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宋王侯-第15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能够一开始便参加上与终极目标人物着亲密关系的柳家举办的诗会,叶尘还是感到很欣喜的,并且也已经做好了今晚上展开计划,大放异彩的准备。

    柳舫诗会的八船连舫上表演众多,一路上还能欣赏整个秦淮河的灯市夜景,对于此时的任何人来说,都是一场盛宴级的享受。

    不久之后,柳舫诗会正式开始,原本停靠在秦淮河最为热闹街道边的八艘画舫连成的大船也缓缓驶离岸边,一首首的诗词从各个聚会上传出来,在城市各处传扬,满城灯火与笙歌中,风雅的气息也变得愈发浓厚了起来,这个城市热闹的夜晚,才开始正式进入了**。

第四百零八章 柳舫诗会

    秦淮河上画舫巡游,河流两岸灯火通明。此时城内的街道上都是人头涌涌,吃完晚饭不久的时间点上,人们从各家各户走出来,大街小巷的往以夫子庙、明远楼一带为中心的最为繁华的街道过来,小贩们高声叫嚷,也有杂耍卖艺的表演者聚集街头,一家家青楼妓寨中传出招揽客人的渺渺歌声,有时也能看见里面的舞蹈,不时有人进进出出,热闹非常。

    街道上偶尔会传来某某诗会某某公子有某某新作出炉的消息,随后便能听见某间青楼之中某位名妓将这诗词唱诵一番,紧接着便又能听到另一首佳作在某某诗会出炉的消息,才子们互相较劲,佳人们将这些诗词饰上一层美丽的绯色气息,这样的氛围当中,便可感受魏晋遗韵,唐时风雅,也不过是如此而已。可见南唐文化璀璨昌盛,并非是虚夸。

    诗词之道自唐时便已兴盛,此时又经过了几百年的发展,虽然时经数十年五代乱世,但诗词一道的发展,并未受到影响,特别是在南唐已经进入了一个高峰期。

    当然,也有务实之辈顾虑到了诗词无用的事实,到底当以何等标准取士从盛唐时便是被反复衡量的东西。这一点在当今天下,则以大宋朝廷争议最多。

    而在南唐,因为南唐三代帝王都好诗词,反而使得南唐诗词的地位在整个大格局上已经达到了辉煌的位置,若是有谁真能写出一首好的诗词来,在南唐境内,不管走到哪里都会是座上宾客,即使见了南唐国主李煜,也会受到应有的尊敬和礼遇。

    风雅的气息,已经成为如今南唐的烙印。七十多年来,繁繁浩浩的诗词文化已经在南唐沉淀成整个社会的底蕴,单从文明发展史上来看,当是五代时期最为闪亮的一部分。以李煜为首的无数名作名篇如星斗恒沙,烘托成华夏文明历史长河中重要的一环。

    可以说,每天晚上的金陵城中都有人在举办或大或小的诗会,乌衣巷、夫子庙这些地方是最为热闹繁华的商业街,在这些地方,都有一个个商家所摆出的展示牌,随时随地各个诗会上能拿得出手的诗作陆续地聚集过来,偶尔有人大声朗诵,也有的商家安排了会唱曲的姑娘唱上一段,街道上、附近的茶馆酒楼里,一个个大大小小的聚会中,文人学子们摇头晃脑地点评着上佳的诗作,品评着何人的诗作能传唱最久,即便是未曾读书的市井小民,在这样的气氛下也能感受到这样的意境,与身边之人品评议论,沾些风雅气息。

    如此文化诗词氛围,叶尘之前来金陵之前从胡三光提供的情报信息中有过了解,这些天白天出门也有过一些感知,但只有今晚上所见所闻,才让他体会到南唐诗词一道被推崇到了何种地位。

    或许如今的南唐给中华文明历史上诗词歌赋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手作用,但对南唐这个国家来说,何尝不是一种‘清谈误国’,甚至南唐最终被大宋所灭,也与此事有着直接的关系。

    柳园的八船连舫早已离开岸边,沿着河流最美丽热闹的一段缓缓行驶,即便是这样,它也不是封闭的,十余艘小船前前后后地跟随在秦淮河两侧的岸边一路行驶,偶尔接着人去到大船上,偶尔也载了人或是传递了诗作出来,如同小小鱼儿伴随的水上宫殿。上船的人会将今夜所出的佳作传上来,也会传上来一些故事和消息,例如有的宴会上某个大人物宣布了将女儿许配给某位才子,或是某个知名的大儒或者高官夸奖了诗作出色的年轻学子。

    柳舫诗会的诗作在整个金陵城其实算是有一定水准的,早几年柳家也有过跟人买诗以应付这一天的事情,但如今已经无需买诗,既然有钱,总能请到几名真正有才华的人过来。虽然还是比不过最有名的徐家举办的金陵诗会这样的顶尖诗会,但经过一番热闹的炒作,名气却也是慢慢的起来了。

    诗会都是文人社团,也有互相之间比较针锋相对或是暗暗较劲的,譬如这边诗会听到那边的题目之后,某人或许也会说:“说起这个,小生倒也偶得一首…………”然后表情淡定地与众人品评一番,表面上自然是看不出存了争斗之心。诗词这东西若真是到了很高的水准,倒也的确分不出高低,但如果差得很多,那佳作拙作,还是一目了然的。

    ……………

    ……………

    这时候还没到最热烈的时候,诗会要开到凌晨,真正好的诗作不可能真是妙手偶得,每位学子多半都会准备一两首得意之作,觉得自己的才华还不够,没必要在那些顶尖的人物面前献丑的才会早早放出,而真正让最顶尖的那批才子放出杀手锏的**,往往要等到了亥时左右才会开始,若能在今晚这个时候获得好的口碑,积攒了名气,往后的仕途便也能顺畅许多。

    夜色在这气氛中不断转浓,月亮渐渐上了中天,金陵城的气氛还在不断变得热烈。

    柳舫诗会所在八船连舫上,热闹正渐渐到达最高峰的时间,叶尘和陈青的两名堂兄弟陈俊和陈峰坐在第三个船坞靠后的位置。

    旁边第二艘船上当中传出渺渺靡靡的歌声,不一会儿,有人举着一张宣纸从旁边连舫上来到这个连舫,说道:“张谦张公子新诗咏秦淮…………”然后将那纸张贴在正中间品诗榜上,周围人头涌涌,一个个嘴中念了出来,有不少人评头论足,所言之语大多都是赞叹和欣赏的好话。

    这个时候,那位张谦一手摇着折扇,一脸故作平静自持的也移到了这个连舫上,此时被人夸奖,张谦自是一番谦让,旁边有人带来的女眷也是笑道:“张公子的诗词,妾身听了也有几分感动呢。”一些女眷也喜欢那诗词,开口赞美几句。其实花花轿子人抬人,对于真熟悉的,例如叶尘旁边陈峰此时便低声给叶尘说道:“这张家做得也是丝绸生意,与我们陈家向来不对付,张谦这小子虽然也读过几年书,但什么水准我们还是清楚的,他的这诗词多半是从某位名家那儿买来出风头的。”陈峰这样说着,虽然动作表情看似是在压低声音,但其实声音不小,有着故意让旁边人听到的不良目的。

    另一边张谦笑得开心,又是谦让几句,隐隐听到张峰的声音,根据听到的只言片语猜到了陈峰可能说的话,脸色有些阴沉,目光扫过包括叶尘、陈峰和陈俊,突然走了过来,大声说道:“没想到,两位陈兄,你们竟然来参加柳舫诗会,莫不是走错了地方吧?”

    陈峰和陈俊顿时脸色一变,后者一声冷哼,说道:“张谦!你说这话是什么意思?”

    张谦一脸讥讽的看着陈家兄弟,目光在叶尘脸上也只是略微停留,淡淡的说道:“什么意思?意思就是说以你们二人也就刚识字的水准,自然是没有资格参加这样的诗会?”

    陈峰说道:“张谦!我们诗才就算不行,你也和我们差不多。别人不知道你,你以为我们兄弟不清楚,刚才那首诗…………”

    不等陈峰将话说完,张谦赶紧将其话语打断,大声说道:“好了,废话不说了,一直以来,我们金陵大小诗会都有一项规矩,每一次参加诗会至少都要拿出一着诗来,你们既然对本公子的诗多有不服,不妨将你们的诗念出来,让大家评一评。”

    陈峰和陈俊顿时蹙起了眉头,看向叶尘。他们二人临时被陈老太公安排陪着叶尘来的,以他们的水平哪能做出什么诗来,以往若真参加诗会,也要提前好多天花钱找人买上一首充充场面,可是这次因为时间仓促,还真没有来得及准备。

    几个人在这边针锋相对,作为主人家的一名柳家的中年男子也走了过来,这人乃是柳家家主的弟弟,名为柳宗阳,早年也曾中过举人,本身也有些才华。他本身是走动各处招待众人,此时笑着插入话题,问大家在说些什么,张谦便交代一番,说陈家兄弟来参加诗会,竟然一首诗都没有作。话语之中又讽刺了一番陈家三人。

    张谦说着难听的话语,一看陈家兄弟二人表情,心中一喜,便猜到对方没有准备诗,又阴阳怪气的说道:“我看要不就算了,是我多事了,毕竟以前来诗会上看热闹的人还是挺多的。陈家兄弟显然是带朋友来见识我们这场诗会风采的,我们大可不用理会他们。”

    这时候看着陈家三人神色和张谦的表演,柳家那位举人柳宗阳自然便也清楚了张谦的想法。张家和陈家因为同为金陵较大的丝绸生意世家,所谓同行是冤家,两家以往在商场上,摩擦纠纷、互相拆台和竞争不小,彼此之间也算是宿有仇怨。

第四百零九章 秦淮夜泊

    此时张谦抓住机会让陈家兄弟丢面子。老实说,张谦的这表演是没什么技术含量,但效果却不会打折扣,若是继续这样说下去,陈家兄弟做不出诗,保不定明天这些小圈子里就会传上一阵陈家兄弟有辱斯文,或者陈家满院铜臭的言论。

    “要写诗啊!不如让我现在想一想,做一首诗。”一直没有说话,一脸老实跟班样子的叶尘,突然说话了。

    “这位是…………”柳宗阳适时问道。

    陈峰介绍道:“柳世叔!这是我堂弟陈青,一个月前刚从苏州来到金陵。”

    “幸会幸会!”柳宗阳客气的拱手道。

    叶尘回礼道:“柳世叔客气了。”

    张谦说道:“原来是苏州来的陈兄,陈兄刚说要现场作诗,现在可以开始了。拿出来与大家观摩一番。哦!陈兄不要忘了,今晚的题目是以这秦淮河景为主。”

    他一片惊喜坦荡的样子,实际上心中早已笑开花,陈家与他们张家说是宿敌也不为过,陈家一举一动都被他们注意着,陈家从苏州来了位傻里傻气的亲戚投奔,他怎么会不知道。并且陈青是什么才学他早就打听过了,读这么多年书,诗是能写的,但写出来会变成什么样子,从刚才陈峰、陈俊和这位陈青三人神色变化上就可看出,显然陈青是被自己所说的话挤兑的没办法才逼不得已站出来作诗。如果将一首差劲的诗作真拿出来给大家“品评”了,会有什么效果,只会丢人现眼而已。

    叶尘犹豫了一下,说道:“那晚生就献丑了。”

    柳宗阳笑着道:“陈兄弟请!”

    张谦还想要再说些什么,却见叶尘直接走到旁边一张矮几前,拿起了毛笔。这样的诗会,笔墨纸砚随处都有,叶尘将毛笔笔锋浸入墨汁当中,停顿了四五息时间。

    陈峰和陈俊听了张谦的话脸色正难看,但这时候见自家这位秀才堂弟的从容淡定的神色表情,心中有了期待,和神色一凝的张谦等人跟了上来。

    毛笔在墨汁中浸了两息,朝宣纸落下,叶尘同时说道:“也好,诸位既然如此盛意,小弟也不敢藏拙,献丑了!嗯!今日晚生便以今晚秦淮河所见所闻为题,赋诗一首。”

    这样说着,毛笔在纸上刷刷刷的写起来,叶尘虽然在去年冬天的时候,在喻清妍的监督下,苦练毛笔字,有所小成,但毕竟不是钢笔字,即便以狂草挥毫,写得也不算快,柳宗阳在旁边看着,片刻后,帮忙将写了的字念出来。

    “秦淮…………夜泊…………”

    他的语气清朗,整个船舫内都听得清清楚楚,又过得片刻,观看的容色与站姿都变得正式起来,复读道:“官柳……动秋条,秦淮……生暮潮。”

    这秦淮夜泊的第一句,大气铺开!

    张谦和柳宗阳瞬间变了脸色……

    柳宗阳清朗的声音传入众人耳中,旁边的案几上,叶尘刷刷刷的举笔疾书,只这第一句年出,便有许多人脸色变了些,有的凝神肃容,仔细等待下句,张谦则皱起了眉头,心头泛起不好的感觉来。而陈峰和陈俊兄弟二人虽然没什么诗才,但鉴赏能力还是有的,互视一眼,眸中充满惊喜和复杂之色。

    第一句诗的出现,旁人都还来不及真正揣摩它,当然,单句顶多能说无可挑剔,也不能说好或不好,然而当片刻之后柳宗阳念后面的内容时,这首诗句的最初轮廓,就已然出现在众人眼前,大气而瑰丽的气象,随着这词句的成型,铺展开去。

    刷刷刷。

    “楼台……见新月,灯火……上双桥。”

    “隔岸……开朱箔,临风……弄紫箫。”

    “谁怜……远游子,心旆……正摇摇。”

    在场众人中品鉴诗词的水平还是不错的,此首五言律诗,已将整个秦淮夜景描写得淋漓尽致,生动形象的将整个秦淮夜景用语言写了出来,念出这首诗,听的人不禁然的一副秦淮河夜景便呈现在自己脑海之中。

    此时先是鸦雀无声,然后便是窃窃私语。

    叶尘收笔,仔细看了几眼,对自己今天的毛笔字感觉很满意,至于内容反正是抄的在北宋初期之后传送近千年的好诗,根本不用担心什么的。他随手拿起宣纸,吹了一口气,转头说道:“请柳阳世叔点评…………”

    柳宗阳此时再看向叶尘的神色表情,已经和刚才大为不同,依然很客气,但双眸中却多了一份重视和惊疑。

    他手上接过写有诗词的宣纸,又反复看了几遍,心中已在想着到底该用怎样的评价。

    烟火升腾,旁人等待着他的第一句评语,张谦脸上的儒雅微笑,温文谦恭早已荡然无存,一脸的难以置信。他很想说这首诗是陈青抄的,但一想自己先前所作之诗也是买别人的。最主要的是,眼前这首《秦淮夜泊》的水准实在是太高了点,这样的诗有谁会拿出去卖?

    陈峰和陈俊看了张谦一眼,脸上满是出了一口恶气的舒爽,但目光落回柳宗阳手中的纸笺上,再看向自家这位堂弟。灯火明灭间,二人眸光复杂难言…………

    陈峰叹了口气,幽幽的说道:“一个多月前,舍弟陈青家中遭遇不幸,被宋国朝廷强占吴越之后,家产被抢夺一空,我那二叔一家除青弟夫妇之外,全部被宋国朝廷害死。”

    陈峰这句话一说,众人再看向这首《秦淮夜泊》中最后一句诗————‘谁怜远游子,心旆正摇摇’时,却是心中一震,更加觉得这首诗意境之深远,还在他们刚才所想之上。

    …………

    …………

    柳舫诗会的八船连舫分为一主七副,主舫大小是其它七个副舫的三倍,里面的歌姬更漂亮,酒水瓜果吃食档次更高,更精致美味。最主要的是,坐在主舫里面的人才是真正有文才或者身份尊贵之人。此时,主舫中的诗会也已经进入**。

    音乐声响起来,一张张的笺纸在众人手上传来传去,歌女轻灵的嗓音在吟唱着今晚的优秀诗作。这里的气氛比之副舫中的诗会要相对严肃一些,因为重量级的人物也多,但各种各样的表演仍旧能将气氛烘托得活泼又不失古雅。

    宽敞华美的舫厅之中,众人摆开宴席,女人居于一边、才子居于一边,主人与一干有名气地位的渊博宿老又是一边,没有搭建专门的舞台,然而偶尔出现在中间空厅间的歌舞表演确实自然非常,令人印象深刻,能够来到这次诗会的多是名声颇盛的头牌之类,显然也为此花过不少的心思。

    能够坐在这里面的年轻人是真正有些名气的才子,这些才子若有佳作,多会直接起身与众人品评,每隔一段时间,便会有几首质量足够好的诗词出现,纸笺在众人手上流传观看,如果那首诗真的好,或者有其它看法,便也会有人起身念诵一番,与众人讨论,那些有名气地位的渊博宿老自然也会做出点评。

    柳家家主柳越泽身为主人,但却只紧挨着主位,坐在一侧,他的旁边主位之上则是一位一身贵气的老者。这位老者名叫刘瑾瑜,乃是南唐户部侍郎,正四品官员。南唐官制与宋国不同,与前朝大唐相仿,由户部掌管一国钱物税收。而这位刘瑾瑜便是户部的二把手,仅次于户部尚书王进书。可谓是位高权重。

    柳家虽然是商业世家,但却与书香世家刘家世代交好,当代柳家家主柳越泽与刘瑾瑜更是交情深厚,亲如兄弟。柳家举办诗会,常常会请来刘家才子来坐镇,但今天竟然是刘瑾瑜亲自在场,这种情况还是极为少见的。

    刘瑾瑜是一位南唐少见的能臣,有消息称他虽然是户部侍郎,但因为户部尚书能力平平,户部运转实际上全靠刘瑾瑜主持,甚至有传言刘瑾瑜早已将户部尚书王进书架空,真正的掌控了南唐国的钱袋子户部。

    刘瑾瑜本人虽然执掌户部,但在诗才和儒学方面的造诣不输于任何一名翰林学士,即使是名扬天下的大才子,和他官位相同的吏部侍郎徐铉他心中其实也甚为不服,在这主舫中的十几名才子中也有两三名受过他的教诲的,称之为师,但刘瑾瑜这人一向严厉,众人又都有些怕他,不过他今晚倒也没有批评谁,其实今晚这柳舫诗会的质量,还是令他满意的。

    此时他正低调地跟柳家家主柳越泽在一旁谈笑,其实时间到这里,一般来说,真正的好诗词就都已经出来了,此时两人便在议论着这些。

    “燕迷花底巷,鸦散柳阴桥。城下秦淮水,平平自落潮……刘公,主舫才子傅若金的这首《秦淮晚眺》真可谓是才华横溢了,虽说文无第一,但照我看,今晚怕是这首诗要最出风头了。”

    “又是花底巷,又是柳阴桥,从细小实物着手,但却给人以大气之感,只令人思绪激荡,这诗有唐时遗风,傅若金的确是登入大家之列了,不过除了这首之外,另外几首也很不错的嘛!例如刚刚从第三个副舫中送来的这首。”

第四百一十章 岸边黑影

    (今天第三更,非常感谢老兄弟‘流离de岁月’再次慷慨捧场。)

    刘瑾瑜接过柳越泽递过来的宣纸,很随意的看了两眼,但紧接着眼睛一亮,神色中已经一片认真,口中念道:“秦淮夜泊…………官柳动秋条,秦淮生暮潮。楼台见新月,灯火上双桥。隔岸开朱箔,临风弄紫箫。谁怜……远游子,心旆正摇摇。”

    将这首诗念完,刘瑾瑜的双眼已经越来越亮,细细品味一阵之后,说道:“这首诗…………堪称上上品。当今天下,就属我唐国的文坛兴盛,但各种诗词不免追求繁复,穷尽变化。而今晚题目是秦淮河景,那便是不要出现任何‘河’、‘水’两字才为上佳。这首诗开头两句,写诗人在一个春天的夜晚泊舟秦淮,春风拂柳,暮潮生岸,富于诗情画意,中间四句,正面写泊舟秦淮的所见所闻,是全诗的重心所在,也是全诗的精彩之处。新月楼台,双桥灯火,本为静景。着以‘见’字、‘上’即字,则化静为动。五六两句,‘朱箔’、‘紫箫’,备极华丽;‘隔岸’、‘临风’,更见飘渺之致;恍若蓬莱仙境。”

    “另外,从景物描写角度看,这几句诗也很有特点。首先,是位置经营之妙。诗人的视线从河岸楼台转到天空新月,接着又转到横跨秦淮河的小桥,转到河对岸的朱帘绣户。有近有远,错落有致,富有立体感。其次,造语十分讲究。如‘隔岸’、‘临风’,‘开朱箔’、‘弄紫箫’,佳人绰约的身影、优雅的体态历历如绘。诗的整个画面清丽秀俊,鲜明地表现了秦淮河的特点,但却又不带半点烟火气息。自大唐朝以来,诗文数百年的发展,意境深远大气的作品也有许多,然而到得这时,诸多诗词作品往往是走到穷尽辞工繁复变化的道路上,若能走回来,返璞归真的大家自然也有,或简或繁,自然各有特点。意境能到这首诗这个程度的却是寥寥无几。……好诗啊!”

    这时候主舫当中的众人有人对望几眼,有人喃喃重复着诗句,安静异常。其实若是其它的词句也就罢了,但叶尘抄的这首《秦淮夜泊》却是在中国文史上与唐代杜牧的《泊秦淮》并称与世,被称为历史上写秦淮河无数诗词中最好的两首。是经过时间和历史的检验,的确是有着流传上千年都毫不褪色的魅力。此时在座众人算是以诗词为生,他们研究诗文几十年,有的甚至一辈子,或许没有刘瑾瑜评论这般精准,但也能够分辨出水准的。

    “不知这诗是那位大才子所作?”有人发问。

    写着这首诗词的宣纸此时已经传到柳家家主柳越泽手上,此时闻言,低头看去。只见在那笺纸左下方书有落款,赫然写了七个字。

    陈府。

    陈青。

    字仲舒。

    …………

    …………

    叶尘此时却已经不顾柳宗阳的劝阻,提前下了船舫,和一脸兴奋且又神色复杂的陈峰、陈俊坐着马车,向苏府赶去。

    就在之前,叶尘将好诗《秦淮夜泊》写完之后,突然透过窗户看见岸边有一道熟悉的黑影一闪而过。然后就心不在焉,只想着早早回家起来。

    柳家八连舫的主舫之上侧边舱房之中,参与表演的歌姬舞姬们正在一间间的房中化妆或休憩,柳舫诗会的主厅距离她们仅一板之隔,若是出了走廊,也可以在道口的纱帘后方看着这场聚会的进行。

    因为今晚上有吏部侍郎刘瑾瑜的出场,柳家是下了大价钱的,所以今晚能来参与这表演的,大都已是秦淮河畔有了一定名气的女子,多半有着各自的引人之处,甚至若是普通的诗会,她们其中的一个,也能挑起大局。

    这类诗会对她们来说,只是出去表演歌舞,只要有着出色的才艺,那也足够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了,不过诗会上,主角毕竟不是她们。所以一个个姿态还算矜持,安安静静地扮演绿叶,润物细无声的让人记住。高傲和矜持只是手段,名气才是真正最重要的东西。

    今夜到这里的名气最高的几名女子中有一个是香月楼的碧巧儿。香月楼是开业时间才半年多一些,但经营有方,发展迅猛,如今已经是金陵最顶尖的九家青楼中的一个。而碧巧儿正是香月楼的花魁。

    此时在房间之中,碧巧儿正捧着脸颊左右顾盼铜镜中花了妆后的样子,丫鬟莲儿也在旁边看着,口中倒在与自家小姐轻笑着交谈:“小姐,你方才出去表演的时候,那傅公子可是一直朝着你这边看呢,眼睛都没有眨过一下哦。”

    碧巧儿眸中深处有着对某事的忧色,此时叹了口气,微笑着瞟她一眼:“我出去表演,他们自是朝着我这边看,有什么奇怪的。倒是莲儿你,却只看见了傅公子一个人,让人好生奇怪。”

    “小姐啊,是真的嘛。”莲儿皱了一张小红脸表示着抗议,“他目不转睛呢!”

    “你若不是目不转睛地看他,又怎知他目不转睛地在看我。”碧巧儿继续笑着打趣,小丫鬟窘得嘴也撅了起来,决定不理她了,不过过得片刻,又靠了过来:“小姐,今夜这柳舫诗会的斗诗魁首,到底谁能拿到啊。”

    碧巧儿偏着头在发鬓间嵌上一朵小花:“文无第一,斗诗也没有真正的标准,哪里又有什么魁首了,你这丫头,就是爱问这些。”

    莲儿看出自家小姐有些心不在焉,左右看了两眼,压低声音,说道:“小姐!总司使大人难道真的死…………”

    “闭嘴!你的保密训练难道白训了吗?这些话在这样的场合下也能随便说出口。你想害死整个香月楼的人吗?”不等莲儿将话说完,碧巧儿便脸色微变,伸手将莲儿嘴捂住,然后樱桃般的红润嘴唇放在莲儿的耳朵旁,以蚊子飞舞的声音说道。

    碧巧儿的声音虽然小,但话语中的严厉依然让只有十五六岁的莲儿双眸中泪花浮现,低着头细细的说道:“小姐!我知道错了。”

    这时,碧巧的另外一名丫鬟从门口那儿过来:“小姐小姐,似乎又有好诗词了,我们去看看吧。”

    “哦?”碧巧儿在刹那间脸上堆满笑容,拉着擦干泪水,同样已经一脸笑意的莲儿一同出门,朝长廊门口纱帘那边过去,好几位各个青楼的女子都已经聚在了这边,碧巧儿过来之后,也附在那纱帘边观看,正听到那边传来“谁怜远游子,心旆正摇摇”的声音,先前刘瑾瑜已经读了一次,这是其中一位学子的第二次吟诵了。

    诗会的气氛到此时其实有些奇怪,稍稍安静了些,之前的盛况当中,大家作诗吟诗都很踊跃,言笑晏晏,这时候倒像是被某种气场给压制了一般。众人仍在回味着那首诗,随后这些女子也弄来了一张抄了那诗的笺纸,围在一起将全篇看了一遍,随后又看一遍,碧巧儿眸中异彩连连。

    “陈府,陈青,字仲舒,这是谁呀?”

    “没听说过啊…………”

    相对于外面那帮学子首先沉浸于诗词当中,这边的女子们在察觉到这诗词的意义后首先关心的便是它到底为何人所作,几人将那落款看了好几遍,彼此询问,却从未听说过这个名字。这时候外面也已经有人问道:“大家觉得,此诗如何?”

    “这诗……”

    “这诗到底是何人所作?”

    一时间没有人说出评价,倒是有人在喃喃点头中隐隐说了“绝妙”,随后念诗那人便又拿起来念了落款:“陈府、陈青、宁仲舒,可有人知道此人是谁么?”

    一阵安静。

    “哪个陈府?”

    “柳舫诗会,应该是做丝绸生意的陈氏那个陈府吧!”

    “陈府虽然生意做得不小,但从未听说过有人拥有如此诗才啊…………”

    众人一时间面面相觑,议论纷纷,对于陈青这个名字,大家都是没人听过。

    柳越泽随后也只好叫来去外面送进诗的那人,结果进来的并非下人,而是柳家的那位举人柳宗阳。柳宗阳曾经受刘瑾瑜指点,算是刘瑾瑜的半个弟子,有些才华,进来之后,恭敬的向刘瑾瑜行过礼之手,方才笑着说起他知道的事情。最后并说到名叫陈青的书生已经提前离去。

    “哦!原来是吴越国苏州秀才,一个月前被宋国朝廷官府弄得家破人亡,才来金陵投奔亲戚来的。怪不得这首《秦淮夜泊》最后会有‘谁怜远游子,心旆正摇摇。’这样的感慨。”

    这话一出,不仅在场的众人,旁边纱帘后的女子也是面面相觑,随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