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北洋枭雄-第13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而日‘本和俄国因为地缘整治的关系,他们都是希望中国陷入混乱甚至彻底四分五裂的,因为他们并不满足赔款敲诈甚至区区几个租界或者筑路权,他们更想要吞并中国的大片领土,日‘本和俄国人对东三省的狼子野心那是个人所共知的,所以要想让他们支持中国的某一方实力统一中国,那基本是别指望了。

    所以对朱尔典的这一次接见,赵东云还是表现的比较重视的!

    双方说过了场面话后,由于今天的场合只有两个人在,算得上是私下会晤,所以赵东云也就放下了所谓的外交原则,要顽固的使用中文,然后在翻译官员的翻译下进行交谈,不过赵东云不使用中文的话,按照道理来说也应当是用法语这种外交界通用语的,不过赵东云的法语很一般,前几年为了看军事理论虽然自学了,但是让他阅读和书写还行,但是发音就是非常生硬了,远不如他的德语和英语那样流利,所以不管是私底下还是外交场合,他都是不说法语。

    而朱尔典虽然中文不错,但哪怕是再华居住了几十年的中国通,这中文说起来大多也是别别扭扭的,为了双方能够更加便捷的交谈,他和以往一样,开口用英语道:“如果我猜的不错,贵公使今日前来,还是为了善后借款一事?”

    朱尔典点点头,回道:“的确如此!”

    “听闻比利时已经和贵国签订了相关借款协议?”朱尔典虽然已经从多个途径得知了这个消息,但是不亲口听到赵东云的回答,他还是有些不太敢肯定。

    和他预料的一样,赵东云很果断的达到:“的确如此!”

    和比利时达成借款协议,这事根本瞒不住,彻底曝光不外乎就是晚几天早几天而已,区别并不大,所以赵东云很干脆的承认了。

    朱尔典并没有感到什么意外之色,这出口相问只是为了最后的确认而已。

    所以他立即转口道:“我想比利时的银行家们可以给贵国提供贷款,那么我们大英帝国的银行家自然也是有足够的实力融资贷款给贵国的!”

    赵东云道:“我一直都是欢迎外资进入国内市场,不管是用于投资还是借贷给我国政府,我个人历来都是保持欢迎态度的!只是按照贵国前几天提交的贷款方案,上面的条件是我国难以接受!”

    朱尔典自然知道赵东云难以接受的条件是什么,因为那些条件就是他亲自拟定的!

    抛开那个所谓的四国银行团不谈,英国和中国私底下接触的借款谈判中,英国方面表示可以提供至少一千五百万英镑的善后借款,请注意这个善后借款并没有限定用途,只是要求用该批款项进口物资的话,必须从英国指定的洋行进口,优先购买英国生产的产品,此举就是为了避免中国人拿着英国人的钱去购买德国人的大炮。

    利息也不算高,英国人方面提出可以九折交付,利息五厘,可分三十年偿还。这个交付折扣和利息算得上是比较优惠了。

    然而后面却是还附带了一连串的条款,中国必须宣布不干涉西‘藏内政并不在藏地驻兵、把津浦铁路、陇海铁路交由英国修筑,贷款所需的抵押由中国全国之盐政、剩余关税以及奉天、山东、河南两省的地方财政收入作为抵押,英国要往上述三省派遣正式官员,以监管税款的收支情况,英国要和中国联合成立新的盐政管理机构,并由英国方面指定总办,会办中方和英方各派一员。

    其中的任何一条赵东云要是敢答应,第二天他就会成为万夫所指的卖国贼,然后被别人赶下台,下场绝对不会比称帝后的袁世凯好多少。

    不客气的说,英国人在列强提出的贷款条件里头,是最苛刻的一个,相对于仅仅要求盐政和关税抵押的美国人来说,英国人毫无疑问是狮子大开口。

    所以双方在过去的小半个月里预期说私底下在谈,但实际上根本就没有实际性的谈判,是进展最慢的一方。

    作为拟定这些谈判要求的朱尔典,自然也是知道,自己提出的条件大多都是没有什么希望达成的,本来是想着继续拖,拖到明年的话,估计赵东云的财政情况就会更加紧张,到时候害怕他赵东云不就范?

    然而没有想到赵东云在过去的半年里筹钱的能力真的超过了他的想象之外,这发行爱国债券,跑到巴黎伦敦的金融市场进行私募,这种私募虽然没有英国的官方以及那些大银行担保,这发行量不可能太大,但是具有冒险精神的资本家也不少,所以还是让赵东云在巴黎和伦敦市场上募集了五百万圆的资金。

    现在又加上比利时那边提供的一笔两百英镑的贷款,这全部加起来的话,苏系在过去一年里,通过债券发行或者直接贷款,凑集的自己已经是超过了五千万华圆,再加上苏系在已控制地区的财政收入,实际上1907年阶段的苏系财政虽然缺口很大,赤字惊人,但是依旧维持了正常的运转和战争的持续进行。

    尤其是这一笔比利时提供的两百万英镑,至少也能够让苏系熬过三四个月的时间,有了这三四个月,谁又能够保证到时候奉军会不会一鼓作气拿下了江南和浙江等地区呢?

    而等苏系掌控了江南和浙江这些地区后,他还借个屁的钱啊,人家在江南转一圈,就算弄不到上亿圆但是几千万那是妥妥的。

    到时候咬咬牙也能够撑到统一中国了,这样一来那些外国银行家还怎么赚中国的利息啊!虽然英国和美国这些国家提出了各种各样苛刻的贷款条件,但是从本质上来说,他们还是想要把钱借给赵东云的赚利息的,要不然也不会一直谈着了。

    所以朱尔典一得知中国又弄到一笔款子后,就是有些坐不住了,这才有了今天的西苑瀛台之行!

第三百六十三章 英国的金大腿

    朱尔典今天来西苑瀛台,自然也不是脑袋一发热就找上门来,事先已经是做了诸多的准备,心中早已经有了一整套谈判的方案,并对于今天的这一场谈判寄予了相当的期望。

    所以在听到赵东云说无法接受英国方面的条件后,朱尔典并不以为意,因为他在早前提出这些条件的时候就没指望过赵东云能够答应,身为一个中国通,当代英国方面对华政策的具体指定人和实施者,朱尔典对整个中国的形势都是了如指掌的,他非常清楚在当代中国的政治环境下,赵东云是绝对不敢答应自己这些条件的,因为他一旦答应了那么就代表着人人喊打的卖国贼,在这种情况下,哪怕是有着战败的危险,赵东云也是绝不会全盘答应英国人的这些条件。

    然而朱尔典更加清楚,赵东云并不是不想答应这些条件,而是不敢!

    不想和不敢,这里头的区别大了去!

    那些太过于苛刻的条件赵东云是不敢答应的,所以朱尔典对此也没有抱有什么期望,然而明知道这些条件没有可能得到施行他为什么还要提出来呢?

    那是因为外交谈判嘛,那都是漫天要价落地还钱的,没有虚抬的要价,怎么体现出他朱尔典在谈判上的让步呢?

    不过朱尔典并没有第一时间说出什么其他条件,而是转口道:“不知总统阁下是否可知,就在两天前,段祺瑞在上海和日‘本签订了一份秘密协议!”

    赵东云听罢眉宇微皱,段祺瑞不是一直待在金陵吗?什么时候跑到上海去和日‘本人签订什么协议了?此事情报处怎么可能一点察觉都没有?此事情报处的处长安于同不知道,赵东云已经对情报处的工作能力低下产生了不满。

    只是现在情报处的问题只是次要的,问题是如果此事是真的,那么段祺瑞和日‘本人签订了什么协议,是不是日‘本人给他们提供了更多的资金和军械?

    赵东云可不会相信段祺瑞专门跑到上海去和日‘本签订什么友好通常条约之间的,十有八‘九是找日‘本借贷,寻求支持!

    同样北洋体系的大佬,苏系的掌权人赵东云能够找上其他国家寻求善后借款,身为皖系的掌权人段祺瑞自然也不会傻乎乎的呆在金陵等死,过去的数月来他同样积极联络诸多寻求支持,其中成果可以说非常显著,和日‘本人勾搭上后,不但成功让日‘本人断绝了和赵东云的军械贸易,甚至还从日‘本人手中获得了大量的军械以及贷款。

    过去半年里,段祺瑞已经累计从日‘本人手上获得了至少千万圆的军需物资,这些军械只有小部分是段祺瑞拿出现金购买的,剩下的大部分都是用日‘本贷款购入。

    如今段祺瑞又和日‘本人签订了什么秘密协议,尽管自己还不知道协议内容,但是既然能够被朱尔典今天拿出‘台面上来说,其内容绝对非同小可。

    朱尔典既然说了出来,自然也就没有继续遮遮掩掩,所以他继续道:“虽然详细的协议内容我们不知道,但是根据我们从日‘本方面得到的情报可以证实,这份协议涉及的金额至少超过两千万日元!”

    赵东云听到这里,不由得心中大骇,没想到段祺瑞大声不响就从日‘本人手中获得了这么大的一笔款子,这个段祺瑞果断是当代枭雄,远远要比王英楷和王士珍等人难对付的多。

    如果自己渡江南下的时间再拖上一年半载的时候,恐怕到时候面对的就是实力远超奉军的皖军了。

    段祺瑞在江北输的可算是非常惨,损失省军高达五万余,嫡系第四师之第七旅也是被重创,然而皖军并没有就此彻底崩溃,段祺瑞依靠第四师以及其他省军,愣是扼守住了长江天堑,并且守住了金陵北岸以及安庆这两个长江北岸的桥头堡,算是第一次真正意义上拦下了奉军南下的步伐。

    然而于此同时,虽然皖军在江北节节败退,但是皖军的南下攻略非但没有停下,反而是进行的更加迅速,就在段祺瑞带领第四师从滁州败退退守金陵的时候,皖军的两江陆军第六师已经是穿越广东北部的山区,攻克了韶州府的大片地区后,兵锋已经直抵广州府。

    于此同时,皖军的另外一支主力部队,即姜桂题率领的中央陆军第六混成旅汇同两江陆军第八师攻克福建漳州,拔掉了南方联邦在福建的最后一快地盘,锡良率领的北伐第二军麾下的第四十六镇被全歼,锡良只能带着第十镇残部万人不到溃逃到广东潮州。

    然而姜桂题这个北洋老将却是亲率第六混成旅和两江第八师追击到潮州,十一月二十六号,随后姜桂题率领的皖军近三万人在潮州包围了锡良的第十镇残部,一番激战后第十镇被彻底歼灭,而锡良本人战败后自杀身亡。

    第十镇的覆灭也代表着南方联邦的五大北伐军中的北伐第二军已经和锡良一起成为了历史。

    南方联邦帝国北伐第二军,成军于1906年十月,初辖南方联邦帝国第五镇、第六镇并接受了江苏、浙江、福建的部分地方部队,整编了第四十六镇,盘踞在浙江时期的北方第二军兵力一度高达超过十万人,然后好景不长,很快就是被段祺瑞亲自率领第四师、第六混成旅等部队击溃,随后残部退往福建,并新编了第十镇。

    随后依靠福建的山区地形节节抵抗,一度让进入福建的皖军姜桂题部进展缓慢,其中新编的第十镇更是表现出了超过寻常南方联邦部队的战斗力,曾经在延平府创造全歼皖军一个旅的战绩,以至于让该镇名扬国内,成为了南方联邦帝国数十万大军里的少数几支主力部队。然后该镇历尽福建多场战役后,能打兵力越打越少,军械武器损失越来越多,最后依旧没有逃脱彻底覆灭的命运,在广东潮州被皖军彻底包围歼灭,其主帅锡良也兵败自杀。

    北伐第二军的覆灭和锡良的自杀,毫无疑问是引起了轩然大波,就在身在京师的赵东云也是对此有所唏嘘。锡良虽然在原时空的历史上名声不显,顶多就是人们眼中的满清少壮派将领而已,然而在这个时空里,此人却是因为这一场南北内战而名声大噪,虽然面对皖军而节节败退,但是依旧南方联邦里少数几个可以指挥大规模兵团作战的高级将领。

    虽然说此人是败军之将但是他在中国历史上依旧留下了浓厚一笔。

    姜桂题拿下潮州后,迅速东进!

    而这个时候,皖军的两江陆军第六师已经拿下了广州!

    十一月下旬,皖军已经是彻底拿下了大半个广东,端方率领的残部退往了广西!

    掌控了广东、闽浙、江西、皖南、苏南地区的段祺瑞,其所能获得的财政收入是控制北方诸省的赵东云不能比拟的。

    段祺瑞的财力本来就比赵东云强得多,现在又是得到了日‘本人鼎力支持,这对于赵东云来说绝对不是什么好事,一个搞不好到时候就会被段祺瑞翻盘给自己来一个北伐!

    看见赵东云的脸色略有变化,对面的朱尔典露出的职业笑容笑的更加浓郁了!

    不过朱尔典并没有说什么话去刺激赵东云,更加没有说什么:你的敌人都那么强大了,你怎么还不答应我的条件!

    而是话头再一次移开,然后道:“日前我已经给伦敦去电,建议伦敦方面正式考虑承认贵方为中国之唯一政府!!”

    如果说朱尔典开始的那些话只是让赵东云略微意外的话,但是朱尔典的这一句却是让赵东云脸色大变。

    “此话当真!”赵东云甚至是有些着急的问出此话。

    朱尔典继续微笑着点头:“的确如此,当然了,我只是向伦敦方面提出了私人的建议,而能不能成就需要看总统阁下您的诚意了!”

    赵东云深呼吸着,虽然他向来自诩是冷静理性的人,然而听到这个消息依旧忍不住的心中激动无比!

    英国正式承认自己领导的共和政府为中国唯一之政府,这一个条件甚至比一千万英镑的借款更加吸引人!

    如果实在其他的和平时期,比如赵东云已经彻底用武力统一了中国,那么这个承认只是顺水推舟而已,不具备什么实际价值,但是现在却不是啊。

    现在的中国四分五裂,大小军阀十几个的,尽管北洋苏系是其中实力最强大的一家,但绝对不是唯一的一家,南方联邦和段祺瑞都不是什么简单的角色,都是有实力和赵东云一战的。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英国宣布承认自己领导的北洋苏系共和政府为中国唯一政府后,那么也就等于向全球宣布,英国是支持他赵东云了。

    也许这个支持只是一个口号,但是仅仅是一个口号作用也是巨大无比,至少其他国家想要支持段祺瑞和南方联邦的时候,就要掂量掂量英国方面的态度了

    当代的英国是什么国家,名副其实的世界老大,它的承认就绝对不只是虚名那么简单,而是英国认为赵东云领导的政府统一中国是符合英国利益的,而谁要想去改变这一点,都会遭到英国方面的打击。

    毫无疑问,现在朱尔典抛出来的不仅仅是一句虚名,更不是什么区区几百万英镑的借款,而是抛出一条纯金大腿让赵东云去抱!

    这个条件的诱惑力哪怕是赵东云也无法淡然处之的!

    然而尽管心中已经狂吞口水,但是赵东云也是知道,这条金大腿不是那么好抱的!

    就算是想要成为英国的打手,狗腿子,那也是需要实力,更需要付出庞大的代价,日‘本为了成为英国人的狗腿子,愣是和俄国人干了一架,死伤几十万不是,还差点把自己给玩残了。

    然而付出的代价庞大,收获更大,日‘本人的工业真正崛起就是在得到英国的扶持之后,尤其是代表着一个国家最顶尖实力的造船工业,如果没有英国人的技术授予,日‘本人连大口径舰炮都造不出来,更谈不上打造出后世的世界第三大舰队了。

    英国人对赵东云的扶持自然也不可能说把中国弄成一个什么工业国家,但那都是以后的事了,现在最重要的是,只要有英国人支持,统一中国就是唾手可得。

    毫无疑问,得到英国人的支持是好处多多的,但问题是,这些好处人家英国人不会白白给你,是需要自己付出代价的!

    现在的问题是,英国人需要自己付出什么代价?

第三百六十四 利益拆分

    夜色已经降临,西苑总统府已经是灯火通明,这些灯火并不是国内各处常见的煤油灯,而是极为新潮的电灯。

    电灯这玩意虽然在中国民间普及的非常晚,但是在宫廷里应用却是非常早,当西方还没有普及电灯的时候,电灯就已经进入满清宫廷,满清皇室先后在西苑、颐和园、宁寿宫安装电灯以及发电设施,成立了三大电灯公所,等到赵东云入住西苑后,又是购入了数套电力设施,扩大了西苑电灯公所的规模,并和颐和园电灯公所以及宁寿宫供电公所合并为供电所,嫡属于总统府秘书处内务科管辖。

    该供电所为整个西苑总统府、紫禁城以及其他各政府部门的提供电力供应,不过却不对民间供电。

    民间的电灯发展比较缓慢,京师这边虽然1905年就已经有了第一家民营供电公司,不过如今规模还比较小。

    居仁堂赵东云的办公室内,同样是电灯通明,丝毫没有煤油灯的那种昏暗感。

    明亮的灯光下,赵东云一个人站在窗前看着夜空思考!

    至于朱尔典已经在数个小时前离去,而走之前自然也是给赵东云留下了他的条件!

    然而英国人提出的条件却是让赵东云大感头痛,虽然说朱尔典没有再说出之前那些太过于苛刻的条件,但是赵东云依旧不敢擅自答应。

    朱尔典提出的要求不算多,首先第一项就是未得英国同意,不能以任何形式割让领土给外国,尤其是俄国。

    第二就是承认英国和前清签订的一系列条约,并继承之。

    第三就是未得英国之同意,不得出让路权给其他外国。

    只要答应上述三条,那么英国就会正式宣布承认北洋苏系共和政府为中国唯一之政府,当然了,此外还有善后借款,对于善后借款,英国方面放弃了原先的诸多条件,缩减为三项。

    第一是要求用中国之盐政、关税作为抵押。

    第二就是该款项必须优先偿还前清时代拖欠英国的各项欠款,剩余部分才可让中国方面自行动用。

    第三项则是,如需该款项进口各类物资,必须优先从英国进口。

    只要答应这三条条件,英国方面就可以独立提供高达一千五百万英镑之善后借款,折扣为九折交付,利息五厘,分三十年还款。

    和之前英国人提出的善后借款要求相比,这一次提出的要求毫无疑问是极大的降低了要求。

    此外还有陇海铁路、津浦铁路方面,英国方面提出可以不直接筑路,改为贷款给中国官方,由中国自行修筑,但是必须以铁路运营权作为抵押,筑路所需的铁轨等物资除了中方可以自行供应外,所需进口物资一律由英方指定洋行供应。

    为保证铁路顺利修筑,铁路建筑期间,总工程师由英方指定。

    在贷款偿还完毕之前,该铁路之运营由英方负责,同时提出未得英方同意,上述铁路不得用作运输外国之兵。

    说实话,后面的善后借款、铁路借款的条件对于当代的中国实力来说,已经算是非常优惠了,甚至比美国人提出的条件都要优惠的多。

    然而却是有前提的,那就是中国必须答应英国提出的前面那些条件,苏系共和政府得到英国的正式承认后,才能签订后续的借款条约。

    而前面的三条表面看起来问题不大,但实际上却是包含了极大的主权利益。

    比如未得英国同意,不得以任何形式割让领土给他国。这表面上看似英国是为了维护中国的领土完整,但实际上赵东云一旦答应,则是公开宣布中国已经沦为英国的保护国。

    至于承认前清和英国签订的各项条约问题不大,毕竟赵东云本来就打算继承这些条约,不是他想要这么做,而是必须这么做,以当代中国的实力,给赵东云一百个胆子也不敢撕毁那些条约。

    思索着这些条件,赵东云心中叹着气,他可算是体会到了原时空辛亥袁世凯的处境!

    原时空辛亥后,袁世凯为了获得英国人的承认,可是付出了极大的代价,包括宣布不干涉藏地内政、不往藏地驻军等内容,而这还是袁世凯在当时已经表面上统一中国的情况下。

    如今赵东云尚未取得中国的统一,那么只是名义上的都没有,奉军正在南方和皖军作战,同样名义上效忠北洋苏系共和政府的王士珍、吴凤岭还在湖北、山西和南方联邦作战。

    在这种情况下要让英国人承认北洋苏系共和政府为中国唯一之政府,需要付出的代价远远要比历史上更为庞大。

    代价庞大到让赵东云有些心怕!

    凭心而论,赵东云并不介意出卖些许的国家利益以换取英国或者其他列强的支持,然而出卖国家利益也得有个底线的。

    他之所以愿意付出些许国家利益的代价,是为了换取自己统一中国,加固扩大自己的权势。然而如果出卖的国家利益过于庞大,那么就会引起国内的极大反弹,到时候别说统一中国了,估计苏系内部都会对他极为不满,到时候自己岂不是偷鸡不成蚀把米?

    面对英国人的条件,赵东云第一次犹豫不决了!

    赵东云向来是个果断坚决的人,做事不会拖泥带水,该做出决定的时候不管好坏都会迅速作出决定,然而这一次,他犹豫了!

    就在赵东云犹豫不决的时候,列强们却是并没有停下和北洋苏系共和政府的谈判,继美国人、英国人陆续上门提出了条件后,同为四国银行团的德国人和法国人也是陆续找上门来,提出了各种条件。

    而面对这些国家提出的各种条件,赵东云一时间也是不好做出决断,为此他特地召见了内阁的陆微祥以及熊希龄等人,试图商讨出一个对策了。

    但是让他没有想到的是,各人的意见却又是不尽相同,有支持和美国人达成协议的,有支持和英国人达成协议的,也有支持和法国或者德国借款的,更有人想要抛开四大强国,只找比利时、瑞士等欧洲小国借款。

    “单纯从条件上来看,美国那边是要优惠的多,根据我们和他们的近期谈判,他们的善后借款条件已经缩减为只要盐政、关税抵达,不要财政监管,只是要求筑路权,如此条件比起和英国人的条件来说,毫无疑问主权的损失要小得多。”

    一旁的熊希龄却是道:“但是英国人的承认更加重要,虽然我们要为此付出些许代价,但是英国人给予的贷款利息较低,一旦有英国人承认我等,其他国家包括日‘本在内都必须看英国人的脸色,届时极有可能迫使日‘本放弃支持段祺瑞的,这对于我们后续的统一是具有极大战略价值的,而美国人那边有这个能力吗?”

    听着下面的人争论,赵东云久久都没有说话!

    争论在继续着,等到众人口干舌燥的时候,赵东云才是抬起头来环视一圈,然后缓缓开口道:“有些条件是可以答应的,但是有些条件是不能答应的!”

    赵东云开口说话了,低下的一群人都是齐刷刷的盯着赵东云在看,他们知道,这个时候的赵东云已经是做出了决定。

    “英国之承认要价过于苛刻,事关主权不容有失,此事先放下!筑路权一事同样关涉主权,不管是谁来谈,一律都不允许答应!”赵东云说出了这一句话后,算是给这一场会议定下了基调。

    那就是主权和路权决不能谈!

    赵东云的话还在继续:“而盐政抵押嘛,这个可以暂时松口,但是要注意,不管是英国还是美国提出的新设立的盐政机构,其管理工作必须由我们承担,外国人可以监督、建议,但是决定必须让我们来做。

    铁路那边,我还是那句话,借款修路是可以的,但是路权却是绝对不能出让的,铁路之借款可以用运营权作为担保,但是偿还贷款之前,外方可以派员监督、建议,运营权必须由我方管理。”

    “另外,我们之前陷入了一个误区,虽然是我们自己提出的一揽子计划,但是那时候是为了应对四国银行团,如今四国银行团已经名存实亡,接下来我们完全可以各个击破,分别和他们达成相关协议,他们不是要修铁路嘛,我们就让他们一方修一条,他们不是要借款嘛,那么我们就一方借一部分。”

    说到这里,赵东云再一次看向诸公,然后道:“鸡蛋不要放在同一个篮子里!”

    此时,陆微祥试探着问道:“大总统的意思是,把善后借款,铁路借款分开来谈!”

    赵东云点头:“没错!”

    赵东云做出了这种决定,那些官员们自然是只能应声称是,在这种情况下,北洋苏系政府再一次和各国进行密集的谈判,而这一次,他们没有提出什么一揽子的计划,而是把诸多计划都是分了开来。

    此举让英国颇为不满,他们为什么要私底下找赵东云谈啊,一方面是想要进一步加深对中国的影响力,最好是能够一举让中国变成英国的保护国,另外一方面就是为了独吞善后借款和铁路借款这个超级大蛋糕啊,如果赵东云把这个蛋糕切了开来,这里头自己固然能够抢到一份,但是那里有比独吞一整个蛋糕那么爽啊。

    然而有人不爽,也有人高兴啊,尤其是美国人以及比利时等小国。

    以他们实力要想和英国人直接竞争,那难度真的很大,然而现在赵东云把善后借款和铁路借款都是拆分了开来,这代表着不管多少,他们都有机会争夺到其中的一部分。

第三百六十五章 分抢蛋糕

    赵东云把善后借款和铁路借款分开来后,然后分别和各国进行谈判,虽然各国尤其是英国有所不满,但是依旧很快取得了实际成果。

    十二月八号,苏系共和政府正式和德国方面签订借款协议,中方向德国借款三百万英镑,按照八七折交付,利息五厘,款项由部分关税作为抵押,分二十年还款。

    当然还有一堆的附加条件,苏系共和政府承认前清和德国的各项条约,贷款必须优先偿还中国对德国之欠款,剩余部分的半数必须用于购入德国产品,包括军事物资和机器等。

    之所以那么快和德国签订协议,那是因为苏系政府政府近年来向德国方面订购了大量的军事物资,尤其是火炮,同时苏系还想要进口更多的德**械但是手里却没钱,所以德国就是想要通过贷款的模式继续卖军火。

    要知道德国的最大在华利益就是军火贸易,贷款给赵东云就是为了继续扩大这种利益,至于其他的主权,修铁路之类的,德国人虽然想要,但是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