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帝国的朝阳-第2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础上改进的“机动飞艇”,但这种载弹量为1。5吨的飞艇,却因其速度快,机动能力好,受到飞艇兵的欢迎,当然,更重要的是,这种飞艇除了可以执行对要地的轰炸外,现在飞艇部队正在训练如何在野战中给予地面部队以支援。

    而现在进行的编队飞行训练,则是飞艇部队的训练之一,在十八艘“机动飞艇”排着队瞄准着地面的上的靶区进行投弹训练的时候,在观察站中拿着望远镜的的徐丘陵这会浮空大队大队长,却听到他的参谋长说了一句话。

    “能不能考虑一下伊尔库茨克!”

    在飞艇上用灯光信号发来“投弹完毕”的信号后,等待着靶场电话时,戴着飞艇队特有的软布檐黑色军帽王子鸣的对大队长说道。

    “考虑一下?你的意思是轰炸伊尔库次克?”

    徐丘陵整个人一愣,然后有些诧异的看着自己的参谋长。

    “咱们现在接到的任务是侦察,并阻止俄国人进一步集结军队,轰炸伊尔库茨克。估计即便是咱们申请了,也不见得能得到批准!毕竟对平民的轰炸很有可能将导致严重的政治后果……”

    政治后果,这是在伴随着战略轰炸之后,出现的一个极为新鲜名词,所谓的战略轰炸就是对敌人的国境纵深实施轰炸,而对敌境纵深实施轰炸。又会带来一定的政治后果,这是军方不能不考虑的事情。

    战略轰炸,不仅袭击敌人的军事目标,即军队、军事基地、军事设施等,而且对敌人后方的生产设施、交通机关,自然也就没有了前线和后方的区别,甚至包括一般居民区,也都进行彻底的攻击,其目的是为了全部摧毁对方国家进行战争的能力。使敌国政府和国民丧失继续进行战争的意志。

    因此,战略轰炸必然是没有准头的“狂轰滥炸”,通常情况下,非战斗人员必然遭受极其严重的伤害,每一个人都有可能是战争的牺牲品。

    “战略轰炸是一种对大城市投下大量炸弹,给市民造成破坏和恐怖,以谋求结束战争的战略。”

    王子鸣眨着眼睛说出了一句话来,这句话是大帅去年视察空艇部队时。对飞艇员们说话时提到的“战略轰炸原则”,战略轰炸的根本原则就是制造破坏与恐怖。为赢得战争可以不择手段。也正是从那时起,

    “政治后果、政治后果……”

    摇着头,徐丘陵依然没有接受他的建议。

    “那是政治家的事情,与军人无关!”

    王子鸣直截了当的说出一句话来,一句最为经典的话语,也是近卫军人的原则。

    “咱们轰炸伊尔库茨克的的话。全世界都能看到,到那时,俄国人就会知道,对于他们来说,再也没有安全的后方可言。只要我们愿意,我们甚至可以轰炸圣彼得堡……”

    在说话的时候,王子鸣将视线投向远方,

    “大队长,现在,全世界都知道我们的飞艇部队非常强大,但是如何个强大?又有谁知道呢?”

    见大队长似乎有些犹豫,他连忙继续煽动着。

    “更何况,战略轰炸还是大帅所倡导的,咱们既然调到了这,就应该去实现大帅的愿望!用一次漂亮的战略轰炸,向大帅还有全世界去证明飞艇的威力以及它的价值!”

    “可,咱们的飞艇太少了!”

    就那么二十六艘轰炸机,即便是装满了炸弹,不过也就只有几十吨炸弹,所能造成的破坏实在是太过有限。

    “所以,咱们才要对伊尔库次克进行轰炸,先证明咱们的价值,然后参谋部看到飞艇的价值了,肯定会下达更多的定单,到时咱们甚至可以建议组建一支空军,真正的独立的空军,无论如何,这场战争都是一个试验,咱们可以在这里进行战略轰炸的战术探索,还可以进行其它的训练,总之,只要愿意,这俄国人就是咱们的试验品!”

    在提及试验品时,王子鸣的情绪中没有一丝民异样。

    在他看来这种轰炸和他过去进行的训练并没有什么两样,这就是空中和陆地的不同,陆地上的步兵在进攻时,他们会亲眼看到敌人,亲眼看到敌人是怎么杀死的,而空中的轰炸机却是在数百米的高空,把炸弹投下去,然后扬长而去,他们至多只是看到地面上升起一股股黑烟,至于地面上的伤亡,他们即看不到,也不关心。

    在这场战争爆发之后,空艇部队已经从轰炸以及侦察还有特种攻击等各个方面去验证了自己的力量,而现在则是空艇部队通过大规模的轰炸行动,去完善战略轰炸的理论、战术时候,这可以最大限度的提升空艇部队的战斗力,甚至可以促成一次真正的变革——将空中力量作为军事力量的一个组成。

    “……进行大帅所倡导的战略性的空中进攻,以摧毁对手的抵抗意志为目的,持续不断地轰炸对方的政治、经济和军事目标,迫使对手在无法承受的人员物质损失的重压下放弃抵抗,让步求降。”

    在********集团军群司令部内,徐丘陵指着墙上的地图,向司令部的参谋官员们作着汇报。

    “伊尔库次克是我们的第一个目标,这里俄国人在西伯利亚地区最大的城市,同样也是伊尔库次克省的首府,也是西伯利亚铁路目前的终点,根据初步制定的计划,在未来一个月内,我们将对伊尔库次实施十至十五次轰炸,累计投掷炸弹五百吨,通过轰炸,给守军制造心理上的压力,同时摧毁他们的物资屯集点、铁路以及其它重要设备,为集团军群的下一步进攻创造条件,而在未来的作战中……”

    手指的地图上的几个点,徐丘陵到是有一种指点江山的感觉。

    “随着陆军向俄国纵深的进攻,飞艇部队的轰炸目标将不断以1000公里,甚至1500公里为半径扩展,如果飞艇部队能够拥有100艘以上的飞艇,那么,通过一次轰炸即可对一座城市造成毁灭性的打击,没有任何一座城市或者军队可以承受数百、数千吨炸弹的狂轰烂炸!”

    在他作着报告的时候,司令部的参谋们,则不断思索着战略轰炸的可能性。更准确的来说是可行性。

    “狂轰烂炸,是不是不分军民目标,那么你们考虑过政治因素吗?有没有考虑到,这种轰炸有可能造成他国的抗议!”

    面对一位参谋官的提问,徐丘陵立即反驳道。

    “军人所需要考虑的只是胜利!至于他国的抗议,那是外交官考虑的事情!长官!而且在战争中平民的伤亡总是在所难免的!”

    “嗯……”

    作为集团军群司令官的滕毓藻沉吟片刻,在足足沉默了一两分钟之,才缓声说道。

    “试试看吧!”

    在道出这句话的时候,他又把双眼一眯,扫视了一眼地图,轻声说道。

    “不过,我建议对城市轰炸之前,有必要对平民加以警告,毕竟,我们不能够给外交官增加太多的麻烦!”(未完待续。)

第223章 伊尔库茨克的硝烟

    伊尔库茨克州在中西伯利亚高原南部,贝加尔湖以西。南同蒙古相邻。是东西伯利亚第二大城市。位于贝加尔湖南端。安加拉河与伊尔库茨克河的交汇处,这座城市多年来一直被称为“西伯利亚的心脏”以及“西伯利亚的明珠”,同时在各国旅行家的眼中,其又有着“东方巴黎”的美称。

    在西伯利亚铁路修筑的过程中,伊尔库次克这座西伯利亚荒原上最大的城市,便是工程的集合点,同样也是各国工程师、技术人员聚集的地方,在寒冷的冬天来到之后,工程师与技术人员会离开工地,进入城市中,享受着难得的假期。

    尽管现在,战争的爆发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一切,但是对于各国的工程师以及技术人员来说他们却无法同大自然相抗衡,不能在严寒中继续修建铁路,因此在俄罗斯的工程师与技术人员们试图尝试连接西伯利亚铁路的时候,那些外国的工程师们却很轻松的在这座城市中享受着他们的假期。

    战争对于这些外国人而言,似乎没有多少影响,他们依然会参加各种舞会,既有西伯利亚本地的贵族以及商人举办的,也有外国公司举行的舞会,当然,对于很多普通的工程师们来说,他们更多的时候,是聚集在城市的一些咖啡馆里,花上几个戈比,抽根香烟,喝一两杯咖啡或红茶,然后在那里讨论着战争,或者与战争、与铁路有关的事情,或许这就是他们唯一能做的,当然他们也会回忆一下去年夏日的美好,最好其中还涉及到某一位漂亮的俄罗斯贵族小姐。

    “……莉娜是一个非常漂亮的……”

    就在几个西装革履的意大利铁路工程师朝着附近的咖啡馆走边,一边走一边缅怀着夏日的美好时光时。空中传来的声音却打断了他们的谈话,他们朝着空中看去,只见万里晴空之中散布着几片白云,这是一个好天气,可空中的轰鸣声却有些古怪。

    “也许是飞艇吧!”

    借着帽檐挡住阳光的皮埃尔如此说道,

    对于飞艇。身处伊尔库茨克的人们,并不陌生,从一个月前,飞艇第一次出现在伊尔库茨克的天空之后,许多人就已经知道了原来人也是可以飞上天,在天上飞行的机器叫飞艇。

    当然对于身为工程师的皮埃尔来说,对于飞艇他并不陌生,因为在意大利的时候,他甚至曾参加过一个飞艇俱乐部。与其它工程师一同设计飞艇。

    “中国人的飞艇技术已经远远领先于欧洲,朋友们,不论你们是否相信,我敢说,未来一定是飞艇的世界,因为……”

    皮埃尔手指着空中,用极为感慨的语气说道。

    “因为中国人已经证明了飞艇可以用作轰炸,既然他们的飞艇可以轰炸要塞。那么必然可以轰炸城市,先生们……”

    就在他的话未说完。却听到身边的朋友喊道。

    “皮埃尔,你看中国的飞艇似乎在丢着什么?”

    皮埃尔抬起头朝着空中看去,可不是,空中的飞艇尾部似乎在撒着纸片,在飞艇飞过时,数以百万计的纸片不断的自空中落下。在五颜六色的纸片落下时,皮埃尔也拾起了一张,他拿起一张传单看了眼,脸上顿时闪过一阵恐惧之色。

    “咦?这是……快,我们快点离开这座城市!”

    看着传单上用中文、日文以及俄语、英语书写的内容。皮埃尔的脑海中的第一个反应就是逃离这里。在这座城市中的一位寿司店老板拾起几张纸片,尽管他看不懂英语以及俄语,但上面印着的日语却清楚的告诉他传单上的内容,那是提醒轰炸的内容。

    一个小时后,中国飞艇部队将会对伊尔库茨克实施轰炸,为避免伤害无患,要求城市居民撤出城市。

    但一个小时,又怎么能够来得及让十数万平民撤出城市。当伊尔库茨克的市民们疯狂的往城外逃出时,在空中,一阵阵发动机的轰炸声,却已经开始在城市上空回荡着。

    “通知大家伙作好准备,以我艇为基准!”

    在伊尔库茨克省总督府的那一片绿地映于视线中的时候,徐丘陵对身后大喊了一声,他身旁的通讯员立即忙拿出一块黑板,在黑板上用粉笔写下命令,然后通过舷窗展开给友艇,随后又通过艇尾的彩灯发出灯亮信号。

    此时,首先出现在伊尔库茨克上空的是飞艇编队,是一支由二十四艘飞艇组成的庞大编队,银灰色的艇身被太阳照耀得闪闪发亮。在接近城市时,飞艇开始缓缓下降高度,观察员们朝前方观察着,观察着任何可能出现在敌人。

    这么大的城市,就这么十几艘飞艇,就是轰炸又能有什么意义?

    望着地面上的城市,徐丘陵在心里嘀咕着,或许,飞艇部队曾在海参崴进攻战中发挥过重要的作用,那要塞才多大?可现在地面上的这座城市多大?像这样的城市,即便是实施轰炸,所起到的效果也非常有限,城市太大,飞艇携带的炸弹又太过有限。

    根本就是浪费资源!

    很多飞艇员都这么想着,毕竟他们非常清楚自身所拥有的力量。即便是看似有如战舰一般庞大的“苍龙三型”飞艇,也仅只能携带几吨炸弹,而小型的机动艇,仅只能拥有1。5吨炸弹,相比于其体积,它的威力实在太过有限。

    但这种“不自信”并没有妨碍艇员们为轰炸作着最后的准备,在飞艇开始缓缓下降的时候,机舱内的身兼数职的投弹员开始忙活起来,与海参崴投掷重型炸弹不同,现在飞艇内携带的却是10公斤一枚的轻型炸弹,飞艇内足足携带着多达160枚炸弹。

    之所以携带尽可能多的炸弹,却是为了尽可能的给这座城市以重创。通过密集的轰炸,将城市的建筑摧毁,向世人证明飞艇的威力。

    “哒……”

    在解脱绑带时。投弹手不时的盯视着炸弹头部的小螺旋桨,与航空队使用的第一代使用迫击炮弹改造的炸弹不同,现在的这些炸弹都是重新设计的航空炸弹。炸弹是触发式,在自由下落过程中解除保险,然后在撞到地面时爆炸。从舱底的舱口将炸弹扔出去后,炸弹上的一个小螺旋桨在炸弹向地面坠落的气流中会通过旋转从炸弹脱落。从而解除保险。一旦小螺旋桨脱离炸弹,甚至一点点碰撞也会引起炸弹的爆炸。

    “只要小螺旋桨还在炸弹上,炸弹就没有危险。”

    尽管如此,投弹员也不敢大意,用了近一分钟解脱了全部的炸弹绑带之后,投弹员便盯着头顶上的灯光,等待着投弹的信号。

    在艇艏坐到座位上的瞄准手,他便开始利用简单的轰炸瞄准器瞄准地面目标,这种极为简单的就像是一个度数尺和一个瞄准尺组成的轰炸瞄准器。尽管简单,但却非常有效,尤其是低空轰炸时准确度非常高。

    在飞艇下降至600米高度时,瞄准着地面目标的瞄准手感觉自己可以看到地面上的民众,可以看到街上熙熙攘攘的人流,人们似乎都在往城外挤着,而在火车站更挤满了试图逃出的人群,甚至可以看到一些人抬着头看着天空。他们显然是被空中的庞然大物惊呆了。

    “伯爵阁下……”

    在伊尔库茨克的“白宫”,也是伊尔库茨克的省府所在。一名文官惊恐的冲到阳台,他却只看到面色煞白的省长正仰视着天空,天空中二十几个巨大的飞艇排成了“v”字形。

    “是中国人的飞艇!”

    身个矮胖的安德列伯爵自语一声,同时又在嘴边说道。

    “噢,好庞大的飞艇啊!”

    事实上这是所有人的想法。当这些飞艇飞过时,他们在地面映出的阴影。竟然会让人生出阴云的感觉。

    “真是一种完美的机器,只是,为什么要用它们来轰炸这座美丽的城市呢?”

    安德烈伯爵用一种满是悲哀的语气说道,作为伊尔库次克省的省长,他第一次感觉到了发自内心的悲哀。而更多的却是无奈。因为对于飞艇,他们根本无能为力。

    “阁下,您必须要离开这里!”

    一名官员激动的对省长说道。

    “离开?”

    安德烈仰视着空中的飞艇,用悲哀的语气说道。

    “到那里去呢?现在,中国人有了飞艇,既便是我们逃到了圣彼得堡,又有什么意义呢?”

    就在安德烈伯爵说出这句话的时候,他看到一个个黑点从飞艇的下方投掷出来,那是炸弹!中国人的炸弹!

    没有抵抗,没有任何抵抗!

    在炸弹投下时,飞艇员们都好奇的朝着地面看去,这一次轰炸不同于过去任何一次训练或者战斗,过去的训练轰炸的是石灰划出的靶子,战斗时轰炸的却是俄国的军人,而这一次,他们要轰炸的却是一座城市以及在城市中生活的着人。

    而那些人却是最普通平民!

    一个接着一个,以10为一组的10公斤重的炸弹从投弹舱口投下,每次炸弹前方的小螺旋桨都开始旋转,然后脱离。在被扔出数十秒钟之后,那些拖着尖锐的呼啸声的炸弹撞到了地面,可以看到火光和烟尘。

    此时,空中的二十四艘飞艇的艇腹下,不断的投下一个个黑点,炸弹带着呼啸落下去,落在伊尔库茨克火车站,先是一声爆炸,接着便是无数声爆炸,火光闪闪,升腾起浓浓的烟柱,在飞艇下面的地面上不断闪过橘黄色的火焰,黑色烟尘随之扬起,一个个黑色的烟尘,不断的伊尔库茨克那座刚刚建成的意大利风格的火车站中升腾着。

    “好大的飞艇啊……”

    在火车站的月台上,一群急欲逃离的人,在看到空中的飞艇时,不禁发出惊叹声,那是人类对于工业文明的惊叹,也是人类的本能。

    也就是在那惊叹声刚落下的时候,他们便听见炸弹坠落的呼啸声,几乎是在空中的黑点落下的瞬间,在月台上,那些人们才意识到这些飞艇是什么?

    是即将夺去他们生命的魔鬼!

    一枚炸弹落在人们附近,爆炸的气浪把许多人都掀倒在地,紧接着又是几声剧烈的爆炸,轰隆声中,泥土和碎石块如雨点般落在他们身上。一个女人抱着孩子,开始往街道下面飞跑。在她又一次听到炸弹落地的呼啸声后,又连忙卧倒,把孩子护在自己怀里朝下面滚去。滚到了月台下方,女人才在孩子的哭喊声中抬起头来。她看了看孩子,孩子的头上有一块摔破了的地方,流出一些血来。

    女人朝周围看去,却只看到火焰夹杂着黑色的烟雾,直升云霄,在看到飞艇从头顶飞过之后,女人连忙抱着哭喊着的孩子,朝前走去,朝前走去的时候,却只看到让她惊恐的叫喊出声来的一幕。

    一枚炸弹正好落在街道上,在街道上有血肉模糊的大腿横在街上;有乱成一堆的肠子还在蠕动;有带着凌乱长发的半边脸狰狞地望着他;有只断臂的手心里握着一个精致钱包,抓包的手指还在微微抖动……越往上走,这样的情景越来越多,空气里的血腥味和热气越重,女人越感觉像到了人间地狱,她紧紧的把孩子抱在怀中,生怕他看到这一幕。

    而此时,轰炸依然在进行着,数以千百枚炸弹,源源不断的从空中落下,因为轰炸瞄准是以火车站为目标,然后一路朝着市中心落去,所以有超过半数炸弹落在了伊尔库茨克城区中心,而每一次爆炸往往都会炸塌一两栋房屋,将房内的人埋在废墟之中,而炸弹若是落在挤满了路人的街道,更会掀起一片腥风血雨。

    对于空中的飞艇员而言,他们并不知道轰炸给这座城市造成了多大的损害,他只们是尽职尽责的瞄准,投弹,短短分钟之后,随着最后一束炸弹的投下,人类史上第一次对城市目标的轰炸便结束了,

    而此时庞大的飞艇群已经完成了转向开始返航,而在他们身后,却是一个正在冒着滚滚硝烟的城市,从此之后,战争再也没有了前方与后方的区别……(未完待续。)

第224章 火焰(求月票)

    空气中弥漫着刺鼻的硝烟味,伊尔库茨克的那座总督府“白宫”被数枚炸弹击中了,这座宫殿的一侧的边角被炸弹炸塌了,而在“白宫”府内,到处都是奔跑着的卫兵以及官员。

    站在阳台朝此时伊尔库茨克看去,映入安德列伯爵,这位伊尔库茨克省长眼中的只有那浓密的黑烟,轰炸并没有在城市引起火灾,不过浓浓的硝烟依然在空气中弥漫着,街道上到处都抱着死伤的亲人奔跑着的平民。

    这是一场灾难,从未曾有过的灾难!

    “安德列伯爵,相信沙皇陛下一定会知道您的无奈,毕竟全世界都没有办法阻挡中国人的轰炸!”

    库罗帕特金看着面色煞白的安德列伯爵试图安慰这位宫廷将军出身的伊尔库茨克省省长。

    “这并不是你的责任……”

    当然也不是我的责任!

    库罗帕特金默默的在心里说道,他之所以会有如此郑重其事的提及此事,却是因为安德列伯爵出身于宫廷将军,深得沙皇的信任,在这个时候,他同样需要对方为他开脱责任。

    “不!”

    摇摇头,安德列伯爵若有所思的望着这座硝烟滚滚的城市。

    “这是我的责任,但是,将军,我想,现在你的责任将会更大,我想……”

    稍作沉默,安德列伯爵朝远方看了一眼。

    “也许,在这个时候,您更应该考虑前线。毕竟。中国人轰炸只是刚刚开始!”

    作为军人。安德列敏锐的意识到了飞艇轰炸带来的改变,同样也意识到轰炸只是刚刚开始,相信中国人绝不会放弃这完全属于他们的优势。

    天空是属于中国人的!

    1904年4月,在过去的二十天中,对于这一道理每一个人都深信不疑,这一句话是从后贝加尔地区传出,经由舆论的推波助澜,在全世界广为流传。甚至在欧洲的时政漫画上。总是会看到描绘巨龙的飞艇将俄罗斯北极熊打翻在地。

    自伊尔库茨克轰炸之后,在俄国人的推波助澜下,飞艇与龙一样,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了中国的象征,而东北军并未让世人失望,在过去的一个月里,在数十家企业努力下,东北制造了超过六十艘大小不等的飞艇,这些飞艇非但实施了对伊尔库茨克的轰炸,甚至在叶卡捷琳堡也遭到飞艇的轰炸——那是一次迷航的飞艇实施的误炸。

    对后方的轰炸改变了一切。以至于在圣彼得堡都曾因为“中国飞艇”的谣言,陷入一片混乱之中。直到十几个小时后,人们才意识到那是谣言。

    言!

    因伊尔库茨克轰炸遭到各国的抗议!所以对于城市的轰炸,已经暂告一段落,但这并不妨碍谣言在俄罗斯蔓延着,各种各样的谣言在西伯利亚,甚至欧洲地区传播着,对于那些文化教育程度不高的俄罗斯人而言,他们宁愿相信有关飞艇的谣言,他们相信飞艇是中国人,用巨龙的皮制造的空中怪物,有一艘战列舰那么大,每一次扔下炸弹时都能够在人间掀起一阵腥风血雨。

    甚至在俄罗斯人看来,飞艇总是他们战败的原因,当然这只是谣言。

    可谣言,却从有许多人相信,也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在飞艇成为一种心理武器的情况下,越来越多的飞艇进入东北军,出现在,俄国人的头顶上,一次又一次的讲,炸弹丢在俄军的阵地上。

    如果说在一个月以前,东北军飞艇部队所忧郁的是飞艇不足,那么现在他们说忧郁反而是飞艇员的数量不足。

    一如既往在********草原上那片庞大的飞艇场上,高耸的飞艇系留塔上,数十艘银灰色的飞艇系留于塔上,在飞艇下方,艇员以及地勤人员正在那里忙碌着,在滑索的帮助下他们将一枚枚银白色的炸弹吊入飞艇仓。

    “哎呀!我说这皮也太薄了!”

    飞艇下方一名正装着炸弹的艇员,突然大声说道。

    “我看也就是罐头皮那么厚!这炸弹不是糊弄人吗?”

    另一名艇员有些激动地说道,

    “难道他们不想让我们杀死那些俄国人吗?”

    “就是什么时候他们也学会偷工减料了?”

    “什么?偷工减料?”

    “这不可能!你们没听说吗,这是一种新型炸弹!”

    艇员在一旁解释道。

    始终如这名艇员所说,这是一种新型地炸弹,与过去的炸弹完全不同。

    “这是“怒龙之焰”!”

    在帐篷中,一名军官向台下的艇员们解释道。

    “我们过去所接触的炸弹,都是用********与钢铁一同产生破坏力,当这种新型炸弹他所采用的确实一种廉价的燃料,嗯,就是废油!”

    废油!

    所有人无不是有些不解的看着那名军械官,对于废油他们并不陌生,所谓的废油,实际上就是提取煤油的过程中流出的不能用来照明废油。

    这些废油燃料及为廉价,其中既有汽油也有柴油,前者用于汽车,飞艇,而后者则用于潜艇,甚至还有一些水面船也用柴油,不过,在全世界只有在中国废油才能得到广泛的利用。

    这种炸弹也是用废油制造的?

    在他们的疑惑中,军械官向他们解释了,起来解释着,什么是燃烧弹,什么是凝固汽油。总之只是让他们相信,这是一种效果非常好的炸弹。

    “怒龙之焰”实际上是凝固******。凝固******的原理很简单97%地汽油添加3%地天然橡胶既可制成,同时加入铝粉、白磷等多种化学助燃剂相比于普通炸弹这种以汽油为装料、薄马口铁皮制成外壳的火龙王成本不及同类高爆弹的10%。但是威力却不亚于高爆弹。

    当然,更重要的是它足够廉价。尽管天然橡胶相对昂贵。但其价格仍然低于炸药。至于来源,在十几年前,巴西垄断者世界的橡胶供应,而得益于十年前,农业公司在海南以及雷州半岛设立的橡胶园,军工厂自然可以获得数量充足的的橡胶,用于生产凝固******。

    因为这是一种刚刚研制的新型炸弹,所以绝大多数人对他并没有多少了解。他们只是认为这是一种很普通的炸弹,对他们来说这只是,一次普通的任务。

    27艘飞艇在空中排列着整齐的梯队,在发动机的轰鸣中,缓缓地朝着俄军后方阵地飞去。

    如果说在过去的一个月中,飞艇不得学会了什么,那就是组织编队,组织编队轰炸,每三艘飞艇编成一个小队,九艘飞艇组成一个中队。三个中队组成一个大队,三角形的梯队。与空中飞过时,投掷的炸弹密度最高,威力自然也是最大的。

    几乎是在俄国人发现这支庞大的飞艇部队时,就立即发出了空袭警报。毕竟在过去的,一个月中,他们已经付出了血的代价。

    为了躲避轰炸,俄国人将他们的军火库,营房,修建于森林之中,以借助森林的树冠隐蔽自身,不过尽管如此,目标仍然会暴露飞艇艇员们的眼中。

    而且除了空中的侦察之外,还会有大量的侦察兵渗透敌后,以弄清敌人的虚实,并掌握敌军的战略部署。这一切无不为轰炸提供了方便。

    在飞艇出现之前,距离前线5公里,既可以被视为后方,十几公里外甚至可以被视作大后方,毕竟陆军的重炮射程有限,即便是炮兵也不习惯,攻击十几公里外的目标。

    但这一切随着飞艇的出现都结束了。对于飞艇儿而言,十几公里与数百公里,并没有太大的区别,都是在眼皮下进行轰炸。

    为了应对飞艇的威胁,俄军将部队以及军械仓库后置。反正并没有多大的意义,顶多也就是都飞那么几十公里。

    在飞艇缓缓的俄军后方飞去时,沿途的俄军总是不断地发出警报,或许这是俄国人唯一能做的事情……飞艇的速度是其最大的软肋,使得俄国人拥有了足够的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