的一连串拖欠,让赵东云心里也是有些倒吸凉气,不是当家人不知当家难啊,外人眼中他掌控的苏系强盛无比,但是只有亲自看过了苏系的财政报表后才会发现,苏系的实际情况到底有多么的糟糕。

    去年以及现在为了打仗,赵东云是把所有能够挪用的钱都给挪用了,福元机器厂那边的货款就从来没给齐过,总是给一笔拖一笔,而其他作为军需供应商的商家也是很难收起货款的,别的不说,为军队供应香烟的福元卷烟厂,这一年来就没拿到过一毛钱的货款。

    而鼎盛银行和福元公司下属银行福隆银行、锦州李家以及北方多家资本财团联合投资成立的北方粮油公司,其成立之初主打东三省的大豆产业,但是很快就是被选为奉军的主要军粮供应商。

    苏系财政虽然收取了不少实物税上来,但是二十几万大军人吃马嚼要吃的粮食可不是个小数目,虽然在南方作战的部队一般采取就地采购的模式,但是在北方省份驻扎的部队,一般都是由军械部集中采购,军需部统一运输供应的,而这些粮食一部分从政府的粮仓里征用,而一部分则是向那些大粮商采购。

    而北方粮油公司就是承揽了其中诸多供梁合同,面的军方的合同,北方粮油公司自然是竭力供应,但是也不可避免的遭到了货款拖欠,已经是累计拖欠了一百多万圆,让这个财力丰富,之前叫嚷着要打造北方诸省最大的粮食加工企业的公司一度陷入了破产边缘。

    1907年过去了,留给苏系财政的是高达四千多万的财政赤字!

    至于那留存的一千七百六十万圆,那可是财政部从去年的秋税里拼命才保住的,这笔钱对于苏系来说就是保命钱,是留待最危急的时刻才能够拿出来用的,平常时候别说军方的赵东平别想要从这笔款子里抠出一笔来,就算是拿着赵东云的手令都不可能从熊希龄手中拿到钱,至于赵东云亲自去要,熊希龄拦是拦不住的,但是回头人家就会给赵东云递上辞职报告,从而宣告中华共和国第二届内阁解体!

    虽然1908年里,苏系还能够从地方收取到不少税收,但是远水解不了近渴啊,最近的一次夏税都还要半年以后呢,平时的那些工商税、杂税虽然也有一些,但是也远远不够填补苏系财政缺口的。

    毫不客气的说,如果不是有着善后借款,按照苏系财政目前的情况,赵东云连1908年上半年都是撑不过去的!

    从中也可以看得出来,赵东云为什么愿意付出巨大的代价,不惜拿出盐政抵押,承认前清的所有条约都要把这些善后借款拿到手了,不是他喜欢卖国,而是如果不借的话,不用段祺瑞来打他,他的苏系奉军自己就得会先因为没钱而崩溃了。

    而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后,从善后借款所获得的收益也是巨大的,其各国善后借款里的第一批款项就高达五百万英镑,折合华圆约五千万。

    而这一笔钱由于都是金本位的外汇,所以放在中华银行里作为准备金的话,又可以超额发行至少上亿华圆的纸‘币,可是这笔钱还远远无法彻底解决苏系的财政困难,因为这笔钱还没有到手呢,军方那边就已经拟定利用这笔军费扩军备战,制定了后续南下渡江的诸多战役计划。

    这一笔钱毫无疑问,它的用途只有一个,那就是充当战费

    当然了,尽管财政部本身不可能从这笔款子里获得多少钱去填补财政窟窿,但是有了这笔款子打底,军方那帮人也不会整天想要把财政部的最后一点家底都拿去买炮弹了,如此也就可以腾出手来,比如补发公务员的薪金,适当的偿还一部分到期国债以及拖欠的各种货款等。

    “去年我们的缺口太大,而今天要想填补这些缺口是千难万难的!”周学熙说着的时候也是一脸愁容。

    赵东云却是没有太多感觉,缺钱嘛,又不是一天两天了,自从他当第三混成协的协统开始,他手底下可用的钱财就没有宽松过,以前是缺几万几十万,后来是缺几百万,而现在呢,已经是缺几千万甚至几个亿了,正所谓债多不愁,当缺钱到了今天这种程度后,区区三四千万的赤字也就不算什么了。

    真要说来,他刚和各国签订的善后借款里,总额两千七百万英镑之巨,以后要偿还的本息高达六千多万英镑,按照现在的汇率折成华元就是六亿多。

    在身上已经背负的六亿多欠款的情况下,区区三四千万赤字算个屁啊!

    所以他依旧能神色轻松道:“哦,那么今年的收入预算呢,预期能够达到多少?”

    如今苏系已经实际控制并可以征收税收的地区非常大了,包括东三省、察哈尔等蒙古地区、包含唐山行政公署在内的直隶省、山东省、河南省、苏北、皖北。上述地区里,比较值得关注的就是苏系的老巢,前年以来一直支撑着苏系奉军快速发展的奉天省、另外唐山行政公署由于重工业发展比较快速,能够贡献的财政收入也不俗,直隶省其他地区要略逊一些,不过直隶省有着天津和京师在,也勉强算得上是富省。

    再过来的山东和河南两地,这两地方在清末也是出了名的穷省,对于在这两个省份能够榨出多少油水,赵东云自己都不抱什么希望。

    皖北也是如此,张怀芝盘踞安徽大半年都没能搜刮多少钱练出几万人来,由此可见安徽尤其是皖北地区的油水实在有限。

    苏北的情况倒是要好一些,清江浦、扬州等地都是比较富裕的,但是该地历尽多场战乱,要恢复民生也需要一定的时间,这样到明年能够给苏系贡献多少税收也是值得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

    再过来名义上效忠北方共和政府的山西、湖北两地,吴凤岭和王士珍虽然已经效忠北方共和政府,但是你也别指望他们会给中央上缴哪怕一毛钱的税收了,人家自己用来养军都嫌少呢。

    对于苏系控制的这些地盘,在明年到底能够收上来多少税收,赵东云自己也是有些忐忑的!

第三百七十四章 财政之奉天

    1907年度苏系在掌控内的地盘收取了多少财政收入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因为当时苏系的地盘正处于快速扩张中,除了在东三省的税收情况比较稳定外,在其他新控制区的税收征收都是存着极多问题。

    而且收税也存在诸多问题,尤其是在新控制区直隶、山东和河南等地,存在着多收、少收、重复征收以及遗漏等诸多情况,而且很多税款根本就没有被解入财政部内,而是在省财政甚至实在地方府县财政就被直接题解征用的情况,同样由于是新控制区,存在着诸多抄家、甚至劫掠的情况。

    因此1907年度苏系的总体财政收支情况是一笔糊涂账,连熊希龄都是搞不清楚详细账册的,中央财政部的收支情况还好,但是对于地方财政的收支情况却是很难搞清楚的,熊希龄和周学熙等人唯一能够提交给赵东云的数据就是:现在财政部还有多少钱,外头欠了多少钱,至于1907年度总共有多少收入,支出了多少别说不清楚了,甚至连个大概数据都没有。

    所以要从1907年度的苏系财政收支情况去判断1908年度的财政收支情况,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要理清1908年度的苏系财政收支情况,其中最为重要的工作就是在直隶、山东、河南等省份推行已经在奉天实施几年的税收改革制度。

    苏系之前在奉天以及整个东三省推行的税收改革制度,其目的大体有两个,第一个就是:财政权力收归中央,即地方政府不再具有直接征税的权力,而是改有财政部统一征收各项税收。然后把这些税收分出一份作为地税留给地方政府使用,另外一部分则是作为国税上缴财政部国库。

    第二个就是整合税种,简化税收模式,裁撤大量杂乱无序的苛捐杂税,重新整合为农业税、营业税、增值税、烟酒税等多项税收,以税收改革后的奉天省为例,农民所需要缴纳的税收从今以后只有一种,那就是农业税,而其他各种乱七八糟的苛捐杂税都一并废除。

    税制改革试行后,并不是大幅度降低了农民的交纳赋税的比例,实际上单单就正税税额而言,比前清时代还略有提高,如此也就导致了财政收入不仅仅没有降低,反而是因为统一征税而提高了许多。

    然而这个实际上提高了税收额度的税制改革为什么受到农民以及工商界的欢迎呢?就是因为从此以后民众只需要缴纳正税,不需要缴纳各种乱七八糟的苛捐杂税!

    而对于民众来说,害怕的从来都不是国家收取的正税,而是地方府县甚至个别官吏打着国家的旗号私底下大肆勒索,包括前清在内的历代王朝中后期,国家直接向农民征收的赋税其实并不高,但为什么依旧怨声倒哉呢,就是因为官吏打着国家旗号进行横征暴敛。

    苏系施行的新税制改革,一方面是可以统一中央财政,增加税收。另外一方面也可以让苏系获得民众的支持,减少横征暴敛的情况出现。

    苏系推行的税制改革,一定程度上可以整顿税收情况,增加部分中央税收,不过税制改革只是让收税收的更顺利一些,让原本流落到官员口袋里的税款回到国库,但是也不会凭白让税收大幅度增加。

    而苏系掌控的地盘其能够收取多少税收,其实是有一个大体可以预测的数额的。

    按照财政部诸多官员们的推测,1908年度苏系在各省份所能够收取的税收大体如下!

    其中名列首位的是奉天省,经过赵东云最近几年的大力扶持,奉天省的移民屯垦成效颇大,不仅仅增加了农业税的收入,同时也产量大幅度增加的农产品也导致了农产品加工业的迅速发展,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大豆产业了。

    自从东北大豆成功登陆欧洲市场后,东北大豆出口额的攀升几乎可以用坐火箭来形容,1905年的时候,大豆出口不过七八万吨而已,当时东北大豆的主要市场还是在国内。

    然而1906年的时候,由于欧洲市场的成功开辟,当年东北大豆向欧洲、日‘本一共出口了三十万之巨,再过一年的1907年,其东北产业相关出口更是又翻了一倍达到六十万吨之巨,而明年,工商部预计东北大豆产业出口有望突破八十万吨。

    虽然这两年国际市场上大豆价格略有回跌,但是架不住东北大豆的出口连年翻倍啊,而且近年大豆价格降低的同时,但是加工后的豆油价格却是进一步上涨,如此也就没有拉低东北大豆产业的相关出口总额,1907年度,东三省大豆产业,包括大豆直接出口、初步加工后的豆油、豆饼等,总出口额达到四千两百万圆之巨,而明年,则是有望突破到六千万圆。

    再加上东三省的其他出口商品,明年东三省的总出口额有望突破九千万圆规模,届时亿圆出口也不远了。

    大豆价格下跌,豆油价格上涨也是直接导致东北的大豆产业经营者开始从直接大豆出口逐渐转化为大豆加工业,仅仅是1907年一年,葫芦岛工业区和营口工业区两地新开张的大小榨油厂就高达三十八家之多。

    除了龙头支柱大豆产业外,奉天近几年新兴的纺织业发展也相当迅速,自从日俄战争后,外商洋布几乎全面推出东三省市场,而这些市场空白几乎被福元纱厂、葫芦岛纺织公司等为代表的北方资本投资的民营纺织企业所占据。

    等到了日俄战争结束后,洋布想要重新进入东北市场的时候,发现东北市场已经被福元纱厂、葫芦岛纺织公司等北方资本的本土民营企业所牢牢掌控。

    大豆产业、纺织业,再加上传统的酿酒产业,上述就是奉天目前的主要经济支柱,至于铁矿、煤矿这些,所以已经有了抚顺煤矿但是这年代的东北远远还不是什么重工业基地,重工业在奉天的经济里所占据的比重是不值一提的。

    而大豆产业、纺织业的发展迅速,很自然也就带动了其他产业的发展,运输业、金融甚至机械、煤炭等。

    在当代中国里,经济发展如此迅速的地方也就只有奉天一省了,日俄战争前,奉天还是有名的穷省,然而仅仅三四年功夫,奉天就发展为国内的经济强省之一。

    按照财政部的初步统计,奉天1907年以三千七百万圆的全年财政收入名列国内第三,仅次于江苏、广东两省,但是已经超过四川、湖北、浙江、山东、直隶(不包括唐山行政公署)。

    而明年呢?

    财政部预测明年奉天一省的财政收入是五千万圆,再加上黑龙江、吉林两省,东三省的财政收入有望突破七千万圆。

    毫无疑问,东三省或者说是奉天省,乃是苏系争霸国内的根本!

    而且还有一点值得说明的就是,虽然奉天的迅速发展和赵东云的扶持有关,但是赵东云的扶持并不是决定性因素,赵东云只是顺水推舟而已,说得不好听些就是躺在钱堆上捡钱而已。

    因为原时空里没有赵东云,人家奉天省照样发展迅速,清朝灭亡前夕,已经成为了国内第三大经济省,清朝灭亡后更是超越广东和江苏成为国内第一经济强省。

    除了奉天这个苏系根本外,名义上依旧归属直隶省,但已经直接归属中央管辖的唐山行政公署对于苏系的重要性一样不可替代。

    唐山行政公署,包括直隶永平府、承德府、蒙古部分地区在内,辖区面积并不小,虽然还没有正式建省,但是目前的行政、财政体系已经和直隶没有多大关系了。

    唐山地区闻名国内的,自然是其首屈一指的重工业了,或者干脆说是福元机器厂!

    福元机器厂对于苏系的重要性就不再强调了,而福元机器厂对于唐山行政公署地方政府的重要性同样不容小视,说是一个福厂撑起了一整个唐山地区的经济发展也不为过。

    福元机器厂除了固有的兵工厂外,还全资控股唐山钢铁厂、唐山火柴厂、唐山化工等高达十余家子公司,这些子公司以往大多都是福元机器厂的附属部门,比如火柴厂就是从火药厂分离出去的,此外还拥有唐山工业大学、福元附属医院、唐山发电厂。

    其中的唐山钢铁厂发展尤为迅速,其原本就承揽了京张铁路、中东铁路等多条国内铁路施工所需的钢轨,而随着津浦铁路、陇海铁路的合同签订后,根据合同规定,建造铁路所需的材料必须优先从中国采购,中国无法生产的才能进口,而唐山钢铁公司作为中国仅有的两家钢铁企业之一,同时也是苏系掌控的唯一一家钢铁企业,自然是毫无疑问的接到了巨额订单。

    而福元机器厂下属的木材厂也是分润了不少枕木的订单,下属的机械厂也是获得了诸多机械的订单。

    如果说从津浦铁路、陇海铁路里除了外国人谁受益最大的话,毫无疑问是福元机器厂。

第三百七十五章 财政之苏北

    军械产品、铁路材料以及其他民用产品,使得福元机器厂已经是摆脱了单纯的兵工厂模式,而是成长为一个跨越军民市场、同时进军钢铁、化工、机械、国防的超级企业。

    这个融合绝大部分北方资本家资本的超级企业早就已经脱离了福元公司的掌控,现在该企业的总部直属兵工厂以及诸多附属子公司的总资产规模已经是超过了五千万圆,其资产规模早就已经超过了原先母公司福元公司的规模。

    如此的福元机器厂乃是当代中国甚至在远东地区里都是当之无愧的超级企业。

    这样的一个庞然大物对于唐山当地的经济影响之大是可想而知的,居住在唐山新市区里的人有半数都是福元机器厂的直接雇员或者间接雇员,剩下的都是这些雇员的家人!

    有着福元机器厂在,唐山地区的发展自然也是迅速无比,围绕着这个福元机器厂,唐山形成了一个初步的重工业区,在唐山有着上百家民营中小规模企业为福元机器厂提供配套服务。

    重工业以及带动的相关产业发展,让唐山地区的税收也是一天比一天多,其税收的增多不仅仅让国库收入增加,也是让当地府县的地税增加众多。

    以唐山行政公署所在地,福元机器厂以及诸多直属、关联企业的总部所在地‘滦州市’为例子,这个年初刚仿效营口改称‘市’的城市,乃是当代中国闻名的爆发富式城市,其虽然只是一个县级城市,但是预计其1908年度财政收入有望超过千万之巨,这个数据别说让其他城市吓傻眼,就连其他省份都得被惊掉吓怕,别说什么地方府县了,河南、安徽、山西、云南这些省份,人家一个省的年财政收入也不过七八百万到千万左右,你区区一个县,而且还不是京师、上海这些超级大城市就一年千万‘税收,你让别人怎么活啊!

    只是羡慕嫉妒恨也没办法,谁让人家地盘上有着福元机器厂这个超级巨头呢,这千万‘税收里头,超过八成都是福元机器厂以及直属企业所贡献!

    虽然这千万‘税收大部分都是要上缴国库,但是依旧滦州市依旧能够留下相当多的税款充当地方政府的花销。

    而有钱的滦州市政府大手一挥,就是号称要建成了一个现代化的新城区,同时还喊出了‘唐山工业开发区’的口号,试图整合现有的工业规划,打造中国乃是远东最顶级的重工业城市。

    所以以滦州市为主导,再加上其他地方的收入,唐山行政公署1908年度的财政收入预计在两千万圆左右。

    东三省、唐山行政公署外,还能够给苏系贡献大额收入的自然是直隶了,直隶的经济发展只能说老样子,王英楷时代是怎么样的,现在还是怎么样的,再加上把唐山地区除开来算,所以财政部预测1908年度直隶省(不含唐山地区)的财政收入大约在三千万圆上下。

    再过来就是山东了,财政部预计能够在该省收取大约一千五百万圆的税收。

    而河南嘛,去年才收了几百万的税,今年就算经过了剿匪、民生有所恢复,但是也强不到那里去,财政部预计能够收上来一千万圆就算不错了,甚至还可能没有这个数,只有八‘九百万也不是不可能的。

    然后是位于前线战区的苏北,苏北虽然也是归属江苏,而江苏是当代中国的第一经济大省,然而都是江苏,但是苏南和苏北却是天差地别,当代江苏的经济重心几乎都集中在苏南一带,而苏北的情况虽然要比其他穷省要好一些,但是也远远谈不上富裕,说白了也是穷地方。

    同为江苏,但是不能把苏南和苏北混为一谈!

    这里头也不是没有原因的,虽然苏北地方不小,但是耕地面积远远不如江南地区,再加上苏南的田赋素来极重,能够收上来众多的税款。清末时期,苏南各府县的田赋总额差不多六百多万,而苏北地区十万都不到。

    而工商业发展两者也是不等一个等级上,最明显的就是晚清时代江苏的三大厘金总局,一个设在淞沪、一个设在苏州、一个设在金陵,唯独没苏北什么事。关税呢,都被苏属府县包揽了去,同样没有苏北什么事。

    至于盐政,清末时期里盐政收入属于特殊收入,严格上并不归属苏北管,清末时期盐政收入素来也是不纳入苏北财政收入,而是纳入宁属收入的。

    说了这么多,只是强调一点,那就是清末时代的苏北财政收入是及其悲剧的,宣统三年的财政预算上,苏北收入只有区区六十六万两,而苏南各府县则是有四千多万(包含关税、盐税等)苏北的财政收入只占据江苏财政收入的百分之一点六!

    别惊讶,这数据就是这么夸张!

    然而了,这个数据也不能真实代表苏北和苏南地区的经济水平,因为清末是和盐政、关税、茶、烟酒等收入分开来的,从列表上苏北收入才六十几万两,但苏北地区的水平自然远不止这个水平,比方说盐政收入,严格上说起来就应该是划入苏北方面而不是划入宁属地区,关税收入也应该分给苏北一部分,而不是全部给了苏属地区。

    如果这两项能够归还给苏北地区,那么苏北地区的财政收入虽然还远不如苏南地区,但也不至于那么难看!

    在前清时代,这些收入都是被纳入了宁属或苏属里头,但是现在嘛,江苏已经被一分两半,苏系掌控下的苏北自然也是和苏南分了开来,赵东云自然不可能把关税和盐政收入拿给段祺瑞的。

    尽管苏北田赋不可能增加多少,但是盐政、关税、纺织的收入依旧是非常可观的!

    按照财政部的预计,虽然苏北经过战乱,地处前线,但是以盐政为主,1908年度的财政收入依旧有望达到一千万圆左右。

    只是这个数据和苏南五千多万圆的水平比起来,依旧差的非常远。

    安徽那边,苏系控制的只有皖北地区,而且重要城市安庆还不在手上!

    这安徽本来就是全国闻名的穷省,历史上1909年安徽全省的财政收入只有区区六百四十多万两银子,如今苏系掌控的大部分皖北地区又饱受战乱,地处前线,明年能够收上来六七百万圆就得烧高香了。

    东三省、唐山行政公署、直隶、山东、河南、苏北、皖北、察哈尔等蒙古地区在内,1908年苏系在这些掌控地盘上预计能够收取大约一亿六千万圆左右。

    这个数据看上去也算不错了,但是对于国内来说并不算什么。

    以赵东云的最大竞争对手段祺瑞为例子,如今他麾下皖系掌控着苏南、皖南、浙江、福建、江西、广东诸多地区,按照财政部的推测,如果段祺瑞能保持上述地盘的话,并把征税的力度保持在前清状态,那么他就能够轻易征收超过一亿五千万以上的税收,如果段祺瑞也学赵东云整顿财政,同时加大对辖区的征税额度,那么就能轻松超过苏系,最后直奔两亿大关都不是不可能的。

    而且段祺瑞没有赵东云那么多包袱,他收取的税收可不管那么多乱七八糟的欠款之多的,可都是能够拿出来维持行政运转和扩军所需。

    然而赵东云呢,既然成为了共和政府的总统,并且陆续承认了前清和列强签订的各项条约,纵然以此获得了善后借款,但是也就此背上了沉重的包袱,仅仅是每年需要偿付的外国借款、赔款本息就要好几千万。

    所以仅仅是比财政情况的话,赵东云领导的苏系是完败于段祺瑞的皖系的!

    然而军阀之间的争霸可不是比谁钱多,要说钱多,之前的南方联邦更多钱,还不是一样被穷光蛋一样,连军费都拿不出来的北洋军阀打出翔来。

    “明年的财政预算收入初步定为一亿六千万,不过随着局势的变化也会发生变化,如果我军能够在渡江并拿下江南地区,那么有了江南后,财政收入就完全可以轻易再增加五千万圆以上!”周学熙虽然不是军方的那些好战分子,但是他却是一直都是支持军方准备南下渡江作战的,不为别的,就为了拿下江南。

    如果能够拿下江南,哪怕花出去几千万战费都是值的。

    但是就和奉天、唐山两地是苏系的核心地盘,赵东云的命‘根子一样,江南同样是皖系的核心控制区,段祺瑞的命‘根子。

    段祺瑞为了守住江南,不仅仅从江西、广东等省抽调部队北上增援,同样也在快速组建新部队,段祺瑞他虽然也缺钱,但是财政情况比赵东云好多了,说新组建就新组建部队,完全不用和赵东云那样,第十四师、第十五师的组建计划都提出半年了,如今之组建了一个第十四师,至于第十五师现在只有区区一个不满编的旅而已,要编成还不知道要等多久了。

    要拿下江南,那绝对不是那么容易的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