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宋王侯-第24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咚、咚、咚…………”富有节奏的鼓声响起,大音希声的钟鼓壮音奏起,一切都井井有条。二人眼见的模样根本没有想像之中的乱象,倒像是往日上朝,崇政殿各司一切如常。曹彬和罗公明互视一眼,心中却是明白这肯定是赵普的手段,同时也清楚这是赵普想要以势压人,从而让他们支持魏王登基为帝。

    他们与赵普同朝为官多年,赵普擅长以势压人来达到目的,他们怎能不知。

    曹彬身为枢密院使,一眼便认出两边的军队是武骑军的人马,不过他没有说什么,只是观察这大殿上的状况一言不发。很显然,赵普想要以此告诉手握调兵之权曹彬和手控财权的罗公明,魏王对军、政的布局控制力表现得非常好,拥有帝王之才。

    这时,只见刘守忠骑马从远处奔了过来,到得中间小广场,便翻身下马,向一行刚走到台阶下的曹彬和罗公明走来。两人情不自禁地驻足,看着刘守忠的目光却已经与以往完全不同。

    不过刘守忠却一脸谦逊,甚至比以往看见曹彬时表现得还要谦虚,只见他到了两人七步外,便下马抱拳拜道:“末将刘守忠拜见枢密使大人、罗大人,魏王殿下已经等候两位大人多时。”

    “刘将军…………”曹彬只是点了点头,没有说话,但罗色明却笑着寒暄起来,气氛一下子没刚才那么凝重了。

    聊了几句,从刘守忠口中得知之前皇城前一幕之后,罗公明抚掌道:“刘将军真乃魏王肱骨、得力干将。”

    “今先帝仙逝,魏王是皇长子,乃我大宋储君,值此国朝动荡之时,魏王监国。名正言顺,在这关头下旨,末将敢不遵从?”刘守忠一本正经道,“全仰仗魏王运筹得当,末将只是实行。魏王监国,乃至登基为帝之后,还得仰仗两位大人辅佐国事的。请!”

    “刘将军请。”罗公明道。

    刘守忠一番客气推辞,两人见他满心有礼,便按照品级高低继续上台阶。

    走在大殿门外,照常有一众宦官守在那里,和往常上朝一样,依次上下简单搜身,确认没有武器就放行。曹彬和罗公明早就习惯这种规矩了,十分配合地抬起双臂,让宦官从上到下拍打一遍。刘守忠也直接把佩剑解下来交给宦官,同样被搜了一下。

    三人走进大殿时,只见一个俊朗的年轻人坐在原本属于皇帝坐的宝座上,曹彬脸色微变,但紧接着略一琢磨,又感觉没有什么不对的。若非有叶尘这样恐怖的人物存在,且又是十四岁小皇子赵德芳的老师。魏王登基为帝,不管对满朝文武,还是地方官员,或者全军诸将士,以及天下百姓,都根本没有任何争议。

    曹彬和罗公明对视一眼,便行礼喊道:“臣等叩见魏王殿下。”

    “两位大人快快起身。”赵德昭表现得极为温和客气,甚至有些礼贤下士,单是从面上看显得无可挑剔。

    接下来,赵德昭不再说话,赵普突然站出来,对魏王跪下说道:“国不能一日无主,臣恳请殿下早日登基为帝,以定军心、民心。”

    赵普话音刚落,薛居正、吕馀庆、刘守忠等带领五十多名文武大臣齐齐跪下,异口同声说道:“臣等恳请殿下早日登基为帝,以定军心、民心。”

    此时,殿上就剩下曹彬和罗公明站着,显得异常显目。罗公明眼睛一眯,眼角余光看一眼旁边已经手握在刀柄之上的刘守忠,略一犹豫,便也跪下道:“臣,三司使罗公明恳请殿下早日登基为帝,以定军心、民心。”

    曹彬见此,心中叹了口气,也跪下道:“臣,枢密院使曹彬恳请殿下早日登基为帝,以定军心、民心。”

    赵德昭见此,长松了一口气,曹彬和罗公明分别执掌大宋调兵之权和财权,两人的支持极为关键,甚至堪比殿中另外五十多名大臣加起来的作用。

    然而,赵德昭的紧张情绪还没法平静,不是因为京都外七万禁军还未彻底臣服于他,而是因为叶尘,准确的说叶尘一人的支持甚至堪比满朝文武和城外所有大军的支持。

    要知道,叶尘若是不支持他当皇帝,甚至全力反对,即使殿中满朝文武,以及京都外七万禁军都支持他当皇帝,他也至少有一半的机率当不了皇帝,甚至还会有送命之忧。

    虽然内心并不是那么淡定,但赵德昭此时表现得相当从容。说话的声音舒缓、沉稳、富有节奏,一点都不慌张。单是这一点,赵德昭确实是个能够压得住场面的人。

    “反贼潘美还未剿灭,先帝大仇未报,此时本王登基,恐怕不妥。”赵德昭故作为难的说道。

    言罢,不等众臣再说什么,立刻又道:“不过,本王以储君身份拟了一份旨意,诸位大臣看看是否妥当。若是妥当,枢密院可依此向殿前司、侍卫司及诸军将士下达一些军令,政事堂可将此通报各、路、州县。”

    早有宦官上前展开一张黄色打底的精致绸缎,念道:“今诸臣忠心可嘉。本王与大臣议定,拟嘉奖擢升、并开国库赏赐禁军将士。赵普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宰相全称),擢升罗公明为参知政事,擢升刘守忠为殿前都检点加兼侍中,曾尚飞为侍卫马步司都指挥使…………另,沈义伦、卢多逊等一干叛臣去除一切官职,打入死牢,择日候审。”

    曹彬当然继续是他的枢密院使,而罗公明却升了一级,接了卢多逊的位置,成为副相,如此一来,曹彬不说,至少罗公明已经算是基本上和魏王绑在了一起。此外,嘉奖的范围是非常全面,恩惠至禁军所有指挥使以上将官,甚至士兵都会有钱财赏赐。

    这一份手段、心智,叫曹彬震惊之余,却是不相信魏王拥有如此能力,显然这又是赵普的手段。从这份旨意中可以听出一个关键的地方:恩及了所有禁军将士。且高级武将部分升军职;大部分高中低级武将加勋。虽然大部分职位不变,但也算是变相的提升地位和加俸禄。封赏也算是实实在在的、很诱惑人的内容。可以想见,此旨一出,传到城外禁军之中,魏王军心便可收拢大半。

    曹彬觉得这一手非常高明!他甚至认为魏王、赵普此时的做法,简直是唯一的、最直接简单的稳定禁军的办法。可以预见效果很明显。

    这不难猜想或者推断,所有禁军武将、士卒,基本上只要按兵不动就能升官,得到钱财,又安全又获利多多;而如果有其它心思,则极可能被治谋逆大罪诛灭全家,冒险巨大还不知道能得到什么好处。再加上赵德昭比起赵德芳拥有着无法改变的先天优势,怎么选择?何去何从?不是一目了然吗?特别是底层将士根本不习惯多想,眼前的好处是实实在在的、最直接。

    从叶尘杀死晋王之后,赵普一系列安排手段,无不惊艳绝妙无比!

    刘守忠忍不住都想大拇指了,估计曹彬、罗公明也是被魏王惊艳的手段惊得心里不断翻滚。

    不料就在这时,赵普忽然拜道:“臣有进言。”

    “赵相公请直言。”赵德昭缓缓说道。

    赵普拜道:“臣以为,祥符王和华夏卫府几位司使也该一并加入封赏之列,才可稳固人心。”

    曹彬忍不住白了赵普一眼,心道:赵普和魏王这场戏演得好啊!

    赵德昭一听,便微微一笑,说道:“祥符王带领华夏卫府上下刺杀反贼之首晋王,立下大功,自然要封赏才行。来人,请祥符王进宫。嗯!诸位大臣,我等正好趁此时间,商议一下如何封赏祥符王。”

    …………

    …………

    同一时间,叶府之中,叶尘独自和小皇子赵德芳正在进行着一场决定大宋历史的谈话。

    叶尘目光如电,深深的看着赵德芳,说道:“殿下,你若是想当皇帝,老师便全力帮你,即使魏王有满朝文武的支持,但殿下若是想当皇帝,老师依然能够帮你做到。”

    两更送上,很抱歉今天只有两更,这几天会很忙,不过不管有多累多忙,我都不会断更,但想要一日三更,这几天估计很难。所以很抱歉——————今天是本月最后一天,再有三个小时便到下个月,我很想要大家的捧场和保底月票————————

第六百四十三章 所有人的敌意和畏惧

    (非常感谢‘威虎山老八’、‘风沐春江’、‘流离de岁月’、‘轻轻的疯子’、‘雁城老曾’、‘有所敬85’的慷慨捧场和月票支持。)

    赵德芳低着头,小脸上紧紧蹙着眉头,想了好长时间,才深深的叹了口气,说道:“老师!若是不用杀很多人,能不能让我当上皇帝?”

    叶尘摇头道:“不能。”

    赵德芳说道:“是不是只有将我大哥和拥护他的大臣全部杀死,我才能够当上皇帝。”

    叶尘叹了口气,发现十四岁的小皇子其实已经极为聪慧,但看得出来,受其父皇影响,小皇子极重亲情,心底也颇为善良。这和原本历史上成为八贤王,素有贤善之名的赵德芳很像。

    “魏王想要当皇帝愿望极为强烈,赵普更是将自己的一切都压在了魏王的身上,老师也不骗你,若是你要当皇帝,为我大宋朝廷稳定大局着想,魏王和赵普以及他们的党羽都要死了才行。”叶尘最终如实说道。

    赵德芳又想了一会,突然泪流满面,哭着说道:“父皇已经被二叔害死,我不想让大哥因为我而被杀死,既然大哥想当皇帝,便让他当吧!水儿说他要嫁的男人只能娶她一个人,而我要是当了皇帝,便不可能满足水儿这个要求,所以我选择当一个逍遥王爷,然后盼着水儿能够嫁给我,快快乐乐的过一辈子。”

    叶尘流露出欣慰的笑容,但心中也有些惋惜,他可是很清楚,已经死去的皇帝陛下是想将皇位传给赵德芳的。不过,他毕竟从后世穿越而来,骨子里面一些想法和这个时代人们、大臣是不一样的,在他看来,以赵德芳的性格当皇帝就未必要比王爷好。

    这样想着,叶尘说道:“既然这样,你先和水儿、虎子他们住在半死迷宫,等京都一切平定之后再说。”

    赵德芳答应一声,便在门口水儿和寇准的陪伴下去了半死迷宫。叶尘微微闭目,以心念传递之术给伪装潜伏在皇宫中的上官冰云暗自下令:不要轻举妄动。然后便将门外李君浩、连继城、白沧海、多罗砣叫了进来。

    李君浩刚一进门,便咬牙说道:“大人,卑职想要亲手杀了许方义那叛徒。”

    叶尘目光扫过三人,摇头说道:“杀人你不如白沧海,白沧海会带着刺杀司的人去追杀许方义等叛贼。而你则迅速出城去华夏卫府和胡三光一起主持大局,告诉胡三光,他现在就是情报司的司使,除了帮助白沧海找许方义、血杀他们之外,还要近快找到圣堂的那位名叫王诸同的四长老,我很想知道他们这些时间在做什么。此外,让他派出探子,将逃窜西南的潘美给我盯死,并且每隔三个时辰便向我汇报一次叛军动向。”

    李君浩没有再坚持,和白沧海躬身称是,然后转身离去。

    这时,有人来传魏王赵德昭的旨意,让叶尘去皇城议事。叶尘没有犹豫,便带着连继城和多罗砣骑马向皇城赶去。

    …………

    …………

    叶尘三人到达皇城时,皇宫里面除了太监宫女比往日少了太多,皇城禁军换成武骑兵的人马,大内侍卫则换成魏王这些年召集的侍卫之外,和往日已经没有什么区别。甚至被炸坍塌的那段皇城墙也已经有工匠开始修缮。

    “大人,赵普和魏王对大人的敌意和忌惮不比晋王弱多少,大人此时只带我们二人进宫恐怕不妥,不如让魏王出宫来到皇城上议事。”连继城犹豫在三,最后还是在叶尘准备进入皇城之前,劝阻道。

    叶尘笑了笑,说道:“若是晋王入主皇宫,我自然不敢进宫,但是魏王和赵普,他们虽然有大批文官的支持,皇城内又有五千武骑军,但却却没有能够杀我的能力。更何况这个时候我若是不进宫,朝廷众臣便始终难以心安,整个大宋便难以安定。”

    …………

    …………

    昨晚上一百多刺客杀入皇宫,将皇宫搅得天翻地覆,晋王设下圈套,想要将叶尘手中高手一网打尽,结果在万军之中被叶尘以神仙般的恐怖手段杀死。

    如今,事情过去了只不过一两个时辰,但这件事情早已在朝廷官员中传开,再结合叶尘以往事迹和个人武力,以及如今在大宋国上下的威望。包括魏王赵德昭和赵普在内,朝廷这些官员再面对叶尘时,心中无不忌惮和畏惧到了极致。而这种畏惧最后无不化成了一道对叶尘的杀机。这其中包括薛居正等一些与叶尘平日间并无仇怨的大臣。即使曹彬、罗公明如今再面对叶尘时心中同样拥有忌惮。

    叶尘所表现出的神通实力,以及他手中所掌握的武力,已经能够决定天子和他们这些大臣的祸福生死,站在他们的角度来说,如叶尘这般的存在,本就不该出现或者存在。

    因为,叶尘如今何止功高盖主,分明已经成为大宋最大一个不安稳的因素。就算叶尘向所有人保证自己绝对不会随意动以武力,更不想谋反、杀君、杀大臣,若是放在之前,以叶尘的信誉还会有一部分人相信,但在叶尘前天下令华夏卫府刺客刺杀二十多名晋王一系官员之后,已经没有人会相信这一点。即使是与叶尘关系极为亲密的曹彬和罗公明,也会对此有所怀疑。

    叶尘实际上也感受到了这一点,不过对这一点的认知还有些模糊,直到他此时走进崇政殿,魏王和五十多名大臣的目光死死停留在他的身上时,他心头那些模糊顿时化成一片清晰的认识————除了徐铉看向自己越加狂热恭敬,曹彬和罗公明神色有些复杂之外,其他人无不对他充满了敌意,浓浓的敌意和畏惧甚至恐惧。

    这种敌意和一头狼吃了一群羊里面的一部分,活下来的另一部分的羊对这头狼的敌意、畏惧、乃至恐惧是极为相近的。即使活下来的这群羊和被吃狼吃了的那一部分羊有仇,有生死之仇,但这并不影响自己同类被类似天敌般存在吃了之后,对这天敌般存在生出敌意、畏惧和恐惧。

    此时崇政殿中,徐铉、曹彬和罗公明不算,除赵普一脸高深莫测,城府深如大海,难以测度之外,事实上,从魏王到下面所有的大臣看向叶尘时无不一脸温和微笑,甚至神色中带有恰到好上的谄媚,根本没有表现出任何的敌意、畏惧和恐惧。但是叶尘如今六感远超寻常人,这不光是听觉、视觉等这些肉身上的感知,他对一个人精神层面的感知同样灵敏无比。除了如赵匡胤、赵光义、赵普这样超绝人物之外,也就是楼炎明和张无梦、玉枫、崔熙、上官冰云这样的人物,才能够在叶尘眼前藏住自己心底深处真正的想法和情绪。

    明白了这一点之后,叶尘突然之间感到无比的落寞,与这眼前这些往日同朝为臣的官员和这座皇宫感觉格格不入。

    叶尘没有想过在这些人面前控制自己心中的情绪,所以当本来神色平静的叶尘因为心中的落寞,神色表现出不快且蹙起眉头时,殿中不少人不由自主的心头一跳,他别是那些心中有鬼的人更是心中一寒。比如魏王赵德昭,还比如赵普和站在殿门口的武骑军都指挥使刘守忠。

    “华夏卫府总司使叶尘拜见魏王殿下。”叶尘微微躬身向坐在上方的赵德昭行礼。

    赵德昭赶紧起身温和无比的说道:“祥符王不比多礼,此次拨乱反正,诛杀反贼晋王,为我父皇报仇,都是祥符王之功,只是如今叛贼潘美带领四万多反贼向西南逃窜,叛贼还未斩草除根,本王还未登基,所以还未到论功行赏之时,否则本王定会提议众臣,加封祥符郡王为祥符亲王。”

    叶尘闻言,不由叹了口气,魏王这一席话显然是经过赵普等人反复推敲之后,特意让魏王说与自己听的。其中包含了试探,比如‘本王还未登基’,若叶尘有心扶持小皇子赵德芳当皇帝,便绝对不会装作听不见,否则定会默认。还包含了劝说叶尘,比如特意点出如今潘美带着四万多叛军还在流窜,是为了让叶尘以大局为重,不要胡来。此外,还包含了利诱,比如许诺加封亲王。

    总而言之,魏王说了半天,无非就一点————希望叶尘能够支持他登基为帝,至少也得默认他登基当皇帝。当然,叶尘绝对不会怀疑,只要有一丝一毫的机会,魏王也好,赵普也罢,亦或者其它一些大臣,都绝对不会有一丝犹豫的会将他杀了。

    还没有进入皇城之前,藏身在皇宫之中的上官冰云便已经以心念传递之术告诉了叶尘————崇政殿里里外外藏了足足两千手持强弓快刀的武骑军将士,而魏王和赵普更是定下了根据情况,若是有可能的话,以摔玉斧为号,随时大军涌入捕杀他叶尘的计划。

    但是,叶尘依然还是进入了崇政殿,这并不是说他拥有独自一人对抗两千全副武装大宋精兵的实力,而是因为他已经安排了反制的手段,他若是愿意,甚至一个念头便可杀了魏王赵德昭。

    看见有兄弟在评论中说重狙枪子弹的数量问题,这里解释一下,前文中有过三次提到,子弹的数量是五发,杀陈景元时用了一发,这次用了三发,目前还剩下一发子弹。

第六百四十四章 叶尘对魏王的警告

    叶尘没有理会魏王话语中的试探、劝说、利诱等复杂的心思想法,不知为何他此时对这个宫殿,对魏王、赵普这些人心中充满了厌恶,所以他没有说任何客套或者谦虚之类的废话,而是直接开门见山的说道:“魏王殿下登基为帝臣并无异议,只是剿灭叛贼潘美带领的四万多叛军,刻不容缓,还请魏王近快定下决议。”

    不等赵德昭说话,赵普突然说道:“祥符王,在发兵剿灭叛贼之前,还请祥符王让人将禁军诸位将官的家人放了。”

    叶尘淡然的看了一眼赵普,说道:“赵相公放心,在我进宫的同时,我已经将此事安排了下去,这个时候禁军诸位将官的家属已经送回了各自的家中。”

    叶尘此言一出,便听见殿中五十多名大臣齐齐松了一口气,即使是赵普也是如此。魏王更是喜形于色。在之前皇城之上,魏王接见了禁军副都指挥使以上的大将。这些人在当时形势所迫,一一向魏王表示了不同程度的忠心,在这个过程中魏王早已再三保证从华夏卫府手中将他们的家人救出来。所以,叶尘要是不让漕帮放人,魏王不但会失信于这些禁军将领,而且在军中本来就不多的威望必然会大跌,这对一心想要登基为帝的魏王来说,是极为关键和重要的。

    此外,叶尘此举也让魏王、赵普等人终于确定,叶尘果然没有扶持小皇子赵德芳当皇帝的意思。

    有了这个判断,魏王此时心中轻松了太多,叶尘话音一落,他便愉快的说道:“奸贼潘美虽为不忠心不义之徒,但不可否认他乃一代名将,纵观朝中上下,唯有曹公和祥符王带大军能够快速将其剿灭。只是曹公自去年在川蜀中了弥勒教的刺客之毒后,虽然已然解毒痊愈,但身体一落千丈,恐怕经不起战场奔波,所以本王想请祥符王带大军剿灭叛贼潘美,不知祥符王是否愿为朝廷分忧。”

    对于魏王有这样的决定,叶尘并不意外,事实上魏王说的也是实话,对付潘美除去镇守北方和西北、西南的李继勋、高怀德和赵赞之外,也只有曹彬和他了。而曹彬的身体欠佳也是实情。如今看来的确只有自己是最合适人选。至于给了自己兵权,自己会不会趁机插手禁军,掌握兵权。魏王和赵普等人更是不用担心,因为叶尘前天让人绑架了这些禁军的家属,这个仇怨已经结下,叶尘想要收服这些人的心在他们看来是不可能的。

    事实上,叶尘来之前,便已经有了这个心理准备,并且他也不想大宋大好局面被潘美闹得分崩离析,而派其他人去,他的确也是不放心。

    所以,叶尘当即便说道:“臣幸不辱命,还请殿下下旨让捧日、天武、龙卫、神卫、四军,骁胜五军,总计五万人随臣平灭叛贼。”

    禁军十万人,如今虎翼军两万人跟着被潘美带走了,还剩下八万人左右。叶尘带走五万,还有三万,但事实上京都之地军队人数远远不止十万人,这十万禁军之下,中原两路境内还有多达三十万的厢军,厢军整体战力自然没有办法和禁军相比,但刚刚经历五代乱世没多久的这个时代,厢军中强兵悍将还是有一些的,叶尘带领五万大军走后,赵普和魏王趁机从三十万厢军中挑选三四万人晋升为禁军,坚甲利器配备上,禁军标准的军饷发上,不但战力不会比禁军差多少,而且重新任命的将官都会是魏王的心腹。这样一来,魏王才算是真正的有了自己的嫡系大军。

    总之,叶尘带走五万人去平灭叛贼,对魏王和赵普一方来说是一举两得的好事,绝对不会拒绝或者阻拦。

    魏王当场给叶尘安排了出兵手续,吩咐枢密院、三司等司衙开始准备出兵、粮草等事宜。然后叶尘告辞,走出了崇政殿,带着守在殿外的连继城和多罗砣向皇宫外走去。

    …………

    …………

    崇政殿中,看着叶尘走出殿外,魏王和赵普互视一眼,后者紧蹙眉头,微微摇了摇头。魏王整个人瞬间长长松了一大口气,他的背后早已湿透。

    自始至终埋伏在崇政殿外的两千精兵都没有敢有丝毫轻举妄动。这并不是魏王和赵普突然改变了心意,而是他们始终不敢,他们没有信心能够杀得了叶尘,便不敢承担事后叶尘的报复。不过,叶尘感觉有必要对赵普和魏王一些警告,以免自己带大军去打潘美之后,魏王和赵普做出一些自己不愿意看到的事情。所以,他便给上官冰云传了一道心念。

    崇政殿中,此时众臣已经散去,各司其职,开始去做各司、各部这些天积累下的公文公事。殿中只剩下赵普和魏王,再加上一些太监、侍卫。

    赵普叹了口气,说道:“也知道我们刚才没有对叶尘动手是不是错过了一次千载难逢除去叶尘的机会。”

    赵德昭摇了摇头,说道:“君子不立危强之下,没有十足把握杀死叶尘,便对叶尘动手,实在是危险之极,本王不认为在叶尘的报复之下,殿下和我能够活…………”

    “啊…………”

    砰的一声,魏王的话没有说完,崇政殿一角突然传出一声惨叫,然后便传出一声沉闷的爆炸声。三名已经由魏王府护卫晋升为大内侍卫中的一个突然发出一声惨叫,然后瞬间充气一般的膨胀,紧接着就爆炸了。和数个时辰之前在皇城城楼上那一幕如出一辙,爆炸之后飞溅的血肉、骨头渣子都变成漆黑一片,距离最近的那两名实力不弱的护卫甚至都没有来得及做出任何反应,便发出凄厉之极的惨叫声,然后变成一具黑尸跌到在地。

    崇政殿中早已乱作一团,有人喊着有刺客,护驾之类的话,一群禁军冲了进来,团团将脸色惨白一片的魏王和赵普护了起来,但紧接着赵普脸色一变,便呵斥这些禁军和所有的太监、侍卫都退到两人十丈之外,谁知道还会不会有哪个太监、侍卫、禁军士兵会不会突然爆炸。

    晋王死前皇城城楼中发生的事情,赵普和魏王已经从抓到的几名晋王侍卫口中得知,所以他们很快便联想到眼前这恐怖的一幕是叶尘所为,准确的说是叶尘对他们的警告。二人此时除了对叶尘更加畏惧和忌惮之外,同样的想要叶尘去死的心思也强烈到了极致。

    …………

    …………

    京西南路,均州地境,官路之旁,扔着四五百具尸体。尸体旁边便是四万多士气低靡的叛军,正在默默的休整,吃着刚刚从两个镇子、三个村庄中抢来的干粮。

    大军临时营地正中间,潘美脸色异常难看,正在骂人。他麾下如今有四万两千左右的叛军,其中两万人是他在江北大营的嫡系,另外两万人马则是他的老部下————京师禁军所属的虎翼军,另外两千铁骑则是云骑军李继隆的属下。

    这四万多大军的将士中大约有一半家在京都城内或者城外,另一半则是江淮子弟。如今稀里糊涂变成叛军,抛妻弃子,远走它乡,自然没有多少人愿意,再加上大军仓促逃离,随身未带干粮,又没有粮草供应,人马都饿着肚子,能有士气才怪。对于将官来说,他们回到京都必然死路一条。但对寻常士兵来说,所谓法不责众,回去最多由禁军变成厢军。毕竟寻常士兵虽是叛军,但却只是奉命行事而已。

    不过,自潘美之下,所有的将官都很清楚这一点,对士兵的心思变化早有预料。所以,在大军逃至均州地境时,军中果然出现哗变,但却被早有准备的潘美等将官带着亲信亲兵轻易扼杀。并当场斩杀四百多人,震慑军心。

    “将军,士兵抛妻弃子,毫无士气,以杀震慑军心恐怕难以长久啊!”

    “将军,村镇中的粮草实在有限,我军一路所过已经洗劫四个村庄,三个小镇,但依然粮草不够。如此下去,非长久之计。末将以为我军尽快寻找一落脚之地为首要之事。”

    潘美叹了口气,说道:“北边有李继勋的北方大营,西北有高怀德的西北边军,南边赵赞的大军,如今我们只有川蜀一地可选。再加上川蜀去年流民暴乱,百姓对朝廷素有不满和怨气。所以,本将已经想好了,我们此去川蜀,全力攻下成都府落脚,再招兵买马,依靠蜀道天险拒敌,若是能够打上几场胜仗,站稳脚跟,便根据情况建国。至于如今士兵士气问题,你去传我军令,大军一路所过,凡是攻下乡镇、县城,除了粮食统一上交之外,抢下的财物都归士兵自己所有。许大人以为如何?”

    许方义苦笑一声,说道:“我们已经别无他法,不过将军若是决定在川蜀落脚,在下以为在川蜀地境内,对士兵还是要有节制才行,否则失去民心,我们在川蜀也难长久。”

    两更送上,新的一个月,大伙都有保底月票,九孔恳求兄弟们能够将月票投给本书,当然若是有兄弟能够给些捧场,九孔感激不尽——————

第六百四十五章 祸根

    (非常感谢‘流离de岁月’、‘小说本’、‘闷烧锅’、‘wars’的慷慨捧场和月票支持。)

    部将出去传令,士兵听到可以放开抢掠财物,又有良家妇女可随意糟蹋,这才恢复了一些士气。不得不说,潘美的方法虽然对百姓太过狠毒残忍,但对于此时的叛军也不为是一种方法。

    就在这时,忽然有骑兵从来路急匆匆疾驰而来,说道:“将军,曹玮又追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