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帝国的朝阳-第20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间内瓦解俄国人的防御。

    “绝对有保证!阁下,我们计划在海参崴要塞使用最新研制的新型化学品,阁下,在我们的武器库中,并没有毒气,只有一些化学品!”

    这是一个简单的文字游戏,就像陆军的使用的氢氰酸手榴弹一样,在陆军的编号就是“三号化学手榴弹”,而不是毒气手榴弹。

    “少校!”看着李卓然,商德全继续说道:

    “这里并没有什么外人,我所关心的非常简单,就是能不能攻下海参崴!然后让战士们到那里过年!”

    “当然,阁下!”

    李卓然看着将军说道。

    “不过,在实施任务的时候,我们需要阁下的配合,也就是……”

    他的话声微微一顿,指着桌上的化学炮弹说道。

    “希望你能够向要塞发射这种化学炮弹。”

    “这是什么东西?”

    商德全诧异的对着身边的李卓然少校问道。

    “这只是很普通的化学炮弹,在爆炸后会产生刺激性气体,会让人咳嗽,流泪……”

    “你是说,它辣椒弹差不多?”

    商德全的语气显得有些不解,陆军一直都有使用一种特殊的炮弹——辣椒弹,那是借鉴烟雾弹的技术,混入大量辣椒制造的炮弹,陷入辣椒烟雾中敌人会咳嗽流泪不止,从而为部队的突破

    “差不多吧!不过这种炮弹,只是掩护,掩护真正起到作用的武器……”

    “那么我们使用的是什么化学品呢?”

    现在反而沦到商德全好奇起来了,

    “一号化学气?二号化学气?嗯,还是三号化学气?三号化学气的效果不错,我的建议是,应该尽快研制相应的化学炮弹,是不是三号化学气?”

    “按照管理条例,战区司令官一级有权获得该类信息!”

    李卓然少校的回答很直接。

    “四号化学品,最新研制的!”

    “四号化学品?”

    尽管心底非常好奇,但是商德全却没有继续问下去,想到前三种毒气杀伤力的悬殊,他立即意识到,这是一种威力极为强大的毒气。

    “可以帮助我们结束这场战役吗?”

    长官的问题让李卓然先是犹豫了一会儿,感觉是下了很大决心。

    “能否结束战争,我并不清楚,但我相信,在四号化学品的攻击下,要塞的抵抗会很微弱,但是,进攻部队也需要作好防护,将军!”

    恰在这时有一位身穿黑色制服的上尉走过来,李卓然便对上尉命令道。

    “孙上尉!请你亲自向长官解释一下,如何使用新型防护器材!”(未完待续。)

第212章 末日(上)

    “雨衣……”

    看着那名上尉穿着防护服的模样,商德全便是一阵诧异。

    那里是什么防护器材,分明就是漆胶的雨衣,还有雨鞋,整个人被被包的密不透风,与过去战士们使用的防毒面积截然不同。

    “是的,新型防护服就是在借鉴涂胶雨衣的基础上研制的,不过它的涂胶层更厚,只有如此,才能保护他们免遭化学品的伤害。”

    “这次使用是什么化学品?”

    尽管还不知道所谓的四号化学品是什么,但是从上尉的那身打扮中,商德全可以隐约的猜出这种毒气的威力,其威力之大将远超过他的想象。

    “这……”

    沉默片刻,李卓然看着兴趣十足的将军回答道。

    “如您所愿,阁下!”

    几分钟后,那名上尉走出了指挥所,又过了一会,他手提着一个金属手提箱走了进来,缓步来到商德全面前,随后小心轻放在司令官眼前的桌面上。紧接着,上尉揭开手提箱,在其中有一个短小的密封的玻璃试管,里面充满着不知名的液体。

    “这是什么东西?”

    商德全手指着试管诧异的问道。

    “是二甲氨基氰膦酸乙酯,司令官阁下!”

    李卓然道出了一个化学品的名称。

    “二甲氨基氰膦酸乙酯?这是什么东西?”

    商德全不清楚,作为一名将军,他并不懂得化学。即便是对于氯气。也是一知半解。他只是知道,氯气与光气一样,都是可以大规模生产的,过去一直存放于实验室内的有毒气体,如果不是走出化学家的试验室的话,也许永远都不知道气体可以用于军事。

    “二甲氨基氰膦酸乙酯,嗯,怎么说呢?这是一种有着剧毒的气体。纯品是无色有水果香味的液体,工业品呈棕色,有苦杏仁气味,高浓度时有氨臭。它的毒性是氯气的上百倍,只要约一分钟的吸入已可构成生命危险。中毒征状和严重程度随吸入量和进入身体的速度而定。极少的皮肤接触有时会出现出汗和颤抖,瞳孔异常收缩。其低浓度的****对眼睛的刺激和伤害远强于氯气、光气,以及氢氰酸。并且,他进入身体后分解得极慢,所以即使吸入量极少亦会造成慢性中毒。只要通过口鼻等处摄进少量入人体,便能导致当事人瞬间窒息而死。或是完全丧失战斗力。如果将它们作为毒气弹投放到要塞上空,那么其效果将远超过光气。”

    李卓然轻轻抚摸着盛装着二甲氨基氰膦酸乙酯的玻璃试管。里面地那看似透明的液体让人感觉非常不起眼,就有如普通的水一般静静地呆在试管中,不会对人造成丝毫威胁。但是他的内心异常清楚,这个家伙一旦被释放出来,其危害力远远高出其它任何武器对人体的破坏程度,因为他本人就曾见识过它的威力。

    早在东北大学的林蔚之教授组建研制化学毒气实验室的时候。作为军方的代表,他变曾参加实验室进行的一系列试验,在学习使用化学毒气的同时,负责该项秘密任务的安保工作。在那个过程中,他曾不止一次的的参与过毒气试验,而正在最让人毛骨悚然的恐怕还是几个月前进行的试验——上千只羊死在了草原上,不过只是在分钟内就被毒气杀死……

    “运用到实战过吗?安全性方面如何考虑?”

    商德全并不排斥利用毒气弹达到兵不血刃攻克这里的目的,他关心的是早日完成任务,打下海参崴,实现大帅的愿望——在海参崴过年!

    “实战没有进行,但我们利用羊群做过实验。从投掷毒气弹到羊群倒地们仅只用了不到2分钟,除了其残留性高之外,其几乎是一种完美的毒气!”

    确实是一种完美的毒气,至少在李卓然看来,在这个世界上没有比它更好的毒气。

    “为防止毒气泄漏或误伤友军,我们倾向于选择无风天气,还有就是在飞艇投弹20分钟后,所有的突击部队都必须穿戴防化服……也就是刚才你看到的雨衣!因为准备的很仓促,目前只能提供5400件,在突击部队控制要塞后,防化兵就会对要塞进行消毒处理,预计一周内可以完成……”

    为了防止欧洲各国政要尤其是各国舆论的非议,毒气弹的使用将作为机密,而这意味着在这次战斗中,进行化学攻击的的要塞将不再保留任何英军俘虏,所有尸体也将会以“防疫”的理由进行焚烧。

    “……所以,需要陆军发射催泪弹作为掩护,催泪弹仅仅只是掩护,最终,所有的一切都会被掩饰在催泪气体之中……”

    尽管毒气并不违反国际条约,虽说东北并非是条约的签署方,但基于谨慎,毒气的使用依然受到这样那样的限制,这一次,如果不是为了尽快攻克海参崴,恐怕根本不会投入如此数量的毒气。

    “上尉,我们什么发起进攻?”

    商德全并没有理会使用毒气弹会给他个人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对于他来说,他唯一的关心的就是胜利。

    “阁下,今天的天气非常合适,风力很小,应该不会对海参崴造成多少影响,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对海参崴要塞的进攻战可以在两个小时内结束!”

    两个小时……足够了!

    只要能在要塞上撕开一口子,在未来两天内,商德全有足够的信心攻下海参崴。

    “不过,这需要您的批准,阁下!”

    李卓然看着眼前的司令官,尽管大帅同意使用毒气,但是大帅只是将毒气和运输工具调至前线,至于批准……嗯,那是前线司令官的事情。与大帅无关!隐隐的李卓然能够理解大帅的意思。即便是将来引起外界的反弹。眼前的这位批准使用毒气的商长官,也就是当仁不让的替罪羊。

    “嗯……”

    没有任何犹豫不决,商德全几乎立即批准了采用毒气弹的命令,他同样能够理解大帅的想法,作为下属,背黑锅本身就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你们什么时候发起轰炸?部队还需要做什么准备?”

    ……

    当东北军的前线开始人类史上第一次化学战作准备的时候,在十数公里外的海参崴城中却是一片欢声,相比于那些风餐露宿的东北军官兵。俄国人无疑是幸运的,他们可以呆在暖和拥有暖气或壁炉的房间之中,而无需忍受室外的严寒。不过也仅只是如此了,毕竟在围困之中,所有的配给都是有配额的,普通的士兵每天只有一些极为有限的配额。

    但对于俄国的将军们来说,尽管城市陷入包围,他们依然可以享受到丰盛的配给,即便是在士兵们连喝一口甜菜汤也变得越来越困难的时候,在将军们的餐桌上。依然摆放着牛肉、薰肠等营养丰富的食物。

    一如往日,十几位俄罗斯陆海军的高级军官们都聚集在城中要塞内的指挥所内。那与地面上别无二致的餐厅里,摆上长长的餐桌,上面放有各式精美的食物和产自法国的美酒。在那墙壁上还挂着名贵的油画,似乎对于他们而言,战争并没有带来多少改变。

    作为宴会主角,作为陆海军总司令官史特塞尔,总会在外表上给人一种极其镇定和坚毅的感觉,那种镇定和坚毅的似乎是从他的骨子里透出来的。不过了解他的人都知道,这所谓的镇定与坚毅,不过只是某种“自信”。

    实际上那种“自信”与其说是自信,倒不如说是“信心”——他相信即便是战败了,他和所有的俄罗斯将领以及官员们,都会得到体面的对待——这是中国人的司令官在信中所承诺的,不过,在史特塞尔看来,现在还不是时候,不是投降的时候。

    尽管有几十万中国人包围着这座要塞,尽管他们的攻城炮火极为强大,但是史特塞尔却有足够的自信能够坚守三个月,这种自信并不是盲目的。事实上,没有任何人会怀疑,他们可以守坚守三个月,也就是港口解冻的时候。

    人们之所以深信这一点的原因再简单不过——在要塞以及这座城市有超过8万陆海军官兵坚守与此,在城市的仓库中储存有上万吨粮食,因为这是一座大型港口的关系,在港口上还存放有数万吨煤炭。

    “我们相信在史特塞尔将军的率领下,符拉迪沃斯托克不仅能够坚守下去,而且还能够击败中国人的进攻!”

    面对下属的祝贺,史特塞尔的心情非常不错,尽管昨天晚上,他们失去了一些小型堡垒,但同样也挫败了中国人的一些进攻,尤。

    “谢谢,我的将军们!”

    史特塞尔令愉快地端起自己座位前盛满伏特加酒的酒杯,高举起来。下面的军官也纷纷端起酒杯,等待着他军祝酒词。

    “很高兴,我这个老家伙能与诸位勇敢将军们在一起为俄罗斯帝国守卫这座伟大地要塞。或许,我不知道外面地中国佬正在干什么,当我相信,在冰天雪地中忍受着寒冷的他们一旦看见这里,看到被围困的俄罗斯军官还能逍遥自在着畅饮美酒时,会不会高举双手跑过来讨上一杯。呵呵!来吧,让我们为我们的沙皇陛下的地健康,为俄罗斯帝国的繁荣,为我们的胜利一起干上一杯,愿上帝继续保佑俄罗斯!干杯!”

    史特塞尔的话立即博得众人的阵阵欢笑声。

    “为了俄罗斯帝国的繁荣!”

    “为了司令官的健康,干杯!”

    “哈哈,更应该为外面该死的中国佬,干杯!”

    “是的,希望他们像拿破仑的部队一样,被冻死在冰天雪地中!”

    军官们的心情显得都很不错,这倒不仅仅只是因为挫败了一些进攻,更重要的一点是,气温在下降,在过去的几天中,温度下降了超过六度。

    零下21度的底温,看似对他们不会有任何影响,但是这些俄罗斯人却非常清楚,低温对于身处野外的中国人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也许,温度再这么下降下去的话,他们甚至都不需要战斗,仅仅只是凭着天气就能击退这些敌人。

    “那么,这一杯……”

    站起身来,史特塞尔看着众人说道。

    “让我们为了那位愚蠢的总督阁下干杯,如果不是他愚蠢的在冬天发动战争,又怎么可能会被天气所击败呢?”

    史特塞尔的话顿时引起了一片笑声,历史总是一次次的告诉他们,冬天是属于的俄罗斯的,也只有那些愚蠢的中国人,才会在冬天里发动战争,然后被天气所击败。

    “上校,今天的那些中国佬又在耍什么鬼花样!”

    坐在史特塞尔将军左下首,一名正费劲啃薰肠的将军,冲着对面与其他军官高谈阔论地校询问起来。

    “该死的。还不是如同以往一样毫无动静,只是偶尔的张望了几眼,一切都没有了动静。他们非常清楚,与先前的那些炮垒不同,现在他们所面对是堡垒式防线,或许重炮可以摧毁棱堡,但是他们想要夺取这些棱堡,仍然需要付出血的代价,所以,他们现在只是试图想要孤立剩下的堡垒,但他们根本就是白费心机,即便是他们夺取五十座堡垒,在要塞与要塞之间,还有上百座堡垒等待着他们去夺取,最终他们会累死在这密集的堡垒之中……”

    上校的回答再度引来众人的欢笑,人们异口同声的赞同上校的观点。确实,中国人有攻城炮,但是相比于数量有限的攻城炮,他们却有足够强大的要塞群,那以多座大型要塞堡垒为核心的要塞群,对于任何进攻者而言,都无疑于一场噩梦。

    “该死的,这是怎么了?难道出问题了?不会的,绝对不会的,俄罗斯帝国的要塞决不可能被中国人占领,是的,决不不会!”

    面对众人的笑声,史特塞尔却不知为何,心底涌起一阵不安感来,他只能不住的为自己打气,试图劝说自己摆脱这种不安感……(未完待续。)

第213章 末日(中)

    这一天,是冬天里极为难得的一个无风之日。

    更为难得的是天上骄阳当空,如洗的碧空甚至不见片朵云彩,这是冬天里极为难得的好时光,对于那些在战争状态下的忍受着紧张气氛折磨着坚守要塞的俄军士兵而言,这是最好的时光。

    这时光甚至能让他们忘记战争,来到阳光中去享受这明媚的阳光。一开始,这些俄国士兵非常谨慎,尽管阳光诱人,但是他们同样担心中国人的炮袭,可在等待许久之后,中国人的大炮却陷入了沉寂,似乎,中国人同样也在享受着阳光。

    慢慢的,越来越多的士兵或是来到要塞的顶部,或是来到了露天的炮垒、工事中,享受着这难得的骄阳,即便是军官们同样也是如此。

    作为列兵的伊万诺维奇无疑是幸运的,当他来到炮台上值勤的时候,正是阳光最为明媚的时候,他一边在炮台上走动着,一边享受着这阳光,偶尔,他会把视线投向那如洗的碧空,双眼眯成一条缝儿感受着阳光热量,有时候,他会放下手中沉重的步枪,静静的享受着阳光。

    今年刚满20岁的伊万诺维奇来自乌克兰的基辅城,不过他并不是哥萨克,只是农庄里的一个普通的乌克兰农夫,对于他来说,服兵役是不可避免的事情。与其它人一样,每一天他都在倒数着,倒数着兵役结束的时间,现在距离他服满役期只剩下不到三个月。

    但是现在,希望却泡汤了——战争爆发了。至少在战争结束之前。他是不可能回到农庄之中。回到他心爱的女孩身边。

    再过两个月,所有人企盼已久地春天才会到来,只有到那时,看似极为寻常的阳光才不会像现在这般宝贵。

    此时的伊万诺维奇正回想起自己在家乡的美好时光,乌克兰的大草原,河流,田野以及森林,最美妙的是不会有西伯利亚的酷寒。即便是在冬天里,那阳光也是永远明媚的。只可惜,现在那一切只是他美好回忆罢了。

    “该死的中国佬!你们那些该死的黄猴子都该下地狱!”

    懊恼着自己的役期被无限期延长的伊万诺维奇在享受着阳光的同时,恶狠狠地咒骂着。和其他俄罗斯士兵一样。他们总是把自己遭遇到的不幸“归于”中国的“入侵”,丝毫未曾想到的正是他们一群强盗首先霸占了别人土地。

    当然,对于他们来说,他们从不曾考虑过这些问题,对于贪婪的俄罗斯人而言,似乎他们的眼中去占领别人的土地是再正常不过的“正义之举”,而他人的收复国土于其眼中则成为了一种罪恶。

    不知道过了多长时间。当伊万诺维奇再一次抬起头来,突然。那如洗的空中出现的黑点却吸引了他的注意力,那是什么?

    就在这时一阵急促脚步声让疑惑的伊万诺维奇连忙收回视线,赶紧拿着步枪重新跑回岗位上,那是他听出来这是军官们军靴所发出来的声音——那是马刺发出的些许声响,普通士兵的靴子上并没有马刺。

    “将军,您看,就是它们!”

    一名值班大尉手指着远处天空漂浮着20多个小黑点,站在他身旁的正是康德拉夫将军,以及其他几名军官。

    “这是什么东西?”

    通过望远镜观察着奇怪的巨大银白色漂浮物越来越靠近,康德拉夫有些诧异的说道。

    “是飞艇吗?”

    在无风的状态下,它们可以自由的移动,尽管速度不快,其目标显然都冲着要塞的方向飞来。按照现在的分行速度,很快他们就会抵达要塞上空。

    “将军,是飞艇,没错,就是中国人的飞艇!”

    一名大尉解释着,作为一名贵族军官,在成为军官之前,他曾经于欧洲游历过,自然见过欧洲的飞艇。

    “是的,是飞艇,在这里也见到过,是中国人用来进行高空侦察的。不过看起来这里地飞艇体形更大些,不,要大的很多。”

    另一个军官补充的解释着。

    “也许是因为他们之前飞的很高,现在飞的低了很多,应该是为了侦察吧……”

    “侦察?不可能!难道20多个飞艇就是为了侦察要塞吗?”

    看到这些飞艇,康德拉夫整个人都显得很是纳闷,他也听说过有关飞艇的事情,但那都是冒险家的工具罢了,它在军事上的运用,在中国人运送之前,根本就没有人听说过或者想到过,那些谣言中的,从天而降的中国士兵,也许就是从飞艇上跳下来的,尽管他并不知道士兵是怎么从飞艇上跳下来的,但是他却知道,飞艇的出现改变了许多事情。

    且不说,有了飞艇之后士兵可以从空而降,即便是那些数公里外的气球也给战争带来了很多改变——在气球的帮助下,他们可以居高而下,从而令要塞内的一举一动都在他们的眼中,甚至就连同他们的炮兵,也可以在气球的引导下,将炮弹准确的砸在要塞的要塞部位。

    “这些中国人,总是能够把那些新技术应用于战争之中……”

    想到在这场战争中被中国人大量使用轻机枪以及重机枪同,还有现在的飞艇,康德拉夫不禁感叹起来,似乎是在为俄罗斯帝国的保守而叹息,

    当康德拉夫感叹着中国人对新技术应用时,在数公里外浮空飞行的2号飞艇吊舱中,在数十平方米区域内,分布着4名士兵,而在他们的身边,那一辆辆木制的吊舱吊,存放着多达6000公斤炸弹,而最为沉重的则是一枚2000公斤炸弹,仅仅只有一枚,它是作为飞艇的配重最后投掷的。至于其它的4000公斤炸弹。则是分成四批堆积在吊舱内。也就在那枚重型炸弹的四周。

    在艇长与飞行员操纵着舵盘控制着绳索以调整飞行方向的时候。在吊舱的最前方,瞄准手正,借助机械式的轰炸瞄准器瞄准着要塞,这种由飞艇员自行研制的瞄准器看起来极为简陋,只有角度盘与表尺的机械瞄准器结构简单,但是轰炸准确度颇高,加之使用极为简便,从两年前研制成功后。便成为飞艇部队的标准装备,而在舱室内,4名投弹手却显得极为轻松。因为还轮不到他们忙活,几个人便站着眺望外面景致,时不时还与其他飞艇上的同伴挥手示意。

    实际上,他们的工作非常简单——只是在接到命令后,打开投弹舱口,然后依次拉下投弹杆,剩下的一切就交给了重力——炸弹会在重力的作用下,以自由落体的方面落入地面。

    “报告目前风向。飞行高速与敌舰方位!”

    飞艇上的艇长掏出怀表,看见时间已是下午1点40分。抬头对着身旁观测员询问起来。

    “继续无风。当前高度1000米。”

    “距离要塞7000米,按照当前的飞行速度,5分钟后抵达作战区域。”

    编队的速度是由速度最慢的也是最为庞大的“苍龙3”型飞艇来决定的,而在1500米的高空,则是六艘载弹量仅只有1。5吨的要员艇,他们并不参加第一轮轰炸。

    “保持目前速度不变,打开空气房阀门,逐步下降飞行高度至700米。注意!务必要保持飞艇稳定。2分钟后,全体进入临战状态。”

    刚一发布完命令的艇长,便扭头对着身边的铝制的传声筒大声喊道。

    “好了,弟兄们,接下来的就看你们的了!”

    铝制的传声筒将艇长的话声传至观测员以及投弹手的耳中,投弹手们只是悠闲的为即将到来的轰炸作着准备,他们的眼睛无不是盯着舱壁上的灯光,如果红色的灯光变成绿色,那么意味着他们就要拉下投弹杆。

    在紧张的期待中,坐在皮椅上的瞄准手前向探着身体,此时他就像是步枪手一样,借助机械表尺的帮助瞄准着要塞,从他的视线里可以看到,要塞是典型的棱堡式要塞,在要塞的上方可以看到一门门重炮,在要塞的周围,还有密集的堑壕、堡垒,但在他的眼中,这个看似不可攻克的要塞,却如同纸糊的一般,现在,他的任务就是撕碎这座要塞。

    “投弹准备!”

    在传声筒内传出瞄准手的命令时,投弹手们立即忙活了起来,他们首先解脱第一道布扣,那是炸弹的固定扣索,然后又解开了投弹拉杆的保险,在两道保险解除后,他们甚至可以感觉到木铁挂架上的炸弹似乎在微微摇曳着,全是一副迫不及待的模样。

    分钟后,飞艇准确抵达目标区域上空700米处,在飞艇正下方正是俄国人的眼镜蛇堡,这是一座占地近一平方公里的大型的要塞堡垒。

    “停止飞行?”

    艇长再度询问道。

    “高度持续保持!”

    “连续不间断投弹,务必彻底摧毁俄罗斯人的要塞。”

    命令接二连三的下达着的时候,在眼镜蛇堡垒上,康德拉夫和军官们都在仰望头顶的大家伙,虽然有人认识这东西叫飞艇,但他们却不知道飞艇为何要停泊在要塞上空,难道是为了进攻要塞?

    出于谨慎,在飞艇逼近要塞的时候,康德拉夫便命令一个营部队部署防御,以应对来自空中的威胁。

    直到保持静止状态下的飞艇底部开出五个孔洞时,从望远镜中看到那孔洞,康德拉夫的心底突然涌起一阵不安,恍然大悟似的大叫大嚷起来:

    “该死的,中国佬要投掷炸弹!隐蔽!所有人自由射击,目标,飞艇……”

    只是康德拉夫的命令下达的未免太晚了一些,话声落地的时候,便有十几个小黑点从空呼啸着快速落下,它们都是重量只有50公斤高爆弹,尽管其重量看似不大,但实际上它的装药系数却高达35%,其威力远远高于只有10%装药的炮弹。转眼间,十几枚炸弹便落到要塞中,剧烈的爆炸瞬间便吞噬了半个要塞,无数高爆碎片在要塞中炸飞开来。

    相比于炮弹,航空炸弹的威力更大,如雨点般的炸弹从十数艘飞艇的艇舱投入要塞以及要塞周围的防线上,在人类史上的第一次空对地的轰炸中,那些先前还在享受着冬日阳光的俄国兵们四下慌乱起来,手忙脚乱的躲避着从高处袭来的炸弹,至于他们手中的步枪,根本无法对700米高度的飞艇造成任何威胁。

    他们只能眼睁睁看着炸弹落到要塞以及防线上各处;他们想要抵抗,却无法威胁到空中的飞艇,想要逃避,却又会被钢铁碎片撕碎血肉之躯。

    “该死的中国佬!”

    在堡垒中,看着陷入火海中的要塞,康德拉夫一边咒骂着,一边大声下达着新的命令,命令部队进入要塞、进入蛇腹堡以及战壕边缘的一个个掩体之中。现在,堡垒要塞似乎是唯一能够保护他们免遭轰炸的藏身之所以。

    “如果我回到圣彼得堡,一定会告诉每一个人,俄罗斯也需要飞艇……”

    就在空中的轰炸进行的同时,地面的炮兵也加入了其中,朝着要塞实施炮弹,不过与平常不同的是,他们打出的炮弹并不是高爆弹,既有老式的辣椒弹也有新式的催泪弹,黄色的、红色的烟雾很快便笼罩了整个大山,各种颜色的烟雾顺着射击孔洞、大门涌入掩体内,许多人在那呛人的烟雾中发出剧烈的咳嗽,泪流满面的人们只能浸湿后地毛巾捂住在口鼻处,但这不过只做着徒劳无益的挣扎。

    “咳……,这是什么、咳……”

    嗓间不断的发出咳嗽声,尽管不知道这烟雾是什么,但在那烟雾中,康德拉夫却感觉到一种熟悉的味道——是辣椒的味道,是辣椒燃烧时的味道,在这呛人的而又刺激的烟雾中,听着掩体外的爆炸出他猜出了中国人的用意。康德拉夫几乎本能的以为自己看透了中国人的阴谋——他是想用辣椒炸弹把人们赶出掩体,然后用炸弹收割人命。

    “这些中国是人想用这种辣椒烟雾把我们赶出去,命令所有人,除非中国人发起进攻,否则绝不能离开掩体……”(未完待续。)

第214章 末日(下)

    “这一天,没有人知道发生了什么,在过去的百年之间,围绕着“眼镜镜堡”有着太多的说辞,从极少数的幸存者记忆中的咳嗽、流泪和那刺鼻的辣椒味来看,至少可以证明一点——军方的解释是可信的,他们并没有采用氯气、光气以及氢氰酸之类的化学武器,他们采用的是无杀伤力的辣椒弹以及催泪弹。

    但是军方的解释同样也显得苍白无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