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宋王侯-第28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她最为依赖和看重的心腹臣子。
特别是紧接着接到上官冰云提前安排好的‘绑票信’之后,萧绰更是气的一口气砍了上京城城防、府衙等部门中负有责任的三十多个官员的脑袋。
当然,与此同时,辽国庞大的国家机器也运转起来,甚至调动了五万大军寻找抓捕上官冰云、白沧海等人。
一天后,辽国朝廷没有找到人,但却知道是萧秀明叛国。萧秀明是萧绰一手提拔起来,并且还是他们萧家人。这让萧绰更是恼怒之极,下令诛杀了萧秀明没有来得及安排的家人、府中下人,以及地位不低的萧秀明父母,总计三百多口人。
与此同时,三颗被劫持辽官的脑袋也被到处找人的军队给捡到了。
这三颗脑袋送到上京皇宫之中,张无梦也适时出现,劝阻之后,萧绰终于冷静下来,最终不得不同意与叶尘派来的‘劫匪’换人。只是萧绰不甘心,便想先对玉道香般羞辱折磨一番,不料上官冰云好像早就猜到萧绰的心思,又有一份‘绑票信’被辽国到处抓人的大军捡到,以快马送到皇宫。
这份‘绑票信’就一句话:我们祥符国皇后殿下若是受到任何侮辱或者损害,被劫持的辽官便实施宫刑,且毒瞎眼睛。
这个时候张无梦又说话了,萧绰考虑到自己绝对不能让二十多名心腹重臣和父亲被宫刑和瞎了眼睛,变成废人一个。所以,她根本不敢冒这个险,最后除了忍不住扇了玉道香几个耳光外,玉道香毫发未伤。
辽国庞大的国家机器运转,上官冰云、白沧海等人虽然藏得隐秘,但还是被发现了。但那又怎么样呢?有人质在手,辽军即使出动再多的人也是投鼠忌器,不敢进攻。
负责此事的是萧绰头号心腹猛将耶律休哥。耶律休哥本来也是被劫持的目标,但因他自身武功高强,最后失败,那组十五名特殊职能部的高手全部被杀。
耶律休哥在找到上官冰云等人后,曾经发起过一次试探攻击,不料上官冰云二话不说,便杀了一名手中的辽官。当场便震住了耶律休哥。
自此之后,耶律休哥控制着五万大军不敢再踏入上官冰云等三百步之内。
上官冰云选择的交换地点在祥符国与辽国交界处,叶尘和扬继业已经亲自带领大军早已等候在那里。
…………
…………
五月一日,耶律休哥带领五万大军押送着玉道香,‘护送’着上官冰云一行人来到了辽国东胜州,此地是与祥符国交界的辽国最后一个州。
两国边界线上,叶尘和扬继业亲自带领黑狼、白狼、玄武三大军团各一万人和折兰军团全体两万人,总计五万大军,其中有三万骑兵,包括两千玄武重骑。而对面五百步外,耶律休哥带领的是五万铁骑。
交换进行得很顺利,双方在对方手中的人都是不能有丝毫闪失的重要人物,所以双方都没有耍任何花样,叶尘也如约准备好了一百万两银子一并送了过去。
不过,等将人救回之后,耶律休哥一声怒吼,战鼓声中,亲自带领五万铁骑冲向祥符国大军。而叶尘好似对耶律休哥的反应早有预料,淡淡一笑,一挥手冲锋的号角响了起来,三万骑兵开始冲锋,两万步兵开始布下战阵,最后面在刚才被遮挡住的抛石机上炸药包开始瞄准。
然而,就在这时,异变突起,送到辽军中装着一百万两银子的十辆货车爆炸了。
轰然巨响,火光在战场上升腾而起。爆炸造成了近千人的伤亡,最主要的是声音太大了,契丹骑兵的战马全部受惊,四处奔行乱撞,而马上的士兵耳朵里无不嗡嗡嗡的乱响,东摇西晃,一脸惊恐,他们在这一刻懵了。
对面祥符国五万大军人、马的耳朵里面都塞了东西,爆炸对他们造成影响很小,爆炸一结束,他们便从自己和胯下战马的耳朵里面拿出了东西,继续向辽军冲去。与此同时,头顶上近百个火药包被后方的抛尸机发射,落在了辽军骑兵之中,带来了第二轮的爆炸。
…………
…………
这一战,只持续了半炷香时间,五万最为精锐的辽军铁骑便败了,而且是大败。祥符国三万骑兵一路追杀至辽国东胜州城下,然后在东胜州城内援兵出城之前,带兵返回到了祥符国。
此战,辽军战死两万七千六百多人,受伤三千五百多人。耶律休哥也被火药包炸成了重伤。而祥符国一方只战死六百四十三人,受伤一百多人。
此战结果传出之后,举世震惊。辽国朝野上下一片哗然。消息传到宋国之后,宋国君臣虽然再次惊骇祥符国大军的厉害,但也对前期宋军大败有了一个新的认识。朝廷脸面上好看了一些的同时,赵普让宋卫府派精英探子调查辽国与祥符国开战的始末。同时也开始密谋与辽国联手攻伐祥符国的事情。
而回到夏州的叶尘脸色却很难看,因为刚回到皇城待了一晚上的玉道香留下一份信之后,便又消失了。信上就一句话:萧绰扇了妾身两个耳光,妾身去辽国找回场子。夫君放心,以妾身的实力,不会再有人能够抓捕到妾身。夫君不要派人来追妾身,否则反而容易暴露妾身的行踪。
叶尘神色阴沉的思考之后,苦笑一声,喃喃自语道:“朕这皇后哪有丝毫皇后的样子。”
叶尘最终还是将上官冰云派了出去,让其去寻找并保护玉道香。
…………
…………
叶尘让军枢部建立祥府国第一个军校————祥符军事学院。但过程并不顺利,院子、房子、训练场、经费器材等硬性条件有军枢部全力推动自然不是什么事情,关键是没有教师和教材,在军枢部第三次拿出的教材被叶尘否定之后,叶尘想了一下,打算还是先从军官培训队开始,等积累经验,编写完善教材,再培养出一批教官之后,再进一步的组建军校。
但即便是军官培训队首先也需要一批教师————必须有实战经验,又要识字还要善于教授,扬继业想来想去都找不到合适的人,索性从全军范围内挑选了一些旅长以上高级将领兼任,步战、轻骑战、重骑战、步骑协同战、工兵作战、辎重营战时任务等经过分门别类之后的教材也分给下面七个军团,让他们编写。
这个时代将官有不少就是大老粗,有些即便识字,但距离立言著书、编写教材还有很大的差距。特别是黑狼军团长李光顺和白狼军团拓跋格鲁,甚至都不识字。
无奈祥符**队自改革之后,叶尘大会小朝的强调军队的服从命令和铁的纪律,军枢部下了命令,当做作战任务一样安排,军团长们只得又去抓来属下的旅长、营长、连长想办法出主意,然后找来军团、旅两级参谋润色,一群军官每晚挑灯夜战,写出来一部分,派快马交到军枢部,扬继业初审后全部被打回重写,原因是抄袭作战条例过多,不适合军官培训。叶尘多次给扬继业、曾尚飞有过指示————要求是从实战总结出一些指挥原则,教授给以后要提拔的军官。
拓跋格鲁、李光顺、展熊武等七大军团的军团长忙着抓头的时候,叶尘也没放过刚从辽国回来的胡三光、白沧海、连继城,三人分别执掌国家安全部、特殊职能部、天子暗卫司三个特殊机构。叶尘也给三人安排了他们与他们职司相应的题目编写教材。并且针对此次在辽国营救玉道香,叶尘和白沧海商议之后,决定将白沧海的特殊职能部进行一定改革————扩大编制为特种大队,编制两千人。
…………
…………
相比起军官培训机构建立的麻烦,训练士兵的教导队对全军七大军团带有竞赛性质的抽调轮训进行得很顺利。
为什么说是带有竞赛性质,因为每一次为期三个月的强化训练,都是七大军团各自抽调一个旅放在一起进行训练。
至此,全军齐装满员之后,祥符国第一次大练兵热烈的展开了。
教导队位于夏州城东一片占地五百多亩的大营区中。较场上每日杀声和哭喊声震天,在黑月的折腾下,教导队上空似乎都飘荡着一股怨气。
诸位看客捧场和月票的支持和鼓励,是我写得更好、更快的最大动力——————————————
第七百四十五章 攻破玉安京
(非常感谢‘cy北辰’、‘漢平hank’和‘知命侯’的慷慨捧场和月票支持。)
不过,总的来看,这些士兵还是十分憨厚,绝大多数认为现在的待遇和月饷都很好,对军令和军纪都执行得不错。现在的训练强度还在他们忍耐范围之内。特别是各大军团、各旅、营、连、排的集体荣誉被叶尘成功想了一些办法调动起来,再让教导队营造出相互比试的氛围之后,士兵的训练积极性保持得很好。
其实现在教导队的训练强度已经远超后世叶尘所在的军队,单从强度来说和后世特种兵训练差不多。就拿行军的负重来说,步兵训练时必须穿上铁甲,而光铁甲就是三十多斤,每日行军限定在五十里以下,后世普通步兵训练可达不到这样的强度。
叶尘最开始看了教导队给的训练计划时还有些犹豫和担心,不过事实证明这些古代的贫苦人民没有让叶尘失望。当然这也是组成军队的主要成分都是最穷苦百姓的原因。
要知道,在这个世道,特别是刚刚经历五代乱世,且西北一直以来都是战乱不休,广大百姓流离失所,饥寒交迫几乎成家常便饭,生活中吃得苦,受的累,挨的饿已经够多了,训练中身体或许累一些,至少不会挨饿,再说祥符**队的军饷可是不低,再加上祥符国两次打败宋军,紧接着又打败了辽国五万铁骑,使得祥符**人的地位提升了不少。也致使这一个多月来在祥符国各地掀起了一股参军的热潮,这其中包括对祥符国渐渐有认同感的党项八氏,以及祥符国境内羌族、土族等异族。
…………
…………
夏州,祥符国皇宫御书房。
扬继业汇报过军队最近改革的成效之后,叶尘点了点头,表示对军枢部在军队改革方面所做工作表示肯定,然后又沉思半响这后,说道:“扬爱卿,朕听说你们杨家在战场上杀敌的枪法非常出色,朕想你们杨家一定有特别的训练方法,或者自己的诀窍吧?”
扬继业愣了一下,不敢隐瞒,说道:“启禀陛下,臣之家中对于枪法一道的确是有一些家传秘诀的。”
“朕总认为战场上用长枪杀敌效果最好,所以想你把这套方法教给全军将士,最好能详细地写下来,再进行研究,编成军阵。”叶尘记得在后世的时候在什么地方听说过,战场上步兵用长枪,并且结成战阵,最能杀敌。所以,便想弄出这么一个战阵,然后将长枪向全军步兵推广。
扬继业犹豫了半响,最后还是一咬牙说道:“臣不能这么做,请陛下恕罪。”
叶尘很惊讶地问道:“为什么?”扬继业是祥符**中最高长官,他觉得这是一个很自然、很合理的要求。
扬继业说道:“启禀陛下,臣之杨家之所以能够在军中世代武将,靠的就是这一杆六尺长枪。”
“陛下对臣的恩情天高海深、杀身难报,臣对陛下的忠心也是日月可鉴。就是我杨家满门为陛下死在疆场上臣也绝无怨言。身为大将军,臣对士兵练枪之法自然也会加以指点。但族中流传的这些枪法之诀窍乃是我杨家安身立命的根本,绝对不可外传泄露,请陛下明鉴。”说完杨继业直接跪倒在地,再不出声了。
这封建思想叶尘很不以为然,一家一姓闭门造车地摸索效率很低,而且也很容易失传,无论从发展还是保存的角度看,打破封建壁垒把知识共享才是高效和科学的。但以杨继业这样的人物都是这样的想法,显然要想打破这个时代人们固有思维并不容易。当然叶尘也可以强行命令让杨继业将他们杨家枪法诀窍诀贡献出来。但是叶尘却是不想因为此事与杨继业产生隔阂。
杨继业恭恭敬敬地跪着,身体一动不动。
“既然如此,朕便不勉强你了。起来吧!”叶尘叹了口气,有些遗憾的说道。
杨继业说道:“多谢陛下体谅臣的难处。”
言毕,杨继业起身,叶尘让其坐下,杨继业略一犹豫说道:“陛下认为刀剑无用?是想将步兵全部换成长枪兵?”
叶尘点了点头,说道:“没错,朕的确有此想法。”
杨继业说道:“有道是三箭不如一刀,三刀不如一枪,对付山贼弓箭还可以。但是对付宋国、辽国这种身披甲防的骑兵,除非是脸面咽喉,否则十几箭射不死也不奇怪。而一个人被砍三刀,就算甲厚不是重伤,流血也去了半条命。至于长枪…………只要一个突刺,即使身穿盔甲,也可直接杀死。”
“不过…………”
就在叶尘感觉杨继业所言大为有理的时候,杨继业补充道:“如果是碰上盾牌手就不行了………”
杨继业索性站起来开始亲自演示,他左手护胸表示一个盾,用慢动作下移到腹部,说道:“若是有枪刺来,臣用盾牌震开枪尖………”
跟着又是慢动作跨上一大步,右臂从肋下反抡了一个大圆到前胸,说道:“然后便可用右手的刀杀死对手。”
“长枪可以结成战阵。”叶尘反驳道。
“陛下,敌人也可以结成盾阵。”杨继业摇着头说道:“以臣看来,兵器之利各有千秋,除了战阵之功外,关键还是看个人的武艺,枪术好就是枪赢,刀法好就是刀赢…………”
叶尘捏着下巴想了很久:“杨爱卿,你再把动作做一遍让朕看看…………慢慢地………重来………再慢一点儿………再来一遍………嗯,朕知道了………”
叶尘严肃地想了一会儿,终于下了命令:“朕意已决,刀和盾牌步兵都不要了,都换成枪,六尺以上的长枪。”
看到杨继业满脸都是不解,还想劝阻,叶尘也不打算现在就说明想法,毕竟这还需要艰苦的训练,他挥手打断杨继业要说的话,说道:“如同杨爱卿所言,枪术好就是枪赢,毕竟抢的威力大而且先动手。所以,朕决定还是要研究出一套枪阵,所谓先发制人嘛。嗯!朕会让黑月在教导队先按照朕的意思试练出一套枪阵,到时候我们经过验证之后再说。”
…………
…………
五月十八日,倭国京都平安京被刘金元和杜千秋攻下,整座城池被彻底焚毁。
两百多年的时光方才积累起来的繁华,在火焰中化为灰烬。
熟读后世殖民主义、帝国。主义等侵略者历史,叶尘明白一个道理————他让刘金元和杜千秋可以屠城,并不是为了杀人,更不是残暴,其目的是为了毁灭。毁灭倭国的中心,缺乏领导者的国家,很快就会降伏,这会省好多时间、精力,大军也少一些损失。
在叶尘看来,只要将倭国领导层、贵族杀光,将他们本就不多的识字的人杀光,那么倭国作为一个独立国家或者政权,将不复存在。
若是刘金元和杜千秋能够按照叶尘给他们的计划指示,顺利的吞并了倭国,或许再过些年,祥符国与宋国或者契丹大战时,便会有一只祥符国远东军队从海上登陆为祥符国而战,这个军队里面也将会有很多倭人士兵。
叶尘为将来的这一点布局,唯有赵普猜测到了一些。所以,赵普这些天让宋卫府派出大量探子,甚至深入大海和远赴高丽去打探倭国的情况。
然而,刘金元和杜千来在倭国中的侵略速度太快了,而倭**队的表现也太无能了一点。
甚至倭国中发生的几次地震给这支祥符国的远征军队带来的干扰,都比倭人军队更大一些。
十几年的和平,让南唐被宋军打得跟狗一样。而倭国的和平与闭关锁国,持续了两百多年。这期间,倭国的国内虽然也有内战,但那等低水平的内乱,对战斗力的提高和实战经验的弥补效果实在是有限的很。
最主要的是,除了实战经验,不论装备、战术,都完全落后于祥符国的这支远征军队。这种种因素综合下来,倭**队的战斗力与‘侵略者’相比差了很多便能够理解了。
…………
…………
祥符学院在短短十余日,收了五百多学生,已经开始分班授课。只是先生依然太少。若不是朝中韩熙载、马文韬、贾宪等人奉旨兼当祥符学院的‘客座教授’,根本就难以顺利进行下去。
在这么短时间内能够招收五百多学生,可以说与叶尘有着直接关系或者说功劳全部在叶尘身上。
以叶尘的身份,现身在祥符学院的开学典礼,并且亲笔题写了“祥符学院”四个大字的院名,这是祥符学院能够在第一期招收五百多名学生的主要原因,这已经远远超过了叶尘和徐铉的预期。
这些学生中一百多人是直接由国子监转过去的,其他的大多数是祥符国的官宦子弟和富家子弟,因为种种原因进不了国子监,一看皇帝陛下对这祥符学院如此重视,便一窝蜂跑来绿水湖。不过,也有少数的人是因为不喜欢诗书礼义,专喜欢那些杂学,进祥符学院正是对了他们的胃口。当然,这些却不是叶尘和徐铉目前所能尽知的了。
…………
…………
争取今晚上三更,求诸位看客捧场和月票的持支持和鼓励————————————
第七百四十六章 赵普的担忧
夏州东武门旁边西北酒楼正店,是夏州城里数一数二的大酒楼之一,此时天色虽然已近傍晚,但是灯烛荧煌,客人依然不少。西北酒楼的掌柜金来喜乐呵呵站在柜台前招呼着客人,茶博士和酒博士穿梭往来,忙得不可开交。
金来喜眼见三个身穿长袍的书生走进店来,身后跟着三个十二三岁,穿着灰色短褂,眼睛透着好奇的小书僮。他那是几十年锻造的火眼金睛,特毒特准,一眼就看出这是三对主仆走远路游学至此的,说不定还是来自宋国的书生。
这样的客人,还用不着他这个掌柜亲迎,自有小二领进门来热情招待着。
六人被小二引着上到二楼,在靠窗户地方收拾了一张桌子,茶博士马上泡一壶上好的茶奉上。在小二的介绍下,六人点了一桌子的特色菜,以及各色水果,又要一壶老酒,便吃了起来。从六人点餐来看,他们家境殷实,甚至乃大富人家。
最近安全部的发现有宋国和辽国的细作在夏州内活动,所以夏州官府对夏州酒楼客栈掌柜的都悄悄有过叮嘱,让注意着一切可能从宋国和辽国来的外人,若有发现官府的赏金可不少。
如今既然已经确定这六人可能是宋人,金来喜便亲自走近想要仔细再打量打量,不料刚上得楼,在楼梯口露个头,就听有人招呼他:“掌柜的,请过来一下,打听个事儿。”
金来喜循声望去,不正是那三个儒生和三个书童,风尘仆仆的样子。金来喜心想正好验验你们的来路,便连忙上去问道:“几位公子,有什么事吗?”
却听一人说道:“我们几个是宋国京兆府的举子,出来游学,听说祥符国京都城南边绿水湖有祥符国皇上亲笔题词的祥符学院,想请问一声,这绿水湖该怎么走?离这里又有多远?”
金来喜闻言不由一愣,心想直接说是宋国来的,看来这几位多半不是奸细,这样想着,他笑道:“几位公子,这可不巧了,祥符学院十多天便招齐五百多学生,便在四月十四日,祥符学院已经开学了。”
“这倒不妨,我辈兼程赶来,想那徐山长也不能拒我们于千里之外。”
“只是小人听说学院的盖好的校舍已满,几位公子如果能在绿水湖村民家租间房子住,亦是可以随班就读的。不过小的听说因学生太多,学院里面的先生都忙不过来了,他们肯不肯再收人,非小的所能知。”金来喜倒是有一番好意。
这时有小二过来送菜,便接口笑道:“小人听说这祥符学院山规森严,学生不读满三年,不能卒业的。而且想入祥符学院还要经过考试,合格之后才能入学。”
那几个读书人显是头一回听说这规矩,有人便笑问:“这个规矩却是闻所未闻,这位小哥儿是否弄错?”
那个小二见他们不信,不由急了,正想说什么,掌柜金来喜却是打发着让他离开,自己卖弄道:“几位公子想是外地人,却是有所不知,这祥符学院是由我祥符国皇帝陛下让徐山长所建,其中的所有规矩都是皇帝陛下金口玉言所定。那祥符学院四个大字,亦是陛下亲手所书。几位公子不妨想一下,我祥符国皇帝陛下乃上天真君转世,他所定规矩自然不是别处可以相比,而且定然是大有深意的。非凡夫俗子所能看明白的。”
这三名儒生虽然是宋国人,而且宋国刚刚惨败于祥符国没多久,但是这并不影响他们对于叶尘的崇拜和敬仰。此时他们听金来喜说得也正如传闻所说,不禁信了几分,便有人问道:“它那考试方法,又有什么不同之处?”
金来喜勾起他们兴趣来了,却故作为难之状,吱吱唔唔不肯就说。那几个读书人出外游历久了,自然知道套路,便有人拿了一块碎银子塞到他手里。
金来喜随手把银子放收进袖中,暗中捏了一捏,方才笑着继续说道:“本店这里经常有夏州读书人过来吃饭,其中有不少在祥符学院读书的,经常听他们说起,故于他们学院的规矩也略知一二。听说那个学院先生不称先生,而称老师或者教授。每学年结束,由教授出问考卷进行考试,及格之后方能升更高年级。”
“考试嘛!这不算什么。”一个书生有些不以为然的笑道。
“公子有所不知,这才是第一道考试,还没完呢,通过之后,教授还会进行面试,也就是当面问答,听说是三道题,答对两道就算是及格。两关考试结果都达到及格才算是合格,升到更高年级。”金来喜口沫横飞,引得一众客人都倾耳相听,或蹙着眉头,或者陷入沉思,或一副跃跃欲试之色。
一名书生想了一会,说道:“请问掌柜的,这祥符学院最后毕业的学生,祥符国朝廷会怎么用?”
金来喜愣了一下,但紧接着又说道:“公子是想到祥符学院求学,又担心毕业之后,没有个好前程吧!这一点,以小人看,公子根本不用担心。首先,以祥符学院的水平,毕业之后考个进士还不容易。再说,公子想想看,我祥符国皇帝陛下亲自让徐大人建立的祥符学院,甚至将国子监都并入其中,从中出来的学生会没有个好前途。”
旁边一名客人也接口道:“几位或许有所不知,我祥符国如今猛将如云,但文官可一直缺少。祥符学院毕业的学生朝廷自然会重用。”
三名书生听了之后,互视一眼,感谢了金来喜,凑在一起嘀嘀咕咕商量一番之后,下楼结账,雇了马车,匆匆出城,向绿水湖祥符学院而去。
…………
…………
“倭国怎么就这么弱?这么快便被刘金元攻破了京城。”
宋国宰相府,赵普听了宋卫府情报司使范长才的禀报之后,一脸惊讶。这才多长时间,倭国连京城都被烧掉。
“老夫记得有唐时传下来的典籍记载,说那倭国是海东大国,方圆数千里,人口几千万?怎么连京城都丢了?刘金元才带了三千多人而已。就算你们打探到叶尘在海外还有据点,能有多少人手?”
范长长说道:“启禀赵相公,倭人的国都平安京并无城墙,据闻倭人只在外围修筑了一道长墙和几处寨堡。”
赵普听得一愣,有些哭笑不得的说道:“倭国京都叫平安京,但却不居安思危,连个城墙都没有,实在是让人难以置信。”
在大宋也不是所有城市都有城墙。南方有相当一部分城市都是没有的,甚至包括一些州城,只在官衙等城市重要建筑有围墙保护。理应设置城墙的位置上,就只有一道篱笆。有的是木桩,不过更多的是柳条,主要是因为其扦插便能成活,等其长成大树后,就是一条不错的防线。
但一国之京都没有城墙,那就是倭国人自己取死之道了,连至关重要的京城都不修筑起城墙,这是开门揖盗。若不是这倭国本有海水为外防,早不知给灭亡多少次了。
“可就算没有城墙,以倭人之大、人口之多,也不该败得这么快。老夫可是听说他们的刀剑很锋利,倭刀在京师中卖得也很贵。”
范长老小心翼翼的说道:“相公所言甚是,只是一国之军力强弱,并非在刀剑一项,还弓弩、甲胄,特别是士兵的勇武和将军的谋略,无一不是决定胜败的关键。这些方面,估计倭人是远远不及那刘金元,所以才会败得如此之快。”
赵普也感叹道:“是啊!我大宋两次在祥符国面前大败,契丹铁骑厉害吧,还不是在祥符国大军面前一战而败。那刘金元所属虽然远在海外,但同样是祥符国叶尘的人,怎么可能不厉害。”
赵普说的话,范长才听了若有所思,突然身体一震,脸色凝重的说道:“相公说得是,祥符**队的确厉害。只是下官亦知我大宋国中精兵强将尽在北境和西北,刘金元所属渡海后都能在旬月中灭了倭国。万一他们占领倭国之后,再以倭人为兵源,扩军练兵,有朝一日渡海绕过河北,从淮东、江南登陆又当如何?”
赵普冷哼一声,说道:“你乃宋卫府情报司使,到现在才想起这一点,比起当年华夏卫府的许方义和胡三光差距不少啊!”
范长才满脸涨红,但赶紧深深弯腰拜下,说道:“下官愚钝,请相公恕罪。”
赵普叹了口气,说道:“好了,以后用心做事,不要光顾着打探消息,也要多动动脑子。”
范长才赶紧说道:“下官谨记相公之言,定会用心做事,多动脑子。”
赵普摆了摆手,让范长才坐下,又说道:“此次倭国速败,其实很大的原因是闭关锁国的结果。你可以想一下,倭人关起门来称皇帝,有渊海为防,自以为可以高枕无忧。可是当恶敌上门,便全无应对之法,除了投降,也只有死了。所以,刘金元所属并没有你想像中那么厉害。不过,海防之事,不得不防。”
范长才谦虚的请教道:“依相公之见,又当如何应对?”
赵普说道:“自然是要加强水师,并修造海舶。”
倭国对大宋来说都是远隔重洋,但不论是进攻还是防御,都需要一只能在海上作战的精锐水师。
…………
…………
争取第三更,求捧场和月票的支持和鼓励————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