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宋王侯-第19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跃升两级,担任此职。

    让曹玮负责宫闱纲禁之后,整座皇宫的防卫果然是固若金汤,曹玮在后世能够拥有那般大的名声,宋朝十大名将排前三,却也拥有一切成功人士必备的品质————他是一个勤勉之人,每有朝会之期,便会亲自当值,从没有出现过丝毫差池。

    因其故,这些上朝的大臣们对曹玮都有一丝欣赏尊重之感。

    大臣们鱼贯而入,上朝与宋国皇帝讨论这天下的八卦去了,宫门口顿时又安静了下来,宫前广场上的积雪早已被清扫干净,露出下方的湿湿青石,被扫走的雪在广场那边垄成一道半人高的雪堆,如矮城一般。

    一辆马车从那道长长的雪堆后行了过来,车身马身车夫尽是一水儿的黑色,守宫门的禁军以及门内的侍卫马上知晓了马车中人的身份,心中不免有些好奇与兴奋。

    曹玮手按宝剑亲迎了上去,将马车上叶尘扶了下来,二人一路轻声说着什么,一路进了宫。

    宫门内外的兵士们大气都不敢出一声,只是小意用余光看着这一幕,直到曹玮与叶尘的身影消失在了皇宫之中,众人才吐出一口浊气,兴奋地小声议论起来。

    “看见没有?都说点检大人与祥符郡王关系好,看来果然不是假的。”

    “这有什么稀奇,我听说前天他们还一起在永乐会馆喝花酒呢!”

    “那就是传说中的祥符郡王啊?”一位侍卫明显是入宫不久,脸上带着兴奋之色说道:“果然如传说中一样,那眼神刚才往这边扫了一眼,我感觉自己全身上下好像都被看透了一样。”

    “废话!祥符郡王可是仙人弟子。”

    “不对,祥符郡王不是仙人弟子,他是吉星下凡…………”

    “不过说到前几天城外山谷中那场狙杀…………”

    所有的人顿时沉默了下来,知道这件事情太可怕,最好还是少议论一些。

    …………

    …………

    叶尘与曹玮在宫中行走着,并不知道后面这些人在议论什么,不过曹玮也不免好奇,若非陛下特意下旨通知,陛下一直没有要求叶尘必须参加朝会,为何叶尘大清早的便跑到皇宫来了。

    “怎么这么着急进宫?最近宫里有些乱,因为你被狙杀的事情,宫里面的防卫都变得有些紧张。”

    叶尘笑着说道:“我这两天又要离开开封,今天来是有一些事情和陛下最后确定一下。”

    曹玮是个聪明人,自然不会问是什么事情,所以就沉默下来,叶尘想起一事,却是认真的说道:“曹兄!京都里面或许真会发生一些事情,曹兄你如今身为禁军殿前都点检,统领皇城禁军,可真要长个心眼。”

    曹玮闻言,不由神色一肃,以叶尘华夏卫府总司使的身份,说这句话,绝对不是无的放矢,但叶尘明显有些事情是不方便告诉他,他也不好问,只能暗自将叶尘的提醒放在心上。

    …………

    …………

    崇政殿里比外间要暖和许久,采自成都府的银竹炭在三个火盆里燃烧着,华夏卫府武器司前几天刚刚送进宫的那设计精巧的火盆没有溢灰,只有溢暖,将整个房间都包容在与时令不合的春意里。

    只是有一股淡淡的灼味儿,寻常人几乎都闻不到,更不用说这味道并不难闻,但在叶尘实在是太过灵敏的鼻子闻来,总有些不适应,不由想起前世曾经看过的两句俏皮话————毛主。席没用过手机,皇帝也没吹过空调。

    皇帝自顾自坐到了榻上,从他的表情中可以看出来,他对于崇政殿里的温暖极为满意,鬓角些微的银发,眼角些微的皱纹都平顺着,在榻上脱了外面的那身龙袍,早有小太监取来棉质的常服穿上,又端来了一碗温热的燕窝。

    叶尘安静地站在一旁,眼光却忍不住好奇地偷偷瞄了一眼,天下至尊的日常生活确实没有什么出奇。

    今晚到这个时候,实在是困得不行了,码着字打着瞌睡,进行不下去了,不过有了‘那年那天的我’又一次慷慨大捧场,今天就算不吃饭至少也要三更,力争四更,甚至五更,不过后面几更只能等睡起来之后了,求捧场,求月票——————

第四百九十章 辛石的发现

    (非常感谢‘那年那天的我’慷慨大捧场和‘波兰不眠夜’的捧场和月票支持。)

    赵匡胤挥挥手,示意叶尘坐下,有小太监在一旁早等着这旨,赶紧去帘后搬了个圆绣墩出来。

    赵匡胤将喝了一半的燕窝搁在桌上,抬头看着叶尘的脸,说道:“此去西北有几成把握能够完美解决此事?”

    叶尘想了一下,摇了摇头,说道:“陛下,完美解决此事臣最多只有一成的把握。”

    赵匡胤有些微微失望,但一想这种事情的确没有什么十成把握的,所以又退而求次问道:“那你有几成把握将慕容延钊杀了,且不让西北大营哗变?”

    叶尘这次没有犹豫,说道:“若是没有大的意外发生,要做到这一点应该不难。”

    赵匡胤笑了起来,说道:“有你这句话,朕就放心了。”

    …………

    …………

    皇宫崇政殿后方的长廊中;遥遥对着后方的高高宫墙;和宫墙下的一株株冬树。宫中禁卫森严;尤其是接近内宫的所在;更是严禁有人喧哗;更不可能有人在此做出什么太过放肆的举动。

    叶尘在长廊下看着奉皇帝之命给自己指路的王继恩;拍了拍后者的肩膀,在后者一脸受宠若惊的神色中,说道:“刚才听陛下说从内廷太监中挑选监军是王总管对陛下的献策,这个计策好啊!平时只知道王总管伺候陛下伺候的好,还真没发现王总管胸有沟壑,考虑问题高瞻远瞩,就这一点都已经不比朝廷中两府重臣差了!”

    王继恩虽然是老狐狸,又有着一些见不得人的背景身份,与叶尘又是敌对关系,但叶尘是谁…………以叶尘如今的身份地位,特别是声望,对他给了如此高的评价,他依然禁不住心中有些激动,自信心立刻爆棚,脸上满是发自内心的喜悦,嘴里面谦虚着,心中却是想着:“可惜了,当年伤到了命。根子,否则以咱的本事,早应该封侯拜相才是。不过,现在还有机会,只要帮助那位坐上了那把椅子,自己就不用再做这伺候人的事情,到时候和那位讨个大将军的位置,咱也带大军打上几场胜仗,建功立业。封王不想,至少也要封个公侯,才不妄在这个世上活了一次!”

    叶尘看了王继恩一眼;正想着再捧几句;忽然瞧见打走廊尽头走来了几个太监;其中当头一位年纪轻轻;模样有几分脸熟;脸仰的极高。一身的骄横味道;后面地几个小太监半佝着身子跟着;看着就像是奴才的奴才。

    “是辛石。”王继恩敛神静气,隐晦的看了一眼叶尘神色表情,在叶尘身后提醒道。

    叶尘眉头微皱;也不说什么;直接迎了过去。

    两边人便在走廊中间对上了;叶尘清清楚楚地看着那骄态十足的年轻太监脸上的毫毛;也不说话。便是站在了原地;冷漠地看着对方。

    辛石一愣;他知道叶尘是等着自己向他行礼…………只是他如今已然是陛下面前执笔太监,又是崇政殿的太监首领,在宫中风光无限,这宫里除了少数几人外,谁不敬他?即使是皇后和花蕊娘娘见了他的行礼都会对他点点头,平常一些文武大臣,包括宰相赵普和晋王赵光义入宫时对自己也是客客气气的,一般都先行点头打招呼,还没有哪位大臣;敢等着自己先行礼。

    他认识叶尘;当然知道叶尘不是一般的大臣;可是看着叶尘那副冷漠之中夹杂着不屑的神色;他的脸色便惩的通红,给王继恩行礼打过招呼之后,硬是不肯先低头。

    双方便僵持在这里。

    跟着辛石地那三四名小太监职属太低;叶尘这半年都在外面,回来也没几天,所以这三四名小太监却是根本没有见过叶尘的面;哪里知道这个年轻官员就是权势薰天的祥符郡王;看着这一幕;心里急着替小辛公公出头,尖声说道:“这位大人;怎么却在宫禁重地里乱走?”

    王继恩躲在叶尘身后冷眼旁观,叶尘和辛石越是矛盾尖锐,他自然越是高兴。不过,他一想到叶尘刚才对他那些极高评价,心想自己在旁边应该说些什么才合适,正想说两声什么;却被叶尘挥手止住。

    叶尘微笑看着辛石身后那几个小太监;好笑说道:“入宫没多久吧?这宫里不认识我的人倒是不少………我也没有乱走;只是奉旨去见见小皇子而已。”

    果然是几个入宫没多久的小太监;居然没有听出这话里地意思;直着脖子说道:“好大的胆子;奉旨去见皇子殿下,你怎么在这长廊里停留?小心辛公公唤侍卫来将你打将出去!”

    他是替主子惩声势;却哪里知道是在给主子惹祸;果不其然;辛石看见叶尘脸上有冷笑浮现时;自己地脸色马上就变了;又惊又惧又恼;回头痛骂了那几个小太监两句;这才缓缓对叶尘行了一礼;说道:“奴才见过祥符郡王。”

    祥符郡王四字一出;那几名小太监顿时腿都软了,他们知道…………自己完了!满脸惊恐地看着叶尘;赶紧跪下求饶。叶尘虽然是外臣,管不到宫里面去,但只要今天这一幕传到小皇子或者陛下那里,陛下或者懒得管,但小皇子会给他们好果子吃?

    叶尘却是看也懒得看那几名小太监;只是盯着辛石的脸;讥讽说道:“你这奴才,既然知道是本王当面,还不早早行礼,莫非等本王给你行礼不成。”

    辛石满脸惊惧与戾狠;恨恨盯着叶尘;一字不吭。

    “自己掌嘴。”叶尘皱眉说道。

    辛石咬牙切齿说道:“奴才是宫里面的人;祥符郡王乃是外臣;怎么也管不到宫里吧?”

    叶尘也不说话;只是冷冷看着他。

    被那两道眼光所逼;辛石无可奈何;只得轻轻往自己的脸上扇了一耳光。

    这一耳光落下;叶尘身后的王继恩是乐开了花;心想今天晚上刚好趁着辛石心中的羞怒,使一些手段,彻底将其拉下水。

    叶尘往旁边侧了侧身子;挡住了王继恩的视线;趁着那几名太小监跪在地上地机会;向辛石使了个眼色。

    辛石看的清楚;眼神里却在叫苦;表示自己此时实在无法找到方便的地方说话。

    叶尘点点头;冷漠说道:“滚。”

    于是辛石一拂袖子;又恼又羞地带着几个小太监往长廊那头去了。

    看着这一幕;等辛石走远听不到这边的话时,王继恩才对叶尘媚笑说道:“让这狗奴才再嚣张;仗着陛下和皇后都喜欢他;在宫里尽瞎来。”

    叶尘笑道:“王公公乃是太监总管,这辛石还要多多管教才是。”

    王总管赶紧说道:“王爷说的是…………”

    一边听着王继恩大义凛然的表一些态;叶尘蹲下去;一边把脚下沾染一片树叶随手拨弄下去,一边将靴下踩的那张纸塞进了靴子里。

    …………

    …………

    “听说老师在殿后长廊上碰着一个人。”

    小皇子赵德芳的贴身太监收到了宫内的一个风声;便急忙告诉了自己的主子。赵德芳与寇准和水儿一起待了半年时间,已经有了一些少年老成的稳重气质,此时心头微动,睁着眼睛;很认真地问道。

    叶尘笑着揉了揉赵德芳的脑袋,在后者很受用的目光中,说道:“辛石那奴才;现在越来越放肆了,见着我居然不行礼;走路都是在用鼻孔看路;我代陛下教训了他一下。不过你用不着再找他麻烦,否则传出去岂不是显得我太小气了些。并且他毕竟是陛下身边的近侍,你出手教训他,却是不合适的。”

    赵德芳点了点头,表示明白,然后叶尘又和他说了几句什么,便在赵德芳依依不舍的眼光之中离开了。

    …………

    …………

    离开皇宫,出了皇城,回到叶府;进了后院那间最隐秘地书房;叶尘才叉开双腿;十分舒服地躺在了矮榻之上;将一双脚对着书房地大门;憩意地让热气蒸腾;让酸帐的脚丫子快活。

    那双靴子摆在榻下。

    那张纸条已经被他拿在了手中。

    他与辛石之间的关系;没有任何人知道;甚至连李君浩、白沧海都不知晓;便是亲手处理了辛石家中事宜的胡三光;也不知道他是在为辛石报仇。猜也猜不到这方面去;辛石可以说是叶尘埋在皇宫里最深的一枚钉子。

    也正因为如此;双方之间根本不敢冒险建立一个常规的情报系统。辛石有什么消息都很难传递出宫。

    当然;皇宫内的一般消息;都有华夏卫府情报司另外建立起的几条寻常耳目线传递,也不怕耳目不通。辛石既然冒险传消息给他;那这个消息。就很值得重视;叶尘有些好奇这张纸条的内容。

    …………

    …………

    叶尘看着纸条。不由眼睛微微眯了起来;等看到最后;皱眉沉思。

    上一次进宫,他给辛石安排了两件重任,一是盯着点花蕊夫人,将搜集到花蕊夫人的一切异常信息都及时汇报于他。二是趁势接近王继恩,取得后者的信任。

    这张纸条中的消息便说的这两件事情。从中他知道自己与辛石的矛盾出现之后,王继恩果然有意拉拢辛石,这自然是好事。另外,辛石冒险传这个纸条,却是因为他在花蕊夫人那边有所发现。

    第二更送上,还在辛苦的写第三更,求诸位兄弟给个捧场和月票给些动力——————

第四百九十一章 西北驿站的春光

    (非常抱歉,昨天说好为感谢‘那年那天的我’慷慨大捧场,至少要三更,结果只有两更,实是因为地图要转到西北,大的脉络情节还没有定下,今天刚开始写的六千字删除了大半。剩下的内容倒是勉强够一更,但是一旦传上去,后面想改都没法改,所以就拖到了今日的凌晨。)

    “竟然是开封城南大弥勒寺…………我若是没有记错的话,这个寺庙曾经被情报司怀疑与弥勒教有关,但后来秘密查探之后,发现并没有关系。如今这个寺庙竟然与花蕊夫人有些关系,难道这是圣堂的一个据点?可是圣堂的据点往往都是大隐隐于市,大弥勒寺这个名字太过敏感和张扬了一些,让人很容易联想到弥勒教,这不像是圣堂的做事习惯。”叶尘心中暗忖道,打算明日让情报司的人暗中将这大弥勒寺直接盯死。

    …………

    …………

    又是一年一度的新春佳节到了,毫无疑问,并不延迟,很没有新意的到来。

    今年的叶府已经成了郡王府,又多了一位小郡主,特别是三个多月前一度叶尘死讯传来,府中大肆操办了一次丧事,所以这次春节在叶府女主人韩可儿的强烈要求之下,叶府上下狠狠的热闹了一番;也奢侈了一把。

    到处披红挂彩,麻刚子正在指挥门房把两个硕大的红灯笼挂在门前,不停地有出门采办的仆役把鸡鸭鱼肉,往家里搬。另外,还请了开封城内最好的戏班子,韩可儿早早将堪称开封城内官员勋贵家中最大的红包发到了每一个仆人手中,大厨房小厨房里的大鱼大肉,更是让主子下人们都觉得,这生活不要太幸福,得亏鬼医前辈那里亲自开得一个有助消化的药十分管用…………

    三十的晚上,一顿年饭热热闹闹的吃完,叶尘和韩可儿先是和下人们一起看了一会戏,然后两人又和水儿、寇准四人围在了一起打了半晚上的麻将,到最后两个成年人给两个少年加起来输了足足五千贯,让寇准和水儿那个乐得。

    第二日大年初一,一大早叶尘带着韩可儿、水儿、寇准,抱着自己的小女儿到半死迷宫里面给鬼医拜了年。

    因为过两天就要离开开封远赴西北,所以一年一度大年初一的大朝会叶尘没有参加,曹彬以身体不适为由同样没有参加。

    所以,叶尘便早早的带着自家作坊出产的封闭性极好的铁炉子,香水、香皂等礼物去了曹府,给曹彬拜年。

    相比叶府的热闹喜庆,曹府的喜庆有余,但却没有叶府那么热闹,不因别的,只因为曹府规矩森严,曹彬治家如治军,府中的下人在开封是出了名的规矩。

    曹玮今天在皇城中当值,叶尘给曹彬和老夫人拜过年后,等下人将各种吃食茶水摆上,曹彬将所有下人挥退,只剩下两人。

    简单听了叶尘去往西北的计划之后,曹彬皱眉道:“西北不比京都,更不比江淮,那里可是名副其实的山高河深皇帝远,民风更是彪悍得没话说,特别是党项诸部虽然名义上已经臣服我们大宋,但实际上却是桀骜不驯,野性十足,年年都有装扮成山贼响马到我大宋境内偷偷打草谷的事情。”

    “另外,那府州折家和麟州杨家这两家藩镇虽然名义上是我大宋治下州城,但他们却是真正意义上的拥兵自重,因为他们手中军队实为私军,只认折家和扬家,不认朝廷,府州和麟州也犹如国中之国。

    “再看那慕容延钊,统帅西北大营已经五年,前几年与党项诸部打仗,多有胜仗,党项人臣服于我们大宋也主要是他的功劳。这个不多说,但由此可以想到,他在西北大营中的威望定是极高,而他在西北的影响力更是不小。我知道你在一个多月前大闹南唐,但西北那个地方各个势力错综复杂,杀性很强,你即使带着一千黑骑,不管是遇上党项人,还是府州和麟州,或者慕容延钊,军队的战力根本不是南唐所能够相比的,只要有一万人将你围住,你必将全军覆没。所以,你万事都要小心,一旦动手,就非要制对方于死地…………否则暂且容他,不急在一时。”

    叶尘听出曹彬话语中的担忧,也知道是在提醒自己;郑重称是。

    二人又说了一会闲话,叶尘便告辞前往罗府。

    罗府中的情况和曹府中类似,罗耀顺今天同样在宫在当值。罗公明同样给叶尘一些公告,主要还是劝叶尘以稳为主,切不可轻举妄动。

    …………

    …………

    从京都往西走。绕过大秦岭。行过数条黄河的支流。再过十数天,便进入了连绵八百里的秦岭大平原,叶尘一行在长安京兆府休整一日,继续再往西北方向而去。

    如今大宋西北有两路之地,分别是秦凤路和永兴军路。秦凤路主要下辖凤翔府和秦州、渭州。永兴军路下辖延安府和府州和麟州两家藩镇。

    而这两路目前也是宋国最贫穷的地方,却也是景致最奇特地地方。

    这一路地土地。大部分是数百年间。中原华夏政权与各个种族的胡人征战反复争夺的地方。在汉、隋、唐时期都一直牢牢被控制在汉人手中。直到大唐末年势弱,五胡乱华之后,五代十国乱世五十多年,这些地方一度重新成为胡人的天下,汉人曾经十室九空,死伤无数,直到宋国以及宋国地前身后周开始暗中崛起,便开始向胡人索要千年地血债与土地。

    打了很多年,死了很多人。这两路国土终于被宋国较为牢固的控制在了手中。同时在上面新修了不少城池,移来了许多百姓。然而毕竟是新盛之地。除了屯田之外,商业并不发达,也没有什么值钱的出产,移来的百姓逃亡之风直到最近几年才稍微好了些。

    有地只是平整而少人打理地旱田地。与一望无际地天边线条。还有线条边缘突起地土丘。更远处地荒漠,看上去苍凉一片。

    此处地夕阳落山的时间。与开封相比还不明显,但与杭州相比,在同一时间,却是落得要晚一些。血红地暮色笼罩在苍茫大地上,映出了一座雄城。全由土石堆积而成一座雄城,就这样突兀地出现在大地边缘,炫耀着宋国强盛地国力与军力,震慑着雄城更西方草原上的人们。

    这便是西陲重镇庆州城。

    由西北最大的大城长安京兆府通往庆州地官道被保养地极好,可以容纳八匹马并驾齐驱。这主要是当年大唐盛世时期不知道消耗了多少人力财力,为了保住西部永世平安,牢牢掌控了这一大片土地,所修建出来的。但实事证明,这些都只是外因,内因是人本身,是朝廷本身,是这个国家本身。这个国家若是从内部开始腐烂,就算四肢再强健,也迟早会崩溃,且不等它崩溃,四周的饿狼便会扑上来进行撕咬,抢得一块块肥肉。

    …………

    …………

    一列车队正在这条官道上向着庆州城疾驰。似乎想赶在太阳落下之前,进入庆州城,只是望山跑死马。尤其是这一片平野之上,庆州城似在眼前。却远在天边。看来是怎么也赶不上关城门之前进城了。

    离庆州城约二十里外,是一处驿站。这处驿站不是军方驿站,不由西北军管辖,所以在西北这地方显得有些破落陈旧,七八个汉子正在夕阳地照耀下打着呵欠,他们已经吃过了晚饭,开始准备呆会儿地赌博。

    天色渐渐黑了,这些汉子脸上忽然露出了古怪地笑容,向着后院靠了过去,听着里面传出的声音,掩嘴而笑,心想里面那家伙也太猴急了吧。

    后院一间石房内,驿站唯一地正式官员驿丞正抱着一名女子两条雪白地大腿,双手按在她软绵绵的胸上,吭哧吭哧叫个不停,身上全是汗,房内全是淫淫地味道。

    庆州偏远,没有什么娱乐,夜晚来地太迟,所以每当太阳一落,他便会抓紧时间,进行这唯一地娱乐,他身下地女子是从庆州城里带来地青楼女子,虽然愿意出城地青楼女子长相都很一般,但他很喜欢这女子地媚劲儿和身上地软。肉。

    手上捉着滑溜溜乳。肉地驿丞无比快活,只觉身下女子仿似是棉花糖做地,尤其是那眼神儿更是比庆州城地井水还要甜还要腻,这一个月三十贯钱,真是值回本来。

    正在快活的时候,忽然房门被人推开了,这驿丞倒也大方,依旧挺动着腰肢,往**处刺入,也不回头,破口骂道:“要听就听,要看就看,你们他娘地,一帮瓜娃子,偷听也不说小心一些,居然直接撞进门来,当心把老子搞成马上风…………”

    被他压在下面地青楼女子也是吃吃地笑,根本不害怕被人看到什么。

    忽然驿丞觉得有些奇怪,因为后面半天没有声音,他下意识回头望去,只见是个陌生人,唬了一跳,赶紧从炕上弹了起来,系好了裤子,还没有忘记拉过黑黑地棉被把炕上青楼女子白花花地下身盖住。

    驿丞本想破口大骂,但看这个陌生人穿着打扮十分贵气,只怕是什么惹不起地人物,或者是品级不低的官员,嘴里便有些发干,害怕了起来。

    他颤着声音说道:“你是什么人?”

    …………

    …………

    抱歉,凌晨这会只有这一更了,另外两更或者三更只能等睡起来了。不好意思求捧场和月票——————…

第四百九十二章 庆州城

    (又看见‘那年那天的我’在今天凌晨又一次两万币的捧场,这样一连三天前后加起来都六万币了,真的非常非常感谢。我会尽可能的在这些天比平时多更一些,以感谢兄弟的大力支持。)

    叶尘坐在驿站里唯一一把太师椅上,看着跪在面前地一大堆人,皱眉说道:“我让你们起来,你们就快些起来。”

    以叶尘如今的身份,时时刻刻,不知道天下有多少大人物派出了多少人注意着他的一举一动,所以他想要学南唐那样在西北玩个潜伏什么的几乎不可能。所以,他此行索性是明着来的。当然要有个理由。他是奉了陛下旨意前来庆州劳军,来西北劳军,自然主要劳的是西北大营,另外还有两个藩镇。

    当然,劳军只是一个幌子,不管是他和皇帝陛下,还是慕容延钊及圣堂的大长老玉枫和二长老李明轩等人都很清楚这一点,都很清楚叶尘此行的可能目的。

    叶尘今日赶不到庆州,便只好在这座荒破地驿战里休息一夜,哪里知道进门竟是无人来迎,**个汉子像小孩儿一样在听墙角,叶尘一时好奇,直接推门而入,不料竟是看了一场活春宫。

    驿丞和那七八条汉子跪在地上,连连磕头,而随叶尘前来的下属则是知道自家总司使大人愿意耗费时间在这名驿丞身上那定是有着某个原因,早已当没看见,各自准备晚上休息和警戒安防等事宜。

    叶尘看着那名驿丞,笑骂道:“你他娘的,太阳还没下山就开始整,有胆子在驿馆里面整这种事,就不要怕。”

    驿丞苦丧着脸,只想着自己马上就要被杀了,眼前这位爷可是天下间最顶尖的贵人,华夏卫府的总司使大人,高高在上的大人物,自己平日间见都没资格见到的贵人。

    叶尘疑惑问道:“你怕什么?”

    “大人一手成立了华夏卫府,特别是监察司,大人嫉恶如仇,最痛恨官员**…………”驿丞已经恐惧的要哭了起来,瘫软在地,把天下百姓对叶尘的印象说了出来。

    叶尘有些不明所以的摸了摸后脑勺,心想自己已经是孩子她爹了,怎么在天下人的心中,越发的像不食人间烟火的圣人或魔头?不过,眼前这名驿丞既然有把柄刚好被自己撞上,以自己的身份虽然没有兴趣亲自管这种事情,但倒是可以让其给自己办一些事情。

    他这样想着,另一边胡三光便已经拿了一张卷宗从外面走进来,递到了叶尘手中。

    卷宗上是这名驿丞的一切信息资料,包括其身份来历,一生的履历,人际关系网,以及各种驿丞自认为别人绝对不会知道的一些**之事。

    看了这名驿丞信息资料,叶尘却是微微有些意外,此人名叫折一山,竟然是府州折家一名旁系族人,因为一些原因,却是没有在府州为官,而是来到距离府州两百里远的庆州当了一名驿丞。

    凡是预则立,不预则废!

    叶尘来西北自然已经带着华夏卫府做了各种极为详尽的准备和各种计划。其中倒是有两个计划和预案与折家有关,此人到时候说不定会派上大用场。

    这样想着叶尘笑了笑,对眼前的驿丞说了一些决定其命运的一些话。

    …………

    …………

    自唐玄宗时起,历经两百多年乱世,天下门阀势力因为各种兵灾几乎被扫荡一空,在暗中圣堂最开始的雏形便是当时最顶尖门阀七宗五姓的联盟,而在明面上,门阀势力也并非荡然无存,特别是在西北地区,这样的门阀和半藩镇的势力仍然存在。

    像麟州的杨家、府州的折家、金明的李家、丰州的王家,这都是有名的大门阀,武力之强横,对如今的大宋皇帝那也是听调不听宣。这些门阀不但有兵,而且有钱有粮,西北有名的几家大商贾背后都有他们的影子。

    此外,大宋之所以强大是因为宋国虽然秉持着华夏正统以文治国,但成立最初是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