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宋王侯-第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描淡写的说道,但这一百人却是心中一凛,甚至有不少人有些紧张,开始仔细回忆刚才叶尘所做的每一个动作。
叶尘不管他们,让换最后一百人上来,说道:“最后这一环节,同样很简单,但却是整个制盐过程中最为重要的一步。大家看仔细了。”
说到这里,叶尘便把塞有四层麻布包着木炭粒的漏斗固定在架子上,将第二环节中的溶液倒进漏斗,不一会,淡青色的溶液缓缓流出,叶尘捞一把尝一尝,不错,只有咸味,没有苦涩。
叶尘心中一松,心想这个在后世只能算是最为粗陋的方法,过程中虽然损失了一些盐,但可保证煮出来的盐绝对可食用。
然后他才架起柴锅,把溶液倒进锅里熬。
做完这些,他才站起,说道:“现在便等着,等锅里面熬干,剩下的便是盐。”
所有人看着溶液在锅里翻腾冒泡,眼睛瞪的大大的,等待结果揭晓。
锅里的水分逐渐蒸发干净,锅底留下了厚厚一层泛着青色的硬壳,撤去柴,从锅里掰下一块仍嘴里。
“唔,还不错,盐制好了。就这么个过程。罗指挥使!按照刚才的分工,开始吧!大军吃饭还等着用盐呢!”叶尘揉了揉有些酸麻的腰,说道。
这时,叶尘才发现现场早已寂静一片,所有人看着他眼中满是敬仰佩服之色。
贾宪和罗耀顺也快步上前,从锅中掰下一块仍嘴里,一脸陶醉之色。
“这这………是盐!我从来没有见过如此干净的盐,没有一点苦味,不瞒叶哥儿,在下家中所用盐和皇宫用盐也一样的,可是真的从未见过如此白净,且没有丝毫苦味的盐。叶哥儿果然是高人弟子,竟然能够学到此等秘术。”罗耀顺看着叶尘目光早已大为不同,有些感慨的说道。
ps:一大更送上,苦求月票,求收藏,苦求捧场,苦求红票!
第二十四章 辽军压境
(非常感谢‘书友8728712’、‘书友22860147’、‘书友9443783’、‘书友19879132’、‘书友21508587’的慷慨捧场和月票支持。)
因为有前些日子算学一道的较量,贾宪本来便对叶尘极为佩服,此时看着叶尘化腐朽为神奇,将毒盐变成好盐,且远超当世质量的盐,在心中早已将叶尘惊为天人,佩服的五体投地。
后面之事根本不用叶尘操心,在罗耀顺指挥之下,很快便彻底展开,且进行的如火如荼,紧张有序。制出盐的速度,更是大大出乎叶尘的预料。在天黑之前的半天时间中,竟然便制出了一万斤盐,速度是叶尘之前估计的一倍之多。
当这一万斤盐,连夜被贾宪带人运到晋阳城外军营时,赵匡胤带领众将和几名文官亲自检验,无不欣喜万分,再也无人怀疑叶尘高人弟子的身份。特别是看过盐的白净和尝过盐味之后,均都感慨不已。
眼看当前最大的燃眉之急已经解决,赵匡胤终于松了口气,当场便下旨道:“来人!传朕的旨意,叶尘制盐有功,解大军燃眉之急,授予从七品武骑尉。等十万斤盐出产之后,再另行封赏。”
身后早有专职负责拟旨和传旨的小黄门记下此事,等拟好旨意之后,自会对前往盐场进行传旨。
曹彬等文武大臣眼见官家不等十万斤盐出产,便进行封赏,且着重强调,事后还要再次进行封赏。心想官家此时看来真的是很高兴。曹彬心中也为叶尘感到开心。
叶尘开采盐矿中的毒盐,经过一系列的处理,变成能够食用的精盐,这个过程,可比当世人们以海水、咸井水煮盐的效率高得太多。所以才会能够在以五百人,于半天之内开采出万斤盐。真正懂行的人都知道,万斤盐在当世最大的盐场山东路盐场开采,同样以五百人数,至少要用十天时间。
转眼间,三天时间已经过去,盐场已经开采出了六万斤精盐,三天前叶尘升官的旨意已经下来,他如今已经成为从七品的武骑尉,只不过没有具体实职差遣。比拥有正七品云骑尉的罗耀顺只底了半级。但所有人都知道,过不了多久,叶尘还会再次升官,最低最低也是正七品。
三天时间,在叶尘和罗耀顺二人你情我愿的共同努力下,二人交情急剧攀升,已经到了称兄道弟的程度。当然,这种关系比起叶尘与王超之间共同经历过生死的过命交情,还有差距。
不过,这也足以让二人在盐场边上一座矮山顶上,并肩而坐,共同分享着罗耀顺从东京汴梁【开封】带来的秘藏好酒。
一个纯银的扁壶在二人手中来回传递,一边说着话,一边品酒。
对于喝过后世白酒的叶尘来说,罗耀顺口中的烈酒,在他看来自然不是很烈。
叶尘小小抿一口,酒很燥,也就三十来度,没经过勾兑和提香,这个时候最烈的酒也不过是三勒浆罢了,三次发酵,酒精度能达三十几度不错啦,酒也有些浑浊,要是放在后世,绝对没有人会喝这样的酒。
但在当世,叶尘却也没得选择。
今朝有酒今朝醉,提起壶,“咕咚咕咚”俩口下肚,这对喝惯了烈性青稞酒的叶尘来说,不算个事。可是罗耀顺脸都抽了。
“三勒浆?”
“为何?”
“什么为何?”
“兄弟!你为何饮烈酒如饮清水,且一口道出酒名,一看就是酒国知己,显见平时定是常饮次此酒,三勒浆产自西域,盛誉中原,其身价不菲。常人求一口而不可得,为兄这也是从汴梁出发时,偷拿家父珍藏,这些日子一直没舍得喝。今日拿出来也是为庆祝一下兄弟你高升之事。却不想兄弟你喝下却面不改色,且一口道出酒名,实在让兄弟惊讶。兄弟你不是常年隐居在世外深山之中吗?怎么还喝过如此好酒?”罗耀顺一脸意外。
“罗兄有所不知,小弟之事一言难尽啊………小弟自幼被恩师收养,深居山林之中,但却并非常年待在山中,每过两三年,恩师便携小弟漫游大江南北,长河两岸。而恩师也是好酒之人,这样的好酒自然也难逃恩师之手。”叶尘抬头看天说道,脸上有着淡淡缅怀之色。
没办法,他的身世谎言已经说出,为了圆谎,必须编造一番说出来。
不等罗耀顺继续发问,叶尘便又说道:“小弟之事不说也罢,往事如烟,终不可究,能在这人世间活下来,已是苍天庇佑,今日与罗兄相聚投缘,正好痛饮之。”
说着叶尘又灌一大口,开始有意无意从罗耀顺口中套取其家世,以及大宋官场一些信息资料。
叶尘从后世来到这个时候,深知信息的重要性,‘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句话不光是说的兵法,在官场政治,甚至商业领域,都极为实用。更何况叶尘虽然在近日仔细回忆赵匡胤时期历史,但也只是想起一些大事,具体情形他基本是两眼一抹黑,啥都不知道。
而他深受后世宫廷官场小说和电视剧影响,知道官场中的斗争比战场上更为险恶,更让人防下胜防,无意中一句话,一件小事,很有可能便会得罪人,给自己树敌,为来日灾难埋下祸根。
更何况,他在当世,那真是孤家寡人一个,没有任何亲族帮衬。所以,他自从来到这个世界之后,便如履薄冰,做事做人极为谨慎谦虚,且与人为善。
实事上,他这样做是对的,不论是在永乐边的城刘南,还是后面曹彬、王超,以及如今的贾宪、罗耀顺都对他充满好感。从而有意无意的对他个人成长,实力地位的提升产生帮助。
叶尘最看重的是有关赵匡胤的信息资料,特别是为人、性格、爱好等。可是直接询问天子之事,显然是颇为忌讳。
但当叶尘赞赏过赵匡胤之后,罗耀顺便自己说开了话茬。
从罗耀顺的神色中,叶尘看出,罗耀顺对赵匡胤极为崇拜,且忠心不二。
在他的眼中,大宋的开国皇帝是一位睿智,豁达,勇武,开明的最佳老大。可是叶尘眼中的赵匡胤,则是一位笼罩在无数光环下的腹黑男。所以在面对赵匡胤时,叶尘更为谨慎小心。
叶尘深感当世人们勤奋程度远不是后世之人所能够相比。
五百禁军从天一亮就干活到晚上,除了吃喝拉撒,竟然不做丝毫休息。且士气高昂。那两膀子精瓷的肌肉被阳光晒成古铜色,就像一个个铜像,比后世特意晒出的好看一百倍。弄得叶尘都不敢脱衣服,和他们一比,自己只有四肢被阳光晒出效果。其他地方依然白皙,跟熊猫一样。
叶尘数次上去帮着干活,都被一群人劝了回来,更被颇为官僚的罗耀顺经常拉着,坐到一边,一边吃肉喝酒,一边看着别人辛苦干活。
这若是放到后世,下面人面上不说,但背后早就把领导骂的狗屁都不是。叶尘本来也是有些担心此事对自己影响不好,毕竟自己对整个世界,对大宋来说都算是新来乍到的‘新人’。
但是,他慢慢发现,在所有人看来,他和罗耀顺在旁边好吃好喝,而五百禁军战士辛苦干活乃是天经地义之事。
叶尘这几日,只要一提出帮忙,便会听到类似“您且请安坐,这些粗活何劳大人您出手,我等一定安排的妥妥帖帖。”
对于这种情况,叶尘思索之后,也只能感慨,封建社会等级制度已经深入人心,成为理所当然之事。
不干就不干,叶尘自然乐得轻松,更何况这五百精兵干的生猛之极,叶尘交代的五步流水线制盐法,如今做的已经比叶尘自己还要顺畅熟练,没什么可挑剔的。
这几日,在赵匡胤强令下,大宋军队不计损失强攻晋阳城,但因为之前水淹晋阳城,激起了晋阳城的所有军民的同仇敌忾,又有谣传说宋军破城之日必屠城,结果让晋阳军民拼死守城,硬是没让宋军得逞。
这一日,有军情来报,契丹又增派援军八万,增援西路大军,赵匡胤派出去阻拦契丹西路大军的部队已经难以招架,被迫后撤。使得契丹西路大军已抵达晋阳城西北三四百里之外。
晋阳城内好像也得到了此消息,所有军民无不受到了鼓舞,士气大振,城守愈为坚固。
————————————————————————————————————————————————————————————————
ps:求捧场,求月票,求红票,求收藏————————————
第二十五章 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这一大更,是今天第三更,特意为今天捧场的六个人而加更,非常感谢这六位读者的支持。)
皇帐之内,正五品以上文武大臣聚集议事。通报过当前情况之后,所有人神色沉重,议论纷纷。
太常博士李光赞出班,郑重说道:“官家!臣恳请官家暂时班师回朝,以后寻机再谋北伐。”
赵匡胤脸有不甘,神色阴沉,没有说话。
众人见此,心中更为沉重。
首辅宰相赵普心中叹息一声,从坐位上站起身,向赵匡胤行礼,说道:“官家!派出去争抢粮道的一万大军,至今还没找到劫粮的契丹军队。有地方官府报称,契丹三千精兵竟然化整为零,消失无影无踪。臣认为契丹三千精兵之所以能够横穿千里,绕到后方劫烧我军粮草,很有可能是因为我大宋内部有一股势力接引帮忙,否则三千人即使身穿大宋军服盔甲,也绝对不可能做到此事,更不可能事后化整为零,躲开各州府大批乡兵和一万禁军的围剿。”
赵匡胤闻言,瞳孔微缩,心中一凛。想起一些旧事。实事上,他知道赵普也是在暗示这件旧事。
在大宋内部,一直隐藏着一股神秘势力,以赵匡胤为首的少数大宋开国高层主事者都知道这股势力的存在。因为赵匡胤能够陈桥兵变,顺利黄袍加身,也是得到了这股势力的帮忙。但后来因为赵匡胤对这股势力颇为忌惮,曾经预谋将其一网打尽,可惜事先泄露风声,这股势力竟然就此销声匿迹,或者说隐于世中,赵匡胤派密探调查多年,虽然隐隐查出了一些蛛丝马迹,但一直难抵这股势力的核心。
在大宋内部若有人能够助契丹三千精兵潜进千里,且劫烧大军粮草,非这股势力莫属。
赵普眼见赵匡胤变幻不定的神色,知道官家已经明白自己的暗示,开始担心开封出事,应该能够压下心头不甘,下定退兵决心。便又进一步说道:“官家!臣也认为,晋阳城旬日之内很难攻破,而契丹敌军已经压境,且如今我军粮草紧张,不可在此地久驻。”
赵匡胤心中的不甘,在场文武大臣大多都心知肚明,深知此时若是有人能够献出大计,在数日内攻破晋阳城,必立下不世大功。可是任凭他们绞尽脑汁也做不到此事。
北汉归降的大臣薛化光也看出了赵匡胤因此次北伐无功而返,那心头浓浓的不甘和愤怒。忍不住出班说道:“官家!臣闻凡伐木者,必先去其枝叶,后取根底,今北汉外有契丹之助,内有人广赋输,窃恐岁月未能下,宜于晋阳北石岭山及河北静阳村、乐平驿、黄泽关、百井社各建城寨,派兵据守,以扼住契丹援兵,再将我已经占领的北汉内部居民迁到西京、襄、邓、唐等地,给闲田使自耕种,以绝北汉内部供馈。如此数年,北汉国力、军力将大幅下降,晋阳自可平定。”
赵匡胤闻言,眼睛一亮,心头闷气稍有消散,深感薛化光所言有理,便当即下令派人开始执行此事。而大军两日后班师回朝。
数日前,郭无为冒险潜入宋军,毁去了宋军盐库中的盐,又以秘法毒药,生生造就出疫病传播,便是想让宋军陷入危境,然后自己出现,帮宋军攻破晋阳城,好立下不世之功,得以在宋国谋以高位。
不料,宋军中也有高人,那当世神医钱乙便在军中,且轻易便研制出治这疫病的良药,控制住了疫病。而宋军缺盐之事也好似没有对宋军受到多大影响。
郭无为那日晚上做完事之后,便潜进了晋阳城,今日才又潜出城。所以他并不知道叶尘制盐之事。
否则,他要是知道叶尘制盐之事,十有八。九会于晚上冒险潜入盐场军营中,将叶尘掳走。
大宋军营十多里外那处废弃的古堡之中,郭无为听了两名下属说了有关契丹派遣援兵,及西路大军已经向晋阳城挺近之事后,便知道该是自己给赵匡胤‘雪中送炭’的时候了。晋阳城守南门的守将一直是他隐藏在北汉军中的棋子,乃是他的心腹,只要他一声令下,守将便可为宋军打开南门,为他投诚大宋立下不世之功。
郭无为写了一份密函,派遣一名属下,以自己信使的名义,前往宋军,然后便等待消息。这一次他决定亲自接引下属,防止派出的信使又被宋军中某些不想让他在宋国当官的人给杀了。
傍晚,盐场一角营帐中,贾宪带来好酒好肉来慰问叶尘。
叶尘、罗耀顺、贾宪三人一边吃喝一边聊天。叶尘从贾宪口中知道契丹大军来临,大宋军队两日后就要班师回朝的消息之后,便开始皱眉沉思。
他记得在赵匡胤御驾亲征北伐北汉,以失败告终班师回朝之后,有一件让赵匡胤事后非常后悔的事情在晋阳城发生。可就是一时半会想不起来。
“唉!说起这次伐汉,真是太可惜了,从出兵之日起,足足用了四个月的时间,最后硬是攻不破这晋阳城。”罗耀顺喝了一口闷酒,叹着气说道。
“是啊!数日前,水淹晋阳,一处城墙都被水冲破了数丈大的缺口,结果还是没有攻破晋阳城。你说当日那么大的洪水,怎么就没有将晋阳城整个城墙冲倒呢?”贾宪殷勤的给叶尘递过去一个鸡腿和酒壶,脸上满是担忧之色,接着罗耀顺口气说道。
贾宪是自家人知自家事,盐库中盐被毁之事,虽然因为赵普求情,然后叶尘出现制盐,弥补了盐库毁盐之事的重大后果,但他知道这事天子一定还记在心上,等回到汴梁才是算账的时候。若是最后能够攻破晋阳,拿下北汉,官家一高兴,此事或许还会大事化小,小事化无。可是如今无功而返,他甚至已经猜到自己回到汴梁,重则罢官,轻则降职。
一想到这事,贾宪便满脸愁云。不过贾宪还是很感激叶尘,若是没有叶尘制盐之事,他就算有赵普求情不死,但轻则罢官,重则下狱。再加上贾宪对于叶尘在算学一道的造诣,极为敬服。这几日在利用来回拉运盐时机,时时和叶尘讨教,深感在算学一道上,叶尘深不可测。
所以,如今贾宪对叶尘那是感恩、敬重、佩服、亲近。
贾宪正胡思乱想着,突然发现自己递过去的酒肉,叶尘没有接,抬头一看,不由一怔。
叶尘正一脸的欣喜若狂,且犹如一个发癔症之人,口角还留着口水。
叶尘刚才听了贾宪的话后,突然受贾宪话语中‘你说这当日那么大的洪水,怎么就没有将晋阳城整个城墙冲的倒塌呢?’这句话的启发,终于想到了那件他苦思冥想十数日的事情。
历史中早有记载,就在宋太祖赵匡胤带领大军撤退的两天之后。晋阳城内的人掘开城下余水,放入台骀泽,大水彻底落下之后,浸泡了数日的晋阳城墙却纷纷坍塌。
后世便有人评论说:“宋人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假设能先灌水再放水,晋阳早陷落了。”
叶尘一想到自己献上抽水之计,晋阳城墙倒塌,扭转乾坤,从而攻破晋阳城,使得大宋攻下北汉。立下如此不世之功,赵匡胤会封赏他什么官位,以大宋惯例,只要立了开拓疆土的大功,便会封以世袭的开国爵位。
叶尘兴奋激动的心跳都开始加速,呼吸都有些急促。
“叶哥儿!你没事吧?”
“兄弟!你怎么了?”
罗耀顺和贾宪一脸关心的看着叶尘。
叶尘看了两人一眼,强压下心头的激动,说道:“我要去见官家!现在便去。”
罗耀顺和贾宪一怔,互视一眼后,前者说道:“兄弟!你见官家干啥?再说现在已经傍晚,骑快马赶到中军,也有些晚了,官家说不定已经歇下。以我们的官职,这个时候去打扰官家,恐怕不好吧!”
“是啊!叶哥儿!今日议事我也参加了,官家因为此次北伐无功而返,心情很差,你这个时候去打扰他休息,一不小心惹怒他,你制盐立的大功,都会大打折扣。后面的封赏说不定都没了。”贾宪语重心长的劝阻道。
叶尘知道二人都是为了他好,可是他自有必须尽快见官家的道理。
他看着二人,一双眸子亮如灿星,说道:“我想到了攻破晋阳城的方法,若是今晚便告诉官家,晚上开始施行,明日便可破城。”
贾宪和罗耀顺身体一震,忍不住互视一眼,罗耀顺郑重说道:“兄弟!你确定你想到的办法能够攻破晋阳城?”
叶尘斩钉截铁的说道:“此事小弟有十分把握。”
罗耀顺深深盯着叶尘看了半响,说道:“好!为兄便相信你!赶到中营已经很晚,官家若是休息,以你职位,不管你说什么,下面人多半不会让你去见官家的,不过由为兄带着你去,官家身边的人自会给为兄一点薄面,给你通报。”
“好!事不宜迟!我们现在便快马去见官家。”叶尘闻言大喜,果断说道。
………
………
ps:今天第三更,求捧场,求月票,求红票,求收藏——————
第二十五章 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这一大更,是今天第三更,特意为今天捧场的六个人而加更,非常感谢这六位读者的支持。)
皇帐之内,正五品以上文武大臣聚集议事。通报过当前情况之后,所有人神色沉重,议论纷纷。
太常博士李光赞出班,郑重说道:“官家!臣恳请官家暂时班师回朝,以后寻机再谋北伐。”
赵匡胤脸有不甘,神色阴沉,没有说话。
众人见此,心中更为沉重。
首辅宰相赵普心中叹息一声,从坐位上站起身,向赵匡胤行礼,说道:“官家!派出去争抢粮道的一万大军,至今还没找到劫粮的契丹军队。有地方官府报称,契丹三千精兵竟然化整为零,消失无影无踪。臣认为契丹三千精兵之所以能够横穿千里,绕到后方劫烧我军粮草,很有可能是因为我大宋内部有一股势力接引帮忙,否则三千人即使身穿大宋军服盔甲,也绝对不可能做到此事,更不可能事后化整为零,躲开各州府大批乡兵和一万禁军的围剿。”
赵匡胤闻言,瞳孔微缩,心中一凛。想起一些旧事。实事上,他知道赵普也是在暗示这件旧事。
在大宋内部,一直隐藏着一股神秘势力,以赵匡胤为首的少数大宋开国高层主事者都知道这股势力的存在。因为赵匡胤能够陈桥兵变,顺利黄袍加身,也是得到了这股势力的帮忙。但后来因为赵匡胤对这股势力颇为忌惮,曾经预谋将其一网打尽,可惜事先泄露风声,这股势力竟然就此销声匿迹,或者说隐于世中,赵匡胤派密探调查多年,虽然隐隐查出了一些蛛丝马迹,但一直难抵这股势力的核心。
在大宋内部若有人能够助契丹三千精兵潜进千里,且劫烧大军粮草,非这股势力莫属。
赵普眼见赵匡胤变幻不定的神色,知道官家已经明白自己的暗示,开始担心开封出事,应该能够压下心头不甘,下定退兵决心。便又进一步说道:“官家!臣也认为,晋阳城旬日之内很难攻破,而契丹敌军已经压境,且如今我军粮草紧张,不可在此地久驻。”
赵匡胤心中的不甘,在场文武大臣大多都心知肚明,深知此时若是有人能够献出大计,在数日内攻破晋阳城,必立下不世大功。可是任凭他们绞尽脑汁也做不到此事。
北汉归降的大臣薛化光也看出了赵匡胤因此次北伐无功而返,那心头浓浓的不甘和愤怒。忍不住出班说道:“官家!臣闻凡伐木者,必先去其枝叶,后取根底,今北汉外有契丹之助,内有人广赋输,窃恐岁月未能下,宜于晋阳北石岭山及河北静阳村、乐平驿、黄泽关、百井社各建城寨,派兵据守,以扼住契丹援兵,再将我已经占领的北汉内部居民迁到西京、襄、邓、唐等地,给闲田使自耕种,以绝北汉内部供馈。如此数年,北汉国力、军力将大幅下降,晋阳自可平定。”
赵匡胤闻言,眼睛一亮,心头闷气稍有消散,深感薛化光所言有理,便当即下令派人开始执行此事。而大军两日后班师回朝。
数日前,郭无为冒险潜入宋军,毁去了宋军盐库中的盐,又以秘法毒药,生生造就出疫病传播,便是想让宋军陷入危境,然后自己出现,帮宋军攻破晋阳城,好立下不世之功,得以在宋国谋以高位。
不料,宋军中也有高人,那当世神医钱乙便在军中,且轻易便研制出治这疫病的良药,控制住了疫病。而宋军缺盐之事也好似没有对宋军受到多大影响。
郭无为那日晚上做完事之后,便潜进了晋阳城,今日才又潜出城。所以他并不知道叶尘制盐之事。
否则,他要是知道叶尘制盐之事,十有八。九会于晚上冒险潜入盐场军营中,将叶尘掳走。
大宋军营十多里外那处废弃的古堡之中,郭无为听了两名下属说了有关契丹派遣援兵,及西路大军已经向晋阳城挺近之事后,便知道该是自己给赵匡胤‘雪中送炭’的时候了。晋阳城守南门的守将一直是他隐藏在北汉军中的棋子,乃是他的心腹,只要他一声令下,守将便可为宋军打开南门,为他投诚大宋立下不世之功。
郭无为写了一份密函,派遣一名属下,以自己信使的名义,前往宋军,然后便等待消息。这一次他决定亲自接引下属,防止派出的信使又被宋军中某些不想让他在宋国当官的人给杀了。
傍晚,盐场一角营帐中,贾宪带来好酒好肉来慰问叶尘。
叶尘、罗耀顺、贾宪三人一边吃喝一边聊天。叶尘从贾宪口中知道契丹大军来临,大宋军队两日后就要班师回朝的消息之后,便开始皱眉沉思。
他记得在赵匡胤御驾亲征北伐北汉,以失败告终班师回朝之后,有一件让赵匡胤事后非常后悔的事情在晋阳城发生。可就是一时半会想不起来。
“唉!说起这次伐汉,真是太可惜了,从出兵之日起,足足用了四个月的时间,最后硬是攻不破这晋阳城。”罗耀顺喝了一口闷酒,叹着气说道。
“是啊!数日前,水淹晋阳,一处城墙都被水冲破了数丈大的缺口,结果还是没有攻破晋阳城。你说当日那么大的洪水,怎么就没有将晋阳城整个城墙冲倒呢?”贾宪殷勤的给叶尘递过去一个鸡腿和酒壶,脸上满是担忧之色,接着罗耀顺口气说道。
贾宪是自家人知自家事,盐库中盐被毁之事,虽然因为赵普求情,然后叶尘出现制盐,弥补了盐库毁盐之事的重大后果,但他知道这事天子一定还记在心上,等回到汴梁才是算账的时候。若是最后能够攻破晋阳,拿下北汉,官家一高兴,此事或许还会大事化小,小事化无。可是如今无功而返,他甚至已经猜到自己回到汴梁,重则罢官,轻则降职。
一想到这事,贾宪便满脸愁云。不过贾宪还是很感激叶尘,若是没有叶尘制盐之事,他就算有赵普求情不死,但轻则罢官,重则下狱。再加上贾宪对于叶尘在算学一道的造诣,极为敬服。这几日在利用来回拉运盐时机,时时和叶尘讨教,深感在算学一道上,叶尘深不可测。
所以,如今贾宪对叶尘那是感恩、敬重、佩服、亲近。
贾宪正胡思乱想着,突然发现自己递过去的酒肉,叶尘没有接,抬头一看,不由一怔。
叶尘正一脸的欣喜若狂,且犹如一个发癔症之人,口角还留着口水。
叶尘刚才听了贾宪的话后,突然受贾宪话语中‘你说这当日那么大的洪水,怎么就没有将晋阳城整个城墙冲的倒塌呢?’这句话的启发,终于想到了那件他苦思冥想十数日的事情。
历史中早有记载,就在宋太祖赵匡胤带领大军撤退的两天之后。晋阳城内的人掘开城下余水,放入台骀泽,大水彻底落下之后,浸泡了数日的晋阳城墙却纷纷坍塌。
后世便有人评论说:“宋人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假设能先灌水再放水,晋阳早陷落了。”
叶尘一想到自己献上抽水之计,晋阳城墙倒塌,扭转乾坤,从而攻破晋阳城,使得大宋攻下北汉。立下如此不世之功,赵匡胤会封赏他什么官位,以大宋惯例,只要立了开拓疆土的大功,便会封以世袭的开国爵位。
叶尘兴奋激动的心跳都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