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魏武情史:暴君的曼陀罗-第8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于水火的。”

“那你是怎么写的?”捡起一枚田螺丢进水罐,觉得对方说的很有道理。大菩萨是绝不会标榜自己是菩萨的,但凡说自己得了正果的基本上都是骗。过分宣扬的正义常常会让人怀疑它背后的动机。

拓跋焘清了清嗓,挑有意思的段落朗读了起来,“你我两国和好已久,你却贪得无厌,引诱我边境的老百姓。今年春季我南下巡察,不过是顺便去看看我那些逃亡到你那里的臣民,驱赶他们回到自己的土地上。现在听说你打算亲自带兵前来,倘若你能到山、桑干川,就请随便转转,来时我不迎接,离开时我也不相送。如果你厌倦了你所居住的国土,那么,你就到平城来居住,我干脆搬到扬州去,我们不妨易地而居。你已经五十岁了,还没出过家门吧?即使你自己有能力前来,也不过像个三岁的孩,同我们生长在马背上的鲜卑人相比,你该是个什么模样呢?我也没有多余的东西可以送给你,暂且送你十二匹猎马和毛毡、药物什么的。你从很远的南方来此,马力不足,可以乘我送给你的马。水土不服,可以吃我送去的药自己治疗……”

萧竹难以置信地点着头评价道,“果然是私信——老羊倌闲话家常!还是个极其轻蔑的老羊倌,分明是在藐视人家。那刘老头看了信之后多半会吹胡瞪眼,当下带兵杀向边境。”

长叹一声,将书信塞进信笺,“这一仗早晚是要打的,朕已经等了快三十年了……”

萧竹手捧着装满田螺的小黑瓷罐,兴高采烈地上了岸,“你要吃田螺吗?这个东西蛮好吃的。”眉头微微一紧,“不过,可能会泻肚,还是我自己留着吃吧。要是真把您老人家吃坏了,我就是有一百个脑袋都不够你砍。”

“你吃得,朕怎么就吃不得?送去厨下,就说晚膳时朕要吃这个。”

“喏。”转身直奔殿门,又忍不住回头吆喝,“你说的哦,吃坏了肚别来怪我!”

就这样,任凭萧竹再三劝阻,晚膳时拓跋焘还是不服气地吃了半碗田螺。是夜,忽然觉得腹内绞痛,大泻特泻。

萧竹第一时间派人请来了老太医,广德宫上上下下直折腾到月落西山万岁爷的肚才算安稳住了……

俗话说,好汉架不住三抔稀,腹泻一夜的皇帝老脸色发白,四肢无力,像只病猫一样有气无力的蜷在榻上,半闭着双眼喋喋不休地絮叨,“朕再也不吃这见鬼的东西了!都怪你这混账家伙,你是打算谋杀亲夫,还是弑君谋国?”

“都警告过你不要吃了,偏不听,又来怪我!”嘴上数落,解开帝王的睡袍,将老太医送来的膏药贴在对方的肚脐上。

“你怎么没事呢?”是年龄的原因吗?他自以为身骨还没那么差劲。

“我从小就习惯吃这个,免疫了。”呃,从小——她小时候在什么地方长大的?该死,一点都想不起来。

“免疫?什么意思?”那张甜美可人的小嘴里又开始乱蹦奇怪的词了。

“就是身体在长期适应的情况下,有了对抗某种病毒或细菌的抗体,所以不会被病毒侵害。”这话是她说的吗?貌似很高深呢。

拓跋焘似懂非懂,含糊地点了点头,“是不是说,没食用过,不习惯就会这样。”

“嗯,大体就是这样。”

“如此看来,吃坏了肚也未必是件坏事,”大手摸了摸汗涔涔的脑门,继而带着她的小手覆上隐痛的小腹,沉声说道,“这反倒提醒了朕。否则,这样随便去了南地兴许把这条老命赔在了那里。

‘宗爱’,替朕拟旨,令人迅速组建一支驼队,驮水南下随驾出征,朕自幼生长于北地,吃不惯黄河以南的水。不免疫,难保不会生出什么倒霉的怪病贻误了战机。”

阉宠侍君,狐袖生香 第431章 行宫探视蓄意冒犯

帝王突染贵恙,太晃得到消息后,连夜赶往阴山探望。次日清晨,终于在广德宫门外下了马。

“常侍,太到了,人已在寝殿外恭候多时了。”守门的小宦官伏在衣不解带的“阉宠”耳边轻声禀报道。

萧竹赶忙起身,挥手示意前来通报的小宦官跟她一起出门迎接,一边走一边说道,“万岁几夜没睡好,醒来再见也不迟。”

两人一路小跑来到前殿,只见一脸倦容的太爷在店内踱来踱去,赶忙跪地叩拜,“小奴参见太殿下!”

猛一回头,“哦,父皇的病要紧吗?此时如何?”上前一步,躬身扶起眼眶发青的“阉官”,“常侍辛苦了,快快请起。”

“呃,”赶忙撤了半步,扬起尴尬的笑脸,“万岁的病无大碍,只是几宿没睡好,今儿天快亮才得安生。太奔袭一夜,不妨趁此时打个盹儿,待万岁醒来,小奴即刻遣人禀报太。”

“不必了,本宫就在这儿候着。”直白地望着她的眼睛。他的意思,她想必能明白。

“这……”她明白了,对概是有什么话要对她说吧?可她得尽快回寝殿侍驾,没空在这里招呼他,“万岁要是醒了……不好。还望太殿下见谅……”

有些失望,冷冷地轻笑道,“既然如此,就请常侍即刻唤醒父皇,本宫有边关军报,片刻耽搁不得。”

他是故意的!抬眼与他对视片刻,愤然别开眼,“也好,咱家这就进殿通报。”

拓跋晃再想说什么,女人已甩开步,拂袖而去。望着阔步远去的背影,久久地站在原地,幻想着冲上前去狠狠甩她几个耳光。她居然藐视他,他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储君啊!可笑他只能在心里想一想,他怕惹恼父亲……

萧竹并没有在拓跋焘面前搬弄是非,只是如实禀报太连夜赶来广德宫探病。然而皇帝老还是一脸不爽,也或许只是因为身体不适,“朕只是腹泻,死不了!敌国跃跃欲试,不在京好好监国,跑到广德宫来干什么?”

“话不能这么说,他是你儿,担心你才来看你的。”凑近眼前小声数落。

“是吗?他是担心朕怎么还不死!”极不情愿的被对方像拖死猪似拽了起来,半死不活地倚着御枕,任凭对方替他梳起辫。

“不识好歹,总说这样的话,做儿女的都要寒心了!”

“儿女?呵,朕是孤家寡人,享受不着人世间的天伦之乐。等朕倒下的那天能安安稳稳地被埋进坟墓就算没白生养那群儿女。”

“好了好了,孝顺也罢,不肖也罢,你好歹还有这群儿女,我呢?“落寞轻叹,“唉,想想我,你就知道自己身在福不知福了。”

扫过女人淡漠的小脸,难免窝心:他亏欠她的东西太多了,几辈都还不清。如果真有来世,任凭她怎么胡闹,他都由着她。扬手轻抚她额前的旧伤,今生一不小心害得她遍体鳞伤,来世怕是会一一报应在自己身上。望儿没了,她心上的那道伤口,叫他怎么还哪?

过了午膳的时辰,一双父才结束了冗长却不疼不养的谈话。拓跋焘脾胃失和全然没有胃口,随即吩咐当值的小厮引太无别殿用膳。

拓跋晃憋了一肚闷火,丝毫一点七个碟八个碗的心情。打算去御膳随便弄点吃的,吃完就上马赶回京城。谁料冒然进门,一不小心撞翻了小宦官手里的食盒,对方一看是太爷驾临,赶忙捡起洒落一地饭食菜品,惊慌失措地退了下去。

吩咐御膳随便弄了几样素菜,心不在焉地吃了几口,刚放下饭碗就听到门外响起一缕熟悉的嗓音,“人都哪儿儿去了?万岁方才命人传膳,怎么这么久还没送过去?连传话的人都不见了踪影。”

御膳房的大师傅们正全神贯注地忙着补办太爷撞翻的御膳,不知是顾不得还是没听着。萧竹不免有些烦躁,逐一撩起一路上的门帘,打算找个人问问。很意外再次遇见了拓跋晃,觉得有些唐突,尴尬地问了一句,“太……呵,怎么在这里用膳?”不敢正视对方直勾勾目光。

“本宫撞翻了父皇的午膳,大师傅们正忙着重做。你派来的小宦官大概是怕被降罪,暂时跑到什么地方躲起来了。本宫答应替他向父皇说明的,既然‘公公’来了,就有劳您替本宫跟父皇赔个不是。”起身上前,拱袖一拜。

“好说,太殿下不必多礼。小厮们不慎打翻了食盒,跟太没关系,万岁不会计较晚一会儿开饭的。”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为什么总这样特意袒护本宫?”问得直白,眼闪烁着浓浓地期待。

脸颊发热,低垂下眼帘,解释道,“不为什么。您是太,维护您是奴才们的本分。”稍稍镇定,扬起一脸清澈的笑容,“小奴回去复旨了,太请慢用。”

赫然扯住她的手臂,固执地追问道,“本宫若不是太,你还会这样对本宫吗?”

很夸张的严厉表情,吼声一出口却只剩下气息,“太!我已经跟你说得很清楚了——不是你想的那样!维护你,帮你,不是那个意思。只因为你是太,是万岁的儿。万岁很在乎他这个儿,我不想看到他伤心,就这样。足够了吗?”

“你从没喜欢过本宫?”他不是木头,他有血有肉,有自己的感觉。

“好吧。坦白的说,是喜欢过。”望着他的眼睛,惶恐地摇了摇头,“后来,那种感觉没了。我只是把你当成朋友,如此而已。”

阉宠侍君,狐袖生香 第432章 钟萃疑案玉臂淤伤

“为什么?”拓跋晃神情怪异,口气咄咄逼人。攥着她手臂的指掌不自觉地加重了几分力道。

“什么为什么?”萧竹不知所云。

“为什么抛弃了本宫?”

“天!”猛一捂嘴,差一点喊出声来,紧皱眉头,焦燥地低吼,“你问过我吗?我许了你吗?从来就没开始过,怎么硬说我抛弃了你呢?” “放弃”还说得过去,抛弃——她可承担不起。

“那个雨夜……”

“是的,那时候我的确期望过。可那之后——”

“之后本宫再没有机会踏上那个小岛。”

“我不知道外面发生了什么事情,也不想知道。”

“一场兵变,父皇回了宫。夺走了皇权,也夺走了你。”眼隐约有泪,不曾放松手上的力道。

“不,他是皇帝。皇权原本就属于他,而我也是属于他的。”

冷冷嗤笑,缓缓放开了她的手臂,“你以为那是爱情?不,父皇那样自私自利的家伙爱的只有他自己。你只是禁笼的一只鸟儿,供他取乐而已。”

揉着酸痛的胳膊,凛然回应,“拜托你不要随便诋毁他人的感情!”

“赫连皇后残杀了你的骨肉,结果怎么样?皇后依旧是皇后,你可怜的儿却找不到尸首,永世困在地狱里。如果父皇真的在乎你,在乎那孩,为什么不按律处置皇后?他完全可以给你一个交代,除非他不想。”

眼泪水凄然滑落。“够了!过去了……处死了皇后,望儿也不会再活过来。你是佛徒,我也是,何必再造杀孽?”

“不必处处用慈悲标榜自己。你是菩萨,你那悲惨夭折的儿可不是。他一定在下面诅咒你,当然还有父皇。”扬手提起她的小巴,“近日宋地民间流传着一则不详童谣:‘虏马饮江水,佛狸死卯年’,冤魂作祟,父皇此次出征怕是凶多吉少。”

萧竹始终缄默,直到太晃离开广德宫才郁郁寡欢地回到了寝殿。十月,他就要出征了,她必须找到望儿尸骨,可是该从哪里下手呢?

而这件事她必须自己搞定,若交给他处理,无异于逼迫他,到头来,无非是让他的手上再添一缕血腥——要么杀皇后,要么杀她。

杀死望儿的真的皇后吗?若是人证物证聚在,万岁不会拖到现在。

脑海一道霹雳划过:是的,皇后被幽禁,案一定经过了初审。证词在哪里?如果不方便查找,她或许可以趁他出征的时候,去趟钟萃宫,亲自问一问皇后……

不快的心事暂时埋在了心里,十分珍惜这段朝朝暮暮的日,唯恐他真如那首童谣里唱的那样,征人到了长江,就再也回不来了……

转眼又是秋,圣驾终于自阴山回到了万年。谁料人进了万寿宫,层层积压心事忽然变得不堪重负。夜里常常噩梦连连,时时梦见满身是血的望儿。

“不是你父皇的错,你不可以……”

“落羽,落羽?醒醒!”

身赫然一抖,模糊的图象渐渐化为帝王忧心忡忡的脸。

“又做噩梦了?”

“嗯。”唯恐他担忧,淡淡一笑,“忙了一整天,大概是累了。”

“梦见了望儿?”这跟鞍马劳顿没关系,回到万寿他也常常会梦见。有时觉得,那孩就在万寿宫里,就在他身后,故意捉弄他似的。

沉默相对,一把抱住他的脖,一言不发,生怕他飞了。

“告诉朕,梦见了什么?”

“没什么。”小脸嵌着他的肩窝,轻轻摇了摇头,“答应:此次南下刘宋,一定要毫发无损的回来。”

“是不是有什么不详的预感?”挤出一抹不成形的浅笑,温热的大掌在她微微颤抖的脊背上轻轻摩挲。

“不去行吗?”她知道自己不该怎么说。

“呵,你说呢?”将肩头焦虑地小脸推向眼前,“刘宋大举进犯边境,攻占了济州,此时又在围攻青州,朕怎么能不去?庄严时,无心意——朕是大魏的皇帝,大敌当前,不只儿女私情,为了祖宗的基业就连自己性命都不能顾惜。”

扬起手背抹了把眼泪,“我知道不过是说说,明白这道理。可我真的好担心,打仗毕竟是真刀真枪,非同儿戏。我真的想跟你一起去,可又怕拖累你……”

“朕也想了很久,还是决定将你留在宫里。朕怕万一……还有个人替朕收尸。”

赶忙捂住对方的乌鸦嘴,愤愤地斥责,“不许胡说!”

“朕的意思是,万年的一切就交给你了。”

“我?”惊讶得合不拢嘴,被对方突如其来的决定吓了一大跳。

“没错,朕会让吴王在京监国。他一无经验,二无谋略,又胆小怯懦。在宫单单与你交好,遇事必会来此向你讨教,朝的大事小事都得仰仗你为其出谋划策。如此一来,你人虽不在朝堂之上,却是大魏国的实际掌控者。”

诚惶诚恐,惊起一身鸡皮疙瘩。镇静了片刻,才壮着胆直言道,“斗胆问一句,那太呢,也要随驾出征吗?”

“不,朕担心柔然会趁虚而入,令其率兵屯守漠南。”起身下了榻,望向窗外随风飘零的落,“朕承认这样的安排有特别的用意。不瞒你,于公于私,朕都不敢把晃儿留在京里。令他监国,朕如坐针毡。他在宫进进出出,朕更不放心你。”

“又来了!早说了我跟他没有一点关系,你就是不信。”满腹委屈,愤愤地嘟起小嘴。

“朕信你,却信不过太。”她以为在阴山时他没有注意到她手臂上的瘀伤。他不曾追问,因为那指印本身已经说明了一切。太硬来,她有心挣脱,光天化日之下,那小居然张狂到不把他放在眼里。此次令吴王监国,朝野上下必然生出诸多揣测,他有必要提醒提醒对方,他可以立他为储,也可以轻而易举地把他废了。

阉宠侍君,狐袖生香 第433章 玉手司国饮恨谋反

月,青州刺史张淮之弃城逃亡,宋将王玄漠乘胜进攻滑台,拓跋焘调集帝国数十万骑兵,令太拓跋晃屯兵漠南防御柔然入侵,留吴王拓跋余留守平城,亲率大军沿邺城南下,兵进枋头(在今河南浚县)。

拓跋晃率领人马先一步上了路,面对众臣的揣度感到莫大的羞辱。

更出乎意料的是,父皇居然下旨让吴王监国。拓跋余——一个名不正言不顺的孽种,瞧他平日里那副德行,哪里是监国的材料?

而他敢怒而不敢言,他甚至连带兵杀回京城的机会都没有,他那老奸巨猾的亲爹在出征时带走了他的儿。说是带去前线见见世面。明摆着是当做人质来辖制他!

他真能乖乖地待在漠南咽下这口气吗?父皇像防备贼人一样防备他,像对待敌人一样对待他,父之情已绝,他若不为自己谋划,不只是大权旁落,说不定连一家老小的性命都没了……

万年的朝堂之上,拓跋余意外的坐上了监国的宝座。欣喜之外,面对堆积如山的内政外务,丝毫捋不清头绪。他对朝政全然提不起兴趣,甚至怀着浓重的恐惧。而这个“监国”的宝座最突出的好处是对女人有着不同寻常的吸引力。至少宫里宫外的那些宫女对他似乎有了些兴趣。朝甚至有几位大臣派人到他府上提亲,说他有帝王之相,还打算把女儿嫁给他。

朝廷大事他是真的管不了,还是请“常侍”待他操劳吧。父皇对其恩宠有加,就算出了差错也怪不到他拓跋余头上。

就这样,宦官“宗爱”毫不意外地成了朝的“第一谋士”,顺利的登上了权利的巅峰,每一步都在拓跋大叔的意料之内,但愿她能不辜负对方的厚望,替他守护好皇帝的宝座。

政务压身,闲下来的时候并不多,她得尽快挤出点时间来调查一下望儿的死因。找个机会偷偷去一趟钟萃宫,不论赫连皇后是不是凶手,作为望儿的养母对方都必须给她一个交代。

落雪了,转眼又是一个严冬。萧竹听说拓跋焘率领大军渡过黄河已抵达邹山,鲁郡太守崔邪利被生擒活捉,不禁感叹,那家伙果真是战神转世的。释然安慰自己:这辈能被这样一个男人呵护着,纵使寂寞,也该无怨无悔了。

一阵风儿掠过,不由打了个冷颤。原来是贾周蹑手蹑脚地推开了殿门,疾步上前,附耳说道,“收到探报,太奉命驻守漠南,貌似满腹牢骚。近日里书信不断,似有不轨。”

萧竹猛一抬眼,怔了片刻,起身嘲讽道,“公公的耳目都伸到漠南了?真不是一般的厉害!”

贾周一脸媚笑,“那些都是万岁的耳目,小奴只是照常侍的吩咐替万岁多长几只眼睛。”

“干嘛总盯着太?”明知两人私下里结了仇,脸上透出几分不悦,“万岁就那么一个可以指望的儿。”

“那吴王……”神色奸佞,吞吞吐吐。

摇头轻叹道,“不是坐天下的材料!”

“吴王还小,只是缺乏历练。得常侍辅佐,未必——”

“少胡扯!你干脆叫我登基算了。”懒得转弯抹角,对方的意思傻都听得明白。

贾周打量四下无人,压低声音说道,“万岁百年之后,未尝不可……”

“呸呸呸,乌鸦嘴!万岁人在战场上,少说这些不吉利的话。知道我每天提心吊胆,还说这些话来烦我。”眉宇间纠结着一朵愁云,沉默良久,突然转身发问,“贾周,我希望你对我说句实话,望儿他……究竟是怎么死的?”

“这个……奴才也说不好。皇后对残杀小皇的罪行供认不讳,可奴才觉得那是欲加之罪。奴才听说,太下令任平城等去钟萃宫拿人。后来,太答应皇后让昙曜大师替她把什么东西送去鹿苑,皇后便画了押。”

“我明白了,就因为这样,万岁才没有治皇后的罪,他心里清楚皇后可能是被逼的。”百思不得其解,疲惫地撑着前额,“既然这样,万岁为什么还要幽禁皇后呢?”想了想,忽然觉得哪里不对,“万岁重掌大权之后,没有亲审皇后吗?”

“没有。”对方一说,贾周心里也开始纳闷,“下了一道旨意,就再也没有问起。”

“他是想掩饰什么?”萧竹自言自语,努力寻找着答案:莫不是,为了太……

阉宠侍君,狐袖生香 第434章 外戚阉党势不两立

雪静静地下了几天几夜,阴冷,哈一口气都会结冰。

孤独的女裹着洁白的貂裘步出殿外。天地间银装素裹,惊飞的鸦雀弹起枝头厚厚的积雪,弥散在寂静的院落里。

远远望见宫门外飘来一抹人影,厚重的薰貂大氅下露出一角华丽的胡袍。

吴王?

果然是“人靠衣妆”,换上这身衣裳,还真有几分“监国皇”的模样。

“常侍一切安好?天气寒冷,别冻着了?”拓跋余行至檐下,掸去身上的雪沫儿,“本王忽然想起去年父皇曾带‘公公’去洛阳避寒,不免担心起‘公公’的身体。”

萧竹温婉一笑,“承蒙吴王挂念。我也站累了,进屋暖和暖和。”

两人进了门在外殿落了坐,宫女们忙着端茶倒水,加了炭火。好久没来客人了,终于可以有个人陪她聊几句,萧竹心里别提多高兴了。

宫女都退了下去,唯有贾周在身边陪着。话题从前方的战况一直扯到内廷的新动向。

拓跋余抿了口热茶,恭谨地说道,“左昭仪前日训斥了本王几句。说万岁出征,皇后幽禁,本王又太过年轻,朝政大事应该多听听众臣的意见,不能处处都依靠宦官。”抬眼看了看对方,“又说起东汉末年——”

贾周听不下去了,略显蛮横地插进话来,“东汉的宦官能乱政,西汉的王莽就不能夺国?宦官信不过,还能信谁?外戚?冯氏一族已经耐不住性,要跳上前台唱主角了。”

萧竹玩笑似地说道:“心急有什么用?有皇后在,轮不上她!”

拓跋余无心嬉笑,有些担忧,“可皇后被幽禁,形同虚设……”他既然可以坐镇“监国”,为什么就没有可能登基即位呢?冯氏正盘算着与太府联姻,当然不会站在他这边。心里明白,他能依靠的只有这名“阉宠”。

贾周轻蔑地抿起嘴唇,一脸嘲讽,“吴王不必多虑,只要赫连皇后还健在,她左昭仪就只能作她的昭仪。”

萧竹猛一抬眼,心生揣度:万岁爷是因为这个才没有惩办皇后吗?心里始终不愿接受是太杀死了望儿,宁愿相信赫连皇后才是凶手,拓跋焘没有处置凶手,一定有什么特殊的理由。

拓跋余窃窃扫过对方的脸,压低声音道,“有人密报,太近日里与冯氏一族书信来往密切。”

萧竹看了看贾周,目光带着几分歉意。是她错怪了贾周,看起来对方并不是故意针对太。皇与外臣私通书信是大忌,又是在御驾亲征的时候,这不得不让人起疑心。收起笑脸,起身步向鎏金的炭盆,“查,得有实据,不能只靠风闻和猜疑,除非抓住了蓄意谋反的书信——不,即使真有证据,也得交由万岁来做决定。”

“太已经不是头一次动这个心思了……”贾周有意提醒。之前,太不是把万岁爷赶去了鹿苑吗?不过姜还是老的辣,乐安王大丧,他们主仆又回来了。

拓跋余赶忙帮衬道:“是啊,贾公公的担忧不无道理。”

记忆缺失,萧竹迟迟捋不清头绪。恍然忆起在广德宫御膳房那日,太曾说“一场兵变,父皇回了宫。夺走了皇权,也夺走了你……”

还有,拓跋焘之前也曾为自己抛弃她而深深忏悔,说是太迫使他把她交给对方处置,他若不从,父之间就会兵戎相见。

明白了——

她失忆的时候,恰逢太篡夺了皇权,把皇帝老赶去了鹿苑。而那个雨夜,太之所以会失魂落魄地跑去瀛澜苑,多半是知道大势已去,伤心不已。

后来,湖心岛被围,昙曜大师上了岛。再后来,拓跋大叔成了瀛澜苑的常客,而太就再也没有出现过……

可在这之前又发生了什么呢?她是因为什么而失忆的?是因为望儿的死吗?

“常侍,常侍?”

一声轻唤赫然打破了沉思,尴尬一笑,赶忙赔了个不是,“灵魂出窍,去外面的雪地里转了一圈,吴王不要见怪。”知道对方从小就对她有阴影,故意吓唬对方。

“呃……”拓跋余顿觉脊背发凉,脸色青一阵白一阵,一时紧张得说不出话来。

打量对方一脸见了鬼似的表情,萧竹忍不住咯咯地笑了起来,“我不过一说,你还真信了?当初是你丢给我一张狐皮,到头来却是自己吓自己。”

不好意思地摸了摸后脑勺:“宝音皇姐远嫁车师之后,已经很久没有人这样戏弄本王了。说起来,还真有些想念皇姐呢,也不知道她现在过得怎么样?唉,公主一心爱慕白面小生,偏偏嫁给了一介武夫。那车伊洛一把年纪,只知道舞枪弄棒。人这一辈呀,十之八不能如意。”

宝胤?

萧竹脑海里,忽然冒出一个陌生却又仿佛很熟悉的人名。而回忆,却只是一袭青衫,一副背影……

阉宠侍君,狐袖生香 第435章 冯氏夺权中宫囚凤

拓跋焘没有如愿攻破彭城,愤怒之下率领大军向南进发。一路上烧杀抢掠,沿途城邑皆望风奔溃。

萧竹整日闷在安乐殿里一言不发,开始后悔当初没有阻止帝王挥师南下。想不到他对待敌国的无辜百姓竟然如此残忍。大魏帝国的虎狼之师,完全不需要准备粮食,一切用度完全依靠杀伐掳掠来维持。

目光再次扫过盛放曼陀罗丹的药盒:罪过……

砰然合上盖,缓缓步入供养舍利的珠帘背后。曼陀罗,医得了病,医得了命么?

雪化了又冻,在青灰的瓦檐下结出晶莹剔透的冰挂。锋利异常,在阳光下散射出七色的光芒。张开纤长的五指,动荡的色光映入掌心,如红尘一样瑰丽,看得见,甚至摸得着,只是,握不在手里……

贾周急促的脚步声赫然打断了她的沉思。淡淡攒起眉心,怀疑又遇到了什么棘手的事情。

“常侍,不好,不好了,外边出了大事!”贾周咋咋呼呼,并不拘泥于宫的规矩。平日里两人“狼狈为奸”,俨然是一条船上的‘兄弟’。

“有事就说嘛,我已经被你搞得神经衰弱了!”皇帝老临走前把这么一个烂摊交给了她,一连几个月她都没有睡一个安稳觉了。她只是个弱不禁风的小女人呐,哪有本事挑起这么重的担?

贾周环顾四下,挥手示意周围的宫女们退下。凑前一步说道,“昨儿一早有人参奏,万岁南下攻陷数百城池,某些人私下里饱私囊,纵容属下,借机大肆敛财。”

“某些人?”此人的身份想必不同寻常,上疏的大臣才这么遮遮掩掩。

“冯氏的亲信。”回头看了看门外,接着说道,“吴王下令追查,惹恼了左昭仪。对方一大早叫人把吴王请去,劈头盖脸地一通数落。还说:万岁和太皆不在朝,往后有个大事小情好歹先跟她商量一下。”

“左昭仪的心思——不,应该说是冯氏一党的心思,明眼人都看得出来。眼下的确是粉墨登场的大好机遇,皇帝和储君都不在朝,吴王这个‘监国’的分量又不足以服众,理由貌似很充分。而左昭仪俨然以国母自居,目前谁才是她最直接的对手?”

“这个……”贾周明白了,只是不便开口。

“我,宗爱!”长长吸了一口气,已然做好了战斗的准备,“左昭仪很清楚吴王不论大事小情都要来安乐殿询问我的意思。今后要去问她,她是这样对吴王说的吧?”

“不错。得想个对策,难道就这样由着她吗?”宦官和外戚的矛盾自古就有,这一仗只是早晚的事,“依咱家看,该给她点颜色看看,明明白白地告诉她,后宫不得过问朝政!”

“指望我去吗?凭什么?人家是大魏国堂堂的左昭仪,我宗爱是什么?一名宦官!人家要真想找茬,当下就可以赏我几鞭。”以为这样不妥,将目光投向窗外的冰挂,她从未想过抓住权利,权利却落在了她的掌心。有人在拼命的抓,偏偏抓不住。忽然明白:万物皆为我所用,但非我所属。

贾周自知失言,谄媚一笑,“哟,看您说的。谁敢打‘宗爱公公’鞭啊?若真有这不开眼的主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