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宋王侯-第3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叶尘皱眉说道:“户部都有何对策?”

    贾宪立刻道:“回禀陛下,臣带领户部上下想了各种办法,在短短十数天中最多筹集一百万两银子,三百万两银子除了铸币发行之外,实在太难。”

    叶尘来自后世,岂能不懂通货膨胀、货币贬值的道理,他早在大半年铸币司能够铸造出银币的时候,便给贾宪说过,要根据市场货币流通速度(就是一定时期内一张钞票的转手次数)和价格水平,以及国家人口等因素控制铜币、银币和金币的发行量。当时贾宪等户部官员可以说是似懂非懂,但因为是叶尘所说,便严格遵守。

    叶尘摇了摇头,毫不犹豫的说道:“不行,货币不能随意发行。并且开了此例,以后朝廷一缺钱便发行货币,后果不堪设想。”

    话音落定,半响没有人回音,有少部分人若有所思,或者欲言又止,叶尘如此坚决,且说的如此严重,众臣其实并不是很明白。目光扫过全场,叶尘便知道众臣并没有明白自己的意思。

    最终还是马文韬率先说道:“臣等愚钝,请还请陛下解惑。”

    叶尘想了好一会,组织了一下语言,确保众人能够听得懂,才说道:“解释这个道理之前,朕先带领众卿分析一下货币的起源。众所周知,自古以来,没有谁能够完全自给自足,必须用自己多余的财物,换取不足的东西,也就是以物易物。损有余,补不足,天之道也。甚至如今在一些农村里面,一些少数异族之间,以物换物依然常见,家里的日用多有交换而来,用鸡蛋换米,用多余的粮食换盐,用肉换布,等等,可以说并不少见。

    “但是,以物易物,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找到合适的交换对象,比如我缺的是盐,多的是肉,你缺的是木头,多的是粮食,两个人没办法交换。或许三人交换,甚至多人交换,也许能达成目标。但这样一来,往往就会因为对手手上货品的价值不能达成一致,而无法成功。参与进来的人越多,达成协议的可能就越小。就像一根铁链,只要中间一个环节断了。那整条链子都作废了。”

    “所以,为了让更加复杂的交换能够顺利完成,便有了一种特殊的商品————钱,作为中间的环节,用货换钱,再用钱换物就行了。因此,钱也可以称之为一般等价物,也称衡货,衡量商品价格的货品。”

第八百五十章 天卫军团

    (非常感谢‘风沐春江’的慷慨捧场和月票支持。)

    叶尘在说这些话时,用了几个后世的名词,比如货币、环节、等价物、衡货等等。众臣虽然听起来怪异,但意思却也浅显明了。

    “大家都知道,并不是圆形方孔的才是钱。周时各国铸币,齐铸刀币,楚铸蚁鼻,秦为半两,外形各不相同。而作为衡货,也不仅仅是青铜、铁质的钱币,粮食、丝绢、金银,都能拿来使用。据朕所知,就在如今,宋国丝绢依然是通行度不下于钱币的衡货,其贵且轻,商人多称之为轻货。”

    叶尘所说都是实事,且举的例证也是随处可见,众人多多少少都见识过或者听说过乡村里的集市,有的甚至是用鸡蛋来做衡货。梳子三个鸡蛋,发簪五个鸡蛋,十分常见。

    “而钱也好,丝绸也好,为何能派得上用场,因为这些衡货本身就具有价值,得到了人们的认同,也就是人们相信交易到手上的衡货有价值。所以说衡货的本质便是信。不过最常见的衡货还是钱。”

    “朕没有记错的话,最早的钱是贝壳。之所以会这样,并非贝壳值钱,而是因为在上古时期非常稀少。古者宝龟而货贝,以海贝为币。这也是在一些上古墓葬之中,有时会出土很多贝壳的原因。只是随着滨海之民借助地利而搜集大量贝壳,随着贝壳采集得越来越多,自然而然的就没人使用了。继而出现了金子。不过,最开始的金,是五金的金,金银铜铁锡。开采难,铸造也难,不会因多而贱。故而使用铜币,从周时,延续到今天。”

    “但是,自汉以来,每每在乱时之时,便会出现铜贵钱贱的现象,之所以这样,是因为有不法之徒融钱取铜,去铸造铜器,私铸铜钱,或者朝廷为筹集军资,肆意铸造发行货币,导致物资飞涨。此事正好证明了铜钱本身与实际价值无关,而只跟信用有关。否则钱币的价格就不应该低于等量的铜器。而朝廷铸币,就有义务维持货币的信用。

    “假如现在有传言说朝廷欲废除铜钱,即使这事情是假的,但只要谣言传出去,市井之中,物价必然会飞,而铜钱也无人会收用。但若朝廷出面公示说绝不废除铜钱,铜钱自然会重新恢复正常使用,而这个过程,其实便相当于朝廷恢复了铜钱的信用。”

    叶尘说到这里,论点、论据、论证俱全,证据都来自于身边随处可见的场景,即使去除叶尘一直以来的权威,也不由得众臣信服。因为叶尘已经算是把道理说得很通透了,众人已经渐渐明白其中道理或者说钱的本质。

    韩熙载感慨道:“陛下所言,让臣等醍醐灌顶,可谓钱即是信。义利之辩,至此可以休矣。”

    贾宪感叹道:“臣这次彻底明白了,人无信而不立,国无信而难存。朝廷这次若是为了解决财政危机肆意铸钱,看似解了燃眉之急,其实损害的是所有百姓的利益,无形中让百姓资产财富缩水,这样一来亏掉的便是朝廷的信用,若此事经常以往,信用耗尽,国何以存?”

    众人纷纷发言,拍叶尘马屁的同时,所感慨之言也很有道理。叶尘享受众臣马屁的同时,心中也是欣慰,自己刚才话没有白说。但紧接着李君浩一句话又让恢复冷场:“陛下,那如今给将士和义军三百万两银子的赏钱如何解决?”

    全场再次恢复寂静,叶尘眉头又蹙了起来,韩熙载想了一下,说道:“不如提升税赋,且在全国各官路多设一些卡点收税,想来能够筹集一些银子。”

    叶尘略一犹豫,便坚定的摇了摇头,说道:“朕在立国之初时便曾经说过,绝对不会乱加赋税,给百姓加负担。”

    马文韬说道:“陛下,西北农民大多贫困,但商人还是较为富裕,不如提高商税,或者增加一些商税明目。”

    叶尘沉思半响之后,说道:“这一年以来,我祥符国商业发展迅速,商税倒是可以适当的增加一些,但也不能肆意提升,从而影响商业发展。只是等有成效,至少也有半年之后,眼下财政危机却是等不了的。”

    马文韬和贾宪恭敬称是,众人一个个愁眉苦脸的。

    贾宪又说道:“拨给银州和府州战后重建五十万两银子要不先追回。”

    叶尘摇头道:“不行,此次大战,百姓为响应朕之战略,坚壁清野,很多家庭都主动烧毁了自己的粮食、衣料和来不及拿走的衣物等,朕若不救济他们,这一个冬天他们必然难以度过,定会饿死冻死无数。更何况若是这样,下次再有外敌来犯,再想让百姓主动帮助朝廷抵御外敌,恐怕就难了。”

    贾宪一听这么严重,心中凛然,告了一声罪,便不再说话。

    不知过了多久,叶尘突然心中灵光一闪,说道:“贾宪,祥符钱庄目前只是开展抵押借贷业务,而未施行存钱给息业务吧!”

    众人闻言,顿时一怔,贾宪最先反应过来,眼睛一亮,急声说道:“陛下之意是让人将钱存于祥符钱庄,钱庄给存钱之人相应利息。而存钱之人可随时来取,甚至我们还可以让他在夏京存,在其它州县钱庄分店取。这样一来,百姓既没有了平时保管钱财的麻烦,赶路运钱之人也没有了丢失钱财的风险。”

    叶尘微微一笑,说道:“没错,朕正是此意。”

    众臣都是心智敏捷之辈,虽然叶尘所说想法可谓是前无故事,但这并不影响众人推断此法施行之后的局面。

    韩熙载再次抢先,说道:“陛下之英明才智,真乃古往今来天下间第一人。以朝廷的信誉,必然会让无数百姓将余钱存于祥符钱庄之中,从此以后,朝廷再无财政危机之事。”

    马文韬也赞叹道:“陛下此法的确是妙极,不过这对朝廷信誉依赖极重。”

    叶尘微微颔首,表示对众人所言肯定,说道:“好了,这件事情就这么定了,户部制定具体方案细则,尽快实施。”

    贾宪说道:“谨遵陛下旨意。”

    贾宪退回之后,叶尘说道:“耶律寒夜和耶律鹿带领的十多万人现在何处?”

    “启禀陛下,耶律寒夜和耶律鹿带领十多万辽国百姓已经顺利迁徙至河套七县东北面蓝山地区,目前暂时已经将过冬的帐篷、粮草发放到位。耶律寒夜和耶律鹿也会赶在元旦之前来夏京觐见陛下。”马文韬出班禀报。

    叶尘微微颔首,说道:“开春之后,便不再给这十多万人发放任何食物粮草,以开垦土地、兴修水利和修建城池等劳作之事换取他们的报酬,并按照河套七县故例分配田地、农具,帮助修建房屋。总之要尽快威逼利诱将这十多万人改土归流,登记造册,成为我祥符国百姓。”

    马文韬恭敬称是,然后退回。

    扬继业出班说道:“启禀陛下,臣有一事,想请陛下准许。”

    叶尘说道:“何事?”

    扬继业说道:“先后数次大战,黑骑折损近半,而夏京只有一万城防军,臣认为京都防卫太弱,之前我祥符国兵力不够,臣等请求被陛下驳回,如今我祥符国已经有七大军团,再加上此次三万山贼,部分义军,以及耶律寒夜和耶律鹿的人马,已经有近二十万,所以臣请求陛下另组建一军团专责陛下和京都防卫。”

    话音刚落,韩熙载眸中精光闪动,一步跨出,说道:“臣附议。”

    马文韬和胡三光、李君浩、白沧海、张泊、徐铉紧跟韩熙载之后,大声说道:“臣等附议。”

    其他人暗骂自己反应迟钝,紧接着说道:“臣等附议。”

    叶尘见此,点了点头,说道:“朕便依众卿之意,组建天卫军团。”

    扬继业立刻说道:“臣认为当从七大军团挑选百战精兵组成陛下天卫军团,军团长和副军团长人选请陛下指定。”

    叶尘想了一下,说道:“训练部教导队事宜已经步入正规和程序,训练部部长黑月调任为天卫军团军团长,副军团长人选先空着。训练部部长一职军枢部另推选人员,报于朕批准。”

    扬继业和黑月同时出班恭敬称是,前者又说道:“陛下,玄武军团已经接手大峡关,三万山贼如何处置,请陛下示下。”

    叶尘想了一下,说道:“此次与辽军大战,我祥符国因为兵力不足,在最开始的时候形势一度极为凶险,甚至逼着朕不得不以自己为诱饵。所以除了天卫军团之外,朕有意再组建一个军团,凑够我祥符国九大军团之数。所以七大军团再各出一个整建制骑兵营和一个步兵营,组成新的军团,缺额从此次与辽军大战的义军中挑选。名字嘛!为纪念此次与辽军大战中百姓踊跃参加义军之壮举,取名为义勇军团。而此次与辽贼大战,玄武、黑狼、折兰、朱雀、青龙五大军团,以及夏京城防军和黑骑均有折损,再加上天卫军团和义勇军团挑人的空缺,足以将这三万山贼消化。”

第八百五十一章 抢着来送钱

    “不过;这些山贼散漫成性,其中大多都是一些鸡鸣狗盗之辈,若是直接交给各军团,恐有坏染各军纪律作风的可能。所以,先将他们和耶律寒夜和耶律鹿的那一万多骑兵,都带到教导队,集训三个月后,再分配给各军团。”

    扬继业说道:“臣谨遵陛下旨意。”

    叶尘点了点头,扬继业又问道:“好了,最后一件事情,英烈祠的修建和祭奠仪式进行的如何了?”

    礼部尚书余建纲赶紧出班,恭敬说道:“回禀陛下,英烈祠已经修建完毕,三天后十二月二十五日是乃勘定祭日,到时候祭奠仪式当能顺利进行。”

    叶尘说道:“好,那就三天后祭奠阵亡将士。”

    …………

    …………

    “卖报了,卖报了,祥符钱庄从即刻起可以在钱庄存钱,不仅不要保管费,反而会给利息。存的钱越多,时间越长,利息就越高。”

    “卖报了,卖报了,祥符钱庄从即刻起可以在钱庄存钱,不仅不要交钱,反而会给利息。朝廷担保,可以画押,有凭证票据,且可在异地存取,方便又安全。”

    十二月二十三日,一大早,《祥符新闻》和《夏京快报》新一版便同时刊登一个头条新闻,各自卖报少年背着箩筐,到处售卖。也有一些富贵人家或者酒楼、茶楼订阅整年的,自有卖报少年直接送上门去。

    随着两家报纸将祥符钱庄可存钱,且有利息的消息刊发之后,顿时在祥符国百姓之中掀起了一场风暴,特别是在商人这个群体之中更是引起了轩然大波。

    竟然有这好事?不但帮着存钱,还给利息。若是私人开设的钱庄,百姓肯定以为是骗子。但即使祥符钱庄,依然有一些人心中惊疑,持着怀疑的态度。

    …………

    …………

    夏京东城何员外这些天很烦恼,他有一笔五百两银子的积蓄想要养老,但是几个儿子和儿媳妇整天惦记着,昨天又被偷走了十两银子,毕竟是一家人,他也不可能为这点银子和儿子闹得不可开交。但是这五百两银子放在家中,肯定还会被儿子和儿媳妇惦记。银子丢失了不说,还让家风不正,严重影响家庭和睦。

    今天一大早何员外听说祥符钱庄竟然还可以存钱,且还有利息,便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带着银子来到了祥符钱庄。

    何员外走进那座富丽堂皇的大门,心想不求有什么利息,只要免费替自己保管银钱就不错了,这样几个儿子儿媳妇断了念想,也好让家宅安宁。

    刚进了大门,就有青衣伙计迎了上来,把他迎进了一座偏厅,隔着花窗他可以看见大厅里有许多的柜台,每个柜台后面都有一位账房先生,都一身青衣,坐在柜台后面喝茶,等着顾客上门,柜台的上方,拉满了铁线,还有一个个的竹夹子,上面夹着一些纸片,不知道是干什么用的,桌子上还有一个奇怪的东西,方框里都是一串串的珠子,还分成上下俩格,何员外家中虽然也做些生意,且这祥符钱庄总店就紧挨着他们家,但是他没有抵押贷款过,所以第一次来祥符钱庄,这里的感觉给他格外奇特,且莫名的让他多了一份信任感。

    活计给他端来了青绿色的茶水,这让他的心更是一下子安静了下来。但下一刻,门口传来一声喊声,吓了他一大跳,一口茶水差点没有喷出来。

    “掌柜的,我们韩家存五万两银子。”

    钱庄中顿时不安静了,因为从外面涌进来一群人。何员外抬头一看,来人几乎全部是一副大户人家………准确的说是官宦人家管家打扮的样子。其中那冲在最前面喊着要存五万两银子的管家,正是他曾经见过的右相府大管家韩诚。

    “掌柜的,我们马家存一万两银子。”

    “刘掌柜,我们杨家存两千两银子。”

    “刘掌柜,我们胡家存三千两银子。”

    …………

    …………

    到此时,何员外哪还不明白,眼前这些管家都是朝廷大臣的管家。但他却不知道,叶尘自昨日在小朝会上让贾宪着手钱庄存钱给息业务之后,这些朝廷官员便回去在第一时间,将家中用不到的余钱全部拿出来存到祥符钱庄去。这样做自然是响应陛下号召,为朝廷出力,为陛下分忧。但同时也是因为大臣们深知内情,只要祥符国还存在,这些钱绝对不会消失,而且陛下说有利息,那绝对就会有利息。

    祥符钱庄总店大掌柜名叫钱恒铎,实际上也是户部一名从七品的官员。虽然知道眼前这些管家代表朝中众臣,但却是不会将眼前这些下人太过放在眼中,眼见乱糟糟的,便喝道:“肃静,大喊大叫,成何体统,总共三个窗口,现在开始排成三队,一个一个来。那个何员外是吧!你是第一个到来的,你先去一号窗口办理。”

    何员外闻言愣了一下,本想推辞,但一看这些官宦人家的管家已经开始排队,便在一名伙计带领下,来到一号窗口,开始办理。

    “掌柜的,你们钱庄真的不收保管费,而且还付利息?”何员外将五百两银子从怀中拿出来,最后一次问道。

    “何员外,你放心,我们不收你任何保管费,每个月钱庄还要给你利息,年息是一分,给你一个凭证,你随用随取,这样就不担心招祸了。”

    何员外心想还真有这天大的好事,把钱让人家保管,不但不收费,还给钱。他转头看了身后等的不耐烦的管家们,心想当官的抢着存钱,这肯定因为是陛下的旨意,也只有陛下才会这样体惜老百姓,陛下真是千古明君啊!

    等拿着签字画押,且盖有朝廷户部相关印鉴的凭条走出祥符钱庄时,何员外心中感慨万分,如果最开始他还有占了便宜的想法,现在除了感激,就再也没了其他心思,收拾一下衣冠,趴在地上对着皇宫方向端端正正的拜了下去。

    不多时,何员外一脸感激的从钱庄走了出来,对围上来认识的一些打听消息的商贾、员外、富户们说道:“你们到现在还不明白,这是陛下对我们这些老百姓的恩典,所以才不但不收保管费,而且还给利息。我们身为陛下的子民,是何其的幸运,诸位,家有余钱不放心的,或者带钱赶路不放心,就进去吧,不存钱的就不要凑热闹,不要等到最后,人家钱庄库房放不下了,你想存钱都不让存了。”

    …………

    …………

    整整一天时间,祥符钱庄三个窗口的账房先生感觉自己快要累死了,连吃饭都是在柜台上吃的,队伍从店里都排在了大街上,长达半里之远。钱庄后院大掌柜钱恒铎和已经从后门来此半天时间的贾宪脸上都快笑成花了。短短一天时间,便已经存进了三十万两银子,陛下的办法果然妙极,百姓将钱抢着送到钱庄,还对钱庄及朝廷和陛下充满感激。

    赚钱赚成了菩萨,年息是半成的十分之一,实在是一个很低的利率,可是在这个给人保管财物,必守保管费的世道,确实有当菩萨的资格,却没有人去计算,随着存款的增加,朝廷户部股本会逐渐撤出,最后就会变成用他们的钱来赚钱的一头巨兽,现在只是在夏京实行,紧接着各州县钱庄存钱给息业务都开展之后,可想而知必然会让几乎所有百姓将余钱都存到钱庄中。到时候就会变得和后世银行没多少区别。

    事实上,这个时代人们只要认清了祥符钱庄真的存钱不但不收保管费,而且还给利息之后,比后世人们更愿意存钱。因为,这个时代远没有后世治安好。且如今祥符国因为叶尘的原因,朝廷的信誉好的没得说。

    所以,在《夏京快报》和《祥符新闻》的宣传之下,祥符国百姓很快就有了一个共识————把钱放在祥符钱庄的库房里和国库没有什么区别。

    皇帝陛下的名声太值钱,同样的事情若是放在宋国或者辽国,结果是必然大为不同的。

    贾宪认清这一点之后,让户部做了一个计算,全国四百多万人口,八十多万户人家,平均每户存十两银子,便是八百多万两银子。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存款只会不断增加。

    “恐怕自此之后,钱庄的钱永远要比国库里面的钱多的多。这么多钱的保安工作是重中之重,我要请示陛下,钱庄建立护银队,每个分店按照百人计算,全国不下于五千人。”贾宪心中暗忖。

    净街鼓响起的时候,活计准备关门,在排队商家的哀求下,祥符钱庄给他们分发了号牌,明日依然按照号牌交易,让他们放心,如果没有宵禁这一说的话,祥符钱庄衣的大街上会睡很多人。

    钱恒铎不敢想象有一天自己管理的钱庄的钱会比国库还要多,那是一个怎样的场景?贾宪告诫的话也在他脑子里回响,这些钱不是你的,都是百姓的,你可以导引这些钱的去向,决不能从那里拿一文不该拿的钱,一旦出事情,告诉你,比兵灾还要可怕得多。钱恒铎深以为然。

第八百五十二章 韩熙载收到的那封信

    (非常感谢老兄弟‘流离de岁月’的慷慨捧场和月票支持。)

    第二日,祥符钱庄门前再次排起了长龙,不过相比昨日,钱庄附近进驻了一个营的城防军。监察院院长李君浩请示过叶尘之后,亲自挑选精干廉明官吏,成立了一个钱庄监督、查账系统衙门,于中午的时候便进驻钱庄。并且监察院按照叶尘的旨意,已经开始讨论要以律法的形式界定钱庄的钱和户部国库之中钱的区别,以为后世子孙立一条厉禁。

    …………

    …………

    自石砰谷大捷消息传来,祥符学院师生狂欢三天之后,后面这些天便出奇的安静又出奇的混乱,因为祥符学院学生面临第一次期末考试。这个时代人们,特别是读书人最为重视自己的名誉,更何况是这些在自己家乡看起来不可一世的年轻人。学院已经明确要对考试成绩进行排名,且根据排名还会有一定的奖学金可拿,因此绝大部分的学生全身心的投入了进去。

    张泊大半年前离开祥符学院时,学院还没有正式开办,所以他自从回京的那一刻起,就对祥符学院充满了兴趣。因此他来到夏京的第三天便带着孟飞扬去祥符学院视察。

    如今祥符学院正门前集市越繁荣,吃穿住行玩乐可以说应有尽有,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店铺也越加高档,从之前平房小铺、小店,变成了如今阁楼林立。

    曾经作为契丹鹰眼卫秘密据点的酒馆已经变成了一家二层客栈,老板房东自然早已换人。但是酒馆对面原本的‘大河面馆’却变成了‘大河酒楼’,显然人是物非,老板没有变。

    孟飞扬和张泊一身便服,漫步走过街市,路过‘大河酒楼’时,孟飞扬无意中看见大河酒楼门面上雕刻的一种树叶图案时,神色中闪过一丝讥讽,但一瞬间他便恢复正常,若无其事的收回目光,继续向前走去。

    很快二人来到了祥符学院大门前,观摩巨石上叶尘题的字时,孟飞扬眼睛微微一眯,心道:“好霸道的剑意。”

    二人寄好马匹,将护卫留在学院之外,没有惊动任何人,一路参观,来到了讲演堂,张泊和孟飞扬饶有兴趣的打量着这座内部就有两丈多高的建筑,近千个座位呈一道弧线排列,在弧线上每一百个座位形成一块,按梯状高度由低而高从里向外排列,共有十排,而纵向则由三条过道分成整齐的三块,它们共同的中心点,则是一座高台,讲演者便在那高台上讲演,他的背景,是一幅一丈多高,四丈多宽的人物画,画的是孔子给弟子讲学的故事。看木质桌子和教室水泥地板摩划痕迹,显然平日间这里面很热闹,只是因为最近学院期末考试才冷清下来。

    二人走出讲演堂,信步走到旁边的辩论堂。辩论堂的布置和讲演堂不同,辩论堂的座位是分成三块的,似乎三足鼎立,二人略略能猜到为什么辩论堂会这样布置,无非是立论者、反对者、中立者,各坐一方吧。而进门就可以看到的背景,也是一幅大型人物画,以张泊的渊博,一眼就知道那是孟子稷下学宫辩论的故事。两边的墙上,刻着一些字。

    “夫辩者,将以明是非之分,审治乱之纪,明同异之处,察明实之理墨子!”“事莫明于有效,论莫定于有证。”“只有忠实于事实,才能忠实于真理!”诸如此类的名言警句。

    正在遐想之间,忽然听到人叫自己:“张伯父,你怎么会在这里?”

    张泊回头望去,却是穿着学生校服的两个年青,其中一个他认识,正是右相韩熙载的长孙韩子修。张泊虽然与韩熙载同朝为官,但前者年龄实际上与韩熙载儿子一辈相仿,所以韩子修叫张泊为伯父。

    张泊因为大半年前韩熙载将他绑了送到安全部一事,两家有些隔阂,但韩子修性格有些大条,显然没将此事当一回事或者忘了。

    晚辈表现如此亲昵,以张泊的心胸自然不会拉个脸,当下笑道:“原来是子修。”

    韩子修和同伴向张泊行过礼之后,便笑着对旁边的人说道:“梦如,这位便是朝廷农部尚书张大人。”

    被称是梦如的学生显然已经通过两人刚才的对话猜出张泊的身份,并没有什么意外,只是一脸好奇的看着张泊,同时连忙抱拳说道:“张伯父,晚辈马梦如,失礼了。”

    张泊略微一愣,一边打量着马梦如,一边笑着答礼:“左相马相公与你是什么关系?”

    马梦如恭敬说道:“正是晚辈祖父。”

    张泊看了看两人,可以看出两人关系很不错,心想韩熙载与马文韬明争暗斗,他们肯定不知道他们的孙子却整天待在一起,成为了朋友。否则,不管处于什么原因,恐怕都不会开心。

    这样想着,张泊指着孟飞扬说道:“这位是农部孟大人。”

    韩子修和马梦如对孟飞扬随便一礼,显然将孟飞扬看作张泊的跟班。孟飞扬却丝毫不在意的给二人回了礼,打量着韩子修,一副很感兴趣的样子。

    相比韩子修的大条,马梦如显然要更为活络一些,此时笑道:“张伯父和孟大人微服来此,院长被陛下派到黄湾关还未回归,其他几个分院院长和张伯父恐怕多有不熟,不如就由我们两个晚辈给张伯父和孟大人当向导,参观学院。”

    “如此有劳你们两个小家伙了,我方才从图书馆那边过来,看到有一处占地很大,且较为空旷,有些像是校场,但却看起来又不像。却不知道那是什么场所?”张泊一边带着孟飞扬和韩子修、马梦如二人向外走,一边问道。

    “这样的地方那多半是体育场。”马梦如笑道。

    “体育场?”张泊大惑不解。

    “那是给学生们练习马术、剑术、格斗、射箭,还有蹴鞠,跑步之类的场所………”马梦如解释道。

    “这马术、剑术不论,蹴鞠不有点玩物丧志吗?”张泊忍不住问道。

    韩子修一听蹴鞠,顿时来了精神,说道:“张伯父有所不和,此蹴鞠非彼蹴鞠,听说是陛下所发明且让徐院长在学院中推广。这其中可是暗含兵法要义和团结互助之真理。却是所有的学生最为喜欢的运动。”

    张泊一听竟然是皇帝之意,顿时神色肃然,心中充满好奇的同时,心想自陛下横空出世来到世俗之后,不知创造了多少奇迹,有时一句话都会改变这个世界,他所发明的运动定是非同小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