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懒散初唐-第34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骨沉在河底,但这么多年过去了,天知道会不会有什么其它的变故,比如若是这条河发大水的话,恐怕尸骨早就被冲的没影子了。
听到李道宗的话,秦琼也再次露出回忆的表情,过了好一会儿,这才终于再次开口道:“当时我们遇到那支败兵时,已经是傍晚时分了,而据他们说的情况推断,应该是中午左右渡河时遇到敌人袭击,所以咱们可以沿着河向上游走上半天,就算位置不太准,但也能找到个大概的范围。”
李道宗听到秦琼的话也是大喜过望,当下沿着这条支流向上游走去,现在已经是下午了,最后走到傍晚时分才停下来,这里的河水比较平缓,十分适合渡河,李道宗立刻让人在这里立下旗子做个记号,然后这才和李休他们一起回去,准备挑选一批水性好的将士来这里,以立旗的地方为中心下水寻找,虽然希望渺茫,但他也不会轻易的放弃。
第一千一百六十二章 小神医
接下来的几天里,李道宗每天都带着一帮水性不错的将士去河里寻找尸骨,不过二十多年过去了,哪怕尸骨依然在河底,恐怕也被覆盖了一层厚厚的淤泥,现在又没有后世的技术手段,光凭人力去寻找的效率也十分低下,所以刚开始的几天也并没有任何的收获。
马爷和秦琼依然忙着挖掘尸骨的事,现在光是挖掘出的尸骨就已经过万,码头那边的简易仓库几乎都快堆不下去了,万幸的是这时船队终于赶来了,这些尸骨也开始被搬运上船,不过那些船主一个个都是哭丧着脸,毕竟他们的船大都是用来运货的,结果现在却被用来运送尸骨,虽然这些尸骨早就没什么味道了,但毕竟有些不吉利。
李休也知道这些船主不愿意,这也很正常,毕竟这些商人可不会有那么高的政治觉悟,不过谁让他们是大唐的百姓,这时也必须要尽一些责任和义务,更何况朝廷也不是白用他们的船,日后也会有一定的补偿,比如税收的减免等等,所以他们也不算亏。
随着船队的到来,这个临时修建的小码头也热闹起来,特别是新城那边本来就住着不少商人,听说这边来了船队,立刻就像是闻到血腥味的鲨鱼一般跑来做生意,别看辽东这边人烟稀少,但特产却不少,最为出名的就是皮毛和人参。
而那些船只的船主也都是人精,来的时候也没有空船,船上也都装着不少的货物,本来就是想换一些特产回去贩卖,所以两边也是一拍即合,短短几天的时间,码头边上就形成了一个热闹的集市,各种土特产都在这里交易。
李休也对上面的这种情况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毕竟这些商人和船主都不容易,只要不耽误运送尸骨,哪怕是在船上挟带一些货物他也当做没看见。
值得一提的是,平安郎也在码头上支了个医摊,开始给来往的客商治病,本来他在来的路上,只要遇到病人就会出手医治,这也是他外出游历的主要目的,有时在一个地方呆的时间长一点,他就干脆在街上支个摊子免费行医,增加自己的行医经验。
事实上刚到新城时,平安郎也在城中开始免费行医,而且他的医术深得孙思邈的真传,虽然刚开始因为年轻,使得很多病人对他不信任,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治好的病人也越来越多,结果他也被不少人称为“小神医”。
现在城中的不少人都跑到了码头上,而且跑船的人大都会落下一些腰酸腿疼或是肠胃上的毛病,甚至有时不小心,受伤出血也是难免,所以平安郎就在将行医的摊子搬到码头上。
因为之前有小神医的名头,所以平安郎的行医摊子很快就吸引了不少人,使得他根本忙不过来,最后无所事事的李治和狄仁杰也跑来帮忙,虽然他们不懂医术,但打打下手还是可以的,当然他们也隐瞒了身份,所以那些治病的人恐怕做梦都不会想到,一位大唐的皇子竟然会在这个简陋的小码头帮人治病。
当然为了保证李治他们三人的安全,李休也派了不少人保护他们,只不过这些人都换上了便服,混在周围的人群里,结果刚开始还有几个小混混看到李治他们三个孩子好像很欺负的样子,结果很快就被侍卫打的满地找牙,最后直接扔到辽水河里,差点没把他们给淹死,经过这件事后,所有人都知道李治三人不好惹,再也没有人敢来闹事了。
李休这段时间也很忙,毕竟挖掘出来的尸骨要装上船,船队虽然有带队的官员,但也要由李休亲自调度,尸骨上船有时还需要李休监督,尸骨也要全都编号,每艘船上装运的尸骨都有记录,这样防止尸骨在运输途中遗失等等,这些事情看似都不大,但一件件的堆积起来,也足够让人忙的脚不沾地。
“驸马!找到了!”这天傍晚,李休刚把事情处理完,正准备去带上平安郎三人回新城休息,却没想到李道宗风风火火的冲进来大声叫嚷道。
“找到了?找到什么了?”李休刚开始没有反应过来,过了片刻这才一脸惊喜的道,“难道说你已经找到东平王的尸骨了?”
“哪有那么容易?”李道宗听到李休的话却是苦笑一声,不过随后又转而喜形于色的道,“虽然没找到我父亲的尸骨,但下水的人却在河底发现了一些尸骨,而且还有残破的铠甲和武器碎片,只是这些东西锈的太厉害了,根本分辨不出本来的模样,也不知道死的是当初的隋军还是高句丽人?”
说到这里时,只见李道宗顿了一下接着又道:“不过虽然不能确定那些尸骨的身份,但总归是件好事,我准备明天请秦将军和马将军再去一趟,让他们看看打捞出来的东西,如果能确定那里就是当初我父亲落水的位置,我就让人把所有尸骨都打捞出来,哪怕找不到我父亲的尸骨,也可以把这些尸骨都运回去安葬,反正总有一具是我父亲。”
听到李道宗后面的话,李休也感觉有些哭笑不得,但仔细一想,却也觉得李道宗的做法十分合理,所以他也开口赞同道:“这倒也是个办法,另外这段时间我也打听了一下,得知那条河在刚开春的两个月流量很小,实在不行可以等到明年,到时在上游把河水堵住,这样更加方便寻找。”
“这也是个办法,其实我也有这样打算,实在不行我就向陛下请求调到辽东这边来,哪怕是花个几年,也要把那条河给翻个遍!”李道宗当即也是点头道,他现在也想明白了,寻找尸骨这件事急不来,所以他也做好了长时间呆在这里的准备。
第二天一早,李道宗请了马爷和秦琼过去,李休本来也想跟着一起去,但却没想到长安那边却传来一个消息,结果当李休听到这个消息时,也不由得把自己一个关在房间里沉思,几乎一整天都没出门。
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注定的悲剧
李休之所以辞掉官职来辽东,除了当初已经答应了马爷,要陪他来一起收殓尸骨的原因外,最重要的原因其实还是想要远离朝堂,毕竟本来就不喜欢朝堂上的纷争,前些年因为某些原因,使得他一步步的陷入朝堂之中,现在总算可以找机会抽身而出了。
不过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原因,这个原因李休没有告诉任何人,那就是因为李承乾,虽然他辞官也和李承乾有着很大的关系,但那只是个导火索,真正的原因却只有李休一个人知道,甚至连平阳公主他都没有告诉。
当初李承乾在五六岁时,就被李世民强送到李休那里学习,当时李承道还在,兄弟二人的感情还很好,每次都是李承道带着李承乾一起去李休那里,而李休也对李承乾很喜欢,对他的教育也一直没有放松过,后来玄武门之变依然像历史上那样发生,李休也更加注重对李承乾的教育,希望可以扭转李承乾在历史上的命运。
本来一切都挺顺利的,李承乾从小就聪明,性格也十分的大气,能够听得进别人的话,至少在李休看来,李承乾一点也没有历史上那种刚愎自用、不听人言的样子,可是却没想到李承乾才刚成年,性格却越来越像原来历史上的那个李承乾了。
后来也李休也分析过李承乾性格变化的原因,最后猜测很可能是因为李承乾从小到大都过的太顺了,根本没有遇到过什么挫折,结果在感情上却栽了个大跟头,当然这也不能怪七娘,甚至七娘到现在都不是很肯定李承乾是不是喜欢她?
不过李承乾在感情上的挫折并不是他性格大变的主因,只能说是一个诱因,真正让李承乾坠落下去的,还是因为他的太子之位,李承乾从小就被立为太子,他又是个早慧的孩子,因此也早早的懂得了自己身上的责任,可以说他从小就努力学习做一个合格的太子,以便日后能接下皇位造福百姓。
可是后来李承乾因为一时的放纵,导致一条腿残疾,这也直接导致了李世民的态度有所变化,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他让李泰住进武德殿,虽然最后因为群臣的反对导致李泰没能真正的入住,但这件事已经伤到李承乾的心,毕竟他为了成为一个合格的太子准备了十几年,最后却被他最为亲生的父亲抛弃,这个打击对他来说几乎是毁灭性的。
再加上后来长孙皇后去世,一下子成为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李承乾的性格也在那个时期开始了转变,当时李休已经有所察觉,所以也尽力的规劝,但是非但没有效果,反而导致他和李承乾的关系也因此而破裂,灭掉高句丽后他回到长安想见李承乾,也是想最后再努力一下,但最后的结果却是他和李承乾的关系彻底破裂了。
李休是个穿越而来的人,熟知历史的他十分清楚的知道,按照李承乾现在的性格,最终肯定也会像原来的历史上那样,就算李世民不杀他,也不可能再保住太子之位,最后只能凄凉的死去。
虽然李休和李承乾的关系破裂了,但对方毕竟是他的学生,李休也不忍心眼睁睁的看着李承乾一步步的踏进深渊之中,想帮他,对方却还不留情,这让李休也十分的伤心,索性也就辞了官,这样眼不见心为净,另外日后李承乾若真的走上历史的老路,也免得自己被他牵扯进去。
本来李休辞了官又跑到辽东,与大唐的权力核心也彻底的断了联系,至少短时间内他觉得不会有什么朝堂上的事情让他烦心,不过好巧不巧的是,朝廷已经将打下的高句丽国土划分为安东都护府,并且开始派驻官员,新城这边也派了一些官员过来,听说李休他们在这里,于是就上门拜访,顺便还带来一些长安城的消息。
在这些消息之中,其中有一个消息就是关于李承乾的,那就是任命于志宁、李百药、杜正伦、孔颖达四人出任东宫辅臣,另外还有刘洎、岑文本与马周三人轮流前来东宫,与李承乾谈论学问与为政之道。
从表面上来看,李世民派出一些大臣教导李承乾也十分的正常,但是李休在听到这个消息后却是暗叹一声,因为他知道这肯定是李世民也发现了李承乾的性格出现问题,所以才派了这么多重臣前去教导李承乾,别的不说,光是岑文本和马周这两人,都是朝堂上风头正盛的干臣,现在都已经是副相之位,随时都可能登上相们,至于孔颖达和于志宁等人也都是博学大儒,一般人想要到他们门下求学都很难。
估计在李世民看来,派出于志宁这些博学大儒,再加上岑文本这些能臣,肯定可以将李承乾教育过来,可是李休对这件事并不看好,因为他记得在原来的历史上,李世民也曾经做过同样的事,希望可以将性格日渐偏激的李承乾教育过来。
可是让李世民万万都没想到的是,于志宁这些大臣倒是十分的尽心尽力,遇到李承乾的错处时,他们也勇于指正,但也正是因为这些人太尽责了,无论李承乾做什么,他们都能挑出一些毛病,每次都会写出一大段的进谏给李承乾,而且一个比一个言辞凶狠,结果李承乾年轻气盛,非但听不进这些人的进谏,反而还和这些人对着干,结果言行越来越荒唐。
也正是因为李世民选人不当,错误的教育方法使得李承乾的性格越来越扭曲,而李世民也开始对李承乾失望,从而将感情转移到李泰身上,结果最后终于导致李承乾破罐破摔,密谋造反,可惜还没等他动手,就被李世民发现了。
想到历史上李承乾的人生悲剧,李休也不由得叹了口气,虽然他很想帮李承乾摆脱悲惨的命运,可是现在看来,李承乾的悲剧似乎已经注定,非是人力可以改变的,哪怕是自己也不行,这让李休也感到十分的无力。
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出海
收殓尸骨的事进行的很顺利,主要是人多好办事,无论是挖掘尸骨的将士,还是运输尸骨的船只都能得到保证,再加上李休和马爷等人的指挥协调,收殓尸骨的进度也很快,短短一个月的时间,白骨山那边已经挖掘的差不多了。
不过李道宗寻找他父亲尸骨的事却陷入到了一个瓶颈,河底的尸骨倒是找到不少,但却无法确定哪个尸骨是他的父亲,甚至连当初他父亲落水的地点都不能完全肯定,哪怕之前请马爷和秦琼亲自跑了一趟也没用,毕竟他们也只是遇到了李道宗父亲手下的败后,并没有真正的见过对方。
面对这种情况,李道宗也没办法,不过河底的尸骨应该有不少都是当初的隋军将士,所以李道宗也就命人继续打捞,准备一起送回去安葬,其实这时他也几乎放弃了寻找父亲尸骨的想法,毕竟希望实在太渺茫了。
这天一早,李休再次来到码头上,今天是最后一批尸骨装船的日子,白骨山那边已经挖掘完了,马爷和秦琼指挥着人又往下挖出近丈,赶到确定下面没有尸骨后才放心,现在也全都来到码头上,亲眼看着这些尸骨被送上船。
“小子,这段时间是不是有什么心事?”马爷眼睛看着码头上运输尸骨的将士,但却忽然低声对李休问道,虽然李休也已经人到中年,但是在马爷眼中,依然还是当年那个不懂事的毛头小子。
“没有,马叔您就别多心了。”李休听到马爷的话也是心中一惊,但随即笑着否认道,其实这段时间他的确在为李承乾的事而苦恼,只是并没有告诉任何人,他本以为自己的掩饰的很好,没有人看出来,却没想到马爷已经察觉到了。
“哼,你小子还和我打马虎眼,别人看不出你的心思,但却别想瞒得过我的眼睛!”马爷看到李休不承认,当下也是有些气恼的白了他一眼道。
李休不想告诉马爷,主要是怕他担心,可是现在马爷都看出来了,这让他也只能无奈的道:“其实也没什么,只是前段时间听说陛下任命于志宁和孔颖达等人为太子的辅臣,虽然陛下是一片好意,但我却担心这样做并不会有什么效果。”
听到李休是在为李承乾的事而烦恼,马爷也不由得叹了口气,随后扯着李休的袖子来到一边这才开口道:“承乾以前的确是个好孩子,可是自从他成年后,确切的说是他的腿残疾后,我就发现他像是变了个人似的,暴戾、自负、狭隘等等,以他这样的性格,若是日后真让他登上皇位,恐怕那才是大唐的不幸!”
马爷的话很难听,特别是最后一句,更让李休本能的有些排斥,但是当他冷静下来仔细的想一想,却又觉得马爷的话的确很有道理,以现在李承乾的性格,若是真的做了皇帝,第一个倒霉的就是长孙无忌,然后就是李泰等人,甚至最后整个天下都会被他搞的大乱,更严重一些的话,说不定大唐也会像前隋一样二世而亡。
想到上面这些,李休也被吓的出了一身的冷汗,心中也愈发的纠结起来。
看到李休的样子,马爷也不由得再次叹息一声,随后拍了拍他的肩膀道:“李休,我知道你是个重感情的人,但到了你这种地位,有时也需要舍弃一些不应该有的感情,更何况现在的太子也不需要你的这份感情,所以你就不要再管这些事情了,等到以后回到长安,你就陪我好好的钓鱼、喝酒!”
李休听到这里也露出复杂的表情,过了好一会儿,他这才终于咬着牙点了点头道:“好,就听马叔的,我既然已经辞官不做,为的就是落个清闲,以后再也不管这些烦心事了!”
看到李休下定决心,马爷也终于露出欣慰的表情,当下大笑一声拉着李休又回到码头,这时最后一批尸骨也差不多搬上船了,随后第一批将士也开始登船,随同这些尸骨一起离开,毕竟他们的任务已经完成了。
李休他们同样也要离开这里,只不过他们的人数实在太多了,调集来的船只不可能一次性将他们全部运走,所以李休就将队伍分成了三部分,第一部分先护送尸骨离开,随后他们跟上,这些尸骨运回中原后,还要找地方安葬,也需要李休他们负责。
随着护送尸骨的队伍离开,李休他们也准备回中原的事宜,这次他们不再走陆路,而是按照原来的计划那样走水路,也就是运输尸骨的这条水路,先乘小船沿着辽水出海,然后换上海船穿越渤海,直接经由黄河向西而行。
值得一提的是,大唐这个时期的黄河河水虽然开始泛黄,但却比后世要清澈多了,而且中下游的河面比较平缓,再加上又与大运河相通,使得河水的流量得到了控制,所以黄河从唐朝到宋代,其实都是可以行驶船只的,只是后来黄河上游的水土流失,再加上黄河多次改道,河水的流量也变小了,直接导致后世黄河通航就变得困难了许多。
李休他们准备了几天之后,又一批船只终于赶来,这次不需要运输尸骨,李休他们率领着两千人登上船,然后顺流而下离开了新城,走的时候,刘沐还为他们举行一场送行的晚宴,不过随着派驻官员的到来,刘沐也快要离开了,毕竟他以前是驻守在北疆的将领,等到交接过后,还要回自己的驻地去。
船只沿着辽水南下,很快就到达了出海口的位置,这里也早已经有海军的战船等候,他们都是驻扎在卑沙城的海军,距离这边很近,说起来自从打下卑沙城后,大唐海军就将那里做为另一个军港,与登州港相对,平时也有战船来回巡逻,渤海也完全成为大唐的内海。
李治和狄仁杰都是第一次见到大海,所从出海之后,就显得无比兴奋,两人在甲板上跑来跑去,看什么都新鲜,平安郎以前虽然见一次大海,但也是第一次乘坐海船,所以也显得很兴奋。
“先生快看那是什么?”不过也就在这时,忽然只听李承乾兴奋的冲着李休叫道。
第一千一百六十五章 鲸鱼
一望无际的碧蓝色海面上,突然出现一根粗壮的水柱,而水柱下面则是露出海面的黑色脊背,虽然只是露出一角,但却能看出水下的东西巨大无比,甚至和一些小点的战船相比,也是毫不逊色。
“一头鲸鱼而已。”李休看到李治等人兴奋的样子,当下也不由得笑道,现在渤海并不像后世那样污染严重,别说鲸鱼了,连一些普通的海鱼都找不到,但是在大唐这个时期,渤海里连鲸鱼都十分常见。
“这个就是先生以前讲的鲸鱼吗,竟然真的像是宫殿那么大!”李治这时看着不远处的那头鲸鱼也不由得露出赞叹的表情道,虽然以前他没少听李休讲过鲸鱼,但毕竟不如亲眼见到来的震撼。
“这条鲸鱼还不算太大,据我所知,这个世上最大的鲸鱼应该和咱们乘坐的这条战船差不多!”李休这时再次笑道,最大的鲸鱼是蓝鲸,据说能达到三十多米,刚好和李休乘坐的这条战船差不多大。
“国公所言极是,末将前段时间去了趟广州,结果在路上就遇到一条和我们战船一样大的鲸鱼,这些鲸鱼个头大,力量也大,有时还会把海上的船只顶个大窟窿,造成船毁人亡,别人都说鲸鱼是海龙王的坐骑,所以靠海吃饭的人一般都不敢招惹它们。”李休的话音刚落,就见旁边一个年轻的海军将领也是笑着开口道。
这个海军将领姓刘名仁愿,也是当初送苏宇文他们突袭平壤的海军将领之一,别看他年轻,但却曾经是李世民身边的亲卫,而且本人也极有才干,现在也成为海军的重要将领之一,卑沙城那边就由他负责管理,这次更是亲自率领战船护送李休他们。
“刘侍卫,那你们怕不怕鲸鱼,这么大一条鱼如果捕捞起来,恐怕够你们整个军营里吃上几天吧?”李治这时眨着一双明亮的大眼睛问道,刘仁愿以前是李世民身边的亲耳,李治自然也认识他,这次见面也十分高兴,甚至还称呼都没来得及改,依然叫对方为刘侍卫。
“哈哈~,晋王您还真说着了,之前有头鲸鱼也不知道怎么回事,竟然冲到岸上,军营里都是一群天不怕地不怕的混球,而且这么大的鱼放在那里变臭也实在可惜,所以就被我们宰了,然后用锯子锯开运到军营里,还真别说,鲸鱼肉倒是挺好吃的,有点像牛肉,而且油水也多,现在军营里还有不少鱼油没吃完呢。”刘仁愿这时也是大笑一声对李治道。
虽然刘仁愿现在已经是大唐海军中的重要将领,但是听到李治还是称自己为刘侍卫,反而觉得十分的亲切。不过旁边的李休这时却是一笑道:“你们如果只是把鲸鱼吃掉可就有些暴殄天物了!”
“国公此言何解?”刘仁愿听到李休的话也不由得一愣问道。
“刘将军你有所不知,鲸鱼一身都是宝,肉可以吃,骨头可以炼胶,皮可以制衣,至于油脂的用处就更大了,除了吃之外,还可以制作蜡烛,甚至连香皂也可以用鲸鱼的油脂来做!”李休这时笑呵呵的介绍道。
这个时代可不需要保护鲸鱼,事实上在大唐这个时代,海中的鲸鱼可以说是泛滥成灾,特别是沿海一带的百姓,这些人靠海吃海,免不了出海打渔或跑船做生意,可是这个时代用的都是木船,船只的规模也不大,行船时若是惹恼了鲸鱼,说不定会被鲸鱼把船给顶翻,就像刚才刘仁愿介绍的那样,所以海边的人对鲸鱼也都是又怕又敬,称它们是海龙王的坐骑,海上遇到它们都是绕着走。
“香皂也是用油脂做的?”刘仁愿听到李休的话也不由得眼睛一亮追问道,香皂是李休发明出来的,只是每月出产的数量有限,十分受贵族与富人的喜爱,只是这东西价格太贵,一般人根本用不起。
“是啊,香皂就是用油脂做的,只是油脂又贵又少,使得香皂的产量也受影响,价格也降不下来。”李休这时笑呵呵的道。
刘仁愿听到这里也露出若有所思的表情,李休看到这里也是淡然的一笑,并没有再说什么,事实上现在不但鲸鱼多,连国宝熊猫也有不少,甚至在四川一带都形成灾害了,毕竟熊猫是熊不是猫,这东西饿急了也会伤人,甚至能把农户养的羊咬死,为此有些地方都把熊猫和老虎并列为二害,见到之后要么打死要么驱赶。
海上的风光壮丽,不但李治三个孩子看的高兴,连马爷和秦琼等人也是看的心旷神怡,他们以前征战辽东时,也曾经多次人见过大海,但当时是在打仗,哪有什么心情欣赏大海的风光?
可惜渤海实在太小了,哪怕李休悄悄的吩咐刘仁愿将船速降低,但在三天之后还是来到了黄河的入海口,刘仁愿他们的战船吃水太深,根本无法在内河行驶,所以李休他们必须再次换船,刘仁愿也要回到卑沙城驻守。
分别的时候,刘仁愿特意让人准备了不少海鲜,算是给李休他们送行,不过别人吃的都十分高兴,唯独狄仁杰一脸无奈,因为他对海鲜过敏,来到海上的第一天就因为吃海鱼起了一身的疙瘩,所以现在看着满桌子的海鲜却没办法下嘴,最后李休让人又给他准备了其它的饭菜。
告别了刘仁愿后,李休一行人换上内河行驶我平底船,沿着黄河逆流而上,趁着这段时间,李休和马爷、秦琼三人也在商量着一个重要的事情,那就是隋军将士的尸骨运送回去后,将要安葬在哪里?
本来这件事李休也早就在考虑了,而且敲定了几个备选的地点,打算让马爷和秦琼他们从中挑选一个,毕竟他们的年纪大,而且双是那场战争的亲历者,由他们为阵亡将士们挑选安葬的地点也十分的合适,只是让李休没想到的是,马爷两人却在安葬地点的选择上出现了分歧。
第一千一百六十六章 北邙山
“我觉得把尸骨安葬在幽州最合适,当初咱们就是集结在涿郡,后来先皇将涿郡改名为幽州,虽然名字改了,但地方还是那个地方,这些战死的兄弟来自五湖四海,不可能将他们送回家乡安葬,而幽州却是咱们集结之地,有道是从哪里来,最后还是回到哪里去,所以我觉得幽州最合适!”船舱之中,秦琼指着地图上幽州的位置说道。
“不妥,当初杨广三征高句丽,就是从幽州开始,使得数十万将士战死辽东,连我这个活着的人都不愿意再回幽州,更别说这些战死的兄弟们了,所以我觉得北邙山是个更好的选择!”马爷这时却是发表了不同的看法,同时也将目标指向了洛阳附近的北邙山。
“北邙山太远了,咱们乘船北上,最多到达板渚附近,离洛阳还有相当远的一段距离,到时还得把尸骨卸下来装车,而且北邙山那边皇陵众多,想要选一个安葬这么多将士的地方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秦琼这时却是再次反对道。
如果将将士安葬在幽州的话,他们就可以从黄河进入到大运河,然后北上到达幽州,可以说距离很近,但北邙山却在洛阳那里,而且汉朝和两晋时,北邙山就是皇陵的所在地,后世人也觉得北邙山风水好,因此竞相在北邙选择墓地,现在北邙山可以说坟墓处处,想要选个好地方都不容易。
“我已经打听过了,咱们可以通过洛水到达洛阳,至于墓地你也不用担心,北邙山那么大的地方,总归能找到个风水宝地的,大不了把那些占了好地方的皇陵给挖了,也要给兄弟们腾出点地方!”马爷却是坚持己见的道。
秦琼和马爷是几十年的兄弟,却没想到因为这件事起了争执,所以旁边的李休这时也急忙劝道:“马叔、秦将军你们也不要争了,大家都是为了这些战死辽东的将士们着想,也没必要因为这件事而伤了和气!”
听到李休的话,秦琼和马爷这时醒悟过来,当下也都感觉刚才自己有些激动了,过了好一会儿,只见秦琼扭头向他说道:“驸马,我和马兄的意见无法统一,现在就咱们三个人,你觉得应该选哪个好?”
“对,光我们两个吵也没用,你来说说该选哪个?”马爷这时也点头道,现在他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